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範文集錦八篇

爲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開展,常常要根據具體情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解決一個問題或者一項工程,一個課題的詳細過程。那要怎麼制定科學的方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範文集錦八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一、指導思想:

本課以“健康第一”爲指導方針,以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能力,發展學生個性,寓德育於體育與健康教學之中爲指導思想,激勵學生主動探索,激發學生內在動力,讓學生在活動中培養興趣,在興趣中學會思考,在思考中掌握動作,在掌握動作中提高運動能力和發展身體素質。結合高一年級的特點,讓學生進行自主性練習,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學習體育基礎知識、基本技術,發展技能的同時,並在歡快的氣氛中娛樂身心、增強體質,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體育興趣、愛好、發展個性,促進學生身心健康,逐步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

二、教材內容:

高一年級籃球教學是建立在初中籃球教學基礎上的,所以,高一年級教學要與初中教學內容自然銜接,教學時,一方面要注重瞭解學生初中階段籃球教學的情況和掌握程度,另一方面,要注意複習初中已學的基本動作和基本配合,以達到高、初中的自然過渡。因此確定爲:《碰籃板練習、三人行進間傳接球、半場擂臺賽》

三、教材分析:

本課主教材是籃球行進間的傳接球,它是籃球運動中最主要的基本技術,是高中籃球教學重要組成部分,是更好地學習其它技戰術的基礎,傳接球技術好壞直接影響到集體力量的發揮和戰術配合的質量,所以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學習和掌握這一技術。這一內容在小學和初中的《體育與健康》中就已經介紹學習,所以學生對此教學內容都有不同程度的瞭解和掌握。傳接球技術的基本方法並不複雜,但要做到準確、熟練、隱蔽、快速,同時要迅速轉換銜接其它技術動作就比較困難。因此,本課着重解決在各種情況下學生控制、支配球的能力,鞏固提高傳接球技術同時加強準確性、熟練性,爲以後的教學競賽和學生籃球興趣的培養打下良好基礎。

四、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讓學生體驗籃球運動樂趣,理解技戰術在籃球比賽中的運用。

2、技能目標:學生能自主運用各種傳球的方式,鞏固、提高傳接球技術,在比賽中能有意識的加以運用。

3、情感目標:學生在練習中能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樂意表達個人見解。培養學生善學善思、合作的能力,提高社會適應能力。

五、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技術的規範性

難點:傳接球時機與整體配合意識

六、教學策略:

本課的教學指導思想主要採用教師啓發指導,學生反覆練習的教學策略,發展學生的個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運用靈活多變手段,做到身心結合,努力達到教學目標。全課的組織結構不拘泥於過分的統一規整,而以服務練習與教學爲目標,力求合理、緊湊、流暢、新穎。全課教學的內容及手段,用循序漸進、分解和組合的方式進行教學,同時創設情景教育、特色教育,既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又陶冶了學生情操。。

七、場地器材: 籃球場二塊、籃球8只、錄單機一臺。

八、安全知識:練習時有安全保護意識,自我保護。

九、預計“運動負荷”:本次課練習密度約40%左右,平均心率爲125±5次/分。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會正確認讀7個生字:豎、瞅、頑、插、蹺、屬、挺;:3個多音字:溜、哄、喝;會正確、美觀書寫3個生字。

2、懂得“精彩”、“好奇”、“頑皮”、“笨重”、“移動”、“鬨笑”、“絕技”、“喝彩”這些詞語的意思,並會正確使用。

3、透過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馬戲的精彩,同時瞭解這些精彩的馬戲是馬戲團的叔叔阿姨辛勤訓練的結果。,並能透過感情地朗讀加以展示。

教學過程:

一、導課(3分鐘)

1、 簡介馬戲

2、 自由說自己見過的馬戲。

二、初讀課文(5分鐘)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具體給我們介紹了哪幾個節目?

2、反饋板書馬戲節目

三、教師引領細讀某一自然段(8分鐘)

1、看課文插圖:仔細看圖,說說你看到了什麼。

2、課文中又是怎麼介紹的呢?

