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教案(精選6篇)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教案(精選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教案(精選6篇)

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透過觀看啞劇表演,理解故事內容、含義,懂得團結就是力量的道理。

2、嘗試用各種方式學習互助與合作的技能,體驗團結互助的成功和喜悅。

3、初步萌發集體主義情感,培養集體主義精神。

活動準備:

1、《螞蟻搬豆》故事的桌面教具(小螞蟻、大樹、黑洞、黃豆)。

2、重紙箱五個,各種豆子混在一起的操作盤每組兩份。

3、生活中人們團結合作做事畫面的PPT。

4、雙簧表演視頻。

活動過程:

一、透過觀看啞劇表演,理解故事內容、含義,懂得團結就是力量的道理。

1、教師逐一出示桌面教具,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

這是什麼?它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呢?我們一起來看一段表演。

2、教師操作桌面教具,演示故事的的前半部分。

(1)你看到了什麼?發生了什麼事?

(2)教師用歌唱的形式演唱故事的前半部分。

(3)小螞蟻該怎麼辦呢?請幼兒幫忙想辦法。

3、教師操作桌面教具,演示故事的後半部分。

(1)小螞蟻用了什麼好辦法呢?

(2)教師用歌唱的形式演唱故事的後半部分。

4、理解故事的含義,懂得團結就是力量的道理。

(1)故事中的小螞蟻爲什麼一開始搬不動,後來又搬起來了呢?

(2)你喜歡故事中的小螞蟻嗎?爲什麼?幫助幼兒提升故事含義,懂得團結力量大的道理,鼓勵幼兒也要象小螞蟻一樣學會團結,學會合作。

二、設定情景,進一步理解團結、合作的意義。

1、情景表演,感受團結合作能解決困難。

(1)我要把這個箱子搬到那邊去搬不動,怎麼辦呢?

(2)鼓勵幼兒動腦筋發表意見

(3)所有小朋友一起幫忙搬箱子,終於很快就把所有的箱子全搬好了。

(4)小結:我搬不動箱子時,熱心的小朋友們幫助了我,我真高興,謝謝幫助我的小朋友。(“謝謝。”“不用謝”)你們幫助了我心理感覺怎樣?(很開心)對,團結的力量非常大,所以我們遇到困難時也要團結起來,互相幫助。

2、開展比賽,體會人多、合作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老師不小心把赤豆、花生、黃豆和綠豆都混在了一起,請小朋友幫忙幫我撿出其中的黃豆。

(2)交代任務要求:五個人一張桌子。每張桌上有相同的兩份任務。一份任務由一人單獨完成,另一份任務由四人合作完成。

(3)相同時間裏,那一份任務完成得快?爲什麼?

(4)小結:相同的任務,人多了,大家合作了就完成得快。

(三)遷移經驗

想一想生活中還有什麼事情也需要很多人來幫助,才能將事情做得又快又好又省力呢?

活動延伸:看雙簧表演

合作的好處真是太多了,如果表演中加上了默契的合作會有怎樣的效果呢?一起來看一看:雙簧表演。

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教案 篇2

目標:

1、透過活動使幼兒知道拾到東西應該還給失主,並瞭解找失主的方法。

2、引導幼兒體驗丟失東西和撿到東西后的着急心情,找到東西和把東西還給別人時的不同情緒情感。

準備:

動物頭飾、情景表演

過程:

(一)引起興趣,引出課題。

師:今天,老師要來變個魔術,你們想看嗎?

(二)基本部分:

1、情景表演,讓幼兒瞭解小貓丟了東西着急、難過的心情和小兔把東西還給它以後高興的心情。

提問:

1、小貓丟了什麼?心裏怎麼樣?(着急、難過)

2、誰撿到了帽子?(小兔)

3、小兔撿到了帽子是怎麼做的?(他說了什麼?)

集體練習:請問,這是你丟的帽子嗎?

小結:把帽子還給了小貓,小貓可高興了,小兔着見小貓這麼高興,他心理也很高興,我們小朋友要向小兔學習,拾到東西要還給別人。

2、討論,幫助幼兒體驗丟了東西、拾到東西還給別人等情況下的不同情感。

(1)小朋友有沒有無過東西?丟過什麼?心裏怎樣?

(2)你丟了東西,別人拾了還給你,你心裏怎樣?

