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田忌賽馬教案模板集合五篇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田忌賽馬教案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田忌賽馬教案模板集合五篇

田忌賽馬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理解課後題五的詞語,能有感情朗讀課文3—12自然段,並能用自然段歸併法給課文分段。

2.初步學會看課題推想課文內容的閱讀方法。

3.知道田忌賽馬轉敗爲勝的原因,分析孫臏的思維過程,懂得“正確分析雙方情況,合理安排力量就能取勝的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初步學會看課題推想課文內容的閱讀方法。

2.學習課文3—12自然段。

難點:理解田忌賽馬轉敗爲勝的原因。

課前準備:

1.製作有關的。課件。

2.每位學生做一套紙馬。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推想內容

1.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個有趣的歷史故事,題目叫《田忌賽馬》。(板書課題)

2.齊讀課題,教學“忌”,簡介:田忌是戰國初期齊國的大將,他很喜歡賽馬。

3.推想課文內容:題目是文章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好比是房子的窗戶,許多文章根據課題就能推想出課文的主要內容。看了本課課題,我們可以怎樣推想呢?

(田忌與誰賽馬?賽了幾次?結果怎樣?)

二、自學課文,初步感知

1.帶着上面的三上問題自由地朗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

2.自學檢查。

(1)齊讀生字,簡析“喪、惑、蔑”三個生字。

(2)指名說說三個問題的答案,再用一句話把三個問題答案連起來。

三、細讀課文,弄清賽局

1.理清脈絡。

(1)指名說說哪幾個自然段寫田忌“敗”了,哪幾個自然段寫田忌“勝”了?

(2)按“初賽失敗—孫臏獻計—再賽獲勝”的線索將文章分成三段。

2.學習一、三段,弄清比賽經過。

(1)邊讀課文邊完成練習一。

第一次 第二次

田齊 田齊

( )上——上 ( )上 上

( )中 中 ( )中 中

( )下 下 ( )下 下

比分()∶() 比分()∶()

(2)反饋:學生上臺說說比賽的經過和結果。(邊連線邊介紹)

四、學習第二段,深究課文

1.匯入:還是原來的馬,只調換了一下出場順序就轉敗爲勝了,這個妙主意是誰想出來的?

2.出示圖片,介紹孫臏:

a.找一找圖中哪個是孫臏?另一個是誰?你是怎麼知道的?

b.他們正在幹什麼?文中哪些段落是寫這幅圖的?

3.學習3—9自然段。

(1)指名朗讀3—9自然段,其他學生用“____”劃出同孫臏講的話。

(2)學習孫臏的四句話。

a.出示這四句話,自由讀一讀,想想每句講了什麼?該怎樣讀?

b.討論這四句話的關係。

c.孫臏說這四句話時神態是怎麼樣的?(胸有成竹)

d.理解“胸有成竹”的意思及在文中指什麼?

e.有感情朗讀這四句話。

(3)討論孫臏思維過程。

a.孫臏在第一次比賽時看到了什麼而想出調順序這個妙計的?

b.出示句子:“從剛纔的情形看,大王的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

①剛纔的情形指什麼?他看出了什麼?(仔細觀察)

②假如這六匹馬賽跑,它們的名次如何?(大家擺一擺)

③他進行了怎樣的分析?(科學分析)

④他準備怎樣調配力量?(板演六匹馬調配的過程)

⑤再讀3—9節,想想孫臏替田忌出主意時,田忌的心情是怎樣的?找有關的句子讀一讀(師範讀,學生練讀。)

4.學習10—12自然段。

(1)匯入:“馬快不了多少”是田忌反敗爲勝的一個重要條件,轉敗爲勝的另一個條件是什麼?請大家自由讀10—12自然段。

(2)討論:從哪些地方看出齊威王驕傲輕敵?

理解:誇耀、譏諷、輕蔑(找近義詞

(3)指導朗讀齊威王的話。

5.分角色朗讀第二大段:(1)分組練讀:(2)指名分角色朗讀。

五、明確寫法,延伸課外

1.本文的三個人物誰最重要?爲什麼把田忌和齊威王寫得那麼具體?

2.第二次賽馬結束,假如田忌與孫臏再次見面,田忌會對孫臏說些什麼?

