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跨越百年的美麗》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跨越百年的美麗》教學設計

1、學會“埃、倫”等12個生字,正確書寫“冶煉、溶解、沉澱、分析、隱退、乏力、榮譽、頭銜、里程碑、人聲鼎沸、卓有成效”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部分。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感悟居里夫人的在科學研究中所體現出來的卓越的思想品質,體會“美麗”的深層含義。

4、感悟作者的表達方法,體會文章的語言美。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有關居里夫人的文字、圖片或資料,生字、新詞、重點語句的課件。

2、鼓勵學生透過各種途徑查閱相關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出示課題,圍繞題目質疑

1、板書“美麗”,請同學們談談對美麗的理解,你在生活中見過什麼很美麗?

2、板書“跨越百年的”,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新課文《跨越百年的美麗》,看到這個題目你有什麼問題要問嗎?

問題預設:這篇課文寫了誰的什麼事?課題的美麗表現在哪裏?什麼樣的美麗能跨越百年?這裏的“美麗”有什麼特殊的含義嗎?“跨越百年”指的是什麼時間?課文爲什麼要以《跨越百年的美麗》爲題……

同學們,讓我們走進課文中去尋求答案。

二、自主預習,初讀感知

1、自由練習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指導較難寫生字的書寫,12個生字要求會認會寫。

2、再讀課文,劃出不理解的詞語,透過查字、詞典,聯繫上下文,看圖或小組討論等方法解決。本文涉及到一些物理方面的專用詞語,學生理解起來可能會有一定的困難教師可適當講解,如:

放射性元素鐳、物理學、人工放射性、天然放射性、工業廢渣、冶煉、溶解、沉澱、分析、酸鹼、試管、量杯、諾貝爾獎。

3、指生朗讀課文,檢查是否讀得正確、通順,重點指導較難讀的句子。

4、整體感知課文,瞭解課文的大致內容。默讀課文,解決課初提出的問題:這篇課文寫了誰的什麼事?

5、再讀課文,提出課文中不懂的問題:

問題預設:文中含義比較深刻的句子理解方面的問題,如“這點美麗的淡藍色的熒光,融入了一個女子美麗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瑪麗·居里幾乎在完成這項偉大自然發現的同時,也完成了對人生意義的發現”“它從一個漂亮的小姑娘,一個端莊堅毅的女學者,變成教科書裏的新名詞‘放射線’,變成物理學的一個新的計量單位‘居里’,變成一條條科學定律,它變成了科學史上一塊永遠的里程碑。”“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瑪麗·居里是唯一沒有被盛名寵壞的人。’”

三、交流資料,認識居里夫人

1、學生交流蒐集的居里夫人的資料。

2、教師對居里夫人進行簡單介紹和補充。

第二課時

一、回顧舊知,匯入新課

1、認讀聽寫生字詞。

2、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3、上節課同學們圍繞着題目和課文內容提了很多問題,這節課我們就透過讀課文來探討這些問題,相信透過讀書我們一定會有更多的收穫和更新的認識。

二、品讀感悟,全班研討

1、關於“美麗”的探討:

同學們上節課提了許多有關美麗的問題,如“課題的美麗表現在哪裏?什麼樣的美麗能跨越百年?這裏的“美麗”有什麼特殊的含義嗎?怎樣理解“這點美麗的淡藍色的熒光,融入了一個女子美麗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等等。讓我們再次走入課文,去感受這份美麗。

⑴默讀全文,看看課題的美麗表現在哪裏?劃出相關語句:

①居里夫人的外表美:

指聲朗讀相關語句,談出對該句的體會和認識,在感悟的同時,結合看圖,相機進行朗讀指導。

②鐳的顏色美:

想象當時的情景,尤其是在“幽暗的破木屋的映襯下”這點略帶藍色的熒光顯得更美,指導朗讀相關語句。

③居里夫人的內在美,人格美:

指導學生抓住全文有關語句進行朗讀、感悟,注意讀悟結合,切忌空談;教師要善於點撥、提升和概括。

A、巨大貢獻是美:

關注語句:

“她的報告使全場震驚,使物理學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而她那美麗、莊重的形象也就從此定格在歷史上,定格在每個人心中”

