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關於一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8篇

時光在流逝,從不停歇,我們的工作又進入新的階段,爲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長,此時此刻需要制定一個詳細的計劃了。好的計劃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一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8篇

一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 篇1

新學期新氣象新計劃,時代在前進,知識在更新,教材在更換,以前我所執教的教材是北師大版、人教版的,而這個學期是我從未接觸過的S版,而且又是從來未教過的一年級課本。因此,本學期的教學計劃,要比以往任何一份計劃都顯得更有份量,更具挑戰性,無論是對教材的瞭解,還是教學方式方法,我都得全新鑽研、摸索、探討。

一、教材內容

本冊教材包括“我愛上學”、“看圖說話學拼音”、“識字”、“課文”、“語文百花園”這幾部分。

二、教學目標

1、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準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能借助拼音認讀漢字。

2、認識常用漢字313個,做到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會寫116個認識的字,做到書寫規範、端正、整潔。

3、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聯繫課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常用詞語和句子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能想象課文描寫的情境,知道課文的大意,背誦指定的課文。

4、認識句號、問號、感嘆號,能讀出陳述、疑問、感嘆等不同的語氣。

5、能用普通話進行口語交際,口齒清楚,聲音洪亮,態度大方,有禮貌。

6、能根據一定的情境或看圖用一句完整的話或幾句連貫的話回答問題;能按照一定的情境或圖意用幾句連貫的話講一件簡單的事情。

三、注意問題

1、漢字拼音教學要處理好課文各部分之間的關係。

2、識字教學要堅持多讀少寫的原則。

3、閱讀教學要重視朗讀的指導。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入境、入情,充分體會課文的情感因素。要重視學生個人的閱讀感受。

4、在口語交際教學中,要重視創設情境,激發參與交際的慾望和興趣,使學生入情入境地進行口語交際。

四、學情分析

本班孩子雖說經過一年的學前班教育,但我們這裏的農村學前班教育畢竟還是隻有形式而沒有實質性的教育,所以他們雖然已是一年級學生了,可是對於正式的、正規的教育學習幾乎還是空白一片,自制能力、學習管理能力幾乎爲零。但他們對於新事物有着極強的好奇心,活潑可愛,好表現自己,也很喜歡打小報告,比如:誰沒坐好,誰在玩小東西,誰寫錯啦等等。因此需要老師耐心、細心地幫助他們教育他們,讓他們能較快進入正式、正規的學習。

五、教學措施

1、採用直觀教學法,重視教學拼讀音節的方法,充分利用情景圖和語境歌,以故事的形式匯入,讓學生樂意學習,在愉快的氣氛中進行漢語拼音的拼讀和書寫。

2、課文配以相應的圖畫,編排匠心獨具,符合學生心理,教學時圖文對照,反覆誦讀,不僅識字,理解詞語,還能認識事物,受到美的薰陶。

3、把識字和認識事物、誦讀、寫字緊密結合起來,切實把讀好書、寫好字落到實處,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4、圖文對照,展開想象。讓學生體會課文的語言之美,並讓學生主動參與進行適當表演。

5、結合語文學習,觀察自然,展開想象,積累語言,正確表達。

6、讓學生在讀課文的基礎上,嘗試比賽,比一比誰能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

六、教學時間安排

我愛上學 1課時

看圖說話學拼音 49課時

識字 12課時

課文 50課時

語文百花園 23課時

一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 篇2

一、學情分析

本班學生(xx)人,其中男生(xx)人,女生(xx)人。

學生剛入校,對學校的常規不瞭解。年紀小,自律性差。但都比較懂禮貌,見到老師能主動問好。有部分學生有說普通話的意識,能用簡短的普通話與老師和同學做簡單的交流。個別學生不懂得執筆方法,需要老師不斷糾正、督促。至於其他學習成績還有待於在今後去了解。

二、本冊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入學教育、漢語拼音、識字、課文、語文園地、口語交際”六個部分。入學教育的目的在於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瞭解學習常規。接下來是漢語拼音,學拼音的同時認識70個常用字。而後是識字(一)10篇課文,識字;(二)又10篇課文。兩個識字單元各4課,每課認字12~14個。20篇課文分做4個單元,大體按由淺入深的順序編排,每個單元的課文在內容上有一定的聯繫。每個單元之後設語文園地,以豐富的內容和多樣的形式,鞏固語文知識,發展語文能力。此外,全冊設6個口語交際話題,安排在每個單元后面,使學生在創設的情境中進行口語交際的訓練。

識字的編排實行認寫分開,多認少寫。

教材的編寫以課程標準爲依據,體現了課程標準提出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教材內容具有綜合性、科學性、時代性、趣味性、廣泛適用性等特點。

三、本學期教學目標

1。漢語拼音。學會漢語拼音,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

能準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

2。識字與寫字。認識常用漢字400個,其中100個會寫。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能按筆順規則寫字。初步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

3。閱讀。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朗讀課文。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學習藉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

4。口語交際。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瞭解講話的主要內容。與別人交談,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積極參加討論,對感興趣的話題發表自己的意見。

四、本冊教學重點、難點:

(一)、重點:

1、漢語拼音是學生學習漢語的工具,因此漢語拼音的教學是重點。

2、認識常用漢字400個,其中會寫100個漢字。

3、學講普通話,逐步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

(二)、難點:

1、漢語拼音比較抽象又容易混淆,因此學生掌握起來就比較困難,因此,拼音教學是難點。

2、識字量的增加,是學生"回生率"很高,因此400個漢字教學是難點,如何鞏固漢字更是一個難點。

3、如何引導學生積累語言,在閱讀教學中是個難點。

五、提高教學質量主要措施:

