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怎樣才能寫好教學反思3篇

引導語:身爲一名人民老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怎樣才能寫好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怎樣才能寫好教學反思3篇

怎樣才能寫好教學反思篇1

一、什麼是教學反思

反思教學就是教師自覺地把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作爲認識對象而進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靜思考和總結。它是一種用來提高自身的業務,改進教學實踐的學習方式,不斷對自己的教育實踐深入反思,積極探索與解決教育實踐中的一系列問題,從而進一步充實自己,提高教學水平。

二、爲何要寫教學反思

1、促進思考向縱深發展的意義。

一般的思考,往往因時間、大腦遺忘規律等方面的因素,或者導致思考停留在一般或者還沒思考出具體的結果就產生了擱置現象。而寫,首先需要教師對在教學中的引發了注意的教學現象進行認真地回憶,具體、細緻、形象的描述,形成對教學事件、個案的進一步細緻地、比較全面的認識,爲深入思考奠定了基礎。其次,寫反思的時候,因爲要落筆,就需要對所思考的內容進行邏輯化、條理化、理性化的表述,促使思考具有一定的理性化。我們經常遇到這樣的現象;同時,對寫下來的教學現象、個案進行思考,因爲寫得翔實,思考也會趨於全面。

2、促進教師教育理論學習的深入。

如果一般的思考,往往是教師的思考不能夠與理論的學習結合起來,從而導致思考的膚淺。而寫,往往使人產生一種寫的深刻一點的需求,在這種需求的驅動下,往往要參閱一些資料、翻看一些書籍,促使教師進一步學習,是自己的思考與倡導的理論結合起來,從而實現對理論認識的提升,從而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

3、促成教師的經驗積累和提升。

一般的思考,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將往事淡忘。而寫,能夠幫助教師把自己教學實踐中的經驗、問題和思考積累下來,使自己對自己教學現象中的典型事例和思考深深地記憶下來。因爲寫的積累作用,教師便真正成爲了一個有豐富教學經驗和理性思考的教師。同時,寫下來的東西更方便與人交流,會促進教師更好的發展。

三、教學反思的內容

1、寫成功之處

將教學過程中達到預先設計的教學目的、引起教學共振效應的做法;課堂教學中臨時應變得當的措施;層次清楚、條理分明的板書;某些教學思想方法的滲透與應用的過程;教育學、心理學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觸;教學方法上的改革與創新等等,詳細得當地記錄下來,供以後教學時參考使用,並可在此基礎上不斷地改進、完善、推陳出新,達到光輝頂點。

2、寫不足之處

即使是成功的課堂教學也難免有疏漏失誤之處,對它們進行系統的回顧、梳理,並對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爲今後再教學上吸取教訓,更上一層樓。

3、寫教學機智

課堂教學中,隨着教學內容的展開,師生的思維發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會因爲一些偶發事件而產生瞬間靈感,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時利用課後反思去捕捉,便會因時過境遷而煙消雲散,令人遺憾不已。

4、寫學生創新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總會有“創新的火花”在閃爍,教師應當充分肯定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一些獨特的見解,這樣不僅使學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廣,而且對學生也是一種讚賞和激勵。同時,這些難能可貴的見解也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與完善,可以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水平。因此,將其記錄下來,可以補充今後教學的豐富材料養分。

5、寫“再教設計”

一節課下來,靜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學規律;教法上有哪些創新;知識點上有什麼發現;組織教學方面有何新招;解題的諸多誤區有無突破;啓迪是否得當;訓練是否到位等等。及時記下這些得失,並進行必要的歸類與取捨,考慮一下再教這部分內容時應該如何做,寫出“再教設計”,這樣可以做到揚長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和高度。

四、寫好教學反思的方法

1、從懷疑處反思。

從懷疑處尋求問題,至少產生兩個角度以上的思考。如:教學方法的使用是否科學。從“是”與“否”兩個角度,還可以延生出怎麼“更科學”,怎麼才能避免“不科學”等舉一反三的思考。

