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爺爺和小樹教學反思

作爲一位優秀的老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爺爺和小樹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爺爺和小樹教學反思

爺爺和小樹教學反思1

[案例]

師出示生字卡片,認讀生字。

師:下面我們來玩一個遊戲:小小擂臺賽。男女生對抗,比賽認讀生字和生詞,其他同學當評委,最後的勝利者是小擂主。

課文中出現的生字,生詞依次出現,課堂場面比較活躍。

師:組與組的對抗,一位學生背對黑板,另一學生做動作,讓他猜這是什麼字。

生用手開門

生猜:開

生穿衣的動作

生猜:穿

……

師:哪一組的同學能夠根據字的字形編出謎語或兒歌。

生1:書上結果子,是什麼字?

生2:棵

生3:爸爸的爸爸拄柺杖,是什麼字?

生4:太陽出來暖洋洋!

……

(採用多種方式讓生字和學生多次見面,在生字的復現中鞏固了識字。)

師:我們把這些生字新詞放入課文當中,看課件或插圖,找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可以同桌練讀,你讀我聽等各種方式。

生自由練讀。

師:哪一組想先讀,

師:男女生比賽讀,

教師要捨得花時間讓學生練讀,要耐心地糾正學生的字音,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

師:(課件演示冬天的情景),北風呼呼地刮,小樹在寒風裏會說些什麼呢?

生1:它會說,我好冷呀,我會凍死的。

生2:要是有人給我穿上暖和的衣服那該多好呀!

生3:等我凍壞了,我怎麼才能爲人們服務呢?

師:爺爺是怎麼做的?

生:爺爺給它穿上暖和的衣裳。

師:再讀課文,想一想“暖和的衣裳”指的是什麼?

生1:是可以保暖的衣服?

生2:不是,是稻草,因爲稻草可以保暖。

師:是呀,爺爺給小樹帶來了溫暖,小樹過得可快樂了。

(演示夏天的情景)夏天到了,小樹是怎麼做的?

生:它會謝謝爺爺的,還要報答爺爺,給爺爺撐開綠色的小傘。

師:他會說些什麼?

生1:爺爺,我要讓你過個愉快的夏天。

生2:我要讓你過個清涼的夏天。

……

師:邊讀課文邊想“綠色的小傘”指的是什麼?(可做動作理解)

生1:是指小樹的頭。

生2:是樹冠。

師:對的,爺爺在綠色的,可愛的樹冠下乘涼,心情怎麼樣?讀一讀,自己體會。

(再現課文的情景,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理解詞語,滲透讀書方法,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同時創設了情境,讓學生感受到爺爺美好的心靈,感悟人與樹之間的和諧關係,突破了教學重點。)

師:爺爺給小樹穿上了衣裳,小樹給爺爺撐開了綠傘,同學們你能說說你是怎麼理解這句話的嗎?

生1:小樹很懂事,爲爺爺遮住陽光。

生2:只要我們對小樹好,小樹就會對我們好。

……

師:同學說的真好,結合你課下蒐集的資訊,你能說說樹對人類有什麼好處嗎?

生1:有了樹,我們在炎熱的夏天也可以有地方乘涼了。

生2:在冬天,樹能夠抵擋風沙。

生3:樹對我們的生活也有很重要的作用,我們用的許多東西都是用樹做成的。

生4:有了樹,我們的生活環境就更美了。

……

師:(課件出示:小樹遇到長蟲、乾旱、缺乏養料、有人傷害等畫面)看到這些小樹,你有什麼感覺?

生1:覺得小樹很可憐

生2:有人在破壞小樹,覺得他們太壞了

師:同學們說了這麼多樹的好處,你覺得我們今後應該怎麼做呢?

生1:我們應該多種小樹,讓我們的環境更美。

生2:我們應該按時給樹刷白、治病,讓樹更好的成長起來。

生3:我們應該愛護每一棵樹,這樣他們才能爲人類造福,不應該亂砍亂伐樹木。

……

師:是的,只要我們對小樹好,按時給他治病、穿衣,小樹也會回報我們的,他能夠爲我們抵禦風沙的侵襲,抵擋陽光的炙烤可以乘涼,可以美化環境,可以淨化空氣等等。。不僅對樹,對任何一種事物或者人都是如此,只要你真心的付出了,你對他們好的,你就會得到回報,記住有付出纔有回報。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像爺爺那樣保護小樹!

師:你能把這樣的情景表演出來嗎?

讓學生自編自演課本情節。

師:誰來扮演小樹,誰來扮演爺爺?

(根據學生愛表現、好玩的特點開展教學活動,充分挖掘學生的創造潛能,發展合作精神,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閱讀積累

出示課後“讀讀說說”中的詞語:暖和的衣裳、綠色的小樹、漂亮的衣服、雪白的雲朵。

師:誰來讀一讀,

指名讀

師:你能仿照例子把後面的橫線補充完整嗎?

生:暖和的棉被

生:暖和的熱水袋

生:綠色的草坪

……

還有哪些問題?試着說一說。

生:小組合作討論。

生:我們組發現了爺爺怕小樹太冷,給它穿上暖和的衣裳,爺爺爲小樹着想。

生:小樹還會報答爺爺的保暖之恩,給爺爺撐傘。

生:我有一個問題:爺爺怎麼知道給小樹保暖了,小樹就會報答呢?

……

(“人的靈魂深處都有一個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採用質疑問難的方法,來激發學生的想象,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師:你能根據課文的內容編兒歌嗎?(課內不能完成,可以課後在家長的指導下進行)

附學生兒歌:

爺爺和小樹

下雪了,

爺爺給小樹穿上稻草衣裳,

小樹不冷了。

大熱天,

小樹給爺爺撐開綠傘,

爺爺不熱了。

爺爺,真好!

小樹,真好!

大樹

樹是一座吹不倒的涼亭,農夫們累了,

就會跑到他那裏休息,他從未嫌棄過誰。

強樹

樹有很多手,他想捉天上的雲,他想捉天上的星星。

樹的頭髮很多,不怕動物的襲擊,卻怕暴風雨的來臨。

[反思]

一、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培養,這是《語文課程標準》所大力提倡的。課堂不僅是知識傳遞的殿堂,更是人性教育的殿堂。我們要在課堂上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各種道德因素,對學生進行引導和教育,從而使教學演變成爲學生道德生活。而這節課正是抓住了能夠培養學生環保意識的課文內容。向學生滲透的是應該愛護樹木,保護植物。透過討論、彙報蒐集資訊等形式,學生能夠感受到樹木對人類的用處,及應該保護樹木,引申了對做人的教育,主要是想讓學生能夠初步感知一些做人的道理,讓學生在學到知識的同時,學會做人。

二、教師角色、學生地位都發生了變化。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宰者,而一個組織者、參與者,與學生一起欣賞、探索、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積極參與每一個教學環節,突出了學生主體,符合“人本主義”學習理論。

三、實施開放式教學,學生活動多了。整節課,教師不再一問到底,不再滿堂灌,而是組織學生遊戲,閱讀。由於是一年級,重在識字,識字與閱讀的相結合,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非常重要。學生或讀、或劃、或思、或議。正是因爲老師實施了開放式教學,使學生得到了積極參與教學全過程、充分發揮聰明智慧的良機,大大激活了學生思維。

