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中學歷史教學總結8篇

總結是事後對某一階段的學習或工作情況作加以回顧檢查並分析評價的書面材料,透過它可以全面地、系統地瞭解以往的學習和工作情況,不如我們來制定一份總結吧。總結怎麼寫纔不會流於形式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學歷史教學總結,歡迎大家分享。

中學歷史教學總結8篇

中學歷史教學總結1

本學期,我繼續擔任九年級的歷史課教學。我自始至終以認真、嚴謹的治學態度,勤懇、堅持不懈的精神從事教學工作。現就一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景

作爲畢業班教師,我更加認真的制定計劃,注重研究中學教學理論,認真備課和教學,進取參加教研活動和備課組活動,上好公開課,並能經常聽各教師的課,從中吸取教學經驗,取長補短,提高自我的教學業務水平。在工作中,我力求每節課都以最佳的精神狀態站在講臺,以和藹、簡便、認真的形象去應對學生。按照《初中歷史課程標準》進行施教,讓學生既掌握好基礎知識,又提高了技能。我還注意以德爲本,結合現實生活中的焦點、熱點,循循善誘,多方面、多角度去培養同學們良好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作爲教初三歷史課的教師,明白自我肩上的重任,故在課前做到認真備課,多方面去搜集相關資訊和資料。爲提高每節課的課堂效果、教學質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礎、重點難點外,還採用多媒體教學,如:投影、幻燈、漫畫、錄音等多樣形式。經過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進取性、主動性,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按時完成教學任務。

二、本學期主要工作

1、學習現代課程理念,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個性發展和終身發展,本期利用各種機會加強業務學習和教科研理論學習,學習筆記達5000多字。

2、深入學生實際,及時瞭解學生的心理特徵,學習態度,學習動機,興趣,愛好及方法等。

3、針對各種可能出現的問題,課前進取參加團體備課,或突破難點,或選擇教法和學法,或設計作業,或營造情景。

4、圍繞學校聽評課活動,進取參加歷史教研室組織的出謀劃策,集思廣益的聽課,評課活動

5、進取主動地參加其他教研組和學校組織開展的公開課,青年教師彙報課,校優質課評比活動。

6、及時瞭解每個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景。

7、開展課外輔導,課外活動和研究性學習活動,如:

(1)交流歷史學習方法、經驗。

(2)歷史專題報告會。

(3)觀看愛國主義影視片。

(4)學習方法、複習方法指導。

(5)社會生活情景調查。從而培養了學生興趣,拓展其視野,並與同組教師交流心得。

8、努力開展課題研究,圍繞《現代教育技術與歷史課堂教學的整合》,羣策羣力鑽理論,查資料,重實踐。

9、努力突出歷史教學的過程和方法,拓展歷史的教育功能,注重人文素養和科學精神的培養,充分發揮歷史教育的社會功能和育人功能。

10、經過多樣化方法和現代化手段,努力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歷史教學。

三、取得的主要工作成績

1、積累了必須的教學理論和方法,爲今後的教育教學奠定了更好的基礎。

2、本人的公開課,取得較好成績,受到本組同事好評。

3、課外活動亦取得必須的效果。學生在活動中學會了做人,掌握了歷史知識。

4、課題研究取得階段性成果,加強了學習資源與學生學習方式、教學要素、教學環節的整合,爲學生供給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歷史的環境和氛圍;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精神。此外,學生的材料解析水平有了必須的提高。

5、配合學校、班主任完成了畢業班的各項教育教學工作。

四、存在的不足

1、個人備課有時針對性不強,異常是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往往是備好的課不得不進行必要調整。

2、新課程的理念落實得不夠到位,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成分還比較多。

3、課題研究亦有流於形式的時候,以致實質性的工作做得遠遠不夠。

4、課外活動的開展因學生的素質參差不齊,總體效果亦有不如人意之處。

五、今後努力的方向

1、加強備課的針對性,努力服務於課堂教學和學生。

2、有意識地強化落實新課程理念,突出學生的主體意識。

3、實質性地開展課題研究,少一點形式,多一點具體的資料。

4、加強課外活動的指導和引導,做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夥伴。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屬於我的路還很漫長,我會一如既往的在自我鍾愛的事業裏追求卓越。

