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抓住細節》教學設計

作爲一名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抓住細節》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抓住細節》教學設計

《抓住細節》教學設計1

讀一讀印發的的學生作文片段,看看是否做到了抓住細節進行描寫,根據下面的提示做出修改。

提示:

1.修改時,注意寫一些能表現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或心理特點的細節。

2.帶上自己的情感。比如讚賞或厭煩某個人,可以在語氣和用詞上有所體現,也可以直接寫自己的評價。

3.將修改後的作文和原文比較一下,體會修改後的優點。

三、綜合實踐:

我們的記憶中總會有許多難忘的時刻。所謂難忘,可能是驚喜、興奮、有趣、也可能是慚愧、尷尬、甚至是難堪。回憶自己一個難忘的時刻,並以《的那一刻》爲題,寫一篇作文。不少於500字。

提示:

1.橫線上填入的詞語,應指發生在短時間內的令你難忘的事情。

2.回憶那一刻的細節或場面,要運用細節描寫,再現當時的情景,寫出真情實感。

《抓住細節》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調動學生的閱讀經驗,揣摩細節描寫在作品中的作用。

2.感悟細節,鼓勵學生交流,評析細節描寫。

3.讓學生養成觀察的習慣,留心生活,發現生活中的細節之美,從而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學會熱愛生活。

 【教學過程】

一、回顧課文,初步感知

1.匯入主題。

同學們,我們的語文課本是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裏面充滿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在本學期學過的課文中,哪個人物最讓你記憶猶新?這個人物的哪些舉動,哪句話語,哪副表情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學生自由說,教師相機點撥。燈片中儲存五種細節描寫的課文範例。

外貌描寫:《少年閏土》 動作描寫:《老人與海鷗》 語言描寫:《詹天佑》

心理描寫:《窮人》 神態描寫:《唯一的聽衆》

3.提出細節概念,並強調細節描寫能夠使我們筆下的人物生動起來。

4.出示《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的課文插圖,回憶課文中的細節描寫,體會細節描寫對於表現人物的作用。

二、插圖描摹,深入體會

1.出示《頂碗少年》插圖,學生觀察後完成細節描寫片段。

2.學生完成後交流。

3.總結:同學們,抓住細節描寫讓你們筆下的頂碗少年變得生動,彷彿讓我們置身於雜技表演的現場,感受到緊張的一幕。

三、回顧習作,遷移鞏固

1.回顧本學期習作,交流成功的細節描寫。請同學們認真默讀這些細節描寫,看看你最欣賞哪位同學的作品。

2.學生交流。說一說欣賞的理由。

3.自主修改作文中的片段。請你選擇一處細節描寫進行修改,爭取讓你筆下的人物活起來。

4.修改後交流。側重談自己的修改思路或感受。

5.小結:今天這堂課,我們透過創作和修改細節描寫,體會到了抓住細節描寫能讓筆下的人物生動起來,人物特點會更加鮮明。課後同學們可以嘗試修改其餘寫人的文章,老師會進行二次批改。

文海拾貝

俞維遠長得虎頭虎腦,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兩顆惹人喜愛的小虎牙,額頭上還有一撮長長的劉海。江湖人稱“魚頭”。

——摘自《少年“魚頭”》 作者:盧興琦

我一個不小心,腳被開水燙了。我緊閉雙眼,不斷呻吟,一臉苦色地坐在地板上。馬翼飛見了,急忙把我扶起來,不慌不忙地把我的腳放進冰水桶。過了一會兒,他用布輕輕擦乾了我腳上的水,小心翼翼地幫我纏上紗布。

——摘自《樂於助人的好朋友》 作者:吳瑞生

快上科學課了,可是同學們都還在教室裏,只聽高鈞濤大喊一聲:“同志們!衝啊!爲戰士們報仇!”一邊喊還一邊拿起書做了個衝鋒的動作。

—— 摘自《快樂活寶》 作者:朱雨涵

表妹一見碗裏堆積如山的蔬菜,便擺出一副厭惡的樣子,苦着小臉瞪向“幕後黑手”——我姑姑。“不好好吃飯,不準吃零食!”妹妹一見不妙,立刻低下頭默默扒飯,像只溫順的小貓咪。

——摘自《我的表妹》 作者:張蔚

醫生在我手臂上綁了一根橡膠管,不緊不慢地給針管按上針頭。我的汗珠不停地往下掉,我多麼希望那地獄般的時刻不要降臨,時間可以永遠停止。

——摘自《抽血記》

《抓住細節》教學設計3

學習目標

1.瞭解細節描寫及其常見類型,認識細節描寫在塑造人物形象中的作用。

2.訓練學生怎樣捕捉典型的細節來表現人物的性格特點。

3.訓練學生學會描述細節,突出人物的形象特點。

教學過程:

一、匯入與前練:

欣賞一幅圖片:董卿主持時跪着談話

回想文學作品中你印象很深的一個人物,並說說印象最深的某個點。

二、授新與鑑賞

探究(一):細節描寫及其作用

課文示範

1.今天我們老師穿上了那件漂亮的綠色禮服,打着皺邊的領結,戴着那頂繡邊的小黑絲帽。(都德《最後一課》)

2.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歐陽修《賣油翁》)

3.那天我又獨自坐在屋裏,看着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地飄落。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史鐵生《秋天的懷念》)

4.父親坐在綠蔭裏,能看見別人家高高的臺階,那裏有幾棵柳樹,柳樹枝老是搖來搖去,卻搖不散父親那專注的目光。這時一片片旱菸霧在父親頭上飄來飄去。(李森祥《臺階》)

〖指津〗細節描寫是對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現對象的細微刻畫。細節描寫往往起到以小見大、畫龍點睛,突出人物性格形象。

細節描寫的分類:根據表現內容,細節描寫可以大致分爲肖像細節、語言細節、動作細節、事件細節、景物細節等。

肖像細節是指對人的身材容貌服飾以及表情等典型特徵的細微刻畫。專門對臉部細微表情的描寫又稱神態描寫。

小練習(一):說說下段話中的細節描寫及其所起的作用。

有一天,我在家聽到打門,開門看見老王直僵僵地鑲嵌在門框裏。往常他坐在蹬三輪的座上,或抱着冰傴着身子進我家來,不顯得那麼高。也許他平時不那麼瘦,也不那麼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兩隻眼上都結着一層翳,分不清哪一隻瞎,哪一隻不瞎。說得可笑些,他簡直像棺材裏倒出來的,就像我想像裏的殭屍,骷髏上繃着一層枯黃的幹皮,打上一棍就會散成一堆白骨。

探究(二)怎樣捕捉細節

課文示範:

例1:今天我們老師穿上了那件漂亮的綠色禮服,打着皺邊的領結,戴着那頂繡邊的小黑絲帽。(都德《最後一課》)

例2: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歐陽修《賣油翁》)

例3:那天我又獨自坐在屋裏,看着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地飄落。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史鐵生《秋天的懷念》)

例4:“掃開一塊雪,露出地面,用一隻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篩來,下面撒些秕穀,棒上系一條長繩,人遠遠地牽着,看鳥雀下來啄食,走到竹篩地下的時候,將繩子一拉,便罩住了。

例5:一到夏天,睡覺時她又伸開兩手兩腳,在牀中間擺成一個“大”字。

例6:父親坐在綠蔭裏,能看見別人家高高的臺階,那裏在這幾棵柳樹,柳樹枝老是搖來搖去,卻搖不散父親那專注的目光。這時一片片旱菸霧在父親頭上飄來飄去。

〖指津〗怎樣捕捉細節

要學會調動各種感官觀察世界。真實的細節來源於對生活的認真觀察,發現人事物的本質特徵和獨特之處。用心靈捕捉記錄外物帶給我們的感悟、養成反思,醒悟的良好習慣。才能寫出鮮活動人的細節。

《抓住細節》教學設計4

說說你在生活中體驗到的有關“母愛“或”父愛“的一個細節。

探究(三):怎樣表述細節

課文示範:

例1:他的腳板寬大,裂着許多幹溝,溝裏嵌着沙子和泥土。父親的這雙腳是洗不乾淨的,他一般都去凼裏洗,拖着一雙溼了的草鞋唿嗒唿嗒地走回來。

例2:有一天,我在家聽到打門,開門看見老王直僵僵地鑲嵌在門框裏。往常他坐在蹬三輪的座上,或抱着冰傴着身子進我家來,不顯得那麼高。也許他平時不那麼瘦,也不那麼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兩隻眼上都結着一層翳,分不清哪一隻瞎,哪一隻不瞎。說得可笑些,他簡直像棺材裏倒出來的,就像我想像裏的殭屍,骷髏上繃着一層枯黃的幹皮,打上一棍就會散成一堆白骨。

例3:那天早上父親天沒亮就起了牀,我聽着父親的腳步聲很輕地響進院子裏去。我起來時,父親已在新屋門口踏黃泥。…………那時已經是深秋,露水很大,霧也很大,父親在霧裏。父親頭髮上像是飄了一層細雨,每一根細發都艱難地挑着一顆乃至數顆小水珠,隨着父親踏黃泥的節奏一起一伏。晃破了便_滾到額頭上,額頭上一會兒就滾滿了黃豆大的露珠。

