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我的第一本書》最新教學設計

【教學設想】

《我的第一本書》最新教學設計

本文的作者是一位詩人,在嚴酷而荒誕的年代裏,他清醒地感覺到、認識到了作爲一個詩人的神聖的歷史職責。他的詩更多地帶有反抗現實而義無返顧地奔赴“革命”理想的特點。時代的苦難使它對生活有着深刻的體察和獨特的感悟,讓他產生了創作的激情。作者追憶《我的第一書》時,以口語化的語言、幽默的筆調把苦難的生活渲染得充滿溫情,把惡劣條件下的學習寫得趣味橫生。在荒寒的背景下,不盡是辛酸,也有着抹不去的鄉間村鄰的友好淳厚的情義。初中階段是學生樹立人生觀,價值觀的良好時期,更是思想初步成型的時期,在這階段的語文教學中應注重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讓學生學會感動。在進行《我的第一本書》的教學設計時,要注意到學生的思想滲透,抓住文章中滲透出的“情”來安排教學。只有讓學生與作者同呼吸共命運,才能使學生領悟到作者童年時期的苦與樂,纔算達到了語文教學上的最佳效果。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以引導學生體會情感,認識生活的底蘊,感悟讀書對於人生的意義爲目的,按感知內容──捕捉情感──體驗感悟的步驟進行。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文意,瞭解敘事性作品的文體特徵。

2、激活生活體驗,感悟作者內心情感。

3、加強聯想與想像能力的培養,培養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1、聯繫自己的學習經歷,感悟知識改變命運的深刻內涵。

2、理解作品展示的苦難生活境遇,品味苦難對人生意義。

【教學步驟】

一、匯入

英國著名詩人莎士比亞曾說過:“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裏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書,是哺育心靈的母乳,是啓迪智慧的鑰匙,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今天,我們將走進牛漢的隨筆《我的第一本書》,去感受作者給我們帶來的美好回憶。

二、感知內容

學生朗讀課文思考:

1、課文圍繞書寫了哪些方面的內容?

2、課文中作者寫到了哪些與書有密切關係的人物?這些人物與書又有怎樣的關係?

明確:

1、看書──逼書──送書──讀書

2、父親、喬元貞、我

父親送書→我送書→喬之貞

三、捕捉情感

學生自讀課文,合作學習、自由討論發言:

1、說說你從敘事中體會到了作者的'哪些感情?

2、課文中哪一句話可以概括作者的複雜情感?

3、課文中哪些語句寫出了作者對這一本書的難忘之情?

4、你認爲這作者在文中說的“人不能忘本”本是什麼?

明確:

1、父子之情:父親發現那本“悽慘的課本”只是嘆氣,在昏黃的油燈下爲

“我們兩個的半本書修修補補,裝訂成了兩書完完整整的書。”可見父親是一個知書達理、溫和、善良的人,是一個既理解、尊重孩子,又對孩子負責的好父親。

友情的珍貴:元貞的家太窮,買不起書,“我”便把這惟一的一本書分爲兩半,一人半本。在困難時伸出援助之手,便同學之間淳厚的友情顯得彌足珍貴,溫暖人心。

人與狗的樂:是我早已調教好的,只要主人下令,大狗便汪汪叫幾聲,來一個人狗合演“雙簧戲”,給惡劣的生活處境帶來一絲樂趣。

2、“我的童年沒有幽默,只有從荒寒的大自然感應到一點生命最初的快樂和夢幻。”

3、“可是這一本卻讓我一生難以忘懷,它酷似德國卜勞恩的《父與子》中的幽默,不過看了很難笑起來。”

“這是我的第一本書。對於元貞來說,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書。”

“還應當回過頭來說說我的第一本書,我真應當爲它寫一本比它還厚的書,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靈去讚美。”

“我的第一本書實在應當寫寫,如果不寫,我就枉讀了這幾十年的書,更枉寫了這幾十年的詩。人不能忘本。”

4、“本”運用了雙關的修辭手法,既指課本,那一本國語教材,也指同學的友情、父親的深情、童年的樂趣,人性中的善良、淳樸。

四、體驗感悟

學生自選話題,自由發言:

1、假設作者所提到的人物還健在,當你面對喬元貞、弄不成、奶奶……你將會說什麼呢?試試看,相信你能說得很好。

2、有人說,苦難是人生的一所大學,許多人正是在逆境中奮發,成就了一番驚天動地的偉業。你怎樣看待人生中的苦難?

參考示例:苦難是人生的一筆財富,苦難是流動於地底的地火,苦難是在磨礪你的品格,屈服於苦難,那就在認命的同時也毀滅了自己;不屈服於苦難,用堅強作鋤,用樂觀作鏟,用深邃的思索作鍬,堅韌不拔地挖掘,苦難的背後肯定會有驚喜和意外發現。大禹治水迎風沐雨,勾踐臥薪嚐膽終吞吳;孫臏受刖足之刑而成兵法,韓信受胯下之辱而成大器揮師百萬;屈原飽受艱辛而成《離騷》;司馬遷致殘殫盡竭慮完成《史記》;曹雪芹戶牖瓦竈而成《紅樓夢》……從古到今,俯拾皆是,不勝枚舉。人生在世,酸甜苦辣都是營養,風雨雪霜皆爲滋潤,苦難成了奮進的動力,前進的基石,向上的臺階。

3、教師小結:

其實每個人的人生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入大海,不是每一粒種子都能成熟發芽,生命中不是永遠樂,也不是永遠痛苦,快樂與痛苦是相輔相成的,在快樂中,我們要感謝生命,在痛苦中,我們也要感謝生命,因爲快樂、興奮、痛苦又何嘗不是美麗呢?”

【創意說明

詩人經歷過苦難的年代,飽嘗生活的艱辛,在追憶往事時筆尖卻流露出難有的樂趣。我想與他在困境中磨練出了堅毅不屈的性格有着很大的關係。因此我在進行《我的第一本書》的教學設計時,注意到學生的思想滲透,抓住文章中滲透出的“情”來安排教學。只有讓學生與作者同呼吸共命運,才能使學生領悟到作者童年時期的苦與樂,纔算達到了語文教學上的最佳效果。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以引導學生體會情感,認識生活的底蘊,感悟讀書對於人生的意義爲目的,按感知內容──捕捉情感──體驗感悟的步驟進行。

【設計評價】

本教學設計根據教材內容、教材的地位,確定以學生自學爲的教學方法,符合現代教學的理念。同時,在語言表達能力方面,強調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作用,也是比較客觀實際的。從教學目標上看,本課目標設定合理,重點把握準確,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如難點2:理解作品展示的苦難生活境遇,口味苦難對人生的意義,同時目標之間體現了循序漸進的教學規律,可操作性強。

從教學流程看,本課“清晰流暢”。突出了初中語文教學中推行的“板塊”教學模式,除了“感知內容、捕捉情感、體驗感悟”三板塊的主體滲透外,各個流程緊密相連,過渡自然,嚴謹有序。精心匯入勾起學生閱讀的慾望;整體感悟中又將學生帶入了對苦難生命的理解;捕捉情感中激活學生生活體驗,感悟作者內心情感。使學生對作者的創作意圖更加明確;體驗感悟中,教師引導學生與文字對話,對苦難與人生思考,得,在快樂中,我們要感謝生命,在痛苦中,我們也要感謝生命,讓生命更有意義的情感體驗。使學生從中得到生命意義的啓迪。

標籤:教學 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