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集錦4篇

爲確保事情或工作高質量高水平開展,時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計劃。那麼優秀的方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集錦4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感受4/4拍歌曲優美的意境,感受家庭的溫暖,深情的演唱歌曲。

2.引導學生認識全音符、瞭解4/4拍的含義和強弱規律。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聲斷氣連的歌唱。

教學難點:

用身體動作感受和表現4/4拍的強弱規律。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請同學們觀察一下老師帶來的圖片,有哪位同學可以看圖片給我們講一個小故事。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是透過講故事提高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仔細聆聽歌曲的豐滿音響,對歌曲有初步的感受。

二、教唱歌曲

1.完整聆聽《小船》的範唱,讓學生再次感受4/4拍的韻律,進一步熟悉4/4拍的強弱規律。

2.用哼鳴模唱歌曲旋律。學生有感情的朗讀歌詞,教師帶唱。

3.教師聲情並茂地範唱歌曲,學生輕聲跟唱,學生隨音樂演唱歌曲。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主要是讓學生透過學習歌曲,掌握歌曲的速度和情緒,進一步學習四四拍的節奏韻律,並能聲情並茂地演唱歌曲。

4.熟悉歌曲旋律。

(1)提問:感受歌曲是什麼情緒(從情緒、節拍、速度等方面考慮)?

(2)複習3/4拍號的含義和強弱規律,引導學生學習4/4拍號的含義和強弱規律。

(3)用身體動作感受和表現4/4拍的強弱規律。如第一拍拍手;第二拍手開啟;第三拍拍腿;第四拍手開啟。

三、歌曲處理

1.指導學生演唱好弱起拍,休止符處聲斷氣連,注意倚音的演唱。

2.結束音要唱滿四拍,講解全音符,讓學生了解全音符的形狀和時值。

3.這首歌曲表現的是小主人公感到了家庭的溫暖,父母的關愛,你們覺得我們該用什麼樣的聲音來表達呢?

設計意圖:透過歌曲的練習、分析和對全音符的理解,讓學生從中感受對父母的親情和對家庭的親情,同時也是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

四、小結:

今天我們透過學習歌曲,感受到了家庭的溫暖,父母的關愛,你們覺得我們該用什麼樣的成績來回報你的爸爸和媽媽呢?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課前透視】

這是一篇充滿幻想色彩而又富有時代意義的短文。作者以生動的筆觸,記敘了阿德充滿幸福和快樂的夢境。本文以“夢”爲載體,以阿德乘飛船去火星旅行,與生活在月球上的外婆能電話爲線索,描繪了幻想中的神奇太空世界。本文是連環畫形式的略讀課文,層次清楚,語言生動活潑,內容簡單,易於理解。重點應放在訓練學生默讀課文、粗知文章大意、展開想象,以及藉助圖畫識字等方面。

喜愛幻想是低年級孩子們共有的特點,課文內容符合兒童的年齡實際。教學中應抓住感情朗讀,引導學生在讀中走進阿德的夢境,體會和分享他的幸福與快樂。然後啓發學生結合當前的科學發展,展開豐富的想像,在說“夢”中訓練語言,培養語感。激發學生了解現代科技的興趣和培養科學幻想的意識。

【教學目標】

1、會認12個生字。

2、學習默讀課文,知道課文的大意。

3、培養學生科學幻想意識。

【教學重點】

訓練學生默讀課文、粗知文章大意、展開想象,藉助圖畫識字。

【資訊資料】

生字詞語卡片,課文連環畫,兒歌以及現代科技發展的相關資料。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流程】

〖切入舉偶

1、談話:同學們,你們做過夢嗎?今天我給你們介紹一下小朋友,這個小朋友也做了一個夢,不過他的夢可與你們的夢大不一樣!(板題)

(由學生生活實際出發,啓發學生談話,營造寬鬆的課堂氣圍。實現向課文內容的自然過渡。)

2、觀察:出示航天飛機、飛船或太空的圖片或模型。讓學生觀察,說說對它們的瞭解。教師由此引出世界或我國的科技發展情況。今天讓我們去和文中的小朋友一起去體驗一下現代科技先進水平。

(由學生喜歡的圖片或模型引出科技發展的話題,既實現了內容的過渡,又對學生進行了科技教育的滲透,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

一、識字

1、默讀課文,注意圈出課文中的生字和新詞,再借助拼音讀準。讀前提出要求:不出聲,不指讀。

2、出示生字詞語卡片,檢查自學字詞情況。相機正音,合作交流解決不懂的詞語。

3、學生交流識字情況,鼓勵學生個性化的識字經驗。(教師引導:“婆、屏、型、嗚”等字可以利用熟字的偏旁認記;要注意區別“嗚”和“鳴”;“嘍”是語氣詞,可透過朗讀的語氣來感悟。)

