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永遠的茨威格

說起奧地利作家,人們知道的最多的還是里爾克與卡夫卡,前者是著名的象徵主義詩人,後者是西方現代派文學的奠基人。他們分別用詩歌和小說這兩種不同的形式同時向傳統文學發起了衝擊,不管是《豹》還是《城堡》、《審判》,都是文學史上不朽的豐碑和難以逾越的高峯。茨威格這個名字相對比較陌生,與他的另外兩個同胞相比,他似乎是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我是在單位附近的小書店裏遭遇到茨威格的,起初我只是作爲順帶纔買了他的一本小說集,因爲我必須買到一百元的書纔可以享受八折的待遇。於是我第一次讀到了《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當我讀到小說第二自然段中"你,從來也沒有認識過我的你啊。"這一句時,我預感到自己讀到了一位大師的作品。與此相似的還有杜拉斯《情人》中那膾炙人口的第一自然段,我至今還可以複述其中最動人的半句話:"與你那時的面貌相比,我更愛你現在備受摧殘的面容。"曾經有人評論茨威格是站立在男人和女人之間的精華,以男人的氣勢描寫女人細膩的情思。我知道這一定是個女性評論家說的話,對她們而言,再沒有比茨威格更能打動她的作家了,在這裏,所有的女人的痛苦不幸都可以找到她的精華版,茨威格的書是全世界女人的手絹,浸透淚水是它天生的使命。

如果我在這裏給那些少女開一個茨威格小說書單的話,我想應該是這樣一個順序:《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一個女人一生中的24小時》、《里昂的婚禮》、《既相同又不相同的兩姐妹》和《女僕勒波雷拉》。至於《看不見的珍藏》、《偶識此道》和《象棋的故事》這樣的文章是留給多愁善感型的男人看的,女人大可不必去費工夫讀它,因爲總有一天會有個男人象你講起這些故事的,況且把一個作家的書都讀完從來就不是女性讀書的風格。

然而,把這樣一個偉大的作家僅僅交給這些情竇初開的少女是對人類文明的極大浪費。很少有人能如此深入細緻的描寫人類迷惘的心靈,我記憶裏只有法國作家司湯達在這方面能與茨威格相比,然而就描寫普通女性的心理而言,恐怕這位被茨威格視爲前輩偉人文學上的老師的胖老頭也甘拜下風。因爲就作品敘述上的綿密細膩來看,司湯達的《紅與黑》起碼要刪掉五萬字的景物描寫纔可以讓人體驗到揪心的焦躁這種感覺。

作爲一名德語作家,茨威格獲得了不亞於英語、法語作品的聲譽。從他一生所追求的做"世界公民"的理想來看,他的作品被全世界的人民廣泛閱讀似乎可以告慰他那顛沛流離的一生。作爲一名猶太人他飽受了心靈上的摧殘。四十年代法西斯戰火肆虐歐洲,茨威格的精神故鄉奧地利的維也納--歐洲文明的.中心也在戰火中呻吟,此時寓居巴西的茨威格與夫人綠蒂雙雙飲彈自盡,死神的手解開了糾纏在作家內心的維也納情結。而在此之前他留下了最後一部作品《昨日的世界--一個歐洲人的回憶》,書中始終籠罩着一種悲愴與蒼涼的氣氛,無限深情的回憶了昔日到處是鮮花、歌聲和演出的維也納。在書中他說:"無論是個人生活還是社會生活,頭等重要的事,不是軍事,不是政治,不是商業。一個普通的維也納市民早晨看報的時候,第一眼看的不是國會的辯論或者世界大事,而是皇家劇院上演的節目。"作爲一個和平主義者,茨威格在離開世界之前又一次作出了自己的抗爭。

茨威格的小說如一座深夜的花園,而他的傳記作品則像一座座王宮,每一部作品裏都隱藏着文明史上的一位巨人。翻譯成中文的茨威格人物傳記系列用將近80萬字的篇幅象我們介紹了尼彩、苛爾德林、克萊斯特、司湯達、托爾斯泰、卡薩諾瓦、梅斯梅爾、瑪麗/貝克爾-埃迪、弗洛伊德和巴爾扎克、狄更斯、陀斯妥耶夫斯基這十二位人類精神領域的優秀人物。與其它人物傳記不同的是,這四本書除了介紹人物生平之外,更從一個心理學家的角度剖析了人物複雜的內心世界,它摧毀了傳統的傳記與傳主之間高牆,第一次真正向讀者展示了進入這些精神巨人的內心世界的道路。

當我在深夜裏合上《自畫像》這本書的時候,我懂得了司湯達之所以能寫出《紅與黑》,就因爲他是個不爲女人喜歡的感情豐富的醜男人,而同時我被茨威格折服了,他用一本傳記取得了別人用小說都沒有取得的效果,即透過描寫人來震撼人。在我的枕邊還放着這幾本書福克納的《喧譁與騷動》、聚斯金德的《香水》、川端康成的《雪國/千隻鶴》以及三島由紀夫的《金閣寺/潮騷》。我躺在牀上望着窗外的星空,已經很累了,卻依然睡不着,白天那個懶洋洋度日如年的我在幾個小時之後又一次感受到了生命的短暫與可貴。

我的心底涌出《聖經》上那句古老的話:你敲門,門就爲你開。你尋找,你就能找到。

標籤:茨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