1、幫助學生了解學校常規,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吃透新教材,深入瞭解學生,創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3、充分利用多媒體,利用教材優美的情境圖,創設輕鬆愉悅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加強語文和兒童生活的聯繫;引導學生留意生活,在生活中學語文。

5、設立學習小組,讓學生自主合作地開展學習,培養合作探究精神。

6、認真批改每課作業,及時作好反饋、小結。

7、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及時導優輔差。

8、變學會爲會學,教給學生學習的靈活方法,把主動權交給學生。儘量注重教材和整合,整體地運用教材,併力求能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進行整單元備課,在備課時注重單元內每個教點的聯繫。

一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 篇3

一、學情分析

一年級孩子處於學習啓蒙階段,小朋友們都經過幼兒學前教育,口語表達能力與交往協作能力已經得到了一定的培養和發展.但總的來說學生剛入校,對學校的常規不瞭解.因爲年紀小,自律性差,但都比較懂禮貌,見到老師能主動問好.有部分學生有說普通話的意識,能用簡短的普通話與老師和同學做簡單的交流.個別學生不懂得執筆方法,需要老師不斷糾正、督促.至於其他學習成績還有待於在今後去了解.因此,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我們應該保護孩子學習語文的慾望和好奇心,進一步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培養孩子們樂於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的精神.

二、本冊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入學教育""漢語拼音""識字""課文""語文園地""口語交際"六個部分.教材的開頭是入學教育, 用四幅圖,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瞭解學習常規.然後是漢語拼音部分,共13課,在學習拼音的同時認識70個常用字.而後是識字(一)、10篇課文,識字(二)、又10篇課文.兩個識字單元各4課,每課認字12-14個.20篇課文分做4個單元,大體按由淺入深的順序編排,每個單元的課文在內容上有一定的聯繫.每個單元之後設語文園地,以豐富的內容和多樣的形式,鞏固語文知識,發展語文能力.此外,全冊設6個口語交際話題,安排在每個單元后面,使學生在創設的情境中進行口語交際的訓練.識字的編排實行認寫分開,多認少寫.

教材的編寫以新課程標準爲依據,體現了課程標準提出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教材內容具有綜合性、科學性、時代性、趣味性、廣泛適用性等特點.

三、本學期教學目標

(一)漢語拼音

1、學會漢語拼音,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準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

2、能借助漢語拼音識字、正音、學說普通話.

(二)識字與寫字

1、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

2、認識常用漢字400個,會寫其中的100個.

3、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能按筆順規則寫字.字寫得正確、端正、整潔

4、初步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

(三)閱讀

1、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2、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學習藉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

4、對讀物中感興趣的內容,樂於與他人交流.

四、口語交際

1、學說普通話,逐步養成說普通話的習慣.

2、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瞭解講話的主要內容.

3、能與別人交談,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4、有表達的自信心.積極參加口語交際,踊躍發表自己的意見.四、本冊教學重點、難點:

(一) 重點:

1、漢語拼音是學生學習漢語的工具,因此漢語拼音的教學是重點.

2、 認識常用漢字400個,其中會寫100個漢字.

3、學講普通話,逐步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

(二)難點:

1、漢語拼音比較抽象又容易混淆,因此學生掌握起來就比較困難,因此,拼音教學是難點.

2、識字量的增加,使學生"回生率"很高,因此400個漢字教學是難點,如何鞏固漢字更是一個難點.

3、如何引導學生積累語言,在閱讀教學中是個難點.

五、提高教學質量主要措施:

1、幫助學生了解學校常規,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吃透新教材,深入瞭解學生,創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3、充分利用多媒體,利用教材優美的情境圖,創設輕鬆愉悅的學習情境,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加強語文和兒童生活的聯繫;引導學生留意生活,在生活中學語文.

5、設立學習小組,讓學生自主合作地開展學習,培養合作探究精神.

6、認真批改每課作業,及時作好反饋、小結.

7、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及時導優輔差.

8、變學會爲會學,教給學生學習的靈活方法,把主動權交給學生.儘量注重教材和整合,整體地運用教材,併力求能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進行整單元備課,在備課時注重單元內每個教點的聯繫.

9、識字教學遵循識寫分開、多認少寫的原則,在不加重學生負擔的情況之下,使他們能夠儘早閱讀.在具體的教學過程當中,引導學生藉助拼音學習生字,發現生字與熟字的聯繫,提倡學生運用記憶規律,將已經學過的部件、識字方法遷移到新的認記生字的學習當中.尊重學生的不同的學習方式和學習方法,相信學生能夠應用已經形成的初步的識字能力來獨立識字,鼓勵他們用自己最喜歡、最習慣的方法認記漢字.積極提倡同學之間交流識字的方法、經驗和感受,一起玩識字、組詞的遊戲或一同製作生字、詞語卡片,促進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分享識字的樂趣.

10、重視學生寫字習慣的培養,加強寫字教學的指導.在指導寫字的時候,板書示範,指導不容易寫好的筆畫、容易寫錯的筆順,要求學生把字寫端正、寫美觀.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說,在一節課中寫字不宜太多,爲避免學生疲勞,寫字要分散到每一堂課中去.在寫字的量的把握上,注意寫字的質量.

