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閱讀答案

草原閱讀答案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我們都要用到閱讀答案,閱讀答案是教師進行閱卷打分時的參考,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什麼樣的閱讀答案纔是科學規範的閱讀答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草原閱讀答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草原閱讀答案

草原閱讀答案1

草原(節選)

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裏的天比別處的更可愛,空氣是( )清新,天空是( )明朗,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滿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綠的,小丘也是綠的。羊羣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在哪裏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麼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流,輕輕流入雲際。這種境界,( )使人驚歎,( )叫人舒服,( )願久立四望,( )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在這種境界裏,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着草原的無限樂趣。

1.指出下面加粗詞在句子中的含義。

(1)在這種境界裏,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着草原的無限樂趣。( )

(2)嗯,剛吃過。(回味似的)鯉魚的味道實在是鮮美呀! ( )

2.用語段中的兩個四字詞語概括草原美景的特點: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3.給文中括號內補充恰當的詞語,並選擇一組寫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畫“_____”的句子中,“無邊的綠毯”指的是___________ ,“白色的大花”指的是___________ ,“中國畫”指的是___________ 。

5.作者初次來到草原,開始想“高歌”,後面又想“低吟”,爲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l)從回憶裏體會。 (2)食物吃過後的餘味。

2.一碧千里 翠**流

3.多麼 多麼 既 又 既 又 秋天的天空是多麼的藍多麼的高啊!

4.草原 羊羣 小丘的線條

5.草原上空的天,由於沒有遮攔,格外開闊,空氣清新,使人特別愉快,所以作者想無拘無束地放聲歌唱;作者沉醉在像中國畫那樣的美景中,想用詩歌來抒發自己的感情,所以又想“低吟”。 (意思對即可)

草原閱讀答案2

黃昏時分,我獨自漫步在草原上,肌膚觸摸着空氣的溫潤和花草的清香,身體被視線牽動着轉了一圈兒,然後便靜靜地立在了那裏。

此刻,周圍沒有一個人。任何肉眼可以捕捉到的活物都沒有。目光漫向天際。天邊,最後一抹玫瑰色雲霞正在一點一點地淡下去,最後完全消失了。夜,抖開黑色的大幕,開始收攏天地,月亮迫不及待地從草天連接處探出頭來,像個童貞的小姑娘,越過地平線,漸漸地往上爬着,不一會兒,便明麗大方起來。一個滿月,圓潤,恬靜。隨後只見她輕輕地甩了一下衣袖,那月光便一瀉千里,爲草原鋪上了一牀銀色的被子。

溶溶月色,從髮梢到腳趾,柔和而均勻地撫摸着我身上的各個部位,同時也輕輕地撥動着我的心絃,帶給我一種崇高而寧靜的感覺。我興奮得簡直不知所措。第一次獨自一個人在草原上賞月,沉浸在無邊的月色裏,好像是吃了一個水蜜桃,甜蜜中透着一種舒坦和愜意。 草原上的月光,是由純潔、希望和喜悅組成的,釋放着一種特別的光明。

看不到一棵樹。只有潔白的蒙古包,像一朵朵白蓮花似的散落在將要入睡的草原上。腳下,毛茸茸的草地,一直綿延到天際。月光無遮無攔,直射到地上,體貼而大方。不象城市。在那裏,她不像路燈那麼讓人看重,只能穿梭於高樓大廈之間,忽隱忽現,一波三折,讓人覺得恍惚。

像是被包裹在潤澤裏的一隻繭,我在明亮中享受着溫暖;又像是置身在一個偌大的密封着的光圈中,只見光明,聽不到一點聲音。駐守在耳邊的,只是自己輕微的呼吸和坦蕩的心音。心田異常平靜,一如晶瑩的月光一樣。

眼前亮亮的。俯下身去摸一摸那些草尖。草們齊刷刷地昂着頭,挺起身子,透着一臉的光彩和興奮,比白天裏還要精神。它們簇擁在一起,成就了一塊天然的大草甸子,溫暖,厚實,像一張睡牀。倘若有哪個疲倦的路人躺下來歇息一會兒,用不了多久,就會被它引入夢鄉的。

風,一改野慣了的性子,努力地剋制着,縮頭藏腳地躲在一邊,溫順得簡直像一隻貓,連經過身邊的美味都不去撩一下眼皮,大概就爲了這皎皎月色不被暗淡和戳傷。星星好像在圍着月亮打盹兒,其實,它們根本不犯困,而是在陶醉,此刻,它們正在接受月光的洗禮。要不,哪會是這麼一副嬌柔體貼的樣子!

草叢中,立着一株芍藥,沐浴着月光,心情極好地坦露着笑臉。鵝黃色的花瓣上,像是塗了一層牛乳,抑或是罩着一層薄薄的輕紗。視線即刻被搶了過去。一股香味兒撲鼻而來,鼻翼迅即被掀得大大的,貪婪地嗅着,嗅着,一邊嗅,一邊張大眼睛尋找着。哦,是幾棵沙蔥,淡紫色的花兒,在月光下搖曳着,鼻尖挨上去,濃烈的花香即刻便舒舒地浸入了肺腑。沙蔥周圍,紅的,黃的,白的,藍的,紫的,各色各樣的花兒,都盡情地釋放着自己的芬芳。草原被放進了香籠裏。

真想借着月光,採一些花兒,製作一個香袋,把羣花的芬芳和馨香永遠珍藏在心底,還有這皎潔的月光與這詩意般的寧靜。可是幾次張開的手又輕輕地縮了回去。在美好的面前,貪婪總是表現得特別小心。

忽然,草叢中響起“嘰”的一聲,但是很快地就又恢復了先前的寂靜。大概是一隻熟睡的百靈蘸着月光在做夢吧?稍後,一隻碩大的山叫驢子突然從旁邊竄了過來,大搖大擺地向前走去。噢,原來是它呀!我差點叫出聲來。這高傲的傢伙,它怎麼也跑到這兒湊熱鬧來了?莫非它也讓月光給陶醉了?

有月光的寵愛,附近的水泡子如同一塊碩大的金子,閃閃發亮,草原好像裝上了一面鏡子,又像是生出一隻碩大的眼睛。月亮在水中端詳自己,就知道了自己的美麗。而那泓水,也獲得了一份特殊的景緻;水色,月光,相互之間不知是誰映襯着誰,也不知道誰更美麗些。 不久,喧騰了一天的草原睡着了。當它進入夢境後,那些牛、馬、羊呢?還有百靈鳥、昆蟲們呢?它們上哪兒去了?給牧人圈起了嗎?被草棵絆住了嗎?遙望天宇,月亮用清澈的笑靨守望着夜幕下的草原。哦,它們也都睡去了,甚至連忠實的牧羊犬,此刻也緊緊地貼在牛羊們的身旁,眯起了警惕的眼睛,只把寧靜、溫馨、和諧留給了草原。

