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閱讀答案

雨霖鈴閱讀以及答案

閱讀《雨霖鈴》,回答以下問題:

雨霖鈴閱讀以及答案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1)本詞有哪些意象詞?這些意象詞起到怎樣的作用?

2)開頭三句:“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交代了哪些內容?有什麼作用?

3)“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零噎。”這六句寫了什麼內容?

4)“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這句話在上闋的結尾表達了怎樣的感情,放在此處有何作用?

5)“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在這兩句中,有三個字點明瞭這首詞的主旨,是哪三字?

6)“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是歷來被推崇的名句,它高明在何處?

7)“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這是作者設想的別後孤苦無聊的生活情景。請問詞人這裏爲什麼說“虛設”?

【參考答案】

1)意象:蟬、長亭、雨、蘭舟、煙波、暮靄、楚天晚、楊柳、曉風、殘月;作用:渲染悽清意境,烘托人物感情。

2)這三個句子交代了時間、地點以及詞人所處的特定環境。它渲染了一種悽楚悲涼的氣氛,從而爲全詞奠定了低沉傷感情調,烘托出濃濃的離愁別緒。

3)前一句是實寫不忍別離又不能不別的情況。這六個字明顯地寫出地點、動作和情緒,是高度壓縮的精練的寫法。“留戀處,蘭舟催發”,是說正在留戀不捨的當兒,舟子 已經催促他出發了。從“催發”中可以看出他們多麼依依不捨。從這種依依不捨的情況中也可以更清楚的看出上句的“無緒”是已經達到了“黯然魂銷”的程度。這裏要讀得淚眼朦朧,難以割捨,不忍放手。後一句是進一步刻畫兩人難捨難分的形象。在這時候,真是縱有千言萬語也給喉嚨噎住說不出口了。只有緊握着手,淚眼相對而已。這一形象的刻畫,看來似很簡單,實則是情感的集中表現,是很真摯動人的。這句要讀得“哽咽”欲哭,欲言又止。

4)邈遠之景,襯托出情人相見無期,自己前途茫茫的惆悵;承上啓下,既是總結上闋的離別情景,又是爲下闕寫別後情景作鋪墊。

5)傷離別。詞作下闋一落筆就點明瞭全詞的主題是“傷離別”。自古以來,多情的人,有感情的人,都會因爲離別而感覺到悲傷。所以南朝的江淹在《別賦》上說:“黯然銷魂者,惟別而已矣。”宋代的秦觀在《調笑令》中說:“始信別離情最苦,蘭舟欲解春江暮。”這些詩句都在表達類似的感受:人生當中,什麼最令人痛苦?那就是生離和死別。離別本來就是人生中最令人悲傷難過的事,更何況正處在冷落的清秋節呢!秋天本來是草枯葉落、百花凋零的季節,人在秋中往往會有一種悽清冷落之感,所以古人在描寫秋天的時候,經常與“愁苦悲涼”的感情聯繫在一起。比如先秦的.宋玉在《九辨》中說:“悲哉,秋之爲氣也!”南宋吳文英在《唐多令》中說:“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而曹雪芹在《秋窗風雨夕》中則說:“秋花慘淡秋草黃,耿耿秋燈秋夜長。已覺秋窗秋不盡,那堪風雨助淒涼。”這些詩句都寫出了懷有特定情感的人在秋天中的特定感受。離別之事是非常悲苦的,清秋之氣是特別淒涼的,而在這首《雨霖鈴》中,詞人把離別之事與清秋之氣疊加在一起,融合在一起,非常悲苦,再加上特別淒涼,這就使情感的表達更加沉重。正是“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啊。

6)1句中“酒醒”二字很值得玩味。在上闋,詞人已經寫到“都門帳飲無緒”,既然是沒有情緒,爲什麼還要喝呢?無非是借酒澆愁而已。2第二句中的“楊柳”也是很有意味的事物。古人寫離別之情,往往要寫楊柳,並經常用折柳表示送別之情,這是爲什麼呢?因爲“柳”與“留”讀音相近,所以折柳可以表示“留戀”之意。因而“楊柳岸”三個字明寫眼前景,暗寫別時情,顯得含蓄而有韻味。3詞中的“曉風殘月”也是最能觸動人的感情的事物。秋日的風是涼的,秋天早晨的風更涼;月光是清冷的,殘月的光更加清冷,而早晨的殘月就顯得特別淒涼。所以“曉風殘月”給人一種特別濃重的悽清冷落之感。這樣,作者就透過寫景,很有韻味地點染出那種說不完訴不盡的離愁別緒。在這短短的兩句詞裏,作者集中寫了這麼多最能觸動離愁的物象,又寫得那麼鮮明那麼生動。這,正是它感動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根本原因。

7)因爲沒有人陪伴,無論怎樣的良辰好景,對詞人來說都是沒有意義的。請大家注意,詞人在這裏只寫到良辰好景,而沒有寫到平常時日。爲什麼呢?因爲連良辰好景都形同虛設,那平常日子中的度日如年就可想而知了。在這裏,詞人想到,從此離去,將要一年之久,一年啊,365個日日夜夜,在這麼漫長的日子裏,再好的良辰,再妙的美景,沒有知心人相伴也是形同虛設。就算有千種深情,萬般愛意,又向誰去說呢?只有獨對清風冷月,望空興嘆,爲伊消得人憔悴了。這樣,作者就在令人灑淚傷情的抒寫中,結束了全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