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頭條

教你用簡單的思路解政治主觀題

政治主觀題是整個政治試卷中,難度最大的題目,很多學生到現在都不知道要怎麼回答政治主觀題,今天就來教教大家用最簡單的思路去解答政治主觀題吧!

第一步:先 看 題

政治主觀題是先給材料再設問,在解答時則反過來先抓住設問進行審題後再閱讀材料,這樣可以增強針對性節省時間。審題可分爲三個方面:

1、審範圍,即弄清回答該問題所需要的知識點屬於四大板塊中的哪一塊,或者根據設問中的關鍵字詞提示找出屬於哪一單元或哪一原理。

2、審對象,即弄清該問題的指向,是要求回答“是什麼、爲什麼”還是“怎麼辦”。

3、審分值一般說來,高考是每個答案要點是3~4分,如果一個問題的分值是10分,則該題的要點一般爲3~4個,爲了保險起見可多答1~2個要點。

第二步:讀 材 料

從材料中提取資訊作爲答案要點,是政治主觀題的特點之一。材料包括設問和背景材料。

首先,要充分挖掘設問中的關鍵詞即能提示我們聯繫教材哪些原理觀點來回答的字詞,來尋找答案要點。

其次,背景材料通常分爲文字型和圖表型兩種。

讀文字型材料時可以採取分層概括法,即將材料以句號或分號爲標誌分成若干層次,再逐層根據材料的關鍵字詞聯繫原理或歸納濃縮句意提取答案要點。

  讀圖表型材料時,分爲三步:

第一,看標題。大致瞭解該表所反映的中心問題是什麼。

第二,看圖表。按照先橫(看變化)後縱(看差距)再縱橫結合的順序來前後、上下比較分析得出結論。分析過程中要注意歸類,注意特殊年代要轉換,如:1978年(改革開放開始)、1992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立)等。

第三,看備註。這一步切切不可忘記,備註也是圖表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幫助我們分析得出答案要點的重要資訊。

  另外,分析圖表型材料時還要注意:

1.一般要堅持兩點論,既要看到積極的一面如成績又要看到消極的一面如問題。

2.要透過現象看本質。答案要點不僅要直接描述圖表所反映的現象,將圖表語言

轉換成文字語言,還要注意透過這些現象所揭示的本質。

3.對於“圖表或材料之間有什麼內在聯繫”的問題,多數是一種因果關係,但一般不直接說是因果關係而是具體闡述。

第三步:組織答案

政治主觀題根據答案涉及的知識範圍可分爲微觀型(只考查某一條原理)和宏觀型(涉及多條原理)兩種。

如果是微觀型,直接參考備註或仿照典型例題結構作答,一般《政治、經濟、文化生活》按“理—析”作答,《生活與哲學》按“理”(闡明原理內容)、“析”(結合材料分析)、“結”(得出結論,回答怎麼樣或怎麼辦)的結構作答。對於“請你談談、如何理解認識”這類沒有明確回答對象的題目,一般按照“是什麼—爲什麼-怎麼樣、怎麼辦”的思路來思考和組織答案。

  宏觀型問題的答案要點則一般來自三個方面:

首先,來自材料。根據閱讀設問和背景材料時找出的關鍵詞句,聯繫教材的原理觀點得出答案要點,即遵循從材料到原理的思維。

其次,來自教材。運用教材中的原理觀點去體會材料得出答案要點,即遵循從原理到材料的思維。這裏需要特別強調的是:要熟練而準確運用這條思維,必須構建高中政治主要原理體系。不僅要記住原理名稱,而且要依託教材熟練掌握原理內容。

再次,來自熱點。將問題與時事熱點特別是長效性熱點聯繫起來得出答案要點。

如:經濟生活和政治生活題通常都可先考慮“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等熱點,經濟生活題還可聯繫“可持續發展戰略”、“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等,政治生活題還可聯繫“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等。

