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幼兒教學反思總結匯編8篇

總結是事後對某一階段的學習或工作情況作加以回顧檢查並分析評價的書面材料,它能幫我們理順知識結構,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不妨讓我們認真地完成總結吧。你所見過的總結應該是什麼樣的?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教學反思總結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教學反思總結匯編8篇

幼兒教學反思總結 篇1

《顏色變變變》這一科學活動是根據幼兒在認識基本顏色紅、黃、藍的基礎上設計的,孩子對顏色很敏感,他們除了對紅、黃、藍基本顏色清楚外,對其它顏色也很感興趣,有時也會說出桔黃色、綠色、紫色等,爲了初步讓幼兒知道這些顏色是怎樣變過來的,我設計了這樣一節活動。

本節活動的目標是:

1、在認識紅、黃、藍的基礎上,樂意參加變色的操作活動,體驗變色的樂趣。

2、知道不把顏色塗到別的地方。主要以幼兒興趣爲主,讓其感受顏色變化的神奇。

科學活動主要是讓幼兒自己摸索、探究,讓孩子去發現問題,整節活動上下來,孩子們總體來說還是很感興趣的,都能積極的參與活動,感受顏色變化的快樂,從這一點看基本完成了活動目標。但由於個別顏色變化不明顯如:紅色和黃色變橙色,有的幼兒紅色沾太多而黃色又太少,使得整個顏色沒太大變化,使其對顏色會變的概念還不清楚。這點在今後的活動中還需讓幼兒繼續探究。

透過參加科學教研組,讓我對科學教學活動有了初步的瞭解,知道幼兒爲主體,主要是孩子動手操作,在操作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而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創造科學環境讓幼兒探索。

幼兒教學反思總結 篇2

這是中班的一次教學活動,以遊戲“看看生病的小狗”展開主題“關愛他人”。我的設計是以故事貫串始終,引導幼兒主動照顧小狗,培養關愛他人的情感,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

當我(扮成熊貓老師)和孩子們(扮成小動物)來到“小狗”的家(創設的遊戲場景)時,看到“小狗”(幼兒扮)正病怏怏地躺在牀上,額頭上敷着一塊毛巾(這樣的情境很自然地調動了孩子們的積極情感),他們不由自主地擔當起照顧病人的角色。經過一番商討,小動物們有的給小狗拿水果,有的給他倒水,有的給他講故事,還有幾個開始擦桌子、掃地。當時的場面,可以用忙而有序來形容。他們還吩咐我呢:“熊貓老師,您幫小狗換塊毛巾吧!”我當然欣然往做。(後來,在超市碰到一個孩子隨着媽媽一起購物,那孩子遠遠地跑過來叫我:“熊貓老師,熊貓老師!”四周的人們都好奇地看着我,看得我心裏美滋滋的。)在這裏,豐富的生活經驗化作了孩子們參與活動的動力,他們分工合作,體現了集體的氣力。正當孩子們幹得起勁的時候,“小兔子”蹦蹦跳跳地來到我眼前:“熊貓老師,我媽媽說過,多吃蔬菜 身體纔會棒,小狗病了,應該多吃一些蔬菜 ,我往買些蔬菜 來吧!”說完,他徑直跳到了放蔬菜 的籃子旁,把裏面的蔬菜 全都抱了過來。當時,我的思緒似乎一下子被打亂了,由於接下來我設計的環節是大家收拾好房間以後,要一起給小狗表演節目,而那些蔬菜 卻是最後亮相的。(由於我的一時疏忽,忘記把預備好的蔬菜 “躲起來”,誰知道會被“小兔子”看見呢。)只見其他孩子一起圍攏過來,七嘴八舌地說:“對啊,蔬菜 裏有很(被和諧)生素呢!”“咱們一起來擇菜!”他們不由分說,把菜分成幾組,蹲下身來,認真地擇起菜來……我似乎成了一個局外人,他們全然沒有完全按原來的設計進行,但正是由於孩子們的“節外生枝”,而讓活動增色不少。現在想來,孩子們的這些表現,正如一棵大樹由於枝條旁逸斜出,而有更多的綠陰一樣,我們的教育活動,也要爲每個孩子提供一片嬉戲遊玩的綠陰。教師只有具備了把握課堂的能力、正確判定幼兒對知識的把握情況的能力、及時調整自己角色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應變能力,才能把那些始料未及的“小插曲”唱好,保證教育活動的順利進’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冷”,要練就紮實的基本功,就需要我們堅持不懈地學習,點點滴滴地積累經驗,練習思維的靈活性、靈敏性,“藝”高者言自妙,這樣才能保。證每次活動都能順利進行。試想,當時要是我把“小熊”的話當作耳旁風,接下來的環節依然固守原來的設計,那麼“關注每個幼兒,鼓勵幼兒自主發展”豈不成了一句空話?