中學歷史教學總結2

時間如梭,一學期匆匆結束。本學期我主要教初一和高二歷史。現將本學期我的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課堂教學

初一歷史下冊主要是中國古代史內容,從隋唐到清朝的歷史。這部分內容學生很感興趣,在課堂教學中同學們積極回答問題,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們的配合使得我在教學中很有成就感。初中的學生家長非常重視學生的學習情況,經常有家長隨班聽課,家長聽課不僅瞭解真實的上課情況,也督促學生重視課堂紀律。

高二年級的歷史教學涉及兩本選修,內容較多,和必修三本書聯繫緊密。我採用學生課前看書預習,上課時我提出問題,學生來解答,以此鍛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有效提取資訊的能力。在講授完課程之後,我將自己總結的07至14年的選修高考真題冊發給學生,要求學生認真完成,並利用複習課進行講解。

透過對同學們的訓練,學生們解答問題的能力在不斷提高。當然這樣教學形式的轉變,使得一些習慣老師滿堂講授的學生不太適應,爲了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培養學生自主運用知識的能力,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提早鍛鍊學生的學習能力,以適應即將到來的高三的緊張學習生活。

二、作業管理:

本學期初中、高中的歷史作業均批改十次。就學生作業數量來看,初中學生明顯優於高中學生。初中和高中的作業我採取學生先做,單元複習課時由學生公佈答案,我進行點評和講解,這樣使學生的作業情況能夠面對面的講解,提高了作業質量。

三、教學反思

初中的歷史教學和高中歷史教學有明顯的差異,初中教學注重趣味性,高中教學注重知識性,但是歷史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日常的教學中不僅要重視基本史實的記憶,還要穿插對知識運用能力的培養,在今後的教學中,如何將初中歷史教學和高中歷史教學有效的結合,還需要不斷的探討、研究和試驗。

本學期在進行教學同時,我積極總結教學和管理上的經驗,關注高考,《xxxx年高考歷史試題的簡要分析》發表在學校網站上,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揚長避短,爭取更大的進步。

中學歷史教學總結3

本學期,根據教育局和學校要求,結合本校的實際條件和學生的學習情況,嚴於律己,踏實工作,向45分鐘要質量,使九年級歷史教學工作得以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並圓滿完成。爲了立足現在,放眼未來,更好的做好以後的教學工作,現將本學期的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注重研究中學教學理論。積極參加教研活動,上好公開課和展示課,並能經常聽各位老師的課,從中吸取教學經驗,取長補短,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基本做到了以最佳的精神狀態站上講臺,以和藹、輕鬆、認真的形象去面對學生上好每節課。按照《初中歷史新課程標準》進行施教,讓學生掌握好科學的世界歷史知識。

二、認真備好每節課。不但備教材、備教法,而且備學生,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擬定合理的教學方法,並對教學過程及內容進行精心的安排,認真編寫好師生共用的講學稿。在每一課上課前,認真備齊相關的教學資料、地圖、教具等,都做到了“有備而來”,課後及時對該課進行總結,寫好教學反思

三、積極推進素質教育。目前,升學考試時,題目靈活,這決定了教師的教學形式要有針對性。爲此,在教學工作中,我注意設定能激發學生的思考點和興趣點的問題,注重學生學科能力的培養,把傳授知識、技能和發展智力、能力結合起來,在知識層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發揮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讓學生的各種素質都得到有效的發展和培養。

四、狠抓學風。我所教的九年級學生比較喜愛歷史科,上課的時候比較認真,大部分學生都能專心聽講,課後也能認真完成作業。但有爲數不少的學生,沒有養成不懂就問的習慣,還存在着抄襲作業現象,嚴重影響了成績的提高。對此,我狠抓認真、求實的學風,嚴厲批評抄襲作業的行爲,頗見成效。但是,由於後進生面較大,考試成績不夠理想,有些同學是經常不及格。我找來差生,瞭解原因:有些是不感興趣,我就跟他們講學習歷史的重要性,跟他們講一些有趣的歷

