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精華】五年級上冊教學計劃三篇

時間流逝得如此之快,我們的工作又將在忙碌中充實着,在喜悅中收穫着,寫一份計劃,爲接下來的學習做準備吧!什麼樣的計劃纔是好的計劃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五年級上冊教學計劃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五年級上冊教學計劃三篇

五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1

(一)教材特點

五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是小學高年段最後一年學習的教材,本冊教材在體現《品德與社會》中、高年級教材內容和特點的基礎上,有以下幾個特點。

1、學習內容更加深刻,學習視野更加開闊。

2、教材內容的綜合程度更高,注意引導學生綜合學習。

3、強調以情感態度價值觀爲主線來統領歷史和地理內容的學習。

4、重視史地內容的學習與學生現實生活的聯繫。

5、注意培養學生正確看待問題和思考問題的方法。

教材選擇認識社會的幾對基本概念,從兒童的現實生活出發,選擇有關社會環境、社會生活和社會關係等方面的主題 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在內容方面體現課前、課中、課後,校內外連續、完整的活動過程,強調從學生日常生活常見的現象,以及學生的生活疑惑和感受入手拓展學習主題。穿梭出“體驗式”“研討式”“探究式”的學習特點,爲學生創造更爲廣闊的獨立思考、自主學習和實踐的空間。強調從兒童的視角出發,運用兒童的語言,採取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如充分發揮圖畫、照片等在呈現教材內容方面的積極作用,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可讀性和啓發性。

(二)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珍愛生命,熱愛生活;在生活中養成文明禮貌、誠實守信、友愛寬容、公平公正、熱愛集體、團結合作,有責任心的品質。

2、能力:能夠初步識識自我,控制和調整自己的情緒和行爲;能夠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見解;學習從不同的`角度觀察、認識、分析社會事物和現象;學習蒐集、整理、分析和運用社會資訊。

3、知識:初步瞭解兒童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初步瞭解生產、消費活動與人們生活的關係;瞭解一些基本的的地理知識,理解人與自然、環境的相互依存關係。

(一)透過多種教學活動,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掌握必備的基礎知識。

(二)善於調動和利用學生己有的經驗,結合學生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共同探究學習主題。

(三)創設學生樂於接受的學習情境,靈活多樣地選 用教學組織形式,爲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生動活潑的發展提供充分的空間。

(四)注重與學生生活和社會的聯繫,把靜態的教學內容和和學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聯繫起來。

(五)創造條件讓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體驗社會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獲得經驗。

五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擔任五年級的英語教學工作,爲順利完成教學工作,在教學中,認真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政策,認真學習新課改的精神,採用符合學生年齡、心理特徵和語言規律的教學方法。

二、學生情況

五年級的學生整體來說都比較活潑,有一部分學生學習較積極,對學習英語具有比較濃厚的興趣,但有個別同學的學習習慣較差,不願意學習英語,聽說讀寫的能力都有待提高。

三、教材總體分析

新標準英語重在英語知識的整體輸入與融會貫通,知識量大,課文中出現的話題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很有時代感,貼近學生生活,增加了音標、英文兒歌和少量的語法等,教學目標的達成較大,對學生有一定難度。因此要在把握《新標準英語》的基本理念上靈活運用教材,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四、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掌握本冊教材的重點詞彙和句型結構。

(1)、學生能夠理解並能口頭應答單詞短語和句子。

(2)、能演唱以學過的英語歌曲,朗誦已學過的歌謠。

(3)、能運用日常交際用語,活用四會句型,進行簡單的交流,並做到大膽開口,發音正確。

(4)、能在圖片手勢,情景等非語言提示的幫助下,聽懂清晰的話語與錄音。

2、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

(2)、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

(3)、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4)、培養學生一定的語感,打下良好的語音語調。

3、情感目標

(1)、遵循英語教學規律,寓思想教育於語言教學之中,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努力爲學生的終生

發展奠定語言基礎和思想基礎。

(2)、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英語學習習慣。

五、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1)學會每個模組重點句型、單詞。

(2)、在任務型學習的過程中運用相關的語言知識和技能,完成某項任務。

(3)、運用所學的日常交際用語進行簡單的日常交流,並做到大膽開口,積極參與,發音清楚,語調正確。

2、難點:養成良好的聽英語、讀英語、說英語的習慣。

(1)、以活動爲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樂中學、學中用,從而保證學生英語學習的可持續性發展。