四、注重朗讀和感悟。於老師注重組織學生對課文整體感悟,以讀爲主線,以讀代講,讀中感悟、學生讀的形式多,讀的時間長,讀的效果好,在閱讀實踐中培養了語感。

五、合作是集體生活的前提,

學會合作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的學會生存的重要內容。當今世界,

合作也是人類和平共處的主題。事實證明,

一個不會合作的個人和組織最終會被集體所淘汰。學生的學習也是如此,

課堂上有效的合作既能提高教學效率,

又能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六、自主是自能的前提。學生是一個個具有自己思想、具備不同知識背景的獨立的個體,他們有不同的興趣愛好與學習方式。有的人喜歡大聲朗讀,

有的人喜歡輕聲吟誦,

有的人喜歡邊讀邊想。在語文課堂中,

教師應給學生更多的自由支配的時間和自由選擇學習方式的權利。以學生生活經驗爲基礎進行學習,助於豐富和強化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的生活經驗與知識的學習形成一個雙向助益的關係。

七、激勵兒童質疑問難。愛因斯坦說過:“對真理的追求比真理的佔有更重要。”一個人智力的後天發展,體現在能否不斷地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抓住低年級兒童愛提問題這個思維發展的特點,重視兒童的質疑問難,廣開言路,注意保護他們的積極性。由於老師的激勵,兒童提出了一連串問題。綜合訓練培養能力。長期以來,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着重“文”輕“語”,重“寫”輕“說”的弊端。克服了這種傾向,重視對兒童說話能力的培養,有機地把說話訓練與語文的各項基本功訓練綜合起來進行。既訓練學生認真地聽,邊聽邊想;又訓練學生大膽地說,說的內容來自觀察,觀察了要思考。觀察生活說話,就是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說話能力的綜合訓練。說的訓練又和讀寫訓練緊密結合。

爺爺和小樹教學反思2

這是一篇通俗易懂的小短文。文章共三段話。第一段介紹了我家門口有一棵小樹,哦、三兩段講述了爺爺和小樹之間的關係。這篇課文的學習,我作以下幾點反思:

1、匯入的設計

一節課的匯入設計得如何,直接影響着學生對一節課的投入狀態。上課後,我藉着每位孩子都喜歡畫畫的因勢,請一位孩子上臺畫一棵樹,並讓他向大家介紹自己畫的樹,再透過老師課件畫的一棵樹讓孩子說說樹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幫助。因爲一開始就從孩子們的興趣着手,孩子們很快就投入到課堂中來。在介紹樹的好處時,大家說了好多,也很全面,接着我們就引入了課文的學習。

2、從學課文開始,我就特別注重孩子在理解文字的基礎上對文字進行感情朗讀。所以,在一次次的引導、激勵下,孩子們透過爺爺給小樹穿上暖和的衣裳,小樹還以爺爺綠色的小傘,明白了樹與人的關係,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併發出了“幫助別人,快樂自己“的論斷,這個過程都是他們自主探究的,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只是做好自己引的角色就夠了。

3、在朗讀的基礎上,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如有個別孩子,從上課開始,就一直不喜歡將課本開啟,這是一個習慣問題,說明我抓得還不夠全面。另一個就是,朗讀的時候,很多孩子很快就將文字背會,以至於齊讀的時候也不願意將課文開啟。這個問題的存在我感到比較頭大,該如何去解決,去引導,我該好好再思考、在實踐。

爺爺和小樹教學反思3

《爺爺和小樹》以孩子的口吻講述了爺爺和小樹之間的故事:冬天到了,爺爺爲小樹綁上稻草禦寒過冬,小樹不冷了;夏天到了,茂密的小樹爲爺爺遮擋陽光,讓爺爺能在樹蔭下度過炎熱的夏天,爺爺不熱了。表現出人與樹之間的關係的密切、和諧。教學的重點是:認識生字,理解重點詞句和練習朗讀。根據1年級學習的重點,我這樣安排第一課時的教學重點——識字、寫字和練習朗讀。考慮到一年級學生注意不穩定,不持久,容易被新鮮的刺激所吸引,比較好動的特點。因此我重視在遊戲中識字認字,我想只有讓學生真正地動起來,重視他們的主體地位,激發他們的興趣,才能收到比較好的效果。具體來說有以下幾點:

一、形式多樣,認讀生字

在兒歌匯入課文後,我先讓學生拿出生字卡片和同桌認讀,一方面檢查預習情況,另一方面也促使形成互幫互助的學習風氣。然後以“我會認”的形式,請學生自由分享自己認識的字,並請讀得正確的學生上臺做小老師領讀。接着去掉拼音,全班“開火車”認讀,這樣不但照顧了大多數,也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歸類識字的環節,我設定了“送字寶寶回家”的遊戲,讓拿到字卡的學生,在“……朋友在哪裏?”的拍手聲走上講臺,並把字卡貼到黑板相應的地方。也許孩子們表現的慾望被激發了,都躍躍欲試,課堂出現了第一次小高潮。

二、字不離詞,詞不離句

本課要認識的生字有10個,相對較多,而且有幾個不常見,爲了鞏固學生識字的效果,我注重生字與學生的反覆見面。因而把課文的10個生字,串聯成一首語境歌,幫助學生記憶。在比較充分地認讀完生字後,開始朗讀課文。在此環節,我依然創設“自主、合作”的學習氛圍,讓學生互讀自己喜歡的段落,然後再點幾個相對優秀的學生展示讀。

三、察練結合,指導書寫

對於一年級學生來說,習慣的養成很重要,另外還要教會方法。本課時要寫的生字有2個,首先我提醒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里面的位置,尤其是特殊筆畫,然後分享自己的所得,接着一起書空、練寫,在寫的時候強調寫字的正確姿勢,當評價完了之後再進行修正寫。

雖然在備課時也曾在腦海中預想了很多可能出現的情況,但是課堂是生成的,在實際處理的時候,我還是出現了許多顧此失彼的情況。有待改進的地方有:

一、關注細節,重視發音

作爲老師首先要明確本課的難讀音,在本課中,主要是區分前後鼻音和邊音。對於學生髮音把握不準的地方,應該停下來進行典型指導,突破難點。

二、自主學習,相機指導

在識記字形的時候,可以嘗試讓生調動平時的經驗來說,如“我會記哪個字?我用什麼方法記的?”這樣不但訓練學生的思維,也能突出語言訓練的特點。

雖然只是短短的40分鐘,但是透過這節課,我再一次明白了學生纔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激發他們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纔是課堂成敗的關鍵。在今後的教學中,我還要多看、多思、多總結,讓自己更快成長。

爺爺和小樹教學反思4

《爺爺和小樹》是一年級課文的第五課,這篇課文是小學階段第一次以段落的形式出現的課文。它以淺顯的文字講述了冬天到了,在一個農家小院裏爺爺爲小樹綁上稻草禦寒過冬;夏天到了,茂密的小樹爲爺爺遮擋猛烈的陽光,讓爺爺能在涼快的樹蔭下度過炎熱的夏天的故事。