2、從轉換立場處反思。

一個教學細節,從教師、學生、家長的角度來看也會不同,細究之,從學生的不同層次來看也是如此。因此,反思中,要有機地尋求轉換立場,多角度來“包圍”反思主題,才能增強反思的深度與客觀性。

3、從轉換知識系統、學科領域處反思。

綜合實踐、跨學科教學實踐是課程標準的新理念。因此,反思有時也應從轉換知識系統、學科領域來尋求不同的答案。

4、轉換時空處反思。

環境、時間的變化影響了人們的認知。每個教學細節都有其發生、發展的時空特性,一堂課、一個教育教學過程的成功與失敗都有諸多偶然因素,不要因爲成功或失敗就放過或忽略潛藏其中的問題。

5、從假設性問題處反思。注重思維的設計性是培養創新思維的要點。假設是邏輯思考的重要方式。一種假設就代表一種新思維、新概念,甚至能產生與已有的問題相悖的結果。反思中提出一個假設,就可能是在發現問題後尋找到的解決問題的一把鑰匙。

6、從聯繫對比處反思。

對比體現差異,聯繫體現銜接,透過橫向、縱向的聯繫、對比,我們就可以從中發現許多新的問題。

7、從事物本質處反思。

哲學是所有科學的基礎,心理學、教育學是教育科學的基礎。要學會做更深層次的反思,就必須掌握哲學原理,學習心理學、教育學知識,才能使“反思”更全面、更科學、更客觀,才能提高“反思”的含金量。

五、寫教學反思的注意點

1、注意反思的“落腳點”。

教師們多數處於實踐研究層面,因此要重視發揮自已的優長,找準“反思”的落腳點。首先要做好個人教學能力與教學風格的自我反思,如課堂教學設計是否過於單一,教學組織是否有序,激勵獎懲是否得法,課堂氛圍是否和諧。透過一番自我“反思”,明確自已“反思”的中短期目標、方向;其次“反思”要有結合實際教育資源意識,如社區環境、學校環境、辦學條件、學生實際等,有了實際的教育資源意識,“反思”才能實事求是,才能因地制宜。

2、注意反思的“系統化”。

一堂課、一個教學細節都是反思的因子,但“反思”並不是僅僅只是爲了一堂課或一個教學細節,而是爲了更好地改造我們整個的教學理念,教學思維,說到底是提高教育教學的生命活力。因此,要做好反思還必須具備系統化意識。所有的學科都由若干的子系統組成,都有其內在的規律特徵與傳統經驗積累,只有進行“系統”的反思、實踐,才能提高整體教學能力,才能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境界。

3、注意反思的“實踐性”。

新課標是一種理念,實踐是在理念的指引下進行的,理念又是在實踐的論證下發展的。“反思”的目的就是爲了改造教學實踐,在實踐中體現價值。

4、注意反思的“發展性”。

經驗的積累與知識能力的更新,對於新時期的老師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反思不僅僅只是對教學實踐的反思,還應該有對“反思”的“再反思”,反思後的再學習,學習後反思。

怎樣才能寫好教學反思篇2

一、爲什麼要進行“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是一種有益的思維活動和再學習方式,每一位優秀教師的成長都離不開教學反思。如果一個教師僅僅滿足於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那麼,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學經驗,也許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複;除非……善於從經驗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則就不可能有什麼改進”。他可能永遠只能停留在一個新手型教師的水準上。我國著名心理學家林崇德也提出“優秀教師=教學過程+反思”的成長模式。葉瀾教授說: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難以成爲名師,但如果寫三年反思則有可能成爲名師。

教學反思可以激活教師的教學智慧,探索教材內容的嶄新呈現方式,構建師生互動機制及學生學習新方式。它是我們教師成長的“催化劑”,是教師發展的重要基礎。是否具有反思的意識和能力,是區別作爲技術人員的經驗型教師與作爲研究人員的學者型教師的主要指標之一。

