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黃果樹聽瀑教學設計

作爲一名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黃果樹聽瀑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黃果樹聽瀑教學設計

黃果樹聽瀑教學設計1

教材簡析:

《黃果樹聽瀑》是新課標實驗教材五上選讀課文中的第一課。本文是一篇遊記,文字優美,想像豐富,比喻生動。全文以“聽”字爲題眼,在文中多次調動聽覺,對聽到的聲音作細緻入微的描寫,以此帶動對瀑布形象的描述,並將聽到的聲音,看到的外形透過想像等形式融入到自身的情感體驗中,彷彿自然與人融爲了一體,難分難解,從而讚美了黃果樹瀑布恢宏的氣勢、生生不息的活力,歌頌了自然的壯麗、偉大。

教學目標:

1.藉助教師製作的“學習小提示”會讀“遏、杼、寥”等生字;能聯繫上下文或調動生活體驗,理解“人喧馬嘯、響遏行雲”等重要詞語的意思。

2.透過多讀難讀字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3.抓住關鍵詞句,體會作者對黃果樹瀑布及大自然的崇敬和讚美之情。

教學過程:

一、揭題質疑

1.板書“瀑”,指什麼?

學到過跟“瀑布”有關的古詩嗎?齊背《望廬山瀑布》

2.師:我們今天也隨一位作家去遊一處瀑布,叫“黃果樹瀑布”。(板書 黃果樹)

文章的題目叫——(讀題)

看到這一題目,心裏有什麼想法?(爲什麼說是聽瀑布呢?)

二、讀通課文,找出關鍵句

1.讀通課文

自由朗讀課文,碰到不認識的字,請擡頭看看老師的生字小提示,幫助你讀通順。

一邊讀,一邊劃難讀的詞語,在讀通課文後同桌相互讀一讀。

2.默讀,找音、形句

快速默讀全文,用波浪線劃一劃作者聽瀑布的句子;用橫線劃一劃作者看到瀑布的句子。

3.交流句子

交流找到的描寫瀑布聲音的句子,找到一處,讀一處。

三、研讀重點段,帶動理解全文

1.“車到黃果樹瀑布風景區……”一處

(1)這聲音有什麼變化?

(2)知道什麼是“人喧馬嘯”嗎?現在的生活中很少有馬嘯,那麼它又是指什麼?

(3)感情朗讀,讀出作者離瀑布越來越近的聲音變化。

(4)聽着這樣的聲音,看到的又是怎樣的瀑布樣子呢?

(5)說說瀑布形狀與聲音的聯繫。

(抓織布機上布匹的形與瀑布的形,織布機的聲與瀑布的聲之間的聯繫)

策略:介紹織布機上布匹成形後的樣子,讓生感覺瀑布與“白絹”的形似、色似;模仿織布機的“嘩嘩嘩嘩”聲,體會與瀑布聲音的相似。讀好寫瀑布形狀的一處,再借助音形聯繫,反扣讀好寫聲的一處。

(6)小結學法。

師:剛纔,我們“未見瀑形先聞瀑聲”,在感受到瀑布聲音的氣勢後,見到了瀑布的樣子,從而發現了瀑布聲音和樣子之間的聯繫。

2.“黃果樹瀑布落在一片羣山環抱的谷地……”一處

(1)同學們自己讀讀第二處描寫瀑布聲音的句子,想想有什麼特點?再讀讀描寫瀑布樣子的句子,想想與瀑布的聲音有什麼聯繫?讀了後同桌或四人小組交流交流,從哪些詞語看到了瀑布的聲和形的特點以及它們的聯繫。

(2)學生自讀,交流。

抓住“低音提琴”和“躍入澗底”的聯繫開展交流。

“低音提琴”,“嘩嘩”聲無規律,學生模仿。

“躍入澗底”,啓發學生想像,會出現怎樣的聲音。舉例跳水,水泡的“咕嚕咕嚕”聲。

(3)感情朗讀。指名讀;女生讀聲部分,男生讀形部分。

(4)這樣的聲,這樣的形,徐霞客描寫道——讀

3.“瀑布如雷轟鳴……”一處

(1)聽老師讀5、6自然段,閉上眼睛想想:這裏的瀑布聲又帶給你怎樣的感覺?