在本課的第一課時教學中,我把目標定位在運用多種方式幫助學生認記漢字。如這個“傘”字的教學,引導學生髮揮想象,再以實物形象幫助識記字形,這符合了學生的認知規律。但是寫字教學的時間,是安排在下課前十幾分鍾呢,還是安排在專門的寫字課來指導比較好,這個問題我也不很清楚。總覺得在一堂課中,寫字的地位並不是非常的突出。一年級孩子朗讀課文與識字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要把讀書的權力交給學生,充分信任學生能讀懂課文,打破老師教閱讀的思路,樹立學生學讀書的意識,尊重學生的想法,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和見解,以體現審美價值的個性化、多元化,並調動學生學語文的積極性。在之前的課文教學中,我是先讓學生自己去讀通讀懂課文,然後在理解過程中,在沒有教給讀書方法的情況下,讓學生自己去摸索,自己去試着練讀。等學生讀了以後,老師覺得不對,再去一句一句地教。這看起來好像是在培養自讀能力,但是效率低下。其實,一年級學生學朗讀,就是要由老師教的呀。

課堂不僅是知識傳遞的殿堂,更是人性教育的殿堂。《爺爺和小樹》這篇課文可以挖掘教材中的各種道德因素,對學生進行引導和教育,從而使教學演變成爲學生道德生活——愛護樹木,保護植物。透過討論、彙報資訊等形式,學生能夠感受到樹木對人類的用處,及應該保護樹木,引申了對做人的教育,主要是想讓學生能夠初步感知一些做人的道理,讓學生在學到知識的同時,學會做人。本文的.語言口語化,以孩子的視覺、角度、立場闡述了爺爺和小樹之間的和諧關係,爲孩子的知作出了引導,爲孩子的行樹立了典範。

爺爺和小樹教學反思5

《爺爺和小樹》一課以圖中孩子的口吻講述了爺爺和小樹之間的事情:冬天,爺爺爲小樹禦寒;夏天,小樹爲爺爺遮陽,表現出人與樹之間的關係多麼親密、和諧。

1、學習語言是語文課的根本任務。在教學《爺爺和小樹》時,我至始至終圍繞着字、詞、句、段、篇進行紮實的語言訓練。

第一環節複習生字詞,我設計了“我來比劃你來猜”、“猜字謎”、 “邀請字朋友做客”等趣味性十足的遊戲,既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又達到了多方位、多角度進行復習鞏固生字詞的目的。在學習課文環節中,我先出示四個詞語,在學生自主搭配的基礎上,在進行詞語搭配的拓展訓練,再出示“穿上”和“撐開”兩個動詞,透過動作演示體會“撐開”的意思後再次進行詞語搭配,達到學習語言和積累詞語的目的。在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時,我安排了用“因爲……所以……”進行句子訓練。課文僅代表性地安排了冬、夏兩個季節,我透過補白,設計進了春、秋兩段,在經歷文字時,又超越文字,透過拓展練說、內化遷移,有效地運用了語言。在課末,我回歸整體,把課文改成小詩,做到美讀昇華,活讀課文。模仿寫詩更使學生的語言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2、個性化的想象說話,促進學生多角度、有創意、深層次的閱讀。在《爺爺和小樹》一課中,我安排了大塊的想象說話環節。

在學習課文中,我設計瞭如下的想象說話訓練:寒冷的北風呼呼地吹着,在風中的小樹,你想說什麼啊?穿上暖和衣裳的小樹們,現在你想說什麼呢?夏天,火辣辣的太陽照在身上,小朋友你有什麼感覺?在樹下乘涼的爺爺,你想說什麼呢?在拓展訓練中,我又設計了兩個想象訓練:美麗的春天到了, 給 ,小樹 。金色的秋天到了, 給 ,爺爺 。立足於文字的想像說話訓練,加深了學生對爺爺和小樹的感情,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有利於突出學生閱讀行爲的自主性。

“細節決定成敗”,在教學《爺爺與小樹》這課後,聽課的領導和老師給了我許多寶貴的意見,反思自己的課堂,發現問題確實不少,如在動作演示“撐開一詞時,當學生懂事地把傘合攏時,未能抓住教育契機,滲透“撐開——收攏”這一反義詞訓練;有學生說出“五彩的彩虹”時,我竟然充耳不聞;一位學生說了一句不太完整、規範的話,我糾正了他,卻沒讓他再次重複,失去了一次訓練語言的機會;因爲時間沒有控制好,以致於把自編詩留到了課後,要知道我面對的學生是才入學不到兩個月的一年級孩子。課堂是孩子們的課堂,課堂只有爲了孩子才精彩!

爺爺和小樹教學反思6

【教學目的】

1、 學會5個生字和一個詞語。

2、會認8個字。

3、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4、教育學生要保護環境,愛護花草樹木,愛護大自然。

【教學重點】暖和的衣裳綠色的小傘指的是什麼。

【教學手段】利用多媒體電腦教學。

【教學準備】自制課件、生字卡片、小紅花。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匯入新課

1、匯入: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爺爺和小樹》在篇課文的生字並初讀了課文。現在請大家來認讀生字。看誰認得快?(指認5個生字)

2、今天這節課,我們就繼續學習(齊讀課題《爺爺和小樹》)

3、複習小。

⑴ (遮住課題小)問:你還記得這是什麼字嗎?(齊讀小)對嗎?誰來噹噹小老師,帶着大家讀讀它的音。(指名讀,齊讀)

⑵ 課題裏用小組的詞是小樹。(教師範讀)樹是翹舌音,要讀準。爺爺和小樹第二個爺是輕聲。(帶讀,齊讀)

二、檢查讀書

1、自由讀。

過渡:上節課我們已經初讀了課文,這節課我們要進行一次朗讀比賽,誰讀得好就可以爲本組爭得一朵小紅花,比比哪組紅花多。先請大家自己練習讀一讀,不會的字可以看拼音,也可以向同桌請教。

2、檢查讀書情況。

3、齊讀課文。

4、總結小組獲獎情況。

三、讀講新課

1、學習第一段。

⑴ 請小朋友齊讀第一段,找找裏面哪個字是這篇課文裏學過的生字?(口)

⑵ 你會用口組詞嗎?課文裏組的詞是(門口),誰家門口?(我家門口),我家門口有什麼?(我家門口有一棵小樹)

⑶ 指導朗讀。請你用自己喜歡的語氣來讀讀這段話。(指讀、引讀)

⑷ 指導背誦。

2、學習第二段。

⑴ 過渡:(開啟CAI課件,顯示冬天圖)這是什麼季節?(冬天)(貼:冬天)

對。這就是北方的冬天,那兒的冬天可冷了,天上下着大雪,小朋友都要穿着厚厚的棉衣。在這麼冷的天氣裏,爺爺在幹什麼?請女同學齊讀地二段。(CAI顯示飛來小花,擋住衣裳)同學們猜猜,被擋住的是什麼字?(衣裳)

⑵ 複習衣字。(重點複習新筆畫和新偏旁)

⑶ 提問:暖和的衣裳指什麼?(板書;暖和的衣裳)(CAI顯示動畫圖片)讓學生聯繫動畫圖片,理解暖和的衣裳就是稻草。

⑷ 擴散思維:你還會說暖和的( )(CAI顯示暖和的( )句式)(讓學生自由說,只要詞語搭配恰當)

