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媽媽睡了》教學設計範文

教材解析

《媽媽睡了》教學設計範文

《媽媽睡了》講述了媽媽在哄孩子午睡的時候,自己先睡着了。看着熟睡的媽媽,孩子覺得她很美麗,很溫柔,同時也感受到了媽媽的辛苦與勞累。透過孩子觀察熟睡中的媽媽的舉動,我們感受到了他對媽媽滿滿的愛;而透過孩子觀察時的想象,也體會到了媽媽對孩子深深的愛。

本課第一自然段描寫了媽媽哄孩子午睡的場景,這是一幅我們常常能見到的畫面:媽媽哄着孩子,哄着哄着自己先睡着了。對媽媽來說,這是辛勞地操持家務後難得的小憩,所以媽媽睡得沉沉的,睡得好熟,好香。第二至四自然段詳細描寫了睡夢中媽媽的樣子,用3個並列式的段落描寫媽媽的美麗、溫柔和勞累。這三段中,有對媽媽熟睡樣子的描寫,“明亮的眼睛閉上了,緊緊地閉着;彎彎的眉毛,也在睡覺,睡在媽媽紅潤的臉上”;有孩子看到媽媽熟睡樣子的聯想,“好像在睡夢中,媽媽又想好了一個故事,等會兒講給我聽……”;還有孩子看到媽媽熟睡樣子後內心的想法:“她幹了好多活,累了,乏了,她真該好好睡一覺”。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描寫,使媽媽的形象更加豐滿,讓人親近。課文在最後一段還穿插了場景描寫:“窗外,小鳥在唱着歌,風兒在樹葉間散步,發出沙沙的響聲”,這句話既表現媽媽睡得很熟,周圍的一切都聽不見了;又營造靜謐美好的氣氛,讓人感受家的溫馨。

插圖畫了媽媽哄孩子睡覺,孩子沒睡,她自己先睡着了的場景:媽媽睡得好熟,好香,就像文中描寫的一樣,眼睛緊閉,嘴角帶着微笑,烏黑的頭髮粘在額頭上,看上去美麗、溫柔,卻也顯得勞累。媽媽的一隻手搭在孩子的肩上,好像睡夢中還想着要哄着孩子。孩子的眼睛睜得大大的,靜靜地看着睡夢中的媽媽。孩子不吵也不鬧,就是想讓媽媽能好好睡一覺,這是多麼體貼媽媽的孩子呀。

教學目標

1.認識“哄、先”等12個生字,讀準多音字“發”,會寫“哄、先”等8個字,積累“的”字短語,會寫“明亮、故事”等4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透過關鍵詞句,感受睡夢中媽媽的美麗、溫柔與辛勞,體會媽媽與孩子之間美好的愛。

【教學重點】透過關鍵詞句,體會媽媽與孩子之間美好的愛。

教學建議

一、識字寫字

1.識字。

從讀音方面來看,“粘”是多音字,讀音爲zhān和nián。讀作nián時,詞性是形容詞,指具有粘性。讀作zhān時,詞性是動詞,指黏的東西互相連接或附着在別的東西上。在這篇課文中,“粘”作動詞用,讀作zhān。這是學生第一次學習“粘”字,因此它的另一個發音不必說。

“發”是多音字,在課文中念f白,可以組詞爲“頭髮、白髮”。另一個讀音念fā,可以聯繫之前接觸過的“發現、發明”等詞語來進行讀音的辨別。

從字形方面看,“哄、吸”與“潤、汗、沙”是兩組部首相同的生字,可以進行歸類識記。“額”是形聲字,部首“頁”表示頭部,“顏、頰、頸、頜”等字都是“頁”部。

從字義方面看,“粘”和“乏”兩字,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不多,是理解的難點。“粘”字可以用實物演示的方式,比如,把貼着雙面膠的小花粘到黑板上,理解“粘”的意思;接着讓學生看看插圖,想想媽媽的頭髮爲什麼會粘在額頭上,透過圖文對照,在故事情境中理解“粘”的意思。“乏”字的理解,可以讓學生從文中找到近義詞,“乏”和“累”意思相近。

2.寫字。

本課要書寫8個字。“哄、臉、沉”是左窄右寬的字,其中“臉、沉”左右兩部分高低是一樣的。“窗”筆畫最多,上寬下窄,下半部分的“身”中一點要出頭。

本課8個字書寫要點:

二、課文學習

1.朗讀指導。

本課的朗讀有兩個重點:一是課文中含有大量“的”字短語,也有“地、得”字短語,注意讀的時候要讀得輕而短。在教學中,可以透過將“的、地、得”字型變小、顯紅等方法來提示學生朗讀的時候不拖音,讀好短語和句子。特別要注意課文中這句話:“她烏黑的頭髮粘在微微滲出汗珠的額頭上?”句子比較長,句子中有兩個“的”,要指導學生讀好停頓。