不知什麼時候,附近多了一對年輕的戀人,依偎在密匝匝的草叢中,卿卿我我,細語呢喃。美好的月色籠罩着他們,花香瀰漫開來,在她們的周圍幸福地流瀉着。月下老人張開明亮的眼睛,親歷着又一枚羅曼蒂克式的人生甜果,無意中,又證實了一次偉大的人間愛情。 記憶開始活動。浮泛在它上面的許多事物,都和月光不無關係。兒時,在葡萄藤架下,聽姥姥講牛郎織女的故事,月光在頭頂織成一個水簾;夏夜,隔着窗戶與小夥伴兒們嬉戲,窄小的窗臺上,有月光陪伴着;曾幾何時,月光把故鄉門前潺潺的流水送向遠方,也送走了我;饑饉之年,藉着月光,我從收穫過的麥田裏撿回了溫飽;心花爛漫的歲月,在隆隆的機聲中,看麥粒在月光裏飛濺 如今,歲月的長河逐漸流向遠方,可如水的月光依然執着地駐守在心頭,怎麼也理不斷。

“草原夜色美”耳邊響起了著名女中音歌唱家德德瑪的歌聲。她在唱這支歌的時候,心頭一定盪漾着草原上的月光,要不,她的音域不會那麼渾厚,寬廣,歌喉也不會那麼綿長,高亢。

月光下的草原就這般光明,這般磊落。在這裏,看不到陰鬱,看不到晦暗,也沒有渾濁;只有透徹的乾淨、清澈的爽朗以及曠壯的澄明。世俗的煩惱,生活的冗雜,還有虛僞、奸詐和醜惡等等,這些人世間的卑劣,都讓這光明給一點不剩地融化了。

此時此刻,真想化做一棵草,一朵芍藥花,一隻百靈,給草原增添一抹光彩;或者化作一滴水,一縷風,一片雲,與草原緊緊地融爲一體

如果我們有高遠的追求,如果我們有明確的目標,如果我們有遠大的理想,那就讓光明——流瀉在草原上的光明——去作我們生命的底色吧!

草原閱讀題目

14、作者筆下黃昏時分的草原具有怎麼樣的特點?(6分)

15、在文章第2段中,作者採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描寫草原的月色?請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7分)

16、作者對童年時月光下生活場景的回憶和對草原月色的抒寫,寄託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5分)

17、有人認爲,第9段關於“碩大的山叫驢子突然從旁邊竄過來”的描寫,與整個草原寧謐的環境不協調,建議刪去。你是否同意這一觀點?請簡要分析。(4分)

草原閱讀答案

14、

(1)空氣溫潤、清香

(2)視野開闊、曠遠

(3)四野寧靜、安謐

15、作者採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描寫月色。把迫不及待地從草天連接處探出頭來的月亮比喻成充滿童真的小姑娘,表現了初升月亮的動感和月光的淳樸;用“明麗大方”“輕輕地甩了一下衣袖”等詞語賦予了月亮以人性,表現了月光的明麗,生動而形象。

16、

(1)對童年時月光下生活場景的回憶,寄託了作者對月光下美好、歡樂、天真的童年生活的嚮往。

(2)對草原月色的抒寫,寄託了作者對月色籠罩之下的草原的熱愛之情,也寄託了作者對堅持自己的理想,堅持自己的人生追求,像草原月色一樣堅守自己生命底色的操守的讚美。

17、示例:不同意刪去。因爲描寫“碩大的山叫驢子突然從旁邊竄過來”,運用了以動襯靜的手法,從而襯托出草原的寧靜。因而,與草原寧謐的氛圍是吻合的。(此題爲開放題,若答“同意刪去”,言之成理也可)

草原閱讀答案3

閱讀課文片段,回答問題。

極目遠眺,碧綠如絲絨般的草原上,是一頭頭( )兩色的奶牛。有的牛背上蓋着防潮的毛氈,正在低頭吃草;有的站立不動,彷彿正在思考什麼。牛犢跑( )跑( ),活像頑皮的孩子;老牛儀態端莊,好似牛羣的家長。綠意盎然的村野鄉間,是大片大片鮮豔的鬱金香。

1.在文中的括號裏填上恰當的詞語。

2.寫出下列詞語的意思。

極目遠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儀態端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綠意盎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中有一個表示“看”的意思的詞,它是_________ ,你還知道哪些表示“看”的意思的詞語,請試着寫幾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短文中有幾個比喻句,請用“____”畫出來,並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句摘抄下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摘抄的這個比喻句是把_________ 比做_________ 。

5.這一段主要寫了__________________ 。語段是圍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句話來寫的。

參考答案:

1.黑白 前 後

2.極目遠眺:盡眼力之所及眺望遠方。

儀態端莊:風度、儀表、舉止或談吐不隨便;沉着今人以端莊而有威嚴爲莊嚴穩重。

綠意盎然:春天的意味正濃。

3.極目遠眺 察言觀色、走馬觀花

4.(1)牛犢跑前跑後,活像頑皮的孩子;老牛儀態端莊,好似牛羣的家長。

(2)牛犢 孩子

5.草原上的牛 極目遠眺,碧綠如絲絨般的草原上,是一頭頭黑白兩色的奶牛。

(意思對即可)

草原閱讀答案4

閱讀短文,回答問題。錫林郭勒草原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是廣闊美麗的。藍天底下,滿眼綠色,一直鋪向遠方。山嶺上,深谷裏,平原上,覆滿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沒過十來-四年級語文-魔方格

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是廣闊美麗的。

藍天底下,滿眼綠色,一直鋪向遠方。山嶺上,深谷裏,平原上,覆滿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沒過十來歲的孩子,能讓他們在裏面捉迷藏。高低不平的草灘上,嵌着一窪窪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陽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話故事裏的寶鏡一樣。草叢中開滿了各種各樣的野花。鮮紅色的山丹丹花,粉紅色的牽牛花,寶石藍的鈴鐺花,散發出陣陣的清香。

草原不僅美麗,而且是個歡騰的世界。

矯健的雄鷹自由地飛翔,百靈鳥在歡快地歌唱,成羣的牛羊安閒地嚼着青草。小馬駒蹦蹦跳跳地撒歡,跟着馬羣從這邊跑到那邊。偶爾還會看到成羣的黃羊,它們跑起來快極了,像一陣風。一碧千里的草原上還散落着一個個圓頂的蒙古包。小牧民騎在高高的馬背上,神氣地揮舞着鞭子,放聲歌唱:“藍藍的天上白雲飄,白雲下面馬兒跑……”

1.本文是以寫____ 爲主的文章。

2.找出文中的過渡句,寫在下面,說說它的作用是什麼。

過渡句:

作用:

3.文中用了很多修辭方法,請在文中找出比喻句、排比句、擬人句,各寫一句。

比喻句:

排比句:

擬人句:

4.短文主要描寫了 ,表達了作者之情。

1.景

2.過渡句:草原不僅美麗,而且是個歡騰的世界。 作用:承接上文,引起下文。

3.比喻句:高低不平的草灘上……寶鏡一樣。

排比句:鮮紅色的山丹丹花……陣陣的清香。

擬人句:矯健的.雄鷹自由地飛翔……安閒地嚼着青草。

4.錫林郭勒草原是一個既美麗又歡騰的世界;對大草原的讚美和喜愛(答案不唯一,意思對即可)。

草原閱讀答案5

這裏的天格外藍,空氣也特別清新。白色的羊羣在綠草地上悠閒地散步,就像綠地毯上繡着的白色大花。牧羊人騎着飛馳的駿馬,揮舞着羊鞭,唱着那動聽的牧歌:“藍藍的天上白雲飄,白雲下面馬兒跑……”嘹亮的歌聲,傳四方。啊,美麗的大草原上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1、在文章中找出一組意思相近的詞語。

( )-( )

2、根據詞意,從文章中找出相應的詞語。

清爽新鮮 ( )

生命力旺盛 ( )

3、用“――”畫出文中的比喻句。

4、爲了突出草原上生機勃勃的景象,文章中寫草原的天_________________,空氣________________,還寫了白色的羊羣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歡樂的牧羊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參考答案:

1、格外-----特別

2、清新 生機勃勃

3、略

4、格外藍 特別清新 散步 騎馬和唱牧歌

草原閱讀答案6

草原 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裏的天比別處的更可愛,空氣是那麼清新,天空是那麼可愛,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滿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綠的,小丘也是_百度作業幫

草原

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裏的天比別處的更可愛,空氣是那麼清新,天空是那麼可愛,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滿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綠的,小丘也是綠的.羊羣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在哪裏都想給無邊的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麼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慾流,輕輕流入雲際.在這種境界裏,既使人驚歎,又叫人舒服,既願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在這種境界裏,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着草原的無限樂趣

1.“這次,我看到了草原”中的“這次”說明了( )

2.結合自己掌握的知識,試分析爲什麼“那裏的天比別處的更可愛,空氣是那麼清鮮,天空是那麼明朗.”

3.抄寫文中一個比喻句,這樣寫的好處是什麼.

4.作者在描寫小丘時,使用“渲染”和“勾勒”的作用.

1.說明了作者不止一次來過草原,強調了“這次”來有了更新的感覺和認識.

2.因爲作者對這片草原有感情,對草原的感觸很深

3.比喻句:羊羣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在哪裏都想給無邊的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

好處:把草原上的羊羣比作綠毯上的大白花,生動形象地爲讀者呈現了一幅草原圖畫.

4.用了渲染和勾勒更體現出了小丘的美麗,整個草原的美麗,小丘顏色均勻,輪廓清晰,如詩如畫,給人以美得意境.

草原閱讀答案7

從來沒有比走在無邊無際的夏日草原上更令人難忘的歡暢快意了!

首先是視覺上的舒展。

我們的眼睛可以望到無窮遠。然而,蒙古的草原又不是平坦開闊到無趣的地步,相反的,她總是有着和緩而優美的起伏,像是放大了的微微動盪的海浪,又像是轉側的女體,這裏那裏總有一些圓潤的隆起;總會引誘你想稍微快走幾步,好登上眼前這座基地廣大的丘陵,眺望前方又有些什麼新的動向和美麗的線條。

即使有時在更遠處真的有比較高大的山脈,那和草原連接起來的山坡坡度也不大,無論是步行或是騎馬,都可以從山下從從容容地走到山腰,一路鋪着有如地毯一般的綠草。

草原是廣大的圓周,蒼天真如一座高不可測的穹頂,以無限寬廣的弧度覆蓋着大地,而我自己這小小的身體,就是這片天地的圓心。如果我把身體做三百六十度的旋轉,那極遠處微微起伏的地平線也繞着我轉一圈而無始無終;也就是說,無論我往前走了多少步,依舊是這個廣大圓周的唯一的中心點。

然後就是那雲影與天光。

草原上的雲朵,有時候又多又大又平整,在藍天上列隊而行,天高雲低,風起的時候,一朵一朵依序飛過,那草原就忽明忽暗,人好像走在夢裏。一下子所有的青草都閃着金光,逆光處背後的丘陵像鑲上了發亮的邊線,身體被陽光照得暖烘烘的;然後忽然間所有的顏色都沉靜了下來,在雲影掠過之處,草色在泛白的灰綠和透明的青綠之間挪移,風也涼多了,像擦了薄荷油一樣。

然後,還有那難以形容的芳香!

那不只是青草的清香而已,而是混合着好幾種香草的草葉被壓折碰觸後所發出的香氣。在剛剛站定時還不太顯著,不過,只要一開始往前走,每過一步就會馬上有一股翻騰而起的獨特的芳香,瀰漫在四周。

野生的香草,在夏日遍佈草原,好幾種香味混合之後,那強烈的芳香如藥酒又如甘泉那樣的提神醒腦,沁人心脾,進入每一種感覺細胞的最深處,讓生命甦醒,讓我忘記了所有的疲勞困頓,只想就這樣一步一步地走下去。

我當然明白我的祖先在遊牧生活裏有許多艱難之處,可是,七、八月間,時當草原的盛夏,陽光靜好,青草繁茂,鷹鵰從雲層下低飛掠過,草叢間被我們的腳步驚擾起來的蚱蜢和草蟲,在身前身後彈跳得好遠,還不斷髮出“嘎”聲的鳴叫,曠野無人,只有輕柔的風聲,這裏,應該就是天堂了罷?

草原深處,有時會遇見一泓彎泉極盡曲折的流過。小河的流水清澈,河中長長的水草順着水流的流勢忽左忽右輕輕擺盪,連幾顆小石子的滾動也看得清清楚楚;薄暮時分,從山腰往下眺望,那樣一條狹窄彎曲的河流映着天空的霞光,像條灰紫色的發亮的緞帶,在暗綠的曠野上蜿蜒伸展,不知道從何處起始?到何處終結?然而,我深信,幾千年來我的祖先們所追求的“水草豐美”,應該就是這樣了罷?

《嚮導·新品讀 》20xx年7期

【小題1】本文主要從、、三個方面寫夏日草原給人帶來的歡暢快意的感受,作者還把這種感受說成是“”(填一個詞)。(4分)

【小題2】本文描寫草原景色,調動了人的各種感官,請分別找出一處例句。(4分)

(1)視覺:

(2)觸覺:

(3)嗅覺:

(4)聽覺:

【小題3】“蒼天真如一座高不可測的穹頂,以無限寬廣的弧度覆蓋着大地”,這與《敕勒歌》中“,”一句所描繪的景象相同。(1分)

【小題4】“無論我往前走了多少步,依舊是這個廣大圓周的唯一的中心點。”作者爲什麼會產生這一錯覺?(2分)

【小題5】從文中哪些地方能看出作者描寫的是夏日的草原?請把這樣的句子找出來。(2分)

【小題6】本文在描繪景物時,多處運用了比喻的修辭,請任找一句並分析它的表達效果。(3分)

例句:

表達效果:

答案

【小題1】視覺上的舒展雲影與天光草的芳香天堂

【小題2】示例:

(1)視覺:草原上的雲朵,有時候又多又大又平整,在藍天上列隊而行;

(2)觸覺:風也涼多了,像擦了薄荷油一樣;

