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小學語文蠟燭教學設計

篇一:《蠟燭》教案

小學語文蠟燭教學設計

《蠟燭》教案

教學目的:

1、分析品味重點語句,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2、分析人物動作描寫,體味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

3、感悟本文真摯感人的人性美。

教學重點:透過分析人物動作描寫,品味感受人物豐富的情感世界。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來上第三課《蠟燭》。你們應該都用過蠟燭吧,那我考考你們:我們經常什麼時候、什麼場合用到蠟燭?(提問:讓學生思考後回答)

【明確】蠟燭在不同的場合和不同的時間都代表不同的寓意。比如:我們過生日,家裏辦喜事時要用蠟燭-----這裏蠟燭起着烘托喜慶氣氛、祝福的作用;當發生意外事故,家人親朋好友不幸逝世時,人們點蠟燭是用來寄託懷念、哀思。此外, 我們由“蠟燭”還可以聯想到人們常常借蠟燭歌頌教師的奉獻精神(“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借蠟燭烘托出久別重逢的情意與溫馨(“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借蠟燭寫離別(“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蠟燭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寓意,那麼這篇課文爲什麼以“蠟燭”爲題,有什麼深意呢?帶着這個問題,我們一起來學習這篇課文。

二、作者以及文體簡介:

西蒙諾夫,前蘇聯作家。1934年開始寫作。1938年畢業於高爾基文學院。1939年任軍事記者,以後一直從事戰爭題材的創作。曾任《文學報》主編、《新世界》雜誌編委、《文學俄羅斯》報編委、蘇聯作協副總書記和書記處書記等職。主要作品有劇本《我城一少年》、《俄羅斯人》、《俄羅斯問題》,詩集《友與敵》,長篇小說《日日夜夜》,三部曲《生者與死者》等。1949年訪問中國,並於次年出版了描寫中國人民進行解放戰爭的《戰鬥的中國》一書。其中作品《我城一少年》《俄羅斯人》《日日夜夜》《俄羅斯問題》《友與敵》均獲斯大林獎金,《生者與死者》獲列寧獎金。

通訊是記敘文體的又一實用文體,包括人物通訊、事件通訊等。它和新聞一樣,要求及時準確地報道現實生活中有意義的人和事(時效性),但報道的人和事比新聞更具體更系

統,注重故事性和生動性。通訊在真人真事的基礎上,根據表現主題的需要,對材料進行精心的選擇和合理的安排,努力寫出人物的思想,突出事件的本質意義。

《蠟燭》是一篇戰地通訊。

三、整體把握,感知課文:

1、戰爭是殘酷的、野蠻的,它帶給人類的是屠殺、是毀滅。同學們請看下面這些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圖片。當看完這些圖片時,也許你們就會對這篇課文會有更深刻的理解了。

2.自由朗讀:讀懂大意,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提問:文章寫了一件什麼事?或者 本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明確:本文的主要事件是寫一位蘇聯青年紅軍戰士,爲解放南斯拉夫而犧牲,一位南斯拉夫婦女不忍其暴屍戰場,不顧年老體弱,艱難地將其掩埋,並將珍藏了45年的兩支結婚喜燭點燃在戰士墳頭,悼念烈士表達敬意。文章主題讚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國戰鬥的友誼,歌頌了南斯拉夫人民對蘇聯紅軍的深厚感情。

3、這是一篇戰地通訊,它主要是記敘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嗎?

時間:1944年9月19日

地點:貝爾格萊德的薩伐河

人物:老婦人瑪利·育乞西、紅軍戰士契柯拉耶夫

事件:一位蘇聯紅軍戰士在南斯拉夫國土上犧牲了(原因),南斯拉夫母親不顧槍林彈雨,以驚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經過),最後拿出自己唯一珍愛的結婚花燭點在烈士的墳頭,悼念烈士表達敬意(結果)。

4、讀了課文後,你感受到了什麼?

這是一首讚美詩,一曲頌歌,讚美反法西斯同盟國各國戰鬥的友誼,謳歌南斯拉夫人民對蘇聯紅軍的深厚感情。

四、探究寫法,揣摩感悟:

1 、再讀全文,文中哪些地方讓你感動?請你爲大家朗讀一下,並說說令你感動的原因。 提示: 炮火連天,環境危險

年老體弱,掩埋艱難

掩埋形式,情同母子(跪吻嘴脣、前額)

燃起蠟燭,意義特殊(珍藏45年的結婚喜燭)

徹夜守墳,陪伴烈士

3.目的尋讀:爲了突出某種形象、某種感情,作者往往會對有些內容反覆交代和描寫。文章對哪些內容進行了不厭其煩的反覆描寫? 理解這樣寫的目的是什麼?

對德軍炮火的11次描寫

對蠟燭的6次描寫

對黑圍巾的4次交代

對老婦人動作的反覆描寫(3次“爬”、3次“跪”)

提示: 對炮火的多次描寫,爲人物活動設定了一個典型環境,寫出了德軍的殘忍瘋狂,突現了老婦人的不顧生死、臨危不懼。

在一個特殊的環境、特殊的氛圍中,反覆描寫蠟燭有着特殊的意義。燭光,象徵着紅軍烈士的生命之光,寄託着南斯拉夫人民對紅軍烈士的哀思,是兩國人民用血肉凝結的深厚情誼的象徵。

“黑色的大圍巾”表沉痛哀悼的莊重情感,寫出了老婦人對犧牲的蘇聯紅軍戰士的跨越國界的深沉而強烈的母親般的愛。

三次“爬”寫出了老婦人年老力衰;三次“跪”寫出了行動不便的老婦人對犧牲的蘇聯紅軍戰士的深痛哀悼。

4、透過這麼反覆的描寫,表達了老婦人一種什麼樣的情感?

文中老婦人對烈士的情感可概括爲“敬愛”和“哀痛”,談談你對此的理解。

老婦人飽受法西斯侵略之苦,滿懷深仇大恨,她渴望解放、和平,她對蘇聯紅軍充滿敬意;戰士犧牲,她心情無比沉痛,她爲紅軍戰士的英雄氣概所激勵,變得無所畏懼,進入一種忘我境界,不顧安危,出入炮火,獻出心愛之物,徹夜守墳。

本文讚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國的戰鬥友誼,歌頌了南斯拉夫人民對蘇聯紅軍的深厚感情。

第二課時

一、揣摩語句,體味文章豐富的意蘊:

1.“做好了墳堆後,老婦人就從她那大圍巾底下,摸出她離開地窖的時候揣在懷裏的東西,這是一支大蜡燭,是45年前她結婚的喜燭,她一直捨不得用,珍藏到今天。”爲什麼要對這支蠟燭的來歷做補充說明?

補充說明這支蠟燭非同尋常的意義,表現了老婦人給紅軍戰士獻出的是一份最珍貴的感情。

2.“老婦人對着這燭光,坐在墳邊,一動也不動,兩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圍巾。”這裏又提到圍巾的顏色,有什麼特殊的意味?

黑色,表示沉痛哀悼的莊重情感,這一着色,渲染了肅穆氣氛,表達了老夫人的哀悼之

情。

3.“這一點火焰是不會熄滅的。它將永遠燃着,正像一個母親的眼淚,正像一個兒子的英勇,那樣永垂不朽。”怎樣理解這句話?

“這一點火焰”是指那微弱的燭光,“不會熄滅”、“永遠燃着”是有象徵意義的。象徵着老婦人對烈士的敬意,象徵着紅軍戰士爲了和平而獻出了生命;也象徵着兩國軍民的感情,象徵着一個母親對兒子的深情厚誼——這是人類最美好的情感,不分國界,情同母子。

4.“即使是在這個當兒,老婦人也沒有說話,她不過擡起眼睛來,朝這些脫了帽的肅立着的人們看了一眼,十分莊重地對他們深深一鞠躬;然後,把她的黑色大圍巾拉直了,顫巍巍地走了。”怎樣理解這句話?

