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合集九篇

爲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開展,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優秀的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工作重點、實施步驟、政策措施、具體要求等項目。我們應該怎麼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教學設計方案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合集九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我們的中學英語教學在語法教學與評價方面,存在這樣兩種現象:

一是存在在課堂教學中:年紀偏大的老師仍抱着舊的觀念和經驗不放,一味地強調語法知識的教學,遇到某個新問題、小問題糾纏不放;新教師或年輕教師認爲任務型教學不要教語法或淡化語法教學,更不研究語法教學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只是將教科書上的語法練習輕描淡寫地過一遍。

二是體現在測試性評價中,無論形成性的評價還是終結性的評價,近幾年從上至下的考試命題,語法知識和客觀題所佔比例明顯降低。因爲考試這個指揮棒,近幾年的學生在口、筆頭英語表達方面,其準確性也明顯滑坡。

國家課程標準制定小組於對試驗搞進行了適當的調整和修改。程曉堂教授(北師大教授,國家課程標準制定小組主要成員)就“關於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的修訂”做了說明,其中有這樣幾段話:將“本課程倡導任務型的教學模式”修改“現代外語教育理念注重語言學習的過程,提倡採用任務型語言教學等各種強調學習過程的語言教學途徑和方法”。

主要是對有關任務型語言教學的表述做了一些調整。實驗稿明確倡導任務型語言教學途徑,並要求教師“儘量採用任務型的教學途徑”。修訂稿則是“倡導注重過程的語言教學途徑”,建議“要積極嘗試和研究任務型語言教學等注重語言學習過程的教學途徑和方法”。修訂稿鼓勵教師積極嘗試和使用其他符合新課程理念和有利於實現課程目標的外語教學途徑和教學方法。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發現在教學實踐中,由於對任務型教學把握不好,以及過於強調用某一種方法,而忽略了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實際問題,也忽略了教學內容的多元性和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同時我們應該領悟到:語法肯定是要教的,也是測試評估的一個內容。因爲“語法是用詞造句的規則系統,它是詞的構成規則、變化規則、組合規則的總和。沒有語法,語言就是一盤雜亂而毫無章法的散沙。”英語教學在我國是外語教學,我們要快捷、準確的學好這門語言,一定要學好語法。

因此,我想我們教師應該轉變觀念,調整教學策略:

1、重視綜合語言能力的培養,但不能輕視語言知識教學;

2、在情境中和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教語法,使語法教學將形式與意義、結構與功能、學習與生活有機地融爲一體;

3、將語法知識的學習與聽、說、讀、寫技能訓練結合起來。

4、測試評價中適當增加客觀題的比例。

選擇以下幾種新課程理念下的英語語法教學模式:中學語法教學應根據不同的教學任務、不同的教學目標和不同的教學時段採用不同的教學模式。

1、單元常規教學模式

“觀察——發現——討論——歸納——鞏固——運用”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不應每遇到一個新的語法項目都花費大量時間去講解和操練,而應根據教材編寫者的意圖,每單元花費一定時問,採用“觀察——發現——歸納”的方法,專項突破該單元的重點語法項目。

2、語法專項複習模式

“集中呈現——對比分析——專項梳理——鞏固運用”

進行期中或期末或一學段複習時,教師可以集中所涉及的語法內容,透過對比和歸納,引導學生梳理語法規則,並加以鞏固和運用。同時,注意設計語法練習時,應儘可能讓學生在語篇中完成,避免學生死扣語法規則、出現生搬硬套的現象。

總之,語法教學不是我們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只是一種提高學生實際運用能力的教學內容和手段。所以,我們應該始終倡導學生探究--發現式和自主式的學習方法,在教學中堅持爲學生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使他們在適當的語境中感受語言規則的存在,再透過對語法規則的觀察、發現、瞭解、分析、歸納和總結,然後學會利用所學的語言知識去完成一些具體事情,最終形成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數學廣角排列與組合第二課時內容(教材113頁)。

教學目的:

1. 透過觀察、猜測、操作等活動,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

2.經歷探索簡單事物排列規律的過程。

3.培養學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4.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激發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經歷探索簡單事物排列規律的過程 。

教學難點:

運用學過的知識有規律地排列事物,培養學生有序地思考。 教具準備:

教學課件、數字卡片。

學具準備:

學具袋、每生準備3張數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談話匯入,引出問題:你們想知道老師的手機號碼嗎?

