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小熊請客反思

語言是思維的工具,也是思維的結果。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小熊請客反思,歡迎閱讀參考。

小熊請客反思

小熊請客反思1

衆所周知,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是幼兒所熟悉喜愛的。《綱要》指出:“一個活動的選擇既要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他們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要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結合幼兒的這一特點,我們在主題活動《過生日啦》中開展了語言活動《小熊請客》。《小熊請客》故事內容簡單,形象鮮明突出,能夠激發幼兒興趣,學習時不用刻意去記憶,且將表演融入到教學活動過程中,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同時還能透過活動將幼兒零碎的經驗進行整合,幫助幼兒提升經驗,發展思維能力,提高幼兒學習積極性,讓幼兒在故事中養成良好的文明禮貌、行爲習慣。

《綱要》中指出:目標要注重全面性,爲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根據小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和年齡特點,本次活動我確立了包含認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目標:1、認知目標:瞭解幾種小動物的生活習性。2、能力目標:理解故事內容,瞭解請客、做客的簡單禮節,學會使用禮貌用語“你好”“請”“謝謝”,培養幼兒認真傾聽的良好習慣。3、情感目標:感受朋友友好相處的快樂。本次活動的重點是讓幼兒喜歡傾聽故事,瞭解幾種小動物的生活習性。難點是感受朋友友好相處的快樂,理解學會使用禮貌用語“你好”“請”“謝謝”。在活動中我以提問、表演、模仿等方法來突破此難點,鼓勵幼兒積極表演,表演的同時也加深了對故事的記憶。

《綱要》中指出:教師是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援者、合作者與引導者。因此在活動中我主要採用了提問引導法、視聽結合法和角色表演法這三種教學方法。幼兒始終爲活動的主體。透過觀察、討論、遊戲練習等方法,由淺入深,在看看、聽聽、想想、說說、玩玩、演演的輕鬆氣氛中掌握活動的重難點。

結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活動目標,本次活動我設計了以下三個環節:課件匯入,激發幼兒興趣;角色表演,學說禮貌用語;活動延伸,提升幼兒能力。

第一環節,我出示小熊的課件並提問:“小朋友,畫面上是誰?”幼兒觀察後說出小熊。“猜猜今天它在家要做什麼?”透過問題引導幼兒說出今天小熊要請客。“小熊都準備了哪些好吃的東西?”引導幼兒說出畫面中的食物,並讓幼兒根據食物想一想小熊會請哪些客人,以此提高幼兒注意力,引發幼兒興趣。接着,我演示課件第一部分,請幼兒觀察畫面,引導幼兒討論:“誰來了?它說的什麼呀?小熊是怎麼說的?小熊會請它吃什麼呢?”討論後得出結論:喵喵喵,喵喵喵,原來是小貓來了,小貓很有禮貌地說:“小熊你好!”小熊也很有禮貌地迴應:“小貓,請你吃魚。”讓幼兒瞭解別人在給你東西時,應該說“謝謝”。在幼兒理解了故事的第一部分後,爲了讓他們加深對故事的理解、記憶,我又引導他們學一學小貓的聲音和接受食物時的動作,讓幼兒能大膽地參與活動。同樣方法依次演示課件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讓幼兒理解故事並仿編動作。這一環節的創設,採用提問引導法和視聽結合法,在講述故事時,充分調動幼兒的視覺器官,邊講述邊提問,透過課件再現故事情景,讓幼兒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便於理解故事內容,並以不同的口吻有表情地講述,以此激發幼兒學習故事的興趣,突破了教學重點。

第二環節,角色表演,學說禮貌用語。在此環節我引導幼兒根據故事內容進行講述,請幾名幼兒自主選擇喜歡的動物頭飾,分別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模仿小動物進行對話,並加上相應的動作,這樣不僅使幼兒加深了對故事的記憶,更鞏固了對等禮貌用語“你好”“請”“謝謝”的認識。過程中我及時對幼兒進行鼓勵。活動中幼兒能積極參與其中,成爲故事的主人,在親身體驗中獲得了表演的愉悅性,增強了對故事的理解。表演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和合作能力都得到了鍛鍊和加強,以此突破了教學難點。

