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蘇教版二年級語文有趣的發現說課稿

一、教材簡析:

蘇教版二年級語文有趣的發現說課稿

《有趣的發現》這篇課文記敘了英國著名科學家達爾文透過對海洋中的一個小島上的昆蟲的考察,發現了只有適應自然環境的生物,才能得以生存的故事,表現了他仔細觀察、認真探索的嚴謹作風,同時揭示了這一發現的重要意義。

二、學情分析:

“有趣的發現”這一標題,中心詞是“發現”,在日常生活中,它的含義是“發覺”,如發現大路上車來車往;在科學研究領域,它的含義是經過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沒有看到或找到的事物或規律。標題中的“有趣”,是用於修飾“發現”的,能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或喜愛。學生的形象思維比抽象思維要發達得多。在理解課文的時候,藉助課文中的插圖可以起到深入理解書面文字的效果。

三、教學理念

1、從“封閉”走向“開放”。語文課程要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

2、從“多講”走向“多讀”。根據二年級的學習目標、學生年齡和思維特點,教學中要以讀爲主。讓學生在自讀自悟中,在邊讀邊思中,動口、動腦、動手去學習朗讀,去受到潛移默化的.薰陶。

3、重視情感的正確指向,讓學生感悟自己強烈而樸實的心願和對科學探索的興趣。

四、教學目標

鞏固10個生字、8個詞語及1個偏旁。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生物只有適應自然環境才能生存下來的道理。像達爾文那樣仔細觀察事物,學習他認真探索的精神。

五、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情感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重視情感的正確指向,讓學生感悟自己強烈而樸實的心願和所有孩子對祖國純真的愛。在教學中,要想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生物只有適應自然環境才能生存下列的道理,教師就必須創設情境,帶孩子們進入到作者的情感世界,以體驗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特定情感,俗話說:情之萌生離不開“境”,要解作者之情,首先必須入文章之“境”。因此,在教學時,我設計了這樣的環節,出示昆蟲圖片,配以悠揚的樂曲,之後我請孩子們想想自己想做島上的哪種昆蟲,爲什麼。語文課程要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我透過音樂、圖畫、語言描繪等手段,強化了學生的感受,從而激起了他們熱烈的情緒。在熱烈情緒的帶動下,學生便被帶入到課文所描繪的情境中,從而懂得生物只有適應自然環境才能生存下來的道理

(二)以情育情,引發共鳴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語文教學特別注意尊重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教學時,我和學生一起逐步深入地挖掘課文的情感,透過品味關鍵詞句,表情朗讀,表達抒情等方法,引導學生進一步體驗課文情感,用課文的情感培育學生的情感,以達到與課文的情感發生共鳴。一旦學生的情感與課文的情感發生共鳴,便會形成巨大的內驅力,驅使學生衝破現有時空束縛,張開想象的翅膀,把他們帶到更加遙遠的意境中。在《有趣的發現》的教學中,理解“考察”一詞時,我請學生一起觀看達爾文在島上觀察昆蟲的圖片,讓學生說說他在幹什麼?他是怎樣做的?這樣,學生就能熔入到那一場景中,更好地領會詞語的意思。

(三)情感的昇華

根據二年級的學習目標、學生年齡和思維特點,教學中要以讀爲主。讓學生在自讀自悟中,在邊讀邊思中,動口、動腦、動手去學習朗讀,去受到潛移默化的薰陶。我在教學的過程中始終安排了一個環節:看誰能把達爾文感到奇怪的感覺讀出來,一次又一次的誦讀,在孩子們的情感和課文情感多次發生共鳴之後,孩子們已經完全置身於情感世界,和達爾文一樣充滿了好奇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