(3)嗅覺:那不只是青草的清香而已,而是混合着好幾種香草的草葉被壓折碰觸後所發出的香氣。

(4)聽覺:草叢間被我們的腳步驚擾起來的蚱蜢和草蟲,在身前身後彈跳得好遠,還不斷髮出“嘎”聲的鳴叫。

【小題3】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小題4】因爲草原太廣闊了,看不到邊,視覺得到了充分的舒展。

【小題5】這樣句子有:“一下子所有的青草都閃着金光,逆光處背後的丘陵像鑲上了發亮的邊線,身體被陽光照得暖烘烘的”“草叢間被我們的腳步驚擾起來的蚱蜢和草蟲,在身前身後彈跳得好遠,還不斷髮出‘嘎’聲的鳴叫”。

【小題6】示例:例句:她總是有着和緩而優美的起伏,像是放大了的微微動盪的海浪,又像是轉側的女體。表達效果:作者把蒙古草原比作“海浪”、“女體”,寫出了它的“起伏”美,說明蒙古草原平坦開闊但並不無趣。

解析【小題1】試題分析:審題後從前向後讀文章,我們可以看到明顯的語段標誌,即“首先是視覺上的舒展”“然後就是雲影與天光”“然後,還有那難以形容的芳香”以及文章最後的“這裏,應該就是天堂了罷”中的“天堂”即可回答本題。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提取資訊的能力。

點評:審題後要確定答題範圍,本題的答題範圍爲全文,所以要從前向後找關鍵語段及關鍵語句,根據題目的要求將其提取出來。

【小題2】試題分析:從前向後找切題的語句即可,如視覺,即看到的,“蒼天真如一座高不可測的穹頂,以無限寬廣的弧度覆蓋着大地”等有很多,再如嗅覺,即用鼻子聞到的,“野生的香草,在夏日遍佈草原,好幾種香味混合之後,那強烈的芳香如藥酒又如甘泉那樣的提神醒腦,沁人心脾”等。觸覺,接觸、撫摸、用面板感受到的,在文中較少一些,如“風也涼多了,像擦了薄荷油一樣”。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提取資訊的能力及對描寫角度的理解能力。

點評:從文中提取資訊,一定要找準範圍,然後從前向後找尋出切題的語句。對於描寫角度中的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味覺等,要知道其各自的特點。

【小題3】試題分析:根據“蒼天真如一座高不可測的穹頂,以無限寬廣的弧度覆蓋着大地”中的“穹頂、覆蓋着大地”我們可以聯想到《敕勒歌》中的“天似穹廬,籠蓋四野”,注意把字寫正確。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的積累能力。

點評:平時要培養對各種知識的興趣,對於成語、俗語、詩句、故事等要多讀、多積累,並經常拿出來讀一讀,看一看,這樣厚積薄發,語文水平自然就能展現出來。

【小題4】試題分析:問題句在文章的第一部分中,即“首先是視覺上的舒展”這一部分,根據問題句出現的語段“草原是廣大的圓周,蒼天真如一座高不可測的穹頂,……無論我往前走了多少步,依舊是這個廣大圓周的唯一的中心點”可知,產生如此感覺的原因就是草原太廣闊了,無論站在哪裏,都看不到邊。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語句的理解能力。

點評:理解文章語句要堅持“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的原則,要到問題語句附近的語段中去尋找答案,並結合文章內容整體加以分析,還要注意藉助其中的關鍵語句,組織成切題的語句作答。

【小題5】試題分析:精讀文章,找出能體現是“夏日的草原”的句子,我們要從前向後讀,符合要求的句子有很多,如“一下子所有的青草都閃着金光,逆光處背後的丘陵像鑲上了發亮的邊線,身體被陽光照得暖烘烘的”“野生的香草,在夏日遍佈草原,好幾種香味混合之後,那強烈的芳香如藥酒又如甘泉那樣的提神醒腦” “像條灰紫色的發亮的緞帶,在暗綠的曠野上蜿蜒伸展,不知道從何處起始”“草叢間被我們的腳步驚擾起來的蚱蜢和草蟲,在身前身後彈跳得好遠,還不斷髮出‘嘎’聲的鳴叫”等,分值二分,因此最少要寫出兩處。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提取資訊的能力。

點評:從文中提取資訊,一定要找準範圍,然後從前向後找尋完整,根據理解藉助原文語句把切題的答案提取或概括出來。

【小題6】試題分析:“多處運用了比喻的修辭”由此可知,我們的可選性很大,因此要選擇易於分析的,分析之後絕無錯誤的句子作爲首選。如“那樣一條狹窄彎曲的河流映着天空的霞光,像條灰紫色的發亮的緞帶,在暗綠的曠野上蜿蜒伸展,不知道從何處起始”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草原上的河流狹窄彎曲,在夕陽的照耀下閃閃發光的特點。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對語句(詞語)的賞析能力。

點評:語句賞析的角度一定要知道,有修辭(比喻 擬人 誇張 反問 設問 排比等)、詞語(動詞、形容詞、副詞、疊詞等)、描寫方法(語言 動作 心理 神態)句式、手法、內容、情感等。對於修辭,不僅能判斷,而且要會結合語境作正確的賞析。

草原閱讀答案8

草原上的日出 [英】多麗絲?萊辛

在清晨的灌木叢中,一個小男孩遇到了如下情景:

他跑得更近了,然後又靜靜地站住,一種莫名的新的恐懼使他停下了腳步。他四周的草兒生機勃勃,正在竊竊私語。他狂亂地四下張望,接着低頭看去。地上黑壓壓的全是螞蟻,又大又壯,它們對他視而不見,急匆匆地向掙扎着的什麼東西奔去,好像亮閃閃的黑水在草中流淌着。

之後,他屏住呼吸。憐憫和驚懼攫住了他,只見一隻野獸倒在地上並停止了尖叫。此時此刻,他只聽見一隻鳥兒在鳴唱,以及行色匆匆的螞蟻的沙沙聲。

他擡頭衝那隻不住扭動、時而抽搐的黑色東西望去。它比剛纔安靜了。從那團微微扭動的東西尚能模糊看出是隻小鹿。

他突然想到他可以開槍射擊,讓它結束痛苦;於是,他舉起槍。然而,他又緩緩地放下了槍。那隻鹿再不可能有什麼感覺了,它的掙扎是神經的機械反射。但使他放下槍的並不僅僅是這個,而是一種在腦海裏逐漸膨脹的憤怒、痛苦和抗拒感:如果我沒來,它也會這樣死去。我幹嗎要干涉呢?類似這樣的事情灌木叢中隨處可見,隨時都在發生。活着的東西在極度痛苦中死去,這是生命的演變過程。我阻止不了,我也無法阻止。我無能爲力。他很高興那隻鹿已經失去知覺不再感到痛苦了,因此他不必下決心去殺死它。此時,他腳下的螞蟻們嘴裏銜着粉紅色的肉片正浩浩蕩蕩地返回。他的鼻子聞到了新鮮鹿肉的酸味。他極力控制着空胃徒勞地抽搐,然後提醒自己:這些螞蟻也需要吃東西!

