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經典誦讀教學工作計劃(精選4篇)

無情的時光老人像一陣寒風,走得無聲又匆匆,我們的教學工作又將在忙碌中充實着,在喜悅中收穫着,該寫爲自己下階段的教學工作做一個教學計劃了,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這個教學計劃很是頭疼的,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經典誦讀教學工作計劃,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經典誦讀教學工作計劃(精選4篇)

經典誦讀教學工作計劃1

一、指導思想

按照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讓學生“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吸取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和培養學生良好語文素養的要求,根據小學生的生理、心理髮展特點,透過實施科學有效的課堂教學和多種方式的經典誦讀活動,達到全面提高學生語文能力和在潛移默化中陶冶情操、滋養性靈、啓迪心智、塑造精神的雙重目的,從而使素質教育真正落實到語文教學之中。

二、目標與任務

1、進一步修改完善課堂教學與經典誦讀整合篇目的收集、篩選、應用與推廣。

2、落實師生全員參與的經典誦讀活動,保證每週一節經典誦讀指導課,保證學生每天半小時(利用每堂課前、夕會等零散時間)誦讀時間,保證每班每學期至少三節進閱覽室的閱讀時間,保證每位語文教師每學期至少提供一節研究課,保證師生每人每學期至少一篇有價值的讀書心得上傳課題博客(學生擇優上傳),保證每學年舉辦一期讀書節活動(活動中展示師生經典誦讀成果,表現形式豐富多彩),保證教師每學期舉辦一次論壇交流活動,保證課題組每月一次工作例會。

3、透過語文課堂教學與經典誦讀閱讀指導,尋求各年級閱讀指導策略與切實可行的辦法。

4、探索學生作文語言錘鍊與經典誦讀整合的有效途徑,切實提高學生寫作水平。

三、措施與方法

(一)完成各個子課題的研究,形成比較完整的研究資料,爲研究成果的推廣積累豐實的素材。

1、小學語文課文閱讀與經典誦讀訓練方法研究(子課題一)

(1)依據課程標準對各學段閱讀能力的要求,研究每篇課文在單元主題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確教學內容(語文訓練點),找準結合點,設計相應的經典誦讀訓練內容,充實整合篇目整理表內容。

在每一課時教學中,要明確以教材爲主,同步閱讀讀本和校本教材爲輔的“一主兩翼”教學策略,選擇合適時機進行“經典誦讀”訓練。

(2)擴大閱讀量。小學階段的閱讀總量達到145萬字。

一是要充分利用好“自讀課本”和校本教材;二是要加強個性化課外閱讀,落實每期至少三節進閱覽室讀書時間;三是確保落實每週一節“經典誦讀課”;四是充分利用德育活動和其他零散時間組織經典誦讀活動。

(3)進行速讀訓練。從中年級開始進行有計劃的速讀訓練。

2、小學語文習作訓練序列與經典誦讀整合研究(子課題二)

按照從“仿”到“作”的總體思路,根據不同年級學生語言發展的特點,構建系統的習作教學序列,探索科學有效的習作教學方法。

語言形式決定於語言功能,而語言功能又決定於交際活動的類型。要以學生不同年齡階段的主導活動爲基礎,根據學生不同交際語言的發展施之相應的語言教學形式。把現行教科書安排的習作訓練任務與“經典誦讀小練筆”結合,可以安排以下內容:

中年級學生的主導活動是學習系統的書本知識,此階段要發展學生比較系統的概括資訊、交流資訊和表現真情實感的能力。可以透過對周圍事物的觀察、描寫和認識,強調寫身邊人和事,學習寫簡短的讀書感想。

高年級學生人際交往逐漸成爲其主導活動。作文訓練進一步要求學生記敘人物語言、動作,表現人物的思想品德;開始訓練學生寫讀後感以及各種形式的讀書筆記。

3、經典誦讀實施研究(子課題三)

(1)修改遴選經典誦讀校本教材的內容。

(2)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時間,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經典誦讀活動。

如誦讀接龍、誦讀表演、“親近經典”成績記載卡、“經典誦讀十分鐘”活動等,將經典誦讀活動抓落實。

(二)整理課題研究資料,做好課題結題工作。

1、整理優質課教案和教學課件,配合學校網站建設形成語文教學資源庫。

2、整理語文教材與經典誦讀整合的篇目。

3、整理教學經驗論文,提煉課題研究系列成果並進行推廣運用。

4、修改充實經典誦讀校本教材。

四、分月活動安排

三月:

1、討論修改研究計劃與實施方案。明確研究任務,確保課題實驗工作有效開展。

2、各課題成員制定研究計劃。

3、啓動經典誦讀活動。

4、結合“一師一優課”活動啓動經典誦讀課例研究。

四月:

1、組織第四屆讀書節“經典誦讀”展演活動。

2、課例研究。

3、討論制定課題結題實施方案。

4、整理課題研究資料。

五月:

1、籌備舉辦教師論壇活動,每位參研教師認真總結課題工作(沒有實質性總結的視爲放棄結題證書或相關榮譽)。

2、籌備結題成果展示活動。

3、根據上級安排完成課題結題。

六月:

1、完善結題後期工作。

2、推廣課題成果。

3、進行反覆實驗,鞏固實驗成果。

4、總結反思課題工作。

5、做好資料整理歸檔工作。

經典誦讀教學工作計劃2

一、指導思想

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經過歷史的長河洗滌,越發令人思考,它是中國文化和中華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們應該生生不息傳播的瑰寶。透過開展經典頌讀活動,弘揚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加強優秀文化薰陶,提高學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質,讓孩子們從小就開始廣讀博覽,日積月累地增長語言文化知識,潛移默化地形成優良的道德思想,並逐漸完善自己的人格,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學習《國學經典》(七年級卷)、包括修身勵志、寫景狀物、詠史抒懷、傳統節日、情思感悟、哲理寓言、亳韻古風幾個部分組成。

三、總體目標和具體目標

1、總體目標:透過學校組織誦讀、熟背詩文經典,讓他們在一生記憶力最好的時候,以便捷的方式,獲得中華文化的薰陶和修養。

2、具體目標:

①培養學生的注意力和記憶力。

②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提升學生語文水平,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

③培養學生讀書興趣,增加歷史、地理、天文、數學、常識、文學、藝術等各方面的素養。

④透過天天頌讀活動,培養學生持之以恆、百折不撓的意志和毅力

四、教學措施

1、以激發學生興趣,多鼓勵、多表揚爲原則,讓學生愉快地、自主地參與這項活動,並在活動中感到生活更加充實、有意義,體驗成功的喜悅。

2、注重面向全體和個別差異。集體、小組、個人展示等交錯進行,使每一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所提高。

3、每節課前背誦已學過的詩文兩分鐘。

4、給家長髮校信通,介紹誦讀活動,請家長協助搞好此項活動。

5、每星期一早上老師利用早讀時間,親自檢查一個學生,會背了即算透過,給他一百分,該生即指定爲本週經典誦讀班長。讓他利用課餘時間去檢測組長,組長再去檢測組內同學。不能透過檢測的人,記下名字,交與老師處理。

6、注意學習傳統文化與日常生活相結合,將學習融入自己的生活,成爲生活的一部分。

五、達到目標

本學期學生學習國學達到的目標是:

①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的進行朗讀和背誦;

②能夠大體把握對偶技巧、聲韻格律;

③能夠試着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初步理解詩句意思;

④在學習中,幫助學生注意積累詩詞中優美詞語、精彩語句。

爲了能讓傳統文化精華古爲今用、重煥生機,我還要進行不斷的學習,逐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將中華文化最好的經典教給孩子,逐步提升孩子的文化品位,給民族的未來播撒希望的種子。

經典誦讀教學工作計劃3

學經典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內容博大精深,蘊涵着豐富的人文精神。在小學生中開展國學經典誦讀活動,有利於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培養民族自豪感,有利於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和審美情趣,有利於加強小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一、總體目標和具體目標

1、總體目標

透過學校和家庭組織小學生誦讀、熟背詩文經典,讓他們在一生記憶力最好的時候,以便捷的方式,獲得主流文化的基本薰陶和修養,促進小學生健康和諧發展。

2、具體目標

(1)培養小學生的注意力和記憶力。

(2)幫助小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知書達禮,心地向善,修養提高,身心健康和諧發展。