教師預設活動中的幼兒自發天生活動,相對來說要比其他形式的活動產生的內容更有愛好性和針對性,也更具有開拓和延伸的價值。因此,我們要正確把握預設和天生的關係,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關注幼兒發展的平常時刻,支援和推動幼兒的自發活動,讓幼兒成爲活動的主體,成爲活動的主動構建者。

在新《綱要》精神的指導下,關注與引領幼兒的自發天生活動,已經成了課程改革中的一個全新的命題。這就需要我們重視幼兒的天生活動,整合幼兒已有的經驗,把它和教師的預設有機結合,纔可以相得益彰,相輔相成。初中地理教師教學反思小學教師教學反思教師教學反思

幼兒教學反思總結 篇3

 語言小馬過河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

本課我把這一活動我把目標定位在:

1、使幼兒在故事中懂得遇事要多觀察、多動腦筋、勇於嘗試的道理。

2、利用各種方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知道水的深淺是相對的。

3、學習用完整、連貫的語言表述小馬徵詢朋友意見的過程,發展幼兒初步的比較分析能力與口頭表達能力。

4、積極學認常見的漢字:麥子、伯伯、孩子、深,淺。

5、感受與同伴合作的樂趣。

一、在實踐中我基本上做到了:(1)、準備爲目標服務,過程圍繞目標展開。(2)、遵循了《綱要》的精神,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知規律。(3)、以語言活動爲主,科學,社會,藝術活動有機聯繫,相互滲透,體現整合精神。(4)、尊重幼兒,以幼兒爲主體,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並能關注幼兒的語言差異,創設了一個讓幼兒有機會說,想說,敢說,喜歡說的氛圍。

二、活動過程中落實目標的反思

(一)教師引導、鼓勵不夠

在生生互動這個環節,我讓幼兒之間推選出一個代表講述最有趣的故事時,幼兒表現出膽怯,不主動,都想把這個任務推讓給別人,就是被推選上去的幼兒也是硬着頭皮去講,講述的時候也比較拘束,不敢大聲的說,語速很快,平淡,情節的描述也不夠生動,講完後猶如釋重負的感覺。看到這樣的情景非常詫異,這與《綱要》中要求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的精神相差甚遠,當時我在衆目睽睽之下,顯得很緊張,一時忘了作爲教師,該有的隨機教學的能力。說出的話也顯得生硬,沒有用積極的語言進行引導。那一幕令我久久思索這和教師的引導和鼓勵有關。我在活動中沒有很好的關注孩子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沒有察覺到他們的需要,沒有及時的鼓勵孩子積極的表達。沒有很好的體現《綱要》的精神,在活動中做孩子的支援者,參與者,引導者。

(二)在師生互動環節,孩子和老師之間有比較好的配合。透過我有感情的將故事講述給孩子們聽,讓孩子體驗了故事的美感,以及感受到平面成像的科學道理。使得孩子的興趣頓時上升,我感受到孩子的配合,緊張情緒也消除了,帶着輕鬆的情緒與孩子在聊天式的提問中,孩子們積極動腦筋,爭先恐後的回答而且還運用了很多豐富的詞語。

