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春》音樂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春》音樂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春》音樂教案

《春》音樂教案1

  思考問題:

如何在音樂教學過程中組織好學生合作學習,提高音樂課堂合作學習的質量和效果。

  片斷回放1:

以第六冊補充歌曲《嘀哩嘀哩》爲基礎我設計了音樂綜合課《春》,我的教學設計目標是以春爲主線,綜合美術、詩歌、舞蹈等其他藝術形式,讓學生以音樂爲基礎,運用歌、詩、舞、畫相結合的多種方式體驗感受春天,表現春天,從而讓學生感受不同的藝術形式對春天的美好表現,從中體驗藝術的無窮魅力。教學過程:首先、由春天的詩匯入;其次、敲春天的鼓點、學唱春天的歌;最後是請學生合作創編節目,用自己的方式來表現春天讚美春天。在教學法過程中前兩個步驟都完成的非常的順利,可是到了最後一個步驟“合作學習,創編節目表現春天”出現了問題。在這一環節教學中我給學生十分鐘的時間合作交流,請學生自由組合,進行合作創編。雖然在合作交流時學生能自由的選擇合作伙伴,並能積極討論,衆說紛紜,可在十分鐘後的現場表演中,很多同學卻還是不知所措,都說不行、不會,而且他們對這一活動表現不是很感興趣;還有部分學生有興趣,也創編出了節目,但節目質量不高,對“春”這一主題表現不明確。沒有達到我預想的教學效果和目標。

  主要問題:

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缺乏引導性。

課堂秩序混亂,學生自主能力有限,學習思維缺少條理性。

合作時間和表演時間不夠充分。

  改進策略:

合作交流的教育功能利弊探析,教師是音樂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教育學原理告訴我們:任何教學策略都有適用範圍,都要基於學生的學習基礎。音樂課堂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可以給學生一個鼓勵探索、發展、測試、討論、交流和感受音樂的環境,但這一教學策略存在着花費教學時間過長,對學生自主能力要求高的特,易使課堂討論變得雜亂無章,離題萬里等方面的缺點。因此在明確實施合作交流利弊的基礎上,要更高效率地發揮合作交流的教育功能,教師必須針對教材、學生的具體情況揚長避短,選擇最佳時機,優化分組,合理組織合作交流,科學引導指點,發揮優勢功能,才能增強合作交流在音樂課堂教學中的功效。在合作學習中充當好組織者、指導者、合作者以及聯絡員的角色。

  片斷回放2(改進設計)

針對第一節課的不足,我對教學方法了一定的改進。我將本課設計爲兩教時。一節課時讓學生欣賞春天的畫、朗誦春天的詩、欣賞春天的舞、模仿春天的舞蹈,初學歌曲《嘀哩嘀哩》引導學生體驗感受詩、畫、舞、歌等不同的藝術形式對春的表現,爲創編表演作一個鋪墊。第二課時在學習演唱歌曲《嘀哩嘀哩》後我請同學們在規定的十五分鐘內採用不同的形式來表達心中的“春”,如:用唱歌、跳舞、演奏、朗誦、繪畫、表演、等方式來表現春天讚美春天。老師提供各類打擊樂器、畫筆、紙、紗巾、花束、話筒等道具,並採用分組合作交流。我一方面讓同學們自由組合,另一方面我又是有意識地在每組安排了一個小能手,讓他們在組內合作討論中起着一個“組織帶動”的作用。在同學們交流的十五分鐘裏,我到每組瞭解進展情況,引導學生合作創編。例:在舞蹈組,我參與了她們的舞蹈編排,對其進行了指導,並提議可以用歌舞結合的方式表現春天會更加豐富,於是她們熱情邀請了旁邊的演唱小組與她們合作創編節目,他們每一個都比較認真投入的創編排演自己的節目,最後還他們興致勃勃的第一個上來表演了他們的歌伴舞,他們積極投入的表演把自己對春天的喜愛和讚美表現的活靈活現,引來了陣陣掌聲;在朗誦組,我指導學生如何有感情的朗誦表達自己對春的讚美,激發了學生的朗誦興趣,同時我提議他們與繪畫小組的合作表現春天,很快兩組人就有單方面的創編投入到的新的合作創編中去了,最後我指導他們組的配上了音樂和簡單的舞臺調動。表演時朗誦組的同學聲情並茂的朗誦着詩,繪畫組的同學在上面走動,從不同角度展示着自己的畫,配上我給他們的鋼琴樂,爲大家營造一個集詩、畫、音樂與一體的春的氛圍。在十五分鐘的合作學習中,我分別對各組學生進行了一定的引導,在引導下學生有了一定創編的意識、信心和熱情,都能比較積極的投入到合作創編中去,編出自己的節目。在成果交流展示中,我發現每組都有特色和出彩的地方,同學們情緒很高。在成果展示的同時,我還讓每組同學派一個代表論述設計的構思及方法,讓同學們透過合作交流,增大了資訊量,讓他們的求知慾得到了充分的滿足,使同學們透過這堂音樂綜合課,走近了“春天”、理解了音樂其它藝術形式的表現力,在學習音樂的同時,也豐富了學生對其他藝術形式的瞭解。這節課中60%以上的學生能投入創編,90%以上的學生能積極投入表演,較好的達到了我的教學目標。

  教後反思

從這兩個課例中說明,同一個主題,同樣的合作學習,由於老師實施方式不同,同學們的學習態度不同,學習情感不同,其效果也截然不同。這使我對如何在音樂教學過程中組織好學生合作學習,提高音樂課堂合作學習的質量和效果有如下感悟:

1、合理分組,優化組合

學生是一個個鮮活的個體,存在着智力、能力、喜好等方面的差異。爲了使他們能最大限度的互補學習、互相幫助,發展智力,培養能力,我在編組時採取異質分組法,注意合理搭配,優化組合,使組內優劣互補,組外水平相當。組內的搭配要兼顧男女比例,智力、能力的優劣和興趣愛好的差異,並根據學習特長合理分工。如在本課教學中我在每組安排一個符合各組特長的“小能手”對每組的合作創編的組織、討論、創編、表演都起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2、創設和諧的合作氛圍,鼓勵全員參與

學生能否積極地合作交流,能否在合作交流中發表自己的意見,參加交流,討論甚至爭論,直接影響到合作交流的質量和效果。首先,教師要採用多種形式鼓勵學生積極地參與合作學習,特別要鼓勵學習稍有困難的學生也參與合作交流。其次,教師要爲合作交流創設平等、融洽、開放的氛圍,讓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無拘無束,生動活潑地合作交流。良好的人際關係不僅給孩子帶來快樂,更重要的是有助於全員參與。

3、提供合理的活動規則,培養合作技能。

在音樂課堂教學中,老師要創建一個自由,平等,生機勃勃的合作學習氛圍,必須藉助規則來建立穩定的秩序,才能保證課堂教學高效率的順利完成,因此,教師是音樂課堂教學活動的行動研究者,對合作學習的活動方式要針對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設計合理科學,循序漸進的整體規則。

4、有效引導,指導和幫助,提升合作效果。

把教師的主導作用真正放在指導學生的能力提高上,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空間,鼓勵積極參與,減少對學生的限制,把學生當成平等的活生生的人,尊重信任他們,擺正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但教師在學生合作交流中不是袖手旁觀,師要善於發現學生在合作交流中產生的問題,及時進行適當的指導和幫助,在課堂教學中起“穿針引線”的作用,否則合作學習就會成爲沒有目標的盲目探索,合作交流將雜亂無章,離題萬里。

5、融入競爭機制,優化合作學習:

有競爭纔有提高,針對小學生好勝的心理特點,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不失時機地引入競爭機制,對合作學習的效果能起到糾正、提高、深化的作用,使合作學習更具實效、高效。

教育改革的實際操作往往比提出改革的設想要困難得多,因此在在音樂教學過程中組織好學生合作學習,提高音樂課堂合作學習的質量和效果,教師要不斷對自己的教育教學進行研究反思,對自己的知識與經驗進行重組更新,才能把新課程標準的精神落實到教學行動中。

《春》音樂教案2

音樂活動:春之奏鳴曲

活動目標:

1、感受鈴鼓的不同單音色,學習用各種方法使用鈴鼓。

2、能在老師的提示下,感受樂曲中的不同情緒,嘗試用不同的伴奏方法來表現樂曲。

活動過程:

1、節奏小火車

師用鈴鼓敲打出節奏型,幼兒模仿(一個幼兒模仿一種)。

2、師講故事,引出各種伴奏方法。

有一天,太陽和小鳥玩起了遊戲,太陽跑啊跑XX XX | XX XX |(拍鼓面)。小鳥追呀追 XX | XX | (做飛翔動作)。後來,小雨聽見了,也跑來了 XX XX | XX XX (用手指點鼓)。閃電也來了 (搖鈴鼓)。它們在一起玩得真高興。

3、傳樂器:一個接一個輕輕傳鈴鼓,不發出聲音。

4、師:我們也一起來做遊戲吧。(師繼續講故事,邊講邊一起用樂器演奏)。

有一天,太陽和小鳥玩起了遊戲,太陽跑呀跑,小鳥追呀追,太陽跑呀跑,小雨聽見了,也跑來了。太陽真高興呀,閃電也來了,太陽也很高興,笑着歡迎閃電,小雨的聲音真好聽。太陽聽了真開心,小鳥圍着太陽飛呀飛,太陽樂得笑呵呵。(邊說也貼圖邊示範)

5、師:現在,老師指到什麼,小朋友就用鈴鼓來把它表現出來。

6、師:上次,我們聽了一首好聽的音樂,我們到音樂裏去找找它們吧。(邊聽音樂邊指圖譜)。聽完後師問:“你從音樂裏找到它們了嗎?”