4、出示兒歌,自讀,齊讀,指名讀,鞏固識字:

阿德早起要旅行,乘坐飛船是新型。起飛時間還未到,可視電話傳真情。

電話屏上見外婆,聊起暢銷新車型。預定新車無污染,動力來自太陽能。

飛船嗚嗚長鳴聲,阿德落地未成行。原來未系安全帶,大叫一聲夢驚醒。

(本課只有識字任務而無寫字任各,結合本課重點指導默讀的教學任務,在識字中就對學生的默讀提出要求。並用多種形式鞏固生字的識記,特別是兒歌的引入,還起到感知課文內容的作用,提高了教學效益。)

二、默讀

1、默讀課文,你從課文什麼地方可以知道這是一場夢?默讀前,提出默讀的要求:不出聲,不指讀,速度要適當加快。

2、再讀課文,結合文中的七幅插圖想一想:每個自然段寫的是什麼內容。

3、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分小組討論:阿德夢中的哪些新科技給你留下很深的印象,寫在卡片上。

4、把各組寫有新科技成果名字的卡片貼在黑板上,結合課文內容分組進行讀書彙報。

(本文爲略讀課文,教學重點在指導學生默讀課文,粗知文章大意,因此充分放手指導學生讀書,採取合作學習,抓住重點進行彙報的形式,檢查了學生的學習情況,激發了學生對科技成果的興趣。)

三、朗讀

讓學生根據文中的敘述順序擺好連環畫,分組接讀課文,整體感知全文內容。

四、拓展

1、你認爲阿德的夢有一天會真的發生嗎?從阿德的夢中,自己想到了什麼。

2、說說自己心中的未來世界是什麼樣的,或動筆把心中未來世界的樣子畫出來。

3、課外閱讀科學幻想故事。

(結合課文內容,引發學生想像,激發探索科學奧祕的興趣和願望。培養了學生的想像能力,表現能力,適時地將學生的學習引向生活的大課堂,體現學科整合思想和大語文觀念。)

【伴教錦囊】

〖詞語解釋

移居:改變居住的地方。

污染: 空氣、土壤、水源等混入有害的東西。

預訂:預先訂購。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本文是由語文教案工作室上傳的:《要下雨了》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認識“坡、割”等12個生字。會寫“吧、嗎”等6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在有史以來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初步瞭解“燕子低飛、魚游出水面、螞蟻搬家”與下雨的關係。

【學習重點】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習難點】

初步瞭解“燕子低飛、魚游出水面、螞蟻搬家”與下雨的關係。

【導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提示課題

1、聽錄音,讓學生說說聽到了什麼聲音?

2、同學們聽到這些聲音,知道了什麼?

(板書:下雨了)

3、下雨了,自然界有變化,那麼下雨前,自然界又有什麼變化呢?學習了《要下雨了》這篇課文,同學們就會知道更多的自然常識。

補上課題:

要下雨了。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藉助拼音自由讀課文,把生字用圓圈畫出來。

2、同桌同學互查生字讀音。

3、分段接讀,糾正字音。

三、朗讀課文,感悟文意

1、小白兔是怎樣知道要下雨了呢?

在小組內分角色練習朗讀。

2、燕子、小魚、螞蟻都說了什麼?

分別請扮演這些角色的同學來朗讀。

3、大家替他們想一想:

這時候燕子什麼心情?

讀讀說說,例:

我們正忙着搬東西呢!

李老師正忙着( )!

( )正忙着( )!

3、小魚、螞蟻什麼心情?

請其他的扮演者再讀課文。

4、透過聽讀,大家討論一下:

要下雨了,你知道什麼啦?

5、小白兔知道了嗎?他是什麼做的?怎麼說的?

齊讀最後一段。

6、小白兔的想法前後一致嗎?下雨前,小白兔自己有什麼感覺呢?

7、請學生再分角色朗讀。

8、學了這篇課文,誰能解釋一下:

要下雨了,燕子爲什麼低飛,小魚爲什麼游到水面,螞蟻爲什麼要搬東西?

9、你們還知道下雨前有什麼現象嗎?