3、按照“首先讀文找出誰表演的什麼-----怎樣表演的(圈出重點的詞語)-----觀衆的表現,然後感情朗讀”的順序學習一個精彩的節目。

四、自主探究學習(8分鐘)

1、學生照此方法獨立學習課文另外兩個精彩的馬戲節目。

2、反饋:指名板書,指名朗讀

五、識字寫字(10分鐘)

1、出示詞語:倒豎、瞅着、頑皮、插着、蹺蹺板、金屬、挺有趣,圓溜溜、鬨笑、喝彩

2、說說發現,學習多音字“溜,哄,喝”

3、識記“豎、瞅、頑、插、蹺、屬、挺”字形,學習書寫三個生字。

六、擴展延伸:(5分鐘)

1、小動物們爲什麼能夠表演出這麼精彩的節目呢?(是馬戲團的叔叔阿姨辛苦訓練的結果)

2、動物們表演的節目個個都很精彩。小作者選了三個他最喜歡的節目來寫,其他的節目一句話帶過,留給我們去想象,課後,請有興趣的同學也從小狗做算術、馬鑽火圈、猴子騎車這三個節目中選一個你最喜歡的節目,像小作者一樣,也來寫寫小動物們是怎樣表演的。 好嗎?

七、課時小結(2分鐘)

1、出示課時目標

2、自我評價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吹泡泡遊戲

活動目標:

1能發現所吹的泡泡有大有小。

2能透過泡泡來觀察身邊的事物。

活動準備

每人一杯肥皂水,一根吸管。

活動過程

1、吹泡泡

老師演示吹泡泡,爲幼兒發好肥皂水和吸管,嘗試吹泡泡。幼兒兩兩結伴,比吹的泡泡的大小。

2、看泡泡

請幼兒觀察對比在屋裏和在陽光下的變化。

請幼兒嘗試在杯口吹一個大泡泡,把大泡泡作爲照相機,觀察周圍的事物。

3、抓泡泡

教師吹泡泡,其他幼兒抓泡泡

讓幼兒觀察泡泡抓到後的有什麼變化。

4、延伸活動

讓幼兒從外面回到教室後畫泡泡。

玩報紙遊戲活動

活動目標

1、鞏固跑步的正確姿勢,訓練跑的速度。

2、能開動腦筋,運用多種方法練習跑。

3 、培養幼兒機智勇敢。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張報紙。

2 、韻律操音樂的磁帶及錄音機。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幼兒入場做準備運動:幼兒手拿卷好的報紙,在音樂中有精神的入場。

2、準備運動(韻律操):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聽音樂有節奏的手拿卷好的報紙,有精神的做操。

基本部分

1、教師開啟報紙,啓發幼兒邊想邊嘗試,不用手去幫忙怎樣才能讓報紙貼在胸前而不掉下來,讓幼兒自由分散的活動。

2、試後請幼兒集中,談談嘗試的結果,得出結論:把報紙貼在胸口,快速的跑。

3、第二次嘗試將報紙貼在胸前往前跑,試跑幾下,讓幼兒得到結論,跑得越快報紙貼得越緊,越不容易掉下來。

結束部分

教師帶領幼兒做“大哭”“大笑”的表情,以放鬆肌肉和情緒,對幼兒活動情況作簡單評價,幼兒在音樂聲中步回到教室。

人體山洞戲

活動目標:

1、積極參加結伴進行的 “搭山洞”過山洞的活動,發展發明力。

2、發展基本動作,進不肌肉的耐力和集體的協調性。

3、在活動中體驗成功和合作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音樂

活動過程;

1、熱身

老師帶領幼兒隨着音樂進行做操。

2、開始遊戲

幼兒嘗試用身體的不同部位“搭山洞”師:以前,我們玩過鑽山洞的遊戲,今天,我們來用身體搭山洞,想一想,試一試,用身體能搭出怎樣的山洞呢?幼兒自由探索,老師觀察,指導,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讓三四個幼兒一組,搭成一個山洞,再讓一組幼兒用不同的方式,鑽過山洞,鑽的幼兒,以不碰倒山洞,先鑽過的一方爲勝,遊戲次數根據幼兒愛好和活動量而定,每次遊戲重新推選塔山洞的幼兒。

3、結束部分

最後遊戲結束時後,老師和幼兒在音樂遊戲中,相互捶背敲敲腿,進行放鬆活動,束遊戲。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知識目標 能概括本文的主要故事情節,培養豐富的想象力。