7、用樂器進行伴奏。(2遍)

8、結束。(找朋友)

《春》音樂教案3

活動目標:

1、感應全曲A段,聽辨強弱。

2、在音樂情境體驗中,初步感應曲式ABACADABACA。

3、有感情地學唱歌曲。

4、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掛圖P4、(草帽7大1中2小、2張小鳥、2張小魚、1張閃電)圖卡、背景圖、木魚槌、水袖、紗巾、手套、軟墊,結合語言課本《勤勞的人們》認識春天田野的景象

活動過程:

一、故事引導

1、介紹圖片名稱

2、(出示掛圖P4)師:春天到了,寶寶帶着他的玩具熊到花園裏去玩,春天的花園可真美,寶寶好開心。那春天的田野又是怎樣的呢?(請幼兒依生活經驗自由講述)

二、主題賞析

1、師:春天會有哪些好聽的聲音呢?(幼兒依生活經驗講述,教師可結合掛圖P4引導幼兒觀察春天小鳥在唱歌、流水的聲音等)

2、師: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首描寫春天田野景色的曲子,這首曲子的名字叫做《春》,是意大利著名的作曲家維瓦爾第寫的。你們注意聽聽看,音樂裏都有哪些聲音?

3、提問:

聽出來了嗎?音樂裏都有哪些聲音?(幼兒講)

三、感應全曲A段,聽辨強弱

師:春天是個耕地播種的季節,大農夫在地裏忙着鋤地,小農夫在忙着播種,音樂裏他們是怎樣鋤地和播種的,我們一起來聽聽看(完整地欣賞全曲,教師作律動)

A段:音量強——大農夫鋤地

音量弱——小農夫播種

其他段落:聆聽狀

1、提問:

(1)剛纔聽着音樂王老師在做什麼?(學大農夫鋤地、學學小農夫播種)

2、感應A段,聽辨強弱。

師:現在我們聽着音樂來學大農夫鋤地和小農夫播種的樣子?注意聽聽看,大農夫出來鋤地的音樂是怎樣的?小農夫出來播種的音樂又是怎樣的?(請幼兒圍圈站好)

(1)聽A段音樂,教師帶領幼兒做大農夫鋤地,小農夫播種的動作。(鋤地時動作幅度要大,播種時動作要輕)

(2)提問:

大農夫出來鋤地的音樂是怎樣的?(大聲,音樂很強)

小農夫出來的音樂是怎樣的?(輕、小聲,音樂很弱)

(3)師:這回你們來自己聽音樂,音樂裏什麼時候大農夫出來鋤地,什麼時候小農夫出來播種,聽到了就請你用動作做出來,好嗎?(播放全曲,在幼兒表演有困難時教師給予提示。)

A段:音量強——大農夫鋤地

音量弱——小農夫播種

其他段落:聆聽狀

四、律動感應曲式:ABACADABACA

師:剛纔我們聽的這首好聽的音樂裏有誰和誰?(幼兒說,老師出示角色圖卡,並向幼兒介紹大草帽代表大農夫,小草帽代表小農夫)

1、現在我們一起來聽聽看,音樂裏大農夫、小農夫、小鳥、小魚、雷聲是什麼時候出現的?(播放全曲)老師邊聽音樂邊出示各種角色圖卡。

大小大小——小鳥——大——小魚——大——雷聲_——中大——小鳥——大——小魚——大小

2、依次提問,引導幼兒練習音樂裏各種角色的動作。(大農夫、小農夫、小鳥飛、覓蟲、梳洗羽毛、小魚遊、雷聲等)

3、律動扮演

師:這麼好聽的音樂,我都想跟着音樂跳舞了。(聽音樂帶領幼兒做律動)

A段:農夫/鋤地、播種

B段:小鳥/學小鳥覓蟲、飛翔、梳洗羽毛

C段:流水和微風/學流水中的小魚戲水,雙手如微風吹拂溫柔地揮動。

D段:打雷與閃電/用手抱頭或兩人相擁。

4、道具扮演

師:你們跳得可真美,如果再用上道具來跳就會更美了。你們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麼?

(1)逐一介紹各種道具名稱。

(2)將全班幼兒分成五組,

大農夫::木魚錘小農夫:鈴鼓小鳥:水袖小魚:手套雷電:兩個軟墊互拍

(3)幼兒聽音樂在原地進行角色表演。

(4)如幼兒掌握得較好,可再讓幼兒走動起來表演一次。

結束:

師:你們表演得真棒,回家以後也表演給你的爸爸媽媽看好嗎?

活動反思:

透過本次教學活動,讓我對音樂課的教授又有了新的想法,要想讓寶寶學會歌曲首先要幫助幼兒很好的記憶歌詞。我想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我還會繼續努力,去探索發現更好的記憶歌詞的方法。

《春》音樂教案4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舒緩優美的特點,聯想樂曲所表現的江南春天的美景。

2.嘗試聽辨樂句,並用身體動作表現對樂曲的理解。

3.在討論與操作的過程中相互合作表現樂曲,共同解決困難。

4.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並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5.願意參加對唱活動,體驗與老師和同伴對唱的樂趣。

活動準備:

1.音樂《春綠江南》片段、ppt《春綠江南》。

2.圖譜、紗巾。

3.五種顏色的橢圓形彩紙,背後貼有雙面膠,勾線筆。

活動過程:

一、賞春欣賞ppt春景圖,感受音樂。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江南是哪裏嗎?江南是指長江以南,我們張家港也屬於江南地區,我們江南的景色很美,特別是春天這個季節。現在就請你們跟着鏡頭、跟着音樂去感受江南的春景吧!

二、聽春

1.再次欣賞,聽辨樂句。

師:剛纔我們感受春天的時候播放了一首好聽的曲子,叫《春綠江南》。那這首曲子有幾個樂句呢,我們再來聽一聽聽,可以在每一句的第一拍拍一下手。

2.出示圖譜,感受樂句的不同。

師:剛纔的每個樂句都一樣長嗎?原來前面兩句短,後面三句長,第二段也是這樣。

3.隨圖譜起伏,畫波浪線,感受長短樂句。

4.認識樂器,模仿彈琵琶的動作。

5.遊戲"傳紗巾",感受樂句。

三、舞春

1.隨音樂自由起舞,想象春景,表現樂曲的柔美。

2.畫下心中的春景,激發想象力。

3.扮演春景物,隨樂句用相應的動作表現。

4.五人爲一組,嘗試設計圖譜,合作春景圖。

5.分小組展示創編結果,體驗合作表演的樂趣。

四、探春師:你們展現的春景圖可真美,那讓我們再到大自然裏去尋找更多絢麗多彩的春姿吧!

