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合集8篇

爲了確保我們的努力取得實效,就需要我們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具有內容條理清楚、步驟清晰的特點。那麼問題來了,方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合集8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一、教學目的要求:

1、學會本課9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及由熟字組成的新詞。

2、使學生了解青蛙在生長過程中形體上的幾次變化,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及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分角色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1、學會生字、生詞。

2、觀察圖畫,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

三、教具準備:

生字詞小黑板、教學插圖、教學錄像帶

四、教學地點:

多媒體綜合電教室

五、教學課時:

三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啓發談話,引入課題。

同學們,你們認識青蛙嗎?(生:認識!)那大家也都知道我們的朋友如按好壞來分可分爲好朋友和壞朋友。蚜蟲是莊稼的壞朋友,那青蛙就是莊稼的好朋友。你們喜歡青蛙嗎?那又有誰知道青蛙小時候是長什麼樣兒的?它又是怎樣長大的呢?(幻燈片出示小蝌蚪插圖,然後指出這就是青蛙小時候的樣子,它名字叫小蝌蚪)那麼,小蝌蚪又是怎樣變成青蛙的呢?學了今天這一篇課文大家就知道了。

(板書課題)

二、初識圖意。

1、提出看圖要求:圖上畫了些什麼?它們都在幹些什麼?(幻燈出示第一幅插圖)(生答)

2、逐圖出示另三幅圖,引導學生觀察小蝌蚪在身體上有什麼變化?再連續播放四幅圖,讓學生說說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分別遇到了誰,揭示這也就是小青蛙成長的過程。

3、提問:大家看到最後兩幅圖了嗎?小蝌蚪最後變成了什麼?它們找到媽媽了嗎?它們的媽媽是誰?(生述)

4、小結: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四幅圖,想想小蝌蚪每次去找媽媽時身體都出現了哪些變化?開頭怎樣?過了幾天怎樣?後來又怎麼樣?最後變成什麼了?(生述)

三、藉助拼音,初讀課文。

1、自輕聲朗讀課文。

思考:小蝌蚪找媽媽找了幾次才找到?它都遇到了誰?

2、糾正讀音(羣、捕、迎、裳等)

3、回答思考問題,師生初步分角色朗讀課文。(師:敘述部分;小蝌蚪、鯉魚、烏龜及青蛙媽媽由四組學生分別扮演。)

四、講讀第一自然段。

1、講讀第一自然段,看第一幅圖。 提問:課文中是怎樣寫小蝌蚪的樣子的?找出相關詞句,說一說,並用筆劃出來。 提問:我們池塘裏的小蝌蚪有幾隻?(生:有一羣。)師講解一羣的意思,然後再指導生給羣組詞。 指導學生看圖,體會小蝌蚪心情如何?問:從圖上小蝌蚪的什麼動作可以看出?自然段中哪一些詞語描寫了小蝌蚪很快活呢?(師指導生聯繫小蝌蚪甩尾巴的情景回答。)

2、指導學生看圖,師複述小蝌蚪外表。

3、指導朗讀第一自然段,讀出小蝌蚪有趣、快活的神情。

五、課堂作業:

完成課後作業第二題(1)小題

第二課時

一、圖文對照,講讀第二段。

1、看第二幅圖,提問:現在我們的小蝌蚪跟第一幅圖模樣有什麼不同?

2、讀第二自然段,說說蝌蚪有什麼變化。

3、再讀(指名個別讀)

4、看圖,講述小蝌蚪是爲什麼會遊向鯉魚媽媽?理解迎上去意思。

述:因爲小蝌蚪們看見鯉魚媽媽在教小鯉魚捕食,於是想到自己也該有媽媽,但又不知媽媽長得怎麼樣,所以就游過去問。

述:正面向前叫迎。在這裏既表示禮貌,也爲了讓鯉魚媽媽能發現自己小蝌蚪。

5、根據講讀內容,提問:鯉魚媽媽告訴小蝌蚪,它的媽媽有什麼特點呢?

6、指導朗讀第二自然段。(我們的哪兒要讀重音;鯉魚媽媽的回答要用長輩式親切的語氣讀出來。)

二、看圖,學習第三、四、五自然段。

1、看圖,提問:小蝌蚪過了幾天身體上又起了什麼變化? 生讀第三自然段。

2、學生回答,師板書。

3、小蝌蚪爲什麼會把烏龜錯認爲是自己的媽媽呢?課文中爲什麼要用追上去,而不用迎上去呢?(師引導學生回答:一是,一前一後要用追;二是,體現出了它們以爲找到了媽媽時的高興、迫切的心情。)

4、烏龜媽媽告訴小蝌蚪,它們媽媽的特點是什麼?(讓學生劃出文中語句並讀一讀)

5、指導朗讀第三段。小蝌蚪連忙追上去叫這一句,要讀出急於找到媽媽的迫切心情。

6、輕聲朗讀第四、五兩段,指導生邊讀邊看圖,思考:

1) 小蝌蚪過了幾天,身體上又起了什麼變化?(板書)

2) 小蝌蚪到底有沒有找到媽媽呢?他們的媽媽究竟是誰呢?它們是怎麼認出來的? (生聯繫圖及有關句子回答:回顧烏龜介紹的青蛙媽媽的特徵,還有前面鯉魚媽媽講的四條腿,寬嘴巴,小蝌蚪瞭解媽媽的特徵全面了,也就可以找到媽媽了。)

7、第四段主要講了什麼?先讀再說。(自由讀後再指導學生說出段意) 小蝌蚪已經是青蛙了,爲什麼加上個已經?小蝌蚪是怎樣跳到荷葉上去的呢?(蹬、蹦、跳)