能力目標 分析人與行爲,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目標 感悟愛心的巨大力量,要有一顆對父母、師長、親朋好友的愛心。

教學重難點

1.學習文中體現的愛心。

2.運用豐富的想象寫作。

3. 利用豐富的想象構思故事。

教學工具

多媒體教學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匯入新課

水是生命之源,是地球村所不可缺少的,沒有了水,每個人都無法生存,沒有了水,地球上的花花草草都將凋謝,沒有了水,地球就會變成一片荒漠。如果缺水我們的生活將變成怎樣呢?透過一個短片來了解一下。

師:短片中人們最需要什麼?

生:水。

我們今天的故事就從找水開始,引出要講的課文《七顆鑽石》 。

二、 齊讀屏幕上的學習目標。

三、 找同學介紹作者。

四、 師:同學們讀過哪些童話故事?

童話有什麼特點?

透過學生的回答老師做補充,讓學生了解什麼是童話,以及童話的特點。

五、 齊讀課文討論回答兩個問題

小姑娘的水罐神奇在哪裏?這些神奇的變化是在人物什麼行動後發生的

明確:1.爲生病的母親找水的時候水罐變出了水.

將水省給母親喝,摔倒了罐子確變得端端正正。

倒水給小狗喝的時候,水罐從木的變成了銀的。

母親讓水給小姑娘喝的時候水罐銀的變成了金的。

小姑娘把水讓給過路人的時候水罐裏跳出鑽石引出巨大水流。

2.愛。

六、說說你身邊的愛心故事(3~5個同學)

平凡人有平凡人的愛心,明星這些公衆人物也有他們的愛心,下面我們看兩則故事,看看故事裏的愛心體現在哪裏?

問題:這兩則故事裏的愛心體現在哪裏?(2~3位同學回答)

是愛心延續了生命,讓世界變得更美好,讓我們拿出紙筆用我們愛的箴言向愛心致敬,請以“從這裏,我懂得了”的句式寫出你愛的箴言,找同學分享。

六、 背景音樂感恩的心,結束今天的課。

在這首歌中,今天的課就結束了,願愛心永恆,由你們傳遞,使愛心像大熊星座一樣普照人間。

七、 佈置作業

大膽發揮想想寫寫小女孩的夢中發生了什麼事。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內容分析:

圓的面積是學生認識了圓的特徵、學會計算圓的周長以及學習過直線圍成的平面圖形面積計算公式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由於以前所學圖形的面積計算都是直線圖形面積的計算,而像圓這樣的曲邊圖形的面積計算,學生還是第一次接觸到,所以具有一定的難度和挑戰性。教學關鍵之處在於學生透過觀察猜想、動手操作、計算驗證,自主探索、推匯出圓的面積公式並能靈活應用圓的面積公式解決實際問題。因此本課的教學應緊緊圍繞“轉化”思想,引導學生聯繫已學知識把新知識納入已有知識中分析、研究、歸納,從而完成對新知的建構過程,建立數學模型,培養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學生情況分析:

小學對幾何圖形的認識很大程度屬於直觀幾何的學習階段,而幾何本身比較抽象的。本節內容學生從認識直線圖形發展到認識曲線圖形,又是一次飛躍,但從學生思維角度看,六年級學生具有一定的抽象和邏輯思維能力。這一學段中的學生已經有了許多機會接觸到數與計算、空間圖形等較豐富的數學內容,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歸納、類比和推理的數學活動經驗,並具有了轉化的數學思想。所以教學時應注意聯繫現實生活,組織學生利用學具開展探索性的數學活動,注重知識發現和探索過程,使學生感悟轉化、極限等數學思想,從中獲得數學學習的積極情感,體驗和感受數學的力量。同時在學習活動中,要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培養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使學生理解圓面積的含義;掌握圓的面積公式,並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2.過程與方法目標

經歷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體驗實驗操作,邏輯推理的學習方法。

3.情感目標

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轉化”的數學思想,初步瞭解極限思想;體驗發現新知識的快樂,增強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和能力,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掌握圓的面積的計算公式,能夠正確地計算圓的面積。

【教學難點】:理解圓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

【教學準備】:相應;圓的面積演示教具

【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

出示場景——《馬兒的困惑》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馬兒吃草的範圍是一個什麼圖形嗎?