11、在口語交際教學之前,要提早佈置準備工作.在教學時,重視情境的創設,透過多種方式引起話題、激發學生的交際興趣.在交際過程當中,積極參與到學生的交流中去,爲學生提供可以模仿的對象,同時關注交流的狀態,對交際的過程予以調控,形成有效的師生、生生互動.還要善於發現學生交流過程當中富有創意、充滿童趣的精彩語言,還要注意規範學生的口頭語言.對於前者,要給予肯定,使其感受到交際的樂趣、獲得成功的喜悅;對於後者,則在適當的時機予以糾正,一般不打斷學生,以免打斷交際進程,影響他們的情緒和交際的順利進行.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除了透過專門設計的口語交際課,在很大的程度上還要依賴於各種語文實踐活動.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要有意識地透過回答問題、討論交流,對學生進行交際訓練.此外,還要多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大膽地與人進行交流,從而不斷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教學進度安排:

第1周

一年級新生常規教育

1.入學教育 2.漢語拼音a o e的教學(3課時)

3. 1.漢語拼音I u ü 的教學(3課時)

第2周

1、聲母b p m f的教學(3課時) 2、聲母d t n l的教學(3課時)

3、聲母g k h的教學(3課時) 4、複習一 (2課時)

5、完成作業本 機動(1課時)

第3周

1、聲母j q x的教學(3課時) 2、聲母z c s 的教學(3課時)

3、聲母zh ch h r的教學(3課時) 4、完成作業本 機動(1課時)

5、複習二(3課時)

第4周

1、複韻母ai ei ui的教學(3課時) 2、複韻母ao ou iu的教學(3課時)3、複韻母ie ue er的 教學(3課時) 4、複習三 (3課時)

第5周

1、國慶放假 2、複韻母an en in un un 的教學(3課時)

3、複韻母ang eng ing ong的教學 (3課時) 4、複習四(3課時)

第6周

1、拼音部分檢測(2課時) 2、試卷校對 查漏補缺(1課時)

3、一去二三裏(3課時) 4、完成作業本 機動(1課時)

第7周

1.口耳目(3課時) 2.在家裏(3課時) 3.操場上(3課時)

第8周

1.學習園地一(2課時) 2.有趣的遊戲(1課時)3.單元檢測(2課時)

4.畫(2課時) 5. 四季(2課時)

第9周

1. 小小竹排畫中游(2課時) 2. 哪座房子最漂亮(2課時)

3.爺爺和小樹(2課時) 4.語文園地二(1課時)

5.我們的畫(1課時) 6.單元檢測(1課時)

第10周

1.靜夜思(2課時) 2.小小的船(2課時)

3.陽光(3課時) 4.影子(2課時)

第11周

1比尾巴(2課時) 2.語文園地三(2課時) 3.這樣做不好(1課時)

4.單元檢測(2課時)5.比一比(2課時)

第12周

1、自選商場(2課時) 2、菜園裏(2課時) 3、日月明(2課時)

4、語文園地四(2課時) 5、我會拼圖(1課時)

第13周

1、單元檢測(2課時) 2、我多想去看看(2課時)

3、雨點兒(3課時) 4、平平搭積木(2課時)

第14周

1、自己去吧(3課時) 2、一次比一次進步(3課時)

3、語文園地五(2課時) 4、該怎麼辦(1課時)

第15周

1、單元檢測(2課時) 2、小松鼠找花生(3課時)

3、雪地裏的小畫家(3課時) 4、元旦放假

第16周

1、借生日(3課時) 2、雪孩子(3課時) 3、小熊住山洞(3課時)

第17周

1、語文園地六(3課時) 2、小兔運南瓜(1課時)

3、單元檢測(2課時) 4、開始期末複習

第18、19 周

期末複習、查缺補漏、測驗、講評

第20周

期末考試 準備寒假

一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 篇4

一、班級概況分析:

學生剛入校,對學校的常規不瞭解。年紀小,自律性差。但都比較懂禮貌,見到老師能主動問好。有部分學生有說普通話的意識,能用簡短的普通話與老師和同學做簡單的交流。個別學生不懂得執筆方法,需要老師不斷糾正、督促。至於其他學習成績還有待於在今後去了解。

二、本冊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口語交際、漢語拼音、識字、課文、語文活動”五個部分。入學教育的目的在於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瞭解學習常規。接下來是漢語拼音,學完拼音後要認識303個常用字,其中會寫146個字。而後是識字(1~4),8篇課文,識字(5~8),又8篇課文。16篇課文分做4個單元,大體按由淺入深的順序編排,每個單元的課文在內容上有一定的聯繫。每個單元之後設語文活動,以豐富的內容和多樣的形式,鞏固語文知識,發展語文能力。此外,全冊設8個口語交際話題,安排在每個單元前面,使學生在匯入新課時進行口語交際的訓練。

識字的編排實行認寫分開,多認少寫。

教材的編寫以課程標準爲依據,體現了課程標準提出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教材內容具有綜合性、科學性、時代性、趣味性、廣泛適用性等特點。

三、本學期教學目標

1.漢語拼音。學會漢語拼音,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準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

2.識字與寫字。認識常用漢字303個,其中146個會寫。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能按筆順規則寫字。初步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

3.閱讀。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朗讀課文。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學習藉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

4.口語交際。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瞭解講話的主要內容。與別人交談,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積極參加討論,對感興趣的話題發表自己的意見。

四、本冊教學重點、難點:

(一)、重點:

1、漢語拼音是學生學習漢語的工具,因此漢語拼音的教學是重點。

2、認識常用漢字303個,其中會寫146個漢字。

3、學講普通話,逐步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

(二)、難點:

1、漢語拼音比較抽象又容易混淆,因此學生掌握起來就比較困難,因此,拼音教學是難點。

2、識字量的增加,是學生“回生率”很高,因此303個漢字教學是難點,如何鞏固漢字更是一個難點。

3、如何引導學生積累語言,在閱讀教學中是個難點。

五、提高教學質量主要措施:

1、幫助學生了解學校常規,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吃透新教材,深入瞭解學生,創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3、充分利用多媒體,利用教材優美的情境圖,創設輕鬆愉悅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加強語文和兒童生活的聯繫;引導學生留意生活,在生活中學語文。

