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閱讀答案

五一是幾號的閱讀理解附答案

安勇

五一是幾號的閱讀理解附答案

① 一共來過我的學校兩次,兩次都讓我丟盡了臉面。

②第一次,爹送我報到,走到學校門口,突然停下來,把行李從左邊的肩膀換到右邊,咳嗽一聲,衝地上重重地吐一口痰,用他山裏人的嗓門兒衝我吼道:“老丫頭,給爹念念,這木牌子上寫的啥玩意兒?”我看見好多道含義複雜的目光,全都落在我和爹的身上,好像我們是怪物。這些目光烤得我臉紅心跳,我跺跺腳,沒理爹,逃似的跑進了校園裏。

③爹根本沒發現我已經不高興,邁着大步,“咕咚咕咚”地從後面追上來。走向宿舍的一路上,爹非常興奮,只要遇到人,不管人家理沒理他,他都扯着嗓門兒,用手指着身邊的我,說我是他的老丫頭,考上了某某大學。還說我從小就是學習的材料。最後,我實在忍不住,帶着怨氣喊了一聲爹。爹卻不以爲然,在宿舍裏,對同學們又介紹了我一遍。然後,爹卷一支旱菸,心滿意足地吸兩口,又補充道,俺家老丫頭是個要強的孩子,這回小傢伙有了大出息!

④爹第二次來是在一年前,像現在一樣,正是五一節前夕。同宿舍的姐妹們都在說黃金週的假期,計劃着去哪裏旅遊。爹沒有敲門,“咣噹”一聲推開宿舍門就闖了進來。惹得姐妹們頓時一陣驚呼,慌怍一團一一天氣熱,她們都穿得很少。爹一點兒也沒意識到,一進門就喊我老丫頭,問我,帶的山野菜吃沒吃光。對我說,媽讓他給我又送一袋子來。我看看姐妹們,再看看爹,臉上一陣發燒。爹開啟口袋,妮子妮子地叫着,用他的兩隻大手,從袋子裏捧出一把把野菜,自作主張地放在姐妹們的牀上,還不厭其煩地說,菜已經用鹽醃好了,拿熱水泡一泡,就能下飯吃。

③爹送完了禮物,卷一支菸,毫不理會姐妹們捂住鼻子嘴,坐在我牀上有滋有味地吸了幾口後,聽見了姐妹們說黃金週旅遊的事.他站起身,問她們,黃金週是什麼意思?一個姐妹憋住笑告訴他,黃金週就是7天的長假,可以不用上課。爹就更加納悶兒,問,好端端的,學校幹啥要放長假?那個姐妹輕聲地笑了,另有兩個姐妹也笑出了聲.一個姐妹忍住笑說,因爲要到節日,五一勞動節,所以學校才放假。爹又問,勞動節是什麼節?無法忍受爹再這樣問下去,搶着告訴他,勞動節就是全世界勞動者的節日,也叫五一節。爹似乎明白了,點着頭,反覆唸叨着勞動節和五一,從嘴裏吐出一口濃濃的煙,突然又問了一句:“勞動者是些啥人呢?誰答應讓他們過節的?”爹這句話說完後,宿舍裏的姐妹們再也忍不住,一齊發出了響亮的笑聲。爹也咧開嘴笑了笑,摸著自己的腦袋問我:“老丫頭,那個勞動節一一五一是幾號呢?”我羞愧得滿臉通紅,眼淚就流了下來。爹沒看到我的淚水,又接着問姐妹們,旅一次遊得花多少錢?

⑥爹離開學校五天後,我收到了他寄來的300元錢,在附言裏寫着“旅遊”兩個字。半個月後,我收到了爹的信。爹不識字,信是我的小學老師代寫的。在信裏,爹問我,寄的錢是不是已經收到了?爹還說,爹的老丫頭和別人比,不缺啥也不少啥,人家去旅遊,你也得去旅遊,錢可能不太夠,找便宜的地方去遊吧!在信裏,爹還說,他知道了五一是5月1號,他還知道了,原來自己也是一個勞動者。最後,爹讓我放心去旅遊,不用惦念家裏!在信紙的背面還寫着——句話:祝老丫頭勞動節快樂!

⑦我沒想到,暑假回到家時,竟然看見爹瘸了一條腿。爹看見我,有些慌張,咧開嘴笑了笑,響亮地衝着屋子裏喊:“她媽,趕緊殺雞,咱老丫頭回來了!”媽告訴我,爹的腿是在崖上採山野菜時摔斷的,那面崖很陡,但長的野菜很新鮮,一看就知道能賣好價錢。媽還說,你爹盼着多采些野菜,好快點還上那300元錢的`債!

⑧爹從此再沒來過我的學校。

(選自《中國最好的小小說》)

1.綜觀全文,分條陳述“爹”兩次來校都讓“我”丟臉理由。(5分)

2.任選一題做

(1)簡析第⑤段多次描寫同宿舍姐妹神態動作的手法和作用。(4分)

(2)第⑧段在全文中的作用主要有:(4分)

3.簡要評價小說中的父親形象。(6分)

參考答案

1. ①不良的生活習慣,如隨地吐痰、吸菸等;②因“我”考上大學而到處向人誇說,令我難堪。③分發野菜時的不適時宜;④不知“五一”爲何的孤陋寡聞。

2.(1)描寫同舍姐妹“捂住鼻子嘴”和“一起發出響亮的笑聲”(1分),從側面表現父親的無知少聞(1分),揭示“我”體會了父親沒能體會的別人的嘲笑和輕視(1分),爲後文表現父親對我深摯的愛作鋪墊(反襯)(1分)。(2)①首尾呼應,使文章結構更完整緊湊;②爲了不讓我的同學見到他的瘸腿形象,表現父愛;③用客觀敘述引發讀者思考作者內含的複雜感情;④按時至少在“我”讀大學期間,父親的腿一直沒有痊癒,更增加了對其父親的深情。(1點1分)

3.由於生活環境等因素的制約,父輩身上固然存在着受教育程度不高,缺少良好的生活習慣等問題(1分)。但更要感受他們對兒女付出的真誠的愛,如爲女兒自豪、寄錢和採掘野菜等。(1分)。文中所寫的父親,正是生活中衆多平凡樸實的父親形象的一個典型(1分),作者塑造這樣一個形象正是爲表達對那一輩人的複雜的情感(1分);畢竟人無完人,小說透過抑揚有致的人物刻畫(1分),使人物顯得真實可信(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