這句話描寫了老婦人的動作。雖然沒有說話,但是此時她的心理是極爲複雜的,有對烈士犧牲的哀痛,也有對紅軍戰士的敬意。因爲她飽受法西斯的侵略之苦,對侵略者懷有深仇大恨,所以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對這些爲了南斯拉夫人民幸福而奉獻了自己全部生命的戰士,她深懷敬意,所以她對紅軍戰士莊嚴地“深深一鞠躬”。

5.“在炮火燒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彎了的鐵器和燒死了的樹木中間,那爲南斯拉夫母親的惟一珍愛的東西――她的結婚的花燭――還是明晃晃地點在一個蘇聯青年的墳頭。”這段文字如果寫成“在方場上,老婦人的蠟燭還是明晃晃地點在契柯拉耶夫的墳頭”好不好,爲什麼?

不好。原句勾畫了經戰爭破壞後的環境,勾畫了燭光的背景,“炮火燒焦了的土地”“炸彎了的鐵器”“燒死了的樹木”,控訴着法西斯強盜對人類文明的踐踏。原句再次點出這支蠟燭的非常來歷,足以表現南斯拉夫人民對紅軍烈士至高無上的感情。原句不寫老婦人和烈士的名字,而說“南斯拉夫母親”和“一個蘇聯青年”,揭示這種感情的意義,是兩國軍民感情的集中表現,這種感情達到了母子情深的境界。

九、課堂小結:

這篇文章反映了二戰時期法西斯陣營將人類拖入深重的苦難,反法西斯陣營的各國軍民在埋葬法西斯強盜的戰鬥中結下了深深的情誼。在這場正義的戰爭中,各國人民用血肉鑄成了堅固的城牆,許多感人肺腑的形象,令人難忘。

“蠟燭”是光明的象徵,是奉獻的象徵,一支小小的蠟燭將穿透戰爭的陰霾,燃亮在世界和平的前夜。《蠟燭》是一首讚美詩,一曲頌歌,這首頌歌將永遠迴盪在熱愛和平的世界人民的心頭。讓我們爲紅軍烈士致哀,讓我們用行動表達對南斯拉夫母親的崇敬之情吧!我們熱愛和平,我們期盼着世界遠離戰爭,人類遠離罪惡的那一天。

三、佈置作業:

文章中的老婦人始終沒有說一句話,豐富的內心活動都是透過她的動作表現出來的。試揣摩倒數第四段,設想一下文段中表現的老婦人的心理活動,並用一二百字寫下來。

篇二:3、蠟燭公開課教案

在第二次大戰後期,蘇聯紅軍從北往南對德國法西斯進行反攻,幫助被德國佔領的歐洲各國人民進行民族解放。

蘇聯紅軍幫助南斯拉夫人民解放首都貝爾格萊德時發生的一個故事。蘇聯有一位作家叫做——西蒙諾夫,把這個故事作爲通訊寫了下來。

《新聞兩則》——新聞,消息。

《蠟燭》——通訊

異:消息——概括性報導事實,通訊——完整詳細報導事實。消息語言簡潔樸實,通訊講究文采,語言形象,鮮明生動。

同:以敘述爲主,議論少。

蘇聯紅軍幫助南斯拉夫人民解放首都貝爾格萊德時發生的一個故事。蘇聯有一位作家叫做——西蒙諾夫,把這個故事作爲通訊寫了下來。這篇通訊的題目叫做——蠟燭。

二、.匯入:

蠟燭,曾是人們常用的照明工具,在黑暗中,一點昏黃的光往往勾起人們內心深處的情感,勾出無限遐想。於是,無論中外,都有許多詩文以蠟燭爲題。例如,李商隱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借蠟燭歌頌教師的奉獻精神 。李商隱<巴山夜雨>“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烘托出久別重逢的情意與溫馨。。現在,蠟燭已失去它本身的實用價值,但我們仍常用它來寄託某種情感:喜慶,或是憂傷??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西蒙諾夫的《蠟燭》更是抒寫了一種人類最美好的情感,純潔而又令人震撼。 三.閱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小組交流,指名回答)

字音字形: 1、拂曉(fú xiǎo)6段:天快亮的時候

2、瓦礫(wǎ lì)8段:破碎的磚瓦,

3、地窖(dì jiào )9段:貯藏用的地坑或地下室

4、鞠躬(jū gōng)41:對人表示恭敬的禮儀

5、顫巍巍(chàn wēi wēi)41:顫抖的樣子

6、肅穆(sù mù)42:嚴肅恭敬。指人的態度、神情很莊嚴等。

1.速讀課文,然後再用一句話概括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本文描寫一個南斯拉夫老婦人冒着炮火,掩埋一位蘇聯紅軍的遺體後,將珍藏多年的喜燭點燃在烈士墳頭靜靜陪伴到拂曉的感人故事。 (明確:南斯拉夫老婦人冒着生命危險埋葬蘇聯紅軍烈士)南斯拉夫,1929年-2003年建立於南歐巴爾幹半島上的國家,1992年-2003年間被塞爾維亞征服之各小民族紛紛獨立建國,此國家逐漸解體。

2.學生朗讀課文,把握文章的記敘要素。

時間: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4年9月19-20日( 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 )

地點:貝爾格萊德的薩伐河上一座橋前的方場

人物:老婦人瑪利?育乞西、蘇聯紅軍士兵契訶拉耶夫

起因:五個紅軍要去偷襲薩伐河上的一座橋,而其中一名戰兵(契訶拉耶夫)犧牲在必經的一塊方場上。

經過:老婦人掩埋士兵

結果:一位南斯拉夫母親的喜燭點在蘇聯士兵的墳頭,悼念烈士表達敬意

3.梳理文章思路:從敘事過程看,全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1-7)講紅軍戰士偷襲犧牲。

第一層(1)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布爾格萊德實際上已經拿下來了,這是從紅軍的角度上說的,指的是蘇聯紅軍已經快把德國趕出去了布爾格萊德)

第二層(2-7)士兵犧牲的原因和過程,爲下文老婦人的深情舉動做準備。(我們看看戰爭狀況怎麼樣——第2段只有一顆樹還沒有倒下,好像有一雙魔手把它的上半身削去了,單留着一人高的下半截。——敵人炮擊方場上的情景,反映了戰爭的殘酷和激烈,表現了法西斯強盜對人類文明的踐踏,既渲染了氣氛,也爲下文戰士的傷亡和犧牲做了襯托。

第7段——敵人的炮火一直轟到太陽落山——再次交代戰場上環境的危險,爲下文做鋪墊。。)

正是因爲環境太兇險,連長接到命令軍,第二天拂曉攻佔那座橋,這時候不必搬契柯拉耶夫的屍體,明天攻下橋後搬。(班排連營團師軍團長、軍團長、有軍團政委、總參謀長、政治部主任、政委(毛主席)、總司令(朱老總)中央軍委主席、軍委)

第二部分(8-31)講老婦人冒着炮火掩埋烈士。這一部分是全文的核心。

第一層(8-10)交代殘酷的戰爭造成的老婦人可憐的生活經歷。(第9段,老婦人住在什麼樣的地方——地窖,入口是——磚瓦半掩着的一個黑洞,老婦人爲什麼住在地窖裏——戰爭,是戰爭使她沒有容身之所,對戰爭無比憎恨)

第二層(11-27)老婦人埋葬士兵的過程。當她發現有一位紅軍戰士已經犧牲在方場時,她決定去埋葬這位紅軍烈士。14段——可是附近一帶——砸死了,環境描寫,寫出了老人孤苦伶仃,也暗示戰爭給南斯拉夫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17段,“輕輕理好了他的頭髮,又又費了很大的勁,把他那一雙早已僵硬的手臂彎過來,交叉地覆在他的胸前。輕輕——老婦人對戰士犧牲的痛心和疼愛;交叉地——使英雄保持英雄的姿態,體現老婦人對烈士的敬重。這一段有很多動作描寫——穿、翻、看見、理、彎、坐——對年輕戰士的哀憐、嘆息。接下來寫老婦人兩次”休息“,23段路並不遠,一共不到10步,可是她太衰老了,不得不坐下來休息了3次。她已經筋疲力盡了,又坐在那裏休息了好久。

描述細緻,老婦人每一步都很吃力。25段老婦人跪到死者旁邊,用手在死者身上畫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脣和前額。——老婦人安葬烈士的儀式很具體。28自然段——老婦人摸出揣在懷裏的東西——兩個詞語相互呼應,說明老婦人把這支蠟燭藏的很深,只能用手去摸索嚞拿出來。說明她很珍惜這支蠟燭。課後習題第二題的第一問: 1.做好了墳堆後,老婦人就從她那黑色的大圍巾底下,摸出她離開地窖的時候揣在懷裏的東西,這是一支大蜡燭,是45年前她結婚的喜燭,她一直舍

不得用,珍藏到今天。(爲什麼要對這支蠟燭的來歷做補充說明?) 1.補充說明這支蠟燭非同尋常的意義,表現了老婦人給紅軍烈士獻出的是一份最珍貴的感情。

2.老婦人對着這燭光,坐在墳邊,一動也不動,兩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圍巾。(這裏又提到圍巾的顏色,有什麼特殊的意味?)

