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五年級語文草原教學設計範文(精選3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以計劃和佈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那要怎麼寫好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五年級語文草原教學設計範文(精選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五年級語文草原教學設計範文(精選3篇)

五年級語文草原教學設計1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檢查預習情況,學習生字新詞,質疑問難。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主要內容。

3.理清課文層次。

重點分析透過語言文字展開想象,在腦海裏再現課文所描寫的生動情景。

難點分析理解重點句子。

教具準備

課件、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一、談話,匯入新課

1.談話:我國北部的內蒙古自治區有寬廣無邊的草原,景色優美,牛羊成羣。這篇課文記敘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訪問內蒙古草原看到的美麗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熱情歡迎的情景。

2.播放《草原》電視教材,使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和意境。

3.引導學生簡單談談自己的感受。

二、佈置預習

1.組織學習生字新詞。

2.引導學生讀讀課文,

3.指導勾畫。

三、檢查自學,質疑問難

1.出示生字、生詞

2.引導理解詞語。

3.引發思考,組織討論

四、理清課文的線索

1.組織朗讀課文

2.理清課文線索

3.組織交流、整理:

五、佈置作業

1.抄寫生字和詞語。

2.熟讀課文。

1、觀看《草原》電視教材,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和意境。

2、學生簡單談談自己的感受。

3、學習生字新詞,注意生字的音形義。

4、讀讀課文,想想作者筆下的草原是怎樣的景象。

5、畫出你認爲寫得最美的句子和含義深刻的句子,試着體會這些句子的意思。

6、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

7、讀生字組詞,並讀讀生字在文中的句子,注意正音。

8、理解詞語。

9、質疑問難,現在小組內討論,交流。

10、自由讀課文,思考:作者初到草原和快到目的地時,看到草原景象是怎樣的?

11、默讀思考:本文是按作者進入草原以後的經歷事情的順序來敘述的。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寫了幾個意思?

12、交流、整理:(1)草原美景

(2)歡迎遠客

(3)親切相見

(4)熱情款待

(5)聯歡話別

13、完成作業

教學反思

教學設計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草原自然美與人情美的薰陶感染下,受到熱愛祖國和民族團結的教育。培養學生愛美的情趣。

重點分析具體體會課文中靜態、動態描寫

難點分析理解重點句子

教具準備課件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一、複習檢查

1.聽寫生字新詞。

2.引導思考

二、學習第一段

1.師範讀。

2.組織自由讀、思考:這一段主要寫了什麼?哪一句話可以概括這一特點?

3.“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概括了草原的特點,那麼作者是怎樣寫具體的呢?教師適時點撥。

4、指導學生朗讀

三、學習第二段

1.指導讀文

2.出示投影片:組織分組討論,教師點撥。

3.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四、學習第三段

指導朗讀第三段。

五、學習第四段

請學生朗讀,同學們邊聽邊想象畫面。

六、學習第五段

1.齊讀最後一段,談談你的感想。

七、總結

八、佈置作業

1、寫生字、生詞

2、讀課文,說說每一個自然段講了什麼意思。

3、聽師範讀,邊聽邊在腦海中勾勒畫面。

4、自由讀、思考:這一段主要寫了什麼?哪一句話可以概括這一特點?

5、看圖,默讀這一段,畫出有關語句,小組交流細細體會。

6、朗讀第一段,想象畫面,體會作者的心情。畫出有關詞句,集中交流。

7、再讀第一段,體會作者是怎樣抓住景物的特點具體描述的。

8、自由讀第二段,說說你讀懂了什麼?

9、初入草原和走了許久後景色有什麼不同?畫出有關語句,集中交流。

10、讀句子,說說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什麼?

11、有感情地朗讀,深化理解。

12、自由讀,思考:好客的主人是怎樣款待客人的?把你體會最深的一點講給同學們聽。

13、請學生朗讀,同學們邊聽邊想象畫面。

14、反覆朗讀“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說說你的理解。

教學反思本課的教學重點應放在:1、讓學說透過語言文字展開想象,在腦海裏再現課文所描述的生動情景;2、體會句子中含着的意思,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語言。透過教學,使學生了解祖國的遼闊美麗,是各族人民團結友愛的大家庭。

五年級語文草原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學會本課的渲、勒等生字,明確文章分爲風光和人情這兩個部分,有感情的朗讀自己喜歡的句子。

【過程與方法】採用小組合作探究法、朗讀感悟法、情境教學法,提高學生感悟理解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草原風光的美麗,感悟草原民族的真情。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清文章的兩個主要描寫方面,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體會草原風光的美麗,感悟草原民族的真情。

三、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探究法、朗讀感悟法、情境教學法。

四、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視頻匯入,播放關於草原風光的視頻,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眼中所看到景象,閉上眼睛想象自己就在這樣的大草原上,可能看到什麼、聽到什麼,順勢匯入本課,跟隨作者老舍一起走進美麗的草原。

(二)整體感知

通讀全文,提問引導:

1.透過課題我們知道了本文主要是描寫草原的,那麼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對草原進行具體描寫的呢?梳理文章大意,標出不認識的生字詞。

明確:本文從風光和人情兩個方面展開描寫。講解生字“渲”字。板書:風光,人情,渲。

2.朗讀感悟:在學生了解本文是圍繞兩個部分展開描寫的之後,我會把全班分爲兩個小組,分別去朗讀相應的段落,體會散文的語言美。

3.賽讀感悟:男女生比賽從文中選取一些自己喜歡的句子,看看那組讀得更有感情。

(三)深入研讀

1.透過剛剛學生的朗讀比賽,我們已經體會了草原的風光美,下面我們就一起走進草原,看看草原的風光與我們平時所見的有什麼不同?

明確:文中描寫草原的句子,“四面都有小丘……輕輕流入雲際。”

2.這一句中說的“白色的大花”指的是什麼?

明確:比喻的修辭手法,將羊羣比喻爲白色的大花。板書:比喻。

3.結合課下注釋,理解“渲染”“勾勒”體會畫面感。

明確:草原風光的總特點是洋洋灑灑的,風過草原給我們呈現了一幅綠色的中國畫,而不是一幅描繪細緻的工筆畫,這裏從側面寫出了草原的意境美。

4.設定承上啓下的問題,在這樣的草原上生活着一個可愛的民族,他們對待客人是怎樣的呢?請你找到關於“人情”描寫的相關段落,勾畫出草原人們待客的`句子和客人的表現。

明確:草原民族的熱情,迎客、吃飯、飯後載歌載舞。

5.客人與草原民族的語言是不相通的,我們爲什麼能如一家人一般其樂融融呢?

明確:草原人們的熱情,民族團結深入人心。

6.全班朗誦文中最後一句“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明確:體會作者分別時的心情,總結全文。

(四)拓展延伸

蒐集與蒙古族相關的資料,思考民族團結的重要性。

(五)小結作業

畫出你心目中的草原,並且爲你的畫配上相應的文字。

五年級語文草原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識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勾勒、駿馬、無限、鞭子、疾馳、馬蹄、奶茶、禮貌、拘束、舉杯、摔跤。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3.讀懂課文,在草原自然美與人情美的薰陶感染下,受到熱愛祖國和民族團結的教育。培養學生愛美的情趣。

4.品味、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語言。

教學重點

1.讓學生透過語言文字展開想象,在腦海裏再現課文所描述的生動情景。

2.體會句子中含着的意思,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語言。

教學難點

體會第一自然段中的文字所表達的草原的意境美。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預習課文

教學過程

一.激情匯入,揭示課題

師:今年暑假,老師到過一個美麗的地方,我還帶回了幾張照片。你們看!這是哪裏呀?(板書:草原)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老舍先生的小學課文《草原》。四十二年前,老舍先生到草原參觀訪問時,記下了沿途的所見所聞。今天,就讓我們與老舍先生共作一次“草原心靈之旅”。

二.自主學文,勾畫圈點

1.整體感知

師: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說說課文是從哪兩個方面來寫草原的?

2.自主研讀

師:草原的景色是怎樣的呢?請大家靜靜地默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勾畫讓你感受很深的關鍵詞句。

3.放聲朗讀

師:自由地、放聲朗讀這一段,讀出你對草原的獨特體驗和感受。一會兒把你感受最深、你認爲寫得最美的句子,讀給大家聽!

三.合作研讀,品讀玩味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想象點撥,指導朗讀)

●“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裏的天比別處的更可愛,空氣是那麼清鮮,天空是那麼明朗,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滿心的愉快。”(分享經驗,指導朗讀)

●“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麼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流,輕輕流入雲際。”(藉助經驗,喚起想象)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綠的,小丘也是綠的。羊羣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在哪裏都象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大花。”(以讀代講)

●“這種境界,既使人驚歎,又叫人舒服,既願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在這境界裏,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着草原的無限樂趣。”

四.音樂過渡,讀中悟情

1.音樂過渡,激發想象。

2.自由朗讀,讀中悟情。

3.指名朗讀,以讀代講。

五.個性朗讀,小結全文

“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