〖指津〗

遵循“聚焦、分解、還原、放大”的原則,把記錄的素材加工創造爲具體可感的畫面。

寫好細節應注意:

1.細緻觀察,寫出真實感受。

2.細節貴精,突顯典型性格。

3.寫“活“人物,語言生動,簡潔。

《抓住細節》教學設計5

【知識目標】

1、懂得什麼是細節描寫,在作文中有何作用。

2、學會賞析細節描寫的好處。

【能力目標】

掌握細節描寫的寫作方法,將細節描寫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善於觀察、發現生活中的細節,留心生活中的細節之美,激發寫作興趣,學會熱愛生活,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

教學重點:

1、調動學生的閱讀經驗,揣摩細節描寫在作品的作用

2、感悟細節,鼓勵學生交流,評析細節描寫

教學難點:

學會運用細節描寫刻畫鮮活的人物

教學方法:

感受法討論法練習法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題引入

米開朗琪羅在雕刻和繪畫時速度都很慢,總是花許多時間,在那裏沉思、推敲、琢磨,他在完成作品時,連雕像的眼神、膚色和肌肉線條都力求完美。這個例子告訴我們:任何完美都是細節上完美組合而成的。

那麼什麼是細節描寫呢?首先運用你的想象合理擴展一句話,恰當地添加動作、表情、神態、語言、心理等將這句話的內容充實起來。

她罵他懦夫

她罵他道:“你真是一個懦夫”(添加語言)

她用手指着他的鼻子罵道:“你真是一個懦夫”(添加動作)

她早已被氣得渾身顫抖,臉色鐵青,怒睜杏目,用手指着他的鼻子罵道:“你真是一個懦夫”(添加神態)

其實她早已被氣得渾身顫抖,臉色鐵青,但她還是在不斷的告誡自己:不要失態、不要罵人!最終她實在是忍不住了,於是怒睜杏目,用手指着他的鼻子罵道:“你真是一個懦夫”(添加心理)

二、感受細節描寫

學生思考自由討論、交流,教師點撥、歸納

明確:所謂細節描寫是指文學作品中對人物動作、語言、神態、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觀、場面氣氛等細小環節或情節的描寫。使讀者如見其人,如睹其物,如臨其境。

細節描寫在刻畫人物性格、豐滿人物形象、連接故事情節、豐富作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生動的細節描寫,有助於折射廣闊的生活畫面,表現深刻的社會主題。

三、比較品讀,感悟方法

既然細節描寫能使人物鮮活起來,那麼,怎樣把這些細節形諸於筆,讓他們形象可感呢?接下來一起欣賞幾個經典片段,想一想作者是怎樣把他們寫得生動,富有感染力的。

方法一精用動詞

“掃開一塊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篩來,下面撒些秕穀,棒上系一條長繩,人遠遠地牽着,看鳥雀下來啄食,走到竹篩底下的時候,將繩子一拉,便罩住了。”(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這段文字摘自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裏寫冬天下大雪捕鳥的情景,一連串的動詞準確生動的刻畫了捕鳥的過程,表現了百草園給“我”帶來的樂趣。我們再來看一個片段:

“他不回答,對櫃裏說,“溫兩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錢。”

“我溫了酒,端出去,放在門檻上。他從破衣袋裏摸出四文大錢,放在我手裏,見他滿手是泥,原來他便用這手走來的。”(魯迅《孔乙己》)

這是《孔乙己》中最精彩的細節,“排”字表現出孔乙己的出手闊綽,動作幅度大是爲了在別人面前顯示有錢,是他虛榮心的體現;而後一個“摸”字則表明他身世的落魄,經濟的拮据,即便如此,周圍人還是戳他的痛處,表現了世人的麻木不仁。這種表現細節描寫的方法是:精用動詞。

方法二:巧用修飾語

(過渡)巧用修飾語是塑造人物形象,達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好的作品能感人肺腑,它是功不可沒的。我們再看一個片段(出示PPT)

“那隻羚羊哪兒去啦?”媽媽突然問我。

媽媽說的羚羊是一件用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藝品。那是爸爸從非洲帶回來給我的。它一直放在我桌子角上。這會兒,我的心怦怦地跳了起來,因爲昨天我已經把它送給我的好朋友萬芳了。[3]

“爸爸不是說給我了嗎?”我小聲地說。

“我知道給你了,可是現在它在哪兒?”媽媽的目光緊緊地盯着我。我發現事情不像我想的那麼簡單。

“我把它收起來了。”

“放在哪兒了?拿來我看看。”媽媽好像看出我在撒謊。因爲我站在那兒一動不動,低着頭不敢看她。

“要說實話……是不是拿出去賣啦?”媽媽變得十分嚴厲。

“沒有賣……我送人了。”我覺得自己的聲音有些發抖。

“送給誰了?告訴我。”媽媽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

“送給萬芳了,她是我的朋友。”

