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教師不妨學習一些人際交往術----《社交辦事能力提升訓練》讀書心得

&nbs p;  教師不妨學習一些人際交往術         --------   前言:我讀了《社交辦事能力提升訓練》後,感覺這本書寫的很不錯,人在社會中需要與人交往,掌握一定的人際交往技巧,對我們如何面對紛繁的世界,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我想到書中有關的做人處世原則,對我們從事教育也同樣有很大的相同之處。特此刊出部分章節,以供我們共同學習。借鑑。內養外發一、        內養外發什麼是一個人的內在涵養?爲什麼說它是比社交技能更爲根本的因素?一個人的內在涵養,包括他的道德素養、知識結構、情操抱負等,這些因素在他身上水乳交融,共同構成他的思想和道德境界,體現在他的生活態度中,也叫着人生境界。內涵越豐富,境界就越高超。一個人的涵養豐富到超出一般人的地步,他往往也就具有超凡脫俗的境界。他對宇宙、社會、人生就會有一種深刻的理解。對人生的悲歡離合,能夠泰然處之。用中國古人的話說,他能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過去人們稱這種境界爲“天人合一”。用今天的話說有點兒主觀與客觀相統一的意思。社交過程就是一個人向別人展示自我的過程。有之於內,比發之於外,這叫做內養外發。內心充滿愛的人,言行纔會美。有句話說的好:“心中有愛,說的話就會帶有芳香”。所以,如果不提高自身的內在素養,只是學習、模仿一些待人處世的技巧,那也難得取得社交上的成功。感悟:提高自身的素養在人際交往中的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樣在教育中,加強師德建設道理也是異曲同工。平常我們所說的“德高爲師,身正爲範”。也就是培養一種高尚的師德。在教學中,作爲一名教師如果對學生沒有愛,那麼他即使學習再多的教育方法,也是一些小技巧而已。有句話說的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有令不行。”教師在平時的一言一行無時無刻在影響着學生。萬緯在他的《班主任兵法》中就很明確的提出:在班主任工作中如果說有什麼永恆的東西,那就是愛學生,在愛學生的前提下,班主任一般是不會犯多大的錯誤的。學生是敏感的,你愛不愛他,是瞞不過學生的。如果有的教師對學生恨得要死,還要討什麼招數,那是無用的。而且老師這個職業對你來說是不合適的。萬緯所說的愛學生也就是一種高尚的師德。也是一個教師的素養問題。二、        提高自身涵養的途徑1 提高自身涵養的最重要的途徑就是讀書。曾經有一位老學者在與人談及讀書的感受時說:“人們都恨人生短暫,我卻不以爲然。因爲我有一個延年益壽的妙法,但卻不難學會,人人都可使用。那就是------讀書”。“讀有關歷史書籍,可以使我知道過去,就等於是將我的生日提前。讀有關未來書籍,就等於將我的末日推遲。生日提前幾千年,死期推遲幾千年,比歷史傳說的長壽老人彭祖活的還要長久”。2 在考驗中鍛鍊自己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泰晤士報》的特約專欄記者保羅.弗雷德曾經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致力於戰後心理狀態的調查與寫作。他走遍了包括蘇聯在內的歐洲大陸,採訪了100多名曾經參加戰爭的老戰士。透過大量艱苦調查和思考,他發現,同大多數在和平年代相比,那些在瘋狂戰爭中倖存下來的人,在困難和榮譽面前,有着更加超然的心態。他說:“他們能夠坦然面對各種矛盾。當人們因爲得失而激動,因爲榮譽而輾轉反側的時候,他們卻心平氣和地在林蔭道上懷着欣賞的心情感受着季節的變化。對於在他們身邊發生着的,人們覺得需要花費很多心力才能想明白的現象,他們中的大多數都不以爲意。對於他們來說,經歷了那次血與火的考驗之後,再也沒有什麼事情可以使他們激動”。