“它從一個漂亮的小姑娘,一個端莊堅毅的女學者,變成教科書裏的新名詞‘放射線’,變成物理學的一個新的計量單位‘居里’,變成一條條科學定律,它變成了科學史上一塊永遠的里程碑。” [4] [5] [6] [7]

“她一生共得了10項獎金、16種獎章、107個名譽頭銜,特別是獲得了兩次諾貝爾獎。”

B、勇於探索、忘我獻身是美:

關注語句:

居里夫人卻立即提出了一個新問題,其他物質有沒有放射性?……別人摸瓜她尋藤,別人摘葉她問根。”

“爲了提煉純淨的鐳,居里夫婦搞到一噸可能含鐳的工業礦渣。他們在院子裏支起了一口大鍋,一鍋一鍋地進行冶煉,然後再送到化驗室溶解、沉澱、分析。實驗室只是一個廢棄的破棚子。瑪麗終日在煙熏火燎中攪拌着鍋裏的礦渣。她衣裙上、雙手上,留下了酸鹼的點點燒痕。”

“終於經過三年又九個月,他們從成噸的礦渣中提煉出了0.1克鐳。”

“……鐳射線也在無聲地侵蝕着她的肌體。她美麗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隱退,她逐漸變得眼花耳鳴,蒼白乏力。”

“皮埃爾不幸早逝,社會對女性的歧視,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負擔。但她什麼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

“她一如既往,埋頭工作到67歲離開人世,離開了她心愛的實驗室。直到她死後40年,她用過的筆記本里,還有射線在不停地釋放。”

C、淡泊名利是美:

“她視名利如糞土,她將獎金贈給科研事業和戰爭中的法國,而將那些獎章送給6歲的小女兒去當玩具。”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瑪麗·居里是唯一沒有被盛名寵壞的人。’”

三、迴歸整體,提升認識

1、回讀全文,談談對課題的理解:

照應問題;什麼樣的美麗能跨越百年?“跨越百年”指的是什麼時間?爲什麼說居里夫人的美麗“跨越百年”?課文爲什麼要以《跨越百年的美麗》爲題……

百年是虛指:意即“永恆”,她的偉大發現對社會的貢獻永恆,她的優秀品質和人格精神永存。

2、總結收穫,拓展閱讀:

再談對“美麗”的理解,或說說居里夫人的美麗給以我們的啓迪?

讀讀課後“閱讀連接”中的資料,課下讀一讀介紹居里夫人或其他科學家的書,做讀書筆記或寫讀後感。

2)《跨越百年的美麗》教學設計

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教育教學研究中心 吳秀玲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匯入新課,走近居里夫人

1、播放多媒體課件,觀看居里夫人的演講錄像。

2、同學們,你們知道眼前這位端莊、漂亮的女士是誰嗎?(居里夫人)

3、課前同學們已經蒐集了有關居里夫人的資料,相信居里夫人的形象已經定格於同學們的頭腦中,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你心目中的居里夫人。

4、請幾名學生自由發言。

二、編寫習作提綱,試寫居里夫人

1、透過交流,同學們對居里夫人有了更多更深的瞭解,現在如果讓你來寫居里夫人,你打算寫些什麼內容、怎樣去寫?請同學們快速構思,列出寫作提綱。

2、與小組內的同學說一說自己的作文思路。

3、每小組推薦一名代表在班內進行交流。

三、初讀感知課文,瞭解作者思路

1、結合學生的作文思路進行簡單小結。

2、同樣是寫居里夫人,我們看看作者樑衡在紀念居里夫人逝世100週年時創作的《跨越百年的美麗》是怎樣寫的。請同學們認真閱讀第18課(板書課題)。

3、學生自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4、認讀生字新詞。

5、指名分段讀課文,糾正字音,疏通難讀的句子。

6、默讀課文,想一想作者寫了有關居里夫人的哪些內容。

7、學生交流,引導學生概括出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課文的思路。

四、細讀探究課文,理解“美麗”內涵

1、認真讀課文,邊讀邊想居里夫人的美麗表現在哪裏,請從文中畫出有關語句。

2、根據學生的發言,機動教學。教師邊引導學生體會居里夫人的“美麗”所在,邊指導學生有感情地品讀有關語段,深入理解“美麗”的內涵。

⑴外表美。重點品讀下面語句:

瑪麗·居里穿着一襲黑色長裙,白淨端莊的臉龐顯出堅定又略帶淡泊的神情,那雙微微內陷的大眼睛,讓你覺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來。她的報告使全場震驚,物理學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而她那美麗、莊重的形象也就從此定格在歷史上,定格在每個人的心中。

引導學生理解“定格”是什麼意思,怎樣理解“而她那美麗、莊重的形象也就從此定格在歷史上,定格在每個人的心中”這句話。 [4] [5] [6] [7]

⑵內在美。相機出示有關語句:

①就像是在海灘上撿到一個貝殼,別人也許僅僅是把玩一下而已,可居里夫人卻要研究一下這貝殼是怎樣生、怎樣長、怎樣衝到海灘上來的。別人摸瓜她尋藤,別人摘葉她問根。

重點引導學生感悟居里夫人執著的探究精神。

②這點美麗的淡藍色的熒光,融入了一個女子美麗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瑪麗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種更可貴的東西,她堅定、剛毅,有遠大、執著的追求。這種可貴的性格與高遠的追求,使瑪麗·居里幾乎在完成這項偉大自然發現的'同時,也完成了對人生意義的發現。

引導學生理解這句話的意思,體會居里夫人執著的信念與追求。

③她從一個漂亮的小姑娘,一個端莊堅毅的女學者,變成科學教科書裏的新名詞“放射線”,變成物理學的一個新的計量單位“居里”,變成一條條科學定律,她變成了科學史上一塊永遠的里程碑。

直到她身後40年,她用過的筆記本里,還有射線在不停地釋放。

從這兩段話中引導學生感悟居里夫人的巨大貢獻及其爲科學而獻身的偉大精神。

④她本來可以躺在任何一項大獎或任何一個榮譽上盡情地享受,但是,她視名利如糞土,她將獎金贈給科研事業和戰爭中的法國,而將那些獎章送給6歲的小女兒當玩具。

引導學生體會居里夫人一心想着人類的科學事業,視名利如糞土。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居里夫人最美的地方。

五、回讀通覽課文,理解題目含義

1、請同學們再次瀏覽課文,結合課文談一談什麼是真正的美麗,爲什麼美麗能跨越百年?

2、小結:

外在的美是短暫的、易逝的,只有內在的美才會是永恆的,不變的。居里夫人的“美麗”不僅表現在她美麗的容顏,更重要的表現在她那堅定執著的信念與追求、爲科學獻身的崇高精神、淡薄名利的人格魅力上。所以,她的美麗纔會牢牢銘刻在人們心中,纔會跨越百年,甚至是永遠。

六、自主完成作業,課外拓展閱讀

1、寫會本課生字新詞,摘抄自己喜歡的語句。

2、閱讀愛因斯坦的《悼念瑪麗·居里》原文。

第二課時

一、聽寫生字新詞,回顧課文內容

1、聽寫下面詞語:

冶煉、溶解、沉澱、分析、隱退、乏力、榮譽、頭銜、里程碑、人聲鼎沸、卓有成效。

2、同桌互查,自我改正,教師指導普遍存在問題。

3、說一說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哪些地方給你留下的印象最爲深刻。

二、互相質疑解疑,深入探究文字

1、請同學們再來認真閱讀課文,想一想是否還有不懂的問題,在課文中作出標記。

2、提出不懂的問題,也可以提出感興趣的問題與同學們一起進行探究。

3、共同探究:具備怎樣的品質才能成爲一個真正的科學家?