2.黑色,表沉痛哀悼的莊重情感,這一着色,渲染了肅穆氣氛,表達了老婦人的哀悼之情。

這一層多次寫到炮火在離老婦人很遠的地方響起來(18、20、24、30段),寫出了德軍的殘忍瘋狂,突出了老婦人的不顧生死、臨危不懼,突出了老婦人在炮火中種種行爲的感人力量。

發現烈士並掩埋烈士。

第三層(27-31)點燃蠟燭,守護烈士。

第三部分(32-42)老婦人的英雄行爲感動了紅軍戰士。

這一部分開頭照應了第一部分連長的決定——攻下橋再埋葬契柯拉耶夫,可是他們找不到烈士的屍身,後來戰士們發現了那個墳堆,還要燃着的蠟燭,他們知道戰士是被埋葬在這裏了,然而戰士們怎麼也想不到是一位老婦人爲這位烈士安葬的。34段——這時候指當紅軍佔領了那座橋的時候。40段的這時候——紅軍戰士圍着墳堆靜默的時候。她默默地走過那些紅軍戰士的身邊,在墳旁跪下,從黑色大圍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蠟燭來。這一支和墳上快點完的那一支一模一樣,顯然是一對。老婦人蹲下身去拾起那蠟燭頭,把那新的一支點着了,插在那老地方。——動作描寫,老婦人莊重而鄭重的動作表現了她對烈士的哀思和敬意。 她站起來的時候,行動很困難,離她最近的紅軍士兵小心地把她扶了起來。一方面表示老婦人是在極其虛弱的情況下埋葬紅軍戰士的,表現了這位南斯拉夫母親對蘇聯紅軍戰士最崇高最熱烈最真摯的情感,另一方面也歌頌了蘇聯紅軍對他的體貼和關切。

41段,她又送了一隻蠟燭,並且爲它點燃,臨走是十分莊嚴地對他們深深一鞠躬,雖然沒有說一句話,但是此時無聲勝有聲,老婦人當然明白紅軍戰士是爲了解放南斯拉夫而在這裏戰鬥,在這裏犧牲的。他心裏懷着對他們的崇敬與仰慕之情,既表示感謝又表示表達敬意。又提到了黑色圍巾——黑色給人沉重肅穆之感。

第四部分(43-44)再現並讚美蠟燭的火焰。

43自然段,作者特別強調“南斯拉夫母親”和“蘇聯青年”這兩個國別,表達

了情同母子的這份愛是跨越國界的,44段也是結尾最後兩句歌頌了南斯拉夫母親對蘇聯紅軍最崇高、最熱烈、最誠摯的感情,這種感情不分國界,情同母子。 這個蠟燭的火焰不會熄滅——不會熄滅的只是蠟燭的光嗎——紅軍戰士的精神之光,是南斯拉夫人民對紅軍烈士的哀思,是量過人民的友誼之光。

四.具體分析

1.默讀課文,找出令你感動的一個片段進行交流,並且說出爲什麼。

事件感人的因素:

1)環境危險,炮火連天——想到老婦人不顧生死。

2)年老體弱,掩埋烈士很吃力——想到老婦人力量的源泉。

3) 燃起蠟燭,意義特殊(珍藏45年的結婚喜燭)

4) 掩埋形式,情同母子(跪吻嘴脣、前額)——想到老婦人對烈士的感情。

5)徹夜守墳,陪伴烈士——想到老婦人奉獻的精神。

2.爲了突出某種形象、某種感情,作者往往會對有些內容反覆交代和描寫。找出文章對哪些內容進行了不厭其煩的反覆描寫? 理解這樣寫的目的是什麼?

對德軍炮火的11次描寫,對蠟燭的6次描寫,對黑圍巾的4次交代 ,對老婦人動作的反覆描寫(3次“爬”、3次“跪”)(1)對炮火的很多次描寫,爲人物活動設定了一個典型環境,寫出了德軍的殘忍瘋狂,突現了老婦人的不顧生死、臨危不懼。

(2.)在這樣一個特殊的環境、特殊的氛圍中,反覆描寫蠟燭有着特殊的意義。燭光,象徵着紅軍烈士的生命之光,寄託着南斯拉夫人民對紅軍烈士的哀思,是兩國人民戰鬥情誼的見證。

(3.)“黑色的大圍巾”表示沉痛哀悼的莊重情感,寫出了老婦人與犧牲的蘇聯紅軍戰士之間跨越國界的深沉而強烈的母親般的愛。

(4)三次“爬”寫出了老婦人年老力衰,三次“跪”寫出了行動不便老婦人對犧牲戰士的沉痛哀悼。

3.如何感受《蠟燭》中老婦人這一人物的形象美?

老婦人這一人物形象是非常感人的。分析起來有四點。一是環境危險,炮火連天;二是老婦人年老體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三是老婦人像掩埋親人一樣掩埋烈士;四是點在墳上的蠟燭有特殊意義。作者在敘述過程中,凡是寫到這四點的,都着力描寫,造成了感人的效果。

(1)寫炮火,不是籠統地寫一句就算了,幾乎隔幾行就寫炮火,叫人一直爲老婦人的安危揪着心,老婦人在炮火之中的種種行爲就格外感人。

(2)掩埋烈士的每一步老婦人都非常吃力,作者是這樣寫的:路並不遠,一共不到十步,可是她太衰老了,不得不坐下來休息了三次。最後,她總算把死者拖到了彈坑裏。她已經精疲力竭了,又坐在那裏休息了好久,也許有一小時。”這樣描寫,情景歷歷在目,彷彿老婦人的喘息聲都聽得見,真是感人肺腑。

(3)寫老婦人安葬烈士的禮儀也很具體,例如 “老婦人跪到死者旁邊,用手在死者身上畫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脣和前額”,一個一個動作都做了描寫,也是很感人的。

(4)作者在諸多感人的因素之中又突出蠟燭,鄭重地說明,這是“45年前她結婚的喜燭,她一直捨不得用,珍藏到今天”,從她摸出蠟燭之後,直到結尾,一直圍繞着燭光展開細膩的描寫,在這樣一個特殊的環境裏,特殊的氛圍中,燭光顯示了特別的意義,造成一種詩的意境,結尾像抒情詩一般讚美燭光,讓人沉浸在這個意境之中,眼前總是那一點燭光,久久不能忘懷。

五.探究主旨

篇三:蠟燭教學設計

《蠟燭》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瞭解作者及故事發生的背景,把握老婦人這一人物形象。

2.揣摩語言,品味關鍵性語句的豐富意蘊和表達作用。

3.感受反法西斯陣營的軍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誼。

【教學重難點】

1.把握老婦人這一人物形象,體會人物思想感情。

2.體會反法西斯軍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誼。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匯入

往事如煙,歲月如流,一切有形的東西都會被時間磨蝕得鏽跡斑斑;唯有情感,高尚聖潔的情感卻長存天宇。在反法西斯戰爭中,一位南斯拉夫母親把一生中唯一珍愛的東西——結婚蠟燭,獻給了一個蘇聯青年戰士。這一幕將永遠留存在熱愛和平的人們的記憶裏。