“在他們面前,我感到我們這些和平年代成長的幸運兒是那樣的脆弱。當我們整日爲着自己的利益得失而爭鬥得你死我活的時候,他們,那些曾經從死神眼皮底下昂首闊步走到今天的戰士們,卻坐在莫斯科、巴黎或倫敦公園的長條椅上,微笑的聆聽着鳥兒的鳴叫”。一個人的豐富內涵,除了來自於讀書所獲得的知識,還得益於對生活的豐富體驗。從某種意義上說,實踐中任何一次考驗,都是生活這部書中的精彩篇章。讀書不讀精彩的部分,還不如不讀;生活裏不願意接受任何困難的考驗,生活就失去了意義。3 在思考中深化自己養成勤于思考的習慣,對於深化一個人的思想,豐富一個人的內在涵養,從而提高其外在形象,有着重大的意義。很多人常常把知識和智慧這兩樣東西混爲一談。其實二者完全不同。知識可以習得,而智慧則不能。一個人要想有智慧,只有一種方法,那就是經常思考。所以說,常讀書可以使自己豐富;常思考,可以使自己更深刻。這種透過思考而獲得的思維的能力就是智慧。所以有人說:智慧是知識的結晶。感悟:在教育中,培養一個具有良好師德的人,必須大致可以靠讀書、磨礪、思考三種途徑。讀書豐富一個教師的視野;在實踐中磨礪使自己獲得教學中的經驗和教訓;在思考中可以增長自己智慧。三者缺一不可,且相輔相成。只讀書只會紙上談兵;只是一味的實踐而不讀書、思考就會多走彎路;而只思考只能變成空想。所以,一名教師只有在教學中勤讀書,努力發現自己的成功與失敗之處,不斷的進行思考與總結,才能培養成一個較高的素養的人。2013-2-15               指責和批評是愚蠢的任何人都害怕受到別人的指責和批評。如果你希望你身邊的人認識並且改正錯誤,你可以採用的最愚蠢的方式,就是對他的過失大加指責。然而不幸的是,這種最愚蠢的方式,恰恰是人們最常用的方式。這種方式,不但不能達到人們所期望的效果,還有可能使問題更加嚴重。心理學家史基諾透過大量的動物實驗,得到如下結論:因爲好行爲而得到獎賞的動物,學習的速度更快,學習效果更好;因爲壞行爲而受到處罰的動物,學習速度和學習效果都比較差。這個原則在人的身上也會有相同的效果。批評不但不會使錯誤改變,相反會招致怨恨。哲學家說人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之一,在於人是一種有理性的動物;但是,並沒有說人只有理性。實際上,非理性的東西在我們日常行爲中所起的作用,比理性所起的作用要大得多。霍爾 金女士從師範畢業後被分配到一所中學,擔任一個由32名學生組成的班級的班主任。剛上任初,她和許多新上任的教師一樣,認爲“管理”就是“嚴格管教”,可是一學期下來,班級的學生紀律卻越來越差。一次假期裏,她來到自己姐姐家住了一段時間。她的姐姐與她聊起了在小時候的父親經常批評自己。總覺得自己不如妹妹。霍爾清楚他們兩沒有智力上的差別,只是父親不太喜歡姐姐的沉默寡言。霍爾感到自己在學生面前的做法,有點像姐姐眼裏的父親。新學期開始了,她在走向教室的路上,反覆告訴自己:“那些學生都是好學生,你不應該總是批評他們-------”學生們感到非常的詫異,因爲他們發現,在霍爾老師的臉上,居然露出了發自內心的笑容。逐漸的,學生們願意主動地與霍爾老師接近,她發現過去的那種不好的班風不但沒有繼續滋長,反而逐漸消失了。霍爾自己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成功的快樂。她在日記中寫到:“我發現,要想讓一個人改變錯誤,你決不能寄希望於訓斥的方式------------那是最愚蠢的方式。如果你希望別人聽從你的意見,你要做的事情絕對不是直接指出他的錯誤,那樣只會增加他和你的距離。因爲沒有人願意受到別人的指責。”我們一定要牢牢記住:人們只有在沒有人批評自己的時候,才記得“忠言逆耳利於行”,沒有人樂意被人指責。經常指責別人是一種缺乏教養的行爲,正如霍爾小姐在日記中寫道:“要想讓一個人改變錯誤,你絕不能寄希望於訓斥的方式-----------那是最愚蠢的方式。”2013-2-15                  讚美和鼓勵是明智的選擇人們都知道當一個人飢餓的時候給他食物、疲憊的時候使之休息,生病的時候幫他醫治,恐懼的時候給以保護。但是當一個人感到被冷落的時候,我們卻忽視了。