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沁園春長沙(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沁園春長沙(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設計)

1、 品味關鍵詞語,理解景中寓情,情中顯志的特點。  

2、 感受毛澤東博大的情懷和革命的壯志。

重點及難點:

1、品味意象,感悟詞中闊大的境界。  

2、從詞中關於湘江秋景的描寫把握詞作的形象性、抒情性。 

教學過程:

一、 匯入:

   毛澤東這個名字,在中國乃至全世界,都是一個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名字。但這是作爲一個革命領袖的名字爲大家所熟悉的。其實,毛澤東的詩詞造詣,也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毛澤東的古典詩詞《沁園春長沙》。

二、解題:

        沁園春:詞牌名,它規定了這首詞的字數、平仄、押韻等;長沙:標題,

揭示這首詞的主要內容均與詩人當年在長沙求學時有關。詞牌與標題用間隔號隔

開。 

三、背景介紹:

        學生了解這首詞的寫作背景,就可以更好地理解詞的主旨,體會作者的

革命精神。

《沁園春雪》寫作於是1925年,當時革命運動正在蓬勃發展:五卅

運動和省港大罷工相繼爆發,湖南、廣東等地農民運動日益高漲。毛澤東同志直

接領導了湖南的農民運動。同時,國共兩黨的統一戰線已經確立,國民革命政府

已在廣州正式成立,國共合作創造了蓬勃發展的大好革命形勢。這年深秋,毛澤

東去廣州主持農民運動講習所,在長沙停留,重遊橘子洲,面對如畫的秋景,回

憶在長沙的求學生活和革命鬥爭經歷,不禁浮想聯翩,寫下了這首詞。

四、誦讀感知:

A、誦讀:

1、指定一個學生讀,師點評。

前三句用敘述語氣,平和、舒緩。上片“看”字和下片“憶”“恰”字都是領字,三字後要稍作停頓,突出領字的作用。“看”字所領7句要讀得抑揚頓挫,情緒飽滿,充滿興奮喜悅之情;“恰”字所領7句要讀得激昂慷慨,充滿自信,語速稍快。

2、教師範讀。

3、集體朗讀。

B、整體感知:

       透過朗讀全詞咱們可以知道,詞的上闋描繪了湘江深秋景色,提出了蒼茫大地應該由誰來主宰的問題。下闋追憶往事,表現青年時代的精神和理想,藝術地照應了“誰主沉浮”的問題。 

五、鑑賞全詞:

1、詩歌語言跳躍性很大,語序往往倒裝,而且有些成份省略了,要靠想象把詩意串合起來。那麼,這三句的正常語序應該是什麼呢?詩的意思是什麼?給我們交代了此遊的哪些情況?

寒秋(時節),(我)獨立橘子洲頭,(望)湘江北去。  

  深秋時節,我獨立於橘子洲頭,凝望着湘江水滾滾北去。

時間:深秋;   地點:橘子洲頭;  遊者:獨。  

2、“獨立”能否改爲“站立”或“直立”?  

     不能。“獨立”既表明詞人是一個人,更顯示詞人砥柱中流的氣概。(砥柱中流:比喻堅強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體。)

3、這三句好似給我們描繪了一幅畫面,如果給這幅畫起一個名字用什麼名較好?

     獨立寒秋圖

4、詩人獨立寒秋看到了什麼?也就是“看”字統領到哪幾句?並要求學生齊讀。

中間七句

5、詩人抓住了哪些典型景物來寫?

山、林;江、舸;鷹、魚→萬物            

6、詞人是怎樣變換視角來描繪的呢?這一處寫景有什麼樣的特點?  

萬山、層林;【遠眺、靜】   長空→鷹展翅高飛;  【仰視】 點面結合 

漫江、百舸;【近觀、靜動】 水底→魚兒輕快暢遊;【俯視】  

有遠有近,有仰有俯,有靜有動,有點有面,有顏色的對比(紅、碧),和動作的對比(擊、翔),絢麗多彩,生機盎然。  

7、詩人描繪的畫面給人一種什麼樣的美感?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情懷?如果也給這幅畫面命名叫什麼最好? 