(三)教師的教學經驗不足。

我按照《綱要》的精神努力爲幼兒創設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援,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樂趣。由於我情緒緊張,使得我說話就象背書一樣,所以自己講了什麼,提出了什麼要求都不是很清楚,因此,在引導的過程語言不夠精練,話說不到點子上,關注啓發孩子方面也做的不夠,顯得孩子不夠配合,使整個教學活動的氣氛都不夠活躍。

透過這個研討活動,使我進一步深入理解了《綱要》的精神,讓我在“集體活動中如何準確把握活動目標”有了更明確的方向。在今後的教學活動中,我會以《綱要》的精神爲指導,努力將理論的精髓,轉化爲實踐行爲。

幼兒教學反思總結 篇4

感恩是一種文明,一種品德,更是一種責任。感恩應是社會上每一個人都應該有的基本道德準則,是做人的起碼修養。對於今天的廣大幼兒來說,更是一種責任意識、自立意識、自尊意識和健全人格的體現。爲了讓官大幼兒心懷一顆感恩的心,積極地面對生活,我園組織開展了感恩主題教育活動。得到了廣大家長的熱烈歡迎和積極響應。

這時,心地善良的印第安人給移民送來了生活必需品,還特地派人教他們怎樣狩獵、捕魚和種植玉米、南瓜。活下來的人們在第一個春季即1621年開始播種。整個夏天他們都熱切地盼望着豐收的到來,他們深知自己的生存以及殖民地的存在都將取決於即將到來的收成。

在活動中,我園將感恩融合愛的教育於之中。讓學生感受到大愛無聲和身邊周圍平平凡凡的愛。我們都是這一些愛的受益者。讓幼兒知道要知恩感恩,從而提高對生命意義的認識,懂得熱愛生活,珍惜生命,提高思想道德素養,在人格上獲得健全發展。感恩教育應該爲教育工作者永恆的話題,成爲社會各界共同關注的永恆話題。

感恩節活動創造

1、愛心家庭作業

讓幼兒知道給了你生命的父母爲你付出了太多太多,知道父母的不容易。回到家裏讓幼兒對父母說一些感恩的話語,爲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可以幫媽媽捶捶背,給父母洗腳、倒茶用一些簡單的舉動表達對父母的感激之情。

2、 感恩寄語

給每一位家長髮一個卡片,讓家長在這特殊的節日裏,把自己想說的話,想感謝的人寫在卡片上,貼在牆上讓家長們共同分享。感會時間的美好,體會感恩。

3、 一瓶礦泉水活動

活動過程 在 11 月份的第一個晨會上,進行《學會感恩》的演講,同時也 是對全校師生進行活動的宣傳發動,正式拉開了感恩節系列活動的序 幕。之後,圍繞四個“一”展開活動。

讓幼兒知道每天教會你知識的老師也非常不容易,每一位幼兒給老師帶一瓶礦泉水送給老師,從而表達你對老師的感激之情。

感恩節每一個活動,每一處細節都充分體現了感恩與感動。感恩的主題是永恆的,是一項長期的活動。我們會將感恩做爲一個常規活動,讓幼兒在快樂參與中感悟體會,學會感恩別人學會做人的基本修養。

遊樂區:主要針對的是戶外器械,學校可根據自己園擁有器械的情況來定,建議加以學習英語的內容,以增加器械遊戲的新鮮感和趣味性。

美好,都能夠向你身邊的人真誠的微笑。如果在我們的心中培植一種感恩的思想,則可以沉澱許多的浮躁、不安,消融許多的不滿、不幸。感恩惜福,四個簡簡單單的字卻可以爲我們帶去陽光與愛。試試吧,生活不會欺騙你!