二、整體感知

1.作家作品簡介:西蒙諾夫是前蘇聯作家,《蠟燭》是一篇戰地通訊,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通訊屬記敘文文體,也是報紙常用的文章樣式之一,包括人物通訊、事件通訊等。通訊運用的表達方式是敘事,其中主要是記敘的成分。

2.速讀課文,先找出本文六要素,然後概括複述課文主要內容。

1944年9月19日,蘇聯紅軍在南斯拉夫保衛戰中,與德國軍隊展開了激烈的戰鬥。在紅軍偷襲薩伐河上的一座橋時,一位紅軍戰士犧牲了。一位南斯拉夫母親冒着德軍的戰火前去掩埋了紅軍戰士的屍體,並拿出珍藏了45年的結婚蠟燭點在墳頭,並徹夜爲其守靈。

3.用一句話概括故事情節,再用一句話概括文章主旨。

——一位蘇聯紅軍戰士爲解放南斯拉夫而犧牲,一位南斯拉夫婦女不忍其暴屍戰場,不顧年老體弱,艱難地將其掩埋,並將珍藏了45年的兩支結婚喜燭點燃在戰士墳頭,悼念烈士表達敬意。

——主旨:本文讚美了反法西斯各國戰鬥的友誼,謳歌南斯拉夫人民對蘇聯紅軍的深厚感情。

三、研讀課文

1.自讀課文,找出文中對老婦人的描寫(神態、外貌、動作等描寫)並自由朗讀。

2.指名學生朗讀找出的描寫片段。

3.分析老婦人這個人物形象,深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環境危險,炮火連天,年老體弱,行動吃力,但老婦人不顧生死前去保護一位不相識的青年戰士的遺體,並獻出珍藏的蠟燭——這是一份深切的母親的關懷之情,一種無畏赴死的犧牲精神。

4.文章非常感人,請同學們找出最讓你感動的片段進行朗讀,並說說爲何感動。 ——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炮火連天,環境危險;年老體弱,掩埋艱難;掩埋遺體,情同母子;燃起蠟燭,寄託哀思。

5.有感情地齊讀課文最後兩句話,思考:

(1)燭光有什麼特殊的象徵意義?

——象徵紅軍烈士的寶貴生命像燭光一樣不畏炮火而燃燒;寄託着南斯拉夫人民對紅軍烈士的哀思;是兩國人民戰鬥情誼的象徵。

(2)最後兩句話是什麼意思?

——謳歌南斯拉夫母親對蘇聯紅軍烈士最崇高最熱烈最誠摯的感情。這種感情不分國界,情同母子,是建立在正義的反侵略的基礎上的人類最美好的感情。

四、揣摩老婦人的心理活動,補寫一段老婦人坐在墳前默默守靈時的心理活動,要求符合人物形象。然後在班級內交流。(如果課堂上時間不足,就作爲課外作業) 老婦人形象:

——老婦人飽受德法西斯強盜侵略之苦,對侵略者滿懷深仇大恨,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年輕的紅軍戰士犧牲在她的國土上,使她無比沉痛。爲紅軍戰士的英雄氣概所激勵,她變得無所畏懼,進入了一種忘我的境界,使她能不怕艱難,冒着生命危險前去安葬烈士,併爲紅軍烈士獻出了最心愛的寶物,把結婚的喜燭點在烈士的墳頭,並徹夜守在墳頭,陪伴烈士的英靈,表現出深沉而強烈的母親般的愛。

五、討論燭光的象徵意義

1.是紅軍烈士生命之光。

2.寄託着南斯拉夫人民對紅軍烈士的哀思。

3.是兩國人民戰鬥情誼的象徵。正是人民羣衆的支援使反法西斯戰爭取得了勝利。

六、課外延伸

課外查找與“蠟燭”有關的詩句和歌曲、影視作品,體味“蠟燭”各有怎樣的寓意。

例如: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借蠟燭歌頌堅貞的愛情或奉獻精神。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借蠟燭烘托久別重逢的情意與溫馨。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借蠟燭寫離別之情。

歌曲《燭光裏的媽媽》——借蠟燭歌頌母親。

七、家庭作業

1.摘抄文中精彩的描寫:(1)對老婦人的神態、外貌、動作的描寫;(2)環境描寫。

2.發揮想象,進行續寫:兩年後,犧牲的戰士契柯拉耶夫的母親來到這裏祭奠兒子的亡靈,並探望老婦人瑪麗·育乞西。兩位婦人相見,會是一種怎樣的情形。(不少於300字)

【資料寶藏】

1.貝爾格萊德解放

1944年,在蘇軍配合下,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解放了貝爾格萊德。

1941年4月6日,德國入侵南斯拉夫。17日,南最高統帥部向德軍投降,國王彼得及其政府流亡國外。德國對南實施軍事佔領。與此同時,意大利、匈牙利、保加利亞也佔據了南斯拉夫大片國土。以鐵托爲首的南斯拉夫共產黨堅決主張抗擊外國侵略者。4月15 日,南共中央散發《告南斯拉夫各族人民書》,號召爲祖國的獨立而戰。

1941年6月,蘇德戰爭的爆發推動了南斯拉夫人民反抗侵略者的鬥爭。7日,塞爾維亞、門的內哥羅、波斯尼亞、斯洛文尼亞、黑塞哥維納等地相繼爆發武裝起義。在南共領導下,南斯拉夫成立了人民解放統一戰線,發動和組織羣衆,開展抵抗運動。南共把游擊戰作爲主要作戰形式,以共產黨員組成突擊隊,從城市深入農村,把各地自發的起義轉變爲反對佔領者的有組織的武裝鬥爭。

1943年11月29日,建立以鐵托爲首的南斯拉夫民族解放委員會,執行臨時政府的職能。南人民解放軍於1944年夏季戰役中粉碎了德軍的第7次進攻,不久,解放了全國大部分領土。9月28日,蘇聯軍隊發動進攻,與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相配合,開始瞭解放南首都貝爾格萊德的戰役。10月初,蘇軍和南人民解放軍在摩拉瓦河河谷會師。20日,解放了貝爾格萊德,打死德軍15000人,俘虜9000人。德國被迫從巴爾幹半島南部撤軍。1945年3月7日,以鐵托爲首的南斯拉夫聯邦民主共和國臨時政府在貝爾格萊德成立。5月15日,南斯拉夫全國獲得解放。

2.貝爾格萊德戰役

蘇德戰爭中,蘇軍爲解放南斯拉夫首都貝爾格萊德和塞爾維亞,在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和保加利亞祖國陣線軍協同下,於1944年9—10月實施的進攻戰役。戰役發起前,J.B.鐵托領導的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已發展到40萬人,並收復了廣大鄉村和一些中小城鎮;德軍魏克斯元帥指揮的“F”集團軍羣盤踞着南斯拉夫的重要城市和交通要道。該集團所屬“塞爾維亞”集團軍級集羣(約15萬人、火炮和迫擊炮2130門、坦克和強擊火炮125輛、作戰飛機352架)扼守薩洛尼卡至貝爾格萊德的鐵路和公路幹線,以保障德軍“E”集團軍羣從巴爾幹半島南部北撤。

參戰兵力:蘇軍爲1個合成集團軍、1個空軍集團軍、1個機械化軍和多瑙河區艦隊等,另有烏克蘭第2方面軍的第46集團軍配合作戰;南軍爲6個軍另數個師;保軍爲3個集團軍;共約66萬人、火炮和迫擊炮4477門、坦克和自行火炮421輛、作戰飛機1292架。按計劃,蘇南軍隊向貝爾格萊德主要方向,保南軍隊向尼什、斯科普里方向實施聯合突擊。 9月28日,烏克蘭第3方面軍(司令爲蘇聯元帥F.I.托爾布欣)所屬第57集團軍在空軍第17集團軍支援下,從拉杜耶瓦茨、維丁地域發起進攻,突破德軍在南邊境的防禦,越過東塞爾維亞山,10月10日從行進間強渡摩拉瓦河;近衛第4機械化軍於12日進入交戰,協同南軍第14軍向貝爾格萊德發展進攻,在帕蘭卡以西與南軍第1集團軍級集羣會師。蘇南兩軍並肩作戰,14日進抵貝爾格萊德南郊,展開攻城戰鬥;17—19日在斯梅代雷沃圍殲企圖退守貝爾格萊德市區的德軍二萬餘人。右鄰第46集團軍所屬近衛第10步兵軍在南軍協同下,在40公里的地段上進抵貝爾格萊德東北多瑙河地區。20日,蘇南軍隊解放貝爾格萊德。左鄰保軍第2、第1、第4集團軍在皮羅特及其以南地域發起進攻後,與南軍第13軍、蘇軍近衛第1築壘地域的部隊聯合作戰,10月14日攻佔重要交通樞紐尼什,21日解放克拉列沃,切斷德軍“E”集團軍羣從巴爾幹半島南部北撤的道路。