(3)提升學生語文水平,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

(4)引導父母子女一起誦讀,增進親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位,構建和諧家庭。

二、國學經典誦讀的'內容

《弟子規》、《三字經》、《唐詩三百首》、《論語》等,語文課程標準中推薦的優秀古詩文等。

三、國學經典誦讀活動的實施

1、每天利用早讀課進行10分鐘的國學經典誦讀。採用教師帶讀、學生齊讀、優生領讀、學生自由誦背等多種形式,可表演,可吟誦,可配經典音樂讀,學生自主選擇。學生堅持天天吟誦,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恰當的背誦量目標。

2、語文課前兩分鐘誦讀或背誦古詩詞;

3、每月的黑板報要有一定的國學教育的內容;

4、每天中午午間時間播放國學經典的朗讀碟或者是國學經典音樂;

5、開展學習型家庭建設。引導、鼓勵學生家長積極參與,開設“家庭經典時刻”,要求孩子的父母或其他監護人每天在孩子放學後、睡覺前,抽出一定時間,與孩子一起學習,家校合作,共同引導孩子進入國學的殿堂。

四、教學原則

1、模糊性原則:不求甚解,只求熟讀成誦。

2、差異性原則:承認學生個體間記憶思維等的差異性。

3、自主性原則:允許學生在規定階段完成規定內容外,誦讀更多的經典,並給予相應的評價。

4、、鼓勵性原則:以鼓勵爲主,引導學生熱愛經典爲根本。

五、檢查評比

學校將不定期對各班國學經典誦讀活動進行檢查、監督和指導。對在經典誦讀活動中形成特色和成效顯著的個人進行表彰,以此推動整個活動向更高層次邁進。

經典誦讀教學工作計劃4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經典誦讀以古詩爲主,透過開展中華古詩文經典誦讀活動,使學生在記憶力最好的時候,以最便捷的方式獲得古詩文經典的基本修養,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薰陶,傳承中華文明,發揚中華文明,提高文化底蘊,培養愛國主義精神。激發學生學習語文、運用語言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誦讀習慣;提高學生的言語感知與領悟能力;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感。

二、實施目標:

1、透過經典誦讀工作的實施,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祖國優秀文化的興趣,促使學生從小熱愛祖國傳統文化,多讀多背以加強語感,積累語言,陶冶情操,豐富想象。

2、建立經典誦讀、古詩詞吟誦教學模式,尋找更適合學生學習經典作品、古詩詞的途徑,並帶動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和自學能力的培養。

3、透過對大量經典作品、古詩詞的吟誦和記憶,鍛鍊並提高學生的記憶力,激活並發展學生的思維力。

三、古詩誦讀內容及安排

1、古詩誦讀內容:《小學生必背古詩80首》

二年級:1----13首

四、具體要求:

1、學校從整體出發,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及接受水平,進行分段誦讀。

2、各班在學校分段閱讀的基礎上,可根據本班情況進行延伸閱讀,儘量滿足學生的需求。

3、每週早讀時間爲古詩誦讀時間,教師不得私自把此時間改爲它用。

4、採用家長與學校相結合的辦法,家長督促學生每天在家利用5分鐘的時間誦讀一首古詩。

5、班級採取不同的形式開展活動,激發學生古詩誦讀的興趣。

五、具體實施辦法

1、每日課前、午間誦讀形成常規,每班選一名普通話好的學生做帶讀的小老師。

2、每天早讀時間爲古詩誦讀時間,進行經典吟誦、演講,分組背、個別背、接龍背、默背……等詩文學習遊戲活動。

3、每學期舉行一次誦讀擂臺賽,評選年級“誦讀能手”,以此激發學生們的誦讀熱情。

4、請家長配合督促指導,同時也請家長們在日常生活中言傳身教,當好孩子的榜樣。

5、用卷面的形式考察學生背誦情況。

6、在每週的寫字課時間,將當週所吟誦的古詩詞,透過書寫加強記憶。

7、每天回家複習10分鐘,和家長一起讀,營造濃厚的家庭誦讀氛圍。

8、在誦讀時間上,各班靈活安排,充分利用零碎時間,尋找機會讓學生多接觸古詩文,

六、評價方法

1、教師每天利用一分鐘時間檢查一至兩名學生,在評價表上做好檢查記錄。

2、學校開展古詩誦讀競賽活動,每班選出5名同學參加校級展示。

3、根據學生需要、結合學校活動開展適時適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