另一個朗讀重點是要注意指導學生讀出輕柔的語氣。媽媽熟睡中的模樣,讀的聲音不能太大。要引導學生在體會感情的基礎上,帶着愛意,輕柔地朗讀。可以有重點地抓住幾個句子來練習朗讀,比如,“是的,她在微微地笑着,嘴巴、眼角都笑彎了,好像在睡夢中,媽媽又想好了一個故事,等會兒講給我聽……”,這個句子既寫了媽媽熟睡的樣子,又寫了孩子的想象,在朗讀前,可以讓孩子想象說話:媽媽在睡夢中微笑着,她可能會在夢中想到什麼呢?請學生自由表達。在學生說話的基礎上,可以繼續追問:爲什麼孩子會想到媽媽在夢中又想好了一個故事呢?從孩子的'想象中,你覺得這是一位怎樣的媽媽?透過這些問題的討論,讓學生走近文中的媽媽,同時又不由地聯想到自己的媽媽。教師在激發情感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讀出對媽媽的愛。

2.理解運用。

課文第一自然段可以讓學生交流一下:爲什麼媽媽哄我睡覺自己卻先睡着了?爲什麼媽媽會睡得那麼熟,那麼香?透過問題討論,讓學生初步瞭解媽媽的辛苦與勞累。

第二自然段可以抓住“明亮的眼睛…‘彎彎的眉毛…‘紅潤的臉”這三個短語,來感受媽媽的“美麗”。第三自然段需重點理解“溫柔”的意思,可以聯繫生活提問“你覺得誰也很溫柔”來加深對“溫柔’’的理解。抓住省略號“……”,想象媽媽還會在夢裏想到什麼,所以臉上掛着微笑。第四自然段是本課學習的重點。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討論:哪裏可以看出媽媽好累?媽媽做了什麼會這麼累?可以請學生聯繫日常生活,說說自己的媽媽爲家裏人都做了些什麼?在理解文字和體驗情感的基礎上,朗讀體會媽媽的辛苦與勞累。

值得關注的是,課文第二、三、四自然段,結構相似,第一句話都是描寫睡夢中媽媽的樣子,其他句子都是圍繞第一句來描寫。可以在學習了第二至四自然段後,請學生整體讀一讀這三段,引導學生髮現這三段結構的相似之處。

3.課後練習。

課後第一題,可以分成兩步完成。第一步,在初讀課文時,可以讓學生帶着問題整體感知,邊讀邊找。找到“睡夢中的媽媽真美麗”“睡夢中的媽媽好溫柔…‘睡夢中的媽媽好累”這三句話。教師可以板書“美麗、溫柔、勞累”。重在引導學生提取重要資訊。在學習完課文之後,可以讓學生再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睡夢中的媽媽”是什麼樣子的。可以選擇印象最深的一點展開說,也可以三個方面都說。學生在表達中可以和課文中所用的詞語不一樣,比如,“睡夢中的媽媽是安心的”,因爲她已經做完家務,可以沉沉地睡去;又如,“睡夢中的媽媽是快樂的”,因爲孩子不吵不鬧,那麼懂事體貼。在對課文學習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個性化的表達。

課後第二題,可以結合第二自然段的教學來完成。讓學生觀察課文的插圖,說說睡夢中的媽媽美在哪裏。結合學生的回答,出示“明亮的眼睛”“彎彎的眉毛”“紅潤的臉”“烏黑的頭髮”“微笑的嘴角”等短語,請學生把這些短語讀正確。在說話和朗讀的過程中,學習詞語搭配,用恰當的詞語填空。在此基礎上,出示練習題,讓學生嘗試拓展說話,比一比誰說得多。

課後第三題,可以讓學生觀察睡夢中的媽媽,第二天回學校後進行交流。透過這一實踐活動,讓學生親近自己的媽媽,感受媽媽的辛苦。

三、實踐活動

誇誇自己的媽媽:請學生準備一張彩紙、鉛筆、水彩筆,製作一張賀卡,在賀卡上誇一誇自己的媽媽,並將賀卡送給媽媽。

教學設計舉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哄、先、閉、緊、潤、等”6個生字,寫好“哄、臉、沉”3個左右結構的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能利用課文資訊,說說“睡夢中的媽媽”美麗、溫柔的樣子。初步體會媽媽和孩子之間的愛。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人,揭示課題

1.談話導人:你們平時觀察過自己的媽媽嗎?請學生說說媽媽的樣子。

2.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題目是《媽媽睡了》。

3.教師引導:媽媽睡了,朗讀課題時聲音要輕柔一些,纔不會吵醒媽媽。引導學生用較爲輕柔的語氣讀好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朗讀第一自然段,隨文識字。

(1)識記生字“哄”:請學生說說“哄”字爲什麼是口字旁。

(2)請學生聯繫生活說一說:小時候,媽媽是怎樣哄你睡覺的?引導學生在語境中理解“哄”的意思。

2.初步體會媽媽的辛苦。

(1)識記生字“先”:這是一個表示順序的詞語,它的反義詞是什麼?(後)

(2)教師引導:媽媽在哄“我”睡覺,怎麼自己先睡着了呢?

(3)指導朗讀:媽媽太累了,睡着了,讀這句話的時候要輕聲。

標籤:教學 媽媽 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