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河中石獸 教學設計(部編本七年級下冊)

 知識與技能

河中石獸 教學設計(部編本七年級下冊)

1.理解實踐出真知的道理。

2.積累文言詞彙,掌握古漢語的意義和用法。

3.訓練閱讀淺近文言文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朗讀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認識到實踐的重要性。

2.遇事不可隨意主觀臆斷,應根據客觀事實進行分析。

重點

1.積累文言詞彙,掌握古漢語的意義和用法。

2.訓練閱讀淺近文言文的能力。

難點 理解實踐出真知的道理。

方法:教師指導法、合作探究法。

1.本課涉及石頭運動的原理圖。

2.多媒體課件。

3.總課時:2課時

匯入:

俗話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有一則故事記載,某土地廟前石獸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後重修山門,尋找石獸,它卻不在原落水處,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說,應該在上游尋找,依他的話,果然撈出了石獸。石獸爲什麼會向上遊“跑”呢?今天我們來學習《河中石獸》一文,從中找出答案。

作者簡介: 

紀昀,清代有名的才子,學識淵博,自幼聰慧過人,再加之後來對人情世故之通達,24歲便中進士,31歲成爲翰林院大學士。他爲人爲官剛直不阿,機智善辯,其淵博學識和管理才能深受乾隆帝賞識,成爲卷帙浩繁的《四庫全書》的總 纂官,其作品涉獵文學、歷史、哲學、政治、經濟、地理等各個領域。

1.朗讀課文

2.思考文中尋找石獸的幾種方法,有條件的同學製作相關演示課件。

四種:一在河中原地尋找兩個石獸,理由是原地是石獸沉落的地點;二到河下游找,理由是認爲石獸會順流而下;三是就在原地沙下找,理由是石重沙輕,石獸會漸沉漸深。四是到河 的上游去找,理由是由於河水衝激,石獸反而會溯流而上。

3.就課文不理解處提出質疑。

4.課文可以分幾個層次?概括各層次大意。

可分四層:

第一層:交代石獸沉落河中的地點和寺僧到下游找沒有找着;

第二層:講學家認爲石頭埋在沙裏只能越埋越深;

第三層:老河兵講解應當在上游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話果然找到石獸。

第四層:由事到理,得出遇事不能主觀推論的道理。

1.講學家對自己的判斷持怎樣的態度?從哪一個詞語中可看出來?結果怎樣?

講學家對自己的判斷很自信,似乎胸有成竹,我們從“笑”可看出來。講學家笑寺僧,包含了一種嘲諷和一種自信,寫出了講學家的自恃博學的心態。結果石獸卻在老兵的指引下在上游找到了。

2.如何理解老河兵的“笑”?最終依據誰的推斷找到了石獸?哪些語句可以表明?

老河兵的“笑”更多的是對講學家自恃博學的一種否定,也表現了老河兵的自信和胸有成竹。最終還是依據老河兵的推斷找到了石獸。我們可從“如其言,果得於數裏外”看出來。

3.“如其言,果得於數裏外”,說明老河兵的推斷是正確的,是不是由此可以推斷,凡重物墜入河裏,就一定要到上游去找?如果不完全是,那麼,在原地或在下游或在上游尋找,分別應該具備什麼條件?

不完全是的。重物墜入河裏,要分幾種情況:如果重物很重,流水又很慢,重物將不會被沖走,它就會慢慢地陷入泥沙中,在原地不動;如果河中泥沙很少,水的流速很快,那麼重物將被沖走,帶到下游;如文中所述情況,重物將在上游找到。所以,在原地或在下游或在上游尋找,與河水的流速、泥沙的多少有關係。

4.簡要賞析“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這句話。

這句話既是對講學家之類一知半解而又自以爲是的人的辛辣嘲諷,又以反問的方式指明瞭認識事物的方法和途徑: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調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能主觀臆斷,而應當遵循客觀事物的規律。以議論的方式,點明主題。

第二課時:

上節課我們解決了課文中的字詞,疏通了文意,這節課我們將進一步探究課文內容。

1.朗讀課文。

2.課文說了一件什麼事?