8、小青蛙跟着媽媽幹什麼?這說明了什麼?(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應該怎樣對等青蛙呢?(生:我們要保護好我們的好朋友青蛙)

三、鞏固練習。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全文。

2、完成課後第一道題。

3、完成課後第三道題。

第三課時

一、複習:

1、分角色看圖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按順序說說小蝌蚪是怎樣長大的。

(大腦袋、長尾巴長出兩條後腿長出兩條前腿脫掉尾巴、換上綠衣裳)

3、指導完成課後第二題。

二、指導有感情地分組朗讀課文。

三、識記生字,分析字形,指導書寫

1、觀看生字表教學錄像帶,激發學生興趣。

2、指導學習生字。

3、難寫、易錯字形分析:

塘:共13畫,第八畫右邊要出頭,第10筆一豎上下都要出頭,左邊是。

迎:半包圍結構,裏面的不要多寫一撇。書空。

龜:共7筆,上邊是,下邊是不是電。書空。

裳:共14畫,下邊是衣。

鼓:右邊是支不是也不是,本課是凸起的意思。

4、運用測試及書寫。(師巡視指導並及時對學生進行表揚)

四、總結課堂。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

透過理解作者對人生的體驗和思考,豐富自己的社會知識和情感體驗,使學生熱愛生命、珍惜時光,努力學習。

2、能力目標:

⑴ 加強學生對事物觀察欣賞的能力,學會抓住景物的特徵進行描寫,抒發感情。

⑵ 培養學生遣詞造句的能力。

3、知識目標:

⑴ 掌握文章借景抒情、託物言志的方法。

⑵ 體會作者含蓄地表達感情,從而提高自身文學鑑賞的水平。

【教學內容及重點、難點的分析】

1、教材內容的分析:

文章集文學性與抒情性於一體,情感較充沛,主要寫10年浩劫給作者帶來許多不幸,心情壓抑,但睹花釋懷感悟生命永恆。要使學生深入理解作者所表達的情感,必須理解作者的寫作背景,因此,採用情境教學,透過配樂朗誦,透過展示畫面來達到這一效果。

2、重點分析:

⑴ 對景物的分析是文章的重點,爲突出這一效果,透過放映畫片來加強學生能力的訓練。

⑵ 文章抒情性濃,表達感情的方式較含蓄,這些是大家所要領會的;爲突破這一目標,主要是透過“配音朗讀”展示畫面、“配音背景介紹”設定情境與《熱愛生命》的片段進行比較等手段來實現的,以便加深學生領會文章主旨。

3、難點分析:

借景抒情、託物言志的寫作方法是本文的難點,借何景、言何志,“景”與“志”與“情”之間的內在聯繫是什麼是這堂課所要解決的,因此,主要採用分析、引導。

【教宇對象的分析】

1、初一的中學生,其情感的兩極性較爲明顯,易激動、愛動感情。因此,設定情境教學較爲容易調動學生的情感,陷入課堂營造的情感氛圍,從而達到理解把握文章的感情。

2、中學生的自我意識正趨於成熟,因此,“借景抒情”遊戲能夠順利進展,這樣一方面加深對自己的自我評價,另一方面確立正確、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3、初一的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精力容易分散,而多媒體教學的視聽系統有利於調動學生各種感覺器官全面接收新知識。

【教字策略及教法】

1、情境教學法:

兒童心理學家卡哈娜指出:如果兒童在學習前情感已做好準備,能控制自己的衝動,則他的思維會得到良好的發展。因此,課堂上調動學生的情感是有效發揮學生爲主體的重要途徑,故選擇配樂朗誦,因爲音樂所包括的感情資訊是語言所難以表達的。目的是:

⑴ 使學生在音樂的氛圍中,情感被同化,加以誘導。

⑵ 隨着音樂的起伏,朗讀的進行,初步把握文章的感情脈絡。

2、實施巴甫洛夫經典性學習條件作用學習說:

刺激→反應→假設→突破的理論,即讓學生回答問題,學生評議,不標準的答案讓學生採用歸謬法,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自覺發現錯誤,以便強化能力。

3、寓教於樂,知識遷移:

學習的目的是學以致用,因此培養他們的能力最好的途徑是:加強遷移能力的訓練;主要運用在“借景抒情”的訓練,“景物的細緻描寫”的訓練。採用的方式是學生看畫面描繪事物,並用“借景抒情、託物言志”的手法比襯班級某位同學,然後用文字寫下來。

【教學媒體設計】

本課主要採用計算機多媒體教學,運用Frontpage 製作,穿插Powerpoint 。因爲它能產生一系列的動畫效果,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較強的作用。多媒體課件貫穿整個課堂,它包括放映畫面、朗讀、分析、訓練、板書。

【教學過程設計與分析】

【教學步驟】

一、導語

花與人的友好關係體現在兩方面,一類是花解人語,如“感時花濺淚”,“淚眼問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還有一類是人解花語,如《紅樓夢》中“黛玉葬花”,因爲解花,所以“質本潔來還潔去,一杯淨土掩風流”。大家看且聽《紫藤蘿瀑布》,並思考一下這篇文章屬於哪一種類型,你的根據是什麼?

