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男生自學4門外語出哲學散文集,欲奪諾貝爾獎

核心提示:周振宇向記者坦言,他的真正目標是當一個哲學家兼作家,另外他還談到了諾貝爾文學獎,“用我的思想去表達出一種美,用哲學去表達文學,對於諾貝爾文學獎這個概念現在對我來說當然是很遙遠,但我想不是沒有可能。”

男生自學4門外語出哲學散文集,欲奪諾貝爾獎

現代快報訊 “當世界認識我時,世界也將透過我而認識它自己。”這是一個90後大學生的哲思,昨天上午,江蘇大學外國語學院大三學生周振宇發佈了他的哲學散文集《發言者》,而他的所學專業是英語。在很多非哲學系的學生看來,哲學有點枯燥無味,但對1992年出生的南通小夥周振宇來說,哲學卻是摯愛。

對於周振宇“跨界”出書的這一舉動,大家並不意外。因爲大學三年裏,周振宇已經做出了太多同齡人難以企及的一些事:自學德語、法語、希臘語、日語,一次性透過進階英語口譯考試,總分120分的托福考了113分,先後到鎮江、寧波的新東方學校任教,成爲“名師”,同學都崇拜地叫周振宇“大神”。

“這樣一本哲學散文,主要是我對信仰、愛情、自由、死亡、道德、美、寫作多種問題的獨立思考。”周振宇想要寫書、出書,不是在大學纔有的念頭,從高中開始,他就開始嘗試寫作哲學長詩,嚴重偏科的他在高考(微博)前的一個月還在糾結:是參加高考還是當個作家?最後迫於家庭的壓力才選擇了高考。

周振宇從一個普通的學生變爲哲學的癡迷者,走過了一段不爲人知的心路歷程。初三時,個性張揚的周振宇在新的班級裏由於過於標新立異,遭到了全班同學的牴觸,“當時我一蹶不振,成績也下滑得厲害,最嚴重的時候還去醫院接受過心理治療。”

幸運的是,周振宇從心理低潮期走了出來。初三暑假那年,他第一次接觸到尼采、康德、叔本華,“原來世界上有這麼有力量的思想!”驚奇之餘他一遍又一遍地翻看經典哲學著作,他也把自己的個人體驗和閱讀經驗結合起來,思想和心理上都變得更加成熟。

曾遭全班牴觸

不得不接受心理治療

癡迷

聯繫20多家出版社未果

學校主動資助

出書

這本哲學散文集,由哲學散論、片段和格言、詩歌三部分組成,共十五萬餘字,周振宇用近四年時間寫成。書中的第一首詩歌是在高一寫的,最後一篇文章則是在大一完成的。在書中,周振宇旁徵博引,哲學大家、各國文豪的觀點和思想信手拈來,還不時調侃一下名人,“我思考,我痛苦;我痛苦,我存在;故而我思故我在。”

“這本書的創作嚴重影響了我在高中階段的學習,我差點爲之放棄高考,甚至高考考場裏我也還在構思。在這期間我受到很多人包括親人的不理解甚至是誤解。”周振宇說,“最痛苦的煎熬還來自於創作本身,靈感的時斷時續構成了我生活中最強烈的矛盾來源,當然這種創作本身成爲了創作素材,我都把它們寫進了我的書中。”

大學是周振宇真正開始學習的地方,更加豐富的閱讀資源、開放自由的校園氛圍讓周振宇如魚得水。僅用了大一下學期短短半年時間,周振宇就創作了七萬餘字書稿,加上高中時創作的一萬餘字作品,準備集結出版,他以爲只要把書寫完了就能出版,並被世人接受、認可。

“寫完的時候特別興奮,一下子就在網上投了二十多家出版社,只有一個出版社回了封郵件,說覺得我寫得不錯,但他們是出學術類的,不出文學類的。”

周振宇第一次遇到了現實的阻礙,他預想到要等工作後纔有錢自己出書;然而,周振宇又非常幸運,就在他爲推遲出書失落的時候,他所在的外國語學院得知了這一情況,爲周振宇買單,從有限的工作經費中撥出近三萬元支援新書的出版。

周振宇說自己在高中是一個悲催的“屌絲”,一個人默默地寫作,少有人閱讀和分享,是大學給了他表達觀點和延伸知識的空間。“我寫書不是爲了留名,而想留下思想釋放的印記。”周振宇說,電影《盜夢空間》提到,思想是最富有粘着性的東西,他很有感觸,“寫作就是思想凝結的過程,不是爲了產生某種思想,而是爲了擺脫思想,讓思想成爲作品,從母體脫離出來成爲獨立的個體。”周振宇在完成新書的同時,又在着手第二本書《尼采和莊子》的寫作。

和周振宇交流過英語的人都會說他是個“小超人”,有着超凡的語言學習天賦。說來奇怪,平時和人交流的時候,周振宇說話顯得口齒不清,可是一旦說起英語來,就變得口若懸河、激情四射。

他學習語言的方法是閱讀原文。早在高中的時候,愛讀書的周振宇就讀過了原文版《紅與黑》《老人與海》《瓦爾登湖》,閱讀原文讓他收穫了豐富的詞彙量和理解英語長短句的能力,他開始理解英語的語言美,開始設身處地地用英語思維方式思考問題。在自學德語時,周振宇也是如法炮製,學習了三個月德語後就開始閱讀《共產黨宣言》等德文原著。

