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閱讀答案

駱駝刺.胡楊樹.紅柳木閱讀及參考答案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

駱駝刺.胡楊樹.紅柳木閱讀及參考答案

駱駝刺.胡楊樹.紅柳木

王祖遠

①汽車窗外那一望無際的戈壁灘上,難覓生命的跡象,只有偶爾出現的一蓬蓬駱駝刺、一株株胡楊樹和一叢從紅柳木。我心血來潮,給他們封了個綽號,叫抗旱防沙的“戈壁三傑”。

②爲了揭開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若羌縣以東120公里的樓蘭故城之謎,我從天山南麓的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首府庫爾勒起身,沿一路沙塵,把自己交給了一輛全身散了架似的陳舊的老爺汽車。

③九月的南疆,天地間乾焦欲灼,或許一根火柴足可以把大自然燒爲灰燼。這裏年降雨量不足三毫米,但蒸發量卻超過三千毫米。在這樣一種人類難以想象的環境裏,我所敬慕的“戈壁三傑”卻依然生存,是它們在我來回1200裏的行程中,不時地在路邊閃現,安慰和鼓勵我這位初涉沙漠的遠方人。

④“戈壁三傑”個個可稱爲大西北的英雄好漢,它們給了大西北一身豪氣與陽剛,頑強地表現着高原上的力量和希望,世世代代向人類傳遞着大自然內心的激情與資訊。

⑤別看那些駱駝刺矮趴趴的,但每枝每葉都堅挺地刺向天空,在飛沙走石的狂風之夜,也從不低頭屈服。駱駝刺遍佈大漠戈壁,若是沒有這些小生命的存在,缺少了這一抹抹綠色的點綴,大西北會增加更多的'一片片的和尚頭和招來更多傷感的淚水。

⑥汽車在南疆一段死寂寂的沙地上行駛。車行的左方閃過了上千畝的胡楊林,但早已全部死亡而乾枯。高矮錯落,幾乎望不透哪裏是林子的盡頭。其中一株高挺偉岸,頂尖微微後仰,兩根一樣粗細的枝椏分別向左右前方伸出,形成了歷史的定格。它在仰天長嘯,傾吐悲憤與不平。顯而易見,數百千年以前,這裏一定進行過一場自然界與歷史歲月之間慘烈的曠日持久的大搏鬥,最終,在“適者生存”的歷史進行曲中,這片胡楊悲壯地倒下了,給大自然留下了一片珍貴的遺蹟。站着的,仍然那麼英武;即便倒下,依舊保留着自己的尊容。人類從這裏看到的是“死亦爲鬼雄”的豪邁。遙想若干年前,這片胡楊林曾給無邊的沙漠戈壁帶來多大一片綠蔭,它們頭上的枝葉呼喚着雲霧,腳下的根系滋生出清泉,緊緊傍在古絲路的一側。西行的駝隊在此歇腳,東進的商旅樹下炊飲,凡是跋涉絲路在此受過蔭護的人誰能忘記那大漠中的綠蔭之夢!

⑦然而,我的這次西行考察,印象最深的還數紅柳木。

⑧這些紅柳,有的一叢只有巴掌那麼大,零散地趴伏在平坦的沙地上,如鑲嵌在黃褐色古老大漠身上的綠斑,爲乾焦焦的大地帶來一絲生氣。稍大一點的,細枝底下便有一堆沙。我遠近細看了一下,發現哪裏有沙堆,那上面必有一叢紅柳,二者之間有着這樣一種不可分割的緣分。在有些區域,二者的關係得到了進一步的凝聚與表現。沙向紅柳聚攏,紅柳又依沙堆成長增高。路經一片望不到邊際的沙包,個個圓溜溜的,高一二十米,周長三四十米,上面均有一叢挺直腰桿、成了氣候的紅柳木,二者都是日積月累、點點滴滴長大成型的。它們這種自然而默契的配合,也正是人類在艱苦的生存環境條件下掙扎奮鬥的寫照。爲了生存,地球上還有許許多多令人感嘆的奇妙現象。

⑨紅柳能在沙漠裏繁衍生存,當然也依靠自己的本能與特性。我特意留神了一下:若朝着西南方向望去,沙海里全是蓬蓬鬆鬆的綠堆;倘若再掉頭向東北方看,而那些沙丘全是禿禿的半邊光頭。紅柳避開了沙丘承受烈日的西南面,牢牢地佔據着稍稍背陰的東北側。向下,拼命地把根扎向深處,這是存活的根本;向上,勇敢地與烈日進行抗爭,這是與生俱來的品德。日日夜夜,歲歲年年。紅柳就是這樣生活着。即便是在那倒下的千畝胡楊林的身旁,又有一叢叢柳木成長起來。

⑩紅柳不是花,但每一叢的上半截,均呈紫紅色,遠望,如一頂頂紫紅漂亮的花冠,點綴美化着這灼烤人膚的戈壁灘。

輾轉大漠一個多月,紅柳作爲生物界的奇蹟,偶像般地把一種巨大的力量注入了我的人生世界。人的生命不長,也就是那麼一段外出的旅程。如果我們能像紅柳那樣,永不放棄,人生在艱苦的逆境中也能增添無限風光與意義。

(1)下列對文章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兩項是( )

A.一望無際的戈壁灘上,難覓生命的跡象,但卻生長着駱駝刺、胡楊樹和紅柳,可見這三種植物生命力之頑強。

B.作者在第⑤段中綜合運用了擬人、誇張、比喻的手法,寫出了駱駝刺的堅挺、毫不屈服,表達自己對駱駝刺的敬仰、讚美之情。

C.駱駝刺、胡楊樹、紅柳木本是安靜的植物,但作者卻賦予它們以動態美,可見作者對它們的喜愛程度之深。

D.作者在文中重點描寫了紅柳木,因爲紅柳木與其他兩種植物相比,生命力更頑強,更值得人類學習。

E.縱觀全文,語言運用準確、生動,句式變化多樣是本文一個重要特色,這反映出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及對大自然觀察之細緻。

(2)文章第①段和第③段的自然環境有什麼特徵?這樣描寫有什麼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然而,我的這次西行考察,印象最深的還數紅柳木。”這句話在整篇文章中起什麼作用?請根據文意,概括紅柳木的特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文章最後一段說“輾轉大漠一個多月,紅柳作爲生物界的奇蹟,偶像般地把一種巨大的力量注入了我的人生世界”,這種“巨大的力量”指什麼?聯繫全文,概括本文主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BD

(2)荒涼、悽清、荒無人煙、乾旱無雨;此環境爲下文寫三種植物作了鋪墊,烘托出三種植物頑強的生命力。(意對即可)

(3)起承上啓下(過渡)的作用,從對胡楊林、駱駝刺的描寫轉向對紅柳木的描寫。①趴伏或者挺直腰桿;②抗爭(“掙扎奮鬥”也可);③點綴美化着戈壁灘;④永不放棄。(意對即可)

(4)指紅柳木身處絕境但不絕望,勇於與命運抗爭的勇氣和精神。文章透過對駱駝刺、胡楊樹和紅柳生存環境與狀態的描寫,抒發了作者對它們的敬仰、感激和讚美之情,表達了作者對生命意義的思考。(意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