史故事,提高他們的興趣;有些是沒有努力去學,我提出批評以後再加以鼓勵,併爲他們定下學習目標,時時督促他們,幫助他們;一些學生基礎太差,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態度,或過分自卑,考試怯場等,我就幫助他們找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分析原因,鼓勵他們不要害怕失敗,要給自己信心,並且要在平時多讀多練,多問幾個爲什麼。同時,一有進步,即使很小,我也及時地表揚他們。經過一個學期,絕大部分的同學都養成了勤學苦練的習慣,形成了良好的學習世界歷史之風。

五、抓好課後輔導。我利用課餘時間對學生進行輔導,不明白的耐心講解,教給他們好的記憶方法,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要求學生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做到對所學知識鞏固複習,及時查缺補漏。並與家長聯繫,及時溝通情況,使家長了解情況,以便在家裏對孩子進行必要的監督。

六、認真批改作業。九年級的歷史作業包括課堂作業、《基礎訓練》。爲了更好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我常常對各種輔導資料進行篩選、上網查閱實用性強的題目,力求每一次練習都達到目的。同時對學生的作業及時、認真批改,分析並記錄學生的作業情況,將他們在作業過程出現的問題進行分類總結,給予合理的評講,並針對有關情況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七、全力備戰中考,效果明顯。在完成九年級新課教學的基礎上,對整個初中階段的教學內容進行了全面複習。第一步,扣住課本上的基礎知識,複習了中國古代、近代和現代歷史,複習了世界古代、近現代歷史以及湖南地方文化常識(歷史部分);第二步,結合《指導叢書》進行復習、訓練;第三步,結合訓練題目進行復習;第四步,再回歸到課本;最後,進行中考衝刺。

總之,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這個學期的歷史教學工作已經基本圓滿完成。但尚存在一些不足,如,學生的知識結構還不夠完整,知識系統還存在真空的部分等。今後,應注意揚長避短,努力提高歷史教學質量。

中學歷史教學總結4

本學期來,在學校領導的正確領導下,在xx年級組的具體組織和指導下,xx第一期的初輪複習工作進展順利,現已完成教學計劃的各項任務,較好實現了 預期的教學目標。現就一期來本人對xx歷史教學工作總結一下:

一、做好第一輪複習,貴在因材施教,夯實基礎,注重實效,穩步推進。

根據本人所帶這屆xx文科班(6)班(7)班(8)班的學情實況,由於本屆高三學生歷史學 科基礎參差不齊,爲了提高複習效率,保證高三第一輪歷史複習的進度,我針對各 班學生不同的學情特點,精心設計不同的教案學案,做到有重點有分別地將每堂 課的教學目標具體化,使不同基礎的學生在每節課都有明確的具體學習要求和任 務。根據本屆高三歷史教學組的規劃,我將新課教學與複習合二爲一,每節課都有明確的知識目標和能力要求,每一章都有針對近年高考題型特點和要求的相應的檢測訓練,做到學以致用,由知識型向能力型轉變。在教學方法上,注重引導學生積極參入到課堂教學中來,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獨立性,變被動學習爲主 動學習,將歷史基礎知識與基本能力有機的統一起來;注重學科內知識歸納、綜合,培養和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爲第二輪歷史專題複習作好鋪墊。

二。建構歷史知識體系,重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1)史教學應注重與歷史發展的`連續性和階段性,應將學生已有的知識融於歷 史發展的長河中,將學生零星的、孤立的知識與歷史發展主線相結合,逐漸形成 知識體系網絡。這種網絡是多方面的,高三教學應側重與專題性知識線索,強化專題複習,比如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制度發展線索,中國近現代民族資本主義工業 興衰的線索,世界近現代史中某一國家的經濟發展或政治制度演變的線索等等。