5、設立學習小組,讓學生自主合作地開展學習,培養合作探究精神。

6、認真批改每課作業,及時作好反饋、小結。

7、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及時培優輔差。

8、變學會爲會學,教給學生學習的靈活方法,把主動權交給學生。儘量注重教材和整合,整體地運用教材,併力求能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進行整單元備課,在備課時注重單元內每個教點的聯繫。

9、識字教學遵循識寫分開、多認少寫的原則,在不加重學生負擔的情況之下,使他們能夠儘早閱讀。在具體的教學過程當中,引導學生藉助拼音和字典學習生字,發現生字與熟字的聯繫,提倡學生運用記憶規律,將已經學過的部件、識字方法遷移到新的認記生字的學習當中。尊重學生的不同的學習方式和學習方法,相信學生能夠應用已經形成的初步的識字能力來獨立識字,鼓勵他們用自己最喜歡、最習慣的方法認記漢字。積極提倡同學之間交流識字的方法、經驗和感受,一起玩識字、組詞的遊戲或一同製作生字、詞語卡片,促進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分享識字的樂趣。

10、重視學生寫字習慣的培養,要加強寫字教學的指導。在指導寫字的時候,板書示範,指導不容易寫好的筆畫、容易寫錯的筆順,要求學生把字寫端正、寫美觀。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說,在一節課中寫字不宜太多,爲避免學生疲勞,寫字要分散到每一堂課中去。在寫字的量的把握上,注意寫字的質量。

11、在口語交際教學之前,要提早佈置準備工作。在教學時,重視情境的創設,透過多種方式引起話題、激發學生的交際興趣。在交際過程當中,積極參與到學生的交流中去,爲學生提供可以模仿的對象,同時關注交流的狀態,對交際的過程予以調控,形成有效的師生、生生互動。還要善於發現學生交流過程當中富有創意、充滿童趣的精彩語言,還要注意規範學生的口頭語言。對於前者,要給予肯定,使其感受到交際的樂趣、獲得成功的喜悅;對於後者,則在適當的時機予以糾正,一般不打斷學生,以免打斷交際進程,影響他們的情緒和交際的順利進行。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除了透過專門設計的口語交際課,在很大的程度上還要依賴於各種語文實踐活動。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要有意識地透過回答問題、討論交流,對學生進行交際訓練。此外,還要多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大膽地與人進行交流,從而不斷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一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 篇5

一、基本情況分析

孩子們剛從幼兒成爲小學生,經歷着生理和心理髮展的重要轉折。這些剛入校園的學生年紀小,自律性差,學前教育和自身情況也各不相同。雖然學生對學習有着一定的興趣,樂於參加到學習活動中來。但是面對繁雜的知識和大量的識字,我應該更多地關注如何用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方法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識字能力,使其獲得學習的成功,增強學習的自信心。

二、教學目標要求

1、學會漢語拼音,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準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

2、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認識常用漢字300個左右,其中109個字要求會寫。

3、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4、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範、端正、整潔。

5、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藉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瞭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嚮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並樂於與人交流。

6、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

7、學講普通話,逐步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瞭解講話的主要內容,與別人交流,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有表達的自信心。積極參加討論,對感興趣的話題發表自己的意見。

8、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三、教材簡析

本冊教材包括“樂樂上學”、“漢語拼音”、“課文”、“古詩誦讀”、“語文樂園”、“口語交際”等幾個部分。

教材開頭用“樂樂上學”來呈現入學教育教學內容,用七幅圖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瞭解學習常規。然後是漢語拼音部分,共14課,在學習拼音的同時認識48個常用字。接着是15篇課文組合成了五個單元,課文大體按由深入淺的順序編排,每個單元的課文在內容上有一定的聯繫。每個單元后面還設計了相應的古詩誦讀、語文樂園和口語交際(或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以豐富的內容和多樣的形式,鞏固語文知識,發展語文能力。

四、教學措施

根據上述的班級學生情況,決定採取以下教學措施加以改善:

1、幫助學生了解學校常規,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吃透新教材,深入瞭解學生,創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3、充分利用多媒體,利用教材優美的情境圖,創設輕鬆愉悅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加強語文學習與兒童生活的聯繫;引導學生留意生活,在生活中學語文。

5、設立學習小組,讓學生自主合作地開展學習,培養合作探究精神。

6、認真批改每課作業,及時作好反饋、小結。

7、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及時導優輔差。

8、積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纔是引領學生走進語文課堂的催化劑。無論是課上還是課下,多發現孩子的優點、閃光點並加以鼓勵、表揚,及時與家長溝通反饋等等,從而不斷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

9、利用晨讀、午休、課間、放學等課餘時間引導孩子多讀書、報,擴大孩子的知識面,全面提高孩子的語文綜合素養。

10、變學會爲會學,教給學生學習的靈活方法,把主動權交給學生。儘量注重教材的整合,整體地運用教材,併力求能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進行整單元備課,在備課時注重單元內每個教點的聯繫。

11、識字教學遵循識寫分開、多認少寫的原則,在不加重學生負擔的情況之下,使他們能夠儘早閱讀。在具體的教學過程當中,引導學生藉助拼音學習生字,發現生字與熟字的聯繫,提倡學生運用記憶規律,將已經學過的部件、識字方法遷移到新的認記生字的學習當中。

一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 篇6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編排體系

本冊教科書包括“入學教育” “識字” “漢語拼音”“課文”“語文園地”“口語交際”幾個部分。教材的開頭是入學教育,用四幅圖,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瞭解學習常規。接着是識字(一)。先讓學生認真常用的一些生字。接着是漢語拼音部分,共13課,在學習拼音的同時認識70個常用字。然後是4篇課文,識字(二)、又10篇課文。識字(一)和識字(二)兩個識字單元各5課,每課認字12-14個。14篇課文分作4個單元,大體按由淺入深的順序編排,每個單元的課文在內容上有一定的聯繫。在每個單元之後設語文園地,以豐富的內容和多樣的形式,鞏固語文知識,發展語文能力。此外,全冊設4個口語交際話題,安排在每個單元后面,使學生在創設的情境中進行口語交際的訓練。