生:是一個圓形。

師:那麼,要想知道馬兒吃草範圍的大小,就是求圓形的什麼呢?

生:圓的面積。

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圓的面積。(板書課題:圓的面積)

[設計意圖:透過“馬兒的困惑”這一場景,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同時使學生感悟到今天要學習的內容與身邊的生活息息相關、無處不在,同時瞭解學習任務,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探究合作,推導圓面積公式

1.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和方法。

師:關於圓的面積你想了解什麼?

(什麼是圓的面積?圓的面積怎樣計算呢?計算公式又是什麼?計算公式怎樣推導?……)

我們先來回憶一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怎樣推匯出來?

生:沿着平行四邊形的高切割成兩部分,把這兩部分拼成長方形師:哦,請看是這樣嗎?(教師演示)。

生:是的,平行四邊形的底等於長方形的長,平行四邊形的高等於長方形的寬,因爲長方形的面積等於長乘寬,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於底乘高。

師:同學們對原來的知識掌握得非常好。剛纔我們是把一個圖形先切,然後拼,就轉化成別的圖形。這樣有什麼好處呢?

生:這樣就把一個不懂的問題轉化成我們可以解決的問題。

師:對,這是我們在學習數學的過程當中的一種很好的方法。今天,我們就用這種方法把圓轉化成已學過的圖形。

師:那圓能轉化成我們學過的什麼圖形?你們想知道嗎?(想)

2.演示揭疑。

師:(邊說明邊演示)把這個圓平均分成4、8、16份,沿着直徑來切,變成兩個半圓,拼成一個近似的平行四邊形。

師:如果老師把這個圓平均分成32份,那又會拼成一個什麼圖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師演示)。

師:大家想象一下,如果老師再繼續分下去,分的份數越多,每一份就會越小,拼成的圖形就會越接近於什麼圖形?(長方形)

[設計意圖:透過這一環節,滲透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那就是轉化的思想,引導學生抽象概括出新的問題可以轉化成舊的知識,利用舊知識解決新的問題。並藉助電腦的演示,生動形象地展示了化曲爲直的剪拼過程。]

3.學生合作探究,推導公式。

(1)討論探究,出示提示語。

師:下面請同學們看老師給的三個問題,請你們四人一組,拿出課前準備的學具拼一拼,觀察、討論完成這三個問題:

①轉化的過程中它們的(形狀)發生了變化,但是它們的(面積)不變?

②轉化後長方形的長相當於圓的(周長的一半),寬相當於圓的(半徑)?

③你能從計算長方形的面積推匯出計算圓的面積的公式嗎?嘗試用“因爲……所以……”類似的關聯詞語。

師:你們明白要求了嗎?(明白)好,開始吧。

學生彙報結果,師隨機板書。

同學們經過觀察,討論,尋找出圓的面積計算公式,真了不起。

(2)師:如果圓的半徑用r表示,那麼圓周長的一半用字母怎麼表示?

(3)揭示字母公式。

師:如果用S表示圓的面積,那麼圓的面積計算公式就是:S=πr2

(4)齊讀公式,強調r2=r×r(表示兩個r相乘)。

從公式上看,計算圓的面積必須知道什麼條件?在計算過程中應先算什麼?

[設計意圖:透過小組合作、討論使學生進一步明確拼成的長方形與圓之間的對應關係,有效地突破了本課的難點。]

三、運用公式,解決問題

1.同學們,從這個公式我們可以看出,要求圓的面積,必須先知道什麼?

(再次出示牛吃草圖)

師:這匹馬最多能吃多大面積的草,現在會求了嗎?

教師應加強巡視,發現問題及時指導,並提醒學生注意公式、單位使用是否正確。

2.教學例1。

如果我們知道一個圓形草坪的直徑是20,每平方米草皮8元,鋪滿草坪需要多少錢?

要求鋪滿草坪需要多少錢,要先求什麼呢?(先要求出圓形草坪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我們該怎樣求它的面積呢?請大家動筆算一算這個圓形草坪的面積吧!

師: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與圓面積計算有關的實際問題。

(出示第三題)

3.小剛量得一棵樹幹的周長是125.6c。這棵樹幹的橫截面的面積是多少?