其實,除了吃飽穿暖和必要的安全保障外,人們還渴望一種被人重視的感覺。透過別人的肯定、讚美和鼓勵,人們可以獲得這方面的滿足。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如果你是一個喜歡吹毛求疵的人,那麼,只要你願意,你可以發現所有人都可以成爲你批評和指責的對象。同時,你也就不要幻想自己被別人喜歡。但是,如果你有一雙善良的眼睛,你也會發現,在這個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有一位專門從事犯罪心理研究的心理學家,在對大量的個案進行仔細分析之後,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如果不從法律角度看,你會在每一個罪犯身上發現一些值得讚賞的東西。在法官的眼裏,那些罪犯個個都是罪不可赦的社會垃圾,但是在他的眼裏,罪犯也同樣是人,同樣具有人的優點。他們殺人可能是爲了維護自己的尊嚴,也可能是爲了替自己所愛的人復仇。富蘭克林之所以能夠成爲美國駐法國的大使,就是因爲他一直遵循一個處世原則:“我不說別人的壞話,只說大家的好處。”擦亮自己的眼睛,尋找他人的優點,並給以由衷的讚美,你會得到更多的朋友。真誠的讚美別人,是一個人的高尚品格;那些專門挑剔別人的缺點,並經常刻薄的指責他人的人,只會使自己成爲孤家寡人。人們總是儘可能的躲避那些寬以待己、嚴以律人的人。喜歡批評他人的人,往往心胸狹隘,而跟心胸狹隘的人相處就像呆在潮溼擁擠的地窖一樣讓人沮喪;而那些寬厚待人的人,就像空曠的大地,給人帶來光明和愉快。2013-2-15滿足他人的需要最讓人開心當你滿足一個人的某種需要時,必然就毀在他的心裏激起好感。你參與社交的目的其實也就是滿足自己的某種需要,人人都是如此。但是人們永遠只關心自己的需要,也希望別人關心自己的需要。既然如此,我們不妨稍加變通,除了關心自己的需要外也去關心一下我們渴望贏得其好感的人的需要,從而在他的心裏形成對我們的好印象。這樣做你就會有一個良好的開端。如果你只是關心自己的需要而對別人的需要漠不關心,那麼,又有誰在乎你呢?當你一味考慮自己的需要的時候,你也許就堵塞了使你的需要得以滿足的道路。1927年毛澤東同志在秋收起義後,爲了建立革命大本營,帶着起義部隊開進井岡山。當時的井岡山被王佐和袁文才兩支綠林軍佔據,毛澤東首先接近比較開明的袁文才,得知袁文才的部隊急需槍支後,力排衆議,派人去給袁文才送去100支步槍。毛澤東的慷慨大方深受袁文才的感動,立即消除對革命軍的疑慮。毛澤東知道王佐與國民黨有殺子之仇,毛澤東派革命軍組織一次殲滅戰,將殺害王佐兒子的國民黨軍隊消滅,並派人將仇人的人頭送給王佐,這件事使王佐感激涕零,立即消除了毛澤東軍隊的大部分疑慮,熱烈歡迎革命軍上山。一位成功的商業家在告誡自己的下屬時說:“在商業交往中,你應該想着把錢給人家,想着如何讓你的合作伙伴獲得儘可能多的錢,而不要老想着自己能得多少。”當人類還處於原始社會時,就已經知道在釣魚的時候使用誘餌,從而使自己能夠獲得儘可能多的食物。用餌釣魚和引牛入圈都是一個道理,但是在科技高度發展的今天,還有很多人並沒有真正領會其中的道理。斯坦利齊先生是阿爾卡特集團北美分公司近三年來最優秀的推銷員之一。他有什麼祕訣嗎?沒有。他只不過是在提出自己的要求之前,先考慮一下對方的需要而已。最後,我想我們這有必要再次強調一下這句話:“除了關心自己的需要外,我們還應該去關心一下我們渴望贏得其好感的人的需要,從而在他的心裏形成對我們的好印象。”2013-2-16用心聆聽最高明人們在與別人交往的時候,常常犯了一個同樣的錯誤,那就是把每一次會談都當做展示個人口才的好機會。他們這樣做的時候,大多在潛意識裏有一種錯誤的觀念,以爲好的口才必能贏得別人的青睞,而實際上結果恰恰相反。人們願意在談話的時候多發表自己的看法,並不喜歡別人對自己滔滔不絕,卻對自己的談話漠不關心。正因爲如此,那些自己講話不多,把大部分時間用來認真聆聽對方談話的人,更容易受到人們的歡迎。真正的談話高手,並不是因爲自己具有雄辯的口才,而是因爲自己具備聆聽他人談話的耐心。在與人交談的時候,認真聆聽,對對方的話題感興趣,實際上是對對方的最大尊重。