這些內容是極其豐富的,教學中應突出重點、兼顧基礎知識、側重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爲了使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教學中可把複習內容劃分爲若干單 元。其實每個專題也是一個單元。……其實每個專題也是一個單元。橫向的單元是局部的'面'。縱向的單元是'線','線'的交織形成立體的知識體系"。②在 學生具備基本的歷史體系基礎上,教師應加大能力訓練的力度,講清歷史概念的內涵與外延,探求歷史事件之間的內在聯繫、鼓勵學生把握由"知"到"識"的飛躍, 讓學生自己去探求歷史的啓示。教學中應鼓勵學生質、思考和辯論,應給學生預 留思維的空間,鼓勵學生多角度、全方位思考問題。

(2)展的階段性使歷史呈現出它的階段性特徵,這特徵將導向對歷史發展的本 質性和規律性問題的認識。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歷史就表現出明顯的階段特徵 如封建社會的形成和發展時期戰國秦漢;封建社會的繁榮階段隋、唐;封建社會 的衰落時期明清。同一歷史現象在上述各時期中所起的作用是不盡相同的,如封 建中央集權政治制度。而各個時期表現出來的相同歷史現象也各具特色,如農民 起義,表面上看,他們都成了封建王朝換代的工具,實質上其口號和綱領,也就是鬥爭水平呈現不斷提高的趨勢。我們在教學中,應強化和突出歷史的階段特徵, 將具體歷史事件放到這種特徵中去考察分析,讓學生自己去深化認識,受到教育、 得出啓示、發展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

三、正確處理全面複習和重點複習的關係 正確處理全面複習與重點複習的關係,不能因覆蓋面降低而漠視全面複習,也 不能無視新情況的出現而照搬原來一套複習方法,重點複習應建立在全面複習的基礎之上。原有的三段式複習,即基礎複習,專題複習和重點複習方法仍可沿襲, 但教學計劃應作調整,側重點在後兩段上,以增強能力訓練的力度。

四、充分利用課外輔導,督促學生及時準確牢固地掌握好基礎知識,針對不同 學生的特點加強對個體學生的具體的學習方法和答題思路的指導。教學的根本 目的是傳承知識、創新知識和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學生基礎薄弱,根本上說明學生在過去的學習中缺乏正確的方法——具體的表現爲缺乏適合個性思維特點的學習方法。

中學歷史教學總結5

轉眼間,我在教師的崗位上又平凡地走過了一學期。在這學期,本人自始至終以認真、嚴謹的治學態度,勤懇、堅持不懈的精神從事教學工作。爲了更好的總結經驗教訓使自己迅速成長,成爲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無愧於這一稱號,我現教學工作總結本學期,本人任教初一、二、三年級五個班的歷史課。一學期來,本人自始至終以認真、嚴謹的治學態度,勤懇、堅持不懈的精神從事教學工作。

作爲一名歷史教師,能認真制定計劃,注重研究中學教學理論,認真備課和教學,積極參加科組活動和備課組活動,並能經常聽各老師的課,從中吸取教學經驗,取長補短,提高自己的教學的業務水平。每節課都以最佳的精神狀態站在教壇,以和藹、輕鬆、認真的形象去面對學生。按照「初中歷史新課程標準」進行施教,讓學生掌握好科學知識。還注意以德爲本,結合現實生活中的現象層層善誘,多方面、多角度去培養現實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教育是愛心事業,爲培養高素質的下一代,本人時刻從現實身心健康,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去點拔引導,對於個別差生,利用課間多次傾談,鼓勵其確立正確的學習態度,積極面對人生,而對優生,教育其戒驕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厲,再創佳績。透過現實生活中的典範,讓學生樹立自覺地從德、智、體、美、勞全方面去發展自己的觀念,樹立崇高遠大的理想。

作爲教初一、二、三年級課的老師,明白自己對教材的生疏,故在課前做到認真備課,多方面去搜集相關進行資料。爲提高每節課的進行效果,教學質量,本人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礎、抓好重點難點,透過培養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按時完成教學任務。

在這學期我也注意做好培養好尖子生,提高中等生,幫助差生工作。學生素質普遍較好,基於實際情況,在授課時加深讀教材的挖掘,讓學生能主動去獲解歷史,同時加大習題的練習,對於學生有異議的問題,在輔導課時當堂講解。時而加強小考,透過批閱和及時反饋,歷史成績普遍較穩定。對於其他兩班,講解基本史實的前提下,注重基礎知識,加強輔導,對於某些學困生能力較差,學習自覺性不高的情況,本人時刻從現實出發,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去點拔引導,利用課間多次傾談,鼓勵其確立正確的學習態度,從一點一滴着手,取得成績及時鼓勵,讓他們相信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相信有耕耘總會有收穫!