(2)生自讀,想想此處“嘩嘩”的聲音又是怎樣的,全班情境體驗。

(3)齊讀6、7自然段。

四、小結全文

聽着這樣的瀑布聲,徐霞客完全——

我們聽着、讀着這樣的瀑布——

五、安排練筆,回扣中心

(1)你聽着聽着,聽出什麼來了?對黃果樹瀑布有了什麼認識?請寫下自己的感受,可以是簡短的兩三句話。

(2)交流

(3)怪不得,作者第一句話就說——黃果樹瀑布,一部大自然的傑作。

(4)感情朗讀中心句。

六、佈置作業

同學們,這篇課文有很多作者寫聽到的瀑布聲的詞語,請大家課後去找出來,把它們寫在摘錄本上。

黃果樹聽瀑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句段

2.透過各種形式的語言識文字訓練,體會作者準確的用詞,和生動的表達方法,指導學生初步瞭解描寫聲音的方法,在字裏行間感受黃果樹瀑布的壯美,感悟大自然的無限生機對人的性情的陶冶;

3.學習作者“移步換景”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1、品讀重點詞句,感受黃果樹瀑布的壯美的基礎上,感悟大自然的無限生機對人的性情的陶冶。

2、聯繫課文內容,理解文中重點詞句,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

教學準備:

1.指導學生預習課文、自學生字新詞、蒐集有關黃果樹瀑布的資料;

2.教師蒐集黃果樹瀑布以及徐霞客、葉聖陶的相關數據,製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課前欣賞

一、以聽入題

1、今天,我們一起走近黃果樹瀑布,去聆聽這亞洲第一大瀑布的聲音。(板書課題)學生讀課題。

2、強調“聽”學生再讀課題。

二、梳理聽瀑

1、帶着你的想象,拿起課本到文中去聆聽瀑布的聲音。請按照自讀要求讀課文。

出示自讀要求: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課文按照什麼順序,從哪些方面來寫瀑布的。

(3)畫出描寫瀑布聲音的句子。

2、交流

(1)課文按照遊覽的順序來寫的,寫了瀑布的聲音、形狀和作者的感受。

(2)找到描寫瀑布聲音的句子嗎?選擇一處聲音的`句子讀給大家聽。

三、細讀品味

1、瀑布的聲音我們已經讀熟練了,讀準確了。這瀑布的聲音還需要我們去細細地聆聽,細細品味。

2、景區門口聽音。

出示第一自然段:車到黃果樹風景區,便聞一陣“嘩嘩”之聲自遠處飄來,若微風拂過樹梢,漸近漸響,最後潮水般涌漫過來,蓋過了人喧馬嘯,天地間就只存下一片奔瀉的水聲了。

(1)指名讀

(2)漸近漸響,你從哪兒地方體會到這聲音是漸近漸響的?微風拂過樹梢和潮水的聲音。

(3)若微風拂過樹梢,這樣的聲音你聽到過嗎?那是怎樣的聲音?指名讀出來。

(4)潮水般涌漫過來。潮水的聲音給人的感覺是怎樣的?指名,請你讀出來。

(5)讀到這裏你發現這瀑布的聲音在?在變化,變得越來越響了,你能讀出這種感覺來嗎?你還從哪些詞語感到這聲音在變得越來越響了?

(6)這一連串的動詞,越來越有力量。讓我們感受到聲音的漸近漸響。你能讀出來嗎?讓我們一起讀。

(7)爲什麼在作者的筆下的瀑布聲音會如此美妙?

點明寫法,運用了比喻的手法。這裏把瀑布的聲音比作成了什麼呢?

3、自讀路上聽音、山徑聽音。

讓我們繼續聆聽,請你自己讀一讀,聽一聽,這兒也有音樂了嗎?這是怎樣的音樂?又運用了什麼表達方式。

交流:

(1)指導理解響遏行雲。響遏行雲是什麼意思,知道嗎?這個詞語出自於《列子?湯問》一書,書中寫到:“撫節而歌,聲振林木,響遏行雲。”傳說古代有一個人唱歌非常好,他打着節拍,大聲歌唱。那歌聲振動樹林,高入雲霄,甚至連天上浮動的白雲也停下腳步來聆聽了。

(2)這麼一講,你覺得這瀑布的聲音還感覺怎麼樣呢?令人震撼,令人陶醉。

(3)路上聽音:大合奏,壯觀。

山徑聽音:優美,壯觀。

(4)點撥異同:大家發現沒有,在這三個地方聽到的瀑布聲音特點都是不同的,但相同的是作者都運用了比喻的寫法。連起來讀一讀。那瀑聲,不,是音樂,聲聲入耳,簡直太奇妙了!