只顧自己談話,對別人談什麼漠不關心,無論你聽還真不聽,我只管自己嘴巴快活,這是自私的一種表現。沒有人願意與自私的人相互接觸。人們談話,是因爲想把內心鬱積的東西傾瀉出來。一位心理諮詢專家說:他所接待的許多病人其實並沒有生理結構上的損害,許多人花錢找他,只不過是爲了向他傾訴心中的鬱悶。中醫學有句話講得好:“通則不痛,痛則不通。”講話是一門藝術,聆聽更是一門藝術。熟練掌握聆聽的藝術,有時比能言善辯更重要。我們說,你尊重別人,你就會得到別人的尊重。聆聽的過程,就是對講話者無言的尊重。請千萬不要誤會,我們在提倡大家認真聆聽的時候,並不是要人簡單的沉默。聰明的聆聽着,總是會使講話的人感到被認可,他透過眼神、頭部細微的動作,乃至坐姿把自己對聽到的內容的感受和評價傳遞給講話者,你是贊成還是反對講話者都可以感受到。2013-2-16                     學會換位思考安德雷斯有一種傑出的本領,他幾乎總能正確的判斷孩子們需要什麼禮物。朋友們爲此特地向他討教。他說:“其實如果你真的想讓孩子們感到高興的話,那麼這就不是一件很難辦的事。你只要設想一下,如果你是他們的話,你最想得到什麼禮物?只要你真的這樣想,你就會很快的得到答案。”夏爾小姐似乎天生具有當教師的才能,她在課堂上,總能採取最有趣的方式讓學生們學到新的知識。她說:“我也沒有什麼祕密,學生們願意聽我講課,是因爲他們對我的講課方式感到喜歡。爲了選擇最有效的授課方式,我總是這樣問自己:‘如果我是學生,我最喜歡夏爾小姐採用什麼有趣的方法講授課本上這些知識呢?’我對這個問題的思考所花費的精力,比我用來熟悉教材所花的精力還要多。”在社交場合,凡事多問幾次“如果我是他,那麼-------”,你就不難了解對方的想法,你就可以比較容易贏得他人的尊重和好感。儒家傳統思想提倡的“---矩之道’”就是:如果你不希望自己的上級採取某種方式對待你,那麼你也就不要採取這種方式對待你的下級;如果你不希望自己的下級採用某種方式對待你,那麼你也就不要採用這種方式去對待你自己的上級;如果你對在你前面的那個人對待你的方式感到厭惡,那麼你在對待你後面的人時,也就不要採用那種方式。”人們總是希望別人對自己真誠,總是希望得到他人的關心和尊重,總是希望別人對自己不要太刻嚴。如果站在別人的.角度去思考就應該明白,不光你這樣想,其實人人也都這樣想。既然我們對別人有所期望,那麼,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先滿足他們的這些願望,對他們真誠相待,關心和尊重他們,儘量對他們寬容,努力去給他們以必要的幫助呢?、人們對事情的結果比對原因更加重視,但在實際上事情的原因比結果要重要的多。當我們對結果難以理解的時候,如果知道了他的起因,問題也就解決了。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你就能夠寬容別人,能夠正確的決定自己的行爲方式,從而也就能夠受到別人的歡迎。2013-2-16             選擇對方感興趣的話題與人談話時積極主動的圍繞對方的興趣所在,是對他的尊重和關心,能夠這麼做的人常常會使對方感覺遇到了知音,從而在他的心裏形成對你良好的印象。另一方面,多聽別人談論自己關心的話題可以增加你對他的瞭解。人們喜歡有才華 的人,但是並不是有才華就能被人喜歡,人們真正喜歡的是那些令她們喜歡的有才華的人。你爲什麼要對她講話?無論你出於什麼目的,你都不會樂意對方對你的講話感到厭倦。你一定希望你的講話引起她的重視,並且對他產生一定的作用,因此,你必須想方設法引起他的有興趣。從營銷人員的角度看,之所以不能使對方保持談話的耐心,多半是因爲沒有抓住對方感興趣的話題,成功的營銷員從來不會把責任推卸給顧客身上。2013-2-16                  別忽視每一個人沒有人能夠預知那些現在跟自己關係不大的人之中,誰會在明天改變自己的命運。在體育彩票售票機前面,爲了那僅僅只有幾萬萬分之一中獎可能性的預期,人們願意把省吃簡用掙來的錢支付給那臺給自己打印出一大串無效號碼的彩票售票機,卻很少有人覺得荒唐。“性格決定命運”。這種說法不無道理。如果你生性好客,一向對人友好,那麼,你就會得到許多人喜歡。