(2)透過聽、說、讀、寫、唱、遊、演、畫、做等形式,進行大量的語言操練和練習。

(3)活用教材,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將每單元的知識點進行重組編排,以降低難度。

(4)注重教學評價,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充分發揮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5)設計全面、高效的課外作業,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做到整潔、規範、正確地書寫。

(6)及時、科學地進行教學反思,總結得失,使教學常新。

(7)虛心向經驗豐富的教學骨幹教師求教。

六、教學措施

1、認真備課,鑽研教材,進行課堂的有效教學,提高課堂效率,做到當堂內容當堂掌握。

2、及時批改、講評作業,並做好總結,對中差學生及時給予指導,使其趕上來。

3、課堂上,運用各種不同英語教學法來輔助教學,如:情景教學法、直接教學法和TPR(身反應法)並開展一些有趣的活動、遊戲讓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學習英語。

4、輔導學困生,讓優等生幫助他們,採取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使他們共同提高。

5、鼓勵學生大膽說英語,肯定他們的進步,樹立學生的信心,培養學生朗讀和書寫的習慣。

七、教學進度安排(略)

五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3

一、學生分析:

1、整體學習狀況:我所任教的五年級班,有學生28,其中男生比例較大,有20人。從與其他老師交流中得知,學生整體學習比較認真,並善於設法自主去獲取知識並在生活中靈活運用知識。

2、已有知識、經驗:由於各種條件的限制,大部分學生的科學常識缺乏,科學探究能力也較弱。家長和某些教師偏重於語數教學,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更沒有得到大人和老師及時、周到的指導,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培養科學情感。

3、兒童心理分析:在小學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他們樂於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小學生的的生活,強調用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由“生物與環境”、“光”、“地球表面及其變化”、“運動和力”四個單元組成。

《生物與環境》單元從內容上分三個部分:透過“綠豆種子發芽和生長”、“蚯蚓的選擇”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環境的關係。第二部分引導學生觀察分析生態羣落中生物之間的食物鏈和食物網,並透過生態瓶的製作、觀察,探究生物羣落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關係。第三部分內容,是把以上認識拓展到自然界,透過典型事例的分析,認識到保護大自然、維護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光》單元首先引導學生們觀察光的傳播(直線傳播和反射)特點及其在生產和生活中的運用;接着指導學生認識許多光源在發光的時候也在發熱,太陽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熱源。陽光下物體得到的熱與受到的光照強弱有關係,也與物體本身的性質有關係。最後透過製作太陽能熱水器綜合運用相關知識。

《地球表面及其變化》單元內容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認識地球表面總的地形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脈、高原等地形及特點;二是地形地貌變化及發生原因。讓學生知道是地球內部的運動,是太陽、流水、風、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

《運動和力》單元內容可分爲四個部分。第一部分了解重力、彈力、反衝力,讓學生用這些力作動力使小車運動起來,並研究動力的大小與小車運動的關係。第二部分學習測量力的大小,認識力的單位,爲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準備。第三部分認識摩擦力,研究影響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研究摩擦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第四部分動手實踐,設計和製作一個小車。

三、主要教學活動類型:

蒐集資訊 現場考察 自然狀態下的觀察

實驗 專題研究 情境模擬

科學小製作 討論辯論 種植飼養

科學遊戲 參觀訪問 競賽

科學欣賞 社區科學活動 家庭科技活動

角色扮演 科學幻想資訊發佈會、報告會、交流會

四、教學措施:

1、首先加強教師自身的科學教學基本功的訓練是最主要的。平時要充分利用空閒時間,認真學習科學課程標準、科學教材,認真鑽研科學教法學法,儘快成爲一名合格的科學教師。

2、結合所教班級、所教學生的具體情況,儘可能在課堂上創設一個民主、和諧、開放的教學氛圍。以學生爲課堂教學的主體,設計符合學生年齡特徵的教學法進行課堂教學,採取一切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科學的積極性和興趣。

3、充分利用好學校的科學實驗室,儘可能的去科學實驗室上課,做到“精講多練”,多透過實驗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得到收穫。

4、注重學生課外的拓展研究,不應只停留在課堂教學內,要將學生帶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會中去,將科學課的學習從課堂延伸擴展到活動課程,擴展到家庭和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