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高一必修《沁園春長沙》教案

作爲一名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一必修《沁園春長沙》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一必修《沁園春長沙》教案

高一必修《沁園春長沙》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抓住關鍵詞語,體會詞中描繪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顯志的特點。

2、瞭解詞的結構及有關知識。

(二)過程與方法

讓學生在誦讀詩詞的過程中,主動積極地感受詩詞意境,感受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提高學生鑑賞詩詞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感受毛澤東的博大情懷和豪情壯志,教育學生要胸懷人民、充滿豪情。

教學重、難點

1、把握本詞中所描述的景物特點及作者所抒發的對國家命運的感慨和革命的豪情壯志;

2、作者筆下景、胸中情的關係及二者交融所形成的意境。

教學設想:

1、高一學生的學習有一個與初中知識銜接的問題,所以設想在匯入中聯繫初中學過的課文,形成知識的系統聯繫,調動學生的知識積累,提高熱情。

2、本文相對是一篇比較簡單的現代詩詞,不準備在字詞句的理解上花太多的時間。考慮學生基本能夠讀懂文章大意,準備讓學生自己研究。

3、在研習中,讓學生體會情景交融的藝術特色。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步驟:

教學環節

一、匯入與準備

當代詩人任澤鍵在《詩人毛澤東》中寫道:“你是最了不起的,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全不在話下,談笑間,鐘山風雨一派豪情,你看重,戰地的黃花。”這首詩中的“你”就是毛澤東,他不但是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同時還是一位浪漫主義詩人。再由《沁園春雪》匯入,引出話題:從詞牌介紹到內容,《雪》寫於1936.2,紅軍長征是一次大撤退,犧牲了很多革命戰士,處於革命低潮時期,這首詞可得出是革命低潮時期所寫的嗎?簡述《雪》的大致內容,可見氣魄非同一般,33歲的毛澤東又是如何?展示文章的寫作背景和毛澤東其人,展示《長沙》手跡,看着手跡聽錄音朗讀。

1、學生背誦《沁園春雪》

2、簡介背景其人後,學生談感受

3、展示書法後,從毛澤東的書法上看出他什麼品質?

二、朗讀疏通、品評鑑賞

1、開頭三句,環境渲染,秋天寒意頓生,下面的情景可能會蒼涼,但讀後卻並無淒寒之感,秋雖肅殺,然心中一片豪情,反襯手法的運用。

2、“看”一直統領到“萬類霜天競自由”,描寫是記敘文的基本手法,這裏寫得條理層次分明(寫作借鑑)有視角變化,物類變化,動靜結合。這麼好的天地,誰是主人?“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注:幾個字詞的意思簡單提及)

3、下闕從眼前景到回憶往事,表達方式是敘述。先理順大意,抓住幾個關鍵字詞,如“來”“方”“激揚”“擊水”等。下闕從“憶”開始,回答上面“誰主沉浮”的問題,引出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青年們。下闕的主要內涵,寫出了熱血青年的理想。

三、拓展:

1、古代文學作品有“春女怨”“秋士悲”的說法,如宋玉《九辨》“悲哉秋之爲氣也,草木搖落而變衰”;杜甫《登高》“萬里悲秋常做客”;秋瑾“秋風秋雨愁煞人”等,問:這首詞中的秋景,與傳統的寫秋詩有何不同?

引導學生體悟文學作品情景交融的特點,王國維“以我觀物,物皆着我色”,這裏的秋景與自己的感情交織。

四、小結 指板書簡要歸納小結

這首詞的上片記今遊、獨遊、以寫景爲主,借景抒情;下片則憶昔遊、羣遊,以敘事爲主,融情入景。

附板書設計:

沁園春長沙

上闕

景 { 湘江北去……萬類霜天競自由 }生機勃勃之景

情 {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濟世滄桑之情

下闕

憶 { 攜來百侶曾遊…… 糞土當年萬戶侯 } 憶當年革命情景

感 {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 感往昔壯志豪情

高一必修《沁園春長沙》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初步瞭解詞的一些體裁知識。

2、品味關鍵詞語,體悟詞中描繪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顯志的特點。

3、把握詞作的情感脈絡,感受毛澤東博大的情懷和革命的壯志。

教學重、難點:

1、把握本詞中所描述的景物特點及作者所抒發的情感。

2、指導學生掌握鑑賞詩詞方法,訓練學生的詩詞鑑賞能力。

教學過程:

一、文體知識

詞,興起於隋唐,和樂而歌,始稱“曲子”或“曲子詞”,因句子長短不齊,故又稱“長短句”,如《稼軒長短句》,還有樂府之稱,如《東坡樂府》。

詞的基本特點是:詞有定格,句有定數。字有定聲。

詞的標題是詞的內容的集中體現;詞牌是一首詞的詞調的名稱,決定着詞的字數、句數、和平仄聲韻。詞以字數的多少分爲小令(58字及以下)、中調(59—90字)和長調(91字及以上)。

二、寫作背景

1925年2月,正是北伐戰爭的前一年,當時革命蓬勃發展,毛澤東直接領導了湖南農民起義,同時國共統一戰線已經確立,但革命該由哪個階級來領導,成爲黨內外鬥爭的焦點。這年深秋,毛澤東同志從上海回到韶山,從事革命活動。軍閥趙恆惕要逮捕毛澤東同志。在韶山人民的掩護下,毛澤東同志祕密離開韶山,準備到廣州主持農民運動講習所,經過長沙,並獨自去了橘子洲頭。事後作了此詞。

三、關於詞牌“沁園春”

東漢明帝有個女兒叫沁水公主,沁水公主有個園林,“沁園春”就是由此而得名。

四、匯入

自古文人多悲秋。“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是張繼筆下的秋天;“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是王維心目中的`秋天;“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是王勃筆下的秋天;“自古逢秋多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是劉禹錫筆下的秋天;“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是晏殊筆下的秋天……今天,讓我們一同走進一代偉人毛澤東給我們描繪的秋景,一同走進這位偉人的心田。

五、誦讀(注意節奏、押韻)

六、課文解讀

1、前三句點明瞭時間、地點及人物。

寒秋,(我)獨立橘子洲頭,(看)湘江北去。

2、找出顯示本詞思路的關鍵詞,嘗試理清本詞的思路層次

關鍵詞:立、看、悵、問、憶、記

(1)賞析由“看”字領起的秋景

(萬)山——紅(遍)

(層)林——(盡)染(染——用擬人寫法,寫出秋色之深)

(漫)江——碧(透)

(百)舸——(爭)流(爭——活現千帆競發的熱鬧場面)

鷹——擊長空(擊——突現鷹的展翅奮發,搏擊長空的強勁有力)

魚——翔淺底(翔——體現裏魚遊得自由輕快,像在天空中飛翔一樣)

(2)用一句總結性的話概述此秋景特徵:

萬類霜天競自由(競——是對前三個動詞的高度概括)

(3)詩歌意象

詩歌意象中的“象”就是作者用以表情達意的載體(具體的事物)

3、面對着如此富有激情、活力的景色,詩人想到了什麼?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小結:此上闋由景生情,表達了一個胸懷天下的青年的豪情壯志。

4、齊讀下闋,說說這段爲我們塑造了怎樣的少年形象?

明確:風華正茂,意氣奔放,指點江山,胸懷天下,糞土當年萬戶侯。

5、問題:上、下闋的最後一問是否相同?若不同,則請說明。

明確:上闋爲設問,引出下文;下闋爲反問,迴應前文。

七、積累有關描寫秋天的詩詞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自古逢秋多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九霄。

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高一必修《沁園春長沙》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瞭解情景交融、意境等詩歌表現手法,感悟革命豪情。

2.過程與方法目標:品味關鍵詞語傳神之妙,體味意象內涵,理解詩歌中的情感。

3.情感與態度目標:培養學生以偉人爲榜樣、以天下爲己任的情操,體驗青春激情,明確青春使命的目標。

教學重點:瞭解情景交融、意境等詩歌表現手法,品味關鍵詞語,準確把握詩歌主題。

教學難點:探究情景關係和文中修辭的作用

學情分析

1.透過上節課的學習,基本把握詩歌的思路,品味出上闕詞中意象特點,對意象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2.瞭解了寫作背景,初步感知了詩人那種遠大抱負和革命豪情。學生以前機械化朗讀模式有了轉變,但還是不能有感情地朗讀。

3.初步嘗試用繪畫來表現詞中意象。

課前準備

學生:

1.要求學生在課餘時間多聽名家朗讀本詞,模範名家朗誦,儘量做到有感情朗讀。

2.利用數字圖書館,查閱意象意境等相關知識,爲把握意境和詩歌主題奠定基礎。

教師:

1.針對目標、重難點和學情,認真備好教案及多媒體課件準備。

2.內容處理,對上節課的拓展作業,學生互評,教師總結,再從意象方面探究情景關係,補充修辭知識。

3.基礎作業,背誦全詞,並完成課後練習3、4題。

4.拓展作業,分組繪製詞中四幅圖,全班同學完成一次“”沁園春?長沙”專題畫展。

教學過程

課程匯入

展示上節課作業——學生繪製的“湘江秋景圖”,分小組討論評價。

教師總結評價:

優點:學生繪製的湘江秋景圖色彩絢麗,個體比較突出;

缺點:整體佈局不夠和諧,有些雜亂;

下面,我們從整幅圖的佈局來分析湘江秋景圖,感受圖中意境。

巧設任務

匯入新課

互相評價

交流思想

把語文能和專業技能結合一起,在互相評價中,尋找差異,加深理解

新授內容

匯入

深入文字品讀鑑賞】(承接上節課)

1.意象按照怎樣的順序來描繪——意象佈局是怎樣?

2.探尋整幅圖的意境是什麼?

明確:

透過遠近相間、俯仰並用,整幅畫面形成闊大高遠的意境

提問引導

以活動的方式促進課程實施的環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化解學習本詞的重難點。

教學過程

探景究情體味情感

1.上闕中的湘江秋景圖的中景、情之間的關係?

從空間:

山上的“層林”

江中的“百舸”

與毛澤東積極向上昂揚奮進的立意相合

空中的雄鷹

以壯景寫豪情

水底的游魚

從狀態:

靜態的火紅的楓林,

動態的“爭流”的“百舸”等

2.“憶”字總領幾句?它們表現了哪些內容?這些內容分爲幾層?

明確:總領八句。這八句,主要表現當時的時代特點,革命青年的戰鬥風姿和豪情壯志。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句,畫出了時代特徵。往、昔:同義反復,都是指過去。對過去的歲月,詩人用“崢嶸”一詞來形容可謂絕妙。崢嶸:形容山勢高峻。這裏指風雲變幻,激烈鬥爭的生活。湖南青年趕走軍閥趙恆惕一事便可見當時的歲月確實“崢嶸”。一個“稠”字,表明這樣激烈的鬥爭是經常性的。

3.這些內容分爲幾層?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明確:共分爲三層:第1層:“恰同學少年”——點名了這羣革命者的相互關係以及年齡特徵。“風華正茂”——風采煥發才華橫溢,描繪了他們特有氣質、秉賦。

第2層:“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描繪青年們的精神狀態。他們意氣奔放,奮發有爲。

第3層:“指點江山,激揚文字”這三句描寫同學們的戰鬥行動。他們評論國家大事,用文章批評污濁的事物,讚美美善的事物。“糞土當年萬戶侯”,表現了對當時大官僚、大軍閥的蔑視。

歸納:

以上八句寫出了“憶”的具體內容。從幾個側面表現了青年們的戰鬥生活,也抒發了詩人的革命情懷。

以圖帶文歸納主題

1.中流擊水圖,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情感?

明確:這三句的大意是:還記得嗎?當年我們在江中游泳,激起的波浪,幾乎阻止了飛快前進的船隻。這一設問句,是對上闋“誰主沉浮”問題的巧妙回答。它表明:國家民族的命運,乃至人世間的一切應該由我們這一羣敢於“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熱血青年來主宰。這一設問句再次抒發了詩人以天下爲己任的偉大抱負。

2.師生共同討論、歸納本詩的主題

明確:這首詞,透過對湘江秋景的描繪和對青年時代革命鬥爭生活的回憶,抒發革命青年對國家民族命運的感慨和以天下爲己任,蔑視反動統治者,改造舊中國的豪情壯志。

3.講解對偶、借代等修辭的特徵,讓學生歸納全詞用了哪些修辭手法?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對偶糞土當年萬戶侯——借代設問

總結方法,傾述感悟

反覆誦讀,理清思路

總結方法:揣摩字詞體味情感

探景究情歸納主題

傾述感悟:青年革命者以天下爲己任,蔑視反動統治者,改造舊中國的豪情壯志。

繪製圖畫學以致用

課堂練習:利用本節課學習的詩歌鑑賞方法比較閱讀《水調歌頭?游泳》。

1.小結本文的情景之間的關係

2.本文的主題。

佈置作業

1.背誦《沁園春·長沙》全文,並完成課後練習3、4題。

2.分組繪製詞中四幅圖,全班同學完成一次面向全校的“沁園春?長沙”專題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