3.假如齊威王得知孫臏的用計過程後,他會怎樣想?

六、課堂。總結

(略)

田忌賽馬教案 篇2

教學要求

1.透過學習,使學生懂得田忌賽馬取勝的原因是因爲孫臏能仔細觀察,進行巧妙安排的結果,培養學生觀察事物,勤于思考的好習慣。

2.能給課文分段,.總結段意。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學會生字、新詞。

教學重點

懂得田忌賽馬轉敗爲勝的根本原因。

教學難點

同上。

教學準備

投影儀。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解題,瞭解背景

二、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1.範讀全文,瞭解大意。

2.預習課文。

①學習生字。

拼讀生字,識別字音、字形、字義。

忌:上部分“己”不出頭,不可寫成已或巳。

喪:下部分不能多寫一筆“丿”。

贏:下部分是三個字組成“月、貝、凡”

②學習詞語。

挖苦:用尖酸刻薄的話譏笑人。

垂頭喪氣:情緒低落、消沉。

胸有成竹:畫竹子時,心裏有一幅竹子的形象。比喻做事前已經有通盤考慮。

誇耀:向人顯示自己(有本領、有功勞、有地位勢力等)。

譏諷:用旁敲側擊或尖刻的話指責或嘲笑對方的錯誤、缺點或某種表現。

輕蔑:輕視,不放在眼裏。

目瞪口呆:形容受驚而愣住的樣子。

三、再讀課文,劃分段落

第二課時

一、板書課題:田忌賽馬

審題,哪個字最重要?賽。

由這個“賽”字你想到什麼?

二、學習第一段(一~二自然段)

1.自由讀,說說寫了什麼?

2.分析重點句子“由於齊威王每個等級的馬都比田忌的強,三場比賽下來,田忌都失敗了。”

用簡練的話說出來。

三、學習第二段(三~十二自然段)

分角色讀課文。

練習有語氣地讀。

讀文時講解“胸有成竹”、“得意洋洋”、“譏諷”的意思。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學習第三段(十三~十七自然段)

1.指名讀,每人讀一自然段。

讀後教師講,這段的結構爲總分總。

2.指名讀。

抓“又”字,說明是第二次比賽。

分析第一場:贏的是什麼馬?(上等)輸的是什麼馬?(下等)

找同學說一說爲什麼這麼安排?第一場比賽起什麼作用?

3.用圖片表示第

二、三場比賽的結果。

追問:齊威王最後怎麼樣了?

失敗。“目瞪口呆”。什麼是目瞪口呆?這表示什麼?

再問:是誰起的作用?

板書:孫臏。

五、齊讀最後一段(十八自然段)

齊讀。

說說田忌爲什麼能轉敗爲勝?

小結: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巧妙安排,這是取勝的關鍵。

田忌賽馬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用“回答幾個問題,把答案連起來歸納課文的段落大意”。

2、學會11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哇”,理解16個詞語的意思。

3、能讀懂有關詞語的意思。

4、瞭解晏子出使楚國,以超人的智慧和善辯的口才,駁倒楚王的三次侮辱,維護了楚國的尊嚴。

教學過程:

一、提示課題,簡介人物和時代背景。

二、課內自學

1、要求:認真讀課文,想一想主要寫了什麼事?

自學生字詞。

三、按自學要求依次檢查自學效果。

1、主要寫了什麼事?

2、多音字正音:大

3、字形、筆順:敝、臣、尊

四、指名分段讀課文

五、學習1—3小節

1、議議讀讀,深入理解。

(1)晏子剛到楚國,楚王用什麼辦法侮辱晏子?

(讓學生找到有關課文回答: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門旁邊開了一個五尺來高的洞,想讓晏子從這個洞庭湖裏鑽進去,以達到侮辱齊國的目的)

(2)晏子是怎樣對待的?結果怎樣?

(3)爲什麼晏子說了這番話後,楚王只好吩咐開啟城門,把晏子迎接進去。晏子用的是什麼方法?

