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一個消逝了的山村教學設計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我們應該怎麼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一個消逝了的山村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個消逝了的山村教學設計

一個消逝了的山村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目標

瞭解作者,培養學生結合語境理解文句的能力。

2、過程和方法目標

運用文字研習的學習方式。能夠根據教師設計的問題品讀文章,涵詠主旨,理解馮至先生在文中體現的富有現代意味、帶有生命色彩的感性認識。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領會作者對自然萬物不事喧譁、靜默、守恆和執着樸實的生命價值意義的抒寫,珍愛自然,珍愛生命。

二、教學重難點

1、理解作者怎樣透過“草木之間”這種平凡的自然,去懷想一個消逝了的山村的。

2、領悟文章中描寫意象的豐富內涵(也即具體的“介質”)

三、教學課時數

2課時。這是一篇散文。馮至作爲寫內心世界和自然風景的“最偉大的抒情詩人”,這篇文章也充滿了詩性的風采,對生命和自然的認識充滿哲理,對學生的生命教育具有重要啓發意義,故安排2課時爲佳。

四、教學過程設計

(一)預習:瞭解馮至及其文學創作特徵

預設目的:讓學生對馮至作爲一個獨特的文化生命體有一個整體感知。這一設計涵蓋了“共性知識”——作者介紹(掌握文學常識:知人論世),但指向性更明確,且隱含歸納思維的訓練。(給予學生的資料:《馮與里爾克》、馮至的詩歌《有加利樹》《鼠麴草》)

(二)課堂教學過程

1、速讀全文,解決兩個小問題:

①說說作者是透過什麼途徑來懷想消逝了的山村的?結合文字,找出一句具體話語。

預設目的:將關鍵句作爲本文理解的鑰匙。化難爲易:引導學生從文字中探尋作者的寫作思路,找出第四自然段中“只有在草木之間感到一些它們的餘韻”一句。

課文的1—3小節在文章中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

預設目的:回顧前文,培養學生對文章的整體把握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感受文氣、文脈、文意,進一步深入理解文字,從而深入理解馮至的行文之美。

2、精讀文段(5—10)。說說作者具體透過哪些介質來懷想消逝了的山村?

預設目的:這一環節的設計,是針對本課的重難點——對文中意象的解讀(具體的介質)。①引導學生從文字中探尋作者的心靈密碼,透過觸摸具體的語言文字,接近作者的心靈;②溪水(水源)、鼠麴草、菌子、有加利樹、風夜中的嗥聲、消失了的鹿羣,都是作者藉以懷想消逝了的山村的具體介質,在對每一個意象的解讀中,引導學生對自然的純潔、堅強、美好、崇高、威嚴、溫情的理解,以及對自然的感恩和敬畏。從而整體地理解文字、理解作家。

爲提升學生對馮至在文中的具有豐富內涵的意象的理解能力,在第5小節,可以進行示範性的解讀。因時間原因,僅舉一例“這清冽的泉水,養育我們,同時也養育過往日那村裏的人們。人和人,只要是共同吃過一棵樹上的果實。共同飲過一條河裏的水。或是共同擔受過一個地方的風雨,不管是時間或空間把他們隔離得有多麼遠。彼此都會感到幾分親切,彼此的生命都有些聲息相通的地方。”透過對眼前泉水的描寫,想象逝去的山村也曾一樣被同樣的泉水養育,巧妙的將過去現在聯繫起來。另外,古典詩詞的引用,也進一步增強了文章的文化內涵。這一環節更有可能激發學生的個性閱讀,透過學生的個性解讀,跳出“共性知識”圈,培養學生的文化表現力

③思考歸納(朗讀第11自然段):在風雨如晦的時刻,我踏着那村裏的人們也踏過的土地,覺得彼此相隔雖然將及一個世紀,但在生命的深處,卻和他們有着意味不盡的關聯這,到底是怎樣的一種“關聯”呢?

這“關聯”是多方面、多重意味的。如小溪的水源:“我們感謝它。若是沒有它,我們就不能在這裏居住。那山村也不會曾經在這裏滋長。這清冽的泉水,養育我們,同時也養育過往那村裏的人們。人和人,只要是共同吃過一棵樹上的果實,共同飲過一條河裏的水,或是共同擔受過一個地方的風雨,不管是時間或空間把他們隔離得有多麼遠,彼此都會感到幾分親切,彼此的生命都有些聲息相通的地方。”正是這種存在主義的“關聯”觀,使得這篇散文具有特別的思想深度、厚度,一些看似無“關聯”,實則有緊密內在“關聯”的自然和人事、動物、植物,都構成了給人以許多啓示的有機的藝術品。

④可補充介紹“風雨如晦”:文章寫於1942年,戰火紛飛的年代裏,更需要這種恆久的平靜和美麗來支撐人們活下去,珍愛生命,珍愛自然。

預設目的:透過學生對文章的總體感悟,深入探討,結合馮至“同時使我‘看’植物不亢不卑,忍受風雪。享受日光,春天開它的花,秋天結它的果,本固枝榮,既無所誇張,也無所愧恧……那真是我們的好榜樣”這句話,再次領悟作者運用多種意象表達出的豐富情感。

(三)課外延伸

1、將預習材料中馮至的兩首詩歌和文章進行對照閱讀,進一步瞭解馮至善於在“平淡的日常生活裏發現了詩”(朱自清語)的風格。

2、平常的事物一旦成爲馮至筆下的對象,便具有了靈動的生命韻味與鮮活的生命氣息。比如,第1-2自然段中幾次出現的“路”該作何解?

