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學設計範文

一、教學設計思路: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學設計範文

1、透過誦讀感染學生,讓學生體會本詩傳達的感情。並設法讓學生初步誦讀。

2、體悟語言,選幾個語言點,與學生一同體會,理性地把握語言妙處。

二、教學設計理論指導:

1、語文教育中必須強調誦讀的重要性,語文課堂必須還我琅琅書聲。

過去多少年,我們的語文教育已經把誦讀丟棄了、忘卻了;再加上應試壓力,使單純的分析在語文課堂上大行其道。似乎分析是語文教育的唯一手段。語文教育是需要誦讀的,文字的美是需要誦讀來體會來感悟的,語言能力有時也是需要靠大量朗讀背誦來實現的。誦讀是中國傳統語文教育的傳家寶。自從西化思潮興起以來,我們語文課堂上差不多丟棄了這個寶貝。

2、誦讀並不是拋棄“討究”。語言的“討究”與真情投入地誦讀,在語文教育中要兩面不。

葉聖陶早在四十多年前就說,現在(指四十年代)的語文教育捨棄了誦讀,過於向了“討究”,應該重視誦讀,兩面不才好。

三、教學設計特色

1、配樂誦讀;

2、透過教師真情投入的誦讀感染學生。

四、教學後記

見上面教學設計理論指導,不再重複。

教學目標:

1、誦讀體會感情;

2,討究體會語言;

教學重點:

誦讀,體悟感人至深的情感

誦讀,理會用詞、細節等語言妙處,說透了,就是研習“語言”

教學方法:

誦讀、斟酌

教學過程:

一、作者及背景

引導學生根據3個現成材料弄清作者最基本的情況,弄清本詩背景:

1、自讀提示中的材料

2、179頁註釋1的材料

3、181頁註釋2的材料

二、教師誦讀

1、詩貴在讀,透過讀才能體會詩的感情、詩的藝術,讓讀支撐起文字,支撐起情感,支撐起形象。讓平面的詩立體化。

2、教師要有真情投入,只有真情投入,首先感動教師自己,然後纔可能感動學生

3、教師此時應是詩人的代言人,設身處地化身而爲詩人。此時的誦讀可能是對學生心靈、情感的第一次衝擊

三、詩的思路

1、(1--3節)交代大堰河的悲苦身世及其與我的關係

2、(4--8節)回憶大堰河辛勞悲苦的`一生,集中刻劃勤勞、善良的品德

3、(9--11節)寫大堰河死後的淒涼和家人的悲慘遭遇

4、(12--13節)呈給大堰河的輓歌和讚美詩

四、邊誦邊悟,體悟語言藝術

1、艾青這首詩,似天然,用語天成,自然無痕跡。

但仔細研讀,會覺出許多妙處。

下面幾處只是示例。例如:

1、幾個修飾語:

“墳墓”--被雪壓着的、草蓋的

“瓦菲”--關閉了的門前的、枯死的

“園地”--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

“石椅”--門前的、長了青苔的

注意以上四個詞所造成的壓抑、淒涼的景象,以上四個詞前面的修飾定語。讓學生體悟,並儘量誦讀。

2、連續幾個“在…之後”的作用,辛勞,

體現了對艾青的無時無刻的關愛。

3、“你爲什麼要哭”這個細節。

4、矛盾對立而形成的形象:

“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裏的新客了”,“家”與“客”就是矛盾對比。

5、“她含着笑”,一方面表現了她的樂觀,一方面又讓人辛酸。

6、“用手掏着豬吃”,“用手”是否可以省去?不能,因爲強調“用手”。

7、“不能對人說的夢”,爲什麼不能對人說?

8、“乳兒不在她的旁側”,發自內心的愧疚。

9、“同着”中,付出多與獲得少的強烈對比。

10、“紫色的靈魂”的理解。

五、誦讀要領

1、切身體察,化身詩人自己。

2、口中讀,心中不能“空”,用心靈去觸摸文字,用聲音點燃文字。隨“心”所欲,心到聲到,聲到則心到。

3、當抑則抑,當揚則揚,當平則平,當急則急,當緩則緩。形成節奏與張力。

六、作業,選擇其中一節自己背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