幼兒教學反思總結 篇5

目標:發現物體的對稱性,根據提供的已有圖形,畫出與物體相對稱的另一半。

準備:具有兩組相對稱的圖形若干,幼兒活動材料第二冊第19頁《有趣的對稱圖案》、水彩筆。人手一張長和寬爲4釐米和3釐米的彩色紙、剪刀、水彩筆。已拼插好一半對稱圖案的玩具或插粒若干套,玩具、插粒若干。

過程:一、後面躲着誰(教師先出示已折成一半的圖形或實物,讓幼兒猜猜後面會是什麼。再是讓幼兒折對稱圖形)

二、找朋友(展示圖形片,請幼兒在提供的圖形中找找每個圖形的朋友,說說它們爲什麼是朋友,再集體觀察兩個圖形的異同:形狀、顏色、圖案相同,左右位置相反,感知理解對稱的意義)。

三、找一半(讓幼兒說在日常生活中見到的對稱物體和自己身體上有沒有對稱的地方,指導幼兒操作活動材料,找出對稱的圖畫並塗色請幼兒觀察已經拼好一半的圖案,用相同的玩具材料拼出相對稱的另一半)。

修改後活動方案:目標與上面同。

準備:三張對稱圖片:三角形,花朵,小鳥。

對稱及不對稱圖片若干。

操作紙每人一張:有找對稱塗色的,有畫對稱圖形的。

過程:一、猜一猜(分別出示三張對稱圖片的一半,讓幼兒猜出後面是什麼。三張全出示後引導幼兒觀察左右兩過的異同:形狀、顏色、圖案相同,左右位置相反,感知理解對稱的意義)。

二、找一找(先出示若干半張圖片,讓其尋找對稱的另一半。再在自己身上尋找對稱的部位)。

三、做一做(用自己的身體做對稱的動作)。

四、畫一畫(在操作紙上先找對稱圖案,再塗色對稱圖案,最後畫對稱圖案的另一半)。

活動設計的反思:

這是一個對“對稱”含義理解的.活動,而“對稱”的物體、圖案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只要告訴幼兒“對稱”的條件,幼兒能容易找到,但是這種方法回到了原來的“灌輸、傳授”式,

幼兒在活動中永遠是處於被動者。所以如何讓幼兒主動學,樂意去尋找發現,這是活動設計的關鍵。如今有了首席備課人,但設計的活動思路不屬於自己,要使這活動儘量減少紕漏,那就精心的構思活動方案,琢磨活動過程,把握每個活動中每個環節,活動後進行反思。因此活動前我仔細琢磨了原活動方案,總覺得不是自己的不能得心應手去實施,因此對活動進行了修改調整,讓幼兒在“猜一猜、找一找、做一做、畫一畫”的幾個環節中,引導他們發現了“對稱”所需的條件,每個環節清晰、明瞭,重點突出。

活動目標的反思:活動的目標實而在,不空不廣也不難,並已在過程中很好的體現,特別是“發現物體的對稱性”我覺得非常好,都是幼兒透過自己的觀察而得到的正確答案。是一種主動學習的反映。

活動過程的反思:

“猜一猜”是活動的第一環節。而“猜”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去“找”。我要讓幼兒在快樂的“猜一猜”後,自己去尋找左右兩邊的異同點,這就是重點。在猜的過程中孩子們興趣高漲,因爲我對幼兒的猜測答案都沒肯定也不否定,所以他們就特好奇,給下面的“尋找”增加了更大的興趣。在我的鼓勵下,他們都積極主動的尋找着每張圖片兩邊的相同點與不同,最終自然的發現了“對稱”的條件:形狀、顏色、大小、圖案相同,方向相反。然而就在讓他們找不同點時,我提出了一個帶有誤導性的問題:“找一找兩邊有什麼不一樣”,因此幼兒就從細微之處找不同,還真的找到了線條不直、圓圈不圓之類,沒有一個幼兒會從方向上去觀察,我也就只能半提醒着他們“看看小鳥吧朝哪邊”,幼兒才恍然大悟“方向相反”了。顯然這是我的提問出現了問題而導致的。這環節讓我滿意的是話比較簡潔不多,靈活的面對幼兒的“猜測”。讓我遺憾的就是:問題設計不妥,帶來了誤導或多或少的耽誤了教學活動的時間。

