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大班生活活動教案8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有可能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大班生活活動教案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生活活動教案8篇

大班生活活動教案 篇1

活動準備:

1.事前由兩名幼兒學會啞劇表演“做功課”。

2.每人一隻小書包、一隻鉛筆盒、兩支筆、一塊橡皮、一塊墊板及練習簿。

活動過程:

一、啞劇表演“做功課”

透過表演使幼兒初步瞭解整理書包的重要性。

表演內容:兩名幼兒扮小學生明明和芳芳。

芳芳:我叫芳芳。

明明:我叫明明。

他倆高高興興地揹着小書包,坐下開始做作業。芳芳從書包裏很有條理地拿出鉛筆盒、練習簿和墊板,開始認真地寫起來。明明在書包裏搗鼓了半天才找到練習簿和墊板,開啟鉛筆盒又不見鉛筆,他不停地在書包裏尋找……字寫錯了,又找不到橡皮,只好向芳芳借……鈴聲響了,芳芳高高興興地將練習簿交給老師,老師臉上笑眯眯的;明明過了好一會兒纔將練習簿遞上,老師皺着眉頭。

二、討論

師:看了啞劇表演,你們有什麼想法呢?

幼兒自由討論,老師仔細傾聽幼兒的交談。然後請幾個幼兒在班上談自己的想法。老師再問芳芳:你爲什麼作業做得快?問明明:你爲什麼做得慢?根據他倆的回答,教師小結芳芳爲何快和明明爲何慢的原因,從而使幼兒知道整理書包的重要性。

三、怎麼整理書包

1.請小朋友拿出準備好的物品,集體整理書包,教師巡迴觀察、指導。

2.提問:你是怎樣整理書包的?

3.請幾個幼兒整理書包給大家看,其餘幼兒仔細觀察。

4.請幼兒評論:誰整理書包的方法好?爲什麼?

5.教師小結整理書包的方法:寫字所需的用具(鉛筆、橡皮、卷筆刀等)放在一起;練習簿、墊板整齊疊放,平整地放進書包。

四、整理書包

明明:你們真能幹,會自己整理書包,現在我也會了,請你們看看,我做得對不對?

明明整理書包。

全體幼兒練習。教師鼓勵幼兒整理得又快又好。比比誰得第一名。

整理好書包後,請幼兒將書包背好後,成兩路縱隊,學小學生的樣子,排隊走出活動室。

活動延伸:

1.在生活中增添可學習整理書包的材料。

2.與自理能力較差的幼兒的家長聯繫,請家長配合進行自理能力的培養。

大班生活活動教案 篇2

如廁公約我來定

目標:

1、嘗試制定班級文明如廁公約規則,並用繪畫的方式表徵。。

2、知道公約人人要遵守,由自主準守公約的意識。

準備:紙、筆、卡;幼兒如廁時的照片。

過程:

一、分享:

說一說,你知道的文明如廁的有關規則有哪些?

二、觀看照片,引出主題,激發討論。

(1)小朋友上廁所時不文明的行爲有哪些?

(2)屁股擦不乾淨是文明行爲嗎?

(3)看到便池周圍有尿液、大便時應該怎麼做?

三、自額上制定班級文明如廁公約,並引導幼兒記錄公約內容:

(1)如廁時文明的行爲有哪些?同意制定這項公約嗎?

(2)不推人這一條怎麼記?爲什麼這麼記?誰願意來試一試?

(3)大小變大後整理衣服又怎麼表示?

(4)洗手後不要將水滴到地上又怎麼表示?等。

四、記錄後,幼兒集體說一說公約內容。

五、 活動延伸

完成如廁公約,制定保護環境宣傳畫,張貼在班中合適的地方。

2、教師與與幼兒一起協商建立班級公約。

(1)討論:活動室哪些地方更要保持整潔?小朋友怎樣做才能保持整潔?

(2)幼兒分組繪畫,逐條把公約畫下來。教師引導幼兒協商分工,有人畫,有人出主意等。

(3)、教師幫助各組將制定的“班級公約”張貼到黑板上,每組請一名幼兒介紹,第一組介紹完後,其他組介紹時,如有與第一組內容重複的就畫掉,內容不一樣的就保留。

(4)形成班級公約。

教師與幼兒協商,以第一小組內容爲主,其他組內容作爲補充,所有內容合起來形成“班級公約”。

3、教師帶全班幼兒一起承諾:我是大班的小朋友,我要自覺遵守班級公約,做一名愛護環境的好孩子。

大班生活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清楚的講述,發展口語表達能力。

2、能與同伴合作,大膽想象,設計生活小區。

3、初步培養幼兒愛家園的情感,懂得愛護周圍的環境。

活動準備:

1、課前已對小區作過調查,瞭解小區內的設施。

2、有關生活小區的錄像。半成品材料若干份。

3、各種盒子、雙面膠、固體膠、紙、橡皮泥、樹枝、剪刀等。

活動流程:

觀看生活小區的錄像-------介紹自己的生活小區----------小組合作---------分享交流

活動過程:

一、觀看生活小區的錄像

師引導:小朋友,最近我們對身邊的小區很感興趣,收集了很多的資料,我和你們一樣,還拍攝了些我們蓬萊的小區,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老師和小朋友們邊看錄像邊自由地聊聊。

2、請若干個幼兒說說自己的感受。

小結:我們蓬萊有這麼多的小區,有老一些的小區,有新建的小區,蓬萊的變化真是越來越大了,也越來越美了,我知道你們也有自己生活的小區,而且還做了調查,有了好多的發現,讓我們一起分享一下吧!

二、介紹自己的生活小區

1、根據自己的調查說說對生活小區的新發現。(幼兒自由說)

2、說說喜歡自己小區的理由。

3、老師隨機的貼上喜歡的標記,如:綠化很好,貼上花草綠樹的綠化標記。

4、小結:剛纔,我們說了很多喜歡自己的生活小區的理由,是呀,小區爲我們的生活提供了整潔、漂亮的環境,還有各種便利的服務。如:兒童樂園、健身中心、超市等,可以使我們生活的更美好。

三、小組合作:設計生活小區

引導幼兒:今天,我們來做小小設計師,看看每一組上有很多的材料,如房子、樹木、花草等,呆會我們小朋友分組商量一下,怎樣在這張在圖紙上設計我們喜歡的生活小區。等會兒,每組選出一名代表,來介紹一下設計的生活小區。

1、幼兒分組合作。

2、老師重點觀察幼兒使用材料的情況和了解幼兒的想法。

四、分享交流

1、各組說說自己設計生活小區的想法,爲自己的小區做宣傳。

2、討論如何做個文明小公民愛護小區。

3、集中交流,老師引導、幫助幼兒理出幾條文明小公民公約。

大班生活活動教案 篇4

教學主目標:

瞭解鼻子的作用,有保護鼻子的意識。掌握正確擦鼻子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知道鼻子的作用掌握正確擦鼻子的方法

過程

1、 今天老師給寶寶帶來了許多好吃的水果,請小朋友們用鼻子聞一聞它是什麼水果。

2、 請小朋友們說說聞到的是什麼水果味?你是用什麼聞的?

3、 做遊戲,閉上小嘴巴,捏住小鼻子,有什麼感覺?

以上三點都是爲了引出鼻子的重要性。

引出小鼻子有這麼多本領,能聞味、能喘氣。今天有一隻小熊就不愛護它,

看看它是怎麼做的?(看錄像)

4、 小熊不愛護鼻子我們怎麼保護我們的小鼻子呢?請小朋友試試用紙怎樣擦鼻涕。

5、 用小兒歌的形式教會幼兒擦鼻涕的方法。(小紙巾,捂鼻子。雙手按住鼻兩側。

輕輕 擦,折一折。鼻涕全都擦乾淨。)請小朋友到前面做示範。

運用小熊想和小朋友們學習擦鼻涕的方法,請幼兒再次複習擦鼻涕的方法。

大班生活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透過討論和教師的引導知道漱口可以清潔牙齒。

2、掌握正確的漱口方法。

 活動準備:

芝麻糖、調羹、鏡子、杯子、水、臉盆等。

 活動流程:

請客吃芝麻糖 --〉送禮物照鏡子 --〉討論清潔牙齒的方法 --〉教師總結 --〉學習正確漱口的方法--〉嘗試漱口--〉讓老師看看誰的牙齒最乾淨

 重點難點:

讓幼兒掌握正確漱口的方法

 活動過程:

1、請客吃芝麻糖:過新年的時候,我買了許多好吃的東西,今天請你們吃好嗎?(幼兒品嚐芝麻糖)

2、送禮物,照鏡子:我還準備了小禮物送給你們,你們看看是什麼?(鏡子) 今天我們來照照嘴巴里面有什麼?(牙齒)牙齒是什麼顏色的?(引導幼兒發現牙齒上的黑芝麻)黑芝麻爬到牙齒上去了,牙齒變髒了,你有什麼辦法把黑芝麻從牙齒上趕走呢?