二、朗讀,熟悉課文

總體把握文章的內容及情感基調,以便順利進入下一個環節。它屬於人解花語類:理由是課文句子:“覺得這紫藤蘿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緩緩地流過。流着流着,它帶走了這些一直壓在我心上的焦慮和悲痛,都是關於生死謎、手足情的。”“有的只是精神的寧靜和生的喜悅。”以及課文第十段。這些都表明作者領會了花作爲生命形式的本質。

三、提問同學對課文主旨的把握,介紹寫作背景

1、文章寫花,爲何會由花談到“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文章主要是透過對比的手法,由花的現狀(過了這麼多年,紫藤蘿又開花了,而且開得這樣盛,這樣密),和過去(東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掛在樹梢,好像在察言觀色,試控什麼。後來索性連那稀零的花串也沒有了。)作比較,談到紫藤蘿經歷磨難仍生生不息,故“生命的長河是無止盡的。”

2、文章寫紫藤蘿花爲何會談到“關於生死謎、手足情的”?因爲作者此時爲弟弟的病情而憂慮(介紹背景)。

3、文章如何把花和人聯繫起來,提出文章的主旨?因爲二者有共性:都是歷經苦難仍生生不息,都體現生命的長河無止境。

4、文章在這裏運用了哪些寫作手法?借物抒情、託物言志。

5、這種寫作手法的運用應該注意哪些問題?要注意所借之物與所抒之情有其共同點,抓住事物的共同點來描繪。

四、遊戲、寫作

請同學做遊戲:一位同學描繪多媒體上的畫面,或一種花的特徵,或一種事物的特徵;另一位同學根據他的介紹採用“借物抒情、託物言志”的手法,聯繫班級某位同學,抒發某種相應的感情。

舉例:我們常用玫瑰形容一個人豔麗又清高,請你也舉例來說明。

五、分析文章的寫景手法

1、同學描繪是否逼真,爲什麼?有一些逼真。

2、如何逼真,該注意什麼問題?必須注意要抓住事物的特徵來寫。

3、從哪些地方來抓住事物的特徵?

從顏色、形狀、質感等各方面來寫。

六、觀察能力、分析能力的遷移

請學生運用剛纔所學的知識對“紫藤蘿的特點”進行分析,學生歸納。教師總結:觀察必須從顏色、形狀等來看。紫藤蘿花的特點是什麼(分析1~6段)?何處體現?

1、主要的特點是繁茂、活潑、熱鬧、沉靜(見課件演示)。

如繁茂,只見一片輝煌的淡紫色,像一條瀑布,從空中垂下,不見其發端,也不見其終極。活潑熱鬧:只是深深淺淺的紫,彷彿在流動,在歡笑,在不停地生長。花朵兒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擠着,好不活潑熱鬧!又像一個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綻開似的。沉靜:顏色上淺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澱下來了,沉澱在最嫩最小的花苞裏。

2、花的特徵與文章中心有何內容上的聯繫?花的沉靜滌盪了我心中的焦慮與悲痛,留給自己精神上的寧靜和生的喜悅,並引入“生死謎、手足情”的思考。

花的繁茂、花的活潑、熱鬧體現生命永恆、生命永無止境的中心,引出文章的主旨。

3、景物的描寫能否遊離於主題之外,該注意些什麼?景物的描寫不但要抓住特點,而且它還必須圍繞文章的中心來展開。

七、教師總結佈置作業

1、借景抒情、託物言志的寫作手法。

2、景物描寫必須抓住特點。

3、把本課中的片段與《敬畏生命》片段比較作爲作業。

【多媒體的演示】

1、多媒體應用分析及設計思路:

開啟磁盤,點擊課件中的“紫1”進入課件。

點擊“紫藤蘿瀑布配朗讀”。

點擊課件中“背景介紹”,打出所要朗讀的內容,打出“表現手法”所提出的問題。

點擊課件中“遊戲、寫作”展示畫圖。

點擊課件中首頁“紫藤蘿瀑布”的標題,出現它的畫面。

點擊課件中的“作業”比較。

點擊課件中的“紫1”進入該課件,深件首先響起飽含淡淡哀愁的音樂及一些具有動態效果的文字,這是以多媒體豐富的聲樂畫面吸引同學的注意力,安定同學情緒,同時營造情感氛圍,以突出課文要求“領會作者情感”。這正符合兒童心理學家卡哈娜指出的:如果兒童在學習前情感已做好準備,能控制自己的衝動,則他的思維會得到良好的發展。同時展示紫藤畫面給學生以感性認識。

設計思路:這一部分主要的作用是營造氣氛,爲下面的“分析文章的情感”作烘托鋪墊。讓學生首先進入狀態。

本文是抒情散文,結合單元提示及這課的教學要求:“領會文章的感情,把握文章的主旨”。採用音樂配置畫面爲背景以及作者《哭小弟》中最後四段的配樂朗誦,使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因爲衆所周知“音樂的魅力遠遠地超過言語的表達。”目的是增加同學的感性認識,加強視聽感受,進入情感氛圍。

設計思路:音樂的旋律配合朗讀,有助於學生領會文章描寫的是什麼情感,以便下一環節的提問、分析。

⑴ 打出背景文字及畫面。插入“配樂朗讀”這個環節目的是加深同學對作者的經歷的瞭解。

⑵ 畫面音樂能強化他們對文章情感的理解。因爲記憶及理解力只有在強化中才能加深。

⑶ 提問的方式是採用巴甫洛夫經典性學習條件作用學習說,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⑷ 用多媒體打出問題有利於節省時間。這些都體現“讓學生動起來”的教學思想,同時體現教師的主導地位。

設計思路:教育家賈得指出“遷移的核心依賴於法則和原理的應用”。這一環節的設定一方面加強記憶,另一方面自己總結的法則能爲下一環節熟練運用作埋伏。

寓教於樂是這一環節的特點:

⑴ 用多媒體展示畫面利於學生仔細觀察事物。只有再現事物,才能更好喚起學生記憶,才能對事物進行細緻描繪。

⑵ 允許同學描寫其他事物,這樣一來就不會限制他們的思維。

⑶ 由於班級的同學比較熟悉,能使學生抓住二者的共同點,進行知識遷移。

⑷ 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其樂無窮,利於他們轉動思維。

設計思路:透過多媒體展示畫面、學生初步描繪爲下面分析“描繪事物要抓住特徵”作基礎,從而使教學環節一環緊扣一環。

多媒體再現實物,使學生有感性認識,便於觀察。這與寫作要求“藝術高於生活又源於生活”的理論不謀而合,同時引導學生注意觀察生活。

設計思路:爲引導學生自行分析下一環節“紫藤蘿的特點”,完成知識遷移而設計。

再現畫面利於學生結合課文來分析,輕鬆解決這一重點難點。採用的教學法是巴甫洛夫經典性學習條件作用說。說與寫結合、知識與能力結合,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