教材的編排,實行認寫分開,要求認識的字是隨文呈現的常用字常見字,而要求寫的是按筆畫的難易進行分類編排的,每課要求寫的是3-4個字,但這些字大多都分散在以前學過的課文中,都是前文所認識的字,這樣的編排就需要教師花費一定的時間幫助學生複習鞏固前文已認的字,寫字的要求很嚴格,要求字寫得正確,端正,整潔,嚴格按筆順規則寫字,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能寫會說。漢字的筆畫名稱表在課本的119頁。

透過教學體會到,學生認字需要不斷鞏固,寫字要嚴格訓練按筆順寫。

(二)教材特點

1.綜合性

教材採用多種方式體現語文學科的綜合性,使初入學的兒童受到比較全面的語文啓蒙教育,不僅在漢語拼音、識字寫字、閱讀、口語交際等方面打好基礎,而且在興趣、能力、習慣等方面做好奠基。內容的安排、學習能力的培養從一開始就不是單一的,而是多元的。如學拼音階段就出現了短語、句子和兒歌,把學拼音、識字、發展語言結合起來,不但增加了趣味性,而且培養了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又如在課後練習和語文園地中,設計了讀讀說說、讀讀畫畫、讀讀做做、讀讀演演等內容和形式,體現了語文能力的整體發展和學科的溝通與融合。

2.科學性

內容的編排都注意遵循兒童學習語文的規律,以認字和寫字爲例,要求認的字都是常見的,出現頻率是最高的;要求寫的字,都是最常用的,最簡單的。實行認字分開,多認少寫。

3.時代性

這冊教材大幅度更新內容,富有時代的氣息。如《我多想去看看》表現了愛國的主題;《自已去吧》體現了自主鍛鍊的願望;《借生日》、《平平搭積木》讚揚了關愛他人的品格;《爺爺和小樹》、《小熊住山洞》蘊含着保護環境的教育因素。

4.趣味性

教材的各個部分都體現了主動學、玩中學的編排意圖。如在兒童喜聞樂見的環境中學習拼音、認識漢字。在連、塗、畫、拼、擺等遊戲中鞏固知識,啓迪心智,培養動手能力。在課後練習和語文園地中,大量採用“我會讀”、“我會寫”、“我會說”、“我會畫”、“我會連”等形式激發興趣、培養自信。

5.適用性

本冊教材內容兼顧地方,難度適中,分量適當,爲教師和學生留有拓展和創造的空間。

(三)教材內容結構及特點

識字的編排,實行認寫分開,多認少寫。全冊要求認識300個常用字,寫其中100個筆畫簡單的字。縱觀整冊教材有如下特點:

(1)、教材採用多種方式體現語文學科的綜合性,以便使初入學的兒童受到比較全面的語文啓蒙教育,不僅在漢語拼音、認字寫字、閱讀、口語交際等方面打好基礎,而且在學習能力、學習習慣等方面做好奠基的工作。

(2)、漢語拼音、識字、閱讀、口語交際的編排,都注意遵循兒童學習語文的規律。

(3)、這冊教材大幅度更新內容,不僅面目一新,而且富有時代氣息、人文色彩和情感因素。

(4)、教材的各個部分都體現了主動學、玩中學的編排意圖。教材中安排的各種兒童喜聞樂見的學習形式,都有助於學生在遊戲中、在自主實踐中興趣盎然地學習。

(5)、針對我國地地域遼闊、文化教育發展不平衡的國情,本冊教材內容兼顧城鄉,難度適中,分量適當,爲教師、學生留有拓展和創造的空間。

(四)教材的重難點分析

(1)、重點:

a、漢語拼音是學生學習漢語的工具,因此漢語拼音的教學是重點。

b、認識常用漢字300個,其中會寫100個漢字。

c、學講普通話,逐步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

(2)、難點:

a、漢語拼音比較抽象又容易混淆,因此學生掌握起來就比較困難,因此,拼音教學是難點。

b、識字量的增加,是學生“回生率”很高,因此300個漢字教學是難點,如何鞏固漢字更是一個難點。

c、如何引導學生積累語言,在閱讀教學中是個難點

4、透過學習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能用拼音正確拼讀生字詞,認識300個常用字,寫其中100個筆畫簡單的字。喜歡閱讀,樂於與他人交流。能用普通話積極參加口語交際。

(五)單元教材分析:

(1)、入學教育

本課由四幅圖組成,我們可分三步進行教學。第一幅圖以“我上學了”爲主題,展示了開學之際校園內外歡樂、有序的場景,透過觀察畫面,講述圖意,學生可以初步瞭解學校生活的一些側面,感受老師的親切,並學習一些簡單的禮貌用語。

第二幅圖以“我是中國人”爲主題,可以幫助學生初步瞭解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體會祖國小主人公的自豪感,培養從小樹立好好學習,長大之後爲祖國做貢獻的志向。

第三幅圖一“我是小學生”爲主題,可以幫助學生慢慢適應小學生活,從幼兒園的學習狀態向小學生的角色轉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四幅圖以“我愛學語文”爲主題,把正確的讀寫姿勢和執筆方法教給學生,爲養成良好的習慣打下基礎。

當然,我們都很明確養成教育要不斷督促檢查、常常提醒。延伸到今後教學的方方面面。

(2)、漢語拼音

這部分教材把學習的內容(拼音、短語、句子、兒歌)有效地整合在一起。每課都有一幅意境優美的情境圖,藉此圖學拼音,培養觀察能力,發展兒童語言,增強學習興趣。學習的首要任務是拼音,其次是識字,再次是兒歌。

