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多才多藝的曹操

丁啓陣

多才多藝的曹操

記得有人說過,中國歷史上才藝最全面的名人是蘇軾。我曾經也是這麼認爲的。但是,現在我覺得,比起蘇軾,曹操的才藝有過之而無不及。

蘇軾的才藝基本集中在文藝創作上,具體包括詩、詞、散文、書法、繪畫等文藝樣式的創作。此外,作爲美食家,他在烹飪上也有一定的研究。而曹操的才藝,並不限於文藝創作,軍事、政治,都有傑出的成就,被史學家、《三國志》作者陳壽稱爲“非常之人,超世之傑”。蘇軾雖然也做過兵部尚書,但他在軍事修養方面,顯然不能跟曹操同日而語。曹操是難得一見的文武全才,上馬能橫槊衝鋒,下馬能賦詩論學。

其實,就是文藝方面,曹操擅長的項目也不比蘇軾少。具體地說,曹操有如下才藝:

詩歌創作。曹操存世的詩歌作品,數量沒有蘇軾多。但是,成就可觀,影響很大。鍾嶸在《詩品》中這樣品評曹操詩歌:“曹公古直,甚有悲涼之句。”東晉初權臣王敦每次喝高後,都會背誦起曹操的詩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邊背誦便拿如意在痰盂上打節拍,時間長了,痰盂邊緣被敲打得殘破不堪。宋代文論家敖陶孫稱讚曹操的詩“如幽燕老兵,氣韻沉雄”。曹操的《蒿里行》《卻東西門行》《步出廈門行》《對酒》《苦寒行》《短歌行》都是優秀之作。其中,《步出廈門行》(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是中國詩歌史上難得一見的海景詩,《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是中國詩歌史上最早將詩酒精神相互融合的傑作。兩首膾炙人口的作品,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中國歷史上,有詩歌流傳下來的帝王級人物,曹操不是第一個。但是,曹操可以說是第一個達到專業詩人水平的帝王級人物。詩歌創作之所以成爲隋唐之後士大夫階層趨之若鶩的名山事業,曹操和他的兒子曹丕功不可沒。

散文創作。曹操無意做散文家,但是,職位所繫,性情所至,他的《述志賦》《遺令》等文章,都直抒胸臆,個性鮮明,震撼人心。

書法藝術。衆所周知,蘇軾的“石壓蛤蟆體”書法,相當有名,是北宋四大書法家之一,素有“蘇黃米蔡”的說法。蘇就是蘇軾,黃是黃庭堅,米是米芾,蔡就是蔡襄(也有說是蔡京的)。曹操的書法也不含糊。據張華《博物志》記載,漢朝,安平人崔瑗和兒子崔寔,弘農人張芝和弟弟張昶,都善於草書,曹操的草書造詣,跟他們相當。

音樂修養。蘇軾基本上是不懂音樂的,他的詞被李清照譏爲“句讀不葺之詩”。而曹操,卻在音樂上有很深的修養。張華《博物志》雲,漢朝時桓譚、蔡邕擅長音樂,曹操的音樂造詣跟他們不相上下。曹植曾說,曹操做了詩歌后,往往“被之琴瑟”,即譜出曲子。王沈《魏書》有過記載,曹操寫了新詩之後,“被之管絃,皆成樂章”。曹操會譜曲,也會演唱。《宋書樂志》記載,漢朝的《但歌》四首樂曲,沒有節奏,最早是一個人唱,三個人和。曹操很喜歡唱這一組曲子。若在今天,曹操就是一個創作型歌星。

圍棋修養。蘇軾《觀棋》詩序雲:“予素不解棋,嘗獨遊廬山白鶴觀,觀中人皆闔戶晝寢,獨聞棋聲於古鬆流水之間,意欣然喜之。自爾欲學,然終不解也。兒子過,乃粗能者,儋守張中日從之戲,予亦隅坐,竟日不以爲厭也。”可見,蘇軾雖然是不錯的觀棋者,也寫過不錯的觀棋詩,但他基本上不會下圍棋。而據張華《博物志》記載,曹操是圍棋高手。當時圍棋名家有馮翊山子道、王九真郭凱等,曹操的棋力跟他們差不多。

養生之道。古代讀書人,多多少少都懂點醫藥、養生之道,蘇軾大約也是懂一點的。但是,蘇軾應該沒有曹操懂得那麼多。久病成醫的緣故吧,曹操在醫藥養生方面花過不少時間。張華《博物志》雲,曹操“好養性法,亦解方藥”。他結交了不少方術之士,例如左慈、華佗、甘始、郄儉等。有這麼一批名醫整天圍繞身邊,相互切磋,曹操的醫藥、養生修養,應該是非常了得的。

烹飪研究。蘇軾是美食家,吃遍南北,但他基本上只是一個品嚐專家。由於他一生大部分時間都處於顛沛流離之中,所能品嚐到的東西都是民間習見之物,珍饈佳餚,所知有限。蘇軾在烹飪上貢獻不小,傳說用豬肉文火慢燉而成的“東坡肉”是他發明的;他自己最爲得意的是幾款羹,其中一款用春筍、齏粉(姜、蒜、韭菜的碎末)、薺菜烹製而成,一款主要材料是蔓菁和蘆菔(蘿蔔)烹製而成,還有一款“東坡玉糝羹”,其實是他兒子蘇過發明的。相比之下,曹操的烹飪研究要比蘇軾更加系統,更加進階。根據汪師韓《文選理學權輿》所言,《文選注》所引羣書中有曹操的.《四時食制》。也就是說,曹操寫過一本叫《四時食制》的烹飪學專著。可惜的是,這書現在已經看不到了。但是,儲存在《太平御覽》中的片言隻語,透露出了這樣一個資訊:曹操的烹飪研究非常細緻。他講到了十四種魚的特點、產地、烹製方法等。例如,“鱣魚,大如五斗奩,長丈,口頜下。常三月中從河上,常於孟津捕之。黃肥,唯以作酢。淮水亦有。”其中有的魚,今天已經很難考證是什麼魚了。

以上所述,只是文獻中有明確記載的。不難想象,曹操一定還有許多不見經傳的才藝修養。

曹操的這些才藝,當然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都是他後天努力學習、鑽研得來。曹操的學習、鑽研精神,是很驚人的。曹丕在《典論自敘》中說他“雖在軍旅,手不釋卷”,王沈《魏書》說他“御軍三十餘年,手不捨書,晝則講武策,夜則思經傳,登高必賦……”。

要做到如此多才多藝,得多麼專心致志,得付出多少努力,得花費多少時間!我一直不相信,真實的曹操會是後來小說、戲曲中塑造的那樣,是個奸詐陰險之人。奸詐陰險之人,能有興趣和耐心學習、鑽研那麼多不講政治、無關宏旨的才藝嗎?一個人,當他在專心致志地學習、鑽研那些怡情養性的才藝的時候,他的心裏不可能是奸詐陰險的。曹操之所以成爲小說、戲曲中的反面人物,其實跟他的多才多藝有相當的關係,不遭人妒是庸才嘛。當然,也跟他直接或間接殺害楊修、禰衡等文人有關。小說、戲曲都是文人編寫的,殺害文人,不落罵名纔怪呢。不過,更重要的原因,還在於曹操對傳統封建禮法的藐視與否定。這一點,隋唐時期,還少有人非議。但是到了理學盛行的宋代,就成了不可饒恕的罪孽。自從朱熹開始對曹操破口大罵,口口聲聲罵他是竊國、竊聖人之法的賊(《朱子語類》卷140)之後,曹操的形象就一落千丈了。

標籤:多才多藝 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