透過一學期努力,能制定好複習計劃,並能認真備好複習課,培養好尖子生,提高中等生,幫助差生。

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要不斷總結經驗,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還要多下功夫加強對個別差生的輔導,相信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總會有收穫!

中學歷史教學總結6

一、研究課標,緊扣重點

對中學一線教師而言,當然希望課程標準的指導性、可操作性越強越好。但現有的課

標顯然不對我們的胃口。它太寬泛,太模糊,使用的大都是很抽象的語言,如“知道”“瞭解”“理解”等等,讓人無所適從。要了解哪些史實,掌握到什麼程度,很難定位。但課程改革的專家們是高度評價這個課標的。說課標就是要寬泛,否則教材就會千篇一律。教材由統編制到審議制的變化是受到高度肯定的,也是新一輪課改的重點。所以我們抱怨這個課標不好非但無濟於事,而且還被認爲是唱反調。因此能做的只能是仔細研究它,根據我們自己的理解來揣摩它,抓住重點知識。

我們備課組在一個單元教學開始前,先看課標的要求。比如必修3的第一單元是這樣寫的:

(1)知道諸子百家,認識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局面形成的重要意義;瞭解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2)知道漢代儒學成爲正統思想的史實。

(3)列舉宋明理學的代表人物,說明宋明時期儒學的發展。

(4)列舉李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瞭解明清時期儒學思想的發展。根據這些描述,我們備課組的四個成員討論研究,達成共識。第一節內容中諸子百家只要求知道,可以理解爲簡單識記就可以了。百家爭鳴局面的重要意義既然要求認識,那麼很明顯要作爲重點處理。而要認識其意義勢必要結合其產生的時代背景考慮,所以百家爭鳴的產生背景、百家思想的實質共同處、百家爭鳴的歷史意義就要講到位。孔孟荀等儒學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要求瞭解,應該比簡單識記的要求高。教學中要把孔子的貢獻總結全面,孟子荀子的主張從仁政、民本思想、倫理觀三個方面對比掌握,民本思想學生可能較難理解,需要適當解釋其內涵並結合時代背景分析其成因。第二節重點分析儒家思想在漢代成爲正統思想的原因。要教會學生從董仲舒的新儒學思想迎合漢武帝大一統的需要以及漢武帝的一系列尊儒措施最終確立了儒學正統地位兩個角度分析。第三節重點學習宋明時期儒學的新發展,把握理學、心學的主要內容,分析其本質的共同點。第四節明清時期儒學思想的發展,重點放在黃、顧、王三位思想家上,把握其思想的共同處:即反君主專制的民本思想、重商思想、對傳統儒學的批判繼承。要結合時代背景分析清楚。透過討論課標,備課組就重點內容形成一致的看法,具體教學中就容易做到統一。

 二、整合教材,化繁爲簡

新教材剛出來的時候,大家就都覺得很不適應。專題性強,跨度大,面廣量大,支離破碎。有些地方羅哩八嗦,有些地方語焉不詳,教學難度確實很大。我們備課組在教學中,透過共同備課,把每一節內容都整理成一個簡單明瞭的知識結構。如果教材內容體系不夠清晰,就大膽整合,盡力使其清晰化。比如必修3的第一單元第一課“百家爭鳴”和儒家的形成,課文子目是百家爭鳴局面的形成、孔子和儒學、戰國時期儒家代表,我們就沒有用這種目錄,而是按照課文標題把結構分成兩大塊。一塊百家爭鳴,從概念、形成的原因(根本、具體)、實質、歷史影響幾個方面把握。另一塊儒家思想的形成,分成兩點,春秋時候產生,戰國時期初步發展。春秋時期孔子的貢獻把握三個方面:教育上的私學、有教無類,著述上的整理六經,政治思想上創立儒學,提出“仁”的道德倫理觀以及民本思想。戰國時期的初步發展把握孟子荀子的思想,分別從仁政、民本、倫理觀三個方面分析掌握,荀子思想增加一點綜合法家道家思想改造儒學的內容。還比如第三單元第三課“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內容特別煩亂,我們就完全改變了教材的子目,設計了這樣的結構:(1)傳入:把握內部外部原因以及傳入情況。