“找一找”是對“對稱”含義的理解後的初次應用。我就請班上學習、接受能力中偏下的幼兒回答,結果是多數幼兒對“對稱”已理解,也能找到相同的另一半,但還有極少幼兒有些模糊而出現錯誤,因此就在他們的錯誤中提出問題並極時幫他們解決了問題,使幼兒更加理解了對稱的意思。

“做一做”是爲了增加一點趣味性,前二個環節都是以說爲主,而做一做即是讓他們鞏固“對稱”的理解,又是能讓他們好動的身體能得到輕鬆片刻。雖是動的一刻,但師幼配合非常默契。

“畫一畫”的操作活動有看、想、找、塗色、畫的過程,是前面學習的綜合反映。在此中我覺得不足的是:在幼兒操作前沒有再次或是小結一下對稱條件,也沒有示範,因此很多幼兒出現了對稱的顏色沒有用上,他們只是塗色而已,如果能提一提,也許幼兒塗色時會主意到色彩的變化與對稱。

這就是我對“有趣圖案”整個活動的全面反思,只有在仔細深入的反思中才能找到或者是接近有效完美的教學途徑。

幼兒教學反思總結 篇6

根據《校園安全法規》學習的體會得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我園對安全教育工作更是擺在首要工作位置,並確定了安全工作的指導思想及目標:以樹立安全意識爲主線,以強化層層管理責任制爲核心,以落實具體措施爲重點,及時全面排查、清理和整頓園內安全隱患,努力創建一個管理有序、防控有力、整改迅速、環境安定、園風良好的安全文明校園,確保幼兒園在良好的教育教學秩序及生活秩序中穩步發展。

作爲幼兒園的老師,面對天真無邪的孩子,安全意識更是顯得重要!安全教育以及安全工作更是要時刻在心裏,在行動上!爲此,必須要做好一下工作:

(一)做好日常工作,杜絕安全隱患在身邊發生

1、堅持每天來園早檢,細緻致班上的每一個角落,消除一切安全隱患,杜絕不安全事故的發生。

2、堅持每天午檢,防止幼兒帶異物入寢室,防止異物進入耳、鼻、口的現象發生。中午無論誰值班,一定要加倍照看好幼兒,不忽視午休的幼兒,尤其是服藥幼兒。巡視幼兒是否有不良的睡眠習慣,如矇頭並及時糾正。

3、把好幼兒離園關,孩子在幼兒園一天,下午離園時是孩子最散漫老師又不好組織的時候,一定要組織幼兒安靜的集體活動。一定要確認市孩子的家長才放人,陌生的面孔來接要問清情況或者是與孩子父母取得聯繫確認無誤後再放人。防止幼兒走失和拐騙幼兒現象發生。

4、嚴格執行幼兒園衛生工作計劃中的安全消毒制度,保證教室每天開窗通風、保持乾淨;保證桌椅的安全、衛生;定期消毒玩具。

5、戶外活動時,一定認真檢查活動場地的安全性,及時排除不安全因素,確保幼兒安全,做到及時消滅不安全的隱患,保障幼兒安全。

6、教師離園時在班內各處檢查,如:水、電、門、窗。晚接的孩子一定要和值班老師做好交接,並簡單交代其幼兒情況。

(二)加強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識

要安全,就要有良好的秩序,良好秩序的形成則來源於幼兒一日生活行爲規範的培養,對於幼兒我們要嚴格要求,從一點一滴開始努力。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加強防範意識,讓幼兒在有安全意識的基礎上,時時提醒自己或他人注意安全。幼兒在園排隊時,我們希望做到井然有序,對幼兒提出要求,並利用五角星獎勵。