那東西已經小了。現在,它看上去已經難以辨別。他不曉得時間已經過去了多久,隨後看見那個黑影漸漸變小,些許白色從中顯露出來,在陽光中閃閃發亮。是的,是太陽剛剛升起來了,它照耀在岩石上。唉,整個事情不可能超過幾分鐘。

他跨步前行,信步踩碎了幾隻螞蟻,將它們從衣服上拂掉,直至他站到那具骨架前。它已經被剔淨了肉。除了白骨上粉紅色的碎肉塊,彷彿它已經在那裏躺了好多年。骨頭四周,螞蟻嘴裏銜着肉,漸漸稀少。

那個男孩朝它們——又大又黑又醜的螞蟻們望去。其中有幾隻站住,正用閃亮的小眼睛盯住他看。“滾! ”他冷酷地對那些螞蟻說:“我不喜歡你們!不管怎麼樣,都不喜歡。滾吧!”說完,他想像着那些螞蟻轉身離去的情景。

他在那些骨頭邊彎下腰,觸摸頭顱上的孔穴:那是眼睛所在的地方,他想到了鹿那水汪汪的黑眼睛,覺得這一切難以置信。

那天早上,也許一小時前這隻小生靈還驕傲又自由地走在灌木叢中,感受着面板上的涼意,就像他自己感受到的那樣,感到興奮。它自豪地踩着大地,輕輕地甩動着漂亮的白尾巴,嗅着清晨寒冷的空氣。它像國王和統治者們那樣行走。自由漫步在這片灌木叢中。每片草葉爲它而生長,閃亮純淨的河水供它飲用。

但是,接着——發生了什麼事呢?誰會想到這樣一隻箭步如飛的動物會被一羣螞蟻困住呢? (《意林》20xx年第11期,本文作者系20xx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1.聯繫下文,第一自然段中寫“四周的草兒生機勃勃”、“竊竊私語”,分別有什麼作用?

2.第五自然段段小男孩爲什麼先“舉起槍”? 然後又“放下槍”?

3.第十自然段段主要描寫了小鹿的什麼特徵?作者爲什麼要這樣描寫?

4.對文題“草原上的日出”有下列三種理解,你贊成哪一種?請選擇其中的一種理解,解說你贊成的理由。

(1)草原上的日出,象徵着小男孩當天在草原上目睹螞蟻吞噬小鹿一事後獲得了新想法。

(2)早晨的太陽起着烘托作用,渲染小鹿瞬間被螞蟻吞噬的悲劇氣氛。

(3)草原上的日出是每天都有的事情,象徵新生命總是在舊生命消亡的基礎上產生的。

參考答案:

1.①寫草兒“生機勃勃”,運用口語化的描述,反襯和暗示一隻小鹿的命運。

②寫草兒“竊竊私語,運用擬人修辭手法,暗示一場吞噬小鹿的事將要發生。

2.“舉起槍”是要儘快結束小鹿的生命,使它儘快結束死前的痛苦。“放下槍”是因爲小鹿已經失去知覺沒有痛苦了,沒有必要再去殺死它。他無力阻止活着的東西在極度痛苦中死去,因爲他意識到這是大自然生命的演變過程。(意思對即可)

3.驕傲(自豪),自由。與上文小鹿之死構成強烈的對比,在對比之中表達對一個本應享受自由生活的生命卻在瞬間消逝的惋惜,對一個被吞噬的生命的懷念,揭示大自然中生命的死亡與新生交替演變過程。(意思對即可)

4.(1)理由:小男孩在清晨的灌木叢中,發現衆多的螞蟻吞噬一隻小鹿。他想開槍射擊,讓鹿結束痛苦,他舉起槍然後又放下槍,因爲小鹿已經死亡。他在激動之中發現了新東西:“這是生命的演變過程”“我阻止不了,我也無法阻止”;同時他又發現螞蟻這樣的生命體“也需要吃東西!”由此可知,小男孩目睹螞蟻吃小鹿一事之後產生了新的想法:生命的演變過程必然經歷痛苦,現實非常殘酷,這也是無可奈何的。所以,“草原上的日出”象徵了小男孩當天在草原上目睹一件事之後有了新的想法。(結合文字分析小男孩想法上的具體變化,抽象概括出新的想法。)

(2)理由:第六自然段,小鹿很快被螞蟻吃掉,“些許白色從中顯露出來,在陽光中閃閃發亮”,渲染小鹿瞬間被螞蟻吞噬的悲劇氣氛。“太陽剛剛升起來了,它照耀在岩石上”,介紹環境之後,用“唉,整個事情不可能超過幾分鐘”強調悲劇事件,其中的太陽照在岩石上,渲染悲劇氣氛。(對“日出”提及一處且有具體分析,或者提及兩處且有具體分析。)

(3)理由:早晨的太陽升起來了,照在螞蟻啃噬的小鹿的骨架上,是有其深刻含義的。儘管作者對螞蟻的殘忍十分痛恨,但也清醒認識到“這些螞蟻也需要吃東西”,這就明顯地表現了對這幫“殘忍的兇手”的同情。“生命的演變過程”系生死交替過程。有死就有生,就此事而言,小鹿之死幫助了螞蟻之生。“類似這樣的事情灌木叢中隨處可見,隨時都在發生”,這其實是告訴人們生死演變之事隨處隨時都在發生。在這時,太陽升起來了,照在螞蟻啃噬的小鹿的骨架上,這無疑象徵着新生命總是在舊生命滅亡的基礎上產生

草原閱讀答案9

人的活動是一種自然的生命的活動,其生命活動和生活需要的全部物質都依賴於自然界。地球生物圈是人類的誕生之地和生存環境,湯因比將其比喻爲人類的母親。人類也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物種一樣,其生存環境依賴於和生物圈血肉相關的聯繫,也必須服從自然不可抗拒的法則,因此構成了人對自然界的對象性關係。這種對象化的活動方式就是生產活動。而傳統的生產活動完全服從歲時的安排,逐漸形成了順應自然變化、適應社會生活的歲時節令習俗。

那達慕是否可以稱爲節日,學術界似乎還有爭論。與農耕民族的節日相比較,草原民族的節日似乎不是固定到“日”,草原那達慕的節日的文化場域也比較寬泛。據調查,自1963年以來,該旗首府烏里雅斯太鎮共舉辦大型那達慕10次,大都出於慶賀牲畜增加頭數。牧人說,哪年雨水好,就舉行那達慕。還有一種說法:舉行了那達慕,雨水就更好。而雨水好是牧業豐收的代言詞。所以傳統那達慕的節期是相對固定的,一般在農曆6—7月。民俗,它與人們的出生地、族屬、國籍、性別等與生俱來之物相關,那達慕節期的選擇既是蒙古族情感的產物,又建立在民間知識的基礎上。