4、繼續前行,繼續聆聽,直至谷底。

(1)此時這音樂落在我們的哪裏?這是怎樣的音樂?自己讀一讀。又運用了哪些表達方式?寫上批註。

(2)入身,入心,具有活力。請你讀出來。

(3)再讀,此時此刻,我們心裏有什麼話想說?

5、怪不得作者第一句就說:——

五、仿寫瀑音

同學們,那黃果樹瀑布的瀑布聲音在作者的筆下變得那麼豐富多彩,那麼富有音樂美,給了我們那麼多不同的感受。

在我們江西廬山也有瀑布,那就是廬山瀑布。

你能像作者那樣寫一寫我們廬山的瀑布呢?一句兩句都行。寫完後就站起來讀給大家聽。

寫,交流。

六、推薦閱讀

同學們,大自然還有着無窮的魅力,早在明代,著名的地理學家徐霞客就遊歷了祖國的無數名山大川,他每遊玩一個地方,都堅持把自己考察的收穫記錄下來。他寫下的遊記有二百四十多萬字,可惜的是不少失散了。留下來的經過後人整理成書,就是著名的《徐霞客遊記》。《徐霞客遊記》中就有對黃果樹瀑布的描寫。同學們課後不妨去讀一讀這一本以日記體爲主的中國地理名著,相信你一定會有更多的收穫。最後,老師把葉聖陶的《瀑布》送給大家:

黃果樹聽瀑教學設計3

一、談話

1.第一次跟大家一起來學習,老師帶來幾句詩,第一句誰來讀一讀?

留得枯荷聽雨聲 李商隱

聽鍾出長樂 白居易

聽詩靜夜分 杜甫

夜闌lán臥聽風吹雨 陸游

2.這4句詩都帶有哪個字,詩人善聽,這幾位詩人分別聽的是什麼?

3.你還聽過哪些聲音呢?

二、引入聽瀑

今天我們要前往黃果樹去聽瀑布的聲音,板書課題。齊讀課題,這黃果樹瀑布可是我國第一大瀑布,想看一看嗎?

欣賞了黃果樹瀑布,你有什麼感受呢?

三、梳理聽瀑

1.那我們就出發去聽瀑吧,請把書翻到157頁,大聲地讀一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上自然段序號,遇到不會讀的字,可以查一查字典,開始!5

2.同學們讀得非常投入,請大家看大屏幕,這些詞語你會讀了嗎?

出示:

機杼(zhù)打烊(yàng)凝神諦聽解釋“機杼”就是織布機

人喧馬嘯響遏行雲訇(hōng)然作響(描寫聲音的)

指名讀,一起來讀

3.詞語讀得不錯,那麼句子呢?誰來讀!

……溪上石/如蓮葉下覆,中剜(wān)三門……3

4.讀得真好,課文的題目是黃果樹聽瀑,那麼哪些語句在寫“聽瀑”呢?請你默讀課文,快速劃出來。

交流,一下子就全梳理出來了,我們501班的同學真不簡單啊!

5.出示5個語段:那作者分別是在黃果樹的哪些地方“聽瀑”呢,請你再快速瀏覽這些語段,聯繫整篇課文,按順序將地點填在助讀卡相應的方框上。

聽瀑的地點 比喻的聲音 聲音的特點

風景區門口

如雷轟鳴

交流,作者先是在風景區門口聽瀑,然後是透過樹隙,接着到哪裏,再去?地點各有不同,你發現作者是按照什麼順序來聽瀑的呢?(從遠到近)同學們,課文就是按照從遠到近的順序寫了“我”到黃果樹聽瀑。

四、自主聽瀑

我們先到風景區門口去聽瀑。

1.景區門口聽音。

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讀:……車到黃果樹風景區,便聞一陣“嘩嘩”之聲自遠處飄來,若微風拂過樹梢,漸近漸響,最後潮水般涌漫過來,蓋過了人喧馬嘯,天地間就只存下一片奔瀉的水聲了。

a 這裏把瀑布的聲音比作成了什麼呢?微風拂過樹梢和潮水的聲音。

b 若微風拂過樹梢,這樣的聲音你聽到過嗎?那是怎樣的聲音?指名讀出來。

c 潮水般涌漫過來。潮水的聲音給人的感覺是怎樣的?指名,請你讀出來。

d 讀到這裏你發現這瀑布的聲音在?在變化,變得越來越響了,你能讀出這種感覺來嗎?

e 你還從那些詞語感到這聲音在變得越來越響了?