(2)廣泛傳播:重點掌握原因,分四點:五四運動的促進;先進知識分子的大力宣傳(並把他們的宣傳活動概括爲幾句話:寫文章,組社團,譯原著,紀念勞動節);問題與主義之爭的影響;中-共早期組織有計劃的宣傳(辦刊物,辦學校)。

(3)傳播特點:突出與工人運動的相結合以及馬克思主義與各種非馬克思主義的鬥爭。

(4)影響:一大批先進知識分子轉變爲馬克思主義者,爲中國提供了新的救國方案,爲中-共誕生奠定思想基礎。這樣學生聽課、記筆記、鞏固複習都比較順暢。對教材的處理,我們的體會是一定要儘量把課本內容整合成清晰直白的結構,教師好講,學生也好學。

三、深入淺出,解析疑難

很多教師都反映新教材來不及講,時間總是不夠用。確實,由於教材專題式的體例,跨度大,加上政治經濟文化的割裂,使我們對這套教材普遍沒有好感。它對學生基礎知識的要求很高,但目前大部分學校的文科生源都不理想,高一又普遍不重視歷史學習。文科班上課,問題問下去沒有反應,教師不得不放慢速度,儘可能把每個知識點都講清講透。還有的教師則因爲課標難以把握,教學就寧多勿缺。所有這些都影響着教學進度。解決的辦法就是大膽取捨,不能面面俱到,每堂課的教學肯定要突出重點難點。我們的做法是,只要求簡單識記的知識課堂上就一帶而過,記不住自己課後去記。課堂教學時間主要用在解決重點難點知識,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上。比如必修3第二單元第一課“發明和發現的國度”,講的是中國古代的科技成就。每個領域的成就除了一些容易產生誤解的知識點解釋一下外(比如渾儀學生常常和渾天儀混淆),基本上就是劃書,沒有什麼好講的。我們的重點就放在解決兩個問題上。

(1)中國古代科技爲什麼能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

(2)中國古代科技成就如此輝煌,爲什麼率先進入近代社會的卻是歐洲?近代中國科技落後的原因何在?透過這兩個問題的解析,提升了學習的高度,並且以後學習第七單元近代以來世界的科學歷程中17世紀歐洲近代科學的誕生時,分析其誕生原因,還可以彼此對比呼應。教材有些地方寫的相當簡單,但往往埋伏着學生不理解的問題。比如第七單元第三課“蒸汽和電的革命”最後一個子目中寫到“生產力的發展也改變着社會結構和世界形勢,資產階級開始確立對世界的統治”,問學生這些話怎麼理解,幾乎都說不上來。這些問題其實必修2裏講的很詳細,但學生早就已經忘光了,教師在這裏就必須花時間重複講解強調。

中學歷史教學總結7

透過課堂實踐,我真真切切體會到了反思對課堂教學的反饋指導,對教師成長至關重要。經驗+反思=成長。在工作中勇於探索創新,在行動和研究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反思水平,做一個“反思型”“研究型”的教師。現在就初中歷史課改談談心得。

新課程改革浪潮猶如一縷春風吹遍了祖國神州大地,給教育改革注入了一股嶄新的活力。透過學習和實踐我知道,新課程在課程功能、結構、內容、實施、評價和管理等方面都較原來的課程,有着重大的創新和突破。