反思不僅是批判性的思考,而且是教師以自己的教學實踐爲思考對象,對自己在教學實踐做出的行爲以及所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教學有其延續性,教過了不是了結,不能邊教邊丟。我們不妨回過頭來看看整個教學過程,追問一下:“我的教學有效果嗎?”“有沒有比這更有效的教學?”正如有的教師所說,透過反思,在學生的“錯誤”中求發展,在教師的“失敗”中尋發展,在教材的“侷限”上尋發展。反思是教師全面發展的過程,教師只有全面深入地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爲時,他才能從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審視、修正原始經驗,在強化、否定的思維加工中,經驗得到了提煉與昇華,從而轉變爲一種目標明確並有先進理念支撐的實踐行爲,讓自己從一名“教書匠”轉變爲“科研型”教師,甚至“學者型教師”。

目前,我們所進行的教學反思貫穿於教學的全過程,分爲課前反思、課中反思和課後反思三個階段。課前反思即是對課程標準及教材的解讀和對教學設計的初步設想,因而它具有預期性,能讓教學成爲一種自覺的實踐;課中反思即及時地在行動過程中反思,它具有調控性,有助於教師課堂控制和應變能力的提高;課後反思具有深刻性,讓教學經驗理性化,有利於教師總結和評價能力的提升。

通常這種反思我們可以透過評課,做教學案例、寫教學手記等方式來進行。說到反思,許多教師便認爲是寫寫教學札記,實際上做教學案例、評課也是一種反思。評課包括自評或他評,具體內容可以從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個角度進行。評課有益於教師悟出箇中滋味,獲益匪淺。寫教後札記更多是重在分析、總結,不僅要記錄下成功與失敗,而且還要寫進自己的感悟,補充意見,使其成爲今後教學的借鑑。教學案例是課改中出現的新名詞。它的最大特點就是在實踐中不斷反思,透過一些具體的教學片段或剖析或對比,說明一些道理,讓教師具體地領悟到怎樣做,更能符合新理念。這樣,教學問題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決,教師的教學水平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教學理論也就會隨之得到一定程度的豐富。

二、“教學反思”思什麼?

簡單地說,教學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如何學;別人如何教、如何學;如何在教中學、學中教的問題。教師要反思的內容很多,但以下幾方面是反思的重點。

反思成功得意之處。如教學中引起師生共振效應的做法;課堂上一些精彩的師生對答、學生爭論等;教學思想方法和教學原則運用的體會;教法改革和臨時應變的教學措施;感受最深的教材改進和創造性的處理。這些可供以後教學時參考,有不斷改進和完善教學的功效。

反思失誤之處。側重審視自己課堂教學的失誤之處,以及解決問題的辦法、對策。如問題情境的創設有沒有給學生思考的空間;學習活動的組織是否有利於學生的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有沒有流於形式;是否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學生學習的興趣如何等等。對他們進行回顧、梳理,並作出深刻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爲以後教學時的借鑑,同時找到針對問題的解決辦法和教學新思路,寫出改進的策略和“二度設計”的新方案。

反思學生見解。學生的一些獨特見解猶如智慧的火花,不僅能啓發同伴,對教師的教學也有開拓思維的良好作用。如課堂上學生的獨特見解、學生的精彩回答、學生的創新思維等都源於學生對文字的獨特理解、源於學生對世界的獨特感受,是十分豐富的可貴的`課程資源,也是教師可利用的寶貴教學資料

反思學生的問題和建議。學生在學習中肯定會遇到很多困難,也必然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有些是個別的,有些是普遍的,也有些是教師意想不到的,還有一些是富有創新性的。可能有的問題一時難以解答,教師就應及時記錄下來這些問題,並及時反思,以便在今後的教學中對症下藥。這樣做,一方面可以豐富自己的教學思維和教學經驗,另一方面也能促進自身教科研水平的提高。同時,還關注了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教學主體作用和體現了教學民主意識。還有對於學生的教學建議也應該做必要的記錄和反思。