第三環節,活動延伸,提升幼兒能力。充分發揮區角的用途,將圖片、頭飾投放到表演區供幼兒繼續表演。

本次活動我突破了以往故事教學環節單一,講多動少的弊端。在整個活動中始終圍繞小熊請客的過程,配以課件,圖文並茂,刺激幼兒的視覺,培養幼兒感恩的美德;幼兒能較好地理解故事內容,並將故事巧妙地與表演相結合;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自由靈動的氛圍中完成了教學目標。

當然,本次活動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1、情境性還不夠強。在活動前,可以請幼兒參與環境的創設,和教師一起佈置“小熊的家”的場景,相信在這樣的場景中更能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表演時幼兒更容易進入角色。

2、在自主選擇角色表演時,個別幼兒在角色分配上發生了爭執。小班幼兒年齡小,在自主選擇角色時需要教師及時的.指導,這樣可以避免幼兒之間的爭執。

3、在角色表演的過程中部分幼兒比較興奮,以至於不知道去看去傾聽別的小朋友的話。如果可以先選出一組當做範例,當衆教給他們如何表現會更好些。

4、這個故事比較簡單,很多重複的話,大部分幼兒一學就會,只是在表演時還不夠大膽,這需要老師適時鼓勵。另外,在平時的遊戲中也可以給幼兒提供多一些表演的機會,鼓勵他們大膽展示自己。

小熊請客反思2

學活動《小熊請客》是以故事小熊請客匯入,以遊戲化、生活化的方式帶幼兒進入數字、圓點、實物三者的相匹配的學習中。活動流程是這樣的,我先透過匯入今天我們班要來一位新朋友—小熊,並出示小熊的圖片,來激發幼兒的興趣。

第一個環節:看!小熊今天請了一些小動物,還分別給它們準備了一些食物,並出示圖片。因爲這些都是孩子們熟悉的動物朋友小貓、小狗、小雞、小猴等,孩子們很是喜歡。所以讓他們一起來說一說都有誰。

第二個環節是是請客人用餐,根據小熊爲朋友們準備的食物,進行手口一致地點數,數一數,小貓吃了幾條魚如:1、2、3、4一共有四條魚。並讓幼兒根據盤子裏的食物數量給圈點塗色,吃了三條魚就塗滿三個圓點,再找到對應的數字3,將數字圈起來。接下來的小動物方法同上面一樣,讓幼兒和老師一起說一說。

第三個環節是是讓幼兒在活動材料《數學》第3頁上進行操作,個別能力弱的孩子我適時提醒啓發他,邊巡視邊指導。

第四個環節是老師進行一個點評,對幼兒在做的過程出現的錯誤進行糾正。

不足之處和調整:在此次數學活動中,第一環節中我覺得我準備的還不是怎麼充分,應該做一個PPT,把小熊請的小客人逐一的出示出來,然後讓幼兒猜一猜小熊分別給它們準備了哪些好吃的,利用幻燈片的形式讓這些食物顯現出來,來激發幼兒的興趣,使教學活動更加豐富多彩。第二個環節的時候,我忽略了教幼兒數東西的方法,如小雞吃了四條蟲子,應該手指頭先指好第一條蟲子,開始數,這樣能避免少數或多數的情況發生。在讓幼兒進行塗圓點和圈數字的時候我也考慮的不是很全面,可以手繪一張圖,老師先示範怎樣塗和圈的,然後再請能力強一點的幼兒做一個榜樣,最後在讓能力弱一點的塗和圈,指出可能出現的問題,並及時的糾正。在講評的時候,可以拍下幼兒操作中錯誤的地方,而不是拿幼兒的本子上來評講,這樣會導致有些坐在後面的幼兒看不清,本子可以放在桌子上,不要拿在手裏,避免有些幼兒玩手裏的本子不認真聽。對於能力差,做的不好的幼兒要給予鼓勵,如告訴他只要把剛剛說的那些錯誤改正了,就能像其他幼兒一樣全對了。最後活動延伸的時候我可以把它延伸到區域活動或者是日常生活中,如製作一些相應的圖片讓幼兒找一找小青蛙吃了幾條蟲子,並塗一塗圓點,圈一圈相應的數字。

標籤:反思 小熊 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