(3)你有沒有拾到過別人的東西?你是怎麼做的?心裏怎麼樣?

3、情景表演,激發幼兒幫助小動物的動機,使他們體驗到幫助了別人會很快樂。

師:看看又發生了什麼事,小動物們爲什麼難過?(看見他們難過,小朋友你們心裏怎麼樣?

(1)提問:小動物們這麼難過?它們丟了東西心裏怎樣?看見他們難過你的心裏怎樣?那怎麼辦呢?我們一起幫助他們(請問,剛纔你們在哪裏玩的?)我們到走廊裏、樓梯口、午睡室去看一看,如果發現地上有東西就怎麼辦?

(2)幼兒幫助小動物們找東西,(拾起來,拾起來以後怎麼做呢?問問撿到東西后怎麼說?請問這是你丟的東西嗎?

(3)幼兒找東西

(4)師:剛纔我們幫助小動物找到了東西,還給了他們,他們一定很高興,他們肯定會來謝謝我們的,我們小朋友把東西還給了失主做了好事,心裏怎樣?(做一做高興的樣子,笑一笑)

(5)提問:剛纔你撿到了什麼東西?是怎樣還給丟東西的人的,說了什麼話?

4、幼兒討論:

(1)拾到了東西爲什麼要還給別人?

(a)人家會難過,會着急。

(b)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拿。

(2)(表揚自己)

討論:找不到失主的東西該怎麼辦呢?

(三)結束:

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地球生病的原因。

2、學習保護環境的基本方法。

3、增強環保意識。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1、掛圖《地球病了》。

2、地球受污染和排除污染後的多媒體課件及其設施。

3、教師繪畫一幅:地球病了。

4、幼兒人手一份:繪畫紙、水彩筆、油畫棒。

活動過程:

1、出示掛圖,匯入課題。

(1)出示掛圖,同時放錄音:孩子們,我病得厲害,難受得很,你們快幫幫我吧!

(2)提問:

a、圖上有什麼?

b、地球媽媽怎麼了?

c、地球媽媽爲什麼會生病?

2、組織幼兒觀看多媒體課件,知道地球受到污染的原因。

(1)說說多媒體所展示的地球被污染現象。

a、森林被砍到了許多。

b、工廠冒濃煙。

c、水變成了黑色。

d、到處是垃圾。

e、汽車排放尾氣。

(2)提問:地球媽媽還生了哪些病?

3、請幼兒當醫生已到幼兒討論保護地球的方法。

(1)針對污染,幼兒自由討論排除污染的方法。

(2)引導幼兒觀看受污染和排除污染的課件,比較並說出怎樣是地球媽媽的病好起來。

小結:建立污水處理工廠,把髒水變乾淨,工廠不要放黑煙,汽車用電、天然氣、太陽能來開動,建立垃圾處理大工廠,多種花草樹木,保持水土,淨化空氣,是地球媽媽的病好起來。

4、繪畫活動:打扮地球媽媽。

(1)教師出示地球媽媽“生病時”不美的畫像,激起幼兒給“治好病”的地球媽媽畫一幅美麗的畫像,打扮打扮地球媽媽。

(2)播放音樂,幼兒在音樂中自由作畫。

(3)展示、評價。

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對情緒有初步的認識,知道人的情緒會變化,會用情緒溫度計記錄自己的情緒。

2、懂得保持良好的情緒對身體的好處。

3、讓幼兒知道愉快有益於身體健康。

4、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5、學會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樂觀的情緒,逐漸養成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1、氣溫溫度計一個。

2、臉譜圖:興奮、高興、傷心。

3、可調式情緒溫度計若干。

4、磁帶:《快樂舞》、《小熊的葬禮》音樂。

活動過程:

1、提問:“氣溫的變化用什麼表示?”教師出示氣溫溫度計,讓幼兒知道氣溫的變化可以用溫度計來表示。

2、認識情緒,知道人的情緒也會變化。

(1)請幼兒分別欣賞《快樂舞》和《小熊的葬禮》的音樂,感受自己的情緒的變化。

(2)出示不同的情緒臉譜並認識:興奮、高興、傷心,讓幼兒說說自己有沒有過這樣的情緒。

(3)認識情緒溫度計:知道情緒同氣溫一樣會變化,可以用情緒溫度計來記錄自己的情緒。

①幼兒操作自己的情緒溫度計,並同旁邊的幼兒說一說自己的情緒。

②請個別幼兒把自己的情緒溫度計給大家看,猜一猜他的情緒是怎樣?使幼兒懂得情緒溫度計不僅可以記錄自己的情緒,也可以瞭解別人現在的情緒。

3、透過故事,瞭解情緒對健康的影響。

(1)提問:“你喜歡什麼樣的情緒?爲什麼?什麼樣的情緒最讓人舒服,對身體最有益。

(2)講故事《小兔過生日》、《長頸鹿丟了花帽子》,讓幼兒懂得過分高興和過分傷心對身體不利,最讓人舒服、最利於健康的情緒就是“高興”。

鼓勵幼兒平時用情緒溫度計記錄自己的情緒,讓自己天天都有“高興、開心”的情緒,這樣本另會學得更好,身體會更健康。

活動反思

讓孩子認同自己,有情緒空間,能自由、開放地感受和表達自己的情緒,使某些原本正常的情緒感受不因壓抑而變質。我和孩子一起看圖片學習怎樣適當宣泄自己的情緒,如:在憤怒的時候,不妨跑跑步、打球來釋放;在悲傷時,不妨大哭一場等。只有駕馭自己的情緒,才能成爲健康的孩子。

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教案 篇5

勞動活動:果實滿園香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紅薯和桔子的特點。

2、嘗試自己洗紅薯,刨紅薯,剝桔子,並嘗試用紅薯和桔子。

3、體驗勞動帶來的快樂和樂趣。

活動準備

紅薯桔子大電飯鍋白糖若干

活動過程:

1、出示從“走進田野”活動中幼兒親手挖的紅薯和摘的桔子,引起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2、請幼兒仔細觀察紅薯和桔子的外形特點,並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述,教師再給幼兒詳細講解紅薯和桔子的特點。

3、“今天,老師想讓小朋友自己動手洗紅薯,刨紅薯,剝桔子,並用這些勞動果實和老師一起來燒甜甜的點心吃。”教師示範洗紅薯,刨紅薯,剝桔子。

4、請幼兒分組自己洗紅薯,刨紅薯,剝桔子,教師在一邊巡迴指導。

5、教師和幼兒一起將洗淨刨好的紅薯和剝好的桔子放在大電飯鍋中燒煮,在燒煮的時候,請幼兒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對剛纔勞動的感受。

6、全體幼兒和教師一起分享甜甜的點心。

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對不起"的神奇之處,培養幼兒養成做錯事時"對不起"的習慣。

2、引導孩子正確處理同伴間的合作關係,提高他們的交往能力。

重點難點:

讓幼兒知道"對不起"的神奇之處,培養幼兒養成做錯事時"對不起"的習慣。

活動準備:

準備小故事一個、掛圖四張、音樂磁帶一盒。

活動過程:

一、匯入課題

1、講故事《"對不起"真神奇!》

一天陽光明媚、天氣晴朗,老師帶小朋友在院子裏玩滑梯。只見小朋友。

"方雅,你是踩了她的腳嗎?"……高高興興地去玩了。("對不起"真神奇!)

2、提問:師:小朋友,你碰到過這樣的事情嗎?

師:你是怎樣做的呢?

二、深入主題。

1、觀看掛圖四副。

2、玩積木時榮榮不小心把實實的積木弄倒了。

3、喝水時鵬鵬不小心把水灑到了倩倩的身上。

4、吃飯時龍龍不小心把飯湯弄到迪迪的手上了。

5、睡覺時文文不小心蹬到了策策的身上了。

老師帶領幼兒一起邊看邊說邊討論,幼兒積極發言。

6、欣賞歌曲《對不起,沒關係》

三、表演示範

1、老師和小朋友一起進行歌表演練習。

2、小朋友可以把生活、學習活動中的事情編成歌詞表演。

四、主題擴展。

學習文明禮貌用語"請、對不起、你好、謝謝、再見!"修改建議教後反思:在活動中,我讓孩子們先講述自已平時與同伴之間發生誤會的情節,並且讓其他同伴評價其錯與對,再根據自己平時玩遊戲時發生的一些識會改編歌詞,並請同伴彙報演唱,孩子們積極性很好,陳薇羽在歌唱時,還能加上動作肢體語言,對於歌曲的學唱起到了很好的鞏固作用。總體而言,本堂課各個教學環節設計合理、有效,完滿完成教學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