透過作業強化教學重點。多媒體的運用增大課堂容量。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進一步體會除法的含義,並藉助乘法口訣求商。

過程與方法:

讓學生能夠結合情景,發現資訊,提出解決問題,深化學生對除法運算的認識,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透過創設情境,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直觀地參與到活動中來,感受到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學重點:

讓學生能夠結合情景,發現資訊,提出解決問題,深化學生對除法運算的認識,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

教學難點:

深化學生對除法運算的認識,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

課前準備:

1、引導學生運用觀察發現資訊,提問選擇資訊,思考解決問題探究學習方式,使學生在輕鬆,愉快中掌握知識。

2、課件。

教學過程 :

一、情境創設。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帶領同學們到森林中的動物學校去看一看。現在那裏可熱鬧了,小動物們剛剛放學,正走在回家的路上。小朋友們想見到它們嗎?

(課件出示:“回家路上”主題圖)

二、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1、看一看,說一說。

(1) 觀察畫面。

引導學生說一說畫面上有什麼,誰在幹什麼?把看到的情景講給大家聽。同桌互相說一說。

(2)組織全班彙報交流。

2、提出問題。

(1)小朋友們觀察得真仔細!從一幅圖中居然瞭解到這麼多多資訊,現在,老師請小朋友根據圖中資訊提數學問題。最近我們學習了乘法,你能不能提出一些要用乘法來解決的問題呢?

(2)組織全班彙報交流。

3、解決問題。

(1)組織學生以小組爲單位,合作解決問題,比一比,看哪個小組解決的多。

(2)彙報學習過程。

(3)引導學生質疑,教師指導

三、教學效果測評。

1、比一比,算一算。

剛纔在提問題解決問題的學習中,小朋友們都把乘法口訣用得很好。接下來你們能利用乘法口訣進行口算嗎?

(1)出示第一張卡片,指出算式,說出答案並說明用了哪句乘法口訣。

(2)依次出示卡片,開火車形式讀算式,說答案與口訣。

(3)做書中練習第一題。(讓學生直接用口訣說出答案)

2、完成書中第2題。

(1)瞭解題目要求:看圖填空。

(2)啓發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列出算式。

3、送信遊戲(找新家)。

小朋友們都十分聰明,會用所學的知識解決這麼多問題。下面我們就運用自己的智慧幫助小動物們找一找它們的新家,好嗎?

四、小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會了什麼?(學生談收穫)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1、體會作者在寫“吆喝”時的內在情感,瞭解“吆喝”中包含的民風民俗等。

2、學習文章合理安排結構、注意語言的銜接過渡的方法。

3、培養學生觀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朗讀課文,把握文章的結構和語言特色。

難點:體驗作者在寫“吆喝”中的內在情感。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方法】

1、情景教學法。

2、討論點撥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錄音機、示範朗讀磁帶、接頭吆喝錄音帶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一年四季,一天從早到晚,你聽到街上的吆喝聲了嗎?請大家模仿一下。(學生自由發言,表演)這是老師收集的吆喝聲,我們來聽聽,看誰學得最像,最有蘊味。(教師播放街頭吆喝聲錄音帶,學生品評)今天,我們學習的就是一篇專門介紹街頭巷尾經常回蕩着的吆喝聲的文章,它就是著名記者、作家、文學翻譯家蕭乾先生的《吆喝》。

街上每天都有“民間藝術家”免費演出。那或悠長或短促或生動或沙啞的吆喝聲,在無心人聽來或許頓生厭煩,而在有生活情趣的人聽來,卻是優美動聽的音樂。這不,在蕭乾的筆下,街頭吆喝就有了動人的意蘊。

吆喝聲,是“生活的交響曲”質樸簡單但趣味良多。如果時光倒流,在舊北京城的大街小巷,人們常常聽到商販叫賣的各種吆喝聲。如今,這些清脆悠揚的.叫賣聲大多已經淹沒在都市的喧囂聲中,但聽一聽蕭乾的《吆喝》,依舊能引發我們的無盡遐想,那往昔的生活片斷,人生的種種印象彷彿都隨着這吆喝聲而鮮活起來。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

1、教師播放示範朗讀磁帶,學生聽讀,初步感知文意。

2、學生交流初讀課文的感受。

教師總結:本文介紹了舊北京街大街小巷各種吆喝聲。圍繞吆喝聲,介紹了吆喝聲所代表的經營品種、介紹了各種吆喝聲的具體內容、表現方式以及音韻節奏等。

三、合作探究,深入研讀,把握文章結構,理解文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

3、學生精讀課文,對文章進行圈點勾畫,提出疑難問題。

4、就疑難問題小組成員展開討論,合作探究,共同解決。如有同學不能解答的疑問,以提交紙條的形式向老師提問。

5、教師總結歸納共性問題,並演示,全班共同討論解決。

老師提出問題,學生小組討論,大家共同明確。

⑴ 文章重點是寫北京街頭的吆喝聲,爲什麼要從洋人對北京街頭吆喝的文章寫起?

在第二部分中作者主要介紹了北京街頭的哪些吆喝聲?是按什麼順序介紹的?

⑵ 作者是如何將紛繁複雜的事物介紹得有條不紊的?