1.教育幼兒自覺的排隊洗手、喝水、小便等。

2.教育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給的東西。使懂得不能隨便離開家長或集體。

3.教育幼兒不將手放在門縫間、桌子間、椅子間、以免擠傷。

4.戶外活動玩大型玩具時,做到不推不擠,一個一個滑,讓幼兒互相監督,保證幼兒安全。

5.教育幼兒不能碰電器插座,不可以帶小刀,在美工課剪紙時候注意安全,知道怎樣正確的使用剪刀。

6.教育幼兒不把紙團、釦子、拉鍊等塞到耳、鼻、嘴裏。

7.在教學活動中滲透有關的安全知識,讓幼兒知道110、120、119緊急呼叫電話的號碼和用途,遇到緊急情況,能呼叫求救,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安全因素。

(三)安全教育應該無處不在

幾乎所有幼兒園對安全防護更多的是注重管理和教育。但對孩子自身存有“不安全情緒”

則關注較少或完全忽視。例如:從幼兒園走失的孩子多是對幼兒園產生厭倦情緒或對老師不信任,有的則是在孩子們中間感到孤獨,需要傾訴、需要安慰和愛撫。孩子一旦有了這種情緒,他定會想到要找可以給他安慰與愛撫的人。但幼兒園的老師很難注意到,於是孩子就會想到“逃”。如果老師能夠及時瞭解並平息孩子這種情緒,那麼像“走失”這種“硬性”安全事件也許就不會發生。這樣就對幼兒園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個更高的要求,她們必須具備更高的素質和更多的愛心,能夠願意瞭解、化解、改變幼兒的這種情緒。要善於捕捉幼兒生活中出現的問題,讓幼兒自己討論,制定規則。如:一天小班戶外活動後進教室時,有三位小朋友因爲擁擠而摔倒了,老師趁機讓孩子們討論:“進教室時,怎樣纔不會摔倒呢?”在老師的啓發下,孩子們制定瞭如下規則:“進教室時一個跟着一個走”,“慢慢地走,不能跑”,“別人在前面走,後面的小朋友不能推”,“畫一個標記貼在過道里提醒大家小心”。孩子們真的設計了許多標誌貼在過道里。孩子不是教會的,而是學會的。因此要讓孩子在實踐中感知操作、領悟、培養孩子的生命意識、安全意識,讓孩子學會生活、學會生存、學會自護,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體驗生命的尊嚴和生活的幸福。

讓我們對幼兒生命健康成長給予積極支援性的引導教育,提供安全的生存空間,讓孩子在擁有知識的同時,擁有健康的體魄,堅強的人生毅力,從而擁有快樂、成功的人生。

幼兒教學反思總結 篇7

 《名族服飾真漂亮》活動反思

《民族服飾真漂亮》。這一活動是在幼兒有了“認識少數民族”的前期經驗上開展起來的。課前審議時,從活動名稱入手,我們認爲本教學活動最應該抓住的重點首先是民族服飾,引導孩子感知幾個常見少數民族的服飾特色;接着便是設計時如何讓民族服飾更漂亮,來展現出不同於漢族服飾的美。

藝術活動要讓幼兒欣賞美、感受美。那麼在這次活動中提供給幼兒欣賞的民族服飾首先要讓幼兒感受到美,另外還要具有特色。而我爲幼兒提供的是幼兒建構式操作材料上的圖片,圖片色彩搭配和諧,但具有特色的圖案極少,而且放在實物投影儀上展出後的效果較爲模糊,不清晰。這樣的匯入很難爲後面的環節做好前期鋪墊。如果能從網上搜集、下載一些很有民族特色的服飾供幼兒欣賞,效果就會很不一樣了。

每次繪畫時由於8K的繪畫用紙無法在桌上全部鋪開,影響到幼兒作畫。因此總有幾名幼兒要暫時到後排櫥櫃進行活動,而且幼兒在一節繪畫活動的有限時間內無法既完成構圖,又完成塗色。