活動延伸:

1.欣賞完整版的琵琶曲《春綠江南》,並用多種方式嘗試表現樂曲。

2.欣賞其他民樂,增進對民樂的熱愛之情。

《春》音樂教案5

教學目標:

1.從聆聽《春到沂河》中外音樂作品中感受“春”的意境,並儘可能展開想像、聯想,即興創作以“春”爲主題的音響作品。

2.能用歡快、活潑的情緒,有感情地扮演《嘀哩嘀哩》,並進行打擊樂伴奏的編創活動,表達對大自然的熱愛與讚頌

3.音樂知識

(1)在歌曲黃鸝鳥的叫聲中模仿其節奏,從模仿實踐中感受十六分音符的時值長短,在複習四分、八分音符時值的基礎上,透過比較,讓同學理解。

教學重難點:

1.聽辨的目的是培養同學對音樂的注意力與記憶力。能區分前十六分音符節奏與後十六分音符節奏。

教學過程:

1.以山東民歌《沂蒙山好風光》爲欣賞《春到沂河》的匯入

(1)欣賞女聲獨唱《沂蒙山好風光》

(2)隨教師的琴聲視譜哼唱《沂蒙山好風光》曲調

2.聆聽《春到沂河》第一局部(可以聽兩遍)。

設問:

(1)這段曲調熟悉嗎它源於哪一首民歌

(2)這段曲調給你們的情緒以什麼感受

3.介紹柳琴的形狀與音色特徵。(有條件的學校如能用VCD和多媒體現代化手段介紹,將更爲形象生動。)

4.看着書上的圖形譜,完整地聽全曲,比較第一局部與第二局部的速度變化

5.揭示曲名《春到沂河》,介紹沂河的地理位置,引導同學懂得《春到沂河》是以山東民歌爲素材改編的樂曲

6.再次完整地聆聽全曲。從樂曲的名稱(標題)和三局部的速度變化,即興用動作來表達對樂曲的感受與理解。

7.匯入:誰能模仿小黃鸝鳥的鳴叫聲?

假如你不會的話,請聽聽歌曲中的小黃鸝鳥叫

8.聽歌曲範唱(錄音或教師示範)

9.請你模仿歌曲中的黃鸝鳥叫聲

10.講解十六分音符的時值

11.再聽歌曲範唱,要求同學感受歌曲的情緒

12.學習曲調:分兩局部學唱,即前16小節和後16小節

(1)前16小節的學唱曲:聽出這16小節中的相同樂句是哪一句?先學唱這8小節,然後在學唱其他8小節

(2)後16小節從聽辨相同節奏地樂句切入,學唱好8小節,然後再學唱最後8小節(3)完整地、有感情地唱好歌曲。

13.有感情地學唱歌詞,唱好全曲

14.讓同學自身爲歌曲第二局部選用合適的打擊樂器編創伴奏,要體現同學的自主性,尊重他們的創作,在嘗試實踐的基礎上,選擇最好的方案

15.教學小結。

《春》音樂教案6

教學目標:

1、能積極參與聽賞活動,能感受到《杜鵑圓舞曲》的不同情緒,並能用不同標誌區分不同樂段。

2、能學會演唱歌曲《春來了》。

3、能參加並學會演唱二部輪唱《兩隻老虎》。

課時安排:

2節課。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聽賞《杜鵑圓舞曲》及學唱歌曲《春來了》。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在“尋找春天、歌唱春天”的環節中,感受3/4拍子的特點。激發學生歡快、愉悅的情感,並大膽參與表現。

教學難點:

1、感受圓舞曲的特點。

2、用歡快、愉悅的情感演唱《春來了》。

教學用具:

電子琴、錄音機、磁帶、掛圖、卡片、彩筆。

教學過程:

一、“尋找春天”——聽賞《杜鵑圓舞曲》

1、匯入

(1)律動:學生伴隨着《春天在哪裏》的旋律高興地走進教室。

(2)師:小朋友,春天在翠綠的山林裏,春天在我們的眼睛裏,春天也在我們的耳朵裏,你們聽、、、、、、

2、聽賞《杜鵑圓舞曲》第一段音樂主題

聽一聽: (1)聆聽第一段音樂主題。 (2)提問:小朋友,你們在音樂裏聽到了什麼?

說一說: (1)啓發學生:“大家在音樂裏聽到了什麼情景?” (2)說一說小杜鵑唱歌的情景。

學一學: 用不同的節奏學一學小杜鵑不同的叫聲。

唱一唱: 用小杜鵑“布穀”的叫聲摸唱第一段音樂主題。 3、聽賞《杜鵑圓舞曲》第二段音樂主題

聽一聽: (1)聆聽第二段音樂主題 (2)提問:小朋友,你們在音樂中聽出小杜鵑在做什麼? (3)聽音樂想象。

說一說: (1)啓發學生:“從音樂中想象到了什麼情景?” (2)鼓勵學生把想象到的情景說出來。

跳一跳: 隨着音樂,學生把自己想象的情景,用各種不同的動作表現出來。 講一講: (1)介紹圓舞曲的特點。(3/4拍,圓舞曲) (2)學小杜鵑跳圓舞曲。(兩個人手拉手跳,全班圍成圈)

4、完整聽賞《杜鵑圓舞曲》

(1)聆聽《杜鵑圓舞曲》,用擺圖形譜的方法來辨別兩段音樂主題,並擺出結構圖: a.聽到第一段音樂主題擺出圖形(三角形) b. 聽到第二段音樂主題擺出圖形(長方形) c. 聽到第三段音樂主題擺出圖形(三角形)

(2)再次聆聽《杜鵑圓舞曲》,在表示兩段相同音樂主題的圖形上填顏色,並說出理由。

(3)再次聆聽《杜鵑圓舞曲》,並隨音樂進行表演。

二、“歌唱春天”——學唱《春來了》

1、匯入

師:小杜鵑給我們帶來了好消息,春天來了!讓我們一起去瞧瞧吧! 2、聽:聽賞《春來了》

3、說: (1)想象春天的情景。 (2)看到春天有什麼感想? (3)有感情地朗讀歌詞。

4、唱: (1)摸唱音名(用laluha??模唱歌曲旋律)。 要求:用輕快、活潑的聲音隨旋律模唱。 (2)唱歌詞 (3)演唱《春來了》

三、課堂小結

本節課的主要內容。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二部輪唱《兩隻老虎》,並做“老虎回山洞”的遊戲。 教學重點:學習二部輪唱(奏)法。 教學難點:聲部之間的對應與和諧。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口琴、電子琴 教學過程: 一、定向

學生聽《動物之歌》邊律動邊進教室,師生互相問好,匯入情景。

二、導學

1、情景匯入

(1)觀看森林動物,聆聽動物的叫聲或腳步聲,並進行模仿。 老虎的吼聲:2/4 x - ||恐龍的腳步聲:2/4 x - :|| 小雞的叫聲:2/4 xx xx :||

(2)學生用擊拍和聲音進行模仿,組合成“森林之聲”。

2/4 x - | x - | x x | x x | xx xx | xx xx | x - | x - || (3)用上面的節奏,將學生分成兩組進行節奏卡農。播放歌曲《兩隻老虎》。 師:發生了什麼怪事?

生:來了一隻沒有耳朵和一隻沒有尾巴的老虎。 師:會唱這首歌嗎?

2、熟悉歌曲

(1)學生跟琴演唱歌曲。

(引導學生體會小老虎的動作,用活潑而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

(2)學生用口琴吹奏全曲。

二、掌握

1、學習二部輪唱(奏)

(1)兩個聲部先後結束的二部輪唱(奏)。

師:兩隻老虎在森林裏玩起了賽跑的遊戲,請大家仔細觀察,它倆是怎樣跑得? 生:一前一後追着跑(先後出發,先後到達)

師:兩隻老虎一前一後賽跑,有點像我們節奏練習中的哪種形式? 生:“森林之聲”的節奏練習。

學生分成兩組,按節奏念《兩隻老虎》歌詞做卡農練習。

師:你們能不能用歌聲把兩隻老虎一前一後追着跑的情景模仿出來?(將學生分成兩大組,由組長組織討論,分別用演唱吹奏口琴的形式把老虎追着跑的情景模仿出來。)

(2)兩個聲部同時結束的二部輪唱(奏)

師:第一次跑完了,沒尾巴的老虎不服氣,要求再比一次。請你們仔細觀察第二次比賽與第一次比賽有什麼不同?(播放課件)

師:爲什麼沒耳朵的老虎要返回去陪沒尾巴的老虎?

生:沒耳朵的老虎看到比自己小的沒尾巴的老虎落在後面,返回去安慰、鼓勵它。

2、模仿與活動

由一位學生選擇演唱或吹口琴模仿沒耳朵的老虎是怎樣跑得。(最後兩小節進行反覆)

全班分成兩部分,用歌聲或吹奏口琴進行模仿,第一組反覆最後兩小節後,兩組同時結束。

學生把老虎第一次賽跑和第二次賽跑的情形連起來,模仿一至兩次。

三、創作與表現

1、創編歌詞

師:兩隻老虎跑累了,想歇一會兒。森林裏有跑來了幾隻小動物,你們瞧瞧誰來了?