“你現在就去把它要回來!”媽媽堅定地說,“那麼貴重的東西怎麼能隨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不!”我哭着喊了起來。

(摘自張之路《羚羊木雕》)

從“突然”的發問,到我的心“怦怦地”跳、“小聲地”回答,到媽媽“嚴厲”而“堅定”地讓我要回羚羊木雕,這一串修飾詞生動表現了我的委屈和媽媽的強勢。

方法三:巧妙的運用修辭,即比喻、擬人、誇張、反覆等修辭手法,對事物加以淡妝濃抹,能使語言增亮增色,提高文章品味給人以美感。

“老栓也向那邊看,卻只見一羣人的後背,頸項都伸得很長,彷彿許多鴨,被無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魯迅《藥》)

這一細節,是用比喻的手法來描寫一羣麻木的、不覺悟的人們,在冷漠地觀看劊子手殺害革命者情景的。比喻生動形象,真如浮雕一般現於讀者眼前。自己的同胞慘遭殺戮,人們卻無動於衷,像看與自己毫不相干的街頭熱鬧似的,令人傷心痛心。作者那強烈的憤懣及“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熾烈情懷在這一細節中,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

總之,好的細節描寫,就猶如一座座精美的靈魂,有了它才能使人物性格鮮明,形象栩栩如生。今天老師只是拋磚引玉教會大家其中的三點,下課之後大家可以對這個問題做進一步的探索,相信同學們一定可以超越自我。

四、描繪細節,表現親情

①學生寫作:

請以“難忘那一幕”爲題寫一個片段,抒寫你與親人相處時,最難忘的情景。(注意運用細節描寫。)

②修改習作。

細緻地對同桌習作進行修改。

③學生回答,師生交流。

④(總結):細節描寫之所以能產生這樣的效果,就是因爲描寫特別細膩,能抓住人物的具體特徵,把人物最感人的特徵表現出來,從而感動讀者。

五、結語:

同學們,其實我們的生活是一個一個片段的組合,更是點滴親情的凝聚,作文來源於生活,更來源於生活中的細節,讓我們擦亮眼睛,用心捕捉生活中細節,去描摹去刻畫,再現原汁原味的生活,讓親情的細節之花在生命中綻放,在筆尖永駐芳華

板書設計:

細節描寫

精用動詞

巧用修飾語

妙用修辭

《抓住細節》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理解細節描寫的含義,感悟細節描寫在作文中的運用效果。

2、學習細節描寫的方法。

3、讓學生養成細心觀察的習慣,留心生活,體驗生活,發現生活中細節之美,從而熱愛生活。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揣摩細節描寫的作用。

2、學會進行合適的細節描寫來反映生活或描寫人物。

難點:

1、學習細節描寫的方法。

2、激發情感,用恰當的細節描寫把對生活、社會、人生的真實、獨特的感受進行形象的表達。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火眼金睛辨身份

2、猜猜他是誰。(出示對孫悟空的細緻描寫,然後出示對一個同學的大衆化描寫。)

一個個傳神的細節,猶如人體身上的細胞,沒有了它,人就失去了生命;文章少了細節,人物形象就失去了血肉和神采。因此我們作文時應注重從細處着手,爲文章增添神韻。

出示課題:抓住細節

二、明確定義

細節描寫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細微而又具體的典型情節,加以生動細緻的描繪,它具體滲透在對人物、景物或場面描寫之中。它是最生動、最有表現力的手法,是作者精心的設定和安排,不能隨意取代。

三、感悟細節

l、例文呈現:出示甲文

愚人節那天,英語課代表告訴我,老師叫我去她辦公室背英語課文,我的心慌起來,但又懷疑是他人的愚弄,最後我還是去了。我走進了辦公室,迎面正碰上英語老師的目光,裏面充滿了責備,我喊了一聲“張老師”,張老師點了下頭,只是“嗯”了一聲,我不知如何是好。

學生點評發言,提出修改方法。

教師總結:如,接到通知時“我”有怎樣的心理活動,“我”是怎麼走進辦公室的?英語老師的目光是怎麼樣的,看到那樣的目光我又有什麼感受,我是怎麼“喊”老師的,老師點頭的神態如何,“嗯”一聲的語調如何,“我”又有什麼樣的心理活動,這些都是可以展開描寫的。

