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材料作文如何開頭,如何扣材料(人教版高三)

 材料作文A與B     

材料作文如何開頭,如何扣材料(人教版高三)

材料作文如何開頭

古人寫文章追求“鳳頭、豬肚、豹尾”的境界,其中“鳳頭”的意思是,文章的開頭要短小、亮麗--猶如鳳凰的頭角。短小,便於讓讀者明白論點或論題,從而把握全文主旨;亮麗,才能吸引讀者。一如李漁在《閒情偶寄》中所說“以奇句奪目,使之一見而驚,不敢棄去”。作爲應試的材料作文,更應如此!那麼,究竟怎樣給文章開一個好頭呢?下面以近兩年的高考優秀作文爲例,介紹7種開頭方法。

1.順--直截了當地擺出觀點。如 2006 年高考全國卷I優秀作文《別讓雨下進靈魂裏》的開頭:

我們必須時時保持心的潔淨,就像一顆透視世界的水晶;我們必須時時保持靈魂的清醒,就像頭頂上湛藍的蒼穹;我們必須時時堅持自我的追求,就像大漠裏展翅飛翔的沙鷗。屋外雨滴飄飛,但別讓雨下進靈魂裏。

做自己,纔是更好的人生追求!

此文開頭直接表明自己的觀點“我們必須……”,三個排比句使小作者的觀點氣勢如虹,不容置疑。中心論點“做自己,纔是更好的人生追求”的提出,如爆竹,如春雷,乾脆利落!

2.逆--先論他端,陡然一轉,亮出正論。如 2006 年高考全國卷Ⅱ優秀作文《快樂的讀書腳印》的開頭:

記得董其昌在他的《畫旨》中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也記得高爾基曾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古人亦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顏如玉。”當然,很多人讀書有各自的目的,爲考取功名,爲博得衆人的敬仰,爲裝點門面,甚至是爲了在與人談話時可以滿足一下自己的虛榮心……好在我讀書沒有什麼功利目的。我從來就是一個快樂的讀書人,常常覺得在書中自己的腳步正邁得轟轟作響。

此文開頭先論他人對書以及讀書的看法,接着陡然一轉,亮出“我”的讀書態度--快樂讀書,起到了引人深思的效果。

3.引--引名言名句打頭。如 2006 年高考全國卷I滿分作文《繞樹三匝,何枝可依?》的開頭: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這是曹孟德的《短歌行》詩中的詩句

我們何不以此自問,“何枝可依?”問自己什麼是適合自己的,找準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歸屬。

此文開頭借曹操的詩句,引出“何枝可依”的疑問,水到渠成地提出“找準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歸屬”, 實在是巧妙至極!

4.喻--比喻開頭。如 2006 年高考全國卷I高分作文《找到自己的位置》的開頭:

是魚兒就不要幻想藍天,是鳥兒就不要迷戀海洋,我們只有找到自己的位置,才能在自己的天空中留下有意義的人生。

用比喻表述深奧的道理,能使所講的道理深人淺出的同時又能使語言生動形象,富有文采。此文開頭以“是魚兒就不要幻想藍天,是鳥兒就不要迷戀海洋”爲喻,順勢提出“我們只有找到自己的位置,才能在自己的天空中留下有意義的人生”,既形象生動,又不顯得突兀。 

5.比--透過對比來闡明事理。 2006 年高考山東卷Ⅰ高分作文《夢想在現實中起舞》的開頭:

仰望星空,那似乎沒有纖瑕的星辰在銀河中閃耀,而給了我們無限的遐想。那不染纖塵的星空裏,放飛了多少人美麗的夢想。飛上星星的人知道,那裏像地球一樣,也有灰塵和石渣,於是他們失去了幻想的自由和權利。我們不能一味沉溺於自己的幻想之中,卻也不能讓自由飛翔的思想湮沒在無情的現實裏。

仰望星空,給人以無限遐想;飛上星星,使人失去幻想的自由與權利。由此提出“我們不能一味沉溺於自己的幻想之中,卻也不能讓自由飛翔的思想湮沒在無情的現實裏”的觀點。論點於對比中水到渠成地展示出來,顯得既全面又深刻。

6.問--透過自問自答,引出觀點或議論。如 2005 年高考福建卷優秀作文《跳出枷鎖,創造風格》的開頭:

爲什麼服裝設計師總要千方百計地設計一套又一套的時裝?爲什麼我們的祖國在前進的號角中總夾雜着這樣一句話--提倡科技創新?爲什麼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樓不延用 20 世紀五六十年代建築的風格?一切的一切,只因爲時代在變化,人的思想也在變化。時裝要迎合時代潮流,發展要與時俱進,生活賦予了我們創新的動力。跳出圓圈的'枷鎖,創造新穎的風格,這是一個充滿智慧的選擇。

自問自答式的開頭,有兩個好處:一是觀點自然引出;二是給人以思考的同時,潤物無聲地讓人認同作者的觀點。此文開頭就有這樣的智慧。

7.例--擺出問題或者論據先行。如2006年高考全國卷I優秀作文《做縝密的勇者》的開頭:

蘇軾說,天下有大勇者,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歌德說,勇敢的人可以用生命冒險,但決不用良心冒險;毛澤東說,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蘇軾之勇,在於豁達淡定;歌德之勇,在於堅守誠信;毛澤東之勇,在於沉着大氣。因爲勇敢,他們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不平事;因爲縝密,認清自我,他們永遠在青史上留名,在黑暗的迷霧中照亮有志者的奮進之路。