生:四隻小松鼠。

把《兩隻老虎》換成《四隻松鼠》,學生創編歌詞,並進行即興表演。 2、表現

學生做“老虎回山洞”的遊戲。

把學生分成兩組,一組模仿同時結束的二部輪唱形式進行遊戲;另一組模仿先後結束的二部輪唱形式進行遊戲。然後兩組互換輪唱形式,再做一遍遊戲。學生邊唱邊做,當唱到最後一拍時,做山洞的同學雙手迅速放下,被卡在中間的同學要求表演一個節目。

四、尾聲

學生邊邊唱《兩隻老虎》邊走出教室。

《春》音樂教案7

教具:錄音機、教學磁帶、鋼琴、打擊樂器、投影儀、提板。

教學目的

1、 透過學習《嶺南春早》,讓學生體會到黨的改革開放政策爲我國迎來了“嶺南春早”的大好形勢,給嶺南帶來了欣欣向榮的景象;

2、 讓學生掌握切分節奏和八分休止符在前半拍的新的節奏型的拍、讀、寫法;學習樂理速度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記住一些常用的速度述語,懂得二拍子的擊拍法。

教學難點

切分節奏、八分休止在前半拍的節奏型的拍、讀法,以及如何開拓學生的思維,發揮學生的想象力,用律動啓發式,層層深入把樂理與歌唱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積極參與。

教學步驟

(一) 練聲

(要求:要輕、氣息要平穩,教師先示範,然後讓學生跟鋼琴唱)

(二) 節奏練習

投影圖片一

1、讓學生讀、拍此節奏,提問學生此節奏中哪些沒有學過的?引導學生回答,學生自然會說出“ ”和“ ”。以此引入切分節奏和八分休止符在前半拍的新節奏型。

2、切分音:一個音由弱拍(或弱節奏位置)延續到下一個強拍(或強節奏位置)成爲強音,這個音稱爲切分音。切分音改變了原來的節拍的強弱規律,形成了“切分節奏”。

如 等。

3、 幾種切分節奏的拍、讀寫法(每一種都先進行拍、讀練習)

投影圖片二

4、 拍、讀練習

投影圖片三

(1)

(2)

(3)

5、 八分休止符在前半拍構成的節奏:

(讓學生閉口用“”讀八分休止符在前半拍的節奏,讀熟後心到休止的效果。)

6、 把兩種節奏合在一起,加入打擊樂器進行練習:

投影圖片四

花鈴鼓、雙響筒:

沙錘、手串鈴、板鼓:

銅鑼、木魚:

(反覆練習此節奏型,一來可鞏固感受切分節奏和八休止符在前半拍的節奏特點,二來可爲學習“嶺南春早”作鋪墊,因爲此節奏型就是《嶺南春早》的節奏型。)

(三) 學習歌曲《嶺南春早》

1、 放音樂,聽完一遍後,寫上課題“嶺南春早”,這首歌具有濃郁廣東音樂風味,這節課只作簡單的提示。重放音樂時,讓學生小聲跟唱。這首歌曲是D徵七聲調式G大調尚未學過,讓學生跟着教師的鋼琴唱詞,由於這首歌曲的難點節奏前面已抽出練習過,因此,學生拍讀起來比較容易把握,唱起來比較順展。

2、 教師亮出三個提板

(1) 活躍、熱情;

(2) 雄壯有力;

(3) 抒展緩慢。

(讓學生選擇這首歌所表達的情緒,學生會選出第(1)種。)

3、 爲什麼要選擇此情緒?先讓學生討論,滲入國情教育,啓發學生領會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了祖國大地,祖國大地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所以歌曲要唱得活躍、熱情和充滿春天氣息,實行對外開放,迎來了外商的投資,這也是歌曲中“推開南風窗,歡迎小鳥來築巢”的寓意所在。因此,同學們應該歌唱我們的祖國,熱愛我們的祖國,珍惜我們的學習環境,認真學習。然後讓學生腳節奏,手拍節拍唱一遍《嶺南春早》,以此引入二拍子的擊拍法。

(四) 學習二拍子的擊拍法

1、 讓學生體會用軟刷子刷牆時上下的感覺去做基本功練習;

2、 擊拍時注意拍點,練習葉楞讓學生體會打籃球時從地上彈起的感覺去找拍點,然後打着拍子唱《嶺南春早》,可分組練習。

(五) 聽音樂完成下列問題

1、 聽三首歌曲片斷《鼓浪嶼之波》、《祝酒歌》、《牧羊姑娘》。

2、 用連線連接下列問題:

《鼓浪嶼之波》 歡快 快

《祝酒歌》 悲傷 中

《牧羊姑娘》 懷念 慢

3、 速度:音樂進行的快慢稱爲速度。以剛纔的三個音樂片爲例,不同的快慢所表現的情緒也不同。歡快熱烈的音樂常常使用快或較快的速度,如《祝酒歌》;抒情歌唱性或田園風味的音樂常是用適度的中速,如《鼓浪嶼之歌》;悲哀的掉歌、沉痛的回憶音樂則常用慢的速度,如《牧羊姑娘》。

4、 速度的作用:可塑造不同的音樂形象。教師把《嶺南春早》放慢速度彈唱一遍,把《牧歌》放快速度彈唱一遍,讓學生思考,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學生:歪曲了形音形象。)

5、 常用的述語與意大利文相對照(速度記號標在開頭的左上方,國際上通用意大利文)。

《春》音樂教案8

教學分析:

《春來了》是一首三拍子韻律的歌曲,歌詞采用擬人化的手法,描繪了一幅春滿枝頭、桃紅柳綠的春色圖。本課主要透過以節拍、歌唱、欣賞、表述等活動讓學生感受和體驗春天的美景,使學生了解春天、喜愛春天,更熱愛生活。既全面培養了學生音樂、美術、文學方面等綜合的藝術能力,同時,也讓學生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表現歌曲,使課堂教學充滿勃勃生機。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透過學習歌曲《春來了》,認識3/4拍的拍號,感受其強弱規律以及在音樂中的表現作用,能唱出三拍子的韻味,並唱好結尾的斷音。

情感目標:透過引導學生說春、唱春、賞春、贊春等活動,多方面感受春天的美好形象,使學生盡情享受春天帶來的喜悅和希望,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懷。

能力目標:指導學生用優美、統一的聲音演唱《春來了》,能用歌聲表達對春天的讚美之情。讓學生以“春”爲主題,透過說、唱、賞、贊等活動形式多角度參與表現。

教學重點:

學習歌曲《春來了》,能用優美、統一的聲音演唱,並透過一系列活動感受和體驗春的美好,促進學生歌唱、審美等綜合能力的形成,激發對春天的嚮往和熱愛。

教學難點:

能夠很好的感受和表現三拍子的強弱規律,學會用腹部的力量控制氣息,唱好結尾的斷音。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春天圓舞曲》歌曲錄音帶。

教學過程:

一、說春:描繪春天的美麗景色

師:冬爺爺趕上末班車走了,春姑娘踏着輕盈的舞步來到我們身邊,你知道她給我們帶來了什麼禮物嗎?(用優美的語言描述)

生:春天來了,冰雪融化、萬物復甦、花兒紅了,草兒綠了;大地一片生機勃勃。

生:看,春姑娘帶着一羣可愛的燕子飛來了,小鳥在枝頭嘰嘰嘰喳喳地歡叫,迎接春姑娘的到來呢!

生:春天裏山更青,水更綠,大地更美麗了!

生:春姑娘給我們帶來了溫暖,我們可以脫去厚厚的冬裝,換上漂亮的春裝。

生:春天到了,讓我們去愉快地郊遊、放風箏。

二、唱春:歌唱春天的天籟之音

師:的確,春天是個美好的季節,我們已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可是,春姑娘她喜歡和我們捉迷藏,現在,我們一起去找一找她到底藏在哪裏?

(多媒體課件展示歌曲《春來了》,學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緒和表達的內容)

①感受歌曲

師:同學們,你們誰先找到春姑娘?