一個消逝了的山村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瞭解馮至生平,及其文學成就,社會評價。

2.品讀文章,涵詠主旨,理解馮至先生在文中體現的富有現代意味。

3.學習結構特徵,體會優美散文的語言特色,琢磨它們的修辭技巧。

核心素養

語言建構與運用:分析散文的結構特徵,體會散文的語言特色。

思維發展與提升:領悟文中意象的豐富內涵。

審美鑑賞與創造:感受作者珍愛自然、珍愛生命、共創美好家園的思想感情。

文化傳承與理解:培養珍愛自然、珍愛生命的意識。

重點:

理解馮至先生在文中體現的富有現代意味。

難點:

體會優美散文的語言特色,琢磨它們的修辭技巧。

課前準備

1、指導學生完成預習

2、製作課件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現代散文家餘秋雨先生曾在他的散文集《千年一嘆》中說過這樣的一句話:大自然的景物有百分之一能寫進歷史,千分之一能成爲景觀,萬分之一能激發詩情。這就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大自然的神奇瑰麗之處。她繁富繽紛,延往續來,既孕育了萬物生靈,又滋潤了人類靈魂。古往今來,無婁文人墨客面對那即使是隻有萬分之一才能激發詩情的景物,寄懷感慨,與自然同悲喜、共哀樂。這一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近作家馬至,聆聽他與自然的心靈碰撞。

二、寫作背景

本文是作者馮至寫於1942年的一篇散文。本文涉及“人與自然”這一人文母題,屬於“感悟自然”類的散文,表現了人對大自然的審美感悟和哲思。它是一篇典型的形散神不散的散文,結構明晰,主旨多元。

三、作者介紹

馮至(1905-1993)。原名馮承植,河北涿州人,現代著名詩人。1921年考入北京大學,1923年後受到新文化運動的影響開始發表新詩。1927年4月出版第一部詩集《昨日之歌》,1929年8月出版第二部詩集《北遊及其他》,記錄自己大學畢業後的哈爾濱教書生活。1941年他創作了一組後來結集爲《十四行集》的詩作,影響甚大。馮至的小說與散文也均十分出色,小說的代表作有20年代的《蟬與晚秋》《仲尼之將喪》,四十年代的《伍子胥》等;散文則有1943年編的《山水》集。魯迅稱他是“中國最爲傑出的抒情詩人”。他的散文也寫得清新明澈,別具一格。

四、題目解說

《一個消逝了的山村》說明作者認爲山村是有生命的,雖然形體已不存在,但我們仍能在草木之間感受到它的餘韻。

五、層次結構

本文共分爲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點出作者居住的山村隱藏着一段興衰史,引發讀者關注平凡的山水。

第二部分(第4-8段)作者由眼前景生髮了聯想和啓示,抒發了特的人生感悟。

第三部分(第9-11段)總括自然風物給作者的啓迪,事物在生命的深處有着某種關聯。

六、全文分析

1、作者開篇從人們進入人口稀少的森林或草原的感受寫起,有什麼作用?

明確:

①以“總覺得它們在洪荒時代大半就是這樣”等感受襯托山林的荒寂;

②“其中可能發生的事蹟,不外乎空中的風雨,草裏的蟲蛇,林中出沒的走獸和樹間的鳴鳥”與下文山村豐富且充滿生命力的景物形成鮮明的對比;

③“絕不會問道:這裏也曾有過人煙嗎”爲下文交代“這裏實際上有過村落”做鋪墊。

2、文章第2段中說“我在那條路上走時,好像是走着兩條道路:一條路引我走近山居,另一條路是引我走到過去”,這句話有什麼含義?

明確:

一條路通向現實,一條路連接歷史,小山村是連接點。在小山村裏,我們能讀到一切。

3、第5段最後一句作者引用詩句“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有何巧妙之處?

明確:

引用詩句使文章富有文采,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底蘊。這兩句詩表明人和人之間,不管是時間或空間把他們隔離得有多麼遠,彼此的生命都有些聲息相通的地方。

4、文章中作者舉了“一個村女在山頂上縫什麼”的事例,意在表現什麼?

明確:

少女從形象到氣質,都像鼠麴草,像鼠麴草一樣謙虛、純潔、美好,小小的生命捨棄浮誇,但都擔負了一個偉大宇宙生命的全部祕密。

5、怎麼理解第11段中“風雨如晦的時刻”的內涵?