飄來,拂過,涌漫,蓋過,奔瀉。

這一連串的動詞,越來越有力量。讓我們感受到聲音的漸近漸響。你能讀出來嗎?讓我們一起讀。

f 讀着讀着,你感覺這瀑布聲音還帶給你一種怎樣的感覺?

變化,極富動感,美妙。了不起啊,連美妙也體會到了,這瀑布聲音簡直就是美妙的音樂了。

一起讀。

2.自讀透過樹隙和山徑聽音。

接下去,請大家自己透過樹隙和到山徑上去聽聽瀑布的聲音,這聲音又有什麼不一樣呢,完成相對應的表格。

交流,出示學生完成的表格。

(1)透過樹隙去聽,除了壯觀,這聲音還有什麼特點?讓我們理解一下“響遏行雲”這個詞語。

a 指導理解響遏行雲。響遏行雲是什麼意思,知道嗎?這個詞語出自於《列子·湯問》一書,書中寫到:“撫節而歌,聲振林木,響遏行雲。”傳說古代有一個人唱歌非常好,他打着節拍,大聲歌唱。那歌聲振動樹林,高入雲霄,甚至連天上浮動的白雲也停下腳步來聆聽了。

b 這麼一講,你覺得這瀑布的聲音還感覺怎麼樣呢?令人震撼,令人陶醉。

(2)山徑聽音:優美,壯觀。

(3)點撥異同:大家發現沒有,在這三個地方聽到的瀑布聲音特點都是不同的,但相同的是作者都運用了比喻的寫法。

3.谷底聽音

讓我們漸行漸近,直達黃果樹瀑布。請你默讀第6、7兩個自然段,用橫線劃出作者所聽到,用波浪線劃出作者的聯想。

(1)交流:坐在谷底的岩石上,作者聽到怎樣的瀑聲?

聽着這瀑聲,作者產生了怎樣的聯想?誰來讀一讀。大家找對了嗎。

(2)請你自己反覆地讀讀這兩段話,想一想,你此時心裏是怎樣的感受?跟同桌交流一下。

(3)彙報點撥。

(4)讓我們一起也來聆聽這令人陶醉的瀑布聲,

就在這瀑布聲中,讓我們捧起書,一起合作着來讀一讀。引讀。

(5)黃果樹瀑布的聲音令我們陶醉其中,這所有的感受作者是透過聯想展現給大家的。

五、仿寫。

大自然的聲音好奇妙,請你選擇自己最熟悉的一種聲音,可以是聽雨的聲音,聽鐘的聲音,聽詩的聲音,聽風的聲音,也可以是其他聲音,用上我們今天我們學到的比喻或者聯想來寫一寫。先靜靜地想一想,再動筆。

留得枯荷聽雨聲 李商隱

聽鍾出長樂 白居易

聽詩靜夜分 杜甫

夜闌lán臥聽風吹雨 陸游

交流點評,我很欣賞你……

你這樣比喻,也讓我產生了無窮的聯想。

黃果樹聽瀑教學設計4

一、談話

第一次給501班的同學們一起來學習,我將帶大家前往一個地方,它有一個美麗的名字叫黃果樹,說到黃果樹,你一定知道我們要去?是的,著名的黃果樹瀑布,很想見一見吧。那好,先大飽一下大家的眼福。

視頻呈現。黃果樹瀑布在貴州省,是中國的第一大瀑布,是世界上最壯觀最寬闊的瀑布之一。

師:面對着黃果樹大瀑布,你最想說什麼呢?

(板書,讀課題)

二、初讀

今天這節課我們可不一樣哦,我們是去聆聽黃果樹瀑布的聲音。齊讀課題,請大家把書翻到157頁,大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在課文中,有一處地方特別難讀,請你先試着讀一讀:

當年徐霞客描寫道:“上溪懸搗,萬練飛空,溪上石如蓮葉下覆,葉剜三門,水由葉上漫頂而下。”描寫得準確形象,不得不令我們歎服。

讀得很流暢,而且還讀出了瀑布的壯觀,令人佩服哇!