生:春姑娘在桃花的花苞裏、柳樹的枝頭上。

師:春滿枝頭,桃紅柳綠,讓我們再一次感受春姑娘的迷人氣息,想一想,她用怎樣的節拍輕盈地穿梭在花間樹裏?

a.學生透過傾聽感受,確定三拍子。

b.認識3/4的拍號,瞭解其強弱規律。

c.用拍手、拍腿或身體動作表現3/4拍的強弱規律。

②學唱歌曲

師:這首歌曲我們已經聽了兩遍,同學們也比較熟悉了,讓我們選擇一種自己的喜歡的三拍子方式爲歌曲伴奏,並用lu跟老師的琴聲哼唱。

提問:

1.你覺得歌曲表現了怎樣的情緒?(歡快、活潑)

2.歌曲哪兩句節奏相同;哪兩句曲調相同?分別列出來並唱一唱。

3.哪一句比較難唱?這個樂句有什麼特點?如何唱好它?

找出結尾句,練習斷音的唱法,說明它是模擬孩子們銀鈴般的笑聲,抒發了喜悅之情。注意用腹部的力量控制氣息,不能用喉頭加力。

a.請學生嘗試着跟琴唱一遍歌譜。

b.完整地有表情地隨琴演唱歌曲。

③鞏固歌曲

a.用領、齊唱等不同的形式演唱歌曲。

b.伴隨音樂伴奏用優美、統一的聲音演唱,表達對春來了的喜悅和嚮往之情。(請一部分學生用三角鐵、沙球、碰鈴等爲歌曲伴奏,其餘學生邊唱邊以拍手、拍腿或身體擺動來表現三拍子韻律)

④拓展歌曲

a.同學們動人的歌聲把愛唱歌的小鳥、愛跳舞的蝴蝶、蜜蜂們都給吸引來了,讓我們一起加入它們,跟着音樂跳起來吧!(各小組隨歌曲音樂即興表演)

b.師生互動,大家和老師一起邊唱邊表演。

三、賞春:感受春天的詩情畫意

1.師:“春來了,春風輕輕拂過樹梢,穿過田野,花兒露出了笑臉,小草挺起了蠻腰,蝶兒翩翩起舞,小鳥也唱起了動聽的歌兒……那是一幅多麼詩情畫意的景象啊!”

以《春天圓舞曲》爲音樂背景,多媒體欣賞不同的攝影春景畫面和藝術家筆下描繪的各種春天。

2.師:你喜歡哪一副春景圖?請你爲畫面取一個帶有“春”字的成語名字。

生:春花爛漫

生:春意盎然

生:春暖花開

生:大地回春

生:春色怡人……

3.師:我國古代有很多詩人都很喜歡春天,於是留下了一些關於春的名詩佳句。同學們,你們知道多少呢?(小組互相交流)

生: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生: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生: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生: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4.配樂詩朗誦唐朝孟浩然的《春曉》和宋朝朱熹的《春日》兩首。

四、贊春:揭示春天的美好情懷

師:你們喜歡春天嗎?它給你的感想是什麼?請用一、二句話讚美你眼中的春天。

生:春天多麼美好。

生:春天,你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歡樂和希望!

生:讓我們擁有春天般溫暖的胸懷。

師:春天是美好而充滿希望的,它屬於我們每個人。同學們,你們就像四季中的春天一樣朝氣蓬勃,願你們珍惜美好春光,快樂地學習,健康地成長,用我們的智慧爲祖國更美好的明天作好奮鬥的準備。

(《春來了》的音樂聲中結束課堂。)

《春》音樂教案9

教學內容:

1、欣賞小提琴協奏曲《四季》中的《春》

2、欣賞鋼琴套曲《四季》之《春》

3、瞭解兩種音樂體裁:小提琴協奏曲鋼琴套曲

4、體會音樂中的情感選擇相應的詩句並跟隨音樂朗誦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透過欣賞讓學生感受音樂是怎樣抒發大自然的美,讓學生更加親近自然。

2.

過程與方法:透過欣賞讓學生體會不同體裁的音樂形式在表現同一題材的異同;透過音樂與詩句的結合讓學生更加深刻的體會音樂所要表達的意境。

3.知識與技能:初步了小提琴解協奏曲和鋼琴套曲。

教學重點:

在欣賞中體會畫面、詩歌與音樂的結合能使人們對音樂的理解更直接,並對兩種音樂體裁的表現力的認識。

教學用具:多媒體

教學測評:

教學過程:

一、匯入

教師:“我們先欣賞四幅圖片,這是雨後鮮活的嫩芽,這是烈日下嬌豔的蓮花,還有滿地的燦爛和寧靜的白色世界,你們能告訴我這寫表達的是什麼?”

學生:“是美麗的大自然,是四季……”

二、引入新課

1、主題音樂欣賞

教師:“同學們回答的很好,很準確,是美麗大自然的四季,我們從剛纔的畫面可以感受到,美術可以用美麗的圖畫或照片來表現出多彩的四季,是那樣的直觀、具體。那麼音樂呢?音樂和美術最大的區別是音樂是抽象的,是靠人們用他們的聽覺來感受音樂的意境,那麼有誰知道音樂是怎樣來表達四季的?

教師:很好,同學們有許許多多的答案,那先讓我們來欣賞一段音樂,有誰能說說它表現的是什麼季節嗎?

播放音樂……

教師:有誰能告訴我表達的是哪個季節嗎?

2、主題音樂學唱

3、分段欣賞

“春天來了,小鳥歡快的振翅歌唱,把喜悅獻給春天,泉水叮咚,靜靜地發出細語”。“忽然,烏雲密佈,電閃雷鳴,一會兒暴風雨停了,小鳥又歌唱起來”。(第一樂章)

“在野花盛開的牧場上,牧童命令牧羊犬看羊,他靜聽着沙沙的樹葉聲,陷入夢鄉(第二樂章)

“粗獷的牧笛引起山谷回聲,牧童和寧芙跳起舞來。(第三樂章)

c、分段欣賞

第一樂章:迴旋曲式

主題灑脫,明快,表現了春天勃勃的生機,第一插部以獨奏小提琴長長的顫音模仿羣鳥鳴叫;第二插部整個小提琴聲部奏出的連續的十六分音符的波浪音型,表現了“泉水的叮咚流淌”。第三插部以樂隊低沉的震音模仿雷聲,以獨奏小提琴一連串急速上行的三連音表現閃電和電閃雷鳴後,鳥兒們又下重新唱起歡樂的歌;第四插部最後春天的主題再次響起。

4、全曲欣賞

(1)主題旋律一共出現了幾次?

(2)每個插部表現了詩歌中怎樣的景色?

三、拓展部分:

1、遊戲:心理測試

人與自然有着密切的聯繫,,可以說音樂的源泉就來自世間萬物。就讓我們來聽一首日本的民歌,《四季歌》,看看她是怎樣描述四季的。在聽之前我想知道你們喜歡哪個季節?

在這首歌中

春天:代表心地純潔的人,就象紫羅蘭花一樣。

夏天:代表意志堅強的人,就象衝擊岩石的海浪。

秋天:代表感情深重的人,就象抒發感情的海涅。

冬天:代表心地寬廣的人,就象融化冰雪的大地

2、音樂隨想---------詩配樂

先聽三多音樂,再看三段詩句,你能將他們貼切的搭配到一起嗎?

可以配樂朗誦一下嗎?

四、小結:

我們今天透過詩歌,畫面將音樂具象的體現在我們眼前。更近一步的瞭解我們所聽的音樂。

課後反思:

學生很難做到將音樂與自己的合理想象相結合,要在以後的教學中循序漸進。

《春》音樂教案10

一、教材內容說明。

本課是一個以“春”爲情境主題的單元組合,內容包括演唱歌曲《春曉》、《春風》,聽賞小提琴協奏曲《春》和活動《春天歌會》。

二、教學目標。

1、能充溢感情地學會演唱歌曲《春曉》,體驗詞曲完美結合所表達的詩情畫意。

2、能夠與同學們合作,用明亮、輕快的聲音自信地學會演唱歌曲《春風》。

3、在聽賞《春》的活動中,能感知樂曲的情緒轉換,熟悉音樂主題,感受和表示樂曲描繪的情境,並能用簡單的語言說說每一樂章的音樂特點。

4、能積極地收集有關春天的歌曲和詩歌,大膽地參與《春天歌會》的音樂活動,從中體驗到快樂。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學唱兩首新歌。

2、難點:體會歌曲所表達的情境,並從中體驗到快樂。

四、教學準備。

CAI教學輔助軟件、電子琴。

五、課時佈置。

第一課時

一、學唱歌曲《春曉》。

1、吟詩。

先讓學生回憶有關春的詩句,然後老師輕輕吟誦《春曉》,學生說詩名,並展示《春曉》的彩圖和詩歌,全班按節奏吟誦《春曉》,然後請學生說說這首詩描寫了什麼。

2、詠歌。

讓學生聽範唱,感受歌曲的情緒和意境。

(1)分段分組學習

(2)將旋律分爲三個局部學習

3、起舞作畫。

鼓勵學生根據自身的感受、用自身喜愛的方式來表示歌曲的情感。

二、聽賞小提琴協奏曲《春》。

1、初聽《春》。(CAI課件播放《春》第一樂章)

導語:許多歌曲和詩歌都描繪了生機盎然的春天,在下面這段音樂中你能聽到春天的聲音嗎?

