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閱讀答案

雪閱讀理解及答案

在學習、工作中,我們經常接觸到閱讀答案,透過對照閱讀答案可以發現自己的知識盲區。那麼問題來了,一份好的閱讀答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雪閱讀理解及答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雪閱讀理解及答案

雪閱讀理解及答案 篇1

魯迅

暖國的雨,向來沒有變過冰冷的堅硬的燦爛的雪花。博識的人們覺得他單調,他自己也以爲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潤美豔之至了;那是還在隱約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極壯健的處子的面板。雪野中有血紅的寶珠山茶,白中隱青的單瓣梅花,深黃的磬口的蠟梅花;雪下面還有冷綠的雜草。蝴蝶確乎沒有;蜜蜂是否來採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記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彷彿看見冬花開在雪野中,有許多蜜蜂們忙碌地飛着,也聽得他們嗡嗡地鬧着。

孩子們呵着凍得通紅,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個一起來塑雪羅漢。因爲不成功,誰的父親也來幫忙了。羅漢就塑得比孩子們高得多,雖然不過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終於分不清是壺盧還是羅漢;然而很潔白,很明豔,以自身的滋潤相粘結,整個地閃閃地生光。孩子們用龍眼核給他做眼珠,又從誰的母親的脂粉奩中偷得胭脂來塗在嘴脣上。這回確是一個大阿羅漢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脣通紅地坐在雪地裏。

第二天還有幾個孩子來訪問他;對了他拍手,點頭,嘻笑。但他終於獨自坐着了。晴天又來消釋他的面板,寒夜又使他結一層冰,化作不適明的水晶模樣;邊續的晴天又使他成爲不知道算什麼,而嘴上的胭脂也褪盡了。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紛飛之後,卻永遠如粉,如沙,他們決不粘連,撤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這樣。屋上的雪是阜已就有悄化了的,因爲屋裏居人的火的溫熱。別的,在晴天之下,旋風忽來,便蓬勃地奮飛,在日光中燦燦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霧,旋轉而且升騰,瀰漫太空;使太空旋轉而且升騰地閃爍。

在無邊的曠野上,在凜冽的天宇下,閃閃地旋轉升騰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獨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15.詩中所表現的江南雪和朔方雪的美,有怎樣不同的特色?(4分)

16.關於江南雪和朔方的雪,作者是怎樣將它們聯繫在一起的?(4分)

17.寫江南雪和朔方的雪與表現作者思想傾向有什麼關係?(4分)

18.江南雪的“美豔”具體表現在哪裏?作者從哪些角度表現朔方雪的形態和氣勢?(4

分)

15.(4分)江南的雪“滋潤美豔”,充滿生機;朔方的雪獨立不羈,撼天動地。一是優美,一是壯美。

16.(4分)江南的雪雖然滋潤美豔,充滿生機和樂趣,但是雪羅漢的消失使人產生美好事物不能常在的惋惜之情,於是自然進入對朔方雪的描寫。可以說寫雪羅漢成爲連接二者的橋樑,在內容和結構上起着由此及彼、承上啓下的作用。

17.(4分)寫江南雪的特質,寄託了作者對故鄉美景及雪中歡樂的懷念之情,表現了作者對美好生活和理想的追求;由於現實的社會環境太寒冷太黑暗,所以寫朔方的雪奮飛的雄奇景象,體現了作者不屈不撓的戰鬥的人生觀。作者以江南雪的優美襯托朔方雪的壯美,從而突出表現了對壯美的戰鬥生活的追求。

18.(4分)“美豔”表現在雪野中的寶珠山茶、單瓣梅花、蠟梅花和雪下面的雜草上。描繪形態:永遠如粉,如沙,決不粘連,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描畫色彩:燦燦地生光;狀寫氣勢:蓬勃奮飛,如包藏火焰的大霧,旋轉而且升騰,使太空旋轉而且升騰地閃爍;勾畫空間:無邊的曠野上,凜冽的天宇下。

雪閱讀理解及答案 篇2

(張秀亞)

生長在南國的孩子,你見過雪嗎?你愛雪嗎?也許曾點綴於你生活篇頁上的,只是碧於天的春水吧?