四、課後延伸,練習背誦

1、同學們,要下雨了自然界會發生變化,那麼要晴天了自然界又會發生什麼變化呢?請大家去讀課外書,找一找答案。

2、練習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五、實踐作業

1、口頭填空:

⑴ 要下雨了,燕子( )。

⑵ 要下雨了,小魚( )。

⑶ 要下雨了,螞蟻( )。

⑷ 要下雨了,天氣( )。

2、學做小小氣象員,可分別透過觀察燕子、小魚、和小螞蟻預報下雨,還可觀察其他事物,每次都要做好記錄。並評出最佳氣象員。

【板書設計】

天氣很悶

燕子低飛 捉蟲

16、要下雨了 魚游出水面 透氣

螞蟻搬家 防水

第二課時

一、複習檢查

1、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教師出示生字卡,指名抽讀。出示生字卡檢查讀音並組成詞語。

二、分析字形並記憶

1、小組交流運用什麼方法記憶這些生字。

2、說說識記方法:

⑴ 熟字帶生字記憶:

池──潮──溼 悄──消 吃──喊 門──悶

⑵ 加一加記憶:

申──伸 車──陣 華──譁

皮──坡 害──割

⑶ 蟲也可以熟字去部分記憶:

蜂──蟲

3、猜字遊戲。

三、指導書寫

1、描紅尋找關鍵筆畫。

2、教師出示字貼:

學生說出關鍵筆畫,教師描黑。

3、學生臨寫。

4、同桌同學互換課本再寫。

5、展示評價。

四、課堂作業設計

1、看偏旁寫字:

口:( )( )( )

2、讀句子加標點:

⑴ 是要下雨了嗎( )

⑵ 我正忙着捉蟲子呢( )

⑶ 天氣很悶( )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一、走進課文。

1、視頻欣賞歌曲《好一個都江堰》

附:歌詞:

那也不是傳說,那也不是夢幻,那是真實的神話,那是人間的奇蹟。那就是千秋都江堰。好一個都江堰,源頭在四川,奔涌向前,悠悠幾千年。先輩引來都江水,澆灌天下沃野良田。都江的水,靜靜地流,流過歲月,流過滄桑;都江的水,長長地流,流過昨天,流向明天。

世世代代傳承,離不開清泉米糧,祖先奇功偉業,訴說民族的渴望。那就是千秋都江堰。好一個都江堰,功德在人間,中華文明四海傳。古堰揮灑新風采,造福天下萬萬年。都江的水,清清地流,潤了中華,潤了希望;都江的水,滾滾地流,奔向大海,奔向未來。

2、精彩引入:

建築是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如果說故宮是皇權政治的符號,那麼衚衕則是平民生命形態的縮影;如果說布達拉宮是虔誠的宗教崇拜意識,那麼揚州個園則是淡泊雅緻的文人情懷。人類歷史上無數的輝煌文明和不朽文化令人感慨不已,然而,時間流逝,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大多數的奇蹟今天只剩下了一副軀殼,成爲文明的標本。而在中國四川一座不起眼的小城裏,有一座不起眼的水利工程,它以其汩汩清流,從古到今源源不絕地滋潤着成都平原、四川盆地乃至整個的中華民族。一項跨越千年的水利工程,它又承載着什麼文化精義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解讀餘秋雨的《都江堰》。

3、PPT課件播放課文朗讀。

4、記讀雅詞。

驚悸 邈遠 廢弛 汩汩 庇護 濡養 突兀 浸潤 修繕 炫耀

履歷 清朗 騷動 前兆 趨附 震顫 踊躍 喧囂 咆哮 馴順

遴選 浚理 長鍤 韜略 澄徹 勸誡 慰撫 承續 詰問 繁衍

馴服 爽利 儺戲

痛哭流涕 頹壁殘垣 雍容大度 可掬可捧 精神煥發 心魄俱奪

衆目睽睽 金杖玉璽 鐵戟鋼錘 遙相呼應 怦然心動 袞袞諸公

至聖至善 改惡從善 虔誠膜拜 鐘鼓鈸磬 朝朝暮暮 通情達理

風調雨順

二、品讀課文。

1、用小標題概括課文內容。

(一)都江堰的價值

(二)都江堰的水勢

(三)都江堰的建造

(四)都江堰的精魂

2、探究對比手法。

(1)課文將都江堰與哪些事物進行對比?總共進行了幾次大的對比?

三次大的對比

都江堰與長城 都江堰與大海 李冰與帝王諸官

(2)三次對比的目的是什麼?

