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初中語文天淨沙秋思精品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初中語文天淨沙秋思精品教學設計

1、能朗讀、背誦《天淨沙秋思》

2、能瞭解元散曲中小令的特點

3、能理解《天淨沙秋思》所描寫的意象和表達的思想感情

4、初步具有創造能力

5、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感情

【教學難點】

理解《天淨沙秋思》所描寫的意象和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

誦讀與探究相結合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與教學步驟】

一、匯入新課:

中國是詩的國度,古詩是我們中華民族最值得世代相傳的精神瑰寶,今天,我們要學習馬致遠作的曲《天淨沙秋思》

【板題】天淨沙秋思

二、簡介

馬致遠(1250一1321),字千里,號東籬,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戲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狀元之稱他的散曲描寫景物意境優美,語言凝鍊,流暢自然馬致遠年輕時熱衷功名,但由於元統治者實行民族高壓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幾乎一生都過着漂泊無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鬱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於是在羈旅途中,寫下了《天淨沙秋思》,它的體裁的曲

三、介紹曲這種文體:

在中國古代文學長廊中,宋以前一直以詩最盛行,宋不僅繼承了唐朝的詩而形成了宋詩獨具的特點,而又有詞的興起到了元代,另一新興的體裁就是曲,曲大致分爲兩種,一是劇曲,一是散曲散曲沒有動作、說白,包括散套和小令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就是有標題的小令

四、整體感知,把握大意:

古人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現在有專家說,讀書是與作家對話總之,讀書是走進作家的內心世界,讓我們以朗讀來走進馬致遠,親近這位名家,讀懂這片漂泊羈旅的遊子之心

下面請大家聽一遍朗讀,劃出節奏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教師小結:這首小令一、三、五句押尾韻a,二、四句押尾韻ia,讀來朗朗上口,大家喜歡嗎?我們感受一下(朗讀)前三句是典型的整句排列,結構相同、字數相等、句式工整,要讀出一氣呵成、淋漓痛快的酣暢美和明快的節奏感試一試最後一句是散句,要讀得曲折跌宕,讀出落拓無助的生存境遇試一試再一起把整首小令朗讀一遍這樣朗讀我們感受到了它整散相間,長短結合的形式美

五、合作探究,感受意境美及思想感情:

1、這首詩歌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從哪一關鍵詩句可以體現出來?

點撥:表現了作者傷心欲絕的感情,這可以從斷腸人在天涯看出作者因爲思念家鄉因而傷心欲絕

2、因爲作者遠在天邊,所以纔會傷心欲絕,愁思萬千,肝腸寸斷,哪些景物可以幫助表現作者的傷心之情呢?

點撥:透過九種景物,表現了作者的傷心之情景物是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

3、能否把它組成一個場景?

點撥:枯藤纏繞着老樹,黃昏時分,上面棲息了晚歸的烏鴉一座小橋橫臥潺潺流水之上,波光裏映出幾戶人家的房子荒涼的古道上,西風颯颯,一匹瘦馬踽踽獨行那肝腸寸斷的遊子,遠在天邊遙望着故鄉

4、爲什麼要用古道西風瘦馬,而不用古道清風瘦馬呢?

點撥:西風吹在人身上有點發冷,肯定會令人心情不愉快,而作者這時心情極度傷感,用這種景物就能很好地襯托出作者此時的心情,清風給人的感覺是一種舒適的感覺,和作者此時的心情明顯不相吻合

5、我們說枯藤老樹昏鴉和古道西風瘦馬能使人感受到一種蒼涼和傷感,那麼小橋流水人家插在其間是否協調呢?誰來回答?

