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試題

醫學影像檢查技術試題及答案

試題1.9W

一、選擇題、填空題

醫學影像檢查技術試題及答案

1、踝關節側位中心線經內踝上( 1 )cm垂直射入暗盒中心

2、頭顱側位中心線經以下哪個部位垂直射入暗盒中心 : 外耳孔上2.5cm

3、副鼻竇瓦氏位攝影體位要求聽眥線與暗盒成多少度角 : 37度

4、乳突梅氏位中心線向足側傾斜( 45度 )度角,經被檢側乳突射入暗盒中心

5、膈上肋骨正位曝光時呼吸方式爲 ( 深呼氣屏氣 )

6、肺後前位曝光時呼吸方式爲 ( 深吸氣後屏氣 )

7、 腹部攝影攝影球管與探測器之間的距離 : ( 1米 )

8、最常用於子宮輸卵管造影檢查對比劑是 : ( 硫酸鋇 )

9、常用於灌腸檢查的對比劑是 ( 醫用硫酸鋇 )

10、用於腦血管造影的最佳對比劑 ( 碘苯六醇 )

11、膝關節髁間凹後前位片,髁間凹呈 : ( 切線位投影 )

12、膈下肋骨攝影,採用的呼吸方式爲 ( 深吸深呼後屏氣 )

13、心臟右前斜位攝影,曝光前須先 : ( 口服硫酸鋇 )

14、顱骨凹陷骨折,應選擇哪一攝影位置 : ( 切線位 )

16、頸椎側位像,顯示的部位 : ( 下頜骨、上下關節突、寰樞椎 ) 而不顯示的部位:椎間孔狹窄

17、CT機房的相對溼度應保持在 :( 40%-65% )

18、腰椎椎弓峽部斷裂,正確地攝影體位是 : ( 腰椎雙斜位 )

19、視神經孔後前軸位攝影,矢狀面與檯面呈 ( 53度 )

20、觀察頸椎椎間孔病變,正確的攝影體位是 ( 過屈位 )

21、CT值定標爲0的組織是: ( 水 )

22、目前,對胃腸道疾病檢查最佳的方法是 ( 內鏡 )

23、腸穿孔、胸腔積液、腸梗阻、骨盆骨折四種病變,哪個不適合於立位攝影 ( 骨盆骨折 )

24、透視和攝影都要利用的X線特性是 ( 穿透性 )

25、心臟左前斜位,攝影的角度是 ( 60度 )

26、變動管電壓法計算管電壓的公式爲 ( V=2d+c )

27、腰椎正位中心線經以下哪個部位垂直射入暗盒中心 :( 孔上3cm 臍)

28、胸部後前位的攝影距離: 1.5米

29、CT增強中最常用的對比劑有:離子型有機碘水和非離子型有機碘水

30、手後前斜位的中心線經下面哪個部位垂直射入暗盒中心 : 第三掌指關節

31、用於顯示手舟骨最佳攝影體位 : 腕關節尺偏位

32、髖關節正位中心線經髂前上棘與恥骨聯合上緣連線的中垂線向外( 2.5 )cm處垂直射入暗盒中心

33、頭顱正位(後前位)中心線經以下哪個部位垂直射入暗盒( 枕

外隆突 )

34、湯氏位中心線向足側傾斜多少度角,由前額部經兩外耳孔連線中點相應高度射入( 30度 )

35、副鼻竇柯氏位中心線向足側傾斜多少度角,經鼻根射入 (23度)

36、乳突許氏位中心線向足側傾斜多少度角,經被檢側乳突射入暗盒中心 ( 25度 )

37、乳突梅氏位攝影體位要求頭轉向被檢側,且頭正中矢狀面與牀面成多少度角 ( 45度 )

38、腰椎正位中心線經以下哪個部位垂直射入暗盒中心 ( 臍孔上3cm )

39、膈上肋骨正位中心線經以下哪個部位水平射入 ( 兩肩胛下角連線中點 )

40、膈下肋骨正位曝光時呼吸方式爲 ( 深吸氣呼出後屏氣 )

41、腹部前後位曝光時呼吸方式爲 ( 深吸氣呼出後屏氣 )

42、足的正位、斜位中心線應對準: ( 第三遮骨基底部 )

43、胸部疾病首先採用那種檢查方法 ( 攝影 )

44、最常用於消化道造影檢查造影劑是 ( 硫酸鋇 )

45、高危患者、嬰幼兒心腦血管造影時最好選用的對比劑爲 ( 非離子對比劑 )

46、有關髖關節前後位攝影的要點 ( 雙足跟併攏,足尖自然外旋 )

47、外傷性顱底骨折,禁止使用的攝影體位是 ( 顱底頜頂位 )

48、心臟右前斜位時,X線從患者的( 左 )側攝入體內

49、胸部攝影,中心線經 ( 第6胸椎入射 )

50、心臟左前斜位,攝影的角度是 ( 60度 )

51、結腸造影檢查前的準備有( 清除結腸內容物 )

52、頸椎正位攝影,中心線應 ( 向頭側傾斜15°角,對準甲狀軟骨下方射入探測器中心 )

53、醫學影像技術包括 ( X線檢查技術 )、( CT檢查技術 )、( MRI檢查技術 )、超聲檢查技術、核醫學檢查技術等。

55、碘過敏試驗方法有 ( 口含或口服試驗 )、( 靜脈注射試驗 )、( 結膜實驗 )。

56、常用的陰性對比劑有 ( 空氣 )和( 二氧化碳 )

57、肱骨遠端正側位片至少包括 ( 肘 )關節,脛腓骨近端正側位至少應包括 ( 膝 )關節。

58、頭部攝影的基準線有哪些。 ( 瞳間線、聽眥線、聽眶線、聽鼻線、聽口線 )

59、普通X線檢查主要指( 普通X線攝影 )和( 造影檢查 )

60、數字X線檢查包括( CT )、 ( DR )、( DSA )

61、靜脈腎盂造影時,注藥完畢後於 ( 7 )分鐘, ( 15 )分鐘和 ( 30 )分鐘各攝腎區片一張。

62、優質X線照片條件有 ( 符合診斷學的要求 )、( 適當的影

像密度 )、( 恰當的影像對比度 )、( 良好的銳利度 )、 ( 較少的影像噪聲 ) 。

二、名詞解釋。

1、解剖學姿勢:身體直立,面向前,兩眼平視前方,兩足併攏,足尖向前,上肢下垂於軀幹的兩側,掌心向前。

2、CT值:是透過人體正常組織結構之間、正常組織和病理組織之間的密度差異來顯示組織結構和病變。

3、部分容積效應:在同一掃描體素內含有兩種以上不同密度的組織時,所測得的CT值不能真實反映任何一種組織真實的CT值,而是這些組織的平均CT值。

4、X線攝影方向:X線攝影時,X線中心線投射於被檢肢體的方向。

5、聽眶線:爲外耳孔與同側眼眶下緣間的連線。

6、MRI水成像:是指對體內靜態或緩慢流動液體的MRI成像技術。

7、造影檢查:對於缺乏自然對比的結構或器官,可將密度高於或低於該結構或器官的物質引入器官內或共用網間隙,使之產生對比以顯影即爲造影檢查

8、增強掃描:靜脈注射對比劑後的掃描。

9、CI僞影: CT圖像中與被掃描組織結構無關的異常影像,可能影響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