⑸ 問:穿上暖和的衣裳後,小樹怎麼樣?(板書:不冷)

⑹ 指導朗讀:用你自己喜歡的語氣來讀。

⑺ 指導背誦。

四、學習第三段

1、過渡:冬天爺爺給小樹穿上暖和的衣裳,小樹不冷了。冬天過去了,春天來了,小樹長出了嫩綠葉子。那麼夏天小樹又長得怎麼樣?它又是怎樣對爺爺的呢?(男生齊讀第三段)

2、提問:小樹是怎樣做的?(板書:綠色的小傘)

3、指導讀:撐開。

4、綠色的小傘是什麼?(CAI顯示動畫圖片)讓學生看動畫圖片,理解綠色的小傘就是樹冠,也就是樹茂密的樹葉。問:爺爺在樹下怎樣?(板書:不熱)

5、擴散思維:你還會說綠色的( )(CAI顯示綠色的( )句式)讓學生自己說,只要詞語搭配恰當。

學生分組討論,自己用喜歡的語氣讀。

檢查讀,背的情況。

五、環保教育

1、同學們,爺爺這麼愛護小樹,那我們應該怎樣做?(也要愛護小樹)小朋友你們再看看我們的校園怎麼樣?(很美麗)那你們又應該怎樣做呢?

(CAI顯示學校綠化地帶畫面,讓學生在優美的音樂中欣賞美麗的校園風景,討論後再自由發言。)

2、小結。

剛纔,小朋友個個都說得很好,相信你們以後也會做得很棒,那麼我們的校園會更美,更綠。你們就很自豪地對別人說:我們的學校是一個美麗的大花園。

六、總結課文

1、齊讀全文。(要求:有感情、有表情地朗讀)

2、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爺爺和小樹》,小朋友都明白了要愛護小樹,愛護花草,愛護大自然的一切。

3、作業:做一份關於保護環境的手抄報。

【反思】

《爺爺和小樹》這篇課文以一個兒童的口吻生動地說出人和樹的關係:人類保護樹木,樹木爲人類造福。從冬天和夏天兩個方面寫了小樹與爺爺的關係,滲透着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思想。文字活潑,富有情趣,且配有兩幅生動形象的插圖,符合低年級兒童的審美情趣和閱讀心理。

我在上這節課時活化了插圖,充分利用課文插圖,讓學生看看圖,讀讀文,讀讀文,看看圖,聯繫生活實際說一說,,這樣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使孩子深切地感受到:語文離他們很近。

在學生字時,讓學生想想你在哪裏看到過或用到過這些字。讓學生到生活中去找這些字,讓語文走進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學生說得很好,我在和爺爺說話的時候要用到爺。我在開門、開窗的時候要用到開。這樣不但鞏固了所學的生字,更在生活中運用了這些生字。透過這一過程,學生嚐到了發現的喜悅、識字的快樂。孩子們也在這尋找、記憶、交流中得到了發展。 我的課堂上的不足,比如:我急於把自己準備好語言展示給學生,展示給聽課的老師,而忽略了來自學生的精彩回答,有些過渡語設計得太長,太繁頊,不夠簡練、明白。

第二就是對於課堂中的每個環節的時間掌握不好,使得在學生字時生怕用時過長,在其中的小環節中只是流入形式。

再一點就是平時的課堂訓練不到位,學生回答問題不夠踊躍,頭一次有這麼多的老師來聽課,本身就緊張,可能傳達給學生的資訊也使學生們有些緊張,使得課堂氛圍有些拘謹。

聽了其他優秀老師的課後,深知自己的差距。雖然有人說:教學是一門令人永遠存有遺憾的藝術,沒有完美的課堂。但我希望我能儘量減少遺憾,爭取更好。

爺爺和小樹教學反思7

課文以孩子的口吻講述了爺爺和小樹之間的事。這是一篇情意濃濃的課文,讓小朋友在積累語言之餘,將稚嫩純潔的雙眼投向周圍的小環境,從小關注環境,愛護環境。課文短小簡單,其中兩個比喻句“爺爺給小樹穿上暖和的衣裳”,“小樹給爺爺撐開綠色的小傘”,富有童趣,充滿詩意,是培養學生語感的切入點。

【章國麗的修改】

認字教學時,注意讀準“穿、傘、暖、冷”的字音。要認識的10個生字多爲單音節詞,適宜隨課文分散認字。從字形上看形聲字居多,本課要隨生字認識“父、刂、冫、人、灬”5個偏旁。根據生字的特點,也可從偏旁入手,相對集中認字。如,先複習“、日、糹、”4個偏旁,再認本課5個新偏旁,並適當說明“冫、灬、刂、父”所表示的意思。然後讓學生到生字表裏找找9個偏旁分別藏在什麼字裏,藉助拼音,看看課文,想想怎樣記住它。在學生議論中會發現有的用熟字換部件,有的用事物的樣子(傘)就可以記住字形。

【章國麗的反思】

運用想象,延伸課外。小學生是最富想象力的。本課富有童趣,從而設計“假如你是小樹,你會說些什麼?”“爺爺和小樹之間會說些什麼?”來激活學生的思維,充分利用學生平時生活經驗的積累,給小樹加以人物化的想象。本課結束,以樹木對我們人類的作用,作爲課外的延伸,從而激發學生熱愛樹木,珍惜自然的美好情感。

【楊麗英的修改】

環保教育:

1、同學們,爺爺這麼愛護小樹,那我們應該怎樣做?(也要愛護小樹)小朋友你們再看看我們的校園怎麼樣?(很美麗)那你們又應該怎樣做呢?

2、小結。剛纔,小朋友個個都說得很好,相信你們以後也會做得很棒,那麼我們的校園會更美,更綠。你們就很自豪地對別人說:我們的學校是一個美麗的大花園。

齊讀全文。(要求:有感情、有表情地朗讀)

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爺爺和小樹》,小朋友都明白了要愛護小樹,愛護花草,愛護大自然的一切。

【楊麗英的反思】

今天上《爺爺和小樹》,我很開心。在學習生字“暖”時,讀了生字後,我問孩子們暖嗎?“暖!”有幾個甚至作出很陶醉的樣子。“哪裏暖了呢?”孩子們都知道我指的是字形。有孩子說:“暖的左邊有個日,日就是太陽,所以很暖!”我帶頭鼓起掌來!這時候又有孩子舉起了小手:“因爲暖的右邊是個愛,在家裏有爸爸媽媽的愛,所以很暖!”雖然暖的右邊並不是一個愛,可是我還是帶頭鼓起了掌,我覺得這纔是一個懂得愛的孩子。當着所有小朋友的面,我送給她一朵小紅花,並且說:“你的發言是這堂課到現在爲止最精彩的!”在之後的“冷”教學中,我採用了同樣的方法。有孩子說:“冷的左邊是兩點水,就像是兩塊冰,所以很冷!”“因爲冷的右邊的人就像是個屋頂,下面的一點就像是屋檐下滴下的一滴冰水,好冷!”最後還打了個寒戰!我一直希望我的孩子能夠變得更感性,我想在這個環節中他們做到了。課文繼續上,讀完第一自然段後,我出示了一棵小樹,並且問孩子們“這是一棵怎樣的小樹?”我希望孩子們能對小樹有個總體的感性認識。有孩子說:“這是一棵漂亮的小樹!”“這是一棵綠綠的小樹!”“這是一棵又綠又高的小樹!”“這是一棵快樂的小樹!”答案到此,我十分滿意。“爲什麼這棵小樹很快樂呢?”孩子認真的說:“因爲爺爺給小樹穿上了暖和的衣裳!”“僅僅是這樣嗎?”我希望孩子們能更深入一些。“因爲小樹有爺爺的關懷,所以很快樂!”這回我沒有鼓掌,孩子們自己鼓起了掌。