分析題意後學生獨立完成(組織交流,評價反饋)

同學們真棒,解決完上面的三個問題後敢不敢來挑戰下面的問題?

4.已知半圓中三角形ABC的高是5釐米,面積是30平方釐米,半圓的直徑是多少?求陰影部分面積。

[設計意圖:學生已經掌握了圓面積的計算公式,可大膽放手讓學生嘗試解答,從而促進了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培養了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全課小結、回顧反思

師:你們對於圓面積的疑問現在解開了嗎?透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知道哪些條件就可求圓的面積?

(知道半徑、直徑或是周長)

知道半徑:S=πr2

知道直徑:S=π(d÷2)2

知道周長:S=π(C÷π÷2)2

師:同學們,猜想驗證、操作發現是我們在數學學習中探索未知領域時經常要用到的方法,用好它相信同學們會有更多的發現!

【設計意圖:全課總結不僅要重視學習結果的回顧再現,也要關注學習經驗的反思提升。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獲得了知識,更重要的是學到了科學探究的方法。】

五、課後延伸

圓除了轉化爲長方形,還能轉化爲什麼圖形呢?

板書設計:

長方形的面積 = 長 × 寬

圓的面積 =圓周長的一半 × 半徑

S = πr × r

= πr2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一、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講科學知識的課文,介紹了仿生學的應用人們從蝙蝠身上受到啓發,使飛機能安全地夜航。

文章一開頭描述了飛機夜航的情景,透過設問點出了文章的中心,接着具體地介紹了科學家反覆三次試驗。發現了蝙蝠能在夜間飛行。然後講科學家終於揭示出蝙蝠夜間靠嘴和耳朵探路的道理。最後介紹了雷達導航的原理,圓滿地回答了文章一開始提出的問題。

二、教學目標

1、教養目標:

(1)理解課文的重點詞句,讀懂課文。

(2)瞭解飛機夜間安全飛行是怎樣從蝙蝠身上得到啓示。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教育目標:

激發學生學習科學和愛科學的興趣,養成爲科技事業而勤奮學習的自學性。

3、發展目標:

知道人類有很多發明創造是從動物身上得到的啓示。

三、教學重難點:

1、幫助學生了解雷達與蝙蝠之間的聯繫。

2、抓住重點詞句,弄懂科學家是怎樣發現蝙蝠飛行的奧祕的。

四、教時安排:

兩課時

五、教學媒體

1、教學方法:情感教學法。

2、教具:多媒體輔助教學課件。

六、教學過程:第一課時(略)

第二課時

(一)複習舊課,情景激趣,揭示目標。

1、複習第一段。

2、播放有關錄象。

3、質疑揭示目標。

(二)學習第二段。

1、學習第三自然段。

(1)自由朗讀並思考:蝙蝠在夜裏是怎樣飛行的,哪個詞最能概括這種飛行的特點?

(2)理解重點句:難道它的眼睛特別敏銳,能在漆黑的夜裏看清楚所有的東西嗎?

(3)指導朗讀。

2、學習第四、五自然段。

(1)四人小組自學。

(2)彙報交流。

(3)引讀:三次不同的試驗證明了

(4)指導朗讀。

3、學習第六自然段。

(1)看錄象,並思考:蝙蝠是怎樣憑着嘴和耳朵探路的?

(2)指導朗讀。

(3)理解重點句:科學家經過反覆研究,終於揭開了蝙蝠能在夜裏飛行的祕密。

(4)指導朗讀。

(三)學習第三段。

(1)根據思考題自學。

(2)師生共同板書。

(3)看錄象。

(四)總結。

(五)擴展。

(六)質疑。

(七)作業。

板書設計:

18 蝙蝠和雷達

(研究) 蝙蝠 障礙物

耳朵

(啓示)

天線

(發明) 雷達 障礙物

熒光屏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這篇文章篇幅不長,是自讀課文,需要討論和探討的問題很多。主題、語言和寫法均有可探討之處,向課外拓展可供設計的點也較多,在一堂課中想面面俱到,很難做到。因此,抓主抓重,突出學生能力培養和素質提高,大膽取捨教材,顯得尤爲必要。