這個節日的產生與蒙古族古代的歷法有關。蒙古族世世代代從事的隨水草而遷徒的遊牧活動需要掌握天文曆法知識。在對天象的觀察中,他們創造了自己的歷法。由於草場是牧業的生命線,他們以草木計年。宋彭大雅《黑韃事略》雲:“但見青草則爲一年。”宋孟珙《蒙韃備錄》雲:“其俗每青草爲一歲,有人問其歲,則曰幾草矣。”牧草的榮枯標識着牧業生產的一個週期,因此“草”具有年的意義。注意這裏的草不僅含有自然意義,而且含有人文意義。對於時間,正如法國哲學家所說,我們不可以深入理解,只可直覺與體驗。牧人對時間的體驗與農民不同,他們觀察天體的變化是以草爲參照物的。在不同的生態環境下從事不同的生計方式對時間的體驗有所不同。什麼叫節日?節日是人們在生產中與生活中對時間感受和對時間進行切分操作的人文符記,在每年特定的節期、特定的文化空間,人類表演慶典的整體形態。草原那達慕的時間選擇在夏末秋初,這個節慶的時間有相對的固定性:“時間標誌法取決於不同工作條件及其與自然節奏的關係”。在夏末秋初這個一年裏的特定時間,草原上舉行那達慕,體現的就是人與自然和諧的精神。

與農耕文化的節日的文化空間不同,那達慕的文化空間是廣袤的草原。文化空間從其自然屬性而言,必須是一個文化場所,即具有一定的物理空間和場所,必須具有周而復始的循環性;從其文化屬性看,則應該具有歲時性、週期性、季節性、神聖性、娛樂性等等。

草原是牧民的生活之源。在草原上,遊牧民所從事的勞動、遷徙,與五畜、與自然界的草場和氣候構成了生態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人是文化的人,人與自然的關係是透過文化的中介表達的,牧業的生活方式是在草原生態中生存的牧人的一種特殊的文化表達。“對於人類學家而言,每一個民族的概念性世界都是獨一無二的,只有從該民族的眼光去了解,我們才能掌握文化真正的意義。”那達慕的文化空間是廣袤的草原,因爲經過牧民的勞動,把自然界的草原變爲文化的草原。草原是牧民的家園,同時也是牧民節日的文化空間。

(選自邢莉《在第六屆草原文化節?草原文化論壇上的發言》)

1.下列關於前兩段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那達慕,作爲草原民族的節日,它不像農耕民族的民俗節日那樣具體到某一天,它的節日的文化場域相對比較寬泛。

B.從已經舉行過的大型那達慕看來,它們大多出於慶賀牧業豐收,而牧業豐收的前提就是雨水好,所以傳統那達慕的節期相對固定。

C.自1963年以來,該旗首府烏里雅斯太鎮共舉辦大型那達慕10次,大都出於慶賀牲畜增加頭數,據此可見,那達慕是牧業豐收的代言詞。

D.傳統那達慕的節期一般在農曆6—7月,這節期的選擇既是蒙古族情感的產物,又建立在民間知識的基礎上。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3分)

A.人對自然界形成對象性關係,因而人類生存環境必須依賴於和生物圈血肉相關的聯繫,人類的生產活動也必須服從自然不可抗拒的法則。

B.彭大雅《黑韃事略》說“但見青草則爲一年”,孟珙《蒙韃備錄》說“其俗每青草爲一歲”,從宋朝的這記載中可見蒙古族當時是以草木計年。

C.節日是人們在生產與生活中對時間感受並進行切分操作的人文符記,它具有三大元素,即特定的節期、特定的文化空間和呈現表演慶典的整體形態。

D.草原民族在自己的勞動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特定的生活方式,從而把自然界的草原變爲文化的草原,廣袤無垠的草原就成了那達慕的文化空間。

3.根據原文,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像那達慕這樣的歲時節令習俗是蒙古族順應自然變化、適應社會生活的結果,也是其傳統的生產活動完全服從歲時安排的結果。

B.蒙古族世世代代從事的隨水草而遷徙的遊牧活動需要掌握天文曆法知識,而他們創造的天文曆法知識自然要服從並服務於他們的生產生活。

C.不同的生態環境和生活方式,決定着不同的時間感受,所以牧人對時間的體驗與農民不同,因爲他們觀察天體的變化以草爲參照。

D.對於人類學家,每一個民族的概念性世界都是獨一無二的,只要從該民族的眼光去了解,我們就能掌握文化真正的意義。

答案:

1.C。C項,“那達慕是牧業豐收的代言詞”的說法錯,原文是“雨水好是牧業豐收的代言詞”。

2.A。A項內容在第一段,原文是:“人類……生存環境依賴於和生物圈血肉相關的聯繫,也必須服從自然不可抗拒的法則,因此構成了人對自然界的對象性關係。”此項說法犯了因果倒置的錯誤。

3.D。D項“只要從該民族的眼光去了解,我們就能掌握文化真正的意義”的說法與原文“只有從該民族的眼光去了解,我們才能掌握文化真正的意義”不符合。

草原閱讀答案10

這樣的草原,將使人頓悟生命的蒼白,將使人抓住美麗的瞬間;這樣的草原,毫無遮攔,四面皆敵,向後退無險可守,向前衝就是生命;這樣的草原,使人不能停頓,停頓意味着死亡,需不停地奔馳,以遠離寂寞與恐怖;這樣的草原,只會產生站着的強者與倒下去的死者,而不會產生庸者;這樣的草原,最像海洋,最具張力與霸氣,一旦前進,就不可阻擋;這樣的草原,永遠屬於騎馬的民族,而馬的精神,即是草原人的靈魂。

騎馬的民族統稱遊牧部族,起源於水草最繁盛的地方。自己的水草枯竭,就整族遷移,去搶別人的水草。不斷的遷移與混合,草原強大的部落文化形成了,充滿着野性與力量。中原之所以提早進入農耕文明,得益於大禹治好了黃河與長江。川流不息的水源永不枯竭,人們不再遷移,安居樂業,改牧草爲種糧,變牧民爲農民,漸漸發展爲城市、國家,孕育了中原文明。草原文化與中原文明之間區別的象徵,是那條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這條歷經中原十幾個王朝修建的厚厚城牆,阻不斷來自草原急風驟雨般的馬蹄聲,兩種文明在此進行血與火的碰撞和交融。

如今,心中那條民族隔閡的長城,也早已不復存在。人們爬長城,是爲了懷古遠眺;人們去草原,是爲了尋幽攬勝。天下 之人,一定會熱愛呼倫貝爾的壯闊;天下 之人,一定會讚美呼倫貝爾的奔馬;天下 之人,一定會喜歡呼倫貝爾的清新;而天下喜好吟唱之人,一定會後悔自己沒生長在呼倫貝爾大草原。惟有在這裏,寫詩作曲的,纔會體悟到“人還是人、馬還是馬、草還是草、雲還是雲。”

無論草原的歌聲如何悠長、草原的舞蹈如何矯健、草原的民俗如何濃郁、草原的風光如何綺麗、草原的鮮花如何明豔、草原的河水如何靈秀、草原的駿馬如何寫意,這一切,都只能產生在草原,植根在草原,生長在草原,繁榮在草原。

沒有傳統,就沒有祖先;沒有特色,就沒有價值。我們將在大地找個支點,襯着柔柔的白雲,湛湛的藍天,爲中華,也爲子孫,在我們心中,永遠托起這塊青青的草原。

7、請將下列詞語分別填入原文空格內。

A、勇敢 B、坦誠 C、恬淡

8、第1段中“草原人的靈魂”指的是什麼?