2、出示乙文。

愚人節那天,大家都有些心不在焉,惶惶欲動,我也在尋機下手,想要享受節日的感覺。第二節課下課的時候,英語課代表告訴我,老師叫我去她辦公室背英語課文。我還沒有練習背誦呢,這下我的心懸了起來,心跳得像在打鼓。但又懷疑是他人的愚弄,此消息是真是假,我的大腦在緊張地判斷。我站在座位上猶豫不決,心始終不能平靜下來。最後我懷着一顆忐忑不安的心走進了辦公室,迎面正碰上英語老師的目光,那裏面沒有了往日的慈祥可親,而是充滿了責備。於是一陣恐懼襲上心頭。我只好勉強地笑一笑,喊了一聲“張老師”,連聲音都有幾分顫抖了。張老師皺了皺眉,鼻孔裏“嗯”了一聲,臉朝向別處。我的心又是一陣緊縮:我犯了什麼錯嗎?老師要考我課文嗎?我緊張地等待着……不知如何是好。

學生對比點評,大家交流討論,進行評析。

教師小結評析結果:如:

(1)細節描寫恰當。例如:英語老師皺了皺眉,於是“我”的內心襲上一陣恐懼,描寫真切。

(2)用詞比較恰當。例如“忐忑不安”一詞就寫出了作者面對老師眼裏的責備,當時那種不知道自己犯了什麼錯的七上八下的心理。

(3)人物描寫細膩。例如“我”經歷此事的幾處心理描寫,如寫心懸起來,心跳得像打鼓、心緊縮等很鮮活。又如寫勉強一笑、顫抖的聲音,既細膩又傳神。

四、明晰方法

討論:如何寫好細節?

1、教師實驗演示:“小銀元落地”,學生認真觀察,口進行描寫。

2、對比分析:

例句:有個小銀元落在地上。

有個小銀元,從桌上滾下來,落在地上丁丁當當地跳着。

問題:

(1)你認爲哪一個句子好?爲什麼?

(2)第句比第句增加了一些內容,說說第句增補了哪些內容。

小結:這種逐步擴充的方法,我們給它取一個名字叫步步追問法。

上面追問的實際情況如何?可以透過演示實驗瞭解到,在寫作時,你不可能凡事都能親自演示一番,實際狀態只能透過聯想和想象,使其合情合理,這個過程我們又給它取名爲想象延伸法。

寫人時,要使文章具體形象,僅有上面兩種方法還是不夠全面的,比如,描寫人物肖像時,還得對人的某一部位、某個方面進行精細描繪,我們又把這種描寫方法叫作局部細寫法。

(一)具體人物——抓特徵,顯個性

肖像包括人物的容貌(面容長相,如五官等)、身材(高、矮、胖、瘦)、衣着(穿着打扮)和表情(喜、怒、哀、樂)。

具體形象:步步追問+想象延伸+局部細寫。

例:我看見一個小姑娘,年齡不大,長得很瘦,穿得也很差。(試用“細寫公式”修改)

1、步步追問:(1)“小”到什麼程度?(2)怎麼個“瘦”法?(3)穿得怎麼個“差”法?

2、想象延伸、局部描寫(略)。

3、用“細寫公式”把句子改爲:

我看見一個小姑娘,只有八九歲光景,瘦瘦的蒼白的臉,凍得發紫的嘴脣,竹枝似的手臂,竹竿一樣的腿。頭髮很短,穿一身很破舊的衣褲,光腳穿一雙草鞋。

(二)抽象感情——動用感官

害怕、高興、慚愧、傷心等情緒,都是看不到,摸不着的,這是抽象的。寫抽象的文章,可從看、聽、感、想、做五個方面,調動各種感覺器官,藉助肖像、動作、神態、語言各個方面的描寫,寫準寫活人、景、物的形、聲、味、質、感等要素。

例:《我的煩惱》——爸媽常在晚上出門,我一個人待在家裏,非常害怕。晚上一人在家,實在可怕,非常非常的可怕。這種可怕是文章所寫不出來的。啊!晚上看家,太可怕了,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事。可怕,可怕,真是可怕。

那時候:

1、我的眼睛看到什麼?(看)

2、我的耳朵聽到什麼?(聽)

3、我的心裏感到什麼?(感)

4、我的腦子裏想到什麼?(想)

5、我有沒有采取什麼行動?(做)

修改後:爸媽上街去了,我一個人待在家裏。當我看到行人從窗外走過的黑影(看),或是聽到廚房裏傳來“砰砰”的聲音(聽),我便以爲小偷來了,嚇得說不出話來(感)。假如小偷來了,他會把我綁起來,用毛巾把我的嘴塞住,不讓我喊叫,然後偷我家的錢,搬走我家的電視機(想)。我不敢捉小偷,所以跑進臥室裏,鎖起了房門,躲在被窩裏(做),在被窩裏,我一直祈禱:爸媽,趕快回來吧(想)!