幼兒教學反思總結 篇8

這堂課我覺得幼兒做得很不錯,關鍵成功的地方在於兩點:開始部分以小朋友們自己將接觸的事物引入,幼兒對此興趣很高;對於細節處我作了很好的準備:首先是孩子活動的組織,要點和關鍵的地方我作了強調:比如蘸色的要求,合作的要求等等,我考慮到孩子可能會搶,對此也作了說明強調,同時準備工作也比較充分,我事先自己試了試就發現了很多問題,蘸色的顏料水分很多,水就在紙上流來流去,搞得一塌糊塗,我就比較注意,調色時保持水分較少,顏色較濃,還教給幼兒蘸好後在碗口刮一下,這樣印的時候就比較容易成功.我們的紙吸水性差,因此不能小看這點小小的改變,如果水一多肯定是搞得很髒,孩子沒了興趣就有可能沒心思,弄得一團糟,另外我在自己嘗試的過程中發現一些蔬菜的橫切面是圓形的,但是都是類似的形狀也不好看,我發現花菜蘸了顏料後印出來的是星星點點的,效果非常好,另外還有紙團,但是發現紙團容易爛掉,不太適合,我就去掉了紙團,由於材料的提供也比較有目的。

因此幼兒的活動非常順利,雖然是第一次跟顏料打交道,但是每組上都乾乾淨淨的,孩子的衣物等等也保持得較乾淨,作品也完成得不錯,看來同樣是一樣的設計,有的小細節不注意可能也會帶來大問題,有句話說"勿因惡小而爲之,勿因善小而不爲",看來做人是如此,上課也是如此,記得曾在教研活動中將好課比作珍珠,我想假如珍珠當中鑲了一到兩粒劣珠,胡亂穿起,那這串項鍊的質地絕對是大打了折,我們上課要對每粒珍珠基本都要有個數,要有自己的眼光和思考,不能拿着人家的教案,想都不想就用了.

《小稻秧脫險記》是一篇科普性的童話故事,很適合兒童閱讀和欣賞.整篇課文充滿童趣,將科學常識寓於童話故事中,生動的語言,有個性的對話,有趣的情節都爲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提供了很好的憑藉.

進入三年級階段,隨着學生能力的增強,學生對於課堂教學各環節的參與度也與日俱增.具體體現在朗讀訓練中,以前總是由學生讀,教師加以點評.現在學生在正確把握與理解課文的前提下,對於用怎樣的語氣,語調來表達課文的思想內容已經有了一定自己的體會.我將這篇文章看作是增加學生自信心,提高表達能力,進一步激勵學生自我欣賞,並自我改進的一個好機會.

具體操作方法是:讓學生以四人小組爲單位,由組內自行決定分工.基本上由三個角色(小稻秧,雜查,噴霧劑大夫)一個旁白組成.而且每人的"工作量"也基本均衡.不會在小組合作中出現"無所事事"或是"包打天下"的人出現.因此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相當高,每個人都盡力想把自己的角色演好,真正把時間都用到了讀書中去,不像以往那樣往往在分工或一些瑣事上花費很多時間,而真正用來讀書的卻只有一小部分.

在大組交流過程中,由於有了充分準備,而且每個小組成員在讀時也已經互相提過意見,所以當在全班範圍交流時,基本上起來表演的學生水平都比以往個人獨立發言時高.在此基礎上,我先要求同學說說他們的切身感受,可以是圍繞說說自己覺得成功的地方,也可以說說自己要改進的地方.如果是評論他人的,要求說一條缺點之前必須先說一條優點.這樣就有效地組織他們仔細傾聽,實事求是地分析,並且取長補短的作風.

總的來說,營造一個"和諧,民主,活潑,真實"的課堂氣氛是提高課堂發言水平,提高學生思維水平的一個重要保證.由此可以帶來一系列的"副產品".如陳怡雯在日記中說道"聽盧雲清嗓子變調是一種享受,是那麼有趣而又誇張,卻又把'噴霧劑大夫'給演活了.還組織意猶未盡的同學寫了一篇童話"續集"——《小稻秧再次歷險》來寫寫小稻秧後來在生長過程中再次遇到的危險和困難,讓學生模仿與積累語言,其中不乏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