生靜聽後討論發言。引導學聽賞感受樂曲情緒,並展開想象。

2、瞭解樂曲背景和作者生平。

導語:同學們能在音樂中捕獲各種春天的資訊,想象力真豐富。作者維瓦爾第爲了使聽衆能更好得理解樂曲,題寫了一首十四行詩,用以描述每一樂章的音樂內容,讓我們來讀讀這些美妙的詩句,看看作者眼中的春天吧!

(1) CAI課件出示詩歌。

春天來了,鳥兒歌唱,無限欣喜,迎接春光。

泉水淙淙,微風習習,好似喃喃細語。

天空烏雲籠罩,電閃雷鳴來把春報,

轉瞬間風停雨止,鳥兒重又歌唱。

老師和學生齊讀詩歌,感受音樂形象。

(2) 教師結合課件介紹作者和小提琴套曲《四季》。

CAI課件播放。

3、復聽《春》

(CAI播放配有春天動畫的樂曲《春》第一樂章。)

(1)討論:樂曲中用的主要樂器是什麼?模仿了什麼的叫聲?

(2)教師範奏樂曲第二主題,講解演奏技巧與音樂形象。

4、隨樂哼唱

導語:作曲家用音樂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多姿多彩的春的世界,我們來唱一唱,用歌聲來表示春天的美景!

(1)隨琴模唱,提出聲音要求。

(2)隨樂哼唱,提出情緒要求。

(3)隨樂唱譜,掌握音準節奏。

教學後記:

樂曲聽賞練習對提升學生的樂感很有協助,學生很感興趣,效果也很好。

第二課時

一、活動激趣——找春天。

1、CAI課件播放:春景圖片。

導語:在這充溢朝氣的春天裏,我們的春天歌會正式拉開帷幕!同學們,準備好了嗎?

2、CAI展示:春天的歌 春天的詩。

導語:同學們知道哪些有關春天的歌曲?來,唱一唱。(學生分別展示課外收集的有關春天的`歌曲與詩歌。)

3、唱一唱。

個別演唱後,師生隨琴自由哼唱熟悉的歌曲。

4、讀一讀。

小組朗誦後,學生自由朗誦。

二、 歌曲表示——唱春天。

1、春風的歌(學習歌曲一、二樂句)。

(1)聽春風。CAI播放《春風》第一、二樂句。

導語;聽!春風正朝着我們走來呢!

(2) 學春風。

想象:春風是這樣向我們走來的?

導語:唱一唱,哪一句更象春風在奔跑?

(3)唱春風。

① 引導學生用“LU”輕生模唱,提出聲音要求。

② 加歌詞唱一唱。

2、小樹、溪水和花兒的歌(學唱歌曲三、四樂句)

(1)聽一聽。

(2)學一學。

(3)唱一唱。

3、春天的問候(學唱高聲部)。

(1)教師範唱歌曲最後一樂句。

(2)學唱歌曲高聲部。

4、演一演。

(1)指導學生分角色、帶情緒隨樂歌唱。

(2) 完整得演唱歌曲。

5、春姑娘的伴奏。

(1)唱春姑娘的伴奏。

(2)課件播放春風的問候,師生唱春姑娘的伴奏。

(3)師生合作。

(4)生生合作。

6、演唱全曲。

7、分角色演唱。

8、學生互評。

四、小結。

教學後記:

學生學習情緒高漲,學習效果明顯,春天的歌會活動開展得很勝利。

《春》音樂教案11

活動目標:

1.感受ABACA的迴旋曲曲式;

2.在情境中感受、辨認主題音樂,感受古典音樂的優美旋律;

3.嘗試多種樂器合奏,感知多種樂器的音效。

活動準備:

農夫、小鳥、小魚流水、雷電圖片;響棒、手搖鈴、沙錘、鈴鼓、三角鐵;配套音樂CD和掛圖

活動過程:

一、故事匯入

師:春天來了,所有的小動物都來迎接春天的到來!(教師出示圖片,根據圖片講故事,感受春天的情境)

二、感受迴旋曲曲式

1.初步感受音樂

師:春天的到來大家都很開心,連森林裏都想起來春天的聲音……(教師播放音樂,隨音樂出示不同動物的圖片)

師:剛纔有哪些小動物來慶祝春天的到來了?

2.隨故事情景感受音樂曲式

(1)肢體動作創編

師:小動物們看到春天來了都做了點什麼漂亮的動作?你們來做一下試試……

(2)教師播放音樂,隨音樂講故事,伴隨肢體動作。

3.角色扮演——辨別主題、感受情境

(1)教師和幼兒合作扮演

農夫:學農夫耕田和播種

小鳥:學小鳥捉蟲、戲水、梳理羽毛、飛翔、玩耍

小魚流水:學流水中的小魚戲水

打雷閃電:用手抱住頭或兩人相擁

(2)幼兒自主扮演

三、樂器合奏——分析曲式

1.感受樂器音響效果

師:今天哪些樂器寶寶來了?

(教師分別演奏各種樂器,讓幼兒感受不同樂器的音響效果,瞭解樂器音響之間的區別)

師:你們來聽一聽,今天來的樂器寶寶像什麼聲音?

(教師一一演奏樂器,請幼兒猜想樂器和動物形象的配對)

2.教師示範樂器操作

教師播放音樂,隨音樂變化操作各種樂器。注重樂器的正確操作姿勢。

3.幼兒分組操作

四、匯出活動

——律動結束



《春》音樂教案12

活動目標:

1.分辨音樂角色,用肢體動作表現音樂。

2.樂於參與角色扮演,並嘗試合作地表演。

3.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動準備:

音樂、角色小卡片,表演用的帽子、鈴鼓、紗巾、手套以及場景佈置。

活動過程:

一、幼兒聽着音樂划船進入很活動室。

二、談話引題:教師按照音樂的情節講故事:春天到了,小鳥……,小魚……,農夫……,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三、欣賞、理解A段主題音樂,並用動作表現。

1.幼兒聽音樂一遍。提問:農夫勞動的音樂有什麼不一樣嗎?(有輕有重)

2.再次傾聽並驗證音樂的強與弱。提問:音樂重重時,農夫在幹什麼?(耕地、挖土,並讓幼兒學學耕地的動作,提示要有力)音樂輕輕時,農夫在幹什麼?(播種,學一學)

3.跟着音樂師生共同表演。

四、完整欣賞,瞭解其中的音樂形象。

1、完整欣賞音樂,要求幼兒聽到農夫的音樂時就學做農夫的動作。

教師邊聽邊引導幼兒聽聽“誰來了”

2.交流:音樂中除了農夫外還有誰?(小鳥、小魚、打雷,教師出示小卡片)

3.農夫出來了幾次?再次傾聽音樂,師生共同根據音樂逐一出示音樂角色,並排成結構圖譜。然後教師指點圖譜講故事。

五、戲劇表演

幼兒在規定的場景中分角色進行表演。

場景:稻田、池塘、大樹

道具:農夫——帽子、鈴鼓(鈴鼓朝下是鋤頭,鈴鼓朝上是小籃子)

小鳥——紗巾

小魚——手套

活動反思:

透過本次教學活動,讓我對音樂課的教授又有了新的想法,要想讓寶寶學會歌曲首先要幫助幼兒很好的記憶歌詞。我想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我還會繼續努力,去探索發現更好的記憶歌詞的方法。

《春》音樂教案13

教學內容:

1、唱 《我和小樹來比賽》

2、動 集體舞《小樹快長高》

3、拓展 有關植樹節的相關知識

教學目標

一、初步養成主動傾聽音樂的習慣,並樂意與他人合作。透過演唱《小小雨點》,感受二拍子歌曲的節拍感能用輕快跳躍的聲音來演唱歌曲。二、“問”與“答”,“領”與“齊”的部分能準確切入。

一、 參與遊戲後能分辨常見打擊樂器的不同音色

教學過程

一、複習歌曲《小小雨點》

1、 集體演唱歌曲《小小雨點》

2、 指名請學生進行歌表演。

二、歌曲《我和小樹來比賽》

1、 教師匯入

2、 初步熟悉旋律

(請學生想象自己是一棵小樹,聽音樂告訴老師小樹在幹什麼)