一、學生更願意上歷史課了

新的歷史教材,從外觀看,圖文並茂,色彩鮮豔,深受學生喜愛。從內容上講,降低了難度,淡化了知識體系,增加了貼近學生生活、貼近社會的內容,給學生親自動手操作、探究實踐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在教學過程中我深深體會到這一點,在《美國經濟的發展》一課中,教師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講述硅谷,比爾蓋茲等故事,激發學生積極的情感,在歡聲笑語中上完一堂課。還有歷史探究活動課,這可是學生們活動的天地,他們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紛紛將自己最好的作品展現給大家。當得到老師的鼓勵時,別提有多高興了,常常是下了課,學生們還圍着老師問這問那,意猶未盡。他們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由原來被動接受式的學習變爲主動探究式的學習。

二、對歷史教師的要求更高了

新的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轉變教學方式,樹立以學生爲主,不斷探究的學習理論。那麼,光憑一本書、一張嘴走進課堂是遠遠不夠的。教師要認真挖掘教材,充分備好每一堂課,精心設計每一個探究性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讓歷史課堂充滿激情,充滿生機。有時需要語言的激發;有時需要教學手段的多樣化;有時需要教師知識的儲量大,總之,對教師的要求更高了。在課改實踐中,我有了一種從未有過的危機感和緊迫感,覺得自己要學習的東西太多了。往往是上了這一課又要忙着準備下一課的內容,有時爲了一個探索性的問題的設計而絞盡腦汗,還總覺得不盡如人意,總覺得自己知識太貧乏,迫切地需要去學習、去充實自己。渴望瞭解更多課改的知識,渴望指導,渴望交流,不斷地豐富和提高自己。

三、教研活動水平更高了

在歷史課程改革過程中,面對新課標、新教材,在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也很多,怎樣設計好每一個教案,每一堂課?怎樣處理好教材?設計什麼樣的探究問題,才能激發學生們積極的情感,有利於他們的終身發展?爲什麼自己的課堂效果不理想,達不到預期的目的?還有對教材的驗證及反思是否正確等等,這些都迫切需要大家在一起溝通和交流,因此教研工作就顯得尤爲重要,教研活動水平要求更高了。

中學歷史教學總結8

本學期,本人任教初一、二、三年級五個班的歷史課。一學期來,本人自始至終以認真、嚴謹的治學態度,勤懇、堅持不懈的精神從事教學工作。

作爲年輕教師,能認真制定計劃,注重研究中學教學理論,認真備課和教學,積極參加科組活動和備課組活動,上好公開課和平衡課,並能經常聽各老師的課,從中吸取教學經驗,取長補短,提高自己的教學的業務水平。每節課都以最佳的精神狀態站在教壇,以和藹、輕鬆、認真的形象去面對學生。按照「初中歷史新課程標準」進行施教,讓學生掌握好科學知識。還注意以德爲本,結合現實生活中的現象層層善誘,多方面、多角度去培養現實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教育是愛心事業,爲培養高素質的下一代,本人時刻從現實身心健康,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去點拔引導,對於個別差生,利用課間多次傾談,鼓勵其確立正確的學習態度,積極面對人生,而對優生,教育其戒驕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厲,再創佳績。透過現實生活中的典範,讓學生樹立自覺地從德、智、體、美、勞全方面去發展自己的觀念,樹立崇高遠大的理想。

作爲教初一、二、三年級課的老師,明白自己對教材的生疏,故在課前做到認真備課,多方面去搜集相關進行資料。爲提高每節課的進行效果,教學質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礎、重點難點外,還採用多媒體教學,如:投影、幻燈、漫畫、錄音等多樣形式。透過培養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按時完成教學任務。

透過一學期努力,能制定好複習計劃,並能認真備好複習課,培養好尖子生,提高中等生,幫助差生。但由於本學期授課時間較短,複習內容較多,複習比較倉促,同時發覺很大一部分學生接受能力較差,學習自覺性不高。加上本人對教材生疏,同時雙語班學生的漢語水平很低,基本的漢字都不認識更別談字詞的意思,學習漢語積極性不高。本人剛來到學校作爲一名新教師各方面還不熟悉不適應教學經驗有不足,致本學期考試不太理想。

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要不斷總結經驗,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還要多下功夫加強對個別差生的輔導,相信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總會有收穫!

標籤:教學 歷史 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