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閱讀答案

中國一詞的前世今生閱讀答案

現代文的閱讀在中考和高考中都佔有比較大的比重,如何掌握現代文的閱讀技巧,提高現代文的閱讀能力,快速完成現代文的閱讀,掌握其閱讀方法尤爲重要。下面給大家分享中國一詞的前世今生的閱讀練習,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一詞的前世今生閱讀答案

“中國”一詞的前世今生

①何尊①於1963年出土於陝西省寶雞市陳倉區的賈村。內膽底部有一篇銘文,其中“宅茲中國”是“中國”二字最早的文字記載。

②《左傳·莊公三十一年》有“凡諸侯有四夷之功,則獻於王,王以警於夷。中國則否”的說法。《公羊傳·禧公四年》稱:“南夷與北狄交,中國不絕若線。桓公救中國而攘夷狄,卒荊,以此爲王者之事也。”齊桓公救援邢、衛等國,被稱作“救中國”,足見此時的“中國”,已經擴大到被認爲是“諸夏”的國家。

③“華夏”一詞最早見於《左傳·襄公二十六年》,“楚失華夏”。唐孔穎達疏:“華夏爲中國也。”“華夏”所指即爲中原,至今仍爲中國的別稱。

④“中國”一詞後來隨着所指對象不同而有不同的含義。大致說來,有以下六種概念:一是指京師(首都)。二是指天子直接統治的地區,如諸葛亮對孫權說:“若能以吳越之衆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三是指中原地區。四是指國內、內地,如《史記·武帝本紀》:“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蠻夷,五在中國。”五是指諸夏族居住的.地區。六是指華夏或漢族建立的國家,《史記》《漢書》經常出現這樣的稱謂。所以自漢代來,人們常常把漢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稱爲“中國”。

⑤“中國”一詞所指範圍,隨着時代的推移而經歷了一個由小到大的擴展過程。“中國”一名雖有三千年文字記載的歷史,但它僅僅是一種地域觀念,從夏、商、周開始直至清末,從來沒有一個王朝或政權曾以“中國”作爲正式國名。

⑥“中國”的別名,除上述的“華夏”外,還有“中華”“九州”“四海”“神州”等稱呼。“中華”最初指黃河流域一帶,《三國志》裴注中最早出現了“中華”一詞。隨着版圖的擴大,凡屬中原王朝所管轄的地方都統稱爲“中華”,泛指全國。“九州”之名,起於戰國中期,一直沿用至今。

⑦“中國”正式作爲國名,則始於辛亥革命以後。(有刪改)

【註釋】①何尊:中國西周早期一個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貴族所作的祭器。

【閱讀題目】

1.閱讀全文,概括選文的說明內容。(2分)

2.選文運用了什麼說明順序?(1分)

3.選文主要運用了什麼說明方法?有什麼作用?(2分)

4.下列選項,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2分)

A.“華夏”一詞最早見於《左傳·襄公二十六年》,至今仍爲中國的別稱。

B.《史記·武帝本紀》:“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蠻夷,五在中國”中的“中國”一詞指國內、內地。

C.從夏、商、周開始直到清末,“中國”一名從未作爲一個王朝或政權的正式國名,它僅僅是一種地域觀念。

D.“中國”一詞後來隨着所指對象不同而有六種不同概念。

【答案】

1.本文說明了“中國”一詞的演變歷史。(答出說明對象及內容即可,如答“本文說明了‘中國’一詞的前世今生”給1分。)

2.時間順序。

3.引用(引資料)。本文引用大量文獻資料,充分具體地說明“中國”一詞的演變歷史,這些引用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 (說明方法1分,作用1分。)

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