1-2課學習6個單韻母及2個聲母(Y W),透過觀察,先讓學生說出相關的音節,掌握髮音的方法,讀準四聲,藉助兒歌和圖形識記字形,瞭解yi wu yu 整體認讀。

3-4課學習8個聲母,認識8個生字,會讀兒歌,掌握拼讀技巧(前音輕短後音重,兩音兩連猛一撞),學習生字,只要求認識,結合語言環境和情景大致瞭解意思,不要求書寫,不作字形分析,整體識記。兒歌主要是鞏固拼音,只要求熟讀,爲了激發興趣,加強記憶,可配上動作表演讀。學習情景圖中的詞語時,可以讓學生觀察想象,用上這些詞語編1-2句話的短故事,這樣可以把鞏固拼音,識記生字,發展語言綜合起來學習。

5-8課學習13個聲母,認識22個漢字,9首兒歌,學習方法大致相同,但要解決好四大難點:第一是三拼音節怎樣讀怎樣分辨;第二是平舌音和翹舌音的分辨;第三是“j q x”與“”的拼寫訓練;第四是整體認讀音節怎樣讀,重點要加強拼讀音節練習。

9-13課學習9個複韻母,9個鼻韻母,6個整體認讀音節,認識40個生字,5首兒歌,一些句子。要加強分類複習。

學拼音,要求讀準聲音、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準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根據具體情況大約只有70%的同學能過好關,30%的同學只有在課後的學習中不斷鞏固。

(3)、識字、寫字

本冊要求認識的字300個。上不封頂,也要保底。新教材的識字要求有所不同,方法也有所不同。增加識字量是爲了提早閱讀,學生只要能把所認識的漢字用於閱讀就可以了,既不要求書寫,也不要過細地分析字形,可採取活潑有趣的方式讓生字多次再現,從整體上識記字形。

在教學中,可適當滲透一些識字知識和方法,可藉助已有的知識採用“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猜一猜”的方法進行識字,要倡導學生在生活中識字,並注意提供機會,讓學生交流課外識字的途徑與成果。

識字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識字是一個由生到熟,在復現中鞏固的過程,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我們不必強求每個同學同時過關,有30%-40%的同學是不能當堂過關的。

識字教學要嚴格按教學用書中“學習目標”的要求進行教學,不要提高要求,按要求認識筆畫,認識偏旁,筆畫名稱表在課文的119頁,漢字常用偏旁名稱表在教學用書的120頁,有少量的變動,新的教材要用新的名稱進行教學。

(六)本冊教材的基礎

教材的各個部分都體現了主動學、玩中學的編排意圖。如在兒童喜聞樂見的環境中學習拼音、認識漢字。在連、塗、畫、拼、擺等遊戲中鞏固知識,啓迪心智,培養動手能力。在課後練習和語文園地中,大量採用“我會讀”、“我會寫”、“我會說”、“我會畫”、“我會連”等形式激發興趣、培養自信。

(七)學完本冊教材應達到的水平。

(1)漢語拼音

1.學會漢語拼音,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準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

2.能借助漢語拼音識字、正音、學說普通話。

(2)識字與寫字

1.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

2.認識常用漢字300個,會寫其中的100個。

3.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能按筆順規則寫字。字寫得正確、端正、整潔。

4.初步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

(3)閱讀

1.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2.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學習藉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

4.對讀物中感興趣的內容,樂於與他人交流。

(4)口語交際

1.學說普通話,逐步養成說普通話的習慣。

2.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瞭解講話的主要內容。

3.能與別人交談,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4.有表達的自信心。積極參加口語交際,踊躍發表自己的意見。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漢語拼音

①、學會漢語拼音,能讀準23個聲母,24個韻母,4個聲調和16個整體認讀音節,能正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

②、能借助漢語拼音識字、正音、學說普通話。

(2)識字與寫字

①、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

②、認識常用漢字300個,會寫其中的100個。

③、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能按正確的筆順規則寫字。字寫得正確、端莊、整潔。

④、初步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

(3)閱讀

①、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②、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③、學習藉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

④、對於讀物中感性趣的內容,樂於與他人交流。

(4)口語交際

①、學會說普通話,逐步養成說普通話的習慣。

②、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瞭解講話的主要內容。

③、能與別人交談,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④、有表達的自信心。積極參加口語交際,踊躍發表自己的意見。

2、過程與方法:

在具體的教學過程當中,引導學生藉助拼音和字典學習生字,發現生字與熟字的聯繫,提倡學生運用記憶規律,將已經學過的部件、識字方法遷移到新的認記生字的學習當中。尊重學生的不同的學習方式和學習方法,相信學生能夠應用已經形成的初步的識字能力來獨立識字,鼓勵他們用自己最喜歡、最習慣的方法認記漢字。積極提倡同學之間交流識字的方法、經驗和感受,一起玩識字、組詞的遊戲或一同製作生字、詞語卡片,促進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分享識字的樂趣。在口語交際教學之前,要提早佈置準備工作。在教學時,重視情境的創設,透過多種方式引起話題、激發學生的交際興趣。在交際過程當中,積極參與到學生的交流中去,爲學生提供可以模仿的對象.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養學生熱愛大自然、愛護環境、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關愛他人、尊老愛幼的思想品質,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啓蒙教育。

三:教學進度安排表

日期 次 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教學重難點

9.1---9.2

9.5---9.9 1周\2周 1、學教育 2識字(一)

1、天地人2、金木水火土3、口耳目4、日月水火5、對韻歌 3、口語交際:我說你做4、語文園地一5、快樂讀書吧

1瞭解學校生活,養成良好學習習慣

2、認識生字,會寫要求書寫的字及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3、認識生字,筆畫,偏旁,會寫要求書寫的字,正確流利的朗讀背誦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重點難點:

1、認識生字,會寫要求書寫的字及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2、認識生字,筆畫,偏旁,會寫要求書寫的字,正確流利的朗讀背誦課文,瞭解課文內容。(課時數:14)

9.12-9.16

9.19-9.23 3周\4周 1入學教育 2漢語拼音a o e的教學2. 漢語拼音I u v 的`教學

1瞭解學校生活,養成良好學習習慣2讀準單韻母aoe,認識聲調符號,正確在四線格里書寫2. 學會單韻母iuv和兩個聲母YW的讀音書寫整體認讀音節及四聲

重點:aoe的發音和帶調讀;難點:o的發音及aoe的第二聲,第三聲教學。yuvYW及yi,wu,yu的發音和帶調讀。(課時數:16)

9.26-9.30

10.3-10.7 5周\6周 1、聲母b p m f的教學

2、聲母d t n l的教學2複習一3聲母g k h的教學v 的教學

1、bpmf的認讀及書寫3正確拼讀音節

2、dtnl的讀音拼寫及與單韻母的拼讀和帶調讀;

3、練習鞏固6個單韻母,10個聲母及拼讀音節3gkh的讀音書寫及拼讀和三拼

重點: bpmf的發音及音節拼讀,認識漢字;

難點:iuv的二聲三聲發音及韻母帶調讀重點:dtnl的發音拼讀認識漢字;gkh的發音,三拼音的拼音及認字;難點:nl的發音和與韻母的拼讀;三拼音的拼音方法 (課時數:16)

10.10----10.14

10.17----10.21 7周\8周 1聲母j q x z c s 的教學

2、聲母zh ch sh r的教學2複習二3韻母ai ei ui的教學

1、複韻母的認讀及書寫,音節的拼讀及特殊韻母er的認讀,認識生字朗讀句子,會讀兒歌2、五個前鼻韻母四個後鼻韻母的認讀書寫及音節的拼讀認識漢字正確朗讀短文兒歌

1、重點:發音,音節拼讀和認字;難點:er的發音

2、重點:發音,音節識記,拼讀及認字;難點:三拼音節的拼讀 (課時數:16)

10.24--10.28

10.31----11.4 9周\10周

1韻母ao ou iu ie ue er 的教學2複習三3韻母an en in un un ang eng ing ong的教學4複習四5拼音檢測

1、複韻母的認讀及書寫,音節的拼讀及特殊韻母er的認讀,認識生字朗讀句子,會讀兒歌

2、五個前鼻韻母四個後鼻韻母的認讀書寫及音節的拼讀認識漢字正確朗讀短文兒歌

1、重點:發音,音節拼讀和認字;難點:er的發音

2、重點:發音,音節識記,拼讀及認字;難點:三拼音節的拼讀(課時數:16)

11.7----11.11

11.14----11.18 11周\12周

課文(一)1、秋天2、小小的船3、江南4、四季 口語交際:我們做朋友 語文園地四

1、認識生字,會寫要求書寫的字及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2、認識生字,筆畫,偏旁,會寫要求書寫的字,正確流利的朗讀背誦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1、重點:識字寫字練習朗讀;

2、重點:朗讀背誦課文和識字寫字 (課時數:16)

11.21----11.25

11.28---12.2 13周\14周

識字(二)6、畫7、大小多少8、小書包9、日月明10、升國旗

課文(二)5、影子6、比尾巴

認識生字,筆畫,偏旁,會寫要求書寫的字,正確流利的朗讀背誦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1、重點:認識生字,筆畫,偏旁,會寫要求書寫的字,正確流利的朗讀背誦課文,瞭解課文內容2、培養學生初步的愛國情感(課時數:16)

12.5----12.9

12.12----12.16 15周\16周 課文(二)

7、青蛙寫詩8、雨點兒 口語交際:用多大的聲音 語文園地六 9、明天要遠足 10、大還是小11、項鍊 認識生字,筆畫,偏旁,會寫要求書寫的字,正確流利的朗讀背誦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1、重點:認識生字,筆畫,偏旁,會寫要求書寫的字,正確流利的朗讀背誦課文,瞭解課文內容2、在課文故事裏學會觀察,學會動腦筋想問題、解決問題。(課時數:16)

12.19----12.23

12.26----12.30 17周\18周 語文園地七

12、雪地裏的小畫家13、烏鴉喝水14、小蝸牛

口語交際:小兔運南瓜

語文園地八 認識生字,筆畫,偏旁,會寫要求書寫的字,正確流利的朗讀背誦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重點:朗讀背誦課文和識字寫字 ;能從課文故事裏學會動腦筋想問題、解決問題。(課時數:16)

1.2---1.6

(初九) 19周 期末複習 查漏補缺(課時數:16)

一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 篇7

一、學生知識現狀分析

一年級孩子處於學習啓蒙階段,經過學前教育,口語表達能力與交往能力已經得到了一定的培養和發展。我們應該保護孩子學習語文的慾望和好奇心,進一步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培養孩子們樂於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的精神。

二、教學任務要求

本冊語文充分考慮了兒童母語學習和發展的規律,充分考慮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1、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慾望。全冊識字356個,其中會寫字109個。採取隨文識字的方法。識字寫字分兩步走,先認後寫,多認少寫。

2、養成良好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範、端正、整潔。

3、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學習獨立識字。

4、讓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5、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和格言警句。

6、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

7、有表達的自信心。與別人交談,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8、對周圍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興趣的內容提出問題,和同學互相探討。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拼音、識字、寫字、朗讀。

學生學習方法的引導和學習習慣的培養

教學難點:

1、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的精神。

2、學生與別人能大膽、自信的交流。

四、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1、拼音學習採取在情境中學,透過看圖讀兒歌,讀文等多種形式,隨學文字學拼音,互相配合,力求生動有趣,降低了學習的難度。