一、關於學習目標

依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情感和態度確立了三個學習目標爲: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積累本文的美句;

2、品味本文生動形象、活潑優美的語言,讓學生學會聽、知道如何聽、怎樣用心聽;

3、運用自己的生活體驗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培養學生用聽覺感受世界、欣賞美的聲音的能力。

二、關於學習重點和難點

重點是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讓學生掌握會聽的人怎樣聽,不會聽的人會怎樣以及我們應該怎樣聽。難點則爲學習本文語言生動形象,活潑幽默,使用排比加強語勢,大量使用問句,反問,設問使文章親切自然以及使用第二人稱寫作的特點。

三、關於教學設計和施教方法

教學時間爲一課時,時間緊、任務重。基於此,圍繞教學過程要緊湊、問題設計要有精心的思路,抓主抓重,切中主題,設計了四個問題,教師精講點撥,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突出學生主體地位,以關注學生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提高。

四、關於問題設計

本着面向全體、關注個體的原則,堅持以學生爲本的理念,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各種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爲主線,設計了本課的四個問題。前三個問題圍繞聽展開,注重對課文的學習和理解,第四個問題連接學生情感生活,在課內拓展,旨在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讓學生觀察生活、體驗生活,瞭解自己的聽覺,尊重和愛護自己的聽覺,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和態度。至於拓展探究性問題的設計,也緊緊圍繞課文內容展開,而且問題的設定重在提高學生的能力。

五、關於學生能力的培養

這篇課文探究性問題較多,對於培養學生的能力有較大的幫助,透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在開放的活動中透過嘗試,解決問題,探究問題,分析解決問題,用以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經歷,讓學生體驗知識的產生、獲取過程。設計讓學生積極參與小組合作,透過相互討論,分工協作等多種方式進行合作學習和交流,並在教學過程中始終貫穿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六、關於媒體設計

爲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教學環節之間的自然過渡,也爲了更好的營造學習氛圍,本節課應用的媒體主要有幻燈片、錄音和動畫設定。分別應用在各環節之間。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教材版本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人教版) 六年級數學下冊。

課程標準摘錄

1、結合具體情境,探索並掌握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的體積和表面積以及圓錐體體積的計算方法。

2、探索某些實物體積的測量方法。

學情與教材分析

“圓柱的體積” 是人教版六年級下冊“圓柱和圓錐”這一單元的第四節的內容,在學習本節內容之前,學生已經認識了圓柱,學習了體積,經歷了長、正方體的體積推導過程以及圓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在推導圓柱的體積公式時,把圓柱體轉化成長方體,高並沒有變,只是把底面的圓形轉化成長方形,它的轉化過程實際上和圓轉化成長方形求面積的方法相同,學生已具備有學習本課的技能。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知道圓柱體積計算公式是什麼,而且要讓學生主動探索、經歷圓柱體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從而體驗探索成功的快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會學習方法,獲得學習經驗。

學習目標

1、經歷探究和推導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的過程,理解並掌握圓柱體積計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圓柱體積,達標率100%。

2、能運用圓柱的體積計算方法,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達標率95%。

3、能積極參與圓柱體積計算公式推導活動,能有條理地、清晰地闡述活動過程,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綜合、歸納推理能力,達標率95%。

4、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達標率100%。

5、培養學生的轉化思想,滲透辯證法和極限的思想,達標率95%。

學習重點

圓柱的體積計算方法

學習難點

圓柱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

教具、學具準備:

1、師:圓柱體積計算公式推導教具,課件。

2、生:削好的圓柱體蘿蔔或土豆、或圓柱體橡皮泥,小刀。

教學設想

本節課第一個環節激活舊知、引出新知,採用複習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公式,圓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從轉化的思想、方法上爲推導圓柱的體積公式做一些鋪墊。第二個環節自主合作、探索新知,採用了激趣設疑的方法層層深入,調動同學們學習的熱情,激發學生探究的慾望。學生積極合作交流,主動參與到圓柱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中,從而體驗探索成功的快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會學習方法,獲得學習經驗。然後透過例題教學加深對圓柱的體積公式的理解,體會計算公式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第三個環節鞏固練習、拓展提高,採用了分層教學的方法,設計的練習題由易到難,這樣設計的目的,是考慮使差生吃得消,中等生吃得好,尖子生吃得飽。透過本節課的教學,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數學的知識與技能、特別是讓學生獲得數學的思想和方法,獲得數學活動的經驗,同時陶冶了情操。