(三)巧用修辭

運用比喻、擬人、誇張等修辭,可以增強語言的生動性,變抽象爲具體,變無形爲有形,變平淡質樸爲文采斐然。

例:她微笑的時候,那黑得像黑櫻桃似的眼珠兒睜得圓圓的,閃出一種難以形容的愉快光芒。

她腰彎得幾乎成爲駝背,肥肥胖胖,可是舉動卻像一隻大貓似的輕快而敏捷,並且柔軟得也像這個可愛的動物。

方法小結:1、具體人物——抓特徵,顯個性

2、抽象感情——動用感官

3、巧用修辭

五、實戰演練

根據你平時測驗時的觀察(或體驗),把下面一段話改成具體描寫的文段,100字左右。

例1:昨天英語測驗,我幾次想拿出書來看,由於老師看得緊,都沒有成功,最後一次還被老師發現了,我覺得很不好意思。

例2:可怕的英語考試開始了,平時上英語課挺“瀟灑”的我,一時毛了手腳,這時突然想起了救命稻草——英語課本。但此時,嚴肅的“老英”的兩隻眼正像激光似的在教室內掃射呢!我的心怦怦直跳。“唉,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我一咬牙,慢慢地將英語課本從課桌裏拖了出來。“某某,幹什麼?!”只聽“老英”一聲斷喝,我羞得差點鑽到老鼠洞裏去。

總結:本節課我們學習了細節描寫,知道了細節描寫的作用,希望大家在今後寫作文的時候不要忽視作文中的細節描寫,當然更不要忽視生活中平凡而細小的事情。作文因爲細節而充滿神韻,生活因細心而異常美麗。讓我們時時刻刻擁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

例文參考

讓我感動的那一刻

窗外是淺青色的黎明,殘餘的夜色不曾褪去,草木在夏日的暖風中更加濃密茂盛。

期中考試剛剛結束,期末的激戰又面臨眼前。炎熱的狂流更讓人平添幾分焦躁。忽然,一股濃郁的飯香沁人心脾,悄悄走到廚房門前,我發現母親正在爲我煮粥。

聽到有腳步聲,母親慢慢轉過身來,對我微笑。我清晰地看見,她的臉上有細密的汗珠,額前的髮絲已經被汗水浸溼,她輕輕擡起一隻胳膊,爲自己拭去汗珠。片刻過後,母親爲我盛了一碗熱氣騰騰的綠豆粥,遞給我說:“天太熱,特意爲你煮了綠豆粥,慢慢喝吧,別燙着。”便轉身去收拾廚房裏的東西。我看見母親的後背似乎已經溼透,儘管她穿得很單薄。頓時只覺得有一種熱熱的東西在眼中要涌出來。

凝視着這一碗綠豆粥,只見碗中綠寶石般的豆子如同灑在銀河天際的點點星光,令人味蕾生津。我先用嘴脣輕輕觸碰,感知綠豆的溫度,再用牙齒撞進它清香柔軟的懷裏,用舌尖輸送進它的清爽潤滑的軀體,然後便感覺到我的味蕾一點點通透感知。慢慢嚥下去的瞬間,我的身體便一點點地褪盡疲憊,我的心靈彷彿一寸寸地清除掉心浮氣躁……我何止是在品一碗綠豆粥,更是在母愛的.氣息中,暢遊在“接天蓮葉無窮碧”的水波之上,一時間,頓覺神清氣爽。

當我滿懷欣喜吃完一碗的時候,擡頭的瞬間,卻發現母親正在凝視着我,她額頭的汗水緩緩地滑出曲折的印痕,飽含着幾分憔悴,幾分疲憊。我知道,那是一位母親爲了一位學子的付出。時光點滴逝去,窗外的陽光毫無保留地射進屋內,爲母親的畫面襯上了金色的背景。

頓時,感動如潮水般涌來,心兒朝着陽光顫動,慚愧的波濤幾乎將要把我淹沒。是母愛的陽光在我的,心中照耀下來,一直暖到心靈的深處。歲月塵埃,時光易逝,而母愛的濃情永遠不會褪去。

母愛是一碗綠豆粥,濃濃的親情如花般融在其中;母愛是天空,包容着我的成長;母愛是一本鉅著,讓我終生盡情拜讀。

【句段賞析】

第一段環境描寫爲下文母親爲“我”煮粥作鋪墊。

第三段母親煮粥:外貌、動作、語言的細節描寫刻畫出一位爲孩子甘願奉獻操勞的母親形象。

第四段“我”喝粥:動作、心理的細節描寫生動傳神地表現出對綠豆粥的喜愛之情,以及“我”感受到母愛後的感動。

抒情、議論深化了母愛的偉大這一主題。

[總評]