對於徐霞客大家有了解的嗎?(是明代的一位地理學家和旅行家,他一生遊遍了祖國的名山大川,並寫下了兩百多萬字的遊記)

不簡單,你的知識好淵博啊,這段話,是徐霞客描寫的是黃果樹瀑布的形狀,但我們全篇課文重點寫的是黃果樹瀑布的聲音。

三、初聽瀑音

好,請一位同學讀一讀這些描寫瀑布聲音的詞語。

漸近漸響

響遏行雲

震盪迴響

如雷轟鳴

訇然作響

1.這瀑聲同樣是那麼壯觀,請輕聲讀課文,我們是在黃果樹的哪些地方聽瀑呢?劃出有關“聽瀑”語句。

2.交流語句。這漸近漸響的瀑聲是在哪裏聽到的?補充板書。

漸近漸響 風景區門口

響遏行雲 路上

震盪迴響 山徑 移步換音

如雷轟鳴 谷底

訇然作響 谷底

3.出示所有語段,讓我們連起來讀,引讀。

4.點出“移步換音”。

此時,或許大家已經感覺到,聽瀑的地點不同,聽到的瀑布聲音,也不同,這種寫作方法叫“移步換**”,這裏我們暫且稱爲“移步換音”。請問你叫什麼名字?****,真不簡單啊,非常有創意,有詩意,課文就是按照這樣的寫法把整篇文章串起來的。

四、細聽瀑音

瀑布的聲音我們已經讀熟練了,讀準確了。這瀑布的聲音還需要我們去細細地聆聽,去欣賞。

1. 景區門口聽音。

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讀:……車到黃果樹風景區,便聞一陣“嘩嘩”之聲自遠處飄來,若微風拂過樹梢,漸近漸響,最後潮水般涌漫過來,蓋過了人喧馬嘯,天地間就只存下一片奔瀉的水聲了。

A漸近漸響,你從哪兒地方體會到這聲音是漸近漸響的?若微風拂過樹梢,微風拂過樹梢給人感覺是?

潮水般涌漫過來。潮水的聲音給人感覺是?

請你讀出來。

B你還從哪兒體會到這聲音是漸近漸響的?請你圈出來。

飄來,拂過,涌漫,蓋過,奔瀉。

這一連串的動詞,越來越有力量。讓我們感受到聲音的漸近漸響。你能讀出來嗎?讓我們一起讀。

C讀着讀着,你感覺這瀑布聲音帶給你一種怎樣的感覺?

變化,極富動感,美妙。了不起啊,連美妙也體會到了,這瀑布聲音簡直就是美妙的音樂了。

一起讀。

D爲什麼在作者的筆下的瀑布聲音會如此美妙?

點明寫法,運用了比喻的表達方式。

2. 自讀路上聽音和山徑聽音。

讓我們繼續聆聽,請你自己讀一讀,聽一聽,這兒也有音樂了嗎?這是怎樣的音樂?又運用了什麼表達方式。並寫上批註。

交流:

路上聽音:大合奏,壯觀。

山徑聽音:優美,壯觀

指導理解響遏行雲。響遏行雲是什麼意思,知道嗎?這個詞語出自於《列子·湯問》一書,書中寫到:“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雲。”講的是一位叫秦青的人很會唱歌,按着節拍,慷慨悲歌。歌聲振動林木,高入雲霄,好像連浮動的白雲也在駐足聆聽。

這麼一講,你覺得這大合奏還是怎樣的音樂?

繼續交流。

點撥寫法:這兩處同樣運用了比喻的表達方式,同樣讓我們聆聽到了音樂。連起來讀一讀。

那瀑聲,不,是音樂,聲聲入耳,簡直太奇妙了!

五、瀑音入身入心

1.繼續前行,繼續聆聽,直至谷底。此時這音樂落在我們的哪裏?這是怎樣的音樂?自己讀一讀。又運用了哪些表達方式?寫上批註。

2.入身,入心,具有活力。

請你讀出來。

3.直“躍”而進,換成“灌”可不可以?請你讀出來。

4.再讀,此時此刻,我們心裏有什麼話想說?

六、仿寫瀑音

同學們,那黃果樹瀑布的瀑布聲音在作者的筆下變得那麼豐富多彩,那麼富有音樂美,給了我們那麼多不同的感受。

在我們家鄉餘姚也有瀑布,那就是樑弄的白水衝瀑布。

你能像作者那樣寫一寫我們家鄉的瀑布呢?一句兩句都行。寫完後就站起來讀給大家聽。

寫,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