此戰,蘇、南、保三國軍隊協同作戰,粉碎德軍“塞爾維亞”集團軍級集羣,解放貝爾格萊德和塞爾維亞大部地區,爲解放南斯拉夫全境創造了條件。

3.二戰勝利60週年紀念

2005年4月,在二戰勝利60週年慶典之際,波蘭議會4日透過決議,向百萬蘇聯紅軍,特別是向在柏林勝利進軍過程中犧牲在波蘭領土上的紅軍戰士表示敬意。

決議說,沒有紅軍的戰鬥和犧牲,就沒有希特勒第三帝國的滅亡。值此二戰勝利60週年之際,波蘭議會對1945年5月希特勒法西斯失敗前所有獻出生命、流血和遭受戰爭苦難的人們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感謝。

決議說,在二戰歐洲戰場上與德國法西斯軍隊作戰的波蘭正規軍人數僅次於蘇聯、美國和英國,居第四位。在法西斯佔領下,波蘭人建立了龐大的地下武裝,進行了數百次戰鬥,其中包括像華沙起義這樣有數十萬人犧牲的史無前例的戰鬥。

同一天,聯合國召開特別會議,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在歐洲戰場獲得勝利60週年,並緬懷在戰爭中犧牲的盟國軍人和死難的平民。

俄羅斯常駐聯合國代表安德烈·達尼索夫在會上發言說,對於歐洲國家和全世界的國家來說,二戰都是一場巨大的悲劇,無論這些國家屬於交戰的哪一方。

對於俄羅斯來說,“二戰是偉大的衛國戰爭??讓我們感到自豪的是,我們國家的人民爲(二戰)勝利作出了決定性的貢獻,將人類從納粹奴役下拯救出來”。

德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岡特·普洛伊格爲德國給其他國家帶來的苦難請求原諒。他說:“無論我們在過去60年內,給予了受害者多大的援助,我們都明白,這些都不能補償他們承受的巨大痛苦。”另外,普洛伊格對波蘭等中東歐國家同德國建立友好關係表示感謝。

以色列常駐聯合國代表達恩·吉勒曼說,他的國家同二戰有“特別悲慘的聯繫”。他說:“我們今天在此集會,我們要對數百萬戰爭的死難者說,我們沒有忘記他們遭受的屠殺;我們要對戰爭的倖存者說,我們沒有忘記他們承受的痛苦;我們要對盟軍戰士說,我們沒有忘記他們作出的犧牲。我們沒齒難忘。”

4.國際家庭聚會:傷感又歡笑??

雲集莫斯科的領導人讓9日俄羅斯衛國戰爭勝利60週年紀念日顯得格外隆重,但在許多普通的俄羅斯家庭看來,這個日子其實具有特別的家庭意味,因爲正是那場戰爭讓許多家庭分散各地,前蘇聯解體後甚至分散在不同的國家。

沃洛德克維奇家族現在散居在3個國家———俄羅斯、白俄羅斯和愛沙尼亞。每年的衛國戰爭勝利日,也就是這個大家庭的團聚日,那些具有同樣血緣卻相隔遙遠的家族成員們都聚集在一處。

這種聚會在前蘇聯是一種普遍傳統,2700萬蘇聯人在戰爭中死亡,幾乎沒有哪個家庭沒有受到戰爭影響。這是一種集體認同,是哀傷的源頭,也是對勇敢和自律精神的共同驕傲。 今年,沃洛德克維奇家族聚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共同觀看盛大閱兵式,也一齊在焰火下暢飲。參加者一共15位,他們都是紅軍戰士瓦西里·沃洛德克維奇的後代,包括他的4個子女、7個孫子輩的孩子和4個重孫輩的孩子。

紅軍戰士瓦西里·沃洛德克維奇於1943年犧牲。

篇四:蠟燭教案

3 蠟 燭

總第 課時

[教學目標]

1.探究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動,感受人物的內心世界。

2.學習作者透過細膩的動作描寫刻畫人物性格的方法。

3.體會作品中所表現的各國人民在戰爭所凝結的友誼。

[教學重點與難點]

學習用動作、心理活動刻畫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方法]朗讀法 討論法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來上第三課《蠟燭》。你們應該都有用過蠟燭吧,那我考考你們:我們經常什麼時候、什麼場合用到蠟燭?蠟燭在不同的場合和不同的時間都代表不同的寓意。比如:我們過生日,家裏辦喜事時要用蠟燭-----這裏蠟燭起着烘托喜慶氣氛、祝福的作用;當發生意外事故,家人親朋好友不幸逝世時,人們點蠟燭是用來寄託懷念、哀思。此外,我們由“蠟燭”還可以聯想到人們常常借蠟燭歌頌教師的奉獻精神(“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借燭烘托出久別重逢的情意與溫馨(“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借蠟燭寫離別(“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蠟燭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寓意,那麼這篇課文爲什麼以“蠟燭”爲題,有什麼深意呢?(帶着這個問題,同學們用5分鐘時間瀏覽下這篇課文,並給每段段落標上序號。)

二、檢查預習

1.給加點字注音

拂曉 瓦礫 地窖 鞠躬 顫巍巍 舀水 腋窩 揣在

2.學生介紹蒐集的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知識。

三.作者簡介與背景介紹

1.速讀課文,然後說說課文是以何場戰爭爲背景來加以描寫的?請找出文章中能夠反映時代背景的語句。

這是一篇戰地通訊。1944年,蘇聯紅軍進行戰略反攻,分別從南北兩側驅逐法西斯德軍。西蒙諾夫作爲隨軍記者,在採訪的過程中收集到了這則感人肺腑的故事。這則故事選自散文特寫集《從黑海到巴倫支海》。要求學生找出相應的語句加以詮釋。

2.根據課文內容,猜測作者是何種身份的人?說出相應的理由。

引導學生介紹課文作者:

西蒙諾夫,蘇聯俄羅斯作家。生於軍官家庭。1934年開始寫作。1938年畢業於高爾基文學院。曾任《文學報》主編、《新世界》雜誌編委、《文學俄羅斯》報編委等職。1939年任軍事記者,以後一直從事戰爭題材的創作。劇本《我城一少年》(1941)表達了蘇聯人民對即將來臨的戰爭的必勝信心,長篇小說《日日夜夜》(1943~1944),描寫了蘇紅軍在保衛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的英勇事蹟。戰爭後期,曾隨軍經過東歐各國,直至柏林,寫有特寫和短篇故事集《從黑海到巴倫支海》(4卷)。戰後曾到過美國,寫有劇本《俄羅斯問題》(1946),該劇本揭露了美國統治集團發動新戰爭的企圖。還發表有詩集《友與敵》。《我城一少年》《俄羅斯人》《日日夜夜》《俄羅斯問題》《友與敵》均獲得斯大林獎金。

西蒙諾夫曾於1949年10月訪問我國。1950年出版《戰鬥的中國》一書,描寫了中國人民進行的解放戰爭。1957年至1971年發表《生者與死者》三部曲獲1974年列寧獎金。