1、精雕細刻,情深意濃。一碗濃濃的綠豆粥,飽含着深深的母愛。作者對母親的刻畫知膩傳神,一個擡手擦汗的動作,一句簡單的話語,便刻畫出一位爲孩子甘願奉獻操勞的母親形象,平淡中的生活畫面,盡顯母愛的偉大。

2、動作傳神,感受至深。如何描繪母愛,不是在於情感的抒發,而在於細膩動作的展現。考生以喝粥的細節描寫,生動傳種地表現出對綠豆粥的喜愛之情,令人感動。第四單元寫作:怎樣選材

《抓住細節》教學設計7

一、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寫作要求是“抓住細節”,這一單元的寫作目的是指導學生抓住細節,刻畫人物,表達情感。教材中首先指出什麼是細節描寫;接着列舉《阿長與<山海經>》中的例子幫助學生更好理解;然後透過回憶學過的課文內容,簡短記錄記憶深刻的細節的方式,更好的體會細節描寫的作用;最後提示學生細節描寫要注意的問題:要學會抓住真實、典型、生動的細節進行描寫,才能更好地表現事物特徵或作者情感。

二、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的寫作類型主要以寫人敘事的記敘文爲主,他們雖然有小學六年寫作經驗的積累,但是缺少對人物、生活細緻的觀察。記敘事件不具體,很籠統,描寫人物和寫景狀物時,不會抓住細微處具體刻畫,造成文章空洞,缺少細節,不能很好刻畫人物,表達情感。因此,對學生進行細節描寫的指導與訓練尤爲重要。

三、教學目標

1、瞭解細節描寫及常見類型,理解細節描寫在寫作中的作用。

2、學習捕捉生活的細節,描寫生動的細節。

3、在寫作中運用細節描寫來表達情感。

四、教學重點

掌握幾種細節描寫的方法並會運用。

五、教學難點

學會運用典型、生動的細節來表達真情實感。

六、教學準備

學案:人物描寫分析材料

七、教學時數

一課時

八、教學過程

(一)對比句子——明確什麼是細節描寫

導語:請同學們讀兩個句子,幫助老師判斷哪一句更好。

句子1:烈日當空,火熱的太陽炙烤着大地,熱極了。

句子2:烈日當空,火熱的太陽炙烤着大地,道路兩旁的莊稼熱得低下頭,彎下腰;河裏的水燙手;地裏的土冒煙。

出示任務:1、你認爲哪一個句子好?爲什麼?

2、第2句比第1句增加了一些內容,說說增補了哪些內容?

3、什麼是細節描寫:細節描寫是對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現對象的細微而具體的刻畫。

小結:根據表現內容,細節可以大致分爲肖像細節、語言細節、動作細節、景物細節等。大家之所以認爲第二個句子好,正是因爲與第一個句子相比較,第二句對周邊景物進行了更加細緻的描寫,更好表現了天氣的炎熱。因此,要想更好表情達意,抓住細節描寫是非常重要的。

(二)欣賞典型細節描寫——體會細節描寫作用

1、有一天,我在家聽到打門,開門看見老王直僵僵地鑲嵌在門框裏……他面色死灰,兩隻眼上都結着一層翳……他簡直像棺材裏倒出來的,就像我想象裏的殭屍……

2、父親頭髮上像是飄了一層細雨,每一根細發都艱難地挑着一顆乃至數顆小水珠,隨着父親踏黃泥的節奏一起一伏。晃破了便滾到額頭上,額頭上一會兒就滾滿了黃豆大的露珠。

3、嘗射於家圃,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

出示任務:請同學們欣賞以上帶有細節描寫的語段,並說一說分別運用了什麼細節描寫,這些細節描寫好在哪裏,有什麼作用。

反饋指導:

1、作者對老王來送香油和雞蛋時的動作、肖像細節進行描寫,寫出了作者當時驚訝又有些害怕的心態,爲後文表達內心的愧怍做了很好的鋪墊,這種真實的感受,讓讀者也彷彿置身文中,令人難忘。

2、作者對父親踩黃泥的細節描寫,很好地表現了父親的勤勞能幹。

3、作者描寫了賣油翁觀看陳堯諮射箭的表情和動作,只用了“睨之”和“但微頷之”兩個語句,就惟妙惟肖地表現出人物的態度和心理,非常精彩。

小結:細節描寫有很重要的作用,在寫人記事的文章裏,如果沒有細節描寫,就沒有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物。細節描寫是塑造人物形象,彰顯人物個性的關鍵。在寫景的文章裏,細節描寫能更好地突出景物的特點,起到以小見大、畫龍點睛的作用。