(此處可補充閱讀瑪麗·居里《我的信念》一文,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居里夫人的高貴品質。)

三、欣賞品析課文,感悟表達方法

1、你認爲課文中哪些語句特別好,作出標註。

2、交流自己喜歡的語句,說明理由,並練習有感情地朗讀有關語段。

教師相機出示有關語句,引導學生細細品味,體會作者在遣詞造句上的特點。

3、上節課老師讓大家試寫居里夫人,列出寫作提綱,現在對照你的提綱,想一想這篇課文在佈局謀篇上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借鑑之處。

4、教師小結:

這篇課文作者選取了居里夫人人生中具有典型性的片段,由表及裏,應用多種手法對居里夫人的形象、人格及心靈、精神進行了盛讚,使居里夫人的形象躍然紙上,熠熠生輝。作者的寫作方法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借鑑。

四、進行隨文練筆,提升內心感受

1、下面讓我們也拿起筆來,把你心中對居里夫人的讚美之詞寫下來。

2、讀一讀剛纔寫下來的對居里夫人的讚美之詞,共同賞評。

五、課外拓展閱讀,自由進行習作

作業超市,任選一題。

1、繼續蒐集有關居里夫人的資料,寫一篇有關居里夫人的短文,可以按照原來擬定的提綱寫,也可以結合自己閱讀《跨越百年的美麗》和愛因斯坦寫的《悼念瑪麗·居里》後所受到的啓發,重新構思並完成作文。

2、蒐集其他一些科學家、歷史文化名人的事蹟,仿照《跨越百年的美麗》寫一寫你心目中最崇敬的一位科學家或歷史文化名人。

3)《跨越百年的美麗》教學設計

湖南省長沙市芙蓉區東屯小學 文彬

【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人物描寫方法;

2、理解本文敘議過程中穿插引用古今中外名人言行的作用;

3、領悟居里夫人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偉大的人格魅力,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4] [5] [6] [7]

【教學重點】

居里夫人的“美麗”體現在哪些方面。

【教學難點】

文中穿插與引用對刻畫人物形象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你怎樣理解美麗?什麼樣的美麗能跨越歷史,歷經滄桑鉅變,始終散發光彩?

那麼,又是什麼樣的美麗和居里夫人聯繫在一起呢?居里夫人的偉大發現,我們可以在許多科學文獻中瞭解。居里夫人的偉大人格,愛因斯坦在《悼念瑪麗·居里》早有論述。

然而,當1998年慶祝居里夫人發現放射性元素鐳100週年的時候,作者樑衡又在居里夫人身上發現了新的東西,這就是居里夫人美麗。她擁有美麗的外表,但卻不爲美麗拖累。她有大志大求,追求的是事業理想的永恆美麗。作者樑衡透過居里夫人向讀者詮釋了美麗的真正內涵。

希望透過學習本文,同學們可以對美、對人生有一個新的認識。

二、人物介紹

1、樑衡:

山西霍縣人。1968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長期在基層當記者。現任新聞出版署副署長、中國作協全委會委員、全國記協常務理事,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散文創作、散文理論研究。作品曾獲青年文學獎、趙樹理文學獎、全國優秀科普作品獎。1996年在《佛山文藝》發表的散文《忽又重聽“走西口”》獲《美文》、《文學自由談》、《佛山文藝》三家聯合舉辦的“心繫中華”散文徵文優秀獎。其他散文《晉祠》、《覓渡,覓渡,渡何處》、《夏感》和《把欄杆拍遍》入選中學教材。主要著作有《新聞三部曲》、《數理化通俗演義》、散文集《把欄杆拍遍》、《名山大川》、《人傑鬼雄》。

2、居里夫人:

瑪麗·居里,原籍波蘭,法國物理學家、化學家。1895年她與皮埃爾·居里結婚,他們共同就放射性現象進行研究,先後發現了釙和鐳兩種天然放射性元素。1906年居里去世後,她繼續研究放射性,並著有《放射性通論》、《放射性物質的研究》等,推動了核科學的發展。由於她對放射現象研究工作的巨大貢獻,和丈夫共獲190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後又獲得1911年諾貝爾化學獎。

三、讀課文

四、分析課文

1、爲文章劃分層次結構:

1~2介紹寫此文的目的,再現居里夫人的光輝形象。

3~7追述居里夫人的生平,讚頌她的高貴品質。

8高度概括居里夫人的一生。

2、分析第一部分:

⑴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話,這一句獨立成段起到了什麼作用?(這一句話揭示了哪些問題)

答:一方面說明了創作此文的目的──爲了紀念;另一方面肯定了居里夫人的重要貢獻。

⑵第二段以特寫鏡頭的方式,重現了100年前居里夫人登上法國科學院講臺的光輝形象。第二段的文字內容中,哪些是可以透過鏡頭看到的內容?哪些是作者補充的介紹?