⑶ 作者爲什麼能對吆喝內容、聲調、韻律進行概括歸類?這些內容在文中起什麼作用?

⑷ 你喜歡哪些描寫?爲什麼?

四、品讀課文,揣摩語言,體味作者的語言風格

1、教師提示:

本文是用地道的北京口語寫的,特別是描寫吆喝的語句,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試找幾例,仔細品讀,體會其中的意味。

教師可就語音、語調、語速以及動作談自己的認識和看法。也可播放現實作品中有關吆喝的片斷供學生觀摩。

學生自由表演,其餘同學評點。

教師也可選課文中的例子示範,如“混沌喂──開鍋”“硬麪──餑餑”“行好的──老爺──太(唉)太──有那剩飯──剩菜──賞我點兒吃吧!”“蒸而又炸呀,油兒又白塔。面的包兒來,西葫蘆的餡兒啊”語言不乏生動幽默的特點。

學生自選例品評。

【課堂小結,遷移拓展】

同學們,聽馮驥才先生這麼一介紹,還真讓我們咂摸出吆喝聲的一些味道來。吆喝是一種口頭文化,隨着時代的發展,這些聲音將被淹沒在都市的喧囂中,我們應搶救這種具有獨特蒐集的材料加以分析、整理並且提出自己的看法。

調查方法,有問卷調查、訪問座談、查閱文獻、攝影錄像等。

以四人一組爲宜,以論文的形式上報自己的調查結果。

【佈置作業】

1、把文章改寫成一個相聲腳本,然後在班內表演。

2、課後蒐集整理街頭吆喝聲,體味“吆喝”的韻味。

【板書設計】

吆喝(1~3)引出話題

(5~9)從早到晚

(10)一年四季

(11~14)對吆喝聲進行評價、品析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3個生字,正確讀寫觀潮、據說、籠罩、薄霧、若隱若現、悶雷、水天相接、沸騰、猶如、浩浩蕩蕩、山崩地裂、霎時、餘波、風號浪吼、恢復等詞語。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3、學習作者按照觀潮順序記敘景物的寫作方法。

4、瞭解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激發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1、藉助對語言文字的感悟和體會以及對課文的有感情朗讀,讓學生感受到錢塘江大潮確實是天下奇觀,激發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2、培養學生自主理解課文,表達自己感受的能力。

【教學準備】

多媒體PPT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釋題切入

1、教師背誦一首古詩《浪淘沙》引入新課的學習。

浪淘沙

[唐]劉禹錫

八月濤聲吼地來,

頭高數丈觸山回。

須臾卻入海門去,

捲起沙堆似雪堆。

知道這首詩是寫哪裏的景象嗎?寫的是錢塘江大潮,也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觀潮》。

2、板書課題:

觀潮

(指導寫潮字。)

二、檢查學生預習

1、檢查生字(音難字):

罩、薄、沸、踮、崩、霎。

2、檢查全班學生掌握的情況:

識字遊戲(藉助PPT課件完成)。

三、自讀課文

1、讀了課文,你覺得錢塘江大潮給你留下的印象是什麼樣的?課文中用了一個詞語來評價錢塘江大潮,找到這個詞語。

2、初步理解:

天下奇觀。

(談一談你對天下奇觀的初步感受。)

3、再默看課文:

課文哪些自然段在具體寫觀潮的過程。

4、再讀課文2~5自然段,看看課文分別寫了哪些時段的景象?

(潮來前、潮來時、潮頭過後。)

板書:

潮來前、潮來時、潮頭過後

5、讀了課文,你覺得哪個部分的內容最能讓我們感受到錢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觀呢?給大家推薦一下。

既然大家都覺得課文的第三、四自然段最能感受到錢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觀,那等一會兒我們就把這兩段重點地讀一讀。現在我們先讀一讀寫潮來之前景象的段落,說說你的感受。

江面:平。

觀潮的人:人山人海。

四、精讀課文三、四自然段

1、接下來我們就要重點地來讀一讀課文中寫潮來時的段落。自由讀三、四自然段,找出你認爲最能看出錢塘江大潮是奇觀的句子,理解,讀好。

2、學生彙報,教師指導讀書:

⑴ 理解:

形成一道兩丈多高的白色城牆。

體會:

兩丈多高,六米多高。

(學生體會感受壯觀,用讀書來表現。)

⑵ 理解:

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

體會: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感受這種氣勢。

體會:飛奔。

(速度快。)

體會:浩浩蕩蕩。

(橫貫江面,潮水奔涌。)

體會:山崩地裂。響聲巨大。

體會: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指導學生讀好。)

3、指導學生把理解後的句子連起來讀一讀。

肯定學生的讀書,提出新的要求:

要想讀好,要進一步理解課文,剛纔讀課文的時候有沒有什麼發現?

教師指導學生髮現:

再近些,越來越近。知道是作者按照什麼順序來寫潮水的(從遠到近)。

指導學生體會該怎樣讀好這種變化?

4、男生讀、女生讀。

教師指導學生如何藉助讀書來讓聽的人身臨其境。

讀完之後學生看視頻資料

學生看完後,教師用過渡語激發學生對錢塘江大潮壯觀的進一步體會。再讀課文。

5、指導學生帶着這樣的激情讀錢塘江大潮潮頭過去的段落。體會潮頭過去時景象的壯觀,人們都被錢塘江大潮的壯觀吸引了。

(看看堤下,江水已經漲了兩丈多高了。人們爲什麼才注意到江水已經漲了兩丈多高了?剛纔人們看什麼去了?)