蘇軾、歌德以及毛澤東這三個論據,涉及古今中外--論據做到了既必要又充分,即典型性。接着提出觀點就顯得有理又有據,不突兀--讀者願意接受。

材料作文如何扣“材料”

材料作文的“材料”,是考生寫作的根本依據和出發點。所以,材料作文在行文時必須緊扣“材料”;如果通篇沒有提到“材料”,那就屬於嚴重的偏題,後果不堪設想。這正好與“話題作文”相反。需要注意的是,材料作文既要緊扣“材料”,又不能大段大段地複述材料。那麼,材料作文如何緊扣“材料”呢?下面以 2006 年高考全國卷I滿分作文《繞樹三匝,何枝可依?》爲例,給大家提供一些扣“材料”的技巧。

1.引--從材料中引出論題或論點。或開門見山,或邊聯繫實際邊敘述感受,或述讀材料,或引用名言警句等方式提出論題或論點。需要注意的是,“引”的語言要精練,概括力要強, 80字左右爲宜,否則,會讓人覺得拖泥帶水,不簡潔。“論題或論點”從材料中“引”出,是一種高層次的緊扣“材料”。請看《繞樹三匝,何枝可依?》的開頭: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這是曹孟德的《短歌行》詩中的詩句。

我們何不以此自問,“何枝可依?”問自己什麼是適合自己的,找準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歸屬。

此文開頭,借曹操的詩句引出“何枝可依?”的疑問,然後順勢提出觀點--“找準自己的位置”--“引”得巧妙又幹脆--論點源於材料又高於材料。

2.議--分析議論材料。透過分析議論,可以挖掘材料的內涵,強調論題或論點。這一部分可以彌補引出論點時因過於概括而造成內容上的突兀、斷層等方面的不足。請繼續看《繞樹三匝,何枝可依?》的下文:

老鷹兇猛、健壯,飛翔速度迅猛,從鷲峯頂俯衝而下,捕獲獵物,這是它生存的本領,是它依附的枝頭。而烏鴉性本弱小,卻一味模仿老鷹,事倍功半,最後落入牧羊人手中,也是可以料想的。誠然它的精神是可嘉的,然而它卻忘記了考慮自身的優點與弱點。

從材料中引出觀點後,該考生便對“材料”進行了議論。從老鷹、烏鴉兩個角度分析,並指出烏鴉“精神是可嘉的,然而它卻忘記了考慮自身的優點與弱點”--“議”得全面、辯證而又深刻。

3.聯--聯想議論。“引”“議”之後,作文就完成了對“材料”的處理。“聯”是運用材料提供的道理來演繹社會生活,透視社會生活的過程,是理論作用於實踐的過程。可以聯想類似的道理(從道理上進行論證),也可以聯想相關的社會生活現象(從事實上進行論證)。這部分是作文的主體,要求思路開闊,語言概括,重點突出。正反結合。需要注意的是,由“議”到“聯”,過渡要自然、貼切。《繞樹三匝,何枝可依?》是如何聯的呢?請繼續看下文:

物猶如此,人亦然。

找準自己的位置,找到適合自己依附的枝頭,生命才能達到極致。

一代先師孔子,初時以建立以“仁”治國的完美社會爲志,周遊列國之後,最終沒有成功,然而他卻是很好的老師,孔子的弟子遍及天下,他也最終成爲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找到自己的枝頭,生命的意義才能實現。

一代喜劇大師卓別林,年少時因相貌不佳,總是成爲別人的笑柄,在他的喜劇生涯中這恰恰成爲了一種優勢,他演的無聲喜劇電影,達到了無聲勝有聲的境界。這不得不說,他那逗人樂的容貌有一定的功勞。

世界首富比爾蓋茨,本是美國著名學府哈佛大學的學生,然而當他感到大學所教的並不適合自己時,便毅然離開學校,從事電腦設計,最終積累了鉅額的財富。

以一句“物猶如此,人亦然”過渡,由物聯人,孔子、卓別林以及比爾  蓋茨,三個例子就是三個典型--古今中外兼顧--“聯”得自然而又充分。

4.辨--辨析辯證。這是行文思路嚴密的補筆。通常這一部分不是行文的重點,文字不宜多,可以用“當然”“固然”等詞語來暢通行文。接下來,我們看《繞樹三匝,何枝可依?》是如何“辨”的:

社會在發展,然而道理卻沒有變,找準自己的位置,找到適合自己的那個枝頭,生命才能閃光。

一句“社會在發展,然而道理卻沒有變,找準自己的位置,找到適合自己的那個枝頭,生命才能閃光”,字數不多,卻“辨”得有理又有節。

5.結--給文章下結論。通常要緊扣“材料”照應開頭:開頭提論點,結尾提怎麼辦;開頭提論題,結尾作出結論並簡要說明怎麼辦。讓我們看《繞樹三匝,何枝可依?》是如何結尾的:

烏鴉勇於拼搏、喜愛學習的精神固然是值得學習的,然而它沒有認清自己,最終是要以失敗告終的。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繞樹三匝”並非枝枝可依。人不只需要勇於拼搏的精神,更應認清自己,只有二者兼備,纔有可能成功。

擁有自知與拼搏,光明就在你的眼前,在努力過後,你會發現“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文章結尾,強化主題,撞擊“材料”,呼應開頭,並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結”得順當又完美。

從上文分析可以看出,《繞樹三匝,何枝可依?》一文,“引、議、聯、辨、結”,每一步扣材料都相當妥帖而又完美,被評爲滿分,當之無愧,很值得我們認真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