教法、學法

演示法、啓發引導;實驗、合作探究、嘗試練習。

評價方案

1、透過小組合作實驗完成活動檢測目標1、4、5的達成。

2、透過提問檢測目標3、4、5的達成。

3、透過評價樣題檢測目標1、2、4的達成。

評價樣題

1、

2、

教學過程

一、激活舊知,引出新知

1、計算下面物體的體積

(1)長方體的長20釐米,寬10釐米,高8釐米。

(2)正方體棱6分米

2、回憶一下圓面積的計算公式是如何推匯出來的.?

[學情預設:學生可能說出透過分割、拼合的辦法變成長方形或者平行四邊形,或者三角形,或者梯形來推匯出圓的面積。這時教師要及時總結不論是拼成哪種圖形都是把圓轉化成已學過面積計算的圖形,再根據轉化後的圖形與圓各部分之間的關係推匯出它的面積。]

教師(結合課件演示)把一個圓平均分割,再拼合就變成了一個近似的平行四邊形,分的份數越多越接近一個長方形。長方形的長,相當於圓周長的一半,長方形的寬相當於圓的半徑。因爲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所以,用圓周長的一半×半徑就可以求出圓的面積,周長一半就等於πR,半徑是R,所以圓的面積是S=πR。

[設計意圖:從轉化的思想、方法上爲推導圓柱的體積公式做一些鋪墊。]

3、什麼叫體積?如何求長方體的體積?如何求正方體的體積?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通用公式是什麼?

[設計意圖:爲定義圓柱體的體積,爲推導圓柱體的體積公式做知識上的鋪墊。]

板書:長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設計意圖:原有的基礎是後續學習的前提和起點,新知總是在舊知的基礎上生長髮展的。這種承上啓下的關係決定了我們的教學必須從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出發,找準新舊知識的連接點,爲新課的學習做好思想方法與知識的鋪墊。]

圓柱體也有體積,說一說什麼是圓柱的體積?學生交流後彙報。

板書:圓柱體所佔空間的大小叫做圓柱的體積。

師: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圓柱的體積.(板書課題:圓柱的體積)

二、自主合作,探索新知

1.求圓柱體容器中水的體積

出示長方體容器:問,這是什麼?

[學情預設:學生可能說出長方體容器。]

問:怎麼求長方體容器中水的體積呢?

[學情預設:學生可能說出量出它所容納水的長、寬、高,就可以求出水的體積。] 問:如果換成圓柱體容器又如何求其中水的體積呢?

[學情預設:學生可能說出,把圓柱體容器中的水倒入長方體容器,量出長方體容器所容納水的長、寬、高,就可以求出圓柱體容器中水的體積。](演示:把圓柱體容器中的水倒入長方體容器)

2.橡皮泥圓柱體的體積

(出示橡皮泥做成的圓柱體)

問:這是一個什麼樣的立體圖形?

問:它是用橡皮泥做成的。你能想辦法求出它的體積嗎?

[學情預設:學生可能說出把這個圓柱體捏成一個長方體,從而量出長方體的長、寬、高,求出這個圓柱的體積。]

3.常用圓柱的體積.

課件出示圓柱體壓路機的滾筒的圖片。

問:壓路機的滾筒是一個很大的的圓柱體,你又如何求出它的體積呢?

[設計意圖:用圓柱體容器所盛的沒有形狀的水到可以變形的圓柱形橡皮泥,這些都可以轉化的辦法轉化爲長方體來求出體積,這一過程就是要逐步滲透把圓柱體轉化爲長方體的方法和思想,這樣從思想上、方法上給學生一個思維的臺階。當出示圓柱體壓路機的滾筒圖片後,由於前面的物體是可以變形的,而壓路機的滾筒是不可以變形的,學生想不出解決的辦法,學生處於憤悱狀態,對學生來說解決求壓路機的滾筒體積具有很強的挑戰性,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樣設計,爲後面同學們操作、討論推導圓柱的體積從思想方法上作了進一步的鋪墊,並透過構造認知衝突,層層深入,調動同學們學習的熱情,激發學生探求的慾望。這樣,對學生思想方法的鋪墊也已水到渠成。]