教師結合速度、力度等等不同的音樂要素彈奏歌曲《我和小樹來比賽》的旋律,並請學生講一講。

3、 創設情景,教師可以把歌詞改編成一個小故事,讓學生進行表演

可以請幾組學生進行表演(把《我和小樹來比賽》的旋律穿插在故事中,幫助學生進一步熟悉歌曲的旋律

4、 教師範唱《我和小樹來比賽》

5、 出示歌詞,跟老師按照歌曲節奏讀歌詞

6、 用聽唱法學唱歌曲

7、 反覆練習

8、 集體演唱歌曲

9、 請學生想一想我們應該帶着什麼樣的心情來演唱這一首歌曲。

11、指名請學生演唱

四、律動、集體舞《小樹、小樹快長高》

分別請學生扮演小樹,和小朋友加以表演。

五、課堂小結。

《春》音樂教案14

單元總要求:

1、透過演唱,聽賞本單元的歌曲,樂曲,使學生了解與春天有關的音樂作品,從不同的角度體驗春天帶給我們的不同感受;繼續引導和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2、在各項音樂活動中培養開朗,大方的性格和勇於實踐的精神。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一、在生動活潑的音樂中,體驗聲音世界的豐富多彩,感受活潑、歡快的情緒。產生對音樂課的興趣。

二、初步感受三拍子歌曲的韻律,學會用優美,柔和的聲音表現歌曲內容。

三、能用優美的聲音演唱《再見吧冬天》並能自己創編歌詞進行演唱。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強弱兩種不同的力度

1、遊戲《鼓上的小米粒》

2、請學生拍一拍強弱兩種不同的力度以及2/4拍和3/4拍的強弱規律。

3、感受三拍子的韻律,選擇合適的方法給歌曲伴奏(《再見吧,冬天》的旋律),同時讓學生熟悉歌曲旋律

二、複習幾首有關冬天的歌曲

1、唱歌曲《堆雪人》

提示學生用活潑歡快的聲音來表現歌曲的情緒。

2、欣賞《雪花飛舞》

這一首歌曲的情緒又是怎樣的。

三、歌曲《再見吧,冬天》

1、冬天,我們可以做很多有趣的遊戲:堆雪人,滾雪球,打雪仗……現在冬天已經漸漸離開我們了,老師要對冬天說一句話:“再見吧,雪花”;你能對冬天說一句話嗎?

2、指名請學生回答

3、聽教師範唱歌曲《再見吧,雪花》

4、學唱歌曲

四、課堂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欣賞獨奏《小松樹》

2、唱《小小雨點》

3、節奏創編《小雨點》

教學目標

一、透過欣賞木琴獨奏《小松樹》,瞭解木琴的音色,感受到樂曲的情緒,在聆聽過程中獲得愉悅的體驗

二、透過演唱《小小雨點》,感受二拍子歌曲的節拍感能用輕快跳躍的聲音來演唱歌曲。

三、能利用打擊樂器自編聲勢動作爲歌曲伴奏。

教學過程

一、複習歌曲《再見吧,冬天》

1、集體齊唱歌曲。

2、創編歌曲《快來吧,春天》(請學生說一句歡迎春天的話,然後把它用《再見吧,冬天》的旋律唱出來。

3、請2~3位學生進行表演。

二、初步熟悉音樂,請學生聽音樂說一說春天我們能看到一些什麼?

1、桃花開了我們就知道春天來了;小草綠了我們就知道春天來了……閉上眼睛聽一聽,彷彿看到了春天的……

2、教師用不同的速度,在不同的音區彈奏《小小雨點》的旋律,並分別請學生講一講

3、指名請一些學生根據老師彈奏的音樂,用自己的動作表演這些事物,初步要求動作和音樂合適,教師提示學生注意音樂的變化。

三、歌曲《小小雨點》

1、聽教師範唱(聽還有誰告訴我們,春天來了)

2、學生仔細聆聽並回答

3、教師演唱,請學生在自己的座位上,編幾個簡單的動作加以表演。

4、用聽唱法學唱歌曲

5、集體演唱《小小雨點》

6、提示學生用活潑歡快的聲音來演唱歌曲。

7、指名請學生演唱。

8、請學生給歌曲創編一些動作並加以表演

9、集體演唱歌曲《小小雨點》

10、完成課後練習“我的創造”。

四、結束教學

第三課時教學內容:

1、唱《我和小樹來比賽》

2、動集體舞《小樹快長高》

3、拓展有關植樹節的相關知識

教學目標

一、初步養成主動傾聽音樂的習慣,並樂意與他人合作。透過演唱《小小雨點》,感受二拍子歌曲的節拍感能用輕快跳躍的聲音來演唱歌曲。

二、“問”與“答”,“領”與“齊”的部分能準確切入。

一、參與遊戲後能分辨常見打擊樂器的不同音色

教學過程

一、複習歌曲《小小雨點》

1、集體演唱歌曲《小小雨點》

2、指名請學生進行歌表演。

二、歌曲《我和小樹來比賽》

1、教師匯入

2、初步熟悉旋律(請學生想象自己是一棵小樹,聽音樂告訴老師小樹在幹什麼)教師結合速度、力度等等不同的音樂要素彈奏歌曲《我和小樹來比賽》的旋律,並請學生講一講。

3、創設情景,教師可以把歌詞改編成一個小故事,讓學生進行表演可以請幾組學生進行表演(把《我和小樹來比賽》的旋律穿插在故事中,幫助學生進一步熟悉歌曲的旋律

4、教師範唱《我和小樹來比賽》

5、出示歌詞,跟老師按照歌曲節奏讀歌詞6、用聽唱法學唱歌曲

7、反覆練習8、集體演唱歌曲

9、請學生想一想我們應該帶着什麼樣的心情來演唱這一首歌曲。

11、指名請學生演唱四、律動、集體舞《小樹、小樹快長高》分別請學生扮演小樹,和小朋友加以表演。

五、課堂小結。

《春》音樂教案15

教學背景:

音樂是聲音的藝術、聽覺的藝術,它透過流動的音響,陶冶人們的情操,使人得到美的愉悅與享受。音樂藝術的一切實踐活動都依賴於聽覺。聽,是音樂藝術最基本的特徵。如何在我們的音樂課堂教學中發展學生的音樂聽覺,讓學生在聆聽音樂的過程中得到情感的體驗與感悟呢?我們開展了一次題爲《春來了》的探討課,力求創設豐富的情景,以聽覺爲先導,讓學生在聽中學、聽中思、聽中做、聽中創,充分感受聽覺藝術的迷人魅力。

《春來了》這一課選自人音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第四冊第一課,教材安排了兩首聆聽曲目《嘀哩嘀哩》《春曉》、兩首表演歌曲《大樹媽媽》《郊遊》和創編活動三塊內容,透過聆聽與演唱引導學生表達對春天及大自然的熱愛並能用身邊的音源或利用廢舊物品自制沙錘等無固定音高的簡易打擊樂器編配創作節奏。本課爲第一教時,主要目標爲透過聆聽《嘀哩嘀哩》《春曉》,演唱《郊遊》,感受春天的美麗,並鼓勵學生用喜歡的方式表現春天,表達對大自然的熱愛。

課堂回放

片斷一:感受春天

師播放歌曲《嘀哩嘀哩》,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動作律動進教室,教師逐個模仿學生的動作並與學生交流,時而點頭、時而擁抱、時而拉手轉圈……

師:剛纔聽到的歌曲給你什麼樣的感覺?

生:我覺得歌曲很歡快、很活潑。

生:我覺得很輕鬆、跳躍。

生:我聽到了“春天在哪裏,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裏”。

師:小朋友聽得真仔細,歌詞都注意到了。歌曲用歡快、跳躍的旋律歌唱了美麗的春天和小朋友在春天裏歡樂的情緒。下面老師給大家聽一首描寫春天的音樂,聽一聽跟剛纔一首有什麼不同。(師播放貝多芬F大調第5小提琴奏鳴曲《春天奏鳴曲》)

生:這首音樂很優美。

生:第一首是歌曲,第二首沒有人唱歌。

師:你的耳朵真尖,第二首是用樂器演奏的器樂曲。

生:我覺得第一首好像小朋友在跳舞,第二首好像表現了春天美麗的風景。

師:你對音樂的感覺真好。

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大膽發表自己的感受。

師小結:音樂家用不同的方式描繪了春天,讚美了春天。讓我們手拉手去感受春天的美麗吧!