6、開課的時候,我們對天下奇觀有了初步理解,現在學習了課文,我們一定對天下奇觀有了更深的體會,說說自己的感受。

學生練習說話:

理解天下奇觀。說說自己的心情。

7、教師介紹:

錢塘奇景古已有之,感受這種雄壯。再一次地讀課文的第一段,再一次品味天下奇觀。

8、分享感受:

教師將自己閱讀課文後的感受用一首小詩的形式和學生分享。

五、積累好詞好句

〖板書設計

潮來前

觀潮 潮來時

天下奇觀

潮頭過後

第二課時(略)

〖教學內容

1、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2、指導學生用已有的學習方法學會並掌握本課的生字詞。

3、指導學生進行練筆。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一、匯入

1、(點擊課件:奧運會標誌)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嗎?

你們知道奧運會的哪些知識呢?

2、同學們知道的可真多!奧運會的全稱是奧林匹克運動會。他每4年舉行一次。能舉辦奧運會就顯示了國家強大的實力,因此,很多國家的城市都想申請舉辦奧運會。1993年,我國北京申辦奧運會以2票之差輸給了澳大利亞的悉尼。非常可惜!但中國人民沒有泄氣,不北京繼續申請舉辦20xx年的奧運會。在20xx年7月13日,申奧城市選舉的那一天,全國人民都在關注着最後的結果。晚上。消息終於傳來:(點擊課件:我們成功了)

最後的結果怎麼樣?

趕緊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你的夥伴吧!(學生互相說)

3、指名讀。問:爲什麼這樣讀?

全班齊讀課題

二、自由初讀課文

我們成功了!多麼令人自豪和激動啊!就讓我們進入11課,在課文生動的語言中感受這種自豪和激動吧!請翻開書

自由讀課文,標出課文自然段,將生字字音讀準,遇到難讀的字多讀幾遍。

三、自學交流

1、相信大家都從課文當中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那就讓我們放飛手中的氣球慶祝這次成功吧!(點擊課件:生字氣球)

⑴這些字寶寶你們都認識嗎?我們來做個口型猜字遊戲。

⑵(點擊課件:出方框)看方框裏的字,你們發現了什麼?讀這些字。

老師帶寫揚字(生在書上描紅並寫三個)

出示2個同學的字,評一評:寫得怎麼樣?有什麼建議?

2、字寶寶們都找了朋友組成了詞語,你們還能和這些詞語交上朋友嗎?(點擊課件:出示詞語)

自由讀,指名帶讀。讀對了,就將這個字獎給他。

3、字、詞寶寶們要回家了。請你們在書上找到含有這些字詞的句子讀一讀,那就是他們的家。指名讀

4、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請4位同學分別讀。

評一評:你喜歡聽誰的朗讀,爲什麼?

四、指導朗讀,理解句子

1、同學們學得可真好。看得出,申奧成功的喜悅點燃了你們更好學習的激情。和你們一樣,當得知申奧成功的喜訊,北京市民們也抑制不住自己了。我們來看一組畫面。(點擊課件:北京街頭)

告訴大家,他們在幹什麼?請用~~在第1自然段找一句描寫了這一組圖的意思的話來。

(點擊課件出現句子)

誰來讀?

你們看看,有什麼不理解的地方嗎?

(不約而同:事先沒有約好,但做出了同樣的事情。)

下課了,同學們會不約而同地幹什麼?(點擊)你還能用不約而同說話嗎?

(點擊課件,字變紅)誰來把這個句子讀一讀?你能明白這句話的意思嗎?

申奧成功了,你快樂嗎?那你來讀讀看!(指名讀,全班讀)

你還知道什麼時候,哪兒也變成了歡樂的海洋?

同學們,此時此刻,我們的教室也變成了歡樂的海洋。瞧,你們一個個臉上洋溢着微笑,發言聲音是多麼響亮。讓我們共同來讀這句話吧!

2、20xx年7月13日的夜晚,不北京城到處一片歡騰。看看書,作者選了哪兩個最主要的地方來寫?

(點擊出圖:天安門廣場)

你們看,天安門廣場上怎麼樣了?你可以用哪個成語來形容這種情景?

說得真好。(出句子)

誰來讀?爲什麼這麼讀?

是啊,幾十萬人啊。人山人海!我們全班來讀一讀。

(點擊出圖:中華世紀壇)

這是中華世紀壇(點擊出句子)

誰來讀?

看着圖,結合自己在電視上看到、聽到的,想想人如海,歌如潮是什麼意思?

誰來把這種氣勢讀出來?(指名讀,全班讀)

五、表演課文

1、人們聚在一起歡慶這快樂的時刻。你們想不想加入他們歡慶的行列?請一小組爲單位,選擇第2或第3自然段演一演吧!

2、哪一組的同學願意來歡慶這快樂的時刻?(生表演時講解一個一遍遍。一遍遍什麼意思?它說明了什麼?)

六、總結

1、同學們,20xx年7月13日的夜晚的確是一個不眠之夜。祖國的每一個兒女都在爲申奧成功而感到自豪和記激動。申奧成功了,中國成功了。20xx年,全世界最優秀的運動員將齊聚中國北京,參加奧運會。你們有信心讓奧林匹克的旗幟在中國北京高高飄揚嗎?

那就讓我們驕傲地告訴全世界:(生讀第4自然段)

2、讓我們再一次自豪地向全世界宣稱:(生齊讀:我們成功了)

七:拓展

1、看了今年的奧運會嗎?你知道了什麼?

20xx年,他們將自己的家門口參加奧運會,你有什麼話對他們說嗎?

你有什麼話要對全世界說嗎?

2、我們國家力爭把20xx年的奧運會辦成一次有史以來最好的奧運會,爲此北京乃至全國人民都作出了極大的努力。那麼北京奧運會有哪些與衆不同的呢,同學們可以去收集一些資料,我們下節課交流。

一、匯入

1、(點擊課件:奧運會標誌)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嗎?

你們知道奧運會的哪些知識呢?