“人腦應該學會轉動,但應自轉而不是公轉。”“某種意義上,勇氣比智力和耐力更加重要。”“追求卓越,成功自會而來。”這是周振宇自創的三句座右銘。他有着超強的執行力,他不參加任何考試輔導班,付出的都是默默、無人知曉的努力。

大二時備考進階口譯,周振宇貌似沒有專門練習,但是考前兩個月裏,300多頁的官方教材被翻了無數遍,在走路、吃飯、上課的任何時候都會在心裏把別人的話當作同音傳譯,在路上看到一則廣告、一句標語,也會下意識地翻譯,甚至從網上找到了歷年的總理記者招待會視頻,譯到和現場翻譯95%相同才肯罷休。

超人的背後

努力是隱形的翅膀

好學

“不是爲了謀生,而是爲了證明自己。”去年11月,還是大二學生的周振宇經過選拔和培訓進入鎮江新東方,主講SAT課程,一對一的授課對他而言挑戰不大,今年暑假,他被選拔到寧波新東方,主講託福、六級、考研(微博)詞彙,給一大幫年齡比他大的人上課。

一直生活在象牙塔裏的周振宇第一次感到了職場的巨大壓力,追求卓越的他要以巨大的氣場、更多的上課資訊量,讓學生感覺到他真的有“料”。在寧波的一個半月時間裏,雖然經常一天都要上8小時的課,周振宇晚上還要備課到凌晨一點多,早晨六點不到就又起牀繼續備課。“學英語原來還有這樣一種方法,就像一場頭腦風暴。”上過課的學生都這麼說。現在,周振宇自創的詞根記憶法已經小有名氣,學生都心服口服地說他很“牛”。

日常生活中,周振宇和普通大學生一樣,喜歡打遊戲、看電影、健身、玩高科技產品,在客運公司工作的父母儘可能滿足他的物質需求,周振宇坦言,自己在生活上不是特別節儉和刻苦,但在學習和人生目標上絕對是非常勤奮和努力的。

他上的課

就像一場“頭腦風暴”

講課

畢業想出國

還試圖建自己的哲學體系

規劃

“可能會有人好奇爲什麼我能做這麼多事情,我想強調的一點是,勇氣永遠比才氣重要。沒有對學習的宏偉目標,那麼要實現這些目標更是無從談起。”周振宇表示,他還很年輕,想得到世人的認可和接受,對於這本書,“我試圖在其中建立自己的哲學體系,我想把我的體系命名爲‘新唯美主義’。或許有人會認爲建立所謂的哲學體系屬於狂人之語,但我想如果中國人哪一天再出一個孔子、老子那樣的創立體系的人來,中國人的復興之路也就真正實現了。我絕對不敢自比孔子老子,但我至少勇敢地跨出了一步,我寧可現在被人罵作幼稚狂妄,也不願老來墨守成規。”

周振宇稱,自己並無刻意去安排自己的時間,但他抓住每一分每一秒,比如吃飯、走路的時間學習、思考。

剛上大學時周振宇有三個目標:學四門外語,出書,找個女朋友。 如今這三個目標都已經達成,他又給自己定了一個全新的追求目標:申請全額獎學金去美國讀研。

不過,周振宇向記者坦言,他的真正目標是當一個哲學家兼作家,另外他還談到了諾貝爾文學獎,“用我的思想去表達出一種美,用哲學去表達文學,對於諾貝爾文學獎這個概念現在對我來說當然是很遙遠,但我想不是沒有可能。”

“語”衆不同

周振宇的微論點

“這本書的副標題是一個90後大學生的哲思,我強調90後這個概念是想讓大家知道90後並不意味着膚淺、幼稚、趕潮流。我想人真正的差別在於個人的氣質性情,而不在於代與代之間的年齡間隔。”

“人生是一場誰也不想到達目的.地的旅程,因爲這目的地就是死亡,人們之所以應當注重沿途的風景,並非因爲這目的地的到達是不確定的,而是因爲到達目的地是不可避免的。”

“人們將脫離羣體的個體稱作孤獨的人,但對孤獨的人自己而言,孤獨並非是由個體無法融入羣體所致,而是由個體無法尋找到一個與自己相同並能產生共鳴的另一個個體所致。”

“爲你的失敗找理由,但不要找一個失敗的理由。”

“比奇蹟更爲神奇的是,奇蹟降臨於自己身上。”

“不是緣分讓我遇見你,是遇見你之後,一切都成了緣分。”

老師評價

一個孤獨的

未曾舉手的發言者

“他有很高的語言學習天賦,比同齡大學生要成熟許多,尤其是在思想層面。”江大英語系副教授蘇建紅這麼評價,在他不走尋常路的背後,是一個愛思考、有思想的90後大學生縮影,也是一個孤獨的未曾舉手的發言者形象。

江大外國語學院院長陳紅從1年多前開始頻繁聽到“周振宇”這個名字,“很多院系的老師、輔導員在聊天時都會提到他,說對他的思想、文字印象深刻,還聽說他有一部沒有出版的書稿。”陳紅開始慢慢得知周振宇的“神奇”。

對於學院資助出書,陳紅說,“大學要有顆寬容的心,要支援學生共性發展,也要幫助學生個性成長,學院是學生的家園,學院看到周振宇的才華就像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有潛能一樣,我們應該推動一下。”陳紅表示,他們學院對周振宇有這麼一個心願:“給通才予土壤,給天才予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