爺爺和小樹教學反思8

本課總共三個段落,層次分明,這是本學期第一次出現段落的課文。因此,要讓學生在閱讀中瞭解課文內容,形成句段概念,就要切實引導學生把詞放在句子中,把句子放在課文中準確地理解意思,使他們初步學習到聯繫句子,聯繫課文理解詞句的基本方法。而對於一年級學生,尤其上剛剛結束拼音學習,進入到課文閱讀中的孩子來說,要想用這樣的閱讀方法來引導孩子們學會閱讀,還需要一定的媒介來輔助。在教孩子們學會數段落後,我及時把課文的兩幅插圖出示,然後引導孩子看看,兩幅插圖對應的是哪幾個段落的內容。插圖是直觀具象的學習對象,學生很快就知道第一幅圖對應的是“冬天”一段,而第二幅對應的則是“夏天”。插圖很好地幫助孩子進行了整體感知。

在細讀感悟的時候,我再次用到了插圖。讓孩子們看看圖,然後讀讀句子,理解爲什麼說爺爺是給小樹穿上了“暖和的衣裳”、爲什麼說小樹給爺爺撐開了“綠色的小傘”。有了插圖幫忙,那些後進的孩子也能很快地明白課文中“衣裳”、“綠傘”指的是什麼,體會了打比方的作用,從而初步感受那一份和諧美。

這堂課,插圖很好地“

穿針引線”,幫助我突破了教學難點。

爺爺和小樹教學反思9

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理解“暖和的衣裳”和“綠色的小傘”各指 什麼?

3.懂得樹木是人類的朋友,人人都要愛護它。

教學重點: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理解理解“暖和的衣裳”和“綠色的小傘”各指什麼?

 教學難點:懂得樹木是人類的朋友,人人都要愛護它。

教具準備:生字卡,相關課件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上節課學過的內容

1.用卡片複習生字,開火車認讀,同時組詞。

2.朗讀課文(齊讀)。

二.觀察圖畫,引出課題。

1.課件出示兩幅圖,同學們自己觀察圖畫,看一看圖上都有什麼。

2.在學生的回答中板書:爺爺和小樹。

3.這節課我們來看一看爺爺和小樹之間的故事。

4,齊讀課文。

三.學習課文第一段。

1.(課件出示)一棵小樹圖,同學們看到了這是一棵小樹,在課文中找一找,哪句話告訴我們這棵小樹長在什麼地方?

2.讀這句話。(即第一自然段),複習一下生字課。

 四.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課件出示)第一幅圖

仔細看看這幅圖,說一說這幅圖表現的什麼季節?你是從哪裏看出來的?

2.自讀課文,看看課文中哪一段話寫了這幅圖的內容。

3.齊讀這一段。

4.出示“暖和的衣裳”齊讀

提問:暖和的衣裳指什麼?

學生回答正確之後 問:爺爺爲什麼要給小樹穿上暖和的衣裳?他這樣做是爲了什麼?(學生回答)

結果怎樣?小樹會對爺爺說什麼?

5.再讀這一段。

6.“暖和的”(課件出示)

我們說“暖和的衣裳”,還可以說暖和的什麼?學生練習說。

7.間休

五.學習課文第三段。

1.時間一天天過去了,看,什麼季節到了?從哪裏看出來的?

2.自讀課文,看看課文是怎樣寫的。

3.齊讀課文第三段。

4,課件出示,“綠色的小傘 ?”

誰能根據老師的投影來提個問題?

(學生提問後,學生討論回答)

小樹爲什麼要給爺爺撐開綠色的小傘?結果怎樣呢?

5.帶感情的朗讀這一段。

6.課件出示“綠色的小傘” 齊讀

出示“綠色的”

還有綠色的什麼? (學生練習說)

 六.再讀課文,迴歸整體,理解課文內容。

1.這就是爺爺和小樹的故事,請你們完整的讀一遍,想一想,你明白了什麼?

2.請大家再讀一遍,你明白了什麼?(四人小組討論讀)小組彙報 (互相幫助,保護小樹)

3.再讀課文,帶着爺爺和小樹互相關愛的感情讀(齊讀)

4.小結:(指板書)引讀。 冬天到了(生讀)小樹——(生讀)

夏天到了——(生讀) 爺爺(不熱)

七.總結:

我們學習了《爺爺和小樹》這個故事,透過看圖,朗讀,提問和討論,明白了樹木是我們的朋友,我們應該保護它。

課後反思:

一.關於教材:在使用這本教材時我深深地感到一種濃濃的至愛親情。愛的情感滲透到方方面面。這篇課文也不例外,體現出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相互依存。設計教學時,我們由淺入深,從事例中引發學生思考,透過反覆朗讀體驗到這種感情。

二.學習方法和學習思維的訓練:學習課文第二段時,我們採用“看圖——找內容——提問題——讀課文”的學習方法,對剛進入學校的孩子很適用。到第三段時,就採取讓學生自己根據填空設計問題的學法。培養了學生的質疑能力,又符合了學生的特點。

三.讓全體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利用小組活動互助學習。教學中多次安排小組討論,學習討論很熱烈。在回答問題

時,也儘量分配得當。

四.不足之處。令我感到分外遺憾的是:這次教學我沒有放手讓學生去發揮。他們思維的閃光點沒有撲捉到,這是由於備課時對學生信任不夠,與新理念有所背離。

 課改體會

隨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入,以學生的發展爲本,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的教學觀念正在變爲教師的教學行爲。課堂中教師的評價反映了這種變化。

1.注重學生的成功體驗。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給予坦誠的真切的鼓勵。發揮教學“促進者”的作用。如,“這位同學觀察真仔細,老師都沒有注意到。”“你幫助了我們大家,謝謝你。”只是平凡的幾句話,就能讓孩子體驗到成功的感受。每

個人都渴望成功,這樣就更能促進學生對學習,對集體生活的興趣,讓他們對自己充滿信心。

2.注重榜樣效應。在教學中把握好個體學生和羣體學生兩者之間的關係,充分發揮學習主體的積極性。例如這樣評價,“剛纔那位同學讀課文時,這位同學也看着課文,邊聽邊看可認真了!”“自讀課文的時候一些同學能用筆把小動物的名字畫下來。”老師在全班同學中樹立起“典型”,以珍視的態度提醒全班同學注意,得到老師的重視,學生多麼自豪。有助於學生的發展,而且其他學生也會覺得親切樂學。

在以學生爲主體的學習活動中,教師應從“裁決者”轉變爲“促進者”,給學生髮展性、鼓勵性的評價,讓學生都能快樂、自信、充滿朝氣的學習。

爺爺和小樹教學反思10

 【教學理念】

小學低年級以識字教學爲重點,但識字不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全部。本設計遵循兒童學習記憶的規律,不把學漢字與學語言割裂開來,以聽讀爲主線,注重開發無意記憶在識字上的潛力,讓學生在聽讀實踐中反覆多次和漢字見面,最終化生爲熟。