片斷二:歌唱春天

師扮演春姑娘,帶領學生手拉手律動。背景音樂:歌曲《郊遊》。

在音樂的間奏處,教師提問:你們在春天裏看到了什麼?

學生:我看見青青的草,紅紅的花;我看見小鳥在柳枝上唱歌;我感覺春天的陽光特別溫暖……

師:在小朋友的眼睛裏,春天真是太美了。

繼續聽音樂律動

師揭示課題: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歌曲《郊遊》,請小朋友再聽一遍歌曲,體會一下小朋友郊遊時的心情旋律。

師:請小朋友仔細聽老師唱兩句旋律,你覺得哪―句更能表現郊遊時的愉快心情?

生:第二句更自豪點。

師:請小朋友像劉陽說的自豪地唱唱第二句。

師:請小朋友愉快的朗讀一下歌詞(師彈奏歌曲旋律)。

學生跟琴學唱歌曲兩遍。

┅┅

片斷三:表現春天

師:春天是令人陶醉的季節,古今中外有很多詩人、文學家都對春天作過不同的描述,你能把知道的告訴大家嗎?

生:一年之計在於春。

生:我會背一首兒歌:春天到,樑上燕子鬧

春天到,遍地長青草

枝頭花兒香,牛羊樂陶陶。

師:真好,老師也能背一段描寫春天的文章:小草偷偷地從土裏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裏,田野裏,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風輕悄悄的,軟綿綿的。

生:還有古詩《春曉》。

師:讓我們一起來品味一下詩人對春的感覺。

學生有感情地朗誦古詩。

師:詩人在室內聽到了春天的哪些聲音?

生:詩人聽到了鳥啼聲;他聽到了沙沙的春雨聲;他聽到了春風的腳步……

師小結:詩人把他聽到的“春天的聲音”寫得太美了,那烏聲、那風聲、那靜靜的春夜、那沙沙的雨聲讓人想起如煙似夢般的意境。讓我們再聆聽根據這首古詩創作的同名歌曲,用線條或色彩表現你的感受。

師:小朋友的展現都很有個性,現在老師要求小朋友學着音樂家、詩人也來表現一下美麗的春天。

提示:(1)結合古詩詞做表演或配樂朗誦。

(2)用身邊的聲音或自制樂器表現“春天交響曲”

小組活動要求:1.確定表演形式。 2.組長分工、合作創意。

學生分小組活動,教師巡視指導。背景音樂:《春曉》

學生反饋演繹。

第一組:配樂詩朗誦。創意:用不同節奏朗誦古詩《春曉》;背景音樂:《春天奏鳴曲》。

第二組:歌曲表演。創意:根據歌曲《春曉》作表演。第一、三部分按歌詞表演,第二部分,模仿古人唸書時搖頭晃腦的神態作誇張表演。

第三組:一起合作畫了一幅美麗的春景圖。

第四組:聲音表演《春天交響曲》。創意:用身邊的聲音模仿春天的音響。

一生旁白:春姑娘來了,伴着沙沙的雨聲。

師小結:小朋友真是太能幹了,用不同的方式表達了自己對春天的感受,老師被你們的精彩表演陶醉了。讓我們一起擁抱春天,在溫暖的春天裏快樂成長吧!(唱《郊遊》踏步出教室)

一節課在輕鬆的氛圍中結束了。聽課的老師都覺得這一課很美,雖然沒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沒有過分熱鬧的課堂氣氛,但教師卻用音樂、用優美的語言、用“春姑娘”營造了一個絢麗多姿的春天,使師生始終置身於美的意境中。學生們覺得這樣的音樂課沒有壓力,能自由發揮自己的想像,很輕鬆很天開心。

教學反思

音樂是美的藝術,它以獨特的方式表達着情感,傳遞着情感。音樂教學是引導學生審美感知和審美髮現的過程,這個過程的基礎是聆聽音樂。在《春來了》這一課中筆者緊緊抓住音樂的本身特點,圍繞一系列審美活動――感受春天、歌唱春天、表現春天,引導學生在聽中感受音樂、理解音樂並表現音樂,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主要感受有:

一、聽中說、聽中品,在審美中發展內心聽覺。

新課程標準提出:音樂是聽覺的藝術,音樂教學首先應該解決的問題是使學生會聽。隨着社會的發展,學生接觸音樂的渠道越來越多,電視媒體、VCD、電腦、大街上的喇叭等,然而隨處可聽的音樂也會讓學生“熟視無睹”,對培養學生養成聆聽音樂的習慣反而產生不良影響。引導學生養成聆聽習慣,逐步擁有音,樂的耳朵,是我們音樂教師不可推卸的責任。在課始的感受春天這個環節,我們往往會運用多媒體來展示春天的美麗畫面,讓學生更多的從視覺上去感受春天的美麗。而在這一課的設計中,教師沒有用多媒體,而着意用兩首不同風格的音樂――《嘀哩嘀哩》《春天奏鳴曲》來引導學生感受春的氣息。在教學中,教師沒有告訴學生什麼,而是透過引導與啓發,讓學生在一次次的聽賞中感受音樂的內涵。如“你聽得真仔細,歌詞都注意到了”“你的耳朵真尖,第二首是用樂器演奏的器樂曲”……,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兩首作品在旋律、體裁、風格、情緒上的不同,逐步引導學生注意音樂要素的變化,發展學生的聽辨能力、音樂記憶能力,爲提高學生的音樂鑑賞能力打下了基礎。這種突出音樂本體的特點,用音樂來創設情景的做法,遠比用畫面更能激起學生對音樂的關注與喜愛,實踐證明這種方式的效果是明顯的。

二、聽中辨、聽中動,在審美中學唱歌曲。

音樂教學應給學生完整的音樂形象,從整體入手,這也是新課標的基本理念。在演唱春天的片斷中,教師突破傳統唱歌教學慣用的從識譜――唱詞――處理表演的模式,凸顯音樂教學聽覺領先的特徵,創設春天的教學情境,透過四次不同要求的聽,使“聽、動、辨、唱”有機融合:一聽歌曲跟着老師律動――創設情境,感受春天;二聽歌曲開啓心智――感受歌曲風格,體會歌曲情緒;三聽老師唱兩句旋律――比較不同,感受附點音符的妙用,解決難點;四在朗讀歌詞的時候再次加強學生對歌曲音樂的熟悉,使學生對歌曲的學習水到渠成,並把讓學生最感頭疼的曲譜視唱環節放在學完歌曲之後,從而走出了爲知識技能所累的牢籠。同時教師努力改變着教授者的身份,以”春姑娘“的角色與學生一起融入春的意境中,使學生在聆聽音樂的基礎上得到愉快的體驗與表現。

三、聽中創、聽中編,於編創中豐富情感體驗。

新課程標準提出:音樂教育應以審美爲核心,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並把”體驗“作爲課程目標,啓發學生在積極體驗的狀態下,充分展開想像;保護和鼓勵學生在音樂體驗中的獨立見解。顯示了音樂教學對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和密切關係。片斷三表現春天,就是以創編爲突破口,引導學生在品味文學作品中春天美景的基礎上,聆聽並體驗歌曲《春曉》的情緒意境,要求學生運用多種形式積極創編表演,從而使學生在表演中進一步豐富情感體驗,提高對音樂的表現力。在創編的過程中,教師不是毫無目的的任意開放,而是根據二年級學生的知識基礎,教給小組活動的方法,並注重啓發學生想像自己的創造效果,表述創造的意圖與方案,並在創造表演中仔細聆聽實際的音響效果與創意想像的音響對照,從而培養學生的內心聽覺,使學生的內心聽覺與創造能力得到同步發展。如第四組表演的春天交響曲,學生利用生活中的聲音(“水”、梳子)、自己的身體樂器及自制的打擊樂器(排簫、沙錘)等,創編了豐富的圖形譜,並與一生的旁白相結合,生動地表現了春天的美妙音響及小朋友在春天裏的快樂心情;愛畫畫的第三組同學則根據音樂的感受描繪出一幅富有童趣的美術作品來表達對大自然的讚美與熱愛;第一組同學則選用教師提供的《春天奏鳴曲》爲背景音樂,對古詩《春曉》做了不同節奏的朗誦:

所有這些創編活動都離不開教學中歌曲與音樂的啓迪,離不開學生對生活中音樂的仔細聆聽,其豐富的情感體驗便在一次次潛心創作中得以提高與發展。

標籤:教案 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