2、同學們知道的可真多!奧運會的全稱是奧林匹克運動會。他每4年舉行一次。能舉辦奧運會就顯示了國家強大的實力,因此,很多國家的城市都想申請舉辦奧運會。1993年,我國北京申辦奧運會以2票之差輸給了澳大利亞的悉尼。非常可惜!但中國人民沒有泄氣,不北京繼續申請舉辦20xx年的奧運會。在20xx年7月13日,申奧城市選舉的那一天,全國人民都在關注着最後的結果。晚上。消息終於傳來:(點擊課件:我們成功了)

最後的結果怎麼樣?

趕緊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你的夥伴吧!(學生互相說)

3、指名讀。問:爲什麼這樣讀?

全班齊讀課題

二、自由初讀課文

我們成功了!多麼令人自豪和激動啊!就讓我們進入11課,在課文生動的語言中感受這種自豪和激動吧!請翻開書

自由讀課文,標出課文自然段,將生字字音讀準,遇到難讀的字多讀幾遍。

三、自學交流

1、相信大家都從課文當中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那就讓我們放飛手中的氣球慶祝這次成功吧!(點擊課件:生字氣球)

⑴這些字寶寶你們都認識嗎?我們來做個口型猜字遊戲。

⑵(點擊課件:出方框)看方框裏的字,你們發現了什麼?讀這些字。

老師帶寫揚字(生在書上描紅並寫三個)

出示2個同學的字,評一評:寫得怎麼樣?有什麼建議?

2、字寶寶們都找了朋友組成了詞語,你們還能和這些詞語交上朋友嗎?(點擊課件:出示詞語)

自由讀,指名帶讀。讀對了,就將這個字獎給他。

3、字、詞寶寶們要回家了。請你們在書上找到含有這些字詞的句子讀一讀,那就是他們的家。指名讀

4、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請4位同學分別讀。

評一評:你喜歡聽誰的朗讀,爲什麼?

四、指導朗讀,理解句子

1、同學們學得可真好。看得出,申奧成功的喜悅點燃了你們更好學習的激情。和你們一樣,當得知申奧成功的喜訊,北京市民們也抑制不住自己了。我們來看一組畫面。(點擊課件:北京街頭)

告訴大家,他們在幹什麼?請用~~在第1自然段找一句描寫了這一組圖的意思的話來。

(點擊課件出現句子)

誰來讀?

你們看看,有什麼不理解的地方嗎?

(不約而同:事先沒有約好,但做出了同樣的事情。)

下課了,同學們會不約而同地幹什麼?(點擊)你還能用不約而同說話嗎?

(點擊課件,字變紅)誰來把這個句子讀一讀?你能明白這句話的意思嗎?

申奧成功了,你快樂嗎?那你來讀讀看!(指名讀,全班讀)

你還知道什麼時候,哪兒也變成了歡樂的海洋?

同學們,此時此刻,我們的教室也變成了歡樂的海洋。瞧,你們一個個臉上洋溢着微笑,發言聲音是多麼響亮。讓我們共同來讀這句話吧!

2、20xx年7月13日的夜晚,不北京城到處一片歡騰。看看書,作者選了哪兩個最主要的地方來寫?

(點擊出圖:天安門廣場)

你們看,天安門廣場上怎麼樣了?你可以用哪個成語來形容這種情景?

說得真好。(出句子)

誰來讀?爲什麼這麼讀?

是啊,幾十萬人啊。人山人海!我們全班來讀一讀。

(點擊出圖:中華世紀壇)

這是中華世紀壇(點擊出句子)

誰來讀?

看着圖,結合自己在電視上看到、聽到的,想想人如海,歌如潮是什麼意思?

誰來把這種氣勢讀出來?(指名讀,全班讀)

五、表演課文

1、人們聚在一起歡慶這快樂的時刻。你們想不想加入他們歡慶的行列?請一小組爲單位,選擇第2或第3自然段演一演吧!

2、哪一組的同學願意來歡慶這快樂的時刻?(生表演時講解一個一遍遍。一遍遍什麼意思?它說明了什麼?)

六、總結

1、同學們,20xx年7月13日的夜晚的確是一個不眠之夜。祖國的每一個兒女都在爲申奧成功而感到自豪和記激動。申奧成功了,中國成功了。20xx年,全世界最優秀的運動員將齊聚中國北京,參加奧運會。你們有信心讓奧林匹克的旗幟在中國北京高高飄揚嗎?

那就讓我們驕傲地告訴全世界:(生讀第4自然段)

2、讓我們再一次自豪地向全世界宣稱:(生齊讀:我們成功了)

七:拓展

1、看了今年的奧運會嗎?你知道了什麼?

20xx年,他們將自己的家門口參加奧運會,你有什麼話對他們說嗎?

你有什麼話要對全世界說嗎?

2、我們國家力爭把20xx年的奧運會辦成一次有史以來最好的奧運會,爲此北京乃至全國人民都作出了極大的努力。那麼北京奧運會有哪些與衆不同的呢,同學們可以去收集一些資料,我們下節課交流。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教學要求:

1.認識“蝌、蚪、迎”等13個生字,指導寫“甩”字,初步理解“甩、迎、追、蹲、蹬、跳、蹦”表達的意思;

2.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小蝌蚪的成長過程,知道青蛙是有益的動物。

3.分角色朗讀課文,試背自己喜歡的段落。

4.滲透遇事主動探索思想。

教學重點:

1.瞭解小蝌蚪在生長過程中形體上的變化。

2.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重點詞句的意思。

教學難點:

1.青蛙生長過程以及在不同階段的形態變化。

2.品悟小蝌蚪身上體現出來的人性優點。

教具準備:CAI課件(小蝌蚪各個時期形態動畫,小蝌蚪與鯉魚、烏龜、青蛙對話的動畫)