小結:看來我們以上的方法求圓柱的體積有它的侷限性,所以必須探究求圓柱體積的一般規律。

4.探究規律

問:圓我們可以透過分割、拼合轉化成已學過的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圖形推匯出圓的面積,圓柱體能不能也轉化成已學過體積的圖形來求出它的體積呢?下面請四人小組討論,圍繞下面幾個問題進行討論、操作:

課件出示操作討論提綱:

(1)圓柱體可以轉化爲什麼樣的立體圖形?

(2)轉化後的立體圖形體積與圓柱的體積大小是否有變化?

(3)轉化後的形體與與原來圓柱體各部分間的對應關係,推匯出圓柱的體積。

學生討論,教師參與小組討論、點撥、操作。

問:下面哪個小組來先進行彙報。

各組派代表邊彙報邊演示。

[學情預設:學生可能會說圓柱體可以轉化爲長方體,轉化後的長方體不是標準的長方體,只有把圓柱分割的份數多一些,纔可以拼成一個標準的長方體。因爲長方體是由圓柱體轉化而成的,在轉化的過程中,體積既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說明求出了轉化後長方體的體積,也就相當於求出了圓柱體的體積。長方體的體積等於圓柱體的體積,長方體的底面積等於圓柱的底面積,長方體的高相當於圓柱體的高。因爲長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所以,圓柱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問:誰還有補充?(學生補充講解)

教師拿兩個相同的圓柱體體積演示模型演示,邊演示邊講解。

師:同學們看,老師這裏有兩個圓柱體,它們的底相同,高也完全相同,這是兩個完全相同的圓柱體。我把其中的一個沿着它的底面直徑剪開,兩等分、四等分、八等分、十六等分,還可以繼續分割,透過分割、拼合,把圓柱體轉化成近似的長方體,如果我把它分割的份數越多,拼成的圖形就越接近長方體。因爲長方體是由圓柱體轉化而成的,在轉化的過程中,體積既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說明求出了轉化後長方體的體積,也就相當於求出了圓柱體的體積。

結合課件演示講解。

師:長方體的體積等於圓柱體的體積,長方體的底面積等於圓柱的底面積,長方體的高相當於圓柱體的高。因爲長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所以,圓柱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師:如果圓柱的體積用V來表示,底面積用S表示,高用h來表示。如何表示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呢?(板書:V=Sh)

〔設計意圖:學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經歷圓柱體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理解和掌握了計算方法,加深了印象,從而體驗探索成功的快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會學習方法,獲得學習經驗。達成目標1、3、4、5.〕

5、實際應用

(1)、師:給你圓柱的底面積和高,你會求圓柱的體積嗎?

例1、一根圓柱形木料,底面積75平方釐米,高是90釐米,它的體積是多少?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反饋矯正,說思路。

(2)、完成評價樣題

〔設計意圖:透過嘗試練習加深對圓柱的體積公式的理解,體會計算公式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達成目標2、4. 〕

三、鞏固練習,拓展提高

1、應用公式進行口算:

2、

3、

[設計意圖:第一層次是已知底面積和高求圓柱體積的口算題,面向全體學生;第二個層次是已知底面半徑和高、底面直徑和高、底面周長和高,求體積的三種練習題,面向全體學生;第三個層次是求放入水中物體的體積就是求上升的圓柱形水的體積,面向中上層學生。這樣設計的目的,是考慮使差生吃得消,中等生吃得好,尖子生吃得飽。在做練習過程中,一、二層次的練習板演儘量讓學困生和中等生去做,給他們展示自己的機會。並及時瞭解學生資訊並根據學生反饋及時調整教學進程,同時對學生存在的問題及時指導。達成目標2、4. ]

四、全課總結,共談收穫

透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設計意圖:師生共同小結,學會了什麼?怎樣求圓柱的體積?這樣起到強化重點的目的。]

五、課外創新,拓展延伸

長方體可以這樣放(上、下面朝下),還可以這樣放(左、右面朝下),還可哪樣放(前、後面朝下)。 上、下面朝下時求出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圓柱的體積還有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