分析:

“法國科學院人聲鼎沸,一位年輕漂亮、神色莊重又略顯疲倦的婦人走上講臺,全場立即肅然無聲。”

“瑪麗·居里穿着一襲黑色長裙,白淨端莊的臉龐顯出堅定又略帶淡泊的神情,而那雙微微內陷的大眼睛,則讓你覺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來。她的報告使全場震驚,”

①對環境的描寫(社會、自然)先後用了哪兩個詞?

答:人聲鼎沸:形容人們對於新科學發現的反應是很強烈的。

肅然起敬:形容人們對女性登上這一神聖講臺的吃驚。

②“淡泊”一詞怎樣理解?

答:謙遜、淡泊名利,與後文相照應。

“她叫瑪麗·居里,她今天要和她的丈夫比埃爾·居里一起在這裏宣佈一項驚人發現,他們發現了天然放射性元素鐳。本來這場報告,她想讓丈夫來作,但比埃爾·居里堅持讓她來講,因爲在此之前還沒有一個女子登上過法國科學院的講臺。”

這段話介紹了居里夫人之所以會在100年前登上這個講臺的原因。

“物理學進入了一個新時代,而她那美麗莊重的形象也就從此定格在歷史上,定格在每個人的心裏。”

①這一段中對居里夫人最高的評價是什麼?

答:“她使物理學進入了一個新時代”。

②最後一句話與文中的什麼地方相呼應?

答:標題。

3、分析第二部分:

⑴那麼,居里夫人這種跨越百年的美麗具體表現在哪裏?文章的第二部分用簡練而生動的文字,回顧了居里夫人爲發現、提煉鐳而付出的常人難以想象和忍受的艱辛與磨難。

①在第二部分劃分兩個層次應劃分在哪裏?

答:3、4段之間。

②但爲什麼作者只作了簡單的介紹?

答:本文的創作目標是發現居里夫人的美麗。描寫她科學發現過程中所經歷的艱難,是對她身上所體現出的與衆不同的美的襯托,並不是創作的重頭。 [4] [5] [6] [7]

③分析“在她之前,1896年1月,德國科學家倫琴發現了X光,這是人工放射性;1896年5月,法國科學家貝克勒爾發現鈾鹽可以使膠片感光,這是天然放射性。這都還是偶然的發現,居里夫人卻立即提出了一個新問題,其他物質有沒有放射性?物質世界裏是不是還有另一塊全新的領域?別人在海灘上撿到一塊貝殼,她卻要研究一下這貝殼是怎樣生、怎樣長、怎樣衝到海灘上來的,別人摸瓜她尋藤,別人摘葉她問根。”這一段話中使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答:比喻

本體:德國科學家倫琴發現了X光……法國科學家貝克勒爾發現鈾鹽……居里夫人卻立即提出了一個新問題……

喻體:別人在海灘上撿到一塊貝殼,她卻要研究一下這貝殼是怎樣生、怎樣長、怎樣衝到海灘上來的,別人摸瓜她尋藤,別人摘葉她問根。

⑵在4~7段中用很長的篇幅來讚揚她的美麗。居里夫人追求的內在美表現在哪些地方?

答:

①爲了不受漂亮的干擾,她故意把一頭金髮剪得很短把金髮剪短──堅定、剛毅,有遠大、執著的追求。

②對熱鬧不屑一顧,給追求者無情的後腦勺。

③一人租了間小閣樓,一天只吃一頓飯,日夜苦讀。晚上冷得睡不着,就拉把椅子壓在身上,以取得一點感覺上的溫暖──具有心無旁騖、懸樑刺股、臥薪嚐膽的進取精神。在貧困的生活環境中磨鍊自己的意志。

④甘願讓酸鹼啃蝕她柔美的雙手,讓嗆人的煙氣吹皺她秀美的