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迷人的夏天》相關教學資料

 青蛙

《迷人的夏天》相關教學資料

青蛙是兩棲類動物,青蛙是以昆蟲和其他無脊椎動物爲主食,因此必須棲息於水邊。

青蛙頭上有兩隻圓而突出的眼睛,一張又寬又大的嘴、舌頭很長。身體的背上是綠色帶有深色條紋,腹部是白色。身體下面有四條腿,前腿短,後腿長,腳趾間有蹼。青蛙是兩棲動物,能在地上跳,也能在水裏遊,會發出“呱呱”的聲音,雄的叫聲響亮。

春天,青蛙在水草上產卵,卵慢慢地變成蝌蚪。蝌蚪是黑色的,圓圓的身體,有一條長尾巴,蝌蚪一天天長大,先長出後腿,再長出前腿,尾巴漸漸地縮短退化,最後變成青蛙。

青蛙是捉害蟲能手,青蛙捉害蟲全靠他又長又寬的舌頭,舌根長在口腔的前面,舌尖向後,還分叉,上有許多黏液,只要小飛蟲從身邊飛過,就猛地往上一跳,張開大嘴,快速地伸出長長的舌頭,一下子把害蟲吃掉。青蛙是保護農田的功臣,我們都要愛護它。

蟋蟀

蟋蟀,別名:蛐蛐、夜鳴蟲、將軍蟲、秋蟲、鬥雞。黃褐色至黑褐色。頭圓,胸寬,絲狀觸角,強於咬鬥。前足和中足相似並同長;後足發達,善跳躍;尾須較長。前足脛節上的聽器,外側大於內側。雄性喜鳴、好鬥,有互相殘殺現象。雄蟲前翅上有發音器,由翅脈上的刮片、摩擦脈和發音鏡組成。前翅舉起,左右摩擦,從而震動發音鏡,發出音調。

蟋蟀穴居,常棲息於地表、磚石下、土穴中、草叢間。夜出活動。雜食性,吃各種作物、樹苗、菜果等。蟋蟀的某些行爲可由特定的外部刺激所誘發。在鬥蟋蟀時,如果以細軟毛刺激雄蟋的'口須,會鼓舞它衝向敵手,努力拚搏;如果觸動它的尾毛,則會引起它的反感,用後足脛節向後猛踢,表示反抗。

爬山虎

又稱爬牆虎、地錦等,葡萄科,多年生大型落葉木質藤本植物,夏季開花,花小,黃綠色,漿果紫黑色。常攀緣在牆壁或岩石上,廣見於我國各地。

爬山虎可採用播種法、扦插法及壓條法繁殖。性喜陰溼環境,但不怕強光,耐寒,耐旱,耐貧瘠,耐修剪,怕積水,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在陰溼、肥沃的土壤中生長最佳。爬山虎佔地少、生長快,綠化覆蓋面積大。一根莖粗2釐米的藤條,種植兩年,牆面綠化覆蓋面便可達30至50平方米。由於爬山虎的莖葉密集,覆蓋在房屋牆面上,不僅可以遮擋強烈的陽光,而且由於葉片與牆面之間的空氣流動,還可以降低室內溫度。它作爲屏障,既能吸收環境中的噪音,又能吸附飛揚的塵土。爬山虎的卷鬚式吸盤還能吸去牆上的水分,有助於使潮溼的房屋變得乾燥;而乾燥的季節,又可以增加溼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