在我的故鄉,到了冬季,是常常落雪的,紛紛的雪片,爲我們裝飾出一個銀白的庭園,樹,像是個受歡迎的遠客,枝上掛了雪花環,閃爍着銀白色的歡笑。

我喜歡在落雪的清曉到外面去散步,雪後的大地是溫柔而寧靜的,一點聲息都沒有,連那愛聒噪的寒雀都不知躲到哪個檐下尋夢去了。我一邊走着,時時回顧我在雪地留下的清晰的腳印,聽着雪片在我的腳下微語,我不知道那是抱怨還是歡喜。

有時,我更迎着雪後第一次露面的太陽,攀登附近的小丘山,站在那銀色的'頂巔,等着看雪融的奇景。

雪封的山,原像一個耐人思猜的謎語,被一層白色的神祕包裹着,它無言語,它無聲息,它不願露一點底蘊,只靜靜的坐在那裏,毫不理會我這個不知趣的訪客。但朝陽是有耐性的,它慢慢的在那裏守候着,以它的溫熱,來向雪封的山丘做“煽動性”的說服。不知什麼時候,那神祕的山巒“內心”開始起了變化,它發出一陣輕微的碎語,我趕緊低下頭,啊,多動人的畫面啊,這山丘的無縫銀衣,像是一個聖者的長袍,被無數虔誠者的手撕碎了。(他們是每人要珍存起一塊碎片來作紀念吧。)同時,那發亮的銀綢上面,更像蜿蜒着許多透明、活潑的小蛇,它們在欠伸着輕盈腰身,嬉笑着,婉孌地向着山坡而去,不多時,山巔乃完全呈顯出它土褐色的岩石,同一些枯萎的草葉,松針,而山腳下是誰在唱歌呢?當然,是那一道由雪水匯成的清亮小溪。我忍不住捧了一掬,那淡藍的如同自鹽湖汲來的雪水,那微涼,一直沁透了我心脾,多可愛的雪啊,誰還記得它翩然而來時,那片輕巧的翅膀呢?

有一次,正值雪後,天已晴霽,空氣像是水晶般的透明,沒有煙氛,沒有霧靄,我和一個同學自學校的後門走了出來,走過那道積雪未消的木橋,向古城中的前門走去,將整個的一上午,全消度在那個古色古香,猶保持着我們東方情調的打磨廠──那是古城一些老店鋪聚集開設的地方,我們欣賞了不少店鋪的招牌,尤其美得悅目的是那一家挑掛在門外的,猶存古風的褪色酒旗,那深杏色的布招子上,還綴着幾點細碎欲溶的雪花,在風中輕輕的飄揚,看到它,我們似乎讀到了一首唐人的小詩。歸途,沿着城牆根走回來,一個駱駝商隊,正預備出城,那黃色的駝峯,襯着雪地,竟像是一閃的斜陽,多少年來,我忘不掉那鮮明的一筆。

時候已過午,但我們的遊興未盡,又趕到西直門僱毛驢,到古城外的西山看雪景去。

因爲雪後天寒,行人出奇的少,好像那一條通向西山的平坦大路,完全屬於那一堆堆的積雪和我們兩個人了。小驢子馱着我們顛躓到西山,灰暗的黃昏已在那兒等着我們,趕驢的老頭兒囑告我們最好不要上山了,太晚了趕不回城。

我們只有在驢背上默默地欣賞一下西山銀色的巒影,它像一個沉睡了的巨人,在做着千年的長夢,任由外面的世界有着風霜雨雪的變化。

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古城外有名的西山,也是最後一次,那白皚皚的山頭,猶如銀製的頭盔,至今仍常常映現於我的記憶中,伴着小驢頸上清脆的銀鈴叮噹。

(選自人教版初中課外讀本七年級上冊,有刪節)

1、作者在描寫 “我”長時間凝視着雪嶺在太陽下逐漸消融的場景中,發出了“多可愛的雪啊”的感嘆,雪的可愛表現在哪裏?

答:

2、文章第一段用了三個問句,這種開頭方法有什麼好處?

答:

3、作者在描寫雪景時主要運用什麼修辭手法?請結合文句加以分析。

答:

4、雪後初霽,“我”和同伴在北京城內城外遊玩,所見的景緻有哪三樣已深深植入“我”的記憶裏?

答:

5、作者是河北人,幼年生活在天津,後考入北京輔仁大學,四八年去臺灣。這篇散文借看雪景,訪雪山,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

參考答案:

1、(1)雪扇着那片輕巧的翅膀翩然而來;

(2)雪融化時發出一陣輕微的碎語,那發亮的銀綢上面,更像蜿蜒着許多透明、活潑的小蛇,在欠伸着輕盈腰身,嬉笑着,婉孌地向着山坡而去;

(3)淡藍的如同自鹽湖汲來的雪水,那微涼,一直沁透了我心脾。(答出兩項即可)

2、問句開頭,引人思索,引發人的閱讀興趣。

3、主要運用了擬人、擬物的手法。“雪片在我的腳下微語”,“它慢慢的在那裏守候着,以它的溫熱,來向雪封的山丘做‘煽動性’的說服”……將雪比作人,賦予它人的習性與感情,形象生動,富有情趣。

4、(1)那一家挑掛在門外的,猶存古風的褪色酒旗;

(2)那黃色的駝峯,襯着雪地,竟像是一閃的斜陽;

(3)黃昏時西山銀色的巒影。

5、(1)對北國雪的喜愛與讚美;

(2)對過去生活的懷念與留戀;

(3)對故土家鄉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