9、文中提到的“長城”有什麼含義?

10、結合全文內容,體會“沒有傳統,就沒有祖先,沒有特色,就沒有價值”這句話的意味。

【參考答案】:

7.依次是:坦誠、勇敢、恬淡

10.草原的草、井、歌、酒、花都是草原的傳統,草原的特色,更是草原的文化,然而這一切的美麗,都只能植根在草原,繁榮在草原。一旦脫離草原,都將失去它的價值,因此,如果我們熱愛草原,就必須走進草原文化,保護草原文化,讓草原的文化永葆青春。

草原閱讀答案11

《美麗的草原》閱讀短文回答問題藍天底下,滿眼綠色,一直鋪向遠方.山嶺上.深谷裏,平原上,覆滿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沒過十來歲的孩子,能讓他們在裏面捉迷藏.高低不平的草灘上,嵌着_百度作業幫

《美麗的草原》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藍天底下,滿眼綠色,一直鋪向遠方.山嶺上.深谷裏,平原上,覆滿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沒過十來歲的孩子,能讓他們在裏面捉迷藏.高低不平的草灘上,嵌着一窪窪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陽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話故事裏的寶鏡一樣.草叢中開滿了各種各樣的野花.鮮紅的山丹花,粉色的牽牛花,寶石藍的鈴鐺花,散發着陣陣清香.

草原不僅美麗,而且是個歡騰的世界.

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是廣闊美麗的.

嬌鍵的雄鷹自由的飛翔,百靈鳥歡快地唱歌.成羣的牛羊安閒地嚼着青草,小馬駒蹦蹦跳跳地歡撒,跟着馬羣從這裏跑到那邊.偶爾還會看到成羣的黃羊,它們跑起來快極了,像一陣風.一碧千里的草原上還散落着一個個圓頂的蒙古包.小牧民騎在高高的馬背上,神氣地揮舞着鞭子,放聲歌唱:“藍藍的天上白雲飄,白雲下面馬兒跑.”

1.短文第二段突出了草原( )的特點,寫的主要景物有( );( );( ).

2短文第四段突出了草原( )的特點,寫的主要景物有( );( ;( ).

3.撒歡的歡是sa一聲,還是sa三聲? 語文窩窩煮蛋殼08242014-10-30

1.短文第二段突出了草原( 美麗 )的特點,寫的主要景物有( 鮮花 );( 湖水 );( 野草 ).

2短文第四段突出了草原( 自由歡騰 )的特點,寫的主要景物有( 蒙古包 );( 鳥類 );( 家畜 ).

3.撒歡的歡是sa一聲,還是sa三聲?

一聲

草原閱讀答案12

草原上的花不比草少多少.

有些季節,有些地方花比草還多.

草原上的花從來不用"朵"或"片"做量詞,它們沒有量詞,因爲它們多得就像夜空裏的繁星,無法用量詞來限定.

草原上的花從來沒有名字,就像海洋裏的水滴,誰會在乎它們分別叫什麼名字呢?草原的花不論形狀,因爲它們實在有太多的形狀.許多形狀怪到讓從幾乎要懷疑它們是別的什麼生靈,借了花的投生.

草原上的花有太多顏色,比畫家,比美人,甚至比神仙所能想象到的色彩還要多的多.

草原上的花不香,因爲對他們來說,這是可以忽略不計的.香味對它們來說俗氣的,附加上去的.它們有自己的體香與心香.

草原上的花也會死去?看花們咄咄逼人的氣勢,野性十足的生命力,總覺得即使是殘酷的.殺於也奈何它們不得.因此,我可不可以這樣想:一年裏大多數的時候,花們裏開者的,進入冬季,也冬眠,只是先把花衣裳脫下來睡一小會兒,花魂是醒的.來年一開春,披上衣裳開着的還是它.因爲它們是大自然自己的花,是大自然親自生下來的.它們與土地是息戲相通的.連花莖下的泥土,連花瓣上的微塵,也是它的一部分.

草原上的花究竟有多美,人類只能詞窮.因爲任何形容詞都會弄髒它們.但是有一點可以確定,那就是,它的美總是純潔善良真誠歡樂以及一切美好的事物站在一起的.

1.在文中的括號內填上合適的關聯詞.

只是看花那咄咄逼人的氣勢,野性十足的生命力,總覺得( )是牛羊( )捨不得吃它們.

2.(1)簇擁的意思:(2)咄咄逼人的意思:

3.在作者眼中,他爲什麼認爲草原上的花很美?

答案:

1.即使……也……

2.(1)只是看花那咄咄逼人的氣勢,野性十足的生命力,總覺得( 即使 )是牛羊( 也 )捨不得吃它們.

(2)咄咄逼人的意思:咄咄:使人驚奇的聲音.形容氣勢洶洶,盛氣凌人,使人難堪.也指形勢發展迅速,給人壓力.

3.因爲草原上的野花極富有生命力、很多、沒名字、形狀多、顏色多、有體香與心香、有清醒的花魂,它的美總是純潔善良真誠歡樂以及一切美好的事物站在一起的.所以他認爲草原上的花很美.

草原閱讀答案13

草原八月末

①朋友們總說,草原上最好的季節是七八月,一望無際的碧草如氈如毯,上面盛開着數不清的五彩繽紛的花,如繁星在天,如落英在水,風過時草浪輕翻,花光閃爍,那景色是何等地迷人。但是不巧,我總趕不上這個季節,今年上草原時,又是八月之末了。在城裏辦完事,主人說:“怕這時壩上已經轉冷,沒有多少看頭了。”我想總不能枉來一次,還是驅車上了草原。

②從圍場縣出發,翻過山,穿過茫茫林海,過一界河,剛纔在山下溝谷中所感受的峯迴路轉和在林海里感覺到的綠浪滔天,一下都被甩到另一個世界上,天地頓時開闊得好像連自己的五臟六腑也不復存在。

③草色已經轉黃了,在陽光下泛着金光。由於地形的變換和車子的移動,那金色的光帶在草面上掠來飄去,像水面閃閃的亮波,又像一匹大綢緞上的反光。看着這些,你突然會感到自己身體的四壁已豁然散開,所有的煩惱連同所有的雄心、理想都一下逸散得無影無蹤。你已經被融化在這透明的天地間。

④車子在緩緩地滑行,除了車輪與草的摩擦聲,便什麼也聽不到了。草一絲不動,因此你也無法聯想到風的運動。放眼儘量地望,細細地尋,不見一個人,於是那牛羊羣也不像是人世之物了。我努力想用眼睛找出一點聲音。牛羊在緩緩地移動,它不時擡起頭看我們幾眼,或甩一下尾,像是無聲電影裏的物。彷彿連空氣也沒有了,周圍的世界竟是這樣空明。