四、誦讀積累,整體感知。

1、學生快速自讀課文,概述課文內容。

2.學生朗讀課文,把握文章的記敘要素。

時間: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4年9月19-20日

地點:貝爾格萊德的薩伐河上一座橋前的方場

人物:老婦人瑪利·育乞西、蘇聯紅軍士兵柯拉耶夫

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位蘇聯紅軍戰士在南斯拉夫國土上犧牲了,一位飽受法西斯侵略戰爭之苦的南斯拉夫母親不顧槍林彈雨,以驚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拿出自己珍愛的結婚的花燭點在烈士墳頭。

3.梳理文章思路:從敘事過程看,全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1-7)講紅軍戰士偷襲犧牲。

第二部分(8-31)講老婦人冒着炮火掩埋烈士。這一部分是全文的核心。

第一層(8-13)炮火餘生,發現烈士。

第二層(14-26)冒着炮火,掩埋烈士。

第三層(27-31)點燃蠟燭,守護烈士。

第三部分(32-42)老婦人的英雄行爲感動了紅軍戰士。

第四部分(43-44)再現並讚美蠟燭的火焰。

五、分析老婦人這個人物形象,深層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1.朗讀課文,從文中找出有關老婦人的片斷。學生齊讀相關片斷。

2.文中的老婦人始終未說一句話,作者透過行動描寫來表現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要求學生展開想像,推想文中老婦人的心理活動。

提示:

選擇典型畫面推想,如“老瑪利·育乞西看着那戰死的兵,看了很久,她很想把這件事告訴什麼人。可是附近一帶,不用說人,連一個活東西都沒有??老婦人想了半天,然後伸手在她那惟一的衣袋裏摸出件什麼東西來,揣在懷裏,慢慢地爬出了地窖”,她想告訴人們什麼?“她想了半天”,心裏是怎麼想的?

再如“她穿過方場,到了那戰死的蘇聯士兵身邊,她用力把那屍身翻過來?她輕輕理好了他的頭髮,又費了很大的勁把他那一雙早已僵硬了的手臂彎過來,交叉地覆在他的胸前。然後她在他旁邊坐了下來??她坐在那裏,靜靜地,一小時,也許兩小時。”老婦人爲什麼要這樣做?她做這一切時心裏是怎麼想的?“她坐在那裏,靜靜地。”她想了些什麼?

又如,拂曉前,紅軍戰士來尋找契柯拉耶夫的屍體,老婦人又拿出一支蠟燭點燃在烈士的墳頭。“老婦人也沒有說話,她不過擡起眼睛來,朝這些脫了帽的`肅立着的人們看了一眼,十分莊嚴地對他們深深一鞠躬??”老婦人爲什麼不說話?爲什麼鞠躬?

3.要求學生談談對老婦人這個人物形象的理解,引導學生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明確:

①老婦人飽受德國法西斯強盜侵略之苦,她對侵略者滿懷深仇大恨,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她對蘇聯紅軍滿懷敬意。

②年輕的紅軍戰士犧牲在南斯拉夫的國土上,她無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獻自己的愛戴和敬意。 ③她爲紅軍戰士的英雄氣概所激勵,變得無所畏懼,她不怕艱難,安葬烈士。

④紅軍烈士獻出了最寶貴的生命,她爲紅軍烈士獻出了最心愛的寶物,把結婚的喜燭點在了烈士的墳頭,並徹夜守在墳頭,陪伴烈士的英靈,表現出深沉而強烈的母愛。

老婦人思想感情概括起來就是“敬愛”和“哀痛”。

六、分析文中的描寫:你發現文章對哪些內容進行了不厭其煩的反覆描寫? (儘量讓學生自己找一找,劃一劃,然後歸類)。

1.文章不斷對炮火(11)、老婦人的黑色圍巾(4)、老婦人的動作“跪”、“爬” (各3)、燒焦的樹木、閃爍的蠟燭(6)等內容進行了反覆交代和描寫。

㈠.對炮火的十一次描寫

①在方場的中央,我們那五個人被對岸敵人的迫擊炮火趕上了。在炮火下,他們伏在地上有半小時之久。最後,炮火稀了一點兒,兩個輕傷的抱着兩個重傷的爬了回來。 ②他們老是用迫擊炮轟擊方場和附近的街道,整整一天,只有短短的幾次間歇。 ③德國人的炮火一直轟到太陽落山。 ④德國人又開炮了,炮彈在這小小的方場上炸開了,黑色的泥土直翻起來,柱子似的。 ⑤德國人還在轟擊,可是沒有一顆炮彈打在老婦人的近旁。 ⑥德國人還在開炮,可是跟先前一樣,那些炮彈落得離老人很遠。 ⑦天氣很冷,四下裏很靜,除了炮彈的炸裂聲外,沒有任何其他聲音。 ⑧德國人的炮火沒有停止過,可是炮彈仍舊落在離老婦人很遠的地方。 ⑨德國人的炮還在轟擊,但是,和先前一樣,炮彈落下的地方都離老婦人很遠。 ⑩炮彈爆炸的當兒,蠟燭的火焰不過抖了一下。但是有好幾次,炮彈落得相當近,蠟燭被爆炸的風吹滅了,有一次,竟給震倒了。 ⑾再沒有炮彈落在方場上了。

㈡.對蠟燭的六次描寫

①她又在衣袋裏摸了半天,摸出火柴來。她把那大蜡燭插到墳堆的頂上,點了起來。這晚上沒有風,蠟燭的火焰向上直升,一點也不搖晃。 ②炮彈爆炸的當兒,蠟燭的火焰不過抖了一下。 ③蠟燭被爆炸的風吹滅了,有一次,竟給震倒了。 ④在已經被破壞的鐵欄杆附近,聳立着一個小小的墳堆。一支蠟燭,旁邊還有生鏽的洋鐵片給它擋住了風,在墳堆上閃耀着柔和的火焰。蠟燭快點完了,燭芯快給蠟淚淹沒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閃爍。 ⑤他們圍着墳堆,靜默地站着

,看着這漸漸暗淡下去的燭光。 ⑥在炮火燒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彎了的鐵器和燒死了的樹木中間,那位南斯拉夫母親的惟一珍愛的東西她的結婚的花燭還是明晃晃地點在一個蘇聯青年的墳頭。

㈢.對黑圍巾的四次交代

①做好了墳堆後,老婦人就從她那黑色的大圍巾底下,摸出她離開地窖的時候揣在懷裏的東西,老婦人對着這燭光,坐在墳邊,一動也不動,兩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圍巾。 ②這時候,一個披着黑色大圍巾的高身材的老婦人走近來了。她默默地走過那些紅軍身邊。 ③在墳旁跪下,從黑色的大圍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蠟燭來。 ④然後,把她的黑色大圍巾拉直了,顫巍巍地走了。

㈣對老婦人動作的反覆描寫

三次寫“爬”

①她從地窖裏爬出來,想招呼那五個紅軍到她那裏去。她認定,她自己住的地方比較安全。 ②然而她剛爬出一半,一顆炮彈落在近旁炸開了。 ③老婦人想了半天,然後,伸手在她那惟一的衣袋裏摸出件什麼東西來,揣在懷裏,慢慢地爬出了地窖。

三次寫“跪”

①老婦人跪在那坑裏,用手掌舀出那些水。 ②休息夠了,老婦人跪到死者旁邊,用手在死者身上畫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脣和前額。 ③她默默地走過那些紅軍身邊,在墳旁跪下,從黑色的大圍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蠟燭來。

2.作者爲什麼要這樣反覆加以描寫?

① 對“炮火”的多次描寫,突出了當時環境的危險,更突出了老婦人不顧生死、臨危不懼的高尚品格,同時也使我們爲老婦人的行爲而感動。

②對“蠟燭”的多次描寫,說明蠟燭有着特殊的意義。燭光,象徵着紅軍烈士的生命之光,寄託着南斯拉夫人民對紅軍的哀思,是兩國人民戰鬥情誼的見證。

③對“黑圍巾”的多次描寫,表現了沉痛哀悼的莊重情感,渲染了肅穆氣氛,突出了老婦人與犧牲的蘇聯紅軍戰士之間跨越國界的深沉而強烈的母親般的愛。

④三次“爬”寫出了老婦人年老力衰,三次“跪”寫出了行動不便的老婦人對犧牲戰士的沉痛哀悼。

七、探究思考:

這篇戰地通訊非常感人,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這樣的藝術效果是如何產生的?請談談你的看法。

學生結合自己的閱讀感受來談。有人認爲:“文章突出小小的燭光,意蘊深遠。”有人認爲:“事件本身很感人。”有人認爲:“文章一再寫德國人的炮火,在如此險惡的環境中,更突出老婦人行爲的感人。”有人認爲“老婦人把一生中最珍愛的結婚喜燭獻給紅軍戰士,這一點很感人。”??