 【教學目標】

1、認識"爺、棵、到、給、穿、暖、冷"7 個生字,會寫"不、開"2個字,認識3個偏旁"父、刂、冫"。

2、初識“自然段”,學習課文第一、二自然段。理解"暖和的衣裳"。

3、感受爺爺愛護小樹。

【教學重點】學習生字、詞語,熟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生字卡片

 【預設流程】

 一、情境匯入。

1.創設和學習夥伴熊大熊二比誰的表現好情境。

2.齊讀課題。

3. 學習生字“爺”。讀準字音,讀好“爺爺”的第二個音節(輕聲)。與“爸”比較,認識“父字頭”。記住“爺”並組詞。

4、再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認識自然段。

1.讀課文,不認識的字請拼音寶寶幫忙讀準確。

2.你有新發現嗎?引導學生初識自然段,課件示範標註後,學生在課本上標出自然段序號。

3.師生合作讀全文。

 三、隨文識字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課文裏有許多生字寶寶要和我們交朋友!先看第一自然段(出示帶拼音句子:我家門口有一棵小樹。)

1.第一自然段有幾句話?誰願意讀?

2.學習生字“棵”。拼讀後記字形。

3.如果這棵小樹,它長大了,就變成了“一棵大樹”,大樹能做什麼? 小樹長大後,有這麼多作用,我們用喜歡的感情來讀這句話。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課件出示冬天裏的小樹情境,學習生字“冷”讀準字音,認識新偏旁兩點水,記住字形組詞。

可憐的小樹在風雪中喊冷,爺爺也聽到了,看爺爺在做什麼?(出示爺爺護樹圖)

2.看書上是怎麼寫的。(出示帶拼音句子)

(1)讀準“和”“裳”。 認識多音字“和”

(2)這句話中藏着好幾個生字寶寶,先自己讀一讀,記一記,等會請你當小老師教大家。

(3)小老師領讀,讀準字音。

識記字形。四個生字寶寶,你記住了哪些?

到:認識“立刀旁”。

給:做動作。

穿:複習穴寶蓋。用“穿”說一句話。

暖:複習日字旁,組詞。

3.把生字寶寶送回句子裏。

(1)讀句子。(去掉拼音)

(2)理解“暖和的衣裳”句中的“衣裳”是什麼?

(3)說話練習:暖和的( )

4.有了暖和的衣裳小樹感覺怎樣?(出示第二個句子:小樹不冷了。)齊讀。

5.這兩個句子組成了第二自然段。我們加上動作來讀一讀。

過渡:

爺爺給小樹穿上暖和的衣裳很開心,就快樂地長啊長啊,夏天到了,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呢?我們下節課再學習。

四、趣味識字。

學了這麼久了,生字寶寶請我們一起做遊戲。

1.猜字謎。

(1)爸爸老了主柺杖。(爺)

(2)做動作猜字。(冷 穿)

2.捉迷藏(在生活圖片中找生字)

3.吃蘋果。(認讀生詞)

五、寫字指導。

1.創設學習夥伴要和我們比比誰的字寫得好。引出要寫生字(不 開)

2.課件演示,觀察“不”的筆順,自主說說寫好“不”要注意什麼?

3.教師範寫,學生書空。

4.同法學寫“開”。

5.練習寫字。

 六、書寫交流及評價

學生書寫,教師巡視評價。

七、總結

1.和學習夥伴說再見。

2.結合板書說說本節課學習的知識。

八、作業

1.把今天新學的知識說給家長聽。

2.和家長一起給生字寶寶找朋友。

 板書設計:

5.爺爺和小樹

父 冫刂

教學反思:

《爺爺和小樹》是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上冊第一組課文的第五課。本課擬用兩課時完成教學,我上的是第一課時。根據一年級的學習要求,我將第一課時的教學重點定爲:初識自然段、認識7個生字、會寫兩個字和練習朗讀課文1、2自然段。考慮到一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不穩定等特點。我設計整個教學流程都讓學生在情境和遊戲中進行,讓他們在玩中學,同時體會到學習語文是一件快樂的事情。縱觀本節課,各教學重點都有落實,基本實現了自己的教學預想。比較滿意的有兩點:

一、直觀形象,吸引注意。

一年級學生形象思維突出,教學中,我恰當地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成功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如引導學生認識自然段環節,我將課文做成PPT,用紅色方框和數字進行提示標註,學生很快就對自然段有了感性認識。又如指導寫字環節,我將“不”“開”兩個字的筆順,做成放大的動態的課件,學生觀察起來清晰明瞭,說關鍵筆畫時準確到位。

二、形式多樣,激發興趣。

在教學中我設計了多次讓生字與學生見面,但每次出現的方式有所不同,較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一次,讓學生在自然段的句子裏找出生字,這一遍重點關注字音,透過小老師領讀生字卡方式,既複習了拼音又讀準了字音;第二次,將生字去掉拼音,送回句子裏請學生讀,好勝心強的學生讀起來十分賣力;第三次,聯繫生活,把生字詞以做動作、猜字謎、捉迷藏、吃蘋果等遊戲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學生在遊戲中不知不覺地記住了生字。

朗讀課文的形式也是多樣的,有個人讀,男女生讀,師生合作讀,齊讀,做動作讀。不同的朗讀方式,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課文讀得一次比一次好。 總之,整節課老師的情緒飽滿,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老師和學生都是快樂的。但快樂之餘,我也發現自己的教學還有不少待改進的地方:

一、重視組詞技巧的訓練。

在生字教學時,我無一例外地都要求學生乾巴巴的組詞,而有些生字如“給”“穿”是不好組詞的,我就可以引導學生用這些字說一句話。又如多音字“和”讀“hé”時指導學生詞組時,儘量說一些常用的詞,如“和平”。還有,當學生

組詞後,也可以讓他們用這個詞說一句話,這樣纔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語言積累和表達能力。

二、重視課堂紀律的組織。

課堂上氣氛活躍了,課堂紀律就容易散亂。在本節課的寫字環節,學生的書寫速度不一,出現了學生自由說話、做小動作的現象,而我只顧着評改學生的書寫質量,忽略了維持課堂紀律,其實,只要說一句“我們看哪組小朋友表現好?”之類的話,學生會很快安靜下來。良好的課堂紀律是高效課堂的保證,在今後的教學中,我一定要重視課堂紀律的組織,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爺爺和小樹教學反思11

一、教材分析

《爺爺和小樹》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課文。它以孩子的口吻、孩子的視覺、孩子的語言,敘述了爺爺和小樹之間的親密和諧的關係。冬天,熱心、慈愛的爺爺爲小樹禦寒;夏天,懂事、善良的小樹爲爺爺遮陽。這是一幅多麼美麗、動人,富有人情味的圖畫。人與樹的關係是親密的,互相幫助,互相關心的;人與自然也應當是和睦相處的,而我們小朋友與小朋友之間更應當互幫互助。