至於具體回答宏觀題時是否結合材料分析,我們的原則是儘量分析,一般採取演繹法即先答原理觀點後結合材料分析,意義類題可直接表述爲“有利於...”、“只有...才能...”。另外,對於“怎麼辦”之類的措施題可以採取主體定位法。

  《政治生活》題按以下主體思考:

1.黨(涉及黨的性質宗旨、地位作用、執政方式、執政理念、指導思想等)

 2.政協(涉及性質職能)

3.人大(涉及性質職權)

 4.政府(涉及尊重公民的權利,堅持基本原則、基本職能、宗旨原則、依法行政,審慎行使權力,堅持科學民主依法決策,建立決策問責和糾錯制度、自覺接受人民的監督,建立資訊公開制度和公開辦事制度等)

 5.司法機關(要公正司法,嚴格執法,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

6.公民(涉及公民的權利義務及三原則,透過XX等方式參與民主決策、民主監督,有序參與政治,認識政府的性質和職能,支援政府的工作,推動政府依法行政等)

7.基層羣衆自治組織(完善基層羣衆自治制度,充分發揮村委會、居委會的'作用)

8.新聞媒體(充分發揮新聞媒體在監督中透明度高、威力大、影響廣、時效快的獨特作用)

9.聯合國(充分發揮聯合國的主導作用)。

  《經濟生活》題則考慮的主體有:

國家(涉及引導消費者樹立正確的消費觀、發揮消費對生產的反作用、以經濟建設爲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堅持和完善所有制結構、大力發展經濟,增加就業總量、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的就業政策、兼顧效率與公平,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正確處理國家、企業和個人三者的關係,健全再分配調節機制,縮小收入差距,規範收入分配秩序、充分發揮財政和稅收的調節作用,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制度、充分發揮市場的決定作用和加強改善宏觀調控、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含具體內容)、增強企業國際化經營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國公司等;

企業(涉及要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要調節產量和生產要素的投入、要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實行公司制改造,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要制定正確的經營戰略;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依靠技術進步、科學管理等手段形成競爭優勢、誠信經營,樹立良好的信譽和企業形象、透過兼併和“強強聯合”增強市場競爭力、適度擴大生產規模,提高規模效益;

要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提高勞動者素質,嚴格遵守勞動合同制度,依法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企業要完善分配製度,增加勞動者報酬,提高生產積極性、要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含具體內容)、要積極參與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戰略,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等);消費者(涉及樹立正確的消費觀、依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利等)、勞動者(涉及樹立正確的就業觀、認真履行義務、訂立勞動合同等)、投資者(投資理財方式多樣化,兼顧效益與風險等)。

  最後,在組織答案時整體上要求注意“六化”:

(1)解題過程程序化:每答一題都要遵循上面三部曲來進行。

(2)答案組織格式化:一是要點化(每一要點前標註番號,常用①②③);二是段落化(分層次,一個要點一個自然段,每段開始空兩格,給閱卷老師一個清晰爽目的感覺)。

(3)答案結構邏輯化:透過分析盡力找出所有答案要點,先打腹稿簡單構思後再下筆。各要點之間要有一定的宏觀微觀、先後、主次等邏輯關係。

(4)答案表述術語化:採用教材政治術語或時政精闢術語。

(5)答案編寫完整化:一般“理”前“析”後(體現類題一般先“析”後“理”),即將簡明準確的原理觀點放在段落前面,來抓住閱卷老師的眼球。除意義題外一定要適當分析;宏觀類題答出要點後稍加闡釋就行。哲學的“理”一般包括原理和方法論。

(6)字跡書寫整潔化:書寫工整,字跡清楚。明顯錯誤的部分在旁邊打上小叉即可,不必刪去,刪去既影響卷面還可能是正確的。另,一定不要留空白,實在答不出,哪怕是把材料中的關鍵字詞照抄過去也可能多得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