怎樣才能寫好教學反思篇3

01.圍繞一個“點”

“點”就是問題,問題是反思的起點,沒有問題就沒有反思。不針對問題的反思是沒有實效的反思,因此基於問題是反思走向深入的前提。

對教學現象進行鍼對性分析,挖掘隱藏在教學行爲背後的教學理念方面的種種問題,找出學生學習行爲方面的共性問題,然後圍繞問題,進行多側面、多角度反思。主動捕捉典型的教學問題,用心感悟、用心反思,反思纔有深度。

02. 需要一個“理”

問題的解決需要理論的支撐,基於理論對課堂中發生的問題作出理性的分析和深刻的反思,才能找到針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沒有理論的反思只能停留在經驗層面上,不能深入到問題的本質,致使問題不能得到有效解決。針對問題去學習相關理論,進而站在理論高度去剖析問題的成因,提出問題的解決思路和方法,可以避免反思在同一水平上反覆。

基於理論進行反思,不僅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有效對接,而且使我們更加理智地、全面地、辯證地看問題,使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03.找到一個“標”

反思就是自省。而自古就有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說法,可見,反思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它要求當局者能夠跳出自我,另眼看“我”,做清醒的旁觀者,做明白的自知者。所以教師要找到一個標,進行對比,自己上一節,聽他人一節,兩相對比優劣自知,在反思中改進自己的不足之處,發揚自己的長處。當然,一個教師所呈現出的每堂課都與他自身的文化積澱有關。

學識淵博,遊刃有餘;學識淺薄,左支右絀。找到一個標,也有利於我們加強自己的積澱。

04.在對話中提高

反思本身就是一種對話——與史對話,與事實對話,與他人對話,與自己對話。

所以反思不能侷限於個體,還應該有同伴的參與和合作。一方面,反思是建立在證據基礎之上的,其中他人的反饋是個人反思不可缺少的資料來源。另一方面,實踐性知識作爲一種隱性知識,必須透過共享、外化、組合才能得以內化、轉化和傳播。個體行爲不僅受個體內部條件的影響,而且受羣體環境的制約,正是羣體與成員間的相互作用與影響才構成了羣體行爲的動力場。在這個動力場,個體的角色和羣體的角色相互發生作用,產生巨大的智慧。

集體備課機制爲教師提供個體與整體和諧共融的良好環境,合作其中能使自己從各個角度獲取反饋資訊,促進反思的深入有效的進行,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從而在合作反思中進步,在互補共生中成長。

05.做造影更要做CT

教學過程尤如人們的身體,是否有病狀需要做造影更要做CT,做造影,對某個部分做一個整體的分析是必要的;做個CT,把整體切開進行斷層掃描,搞清楚細節更是必須的,總之是要敢於保留、勇於否定,這是反思的難點。

教師的每一次反思都意味着對過去的教育理念和行爲的揚棄與對未來發展的規劃,它既是一種自我否定,也是一種自我超越。所以教師要對自己習慣的思維方式、行爲方式和傳統習慣進行挑戰。

06.把智慧的靈光全息記錄

課堂教學中,隨着教學內容的展開,師生的思維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會產生瞬間靈感,這些“智慧的靈光”常常是不由自主地突然而至,很有可能它就是這節課中最爲耀眼的亮點,若不及時利用課後反思去捕捉,便會因時過境遷而煙消雲散,令人扼腕。

“吾日三省吾身”,“省”了就要及時的全面的加以記錄,寫就一章,必欣喜非常,因爲那“靈光”比發現的自身缺點還要彌足珍貴。

總而言之,教師寫教學反思不是爲了反思而反思,而是爲了提高自己教學的水平和能力,爲了讓學生學有所成。寫教學反思貴在及時、貴在堅持。長期積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