都江堰與長城:長城的社會功用早已廢弛,而都江堰至今還在爲無

數民衆輸送清流。

都江堰與大海:都江堰把最強悍的生命賦之於規整,賦之於期盼,

賦之於衆目睽睽,顯現出一種更壯麗的馴順。

李冰與帝王諸官:李冰因官位成爲一位實踐的科學家,他以田間老

農的思維進入了最純粹的人類學的思維。

(3)精段揣摩:

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工程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長城爲我們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種人類意志力的驕傲,都江堰的規模從表面上看遠不如長城宏大,卻註定要穩穩當當地造福千年。如果說長城佔據了遼闊的空間,那麼,它卻實實在在地佔據了邈遠的時間。長城的社會功用早已廢弛,而它至今還在爲無數民衆輸送汩汩清流,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華民族。都江堰水流不像萬里長城那樣突兀在外,而是細細浸潤、節節延伸,延伸的距離並不比長城短。長城的文明是一種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種靈動的生活。長城擺出一副老資格等待人們的修繕,它卻卑處一隅,像一位絕不炫耀、毫無所求的鄉間母親,只知貢獻。一查履歷,長城還只是它的後輩。

課文從修建時間、社會功用、延伸距離、文明特徵四方面將長城與都江堰作比較,其中社會功用的比較最根本最重要。這不僅因爲延伸距離、文明特徵等方面的內容依附於社會功用,而且因爲對社會功用的評價是文章的核心內容,這也是在爲第三部分展開文化反思張本。

(4)按照《長城和都江堰》組合要言的方法,女生寫《都江堰與大海》,男生寫《李冰與官僚》。

【PPT課件示例】

都江堰與大海

走近都江堰,天地間開始有些異常,一種隱隱然的騷動,一種還不太響卻一定是非常響的聲音,充斥周際。如地震前兆,如海嘯將臨,如山崩即至,渾身起一種莫名的緊張,又緊張得急於趨附。即便是站在海邊礁石上,也沒有像這裏這樣強烈地領受到水的魅力。海水是雍容大度的聚會,聚會得太多太深,茫茫一片,讓人忘記它是切切實實的水,可掬可捧的水。都江堰的水卻不同,要說多也不算太多,但股股疊疊都精神煥發,合在一起比賽着飛奔的力量,踊躍着喧囂的生命。要看水,切不可忘了都江堰。

李冰與帝王諸官

中國千年官場把一批批有所執持的學者遴選爲無所專攻的官僚,李冰卻因官位而成了一名實踐科學家。這裏明顯地出現了兩種判然不同的政治走向,在李冰看來,政治的含義是浚理,是消災,是滋潤,是濡養。因有過他,中國也就有過了一種冰清玉潔的政治綱領。他以田間老農的思維,進入了最澄徹的人類學的思考。他未曾像別的官僚留下什麼生平資料,只留下硬扎扎的水壩一座,讓人們去猜詳。秦始皇築長城的指令,雄壯、蠻嚇、殘忍;他築堰的指令,智慧、仁慈、透明。歷史上的官僚都成了過眼雲煙,而只要都江堰不坍,李冰的精魂就不會消散,李冰的兒子會代代繁衍。轟鳴的江水便是至聖至善的遺言。

三、感悟語言。

1、你最欣賞課文中的哪個句子?爲什麼?

2、你不理解課文中的哪個句子?

【PPT課件顯示】

餘秋雨散文語言的特色

一、力避熟語,追求個性。

如野山荒漠、頹壁殘垣、濡養、卑處一隅、心魄俱奪、陰氣森森、浚理、邈遠、遊觀、判然不同、心緒懶懶的、腳步散散的、股股疊疊等詞語或改造熟語,或創造新詞,體現了作者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藝術匠心,給讀者以新鮮的感受。另外,冰清玉潔的政治綱領、他的這點學問,永遠水氣淋漓 等體現了作者對語言進行陌生化處理的藝術能力,長城還只是它的後輩、被歲月的淤泥掩埋和以使命爲學校等語言表述則形象幽默,富含哲理。

二、偏愛四字詞,喜歡用整句。

如漸覺滋潤、愈顯清朗、地震前兆、海嘯將臨、山崩即至、急於趨附、陡然一驚、急流浩蕩、大地震顫、有所執持、無所專攻、金杖玉璽、鐵戟鋼錘、鎮於江間和測量水位等四字詞語在文章中聯翩而至,使文章讀來很有氣勢。

三、運用比喻手法。

文章多次使用了比喻手法。以鄉間母親比喻都江堰,以翻越各種障礙的馬拉松健兒比喻吃夠了苦頭也出足了風頭的都江堰水流,以如地震前兆,如海嘯將臨,如山崩即至的連串喻體比喻都江堰的騷動和聲音,以金杖玉璽鐵戟鋼錘比喻權勢等,這些比喻手法的使用都使得文章生動形象。

