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頭條

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交流?你必須知道的那些事……

青春期是成長過程中的必經階段,在這個階段,大家想到的第一個詞就是就是“叛逆”。這個時期孩子渴望獨立,擺脫父母的約束,希望自己能夠獲得“大人”的權利。

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交流?你必須知道的那些事……

面對青春期的孩子,不論是父母還是老師,常常是力不從心。越批評他,他越和你較勁;你越是苦口婆心,他越對你置若罔聞。到頭來,可能換來的就是一次次的爭吵。那麼,家長該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相處?

其實說到底,問題主要還是出現在溝通的方式上。家長若能正視孩子在青春期成長需要的變化,很多問題和矛盾就會迎刃而解了。

很多家長在與孩子溝通時,常常會陷入幾個誤區:

1、指責與囉嗦

  “你怎麼那麼粗心,又犯同樣的錯誤!”

  “說了那麼多遍,你聽到沒有?”

  “有沒有動腦子呀,這麼簡單的都做錯。”

  ……

很多家長在批評指責孩子的同時,忽略了他們的心情。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囉嗦、嘮叨是一種重複刺激,會使孩子的大腦產生保護性抑制。

所以,不要總是說孩子叛逆,不願意聽自己的話。有時候是因爲家長我們自己在溝通上用錯了方法!

2、隨意比較

  孩子:“媽媽,這次我考得好差!”

  媽媽:“你看看別人的孩子,考得多好!”

  孩子:“媽媽,這次我考得很好哦,老師說我進步很大!”

  媽媽:“有什麼好開心的,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全校第一。”

  “你看隔壁xx的孩子,成績又好,才藝又棒……”

  ……

我們的很多家長總是無時無刻地那自己的孩子與別人家進行比較。或許我們父母出發點是希望激勵孩子,想好的人看齊,但是這樣的比較總會適得其反。

父母總拿孩子進行比較,不僅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還會讓他們產生牴觸心理,也很容易造成妒忌心強。因此,家長們不要盲目地將孩子進行比較,學會發現孩子身上的優點和潛能,當孩子進步的時候,要給予相應的鼓勵和讚揚!

3、高姿態的命令

除了以上兩種情況外,我們的父母還喜歡用命令的口吻要求孩子做事。習慣用語“不準”、“不允許”、“不行”。“你要好好學習,不要總是看電視!”,“房間弄得那麼亂,趕緊收拾乾淨!”父母們總是喜歡將自己擺在一個高高的位置,以說教的口氣來和孩子交流。其實,換位思考一下,沒有誰會喜歡這樣被約束的。尤其是對於青少年的孩子,想要尋求獨立,你越是約束嚴,越讓他們產生抗拒!

青春期的孩子思維敏感,容易受到周圍環境影響,作爲父母在關注孩子成長的同時,也要學會與孩子交流溝通,如何讓孩子接受你的.建議?我們的父母要做到以下幾點:

1、平等交流少說教

在孩子面前,說教是最無效的溝通方式。父母們要學會放下家長姿態,拿出對待成年人的態度來對待孩子,與孩子溝通交流,多聽孩子說,你可以提建議說利弊,但是讓孩子自己抉擇。在交流中儘量避免出現命令和指責的口吻,而是像朋友一樣,讓他們明白事情的重要性。

2、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

傾聽,是溝通最有效的方法。孩子在遇到問題或犯錯的時候,不要急着指責批評,而是先認真聽孩子說完,瞭解事情緣由,與孩子一起找出解決的辦法。在傾聽的過程中,不要打斷孩子講話,多鼓勵他們表露自己的感受。

3、學會鼓勵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比較敏感,可能有些會比較自卑,家長們不要揪着孩子的缺點一直說,在生活及學習上多留心孩子的優點和潛能。當發現孩子進步時,不要吝嗇你的讚美,學會鼓勵孩子!

4、選擇合適的時間溝通

我們總說,做一件事想要成功要結合天時地利人和。在與孩子溝通的時候,時間的選擇也是一門技巧。有時候孩子當時心情不好不願意和你交流,你硬逼着ta和你聊天,效果事倍功半。

我們可以選擇孩子比較放鬆,心情好一些的時候再聊,這樣孩子更容易找到興奮點,願意和你溝通。

教育孩子是一門大學問,需要每一位家長不斷學習。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家長,同樣的也沒有完美的孩子,當孩子犯錯或者出現問題的時候,家長要及時與孩子溝通交流。

標籤:青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