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家庭德育任重道遠(教學論文)

 文章摘要  本文在探討家庭教育的貧瘠性、傾斜性、無奈性、低級性現狀後提出實現社會、學校、家庭三方面力量合作措施完善家庭德育體系。

家庭德育任重道遠(教學論文)

關鍵詞   家庭德育  留守孩  傾斜性 

                                        

孔子曰“驥不稱其力,而稱其德。”黎鳴先生也曾經指出:“道德是人們不假思索的利他主義的行爲習慣,這種習慣是人們自小養成的。”家庭德育從來就是一件任重道遠的事情。然而目前的家庭教育現狀卻是:

一、家庭教育的貧瘠性

不知從何時起,讀書脫貧已逐漸演變爲今天的負債累累,外出務工之風颳進了每個角落。這樣一來,留守孩已經發展爲一支數量龐大的隊伍。這些留守孩大多跟着爺爺、奶奶過;更有甚者,家中的哥哥或姐姐成爲教育他們的家長,類似家庭真是枚不勝舉。我們先來分析跟着爺爺奶奶的這部分孩子,他們被老人寵愛甚至溺愛,對他們嬌生慣養、百依百順,久而久之,他們的壞習慣就養成了。據筆者統計,曾經一個年級遲到學生當中有95%屬於留守孩。那麼由家中的哥哥或姐姐充當家長的情況就更堪憂了。處於未成年的他們尚且未形成健全的道德觀,又如何去教育他們年幼的弟弟、妹妹呢?而這些外出務工的父母在電話中如何能夠身教,把德育的思想種子播撒到孩子們的心田呢?這些留守孩得不到正確而及時的家庭溫暖教育,久而久之,孤僻、逃學、打架等等一系列問題接踵而至。

二、家庭教育的傾斜性

一直以來,絕大部分家庭都把分數放在首位,分數高於一切奉爲教育子女的宗旨。而對於他們的思想品德則過問甚少。殊不知這種傾斜性導致了學生心靈的扭曲。

學校每學期的家長會通常選擇在某次大型考試之後,這其中也有好多的.無奈。因爲關乎學生成績家長當然重視,然而家長往往在得知學生成績後便告辭,至於學生的思想品德方面很少問起。而在普通班,一個班也就四五位家長來開家長會,大部分的家長是很難請來的。原因很簡單,他們知道自己的小孩升學無望,也就沒有來的必要了,至少他們是這麼認爲的。同時“自己孩子成績太差,來學校很沒面子,尤其是碰上同事更是無地自容”,一位家長曾如是說。可見,在他們的觀念中,分數決定他們的面子。

正當縣城一江兩岸建設打上圓滿句號之時,燈具卻遭到大面積損壞;供行人休息的桌凳不翼而飛;紙屑隨處可見......據記者蹲點拍攝,大部分爲低年級學生所爲,其中有些學生的家長就在他們身邊看着他們“精彩的表演”。洛克曾經說過:“應該知道德行與善良的心靈比任何學問或文字都重要,要把他的主要工作放在形成學生的心理,使他具有一種正當的心情上面......”

三、家庭教育的無奈性

當家長把良好的德行灌輸給自己的子女時,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事實:我們不是生活在真空,一些不協調的音符會讓孩子對德育有所質疑。

關係網之風、違章之風、麻將之風等等隨時影響着孩子們。一個再簡單不過的例子:可憐天下父母心,爲了孩子能獲得更優秀的教育資源,進更好的班級,常常會發動自己所有的關係網。細分析一下,這種行爲讓孩子的德育觀念扭曲了,至少他們知道了原來託關係可以帶來這麼多的好處。那麼良好的家庭德育又從何談起呢?學校的淨土在他們的心目之中又被變爲什麼呢?再爲那些“平民學生”想想,他們至少知道了他們並非在同一片藍天下,是有陰影的。這些學生要麼一蹶不振,要麼出人頭地,瘋狂地追求人人仰慕的權力,至於今後的人生道路會有什麼悲劇,我們不敢想象。

四、家庭教育的低級性

家庭德育內容豐富廣泛,最起碼包括愛心教育、文明禮貌教育、勞動教育、良好品格教育。要想讓孩子擁有完美的德育,家長除了言傳身教外,還要充電學習許多新的內容。可是這其中就有了矛盾,那就是許多農村家庭父母文化水平不高,生活水平較低,天天忙於生計的他們,無心也無能於家庭德育,充其量過問一下成績,至於學生的心理狀況,他們毫不知情。

分析表明:家庭德育不容樂觀,家庭德育任重道遠。改進家庭德育工作,加強家庭、學校與社會之間的教育網絡迫在眉睫。因此,有必要採取以下幾方面措施來增添家庭德育的完善性。

第一、儘早解決外出務工人員家門口就業的困難。在家鄉就業的人員一方面可以保證家庭收入,另一方面也可以照顧到家庭成員,尤其是可以關心孩子的成長,給予孩子更多的溫暖與關愛,從而有利於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

第二,把學生家庭表現納入到成績考評之中。這樣有助於形成一種意識,即學習成績固然重要,學生品德修養也同等重要,不可重此輕彼,有助於培養成德才兼備的學生。

第三、宏揚正直之風,給學生樹立榜樣。透過倡議、獎勵等方式發動社會各方面的力量,爲孩子們打造一片德育的晴天。

第四、學校多開設德育培訓課堂給家長充電。家庭是孩子的重要啓蒙陣地,實踐性方面遠比學校德育課堂多得多,然而家庭德育常常缺乏科學性,因此,開設德育課堂,實現家庭與學校合作,給孩子的德育教育提供了良好條件。

總之,人人是德育工作者,實現社會教育、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三者結合,不斷拓展德育的廣度與深度,是構建德育體系的必要章程。把“德性”教給孩子,使孩子們幸福的是德而不是金錢。

 

彭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