     給我們描繪了一幅生機盎然,色彩絢麗壯美的秋景圖,體現了巍峨、博大、壯闊的崇高美。

表現出了詩人寬廣的胸襟、開朗昂揚、積極進取的思想感情,傾注了詞人對祖國山河的摯愛。。

湘江秋景圖

8、哪些詞最具有表現力? 

     萬→山之多;遍→紅之廣;層→林之密;盡→染之透;漫→水之盛;透→水之清;爭→江面上千帆競發、爭先恐後的熱鬧場面;擊→準確地形容了雄鷹展翅、迅猛有力的矯健雄姿;翔→游魚在水中輕快自如、像鳥一樣盤旋的神態;競→有力地突出了萬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9、詩人面對美麗壯觀的秋景圖,想到了什麼? 

     詞人面對着生機勃勃的大自然和廣闊的宇宙,面對着在大自然和宇宙中競自由的萬物,他想到了被壓迫、被剝削的人民,想到了祖國的命運和革命的未來,於是感到了“悵”。這裏的“悵”不是失意,是由深思而引發的激昂慷慨的心緒。

10、詞人由大自然的萬物引出了“誰主沉浮”的問題,“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含義是什麼?表達了詞人怎麼樣的感情?  

“誰主沉浮”在這裏是主宰國家命運、掌握民族前途之意,實質是詞人進入

深沉的歷史思索,提出革命領導權的問題。

抒寫出詞人對國家命運的關切和以天下爲己任的博大胸懷和豪情壯志。

寫壯景,抒豪情,表凌雲之志。  

11、秋天,是萬物凋零的季節,古代文人往往表現出“傷秋”“悲秋”的意緒。如“悲哉秋之爲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這首詞的秋景有無過去一般舊詩詞中的那種肅殺、感傷的“悲秋”情調? 

     無。這與詞人的氣度、胸襟、心境、性格、身份有關是的,他有經天緯地之才,再造乾坤之志;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風範,奮發向上永不消沉的'樂觀性格,不同於哪些多愁善感的纖弱文人,所以他的詩詞也不同凡響,境界開闊,氣勢磅礴,充滿豪情。

12、“攜來百侶曾遊。憶往昔崢嶸歲月稠”兩句有承上啓下的作用。將這兩句恢復成正常的語序?其中“曾”和“憶”兩字在表達時間上起什麼作用?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曾攜百侶來遊。) 

     “攜來百侶曾遊,憶往昔崢嶸歲月稠”中的“曾”和“憶”兩字,表示從上闋舊地重遊的描寫,開始轉入到對往昔生活的回憶。

13、“憶”的是什麼內容?具體表現在哪些句子中?這幾個由哪個字統領?表現了作者的何種思想感情? 

    “憶”的內容是往昔“崢嶸歲月”(即對往日不平凡的鬥爭生活的形象概括)

      而中間的七句是對“崢嶸歲月”的具體的解釋。

      這幾句由“恰”字統領。

      這幅圖片形象地概括了早年革命者雄姿英發的戰鬥風貌和豪邁氣概,表現了作者及戰友們以天下爲己任,蔑視反動派、改造世界的戰鬥精神。

14、作者選用典型事例,將往事化爲觸手可及的形象,將過去的歲月在很短的篇幅中生動形象地描繪出來--崢嶸歲月圖。在這個圖畫中有哪幾個看點呢?

      同學的精神面貌--“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同學們的活動和志趣--“指點江山,激揚文字” 

      同學們的好惡--“糞土當年萬戶侯“(把反動統治者視如糞土) 

15、讓學生品讀最後三句,然後想象一下詞人當年曾和同學舊侶,在激流中奮臂划水,掀起浪花甚至阻擋了飛速前進的船舶的情景。思考最後三句用了什麼修辭方法?用了什麼表現手法?有何作用? 

      其實,本文的結尾是一個設問,同時也運用了象徵的手法,運用了大膽的誇張和神奇的想象,含蓄巧妙回答了“誰主沉浮”的問題,形象表達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雲壯志--在新時代的浪潮裏,正像當年中流擊水那樣,勇敢地投身於革命風浪中,乘風破浪,急流勇進,擔負起主宰國家命運前途的大任,表達了立誓振興中華氣概豪情,表現了革命家的英雄氣概。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 

 

 

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