(4)分角色朗讀課文。

六、課堂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作業本

田忌賽馬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田忌賽馬》

教學目標:

1、透過學生自制道具,邊演示邊解說兩次賽馬的經過,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田忌賽馬》課後選做題。

2、學生透過收集、整理自己感興趣的、有關動腦筋的故事,組織小小故事會,讓學生學習辨別是非善惡,懂得遇事要認真觀察,善於分析,勤于思考,勇於打破常規的去解決。

3、使學生初步瞭解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基本方法。

教學準備:

佈置課外收集、整理自己感興趣的、有關動腦筋的故事;兩種共六匹馬;錄音機;影碟機;小獎品等。

過程設計:

一、匯入

同學們,你們愛聽故事嗎?說說你知道哪些故事?同學們知道的故事可真不少,《田忌賽馬》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遇事要認真觀察,善於分析,勤于思考,勇於打破常規的去解決。)這節課我們一起來講一講有關動腦筋的故事,開個小小故事會(板書課題)。

二、講《田忌賽馬》的故事,演兩次賽馬的經過

1、講《田忌賽馬》的故事

我們已經學習了《田忌賽馬》這一課,有誰能將這個故事將給我們聽一聽?(指名講故事)他講得繪聲繪色,很有感情,我們一起掌聲鼓勵!

2、演兩次賽馬的經過

《田忌賽馬》這個故事中講到了幾次賽馬?(兩次)你想不想當一當小小解說員,邊解說邊演示兩次賽馬的經過?(指名學生用自己準備的道具上臺演示解說。)

3、其他學生作評價,教師作適當點撥,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田忌賽馬》課後選做題》。

【過渡語:不少同學早就按耐不住想把自己收集的到的.故事講給別人聽,一展自己口若懸河的本領,也有不少同學早就迫不及待的想聽一聽別人講什麼故事,以一飽耳福。下面,我們就來展示、交流咱們成果。】

三、展示、交流資料

1、分小組進行交流。

要求:每個同學將收集到的有關動腦筋的故事在小組內講給其他同學聽。講故事的人要情,聽故事的人要用心。評出小組內講得最好的同學,推薦上臺講給全班同學聽。

2、全班進行交流。

①、各小組推薦的同學上臺講故事。

②、全體師生進行評價。(從優缺點、建議;故事給你的啓發等方面作評價。)

3、評選出本次的“故事大王”。

要求:語言流暢,感情投入,繪聲繪色,有吸引力。

四、交流本次活動的感受與收穫

1、收集資料方面;

2、怎樣講故事方面;

3、怎樣聽故事、作評價方面。

五、總結談話

講故事關鍵要用情,聽故事主要是用心。同樣的故事,不同人的講,效果大相徑庭;同樣的故事,不同的人聽來,效果也是千差萬別。有些人聽後可能心潮澎湃信誓旦旦,但三分鐘熱度,之後便拋在腦後;有些人聽後將感受與體會寫下來或講與別人聽,把別人的反饋再寫下來,並且馬上開始指導和矯正自己的行爲。結果,對於後者,一個故事就是一次提升,一個故事甚至就是一次生命;而對於前者,一個故事不過就是一陣笑聲,來去匆匆,猶如過眼煙雲。

故事啓迪人生。希望同學們今後多讀有益的故事,在故事的長河裏吸收更多的營養,使自己逐漸變得豐滿……

田忌賽馬教案 篇5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晏子怎樣挫敗了楚王的第一次侮辱?

二、學習第4自然段

1、自讀課文,劃出晏子所說的話。

2、讀晏子的話,想一想含着的意思。

(1)“這是什麼話?……大王怎麼說齊國沒有人呢?

(2)“敝國有個規矩,……就派到這兒來了。”

給這兩句話配上話外音,講講他們心底的意思。

3、同桌對讀晏子與楚王的對話,注意人物的神態與語氣;指導名學生角色表演讀。

4、練習小結:第二次楚王取笑晏子( ),沒想到反倒被晏子取笑楚國是( ),晏子又一次以自己的聰明才智與善辯的口才,反擊了楚王。

三、學習第5自然段

1、二次失敗,楚王仍不甘心。在一次宴會上,楚王取笑齊國人沒出息,晏子又作了非常巧妙的回答,請看第5自然段。

2、自讀課文,劃出晏子說的話。

3、分角色讀課文,注意人的語氣和神態。

4、練習小結。

四、學習第三自然段。

1、聯繫上文回答:“從這以後”是指什麼事以後?

2、“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楚王尊重他的什麼樣?我們從晏子身上可以學到哪些優秀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