點撥:協調,因爲黃昏時分烏鴉歸巢,而遊子卻遠在天邊,對家鄉的思念之情難以自禁別人有家,盡享溫馨,而自己卻有家不可歸那種傷心欲絕之情也就不言自明瞭這裏又採用了反襯的手法

教師小結:作者把我們平時習以爲常的景物都寄予了濃濃的情感,可見筆端無意,人寄悲歡世上景物千千萬萬,但詩人選景一定要選取那些適合所要抒發思想情感的景物

有人說:品一壺清茶,讀一首好詩,是人生的一大樂事今天我們共同欣賞學習了這兩首好詩,想必已感受到些許生命的愉悅,希望大家在以後的日子裏,讀天下美文,做少年雅士好不好?我更希望大家能夠反覆涵詠詩歌裏蘊藉的深厚意韻,讓它溶入我們的生命和靈魂使我們的筆端也能流淌出些許詩情畫意,給我們的人生增添幾多美麗飄逸

六、課外延伸:(關於思鄉主題的詩句舉例)

牀頭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 《靜夜詩》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李白 《渡荊門送別》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 《次北固山下》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甫《春望》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崔灝《黃河樓》

臺灣作家余光中的新詩《鄉愁》,表達臺灣同胞盼望迴歸之情: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後來啊/鄉愁是一張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裏頭//而現在/鄉愁是一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作業佈置】

背誦2、預習課後習題三

【板書設計】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九種景物 渲染出悲涼的氣氛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直抒胸臆 道出天涯遊子思鄉之悲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瞭解元散曲中小令的特點

2、理解《天淨沙》所描寫的意象和表達的思想感情

3、初步具有創造能力

【教學難點】

理解《天淨沙》所描寫的意象和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

誦讀與探究相結合

【教學內容與教學步驟】

一、匯入新課:

上一節課學習了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這節課我們再學習三首小令,進一步把握小令得特點

二、複習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

1、背誦

2、表達的思想感情以及感情基調

三、講授新課:

(一)分析『越調』《天淨沙》(白樸):

白樸這首曲子是以秋景作爲寫作的題材,我們從其中的修辭可以看出,他的文學涵養是極高的通篇作品,全都由一些美麗的自然圖景構成,而白樸本人,就好像是拿著這些自然拼圖的藝術家,拼出一幅美麗中帶著和諧的人生圖畫

寫秋景,自然難免要烘托出蕭瑟的氣氛,但是如果全以蕭瑟氣氛爲全篇的寫作大旨,又會令讀者感受到沈悶而有壓力爲了避免出現這種情況,白樸在選用語辭時,便頗費心神前二句的「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共用了六個圖景: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而其中任何一個圖景,都代表著秋日秋景的蕭瑟氣氛爲了要使這種蕭瑟氣氛活潑起來,於是作者接下來選用了一點飛鴻影下作爲上半段的結語如此一來,原本蕭瑟的畫面轉成了活躍,寂寞的秋景彷佛也展現了另一種鮮活的生氣最後爲了加強作者心目中秋景是美麗而有韻味的形象,因此再以「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作爲曲文的結束語這兩句用了青、綠、白、紅、黃五種顏色,而且白草紅葉黃花這三種顏色,是交雜在青山綠水二種顏色之中;青山綠水廣大的圖景,白草紅葉黃花是細微的圖景,如此交雜相錯,於是原本是寂寞蕭瑟的秋景,突然變得五顏六色而多彩多姿由此可見,白樸的散曲寫作技巧有多麼高明瞭

(二)分析『越調』《天淨沙江上》(張可久):

這是一首寫景之作作者以凝鍊的筆墨,勾畫出一幅暮秋江邊落日圖前三句寫落雁、孤鶩、殘霞、人家等,純是自然景物;末句小舟如畫,漁歌唱入蘆花,錦上添花,一小舟、一漁歌,使畫面更覺生動,平添了一片從容閒適的情趣

比較探究:

枯藤老樹昏鴉與依依孤鶩殘霞描繪的景象,其基調是否一致?爲什麼?

點撥:不一致前者淒涼,後者恬靜

(三)分析『越調』《天淨沙》(無名氏):

這首曲子以白描的手法,色彩鮮明地描繪了綠草、黃沙、紅葉、青山,構成了一幅大漠清秋特有的景色

寫新雁,作者不用一行而用一聲,有何用意 ?(以動襯靜)

【作業佈置】

研究四首《天淨沙》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