3、幼兒自由討論清潔牙齒的方法。

4、教師總結:牙齒髒了可以用牙刷刷牙,也可以用漱口的辦法,可是幼兒園裏沒有牙刷,就讓我們來漱口吧。 5、學習正確漱口的方法:

(1)教師演示:手拿小杯子,喝口清清水,擡起頭,閉起嘴,咕嚕咕嚕吐出水。

(2)幼兒邊念兒歌邊學習正確漱口的方法。(空手模仿) 請個別幼兒聽口令做動作。 集體聽口令做動作。

6、漱口:幼兒拿好杯子喝水漱口,吐在臉盆裏。

7、讓客人老師看看誰的牙齒最乾淨。

大班生活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按照時間、人物、地點及事件經過的線索,完整的講述家樂福購物的情景,表達自己的感受。

2、鼓勵幼兒積極與同伴進行語言交流,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有事先購物的經驗,並拍有照片、錄象

2、課件製作:講述線索圖(時間、人物、地點、事情經過、結果)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經驗開展談話,匯入活動

(出示家樂福標誌)小朋友,這是什麼地方的標誌?家樂福是個什麼地方?你們有沒有去過家樂福?和誰一起去的?

前幾天,老師也帶小朋友去了家樂福,還在裏面買了東西。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說說這件事。

(二)明確講述線索,引導大膽使用描述性詞句。

1、提問:要把一件事情說清楚,應該說清楚哪些內容?

2、教師講述線索,課件逐幅顯示線索圖:要說清一件事,要說出時間、人物、地點、事情經過、最後的心情。

3、逐幅講述。教師引導幼兒運用一些描述性詞句。並引導幼兒重點講購物的經過,引導重點:買的.時候發生了什麼事情?你又是怎樣解決的?

(三)、引導幼兒按照線索完整講述

1、請幼兒選擇照片後

(1)幾個幼兒結伴講

(2)按照上面的線索完整的講

(3)要把買東西的過程講的詳細些。

2、幼兒自由結伴,開展講述。

教師指導講述重點

(1)拓展講述的內容,引導使用描述性語言

(2)語言的完整性。

3、請個別幼兒講講。教師講評重點:購物過程的豐富性、個性化及詞句。

4、請幼兒講給客人老師聽。

大班生活活動教案 篇7

活動設計背景

幼兒對世界的無知致使他們對世界的所有事物都充滿着好奇。本着這一出發點,本節課根據幼兒中班教材出發,透過對各種各樣尺子的認識,並從利用尺子測量物體這一活動來提高幼兒感知世界的能力,培養幼兒的求知慾望和探索精神。

活動目標

1、瞭解尺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2、瞭解簡單的測量方法,喜歡用尺測量物體。

3、培養幼兒的探索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本活動的重點爲:瞭解尺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難點爲:瞭解簡單的測量方法。

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爲了順利完成這次教學活動,在活動之前我做了以下的準備工作:

1、收集軟硬、長短、形狀,製作材料等不同的尺若干。

2、每組幼兒一個籃子,內放不同的尺,每組幼兒長積木、遊戲棒、紙條若干。

活動過程:

師:小朋友,小明想知道他有多高?我們用什麼給他量身高呢?還有,老師想知道這張桌子有多長、多寬,用什麼東西量呢?老師告訴你們吧,如果小明想知道他有多高,或者你們想知道你們自己有多高,我們可以用一種叫做尺子的東西來量就知道了,還有,如果老師想知道這張桌子有多高,有多寬,有多長,也可以用這種叫做尺子的東西來量。

那麼,什麼叫做尺子呢?它怎麼會有那麼大的能耐呢?你們有誰知道尺子是長什麼樣的嗎?

(老師將一把直尺放到幻燈機上),你們都看到了嗎?這個東西就叫做尺子,就是剛纔老師說能用來測量小明身高和桌子長、寬的那種東西。小朋友們,你們都看清楚了嗎?看清楚了你們就想一想,剛纔老師說可以用這尺子測量小明的身高和桌子的長寬,那麼,尺子是怎麼把它們測量出來的呢?(老師指着尺子上的小豎線)你們看到這些小豎線了嗎?尺子爲什麼都有這樣的豎線?如果沒有會怎麼樣?小朋友們,你們別小看這些小豎線哦,就是因爲尺子有了這些小豎線,我們才能拿來測量小明的身高和桌子的長度的哦,要是沒有這些小豎線,我們量出來的東西就不知道它有多高、多長了。

小朋友們,這回你們都認識什麼叫尺子,也知道尺子長什麼樣了吧?可老師告訴你們哦,其實啊,尺子是有很多種的,它們的樣子啊,都是不一樣的。(老師把一卷尺放到幻燈機上)小朋友們,你們看,這是什麼呀?其實啊,它也是一種尺子,你們看,它跟剛纔那個一樣,都有很多很多小豎線的,有了這些小豎線啊,我們就可以用它來測量東西了。其實啊,尺子不僅只有這幾種,它有很多各種各樣的形狀。(老師拿出不同的尺子放到幻燈機上,叫小朋友們說說它們各有什麼相同和不同)