明確:

“風雨如晦的時刻”指1942年,即作者寫作本文的那一年,那是充滿動盪與浩劫的一年。作者的感悟帶有濃厚的時代色彩,寄子了珍愛自然、珍愛生命、珍愛和平以及共創人類美好家園的願望,這也是作者寫作本文的用意所在。

6、作者描繪了哪些風物作爲感懷的載體?

明確:

由小草感悟到生命的寧靜之美;由彩菌感悟到生命的美好;由有加利樹感悟到生命的渺小;由野狗的嗥叫感悟到生命對於疾苦的恐懼;由麂子的嘶聲感悟到死亡的可怕。

7、作者抒發了什麼樣的人生感懷?

明確:

文章寄予了作者珍愛自然、珍愛生命、共創和平家園的美好願望。

8、文章結尾,作者說“這一切,給我的生命許多滋養”。聯繫全文,概括說明消逝了的山村給了作者哪些生命的滋養?作者說“但在生命的深處,卻和他們有着意味不盡的關聯”,你如何理解?

明確:

(1)①消逝了的山村提供了養育作者的物質條件;②消逝了的山村讓作者學會了謙虛、純潔和堅強;③消逝了的山村讓作者懂得了生命的美好與崇高。

(2)①作者認爲人與人,只要有相聯繫的事物,不管時空的間隔有多遠,彼此的生命都有聲息相通的地方。②如今土地上的一切曾經以坦白和恩惠對待那消逝了的山村。③現今居住的山村同樣給作者的生命以許多滋養。

七、中心思想

作者選取了一個已經消逝了的山村的自然風物,疊加豐富的想象,把一個山村的過去和現在交替呈現在讀者面前,賦予對自然、對人生的獨特感悟,讓人生髮出時空變幻、物是人非的慨嘆,寄予了作者珍愛自然、珍愛生命、共創和平家園的美好願望。

八、寫作特點

(1)營造豐富意象。

本文注重象、情、理的有機融合,由意象構成意境,大大地拓展了表現的時間和空間,具有極大的情感張力。作者最爲偏愛的山村意象有“路”“小溪”“鼠麴草”“彩菌”“有加利樹”等,這些意象是富有生命色彩的,作者透過這些意象,勾勒出一個充滿生命活力和原始野性的山村意境。

(2)凸顯鮮明畫面。

作者選取了最典型、最有表現力、最能體現山村環境的景物,用簡約、流暢的筆觸進行勾勒,描繪出了一幅幅鮮明的畫面,如體現寧靜之美的村女放羊圖和充滿熱鬧生機的雨後採菌圖。

(3)兼用多種表達方式。

本文以描寫爲主,但又把議論綴於其中,還不時插入抒情等,看似有些散漫,但整體卻不失法度。文章通常是由眼前景物生髮聯想,引發感悟,在結構上回環往復,首尾一貫,顯示出種從容舒展又嚴謹完整的藝術面貌。

(4)賦予哲思理趣。

在本文中,馮至由眼前之景,回眸歷史,觀照現實,使生命跨越了時空,闡發了對人生的感慨,表達了對存在意義的思考,流露出沉重的歷史感。

九、補充資料

馮至名言警句

社會在變,許多人都變得不成人形,但我深信許多事物沒變。

人之可貴,不在於任情地哭笑,而在於怎樣能加深自己的快樂,擔當白己的痛苦。

它們融容自得,彷彿與死和解了。

用急躁等待將來,用後悔回顧過去,都等於獨立覈算現在。

不要覺得一切都已熟悉,到死時撫摸自己的面板,發生了疑問,這是誰的身體。

你像是一個燦爛的春,沉在夜裏,寧靜而黑暗。

十、總結全文

本文寫於1942年抗日戰爭最艱難的時期,作者透過對消逝了的山村旺盛的生命力和美好的景物的描寫,抒寫了作者對滋養自己的美好家園的熱愛之情,表達了作者珍愛自然、珍愛生命、珍愛和平以及共創和平家園的美好願望。

佈置作業

有人說,《一個消逝了的山村》是寫“靈魂裏的山川”的散文,表現了作者“哥特式”的詩性的生活態度,即思想和靈魂超越現實的喧囂,執着於對純粹精神和藝術世界的追求。你是否同意這種觀點?請說說你的理由。

課後訓練

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1~4題。

我是一條小河

馮至

我是一條小河,我無心從你的身邊流過,

你無心把你彩霞般的影兒投入了河水的柔波。

我流過一座森林,

柔波便蕩蕩地把那些碧綠的葉影兒

裁剪成你的衣裳。

我流過一座花叢,

柔波便粼粼地把那些彩色的花影兒

編織成你的花冠。

最後我終於流入無情的大海,

海上的風又厲,浪又狂,吹折了花冠,擊碎了衣裳!

我也隨着海潮漂漾,漂漾到無邊的地方;

標籤:山村 教學 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