討論並歸納:說的是一個廟門口的石獸,倒塌到河裏,十幾年後,人們找石獸的事。

3.課文中幾位主要人物尋找河中石獸的道理和方法是怎樣的?分析一下他們這樣認識的原因。

(1)寺僧以爲石獸被水衝到下游去了,劃小船,拖着鐵鈀,尋找了十多裏,沒有找着。

(2)講學家認爲石頭堅硬沉重,沙子鬆散,石頭埋沒在沙裏一定會漸漸地沉下去,越來越深,應該就地挖下去找。

(3)老河兵認爲石頭堅硬沉重,沙子鬆散,水不能沖走石頭,水的反衝力一定會在石頭下面迎水的地方,衝沙成爲洞穴,漸漸地越衝越深,深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石頭就會倒在這個洞穴中。像這樣再衝,石頭再轉,一直轉不停止,石頭就反而逆流而上。所以應該到上游去找。

(4)寺僧按照水衝物的常識,認爲要到下游找,結果找不到;講學家按照石重沙鬆的道理,到地下去找,肯定也找不到;老河兵能夠根據他幾十年的實際經驗,到上游找,結果找到了。這說明主觀推理是靠不住的,實踐出真知。

4.質疑:爲什麼老河兵的方法是對的?

方法:藉助多媒體手段,形象直觀地演示石獸落入河中的三種情景,藉助動態模擬場景幫助學生理解文章中三類人物尋找石獸的方法的相關語句的意思。

第一種只考慮了流水,沒有考慮石獸、泥沙的關係。

第二種考慮了石獸和泥沙的關係,忽略了流水。

第三種既有理論又有實踐,準備把握了三者的性質及相互關係。

5.這個故事說明了一個什麼道理?

許多自然現象的發生往往有着複雜的原因,我們不能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僅僅根據自己的一知半解作出推想,而應根據實踐作出判斷。

6.課文給我們哪些啓示?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東坡曾說:“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強調要透過實踐認識事物, 不可主觀臆斷。鄧小平同志也曾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們應該對“寺僧”和“講學家”那樣的人說“不”,對“刻舟求劍”的人說“不”,對“掩耳盜鈴”的人說“不”。學習古人窮理不臆斷的品質,用我們的慧眼,用我們的頭腦,用科學精神去認識這個紛繁複雜的世界。

本文圍繞尋找河中石獸這一線索,展開戲劇性的情節,在前三段透過寺僧、講學家、老河兵對尋找石獸的不同見解的敘述,寓理於事,作者在文末以議論的方式點明自己的觀點: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

本文透過敘述尋找河中石獸的`故事,說明許多自然現象的發生往往有着複雜的原因,我們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僅僅根據常情或自己的一知半解就主觀地作出判斷。

1.層層鋪墊。

最先以寺僧的做法爲講學家的看法做鋪墊,以突出講學家的看法“衆服爲確論”,並且透過講學家對寺僧的評價“顛”來寫出講學家對自己的看法的自信。最後寫老河兵的一番話,加上“果得於數裏外”的結果,巧妙地表現自信的講學家“不更顛乎”,極具戲劇性和諷刺性。

2.具有較強的思辨色彩。

不管講學家的觀點是否與實際相符,其闡述的道理是能“究物理”的,所以人們能信服;老河兵的觀點初看上去似乎不合常理,但其分析有着不可辯駁的說服力,事情的結果也驗證其看法的科學性和推斷的合理性。

3.細節描寫增加了文采和可讀性。

如講學家的“笑”(包含了講學家對寺僧的嘲諷和一種自信,刻畫出講學家自恃博才的心態)和老河兵的“笑”(流露出了老河兵對講學家自恃博才的一種否定,也表現出老河兵的自信和沾沾自喜)。

人物 尋找的位置 理由 結果

寺僧 求之下流 以爲順流下矣 尋十餘里,無跡

講學家 求之地中 石性堅重,沙性鬆浮,湮於沙上,漸沉漸深耳。 衆服爲確論(實則找不到)

老河兵 當求之

於上流 石性堅重,沙性鬆浮,水不能衝石,其反激之力,必於石下迎水處齧沙爲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如是再齧,石又再轉。轉轉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果得於數裏外

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我分兩個課時來完成,並且把重點放在理解字詞、課文內容和讓學生自己歸納課文中尋找石獸的四種方法上;把難點放在讓學生知道學習這個故事後應該懂得的道理上。學生在朗讀和理解字詞方面做得很好,但是在提問環節對於用幾種方法找石獸時,很多學生都忘記了第一種,學生對文章的理解也不是很全面。以後要在如何引導啓發上多下功夫,不斷給自己充電以提高自己的能力。 

侯曉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