二、設計意圖

1、小學1——2年級要認讀生字1600——1800個。同時又要讓學生在起始的閱讀教學中,感受到閱讀課文興趣,因此,本課教學中,力求落實好10個生字以及5個偏旁的教學,同時,把認讀生字放在課文中去理解體會;讓學生在整體的朗讀中,鞏固生字的認讀。力圖很好地體現語文教學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結合。

2、充分發揮學生合作學習的優勢來解讀課文,認讀生字,掌握偏旁。教學設計中,透過讓學生“說、認、讀、找、比”等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透過質疑、討論,來突破“暖和的衣裳”、“綠色的小傘”這兩個閱讀理解的難點。

3、運用想象,延伸課外。小學生是最富想象力的。本課富有童趣,從而設計“假如你是小樹,你會說些什麼?”“爺爺和小樹之間會說些什麼?”來激活學生的思維,充分利用學生平時生活經驗的積累,給小樹加以人物化的想象。本課結束,以樹木對我們人類的作用,作爲課外的延伸,從而激發學生熱愛樹木,珍惜自然的美好情感。

三、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不、開、四、五”四個字。認識1

筆畫“乚”和五個偏旁“父、刂、冫、人、灬”。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情感目標:

(1)培養合作互愛的情感,學會與人共處。

(2)懂得樹木是人類的朋友,人人都要愛護花木。

四、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由圖片引出課題

1、貼“小樹”

請學生用“小樹”一詞說一句完整的話。

2、貼“爺爺”出示詞語“爺爺”

教學生字“爺”(1)比較爺——爸(2)教“父”字頭

3、在兩幅圖中貼上“和”,齊讀課題。

你們想編一個爺爺和小樹之間的故事嗎?

4、出示圖一、二,讓學生說。(什麼時候,誰在幹什麼?)

(1)自由說(2)指名說

看課文是怎麼寫的。

二、讀通課文

1、自由讀,要求讀準字音,把課文讀正確。

2、同桌互讀,檢查。

5、出示詞語(請學生讀準“和”兩種讀音,以及“不”的變調)

爺爺和小樹暖和不冷了不熱了

4、齊讀課文。

三、學習生字

1、在課文中找到生字,圈出來,讀讀字音,看看你能記住它嗎?你是怎麼記住的?

2、四人一組合作

(1)拿出生字卡片互相讀。

(2)說說用什麼辦法記住生字

3、教師把生字貼在黑板上,指名上臺說說你認識哪個字?是怎麼記住的?領讀(組詞讀)

4、師隨機出示新偏旁“刂、冫、人、灬”讓學生認認、讀讀、記記

四、再讀課文

1、四人合作一起讀2、比賽,指名小組讀

五、遊戲“當小小啄木鳥”

1、師在黑板上帖一棵“流着淚”的小樹,告訴學生,小樹上有許多蟲子,讓學生當啄木鳥醫生給小樹捉蟲。

2、學生拿出信封裏的畫,樹上的“小蟲”上都有一個生字或偏旁,讀給同桌聽,讀對了,就劃去一條小蟲,看誰捉的小蟲多。

3、最後老師在黑板上貼出“有笑臉”的小樹

第二課時

一、複習檢查

抽讀生字、偏旁(採用開火車)

二、初步認識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看看你們發現了什麼?(自由說,及時肯定學生的新發現)

2、老師也有一個新發現:認識“自然段”

3、教師和男女同學合作讀課文三個自然段

三、學習課文

1、出示圖一

(1)指名讀相關的句子

(2)齊讀第二自然段

(3)想想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嗎?

A、“暖和的衣裳”指什麼?

B、假如你是小樹,這時你會說什麼?

(4)指導朗讀第二自然段

2、用同樣的方法學習第三自然段

A、理解“綠色的小樹”B、讓學生想象,爺爺和小樹之間會說些什麼?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自由讀

2、齊讀

五、讀讀說說(完成課後作業)

1、指名說

2、挑選你喜歡一個,說一句完整的句子

六、我會寫

1、請學生看田字格里的生字,讀一讀

2、師範寫

3、學生寫

七、課外延伸

1、人們爲了保護樹木做了哪些?

2、樹木爲人類做了哪些?

《爺爺和小樹》教學反思

這學期我教一年級語文,四五十個可愛的孩子在課堂上充分展現了他們的天真、活躍。拼音教學時尤爲突出,進入課文教學後,有一段時間課堂上顯得較爲沉默, 但當我教過《爺爺和小樹》這篇課文後,我發覺只要遵循孩子們心理髮展的規律並進行適當引導,孩子們一樣熱情洋溢。我總結了以下幾點:

1、教師語句充滿童趣,將他們帶入童話世界 教《爺爺和小樹》時我沒有直接進入課文的學習,而是與學生進行啓發性的談話:“我家門前種了一棵樹,冬天到了,風兒呼呼的刮,你是小樹你想說些什麼?”學生踊躍發言,答案精彩紛呈,童趣十足。像“我好冷呀,誰來幫幫我呀?”、一邊哆嗦一邊說:“天公爺爺你就行行好,不要這麼冷了,我快受不了了。”等等。課堂氣氛一下子活了起來。

2、聯繫生活,學生感同身受,理解課文內容 啓發學生了解爺爺爲小樹穿衣裳,小樹爲爺爺撐開小傘這件事後,學生自然想到生活中看到的,聽到的。討論後知道給小樹穿衣裳有各種不同的方法,如:刷白漆、捆草繩等,還知道爲什麼小樹不冷了,體會到了爺爺和小樹之間的互相關懷。

3、反覆朗讀,情感薰陶,在讀中進一步體會和感悟 學生理解後反覆讀,便能讀出爺爺和小樹互相得到幫助後的快樂,從而想到同學之間也要互相幫助。

總之低年級語文教學必須掌握孩子們的年齡和心理髮展規律,創造性地挖掘教材以外的知識,根據不同內容採取不同的和適合孩子們的教學方法,相信課堂教學一定會充滿樂趣。

爺爺和小樹教學反思12

教 材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上冊

課 題

5.爺爺和小樹

執 教張 潔學 習目 標

1 1。認識“爺、棵、到”等10個生字。認識兩點水、利刀等5個偏旁部首。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懂得樹木是人類的好朋友,人人都要愛護它們的道理。

課前準備

PowerPoint 課件

教學方式

啓發、合作

教學設計

教 學 內 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匯入新課

初讀感知

識 字

1.聽歌曲《愛護小樹苗》。

2.同學們,你們知道爲什麼要愛護樹木嗎?平時,你們做過哪些愛護樹木的事情?

3.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課文,課文講了一位老爺爺和一棵小樹之間的故事。

1.自由讀課文。做到讀準字音,不丟字、不加字。

2.同桌互讀課文,糾正讀音上的錯誤。

3.說話指導:你讀懂了什麼?

說話提示:什麼時候,誰爲誰做了什麼?

(冬天,爺爺給小樹穿上衣服,小樹不冷了;夏天,小樹撐開小傘爲爺爺乘涼,爺爺不熱了。)

剛纔,同學們讀課文時,課文裏的生字娃娃急着想跟大家見見面,看!它們來了。

1.出示生字:爺 棵 到 給

穿 冷 暖 開 傘 熱

(1)藉助拼音讀生字。

(2)去掉拼音讀生字。

啓 發

板書課題

提 出

讀書要求

課件演示

指導說話

激發興趣

課件演示

回 答

齊讀課題

自由讀書

說 話

讀生字

間 休

圖文結合

朗讀感悟

擴展詞彙積累語言

(3)用喜歡的字組詞。

(4)生活中,你見過這些字的半邊嗎?