總結:首先作者着力描寫了感人的因素。感人的因素有四點。一是環境危險,炮火連天,老婦人不顧個人生死;二是老婦人年老體弱,掩埋烈士異常吃力,烈士犧牲的精神是老婦人力量的源泉;三是對待烈士如親人,表現出母子親情;四是老婦人獻出一生中的最愛,悼念紅軍戰士。 其次,突出蠟燭,突出燭光,更是作品成功的關鍵。結尾“這一點火焰是不會熄滅的。它將永遠燃着,正像一個母親的眼淚,正像一個兒子的英勇,那樣永垂不朽。”像抒情詩,讚美燭光,讓人久久不能忘懷。

八、揣摩語句,體味文章豐富的意蘊:

1.“做好了墳堆後,老婦人就從她那大圍巾底下,摸出她離開地窖的時候揣在懷裏的東西,這是一支大蜡燭,是45年前她結婚的喜燭,她一直捨不得用,珍藏到今天。”爲什麼要對這支蠟燭的來歷做補充說明?

補充說明這支蠟燭非同尋常的意義,表現了老婦人給紅軍戰士獻出的是一份最珍貴的感情。

2.“老婦人對着這燭光,坐在墳邊,一動也不動,兩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圍巾。”這裏又提到圍巾的顏色,有什麼特殊的意味?

黑色,表示沉痛哀悼的莊重情感,這一着色,渲染了肅穆氣氛,表達了老夫人的哀悼之情。

3.“這一點火焰是不會熄滅的。它將永遠燃着,正像一個母親的眼淚,正像一個兒子的英勇,那樣永垂不朽。”怎樣理解這句話?

“這一點火焰”是指那微弱的燭光,“不會熄滅”、“永遠燃着”是有象徵意義的。象徵着老婦人對烈士的敬意,象徵着紅軍戰士爲了和平而獻出了生命;也象徵着兩國軍民的感情,象徵着一個母親對兒子的深情厚誼——這是人類最美好的情感,不分國界,情同母子。

4.“即使是在這個當兒,老婦人也沒有說話,她不過擡起眼睛來,朝這些脫了帽的肅立着的

人們看了一眼,十分莊重地對他們深深一鞠躬;然後,把她的黑色大圍巾拉直了,顫巍巍地走了。”怎樣理解這句話?

這句話描寫了老婦人的動作。雖然沒有說話,但是此時她的心理是極爲複雜的,有對烈士犧牲的哀痛,也有對紅軍戰士的敬意。因爲她飽受法西斯的侵略之苦,對侵略者懷有深仇大恨,所以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對這些爲了南斯拉夫人民幸福而奉獻了自己全部生命的戰士,她深懷敬意,所以她對紅軍戰士莊嚴地“深深一鞠躬”。

5.“在炮火燒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彎了的鐵器和燒死了的樹木中間,那爲南斯拉夫母親的惟一珍愛的東西――她的結婚的花燭――還是明晃晃地點在一個蘇聯青年的墳頭。”這段文字如果寫成“在方場上,老婦人的蠟燭還是明晃晃地點在契柯拉耶夫的墳頭”好不好,爲什麼?

不好。原句勾畫了經戰爭破壞後的環境,勾畫了燭光的背景,“炮火燒焦了的土地”“炸彎了的鐵器”“燒死了的樹木”,控訴着法西斯強盜對人類文明的踐踏。原句再次點出這支蠟燭的非常來歷,足以表現南斯拉夫人民對紅軍烈士至高無上的感情。原句不寫老婦人和烈士的名字,而說“南斯拉夫母親”和“一個蘇聯青年”,揭示這種感情的意義,是兩國軍民感情的集中表現,這種感情達到了母子情深的境界。

九.探究主旨

1.文章中的蠟燭除了實指“蠟燭”外,還有沒有其他深刻的含義?

1)紅軍烈士生命之光。

2)寄託着南斯拉夫人民對紅軍烈士的哀思。

3)兩國人民戰鬥情誼的象徵。

2.師生共同品味結尾“這一點火焰是不會熄滅的。它將永遠燃着,正像一個母親的眼淚,正像一個兒子的英勇,那樣永垂不朽”的含義。

這兩句話謳歌南斯拉夫母親對蘇聯紅軍烈士最崇高最熱烈最誠摯的感情。這種感情不分國界,情同母子。這種感情建立在正義的反侵略的基礎上,是人類最美好的情感。

十、課堂小結:

“蠟燭”是光明的象徵,是奉獻的象徵,一支小小的蠟燭將穿透戰爭的陰霾,燃亮在世界和平的前夜。《蠟燭》是一首讚美詩,一曲頌歌,這首頌歌將永遠迴盪在熱愛和平的世界人民的心頭。讓我們爲紅軍烈士致哀,讓我們用行動表達對南斯拉夫母親的崇敬之情吧!我們熱愛和平,我們期盼着世界遠離戰爭,人類遠離罪惡的那一天

板書設計:

蠟 燭

老婦人→炮火→蠟燭→和平

課後反思:

篇五:《蠟燭》教學設計

《蠟 燭》教 學 設 計

教材分析

人說“蠟炬成灰淚始幹”,但前蘇聯作家西蒙諾夫筆下的“蠟燭”卻永遠不會熄滅,“淚”於是永遠不會流乾的!一位在炮火中掙扎的南斯拉夫老媽媽幾乎耗盡了自己所有的心力,才把她的一位“蘇聯兒子”葬在炮彈坑裏。這就是西蒙諾夫的戰地通訊《蠟燭》給我們講述的一個故事。一位被戰火毀掉的家和大半條生命的老婦人,把所有的愛連同一對凝聚着她的愛情的蠟燭,奉獻給了一位犧牲了的年輕軍人。這位母親對一個年輕靈魂的撫慰,是世上最博大、最聖潔的愛!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理解、掌握“佛曉、瓦礫、地窖、匍匐、鞠躬、顫巍巍”等詞語。

2、理解文中“蠟燭”的內涵,學習用細節來展示人物內心世界的寫法。 能力目標:

1、自讀課文,由淺入深地體會文章豐富的內涵。

2、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品味樸實的語言揣摩平淡卻震撼人心靈的細節。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驗戰爭帶給人類的痛苦,解讀世上最寬厚的母愛,明確非正義戰爭必敗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感受愛的光明、溫暖與力量,體會侵略戰爭帶給人類的災難,增強學生爲全人類負責的意識。

2、感受樸實語言的力量,探究細節刻畫的內涵。

突破方法:這是一節自讀課文,所以突破重點的大致思路是“自讀全文明確重點,精讀細節解析重點,討論重點昇華創新”。

難點

體會那位垂老的母親和已死的軍人的萬世不朽的生命力,欣賞這寫實的戰地通訊的悲壯意境。

突破方法:閱讀的實質是“心靈與心靈的交流”。所以,學生要細細體驗心靈觸及文章中某些細節時的波動,並與同學們一起討論,共同品賞這心靈波動的感覺,文章悲壯的意境與不朽的生命力會越來越清晰,真切地融入學生的心靈。 教學方法:

1、詩情畫意匯入法:組織學生交流以“蠟燭”爲題材的詩詞,多角度體會蠟燭的象徵意義。在此基礎上,讀《蠟燭》,解讀一對最珍貴的蠟燭。

2、自主閱讀教學法:組織學生按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閱讀實踐。一是由整體感知到局部品味,訓練速讀與精讀,二是由自我思索到自由討論,由淺入深地品味文章的意蘊。