(三)回憶生活細節——總結細節描寫方法

請同學們說說你曾經留心過的生活細節。當我冬夜苦讀時,母親爲我送來熱騰騰的奶茶,這是一個愛的細節;當我不小心犯錯時,父親的手掌憤怒舉起又輕輕落下,這是一個愛的細節;當我____________時,老師(同學、父母……)_____________,這是一個愛的細節。

出示任務:回憶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討論細節描寫的方法。

指導反饋:

1、善於仔細觀察身邊的人和物,用心去感悟。發揮想象和聯想,做生活的有心人。

2、寫人記事的時候,要抓住人物的特徵,善於運用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神態等描寫方法。

3、用心靈捕捉身邊的一人一事一物,養成反思、省悟的習慣,在描寫中滲透個人獨特體驗。

(四)學習細節描寫方法——學會運用

1、那天,他在雪地裏罩住了一隻小鳥。

課文示例:他掃開一塊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篩來,下面撒些秕穀,捧上系一條長繩,人遠遠地牽着,看鳥雀下來啄食,走到竹篩底下的時候,將繩子一拉,便罩住了。

出示任務:先讓學生比較後分析總結其中的方法,教師引導補充。

指導反饋:這段文字增加了許多動詞,從而把整個捕鳥的過程描寫得細緻、生動、到位,這種方法就是——細化動作,延長過程

學以致用:她好不容易捉住了一隻蝴蝶,一不小心又讓蝴蝶飛了。

出示任務:細化動作,延長過程,具體寫出動作的過程。

提示:細化“好不容易”“捉住”的過程。給學生5分鐘時間寫完,分組交流,推薦,全班展示優秀的細節描寫片段。

2、我看見一個小姑娘,年齡不大,長得很瘦,穿得也很差。

提示:(1)“小”到什麼程度?(2)怎麼個“瘦法”?(3)穿得有多“差”?

課文示例:我看見一個小姑娘,只有八九歲光景,瘦瘦的蒼白的臉,凍得發紫的嘴脣,頭髮很短,穿一身很破舊的衣褲,光腳穿一雙草鞋。——《小桔燈》

指導反饋:這段文字之所以寫得生動,是因爲作者抓住特徵,步步追問,在細微處駐足,這也是我們在寫作時要學習的。

學以致用:請抓住人物特徵,給下面的句子加上細節描寫:

那天,迎面走來了一位老爺爺,他彎着腰,拖着笨重的身子在風中慢慢走着。

提示:老爺爺什麼樣子?可以扣住他的臉、頭髮、眼睛等外貌特點來展開細節描寫。

3、出示任務:下列語段的細節描寫都很成功,分析作者運用了什麼方法才寫得這麼生動吸引人?

(1)除夕晚上,兒子、孫子都來到她身邊,她滿臉皺紋都舒展開了,就像盛開的菊花瓣,每根皺紋裏都洋溢着笑意。

(2)三個月後,小草莓結出了果實,小小的果實竟然壓彎了枝頭,但纖柔的莖並不生氣,興奮地揹着自己的碩果炫耀着:“看,這是我的果實。”

(3)那抹夕陽紅,如絲綢般掛在天邊,好似隨風飄舞的仙女,令我如醉如癡。

指導反饋:巧妙運用比喻、擬人、誇張等修辭手法,使語言更加具體生動,展現人、事、物的特徵,更好地表情達意。

出示任務:運用至少一種修辭手法刻畫細節,使下面的語句更加充實生動。

小草發芽了。

學生寫完後分組交流。

(五)牛刀小試

出示任務:讀一讀前兩個單元寫的作文,看看是否做到了抓住細節進行描寫。根據提示,做出修改:

(1)修改時,注意寫一些能表現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或者心理特點的細節。

(2)帶上自己的情感。比如讚賞或厭煩某個人,可以在用詞或者語氣上有所體現,也可以直接寫自己的評價。

(3)將修改後的作文和原文對比着讀一下,體會修改後的優點。

指導反饋:完成修改後小組內交流,教師指導學生關注修改前後的不同,然後每個小組推選一名修改最成功的同學參與全班展示,教師引導學生總結修改成功的方法。

小結:同學們,大千世界中的美無處不在,我們要有一雙敏銳的眼睛,更要有一顆善感的心靈,發現生活中每一細微處的美,做一位具有豐富情感,細膩筆觸的幸福之人。

(六)作業:我們的記憶中總會有許多難忘的時刻。所謂難忘,可能是驚喜、興奮、有趣,也可能是慚愧、尷尬、甚至是難堪。回憶一個自己難忘的時刻,並以《的那一刻》爲題,寫一篇作文。不少於500字。

(七)板書設計:

抓住細節

細心觀察細化動作,延長過程以小見大

用心感悟抓住特徵,步步追問畫龍點睛

運用修辭,充實生動

標籤: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