教學時間:兩課時,本教學設計爲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謎語匯入,揭示課題。

(一)情境設定:有一天,池塘裏來了一羣可愛的小黑魚,它們滑溜溜的身子,圓圓的腦袋,長長的尾巴,池塘裏面遊啊遊。匯出小蝌蚪。

(二)揭示課題:17小蝌蚪找媽媽

(三)指導讀課題。

⒈誰找媽媽?小蝌蚪找媽媽(“小蝌蚪”重讀)。

⒉小蝌蚪幹什麼?小蝌蚪找媽媽(“找”重讀)。

⒊小蝌蚪找誰?小蝌蚪找媽媽(“媽媽”重讀)。

二、瞭解小蝌蚪在生長過程中形體上的變化。

(一)質疑,激發讀書興趣。

⒈指出小蝌蚪與媽媽區差別。

⒉小蝌蚪是怎樣一步一步變成青蛙的。把描寫小蝌蚪每個時期外形的句子劃上橫線。

⒊學生自由讀課文,教師巡視指導。

(二)瞭解小蝌蚪各個時期外形特點,指導學生朗讀。

⒈課文寫了小蝌蚪有哪些樣子?

⒉課件展示學生所描述的小蝌蚪動畫。

⒊引導說出小蝌蚪有的特點。

⒋指導朗讀,注意引導學生要讀出小蝌蚪天真活潑、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情態。

⒌按照這種方法,學生分別說出小蝌蚪另外幾種形態和特點,引導學生讀時一要讀出小蝌蚪身體的變化,二要讀出小蝌蚪的快活、樂觀。

(學生在找小蝌蚪外形變化的詞句時,可能不是按生長過程順序進行的,不必強求。)

(三)理順小蝌蚪生長過程,分角色演讀各個時期的小蝌蚪。

⒈按小蝌蚪的生長順序排列小蝌蚪的照片。

⒉學生與老師配合讀小蝌蚪四個時期形態的句子。

三、瞭解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

(一)生自由朗讀課文,體會小蝌蚪是怎樣找到媽媽的。

⒈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想:小蝌蚪找媽媽時都遇到哪些困難?他們找誰打聽媽媽了,怎麼打聽的?用波浪線作記號。

⒉學生邊讀邊作記號,教師巡視指導。

(二)生彙報自學情況,注意引導學生體會重點詞句的在文章中的意思,指導學生朗讀課文。

⒈遇到鯉魚部分

⑴小蝌蚪是怎樣向鯉魚阿姨打聽媽媽的。

⑵分角色朗讀,師生配合讀小蝌蚪向鯉魚阿姨打聽媽媽的情景。

⑶學生表演小蝌蚪向鯉魚阿姨打聽媽媽的情景,注意體會“迎”的意思。

⒉遇到烏龜部分

⑴小蝌蚪是怎樣向烏龜打聽媽媽的。

⑵分角色朗讀,師生配合讀小蝌蚪向烏龜打聽媽媽的情景。

⑶學生表演小蝌蚪向烏龜打聽媽媽的情景,注意體會“追”的意思。

⑷學生討論:怎樣理解鯉魚阿姨和烏龜的話。

⑸照樣子,說一說。

小蝌蚪看見鯉魚媽媽在教小鯉魚捕食。

小蝌蚪看見一隻烏龜擺動着四條腿在水裏遊。

看見在。

⒊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媽媽。

⑴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媽媽,用感嘆號說一句能表達小蝌蚪心情句子。

⑵分角色朗讀。

⑶分組討論: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蝌蚪長大了。

⑷理解小青蛙外形特點。

四、課文延展,深化語文與生活的聯繫。

(一)小組討論:你從小蝌蚪身上學到什麼?

講禮貌,任何時候都要有信心,遇事要積極想辦法解決,多動腦,善於觀察……

(二)課外思考:要是自己在一個陌生的地方與父母走失了,你會怎麼辦?

(三)課外調查:一隻青蛙一年要吃掉多少隻害蟲,我們小朋友就怎樣保護青蛙。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教學目標:

1.讀文章,發揮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2.理解“這裏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裏的桂花。”一句話的意思。

3.體會作者表達的濃濃思鄉之情。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1.導語:童年是美好的,那一幕幕童年往事會給人以永久的回憶。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回憶童年生活的文章。(板書課題)

2.齊讀課題。

3.教師:讀了課題,你有問題要問嗎?

(學生自由提出疑問)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想怎麼讀就怎麼讀,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讀書交流。

(l)請學生選讀感興趣的段落。

(2)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

(3)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在小組內與同學交流、討論。

三、細讀課文,探究解疑

引導學生重點探究以下問題。

1.“我”爲什麼喜歡桂花?

①從文中找出“我”喜歡桂花的句子讀一讀,說說“我”爲什麼喜歡桂花。

②有感情地朗讀這些句子,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

2.重點理解搖花時的樂趣。

(l)爲什麼說搖花對“我”來說是件大事?(理解“總是”)

(2)畫出“我”搖桂花的句子。

①理解“這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抱着桂花樹,使勁地搖”。

②想象“桂花紛紛落下來,我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的情景。

③爲什麼說桂花紛紛落下來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

④點擊課件,電視屏幕上出現“我”幫母親搖桂花時的情景,使學生也感受其中的樂趣。

(3)指導感情朗讀。

3.理解“於是,我也想起了在故鄉童年時代的‘搖花樂’,還有那搖落的陣陣桂花雨”。這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四、課堂總結

1.課文透過回憶小時候搖桂花時的有趣情景,表達了作者對童年往事的無比懷念以及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2.指名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五、拓展延伸

回憶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沒有不能忘懷的人和事?如果有,說給大家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