教學生認識:兩點水旁、利刀旁、父字頭、四點底、人字頭五個偏旁部首。

(5)其他的字你怎麼認識的?小組合作討論。

(6)彙報識字情況。

表演唱《愛護小樹苗》

1.讓我們再來讀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

(“暖和的衣裳”和“綠色的小傘”指什麼?)

2.看圖觀察:比一比兩幅圖畫有什麼不同?回答上面問題。

3.冬天小樹不冷了,夏天爺爺不熱了,他們多高興啊!相信大家也感受到了,請你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體會爺爺和小樹互相關心的喜悅心情。

(1) (1)學生用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2) 指名朗讀,讀後評價。

4.想象說話:小樹和爺爺之間會說些什麼呢?

1.出示:暖和的衣服

綠色的小傘

2.讀一讀。

3.想一想:生活中哪些東西是暖和的?哪些東西是綠色的?

4.按“暖和的------

綠色的------”格式練習說話。

5.照樣子讀一讀、填一填。

漂亮的衣服 漂亮的------

啓 發

教 認

啓 發

課件演示

語言激勵

引導說話

課件演示

啓 發

課件演示

回 答

識 記

合作識字

讀書質疑

觀察

比較回答

讀文評價

想象說話

讀一讀

回 答

擴展詞彙

複習鞏固加深記憶擴展活動

板書設計

雪白的雲朵 雪白的------

6.你還會說嗎?

-------的-------

1.課文中的字娃娃又想大家了,你們還記得他們麼?不過,這一回他們又躲在另一個地方。看你認不認識他們?

爺爺和小樹教學反思13

這篇課文是第一冊第一組“課文”部分的第5篇課文,前面4篇課文是以詩歌的形式出現,《爺爺和小樹》,第一次以段落形式出現:第一段是總起,交代“我家門口有一棵小樹”,第二段和第三段是對比描寫,從冬天爺爺給小樹穿衣到夏天小樹爲爺爺遮陽這兩個方面敘述人和樹之間的親密關係。

成功之處:教學時,我用重點閱讀其中一段,引導自悟另一段的方法來進行教學。藉助句式:“什麼時候,誰幫誰做什麼。”來弄懂課文。在看圖說話的基礎上,再進行朗讀訓練與指導,使學生在讀正確,讀通順的要求上,能讀出恰當的節奏與重音,然後在各種形式的讀的訓練中,來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培養學生的讀書能力。在課堂操作過程中,我覺得對於第二段的理解與朗讀指導,時間是充裕的,學生能在課內從讀不通順到讀出感情來,足見讀的指導是到位的。然後再教學第3段的時候,學生能很快地理解內容,並能將朗讀的方法遷移運用於第3段,費時少而收效大。

失敗之處:從總的課堂節奏來看,第一課時顯得冗長緩慢,第二課時內容豐富而緊湊。這可能對學生的情況,比如紀律性,表現欲預計不足,還有老師放手讓學生自讀的無效訓練,導致第一課時有些內容沒按預設的完成。

爺爺和小樹教學反思14

上完《爺爺和小樹》這一課,第一感覺就是與我預想的情節以及備課的環節有差距。

在整個課堂中,由於太緊張,沒有很好的進行組織教學,學生回答問題也不是特別積極,看到臺下這麼多名師以及領導聽課,一緊張就把課中的有些環節給忘掉了,在第二自然段講爺爺給小樹穿上暖和的衣裳時,沒有很好的指導孩子們的閱讀。在分析“暖和的衣裳”、“綠色的小傘”時,沒有進行拓展的檢測。在課件的最後一頁,原本是利用背景音樂來試着背誦課文,卻在手忙腳亂中點錯了背景音樂。

本文是一篇很適合孩子朗讀的課文,透過朗讀和學習,能夠讓學生了解到人與樹之間應該親密、和諧地共處,讓他們潛移默化地被爺爺愛護小樹的行爲所感染,從小養成愛護花草樹木的好習慣。在朗讀教學時,怎樣讓孩子主動積極的朗讀課文,我在準備的時候很花了一番心思。因爲之前的課文,都是兒歌,讀起來琅琅上口,學生很願意讀。可一接觸這樣成段的課文,學生讀起來就有點拖腔拿調,如何讓學生讀好課文,這其實與學生的語感是分不開的。所以我選擇了多種形式的朗讀:老師示範讀、學生自由朗讀、個別品讀、男女對讀、比賽讀。而且每一次讀的要求也不一樣,第一遍自由朗讀要求是把課文讀準,接着同桌對讀是把課文讀順,後來的個別品讀則是要求把課文讀好。這樣學生每一次的讀都是帶着不同的目的,而且一次比一次有難度,並且在朗讀的時候還要進行一定的獎勵,激勵他們一遍比一遍讀得好。在講讀課文時,我藉助多媒體課件,啓發學生想象並透過圖畫在語言的感悟中學習。

上完課以後覺得很遺憾,精心準備的一堂課卻因爲我的緊張而導致上得不成功。或許是因爲初來乍道,對於跨越式的教學模式與要求,我還有很多的不解,也不太熟悉,單在時間的把握上就存在很多不足,在課題匯入的時候,就因爲沒有組織好,浪費了很時間,後面的內容上起來就有點倉促。想了很多,雖然這次上得不太成功,但是我不能氣餒,我應該繼續努力,爭取在以後的教學中不斷的進步,相信自己會在這種磨鍊中得到提升。

爺爺和小樹教學反思15

這篇課文以孩子的口吻講述了爺爺和小樹之間發生的故事。我家門口有一棵小樹。冬天,爺爺給小樹禦寒,夏天,小樹爲爺爺遮陽。人與樹之間的關係多麼親密、和諧。課文是以孩子的口吻寫的,讀起來琅琅上口,而且很有童趣,非常適宜孩子朗讀。學生在朗讀中可以潛移默化地受到爺爺愛護小樹的行爲的感染。

在教學中我注重了識字和理解重點詞語,對練習朗讀注重太少。

從教學過程看,在課堂上,透過師生共同活動,完成識字和理解重點詞句的目標。具體說來,認識生字時,我用多媒體出示了生字,讓學生互相說說記生字的好方法。學生你一言我一語,想到的辦法還真多,這一環節,看似簡單,實際上,對學生認字很有幫助。透過自己的努力,認識了原來不會認的字,讓孩子有成就感。

在教學課文時,我注重了提問、釋疑、但忽略了朗讀的指導,尤其是是讀中悟情的指導。由於讀得太少,對文中的情感體會不夠。透過反思,我瞭解到,學習本篇課文,只要多讀,並藉助圖畫,是很容易理解“暖和的衣裳”指的是稻草,“撐開的綠色小傘”指的是樹冠。可以針對年級特點練習說短語,如:暖和的()、綠色的()等。

聽了於老師的朗讀教學的報告後,更加覺得朗讀的必要性了,接下來的課文我將會嘗試以讀代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