教學過程

一、詩情畫意匯入,燃亮心中燭火

大詩人李商隱有一名句叫“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作者寫的

是蠟燭,唱的卻是傷感。蘇聯作家西蒙諾夫的筆下也有燭火,我們來體會一下,

那是傷感還是幸福。

二、作者、文學常識、寫作背景、字詞學習、預習檢查

1、關於作者:西蒙諾夫:蘇聯俄羅斯作家。生於軍官家庭。1934年開始寫

作。1938年畢業於高爾基文學院。1942年加入共產黨。劇本《我城一少年》《俄

羅斯人》。長篇小說《日日夜夜》《俄羅斯問題》。詩集《友與敵》。《我城一少年》

《俄羅斯人》《日日夜夜》《俄羅斯問題》《友與敵》均獲斯大林獎金。1949年10

月訪問中國。1950年出版《戰鬥的中國》一書。1959至1971年發表的三部曲《生

者與死者》(《生者與死者》《軍人不是天生的》《最後的夏天》獲1974年度列寧

獎金。

2、關於文學常識:通訊是記敘文體的又一實用文體,包括人物通訊、事件

通訊等。它和新聞一樣,要求及時準確地報道現實生活中有意義的人和事(時效

性),但報道 的人和事比新聞更具體、更系統、注重故事性和生動性。通訊在真

人真事的基礎上,根據表現主題的需要,對材料進行精心的選擇和合理的安排,

努力寫出人物的思想,突出事件的本質意義。

《蠟燭》是一篇戰地通訊。

3、關於寫作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的全球性大戰,

六十一個國家和地區,二十多億人口被捲入其中。參戰兵力超過一億人,大約九

千萬士兵和平民傷亡,三千萬人流離失所。其空前的廣度、深度和烈度,成爲人

類戰爭史上的一次大革命,給予軍事戰略和戰爭觀以巨大影響。回首二戰,那一

幅幅殘酷而血腥、雄偉而悲壯的歷史畫面,永遠震撼着人們的心靈,令人難以忘

懷。

1944年9月,蘇聯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蘇軍進入南斯拉夫領土達成協議。

10月5日,簽署了關於保加利亞軍隊參加對南斯拉夫領土上的德軍作戰的南保

協定。

貝爾格萊德戰役的目的是:透過蘇、南、保三國軍隊的共同努力,粉碎“塞

爾維亞”集團軍羣,解放被佔領的塞爾維亞地區和南斯拉夫首都貝爾格萊德,切

斷駐希臘的德軍“Ε”集團軍羣的交通線,不讓該集團軍羣從巴爾幹島南部退卻。

這樣,爲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爭取本國的完全解放創造了有利條件。

4、關於字詞:

燒灼 橋頭堡 地窖 匍 匐 腋 下 拂曉

瓦礫 顫巍巍 育乞西 契柯拉耶夫 舀 鞠躬

名副其實:名稱或名聲與實際相符合。

永垂不朽:永遠流傳,不磨滅。垂,流傳。朽,腐爛。 顫巍巍: 抖動搖晃(多形容老人或病人的動作)。

匍匐:Pú fú 爬行。

燒灼:燒、燙,使燙傷。 瓦礫:破碎的磚頭瓦片。

5、預習檢查

這篇戰地通訊,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嗎?用自己的話說說故事發生的時

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三、自由精讀,品位細節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並且把自己最深刻而真切的感悟以評註的形式

寫下來,10分鐘後大家交流。

1、關於動作描寫——

三次寫“爬”

(1)她從地窖裏爬出來,想招呼那五個紅軍到她那裏去。她認定,她自己

住的地方比較安全。

(2)然而她剛爬出一半,一顆炮彈落在近旁炸開了。

(3)老婦人想了半天,然後,伸手在她那惟一的衣袋裏摸出件什麼東西來,

揣在懷裏,慢慢地爬出了地窖。

三次“爬”寫出了老婦人年老力衰

三次寫“跪”

(1)老婦人跪在那坑裏,用手掌舀出那些水。

(2)休息夠了,老婦人跪到死者旁邊,用手在死者身上畫了十字,又吻了

死者的嘴脣和前額。

(3)她默默地走過那些紅軍身邊,在墳旁跪下,從黑色的大圍巾底下取出

又一支蠟燭來。

三次“跪”寫出了行動不便的老婦人對犧牲戰士的沉痛哀悼。

2、關於環境描寫——找出文章描寫環境的句子,想想看,它的作用是什麼?

(1)在方場的中央,我們那五個人被對岸敵人的迫擊炮火趕上了。在炮火

下,他們伏在地上有半小時之久。最後,炮火稀了一點兒,兩個輕傷的抱着兩個

重傷的爬了回來。

(2)他們老是用迫擊炮轟擊方場和附近的街道,整整一天,只有短短的幾

次間歇。

(3)德國人的炮火一直轟到太陽落山。

??

環境描寫爲人物活動設定了一個典型環境,渲染了當時緊張而激烈的戰鬥氣

氛,寫出了德軍的殘忍瘋狂,突出了老婦人不顧生死、臨危不懼的精神。

3、關於蠟燭——找出文章中描寫蠟燭的句子,想想看寫蠟燭的作用是什麼?

燭光有什麼象徵意義?

(1)她又在衣袋裏摸了半天,摸出火柴來。她把那大蜡燭插到墳堆的頂上,

點了起來。這晚上沒有風,蠟燭的火焰向上直升,一點也不搖晃。

(2)炮彈爆炸的當兒,蠟燭的火焰不過抖了一下。

(3)在炮火燒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彎了的鐵器和燒死了的樹木中間,那位南斯拉夫母親的惟一珍愛的東西她的結婚的花燭還是明晃晃地點在一個蘇聯青年的墳頭。

描寫蠟燭的作用——蠟燭是文中一個小道具。它雖然小,卻是老婦人的寶貝(結婚的喜燭,代表着老人對美好生活的回憶),老人把它最珍貴的寶貝奉獻給烈士,表現她人對紅軍戰士的愛戴與敬意。

燭光的象徵意義——這燭光象徵着紅軍烈士的生命之光;象徵着老人與烈士之間的“母子”情深。寄託着南斯拉夫人民對紅軍烈士的哀思;是兩國人民戰鬥情誼的象徵。正是因爲有了這種深摯的情誼,戰爭才能夠取得勝利。

4、關於黑圍巾——找出文中描寫黑色圍巾的句子,想想看,反覆描寫黑色的大圍巾對錶現主旨,刻畫人物形象有什麼作用?

對黑圍巾的描寫

(1)做好了墳堆後,老婦人就從她那黑色的大圍巾底下,摸出她離開地窖的時候揣在懷裏的東西,老婦人對着這燭光,坐在墳邊,一動也不動,兩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圍巾。

(2)這時候,一個披着黑色大圍巾的高身材的老婦人走近來了。她默默地走過那些紅軍身邊。

(3)在墳旁跪下,從黑色的大圍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蠟燭來。

(4)然後,把她的黑色大圍巾拉直了,顫巍巍地走了。

“黑色的大圍巾”表達沉痛哀悼的莊重情感,寫出了老婦人與犧牲的蘇聯紅軍戰士之間的跨越國界的深沉而強烈的母親般的愛。

四、問題探究:

全班集體朗讀文章最後一段,探究最後一段的含義:

“這一點火焰”指那微弱的燭光。

“不會熄滅”、“永遠燃着”象徵着婦人對烈士的敬意,象徵着紅軍戰士爲了和平而獻出了生命;也象徵着兩國軍民的感情,象徵着一個母親對兒子的深情厚誼——這是人類最美好的情感,不分國界,情同母子。

五、小結:

環境描寫——烘托氣氛、襯托人物感情

人物形象的刻畫——動作描寫

細節的描寫——蠟燭、炮火、黑圍巾

感情的基調——“敬愛”與“哀痛”

主題——讚美反法西斯同盟各國戰鬥的友誼,謳歌南斯拉夫人民對蘇聯紅軍的深厚感情。

六、作業佈置:

1、課後完成P27練習一、二、三

2、如果今天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六十週年紀念日,你想對爲那場戰爭犧牲的革命烈士說些什麼?對今天享受和平生活的同學說些什麼?完成一篇作

文,5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