2、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語文學習規律,選擇教學策略。

3、在教學中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

4、注重開發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的持續發展。

5、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6、注重薰陶感染,潛移默化,貫穿到語文教學過程中。

一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 篇8

一、學生現狀分析

一年級的孩子剛入學,因爲年齡都比較小,活潑好動,天真爛漫,組織紀律性都不強,各種行爲習慣都未形成,所以對於小學的各種規章制度都顯得不大適應。有個別學生因注意力不集中,根本無法正常上課。但他們都有着天然的好奇心,並且求知慾強、思維活躍,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定會在學習和行爲習慣方面有所進步。全班共27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12人。多數同學學習興趣很高,有基本的語文學習能力。也有部分同學在學前教育階段沒有學習興趣,沒有掌握基本的語文學習規律,未形成良好的語文學習和行爲習慣,比如有部分同學對最基本最重要的拼音存在陌生感和疏離感甚至因爲不會而產生恐懼心裏。對於這一部分同學一定要耐心幫助,細心指導,讓他們快快成長。

二、本冊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識字、課文、語文園地、口語交際”四個部分。大體按由淺入深的順序編排,每個單元的課文在內容上有一定的聯繫。每個單元之後設語文園地,以豐富的內容和多樣的形式,鞏固語文知識,發展語文能力。此外,全冊設有口語交際話題,安排在每個單元后面,使學生在創設的情境中進行口語交際的訓練。

識字的編排實行認寫分開,多認少寫。 教材的編寫以《課程標準》爲依據,體現了課程標準提出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教材內容具有綜合性、科學性、時代性、趣味性、廣泛適用性等特點。

三、教學目標

(一)、政治思想方面

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愛護環境、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關愛他人、尊老愛幼的思想品質,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啓蒙教育。

(二)、基礎知識方面

1、漢語拼音 :能借助漢語拼音識字、正音、學說普通話。

2、識字與寫字 :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認識常用漢字400多個,會寫其中的100多個。 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能按正確的筆順規則寫字。字寫得正確、端莊、整潔。初步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

3、閱讀 :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學習藉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 對於讀物中感性趣的內容,樂於與他人交流。

4、口語交際 :學會說普通話,逐步養成說普通話的習慣。 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瞭解講話的主要內容。 能與別人交談,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有表達的自信心。積極參加口語交際,踊躍發表自己的意見。

四、 本冊教學重點、難點:

(一)、重點:

1、 漢語拼音是學生學習漢語的工具,因此漢語拼音的教學是重點。

2、 認識常用漢字400個,其中會寫100個漢字。

3、學講普通話,逐步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

(二)、難點:

1、漢語拼音比較抽象又容易混淆,因此學生掌握起來就比較困難,因此,拼音教學是難點。

2、識字量的增加,是學生“回生率”很高,因此400個漢字教學是難點,如何鞏固漢字更是一個難點。

3、如何引導學生積累語言,在閱讀教學中是個難點。

五、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六、教學措施

1、幫助學生了解學校常規,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吃透新教材,深入瞭解學生,創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3、充分利用多媒體,利用教材優美的情境圖,創設輕鬆愉悅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加強語文和兒童生活的聯繫;以小學生日常規範,引導學生留意生活,生活中學語文。

5、以晨讀、午寫、幕思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認真批改每課作業,及時作好反饋、小結。

6、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及時導優輔差。

七、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措施

1、對於剛上一年級的孩子,掌握抽象的漢語拼音,顯然是困難的,也是枯燥乏味的,針對學生年齡的特點,結合《語文課程標準》,力求做到漢語拼音的教學具有趣味性、富有童趣,讓學生在和諧的課堂氣氛中掌握漢語拼音。

2、識字是閱讀和作文的基礎,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至關重要。低年級學生容易記住一些具體的、形象的、有顏色的材料,所以在識字的教學中,將加強形象化、直觀性,引導學生去學。透過形象、直觀的教學,加上豐富的意象,學生就能掌握所學的漢字。

3、“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將閱讀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同時,把閱讀教學從課堂延伸到課外,再把課外閱讀所得運用於課內,二者緊密結合,協調發展閱讀能力。

4、在教學中,積極引導、鼓勵學生質疑,把學生引入問題的天地,讓他們各抒己見,勤於質疑發問,在問題、求解答的過程中提高口頭表達能力。同時,低年級語文教材中,課文內容豐富,並有一定的懸念,可以利用這一有利因素,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給學生創造情境,鼓勵學生大膽去說。

八、教學進度

第一週:入學教育

第二週:漢語拼音第2課(I u v)

第三週:漢語拼音第3課(b p m f)——複習一

第四周:第5課(g k h)——第7課(z c s)

第五週:第8課(zh ch sh r)——第9課(ai ei ui)

第六週:第10課(ao ou iu)——複習三

第七週:第12課(an en in un vn)——複習四

第八週:識字(一)1《一去二三裏》——識字3《在家裏》

第九周:4《操場上》——口語交際〈有趣的遊戲〉

第十週:課文1〈畫〉——3〈小小竹排畫中游〉

第十一週:4〈哪座房子最漂亮〉——口語交際〈我們的畫〉

第十二週:6〈靜夜思〉——8〈陽光〉

第十三週:9〈影子〉——口語交際〈這樣做不好〉

第十四周:識字(二)1〈比一比〉——3〈菜園裏〉

第十五週:4〈日月明〉——口語交際〈我會拼圖〉

第十六週:課文11〈我多想去看看〉——13〈平平搭積木〉

第十七週:14〈自己去吧〉——口語交際〈該怎麼辦〉

第十八週:16〈小松鼠找花生〉——18〈借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