⑤這偌大的草原又難得的乾淨。乾淨得連雜色都沒有。這草本是一色的翠綠,說黃就一色的黃,像是冥冥中有誰在統一發號施令。樹是成片的林子,卻整齊得像一塊剛切割過的蛋糕,擺成或方或長的幾何圖形。一色樺木,雪白的樹幹,上面覆着黛綠的樹冠。遠望一片林子就如黃呢毯上的幾塊積木,偶有幾株單生的樹,插在那裏,像白襪綠裙的少女,亭亭玉立。藍天之下乾淨得就剩下了黃綠、雪白、黛綠這三種層次。

⑥在這個大淺盤的最低處是一片水,當地叫泡子,其實就是一個小湖。當年康熙帝的舅父曾帶兵在此與陰謀勾結沙俄叛國的噶爾丹部決一死戰,併爲國捐軀。因此這地名就叫將軍泡子。水極清,也像凝固了一樣,連倒影的雲朵也紋絲不動。對岸有石山,鮮紅色,說是將士的血凝成。歷史的活劇已成隔世渺茫的傳說。我遙望對岸的紅山,水中的白雲,覺得這泡子是一塊凝入了歷史影子的透明琥珀,或一塊凝有三葉蟲的化石。往昔歲月的深沉和眼前大自然的純真使我陶醉。歷史只有在靜思默想中才能感悟,有誰會在車水馬龍的街市發思古之幽情?這空曠、靜謐、水草連天、藍天無垠的草原,教人真想長嘯一聲念天地之悠悠,想大呼一聲魂兮歸來。教人靈犀一點想到光陰的飛逝,想到天地人間的久長。

⑦我們將返回時,主人還在惋惜未能見到草原上千姿百態的花。我說,看花易,看這草原的純真難。感謝上帝的安排,陰差陽錯,我們在花已盡、雪未落、草原這位小姐換裝的一剎那見到了她不遮不掩的真美。正如觀衆在劇場裏欣賞舞臺上濃妝長袖的美人是一種美,畫家在畫室裏欣賞裸立於窗前晨曦中的模特又是一種美。兩種都是藝術美,但後者是一種更純更深的展示着靈性的美。這種美不可多得也無法搬上舞臺,它不但要有上帝特造的極少數的標準的模特,還要有特定的環境和時刻,更重要的還要有能生美感共鳴的欣賞者。這幾者一剎那的交匯,纔可能迸發出如電光石火般震顫人心的美。

⑧大凡看景只看人爲的熱鬧,是初級;拋開人的熱鬧看自然之景,是中級;又能拋開浮在自然景上的迷眼繁花而看出個味和理來,如讀小說分開故事讀裏面的美學、哲學,這纔是進階。這時自然美的韻律便與你的心律共振,你就可與自然對話交流了。

⑨嗚呼!草原八月末。大矣!淨矣!靜矣!真矣!山水原來也和人一樣會一見鍾情,如詩一樣耐人尋味。我一步三回頭地離開那塊神祕的草地。將要翻過山口時又停下來佇立良久。明年這時還能再來嗎?我的草原。

(取材於樑衡同題散文)

16.下列詞語中的加點字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落英:花

B.亭亭玉立:高聳直立的樣子

C.藍天無垠:邊界

D.一見鍾情:衷心

17.下列對文章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作者運用了動靜結合手法,以細膩的筆觸具體描寫出眼前草原的開闊、靜謐、乾淨。

B.文章第③段“被融化在這透明的天地間”一句形象寫出了開闊草原給人的神奇感受。

C.文中寫當年康熙皇帝舅父血戰叛軍,爲國捐軀,意在表現作者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

D.文章的結尾,作者把八月末的草原稱之爲“我的草原”,表達了對草原濃濃的深情。

18.作者寫“將軍泡子”的來歷,在文中有什麼作用? (4分)

19.請聯繫全文談談你對第⑨段畫線句的理解。(5分)

20.文章第⑦段畫線句表達了作者對於“美”的體驗,請結合《紅樓夢》中的一處情節,談談你對這種“美”的理解。(5分)

16. D(一見鍾情:專注、集中)

17、 C 【C “寫當年康熙皇帝舅父血戰叛軍”“意在表現作者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是對作者思想感情理解錯誤;】

18.(4分)內容上:突出草原歷史的凝重和歲月的深沉;爲純淨美麗的自然美景增添了歷史人文色彩,豐富文章內容。結構上:從描繪草原景色過渡到抒寫個人感懷;巧妙將景、情、理融爲一體。

19.劃線句表達了作者對八月末的草原的由衷讚美。“大、淨、靜、真”表現了草原開闊、乾淨、靜謐,富有歷史人文色彩的特點。作者在感嘆中詮釋了自然美的韻律能夠與人心律共振的道理。

20、【評分標準】結合名著作品分析這句話時,要注意三個要點:標準的模特、特定的環境或時刻、能生美感共鳴的欣賞者。這三者的交匯產生了作者所定義的“美”。

草原閱讀答案14

1.希翼——希望.

邂逅——沒有相約而遇見.

2.第三自然段省略號是還有好多野花或列舉事物的省略.

3.第五自然段是由遠及近.

4.短文寫了我來到草原觀看野花那野花自由熱情可愛,我摘了一枝插在手提袋上做裝飾一連四天野花還沒枯萎,我意識到我犯了一個錯誤,我很後悔我以愛的名義佔有了她卻毀滅了他.

5.我體會到草原上野花很多顏色很鮮豔,充滿生機,它們那麼熱情有着蓬勃的潮氣,表達了作者對野花的喜愛之情.

6.作者心裏會想着野花本可以自由自在的生長在草原上,但我卻如此輕易折下了它雖然它枯萎得那麼慢那麼不甘心可它還是失去了傳撥花種的機會我以愛的名義佔有了它卻又毀滅了他.

草原閱讀答案15

《草原》閱讀題及答案

①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②在這種境界裏,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着草原的無限樂趣。③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裏的天比別處的更可愛。④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麼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慾流,輕輕流入雲際。⑤這種境界,既使人驚歎,又叫人舒服,既願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⑥空氣是那麼清鮮,天空是那麼明朗,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滿心的愉快。⑦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綠的,小丘也是綠的,羊羣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在哪裏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

1.上文的句序已被打亂,請作調整。正確的順序爲:【C】

A.③⑥⑦①④⑤②

B.③⑥①⑦④②⑤

C.③⑥①⑦④⑤②

2.一碧千里的一應取第【A】 種解釋。

A.滿、全

B.相同

C.數詞

D.專一

3.高歌一曲中的一應取第【A】種解釋。

A.滿、全

B.相同

C.數詞

D.專一

4.一碧千里描寫了【C】。

A.綠的顏色

B.綠的神態

C.綠的範圍

D.綠的廣漠

5.翠色慾流描寫了【A】。

A.綠的顏色

B.綠的神態

C.綠的範圍

D.綠的廣漠

6.這段文字在描述時,採用了【BC】的寫法。

A.由近及遠

B.由上到下

C.由遠及近

標籤:草原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