【課外延伸】

欣賞餘秋雨散文《三峽》片段,體會作者的語言風格:

1、華夏河山,可以是屍橫遍野的疆場,也可以是車來船往的樂土;可以一任封建權勢者們把生命之火燃亮和熄滅,也可以庇佑詩人們的生命偉力縱橫馳騁。可憐的白帝城多麼勞累,清晨,剛剛送走了李白們的輕舟,夜晚,還得迎接劉備們的馬蹄。只是,時間一長,這片山河對詩人們的庇佑力日漸減弱,他們的船楫時時擱淺,他們的衣帶經常薰焦,他們由高邁走向苦吟,由苦吟走向無聲。中國,還留下幾個詩人?

2、李白時代的詩人,既摯戀着四川的風土文物,又嚮往着下江的開闊文明,長江於是就成了他們生命的便道,不必下太大的決心就解纜問槳。腳在何處,故鄉就在何處,水在哪裏,道路就在哪裏。他們知道,長江行途的最險處無疑是三峽,但更知道,那裏又是最湍急的詩的河牀。他們的船太小,不能不時行時歇,一到白帝城,便振一振精神,準備着一次生命對自然的強力衝撞。只能請那些在黃卷青燈間搔首苦吟的人們不要寫詩了,那模樣本不屬於詩人。詩人在三峽的小木船上,剛剛告別白帝城。

【選讀美句】(雜然讀齊聲讀)

1、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長城的數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經完成了一個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規模從表面上看遠不如長城宏大,卻註定要穩穩當當地造福千年。如果說長城佔據了遼闊的空間,那麼,它卻實實在在地佔據了邈遠的時間。長城的社會功用早已廢弛,而它至今還在爲無數發衆輸送汩汩清流。有了它,旱澇無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國,每當我們民族有了重大災難,天府之國總是沉着地提供庇護和濡養。因此,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華民族。有了它,纔有諸葛亮、劉備的雄才大略,纔有李白、杜甫、陸游的川行華章。

2、它的水流不像萬里長城那樣突兀在外,而是細細浸潤、節節延伸,延伸的距離並不比長城短。長城的文明是一種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種靈動的生活。長城擺出一副老資格等待人們的修繕,它卻卑處一隅,像一位絕不炫耀、毫無所求的鄉間母親,只知貢獻。一查履歷,長城還只是它的後輩,它就是都江堰。

3、海水是雍容大度的聚會,聚會得太多太深,茫茫一片,讓人忘記它是切切實實的水,可掬可捧的水。這裏的水卻不同,要說多也不算太多,但股股疊疊都精神煥發,合在一起比賽着飛奔的力量,踊躍着喧囂的生命。這種比賽又極有規矩,奔着奔着,遇到江心的分水堤,刷地一下裁割爲二,直竄出去,兩股水分別撞到了一道堅壩,立即乖乖地轉身改向,再在另一道堅壩上撞一下,於是又根據築壩者的指令來一番調整

4、他當然沒有在哪裏學過水利。但是,以使命爲學校,死鑽幾載,他總結出治水三字經深淘灘,低作堰、八字真言遇灣截角,逢正抽心,直到20世紀仍是水利工程的圭臬。他的這點學問,永遠水氣淋漓,而後於他不知多少年的厚厚典籍,卻早已風乾,鬆脆得無法翻閱。

5、一位現代作家見到這尊塑像怦然心動,沒淤泥而藹然含笑,斷頸項而長鍤在握,作家由此而向現代官場袞袞諸公詰問:活着或死了應該站在哪裏?出土的石像現正在伏龍觀裏展覽。人們在轟鳴如雷的水聲中向他們默默祭奠。在這裏,我突然產生了對中國歷史的某種樂觀。只要都江堰不坍,李冰的精魂就不會消散,李冰的兒子會代代繁衍。轟鳴的江水便是至聖至善的遺言。

四、課文總結。

與其說《都江堰》是在寫都江堰,不如說是在寫李冰;與其說是在寫李冰,不如說是在寫一種文化。

都江堰是樸實無華的,宛如一位只知奉獻,毫無所求的鄉間母親;李冰是求真務實、爲民造福的一任太守,他有着堅定的信念,執著的精神和一份令人欽佩的責任感。在中華民族的五千年文明史上,正是有了都江堰這樣默默無聞的大批工程,有了李冰這樣爲民請命的無數仁人志士,我們的民族才得以延續,中華的文明才得以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