如果你生性孤僻,對人嚴肅古板,不願意與人打交道,那麼別人對你就會敬而遠之。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是相互的,善待別人的人必然得到別人的善待,待人 冷漠的人必然遭到別人的排斥。也許在這個社會裏,人們都太關心自己,大多數人只願意對那些與自己關係密切的人表示善意,所以,人們不太習慣於對那些看起來跟自己關係不大的人表示好感。但是,正是因爲這麼做的人太少,所以就顯得可貴。善待每一個人,實際上就是善待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姊妹。骨肉之間的相互關愛,是人類天生的本性;其中不應該包含任何功利的東西作爲條件。善待每一個人,應該是發自內心的真實感情,發自內心的同情和愛。2013-2-16               幽默表現你的交際才華在社交場合,一個幽默的人,常常更容易贏得人們的歡迎,因爲幽默能給人帶來歡樂,能夠是平日緊繃的神經得到放鬆,有人形象的把幽默比作情緒的按摩師。幽默是一個人魅力的體現,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具有講笑話的能力,只有那些對社會有深刻理解,並對人與人之間的複雜關係有清醒的認識的人,才能夠既然大家高興又不顯得唐突。幽默、開玩笑、惡作劇。從它們三者的效果來看。幽默顯示出一個人的聰明機智,惡作劇則包露出一個人的邪惡與愚蠢,而玩笑則是一箇中性詞,做得好,有點兒近似於幽默,而玩的不好就成了惡作劇,會傷害別人。幽默是一種對人、對事的嚴肅態度,它以輕鬆、詼諧而又睿智的方式來處理那些需要認真對待的事情。幽默和嚴肅認真的區別,僅僅在於幽默採用讓人覺得輕鬆樂觀的方式,而嚴肅認真則是嚴格遵守相應的規則;二者在對待事物的態度都是莊重的,只不過一個靈活,一個刻板而已。我們可以說,在嚴肅認真的態度上適當增加一些靈活、才華和詼諧,就是幽默。幽默既是一個人的能力,也是一個人的品格,所以你不能像學習一門手藝那樣,可以不費什麼力氣就學會幽默。幽默體現了一個人的智慧和聰明,體現了一個人的境界。他們對生活有較高水平的理解,能夠把那些嚴肅的東西用輕鬆的方式表現出來,他們具有化腐朽爲神奇的力量。要使自己變成一個幽默的人,唯一的方法就是四個字:改變自己。可以透過閱讀“書籍”(文字之書、自然之書和社會之書),豐富自己的知識,開啟自己的眼界,開放自己的心靈,從而達到對人生、社會和自然的深刻領悟。有的時候,幽默可以將矛盾巧妙化解除了能達到諷刺等效果外,幽默還可以用來幫助自己解脫窘境,並給那些粗魯無禮的人以適當的還擊。幽默能夠增強你的親和力,當你以幽默的方式與人接觸時,就會在他的心目中形成一個光亮的形象,人們會樂意再次與你會面。2013-2-16                無論如何都要尊重別人的需要一、        尊重對方的需要是最重要的原則如果我們想結交朋友,就要現爲別人做些事情------那些需要花時間、精力、體貼奉獻才能做到的事。只要真正關心他人,就能贏得他人的注意。亨利 福特說:“如果關於做人處世成功有什麼祕訣的話,就是了解對方的觀點,並且從他的角度和你的角度來觀察事情。”歐文梅說:“一個能站在別人的角度上來看問題,能瞭解別人心靈活動的人,永遠不必爲自己的前途擔心。”如果閱讀本書,你學到一件事:逐漸以別人的觀點來思考,以別人的觀點來看事情-------它就可以很輕易的變成你事業中的一個里程碑。卡耐基每年夏天都要到緬因州釣魚。他個人非常喜歡草莓和乳脂做餌料,但他奇怪的發現,魚兒較喜歡小蟲。因此每次去釣魚,他不想自己所要的,想的是魚兒想要的。請記住!當你明天要別人去做某件事的時候,譬如說,當你不要一位中學生抽菸的時候,別跟他講什麼大道理,只要讓他知道,抽菸會使他無法加入籃球隊,或贏得百米賽跑。生活中往往會發生這種情形:對方或許完全錯了,但他仍然不以爲然。在這種情況下,不要指責他人,因爲這是愚人的做法。你應該瞭解他,而只有聰明、寬容、特殊的人才會這樣做。對方爲什麼會有那樣的思想和行爲,其中自有一定的本因。探尋其中隱藏的原因來,你便會得到了解他人行動或人格的鑰匙。