師小結:小朋友們,你們都看到了,尺子是有很多種形狀的,有的硬、有的軟、有的長、有的短,尺的形狀有的是長方形、有的是三角形、有的是半圓形,尺的材料也不同,有塑料的、有木的、有金屬的。但是,它們都有一個相同點,就是都有很多小豎線,我們把它們叫做尺子的刻度,有了這些小刻度,我們才知道我們量的東西有多長,有多寬。其實啊,在我們現實生活當中,有很多地方都用到尺子的。醫生用尺幫我們量身高;裁縫用尺量人的體形,用尺量布做衣服,哥哥、姐姐用尺做作業,工人用尺做傢俱、造房子;體育場上用尺量跑道,測成績等等等等。

小朋友們,那你們說說,現在老師想給你們買件衣服,要知道你們穿多大的,那就要量你們的身子有多粗,我們要用哪種尺子來量呢?要硬的直尺來量可以嗎?這個啊,用硬的直尺來量是很困難的(老師示範),要用軟的尺子來量就簡單多了(老師示範),所以啊,量不同的東西啊,我們就要會選用不同的尺子。但有的東西啊,什麼尺子都能量,比如剛纔老師

所以啊,量不同的東西啊,我們就要會選用不同的尺子。但有的東西啊,什麼尺子都能量,比如剛纔老師說要量這桌子的長度,我們可以用硬的尺子,也可以用軟的尺子,我們可以用比較長的尺子,也可以用比較短的尺子,我們可以用塑料做成的尺子,也可以用木做成的尺子。

好了,小朋友們,你們都知道尺子是怎麼樣的了,那麼,你們想不想知道,我們應該怎麼 用它來測量東西的呢?你們看,這裏 有一本書,現在老師想知道這書有多長,我們怎麼用尺子來測量呢?你們看好了,(老師教小朋友怎麼用尺子測量書,怎麼數刻度,怎麼記結果,叫個比較會的小朋友在示範給大家看)

小朋友們,現在你們都學會用尺子測東西了,現在你們手上都有各種各樣的尺子,你們各自選幾樣東西來測量,然後告訴老師,你們都測量了什麼東西,你們是怎麼測量的,測量的結果是什麼。(老師耐心教導,幫助和協助幼兒測量物體,宣傳正確的測量方法,糾正錯誤的測量方法)

師小結:尺是很有用,它能幫助我們測量物體,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方便。我們可以透過它來了解很多很多有用的東西。

(三)活動結束:

1、師小結今節課的學習情況,表揚認真學習的幼兒和動手操作的小朋友。

2、師: 今天我們觀察了各種各樣的尺,瞭解了人們生活離不開尺,以後,我們還要繼續觀察,看看還有什麼樣的尺,人們用它幹什麼?

教學反思

把幼兒當做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幼兒的輔導者、參與者。使幼兒能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在這節課中我給學生準備了軟硬、長短、形狀,製作材料等不同的尺子,幼兒還從家裏帶來了五花八門的材料。幼兒在操作中發現問題,研究自己想研究的問題,操作時“有點亂”但幼兒的動手力高,幼兒在操作中發現尺子的作用。

大班生活活動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瞭解牛奶,豆奶及各種水果、點心的名稱和營養,懂得它們對人體生長髮育的重要性。

2.學習評價記錄自己的行爲,培養初步的自我評價的能力。

3.能細緻觀察,做事積極主動。

活動準備

加餐情況評價表若干張,闢一空間爲加餐區(只能同時容納8個孩子)。

活動過程

1.和幼兒一起討論如何記錄“加餐情況自我評價表”

先讓幼兒討論,最後達成共識:(1)按時吃完,不掉渣渣,不挑食,能主動收拾餐具的用“☆”表示。(2)需要別人提醒,不主動,掉渣渣,但也能吃完的,用“△”表示。(3)挑食,不按時吃完的,用“○”表示。(4)自己的名字自己寫,每天還要寫上日期,畫上加餐的食品,筆的顏色自己選。

2.張貼表格

(1)啓發幼兒討論表格應貼到哪兒,最後達成共識:將表貼到一面牆上,大家可隨時觀看。

(2)幼兒貼表格,教師指導幼兒將表格貼平整。

3.引導幼兒評價記錄自己的加餐情況

(1)分發加餐:教師協助值日生把加餐放在“加餐區”中。

(2)值日生分別通知正在區角活動的幼兒開始加餐。

(3)孩子們陸續盥洗後加餐。

(4)自己評價記錄加餐情況,教師細心觀察幼兒的記錄是否和表現一致,指導幼兒正確評價記錄。

4.講評

全部加餐完畢後組織幼兒觀看“評價表”,討論誰記錄得最真實。教師重新把“☆”“△”“○”所表示的不同含義強調一遍,鼓勵幼兒按規則實事求是地記錄。

活動延伸

每週進行一次總評,看誰得的“☆”多,獎勵給孩子一張紅五星粘貼以示鼓勵。

標籤:大班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