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閱讀答案

中學生方塊漢字前途之爭閱讀答案

 

中學生方塊漢字前途之爭閱讀答案

學生方塊漢字前途之爭閱讀答案由yjbys小編爲大家精心整理,歡迎閱讀參考~

 

 

  方塊漢字前途之爭

  汪品先

⑴方塊漢字的前途,是我國知識界爭論的百年話題。

⑵對於漢字的批評,首先來自其複雜難學,歷史上只爲少數人所掌握。“五四”運動後推行白話文、擬定注音字母,進一步的主張就是廢除方塊字、實行拼音化。然而建國後的實踐表明:透過漢字簡化和義務教育,漢字完全可以爲大衆所掌握,本身並不是造成文盲的主要原因。

⑶時至今日,廢除方塊字的主張不再活躍,流行的一種觀點是方塊字不適合於科學表達,不如拼音文字那樣邏輯分明,因此漢字可以用來傳承文化而不適用於發展科學。其實這裏混淆了科學發展的傳統背景和語言載體本身的特色。國人撰寫的學術論文,無論用的是中文還是英文,往往有着論證不嚴、邏輯不清的毛病,這裏既有我國傳統文化中不利於科學發展的遺傳病,也有在近代封閉條件下形成的惡習慣。文字無辜,這些毛病不該記在文字頭上。

⑷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爲各種文字的前途提供了重新排隊的機會。對於二進制的.計算機編碼而言,一個漢字只相當於兩個拼音字母。同一個文字,漢字的篇幅最短,輸入計算機的速度也最快。漢字直觀,承載的資訊量遠大於拼音文字。更重要的是漢字資訊熵最高,有限數量的方塊字經過搭配,可以構成無限多的新詞;而依靠拼音字母的英文,需要不斷製造新的單詞才能表達不斷出現的新概念。因此,漢字常用的只有幾千字,而英語的詞彙量早已超過40萬,在應對新概念大量涌現的科學發展中並無優勢。

⑸語言是文化傳承的主角,以漢語作爲載體的中華文化,在科學創新中應當具有潛在的優勢。一種文化能夠保持幾千年而不衰,其中必有原因。值得參考的是猶太民族,三千年歷史有兩千年流離失散,卻始終堅守着猶太教和希伯來文。在外界壓力下,猶太人憑着對知識和智慧的重視,以一千多萬的人口,贏得了世界四分之一的諾貝爾獎。華夏文化同樣具有尊重知識和智慧的傳統,是不是也在深處蘊藏着科學創新的基因,從而也有問鼎世界科學頂峯的前景?

(選自2015年2月27日《文匯報》,有改動)

【閱讀題目】

14、根據文意回答:有人認爲漢字沒有前途的理由是什麼?(4分)

15、指出第⑷段中劃線句運用的說明方法,並結合內容分析其作用。(4分)

16、推敲詞句,回答問題。(5分)

⑴第⑶段中加點的“往往”一詞能否去掉?請結合內容說明。(3分)

⑵細讀第⑸段,說出加點的“潛在的優勢”所指的內容。(2分)

17、結合文章和下面材料說明:“砼”字型現了漢字在科學表達方面具有哪些優勢?(4分)

“爲了方便讀寫,我國著名結構學家蔡方蔭將‘混凝土’一詞簡化爲‘人工石’,後又將這三個字組合成一個新字——‘砼(tóng)’。現‘砼’字已被廣泛採用於各類建築工程的書刊中。” ——百度百科

【參考答案】

14、(4分)漢字複雜難學,歷史上只爲少數人所掌握;方塊字不適合於科學表達(“不適用於發展科學”或“邏輯不分明”)。

【評分要點及說明】4分,每點2分。扣住“複雜難學”“不適合於科學表達”作答即可。如照抄與中心話題無關的冗餘資訊,酌情扣分。

15、(4分)列數字、作比較。透過具體數據的比較,更鮮明地突出漢字具有高資訊熵(或“經過搭配,可以構成無限多的新詞”,或“在應對新概念大量涌現的科學發展中具有優勢”)的特點。

【評分要點及說明】兩種說明方法各1分,作用分析2分,未結合具體內容分析扣1分。

16、(5分)⑴(3分)不能去掉。“往往”表明大多數情況下如此,去掉就表示國人寫論文都有“論證不嚴、邏輯不清的毛病”,與事實不符,語言不嚴密。

【評分要點及說明】只答“不能”不得分。正向、反向說明各1分,結合文意1分。

⑵(2分)(以漢語作爲載體的中華文化)具有尊重知識和智慧的傳統(或“對知識和智慧的重視”)。

【評分要點及說明】有與答案無關的冗餘資訊,如“在深處蘊藏着科學創新的基因”,扣1分。

17、(4分)“砼”字讀寫方便,輸入計算機的速度快;由“砼”的字形可以揣摩出“人工合成的石頭”的意思,可見漢字直觀,資訊量大;“砼”這一新字由三個簡單的字合成,可見漢字構造新詞的資訊熵高。

【評分要點及說明】答出以上三點中任意兩點即可,一點2分;未結合連結材料或文意說明,每點扣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