而要找到這種鑰匙,就必須誠實的將你自己放在他的地位上。奧弗史屈教授在他的那本啓發性的《影響人類的行爲》一書中說:------不論是在商業界、家庭中、學校裏、政治上-------最好的一個忠告:首先尊重對方,尊重對方急切的渴望。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人,就可掌握世界;不能的人,將孤獨一生。二、        尊重別人需要應該講究方法“一滴蜜比一加侖膽汁能捕到更多的蒼蠅。”與人相處也是如此。一個有技巧的人會讓對方在開始時覺得他的話很有道理,而回答一連串肯定的答案。這樣會使他的心情放鬆,就好比撞球,只能依着球杆的力量前進,而無法倒退。當一個人說“不“的時候,他全身的神經、肌肉系統都會處於緊張的狀態,而欲採取抵制態度來防衛外力的干擾。但是一個人說“是”、“對”的時候,卻是處於鬆弛的狀態,它能以開放的胸懷接受新的意見。中國五千年的悠久文化昭示:文人處世要懂得溫文柔和。所以你想要說服他人,那麼,先從觀點一致的問題談起,使他同意你的看法而連連稱是,待其放鬆戒備後,再引導他逐步接受你的要求,以達到說服的目的。已故的維也納著名的心理學家亞佛 亞德勒寫過一本叫做《人生對你的意識》的書,他說:“不對別人感興趣的人,他一生中的困難最多,對別人的傷害也最大。所有人類的失敗,都出自於這種人。”你也許讀過幾十本心理學書籍,還沒有見到一句對你我來說更有意義的話,亞德勒這句話意義太深長了。三、有關需要的理論美國行爲科學家馬斯洛1943年發表的最著名的《人類動機理論》提出著名的人類基本需要等級論,既需要層次理論。認爲人隨時都有某些需要有待滿足,當某一個需要已經得到滿足,則這項需要將不再有激勵作用,而將有另一種需要出現,並要求滿足,這個進程是連續不斷的,人的需要有低到高可以劃分爲五個層次: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社會需要4尊重需要5自我實現的需要。這是人的最高層次需要。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中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會需要常常屬於保健因素,而尊重和自我實現這些高層次的需要則屬於激勵因素。天底下只有一種方法可以促使人去做任何事。你可以用槍威逼他人,也可以用體罰或恐嚇的辦法使小孩服從你。但是,這些粗陋的辦法只能製造一種極爲不良的反應。而真正要他人做事的唯一辦法就是,給他想要的東西,那麼一個人可以心甘情願的爲你做任何事。按照弗洛伊德的說法,一個人做事的動機不外乎兩點:性衝動和渴望作偉人。美國學識最淵博的哲學家之一,約翰 杜威有另一種說法,他認爲,人類本質裏最深遠的驅動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請記住這句話-------“希望具有重要性”,這一點非常重要。真誠的讚賞他人。渴求他人的注意,並希望他人感到自己的重要,這是人性的一大特徵。誇獎別人應注意兩個原則:一是誇獎別人要真誠,出於真心。二是,誇獎的內容應被對方所注意。四、要尊重對方比較隱私的需要尊重對方比較隱私的不被外人知道的需要,或者是對方的難言之隱,當你考慮到這點時,可以肯定你就具有仍對方最任何事的動力。與人爲善是人情關係學中最基本的 策略和手段。給予並不在乎數量的多少,而在於別人是否需要。施怨並不在於深淺,而在於是否上了別人的心。人都是愛面子的,你給他面子就是給他一份厚禮。有朝一日你求他辦事,他自然要給回面子,即使他感到爲難或是感到不是很願意,這便是人情往來的全部精義所在。幫忙應注意下列的事項:一,不要使對方覺得接受你記得幫助是一種負擔。二、要做的自然隨和。如果對方也是一個能爲別人考慮的人,你爲他幫忙的種種好處,絕不會像彈出去的子彈一去不回,他一定會用別的方式來回報你。對於這種知恩圖報的人,應該經常聯繫。 

教師不妨學習一些人際交往術----《社交辦事能力提升訓練》讀書心得

吳培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