2.出示手機號碼前8個數字,剩餘3個數字需要學生回答老師提出的數學問題才能獲得。

3.提出數學問題:

①用數字1和8可以組成幾個不同的兩位數?

②你們猜猜哪個兩位數是老師手機號碼前兩個數字?

③給出學生手機號碼中間5個數字後,再給學生3個數字3、7、9,並告訴學生手機號碼後三個數是這3個數組成的所有數當中從小到大第四個數字。提問:數字7、3、9可以組成多少個不同的三位數?

4.學生猜測回答。

(引導學生初步感受事物的排列規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提出學習要求:

①拿出數字卡片,2人一組合作。

②一個同學負責擺數字卡片,另一個同學負責記錄數字。

③在擺的過程中思考要怎樣擺才能做到不重複不遺漏?

2.學生合作交流擺數字,教師巡視。

3.小組板書展示本組結果,並說說自己是怎樣擺的。

4.全班觀察交流討論,說說你最喜歡哪一組的擺法及原因。

5.師生一起總結得論:

①用3個不同數字可以組成6個不同的三位數。

②可以用先確定個位或者十位或者百位上的數字,再按順序 排列組成三位數,可以保證做到不重複、不遺漏。

③也可以按照數字的大小,從大到小或者從小到大的順序來 排列,也可以保證做到不重複、不遺漏。

6.提出問題:用數字7、0、9可以組成多少個不同的三位數?請學生用剛剛學習到的方法說出結果。

7.學生彙報結果。

8.師生共同總結得出,在有0的情況下,3個不同的三位數只 組成4個不同的三位數,因爲0不能放在數的最高位。

(讓學生經歷合作交流探索的過程,體會數的排列順序的過程。)

(三)鞏固應用,內化問題。

1.拍一拍

課件出示唐僧師徒四人來到一座寺廟,3個徒弟想要拍照 留念。提出問題:他們可以拍多少張不同位置的照片?請3 個同學戴上頭飾分別扮演孫悟空、豬八戒、沙悟淨,一個同

學扮演唐僧給三個徒弟擺站的位置,其他同學是攝影師負責拍照拍照。

2.猜一猜

唐僧也要和徒弟拍照留念,他們能拍出多少張位置不同的照片? (使學生對所學的內容理解加深,記憶牢固,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的

數學思維能力。)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1.請學生說說自己這節課的體會。

2.老師小結。

(讓學生主動體驗學習,從中獲得快樂,並培養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

板書設計:

數學廣角·簡單的排列 不重複

不遺漏

百十個位位位 9 7 39 3 7 7 9 3 7 3 9 3 9 7 3 7 9

3×2=6(個)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標

1.情感與態度:感受作家筆下美好的生活。

2.知識與能力:引導學生品讀、賞析文中人物描寫、環境描寫的精彩語言。

3.過程與方法:整體把握文章的內容,體會、學習作者有所側重的描寫方法。

教學重點

整體把握文章內容,感受美好的生活和少數民族同胞的特有風情。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品析文中的描寫。

教學方法

朗讀、討論、賞析。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整體把握文章內容,感受美好的人生。

教學設計

匯入:雲南的民俗介紹

雲南是個多民族地區,在人民的生活中歌唱活動佔有特別重要的地位,幾乎滲透到生活中的各個領域。他們以歌唱傾訴愛情,激起勞動的熱情,表達對死者的哀悼、對婚姻的祝福,抒發豐收的喜悅和節日的歡樂……尤其是那些沒有文字的民族,歌唱成了傳授知識的工具。據說,解放前雲南一些少數民族打官司也是唱歌。因此,在許多民族中,小孩子還在咿呀學語的時候,就跟着大人學唱歌了;一個高明的歌手常常會在本民族中得到人們特別的尊重。

今天我們就隨着文學大師沈從文的抒情美妙筆觸,來領略一下雲南民歌的風采。

默讀課文,疏通字詞

主要是落實課後“讀一讀,寫一寫”中的字詞。

問題導讀,整體感知

1.透過課前預習閱讀本文,想一想:跟你聽過、看過的演唱會、音樂會相比,雲南的歌會有什麼特點?

(提示:可從歌唱的人、地點、內容、環境氣氛等方面進行比較)

演唱會所受的拘束較多。而少數民族同胞們在藍天白雲、在樹林山野中歌唱,人人都是唱歌的高手,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歌唱者淳樸自然,歌會氣勢壯觀。

2.你認爲作者爲什麼會對雲南的歌會感興趣?

(提示:教師可引導學生結合課文中的具體文字來共同探討雲南歌會的迷人之處。)

作者極愛這種淳樸自然的民間文化。因此文章的字裏行間洋溢着對自然、對人、對藝術的品味讚美。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在作者抒情的筆調中汩汩流淌而出。

理清框架,把握三個場面的內容及特點

1.作者寫了雲南歌會的三個場面,請你概括一下它們的內容及特點。

第一部分:山野對歌。生面別開、才情智力的大比拼——以人襯景。

第二部分:山路漫歌。即興的自由歌唱,發乎性情,自然成趣——以環境襯人。

第三部分:金滿鬥會。民歌的展覽大課堂,場面宏偉,氣勢壯觀——點面結合。

2.對於三個唱歌的場面,作者描寫的側重點有什麼不同?(引導學生先自讀,然後與小組夥伴交流意見,最後派代表在班上發言)

山野對歌部分主要寫唱歌人,對演唱者不惜濃墨重彩、工筆描繪,烘托出活潑歡快的場面,描繪出樸素動人的情景。(寫人的哪個部位?哪個方面?寫出了什麼特點?由人能體會出什麼樣的對歌情景?)

山路漫歌部分則着力描寫唱歌人所處的優美環境:天如此之藍、花如此之美,悠悠鳥鳴如此婉轉動聽,而在這樣美好環境中長大的女孩兒,自然是歌聲動人、情韻動人。這是以優美環境映襯優美的人物優美的歌。(爲什麼花很多的筆墨寫環境、鳥兒?哪句話是這段話的中心句?)

全滿鬥會部分既有全局描繪,也有細部刻畫,宛如電影畫面中的全景和特寫。(寫熱鬧的場面作者怎麼寫?)

自由質疑

學生可能會對村寨傳歌的目的不太理解,對一些句子的含義存在疑問,可自由質疑,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

預習:

完成課後練習二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賞析文章優美抒情的語言。

教學設計

匯入

沈從文是有名的文學大師,他作品的語言向來爲人們所稱道,這節課我們就來賞析一下他那優美抒情的語言。

自讀課文,畫出文中你最喜歡的文句,並說明理由

以下內容若學生沒有提及,可引導學生注意(文中的人物及環境描寫)

1.學生齊讀課文:“那次聽到一個年輕婦女一連唱敗了三個對手……蹬個十來下就可平梁,還悠遊自在,若無其事!”思考、討論:你覺得作者筆下的雲南婦女具有什麼樣的性格特徵?作者是用什麼描寫方法來寫出人物的這些特徵的?

提示:作者寫雲南婦女以工筆描繪爲主,刻畫細膩真實,作者的態度隱含在字裏行間。這段文字(第三段)如同一幅人物肖像:寫面容、寫牙齒、寫衣飾,筆筆細緻,如在眼前。

2.閱讀課後練習二中另一段人物描寫,思考:這段文字中的人物具有什麼樣的特徵?作者採用什麼樣的描寫方法來寫?

提示:這一段作者着重描寫人物的神韻氣度,流露出作者強烈的感情傾向。爲了寫出人物的內在的精神風貌,作者運用了比喻、擬人等手法,意在寫出人物空靈動人的精神之美。因此,這段文字顯得飄忽靈秀。

3.學生探討:你喜歡哪一種描寫人物的方法?爲什麼?

4.練習:使用自己喜歡的人物描寫方法爲班上的一位同學或老師做畫像。(應視時間多少而選擇是否進行)

(教師可選擇一兩位同學的作品在班上朗讀,與學生共同品評)

5.齊讀文章第四段,請學生稍做準備,然後將自己當作“趕馬女孩子”,說一說路上的旖旎風光。思考:作者着力描寫美麗的山野風光,其目的是什麼呢?

提示:此處的環境描寫,作者移步換景,從視覺與聽覺的角度,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寫山坡樹林、寫花、寫鳥、寫人,描繪出一幅充滿自然情趣的山野風光圖來。這圖給“趕馬女孩的歌唱”創造了一個動人的場境。山花爛漫,山鳥齊唱,這是何等的生機活潑!而生活在其間的女孩日日領略,潛移默化,在性格氣質上早已漸染瞭如此美好的自然真趣。另外,山鳥或悠揚或質樸的鳴唱與“趕馬女孩的歌唱”交相應和,互爲輝映,交織成一片動人的山野田園交響曲。

思考

我們身邊有沒有如此美麗濃郁的民俗文化?要怎樣才能像作者一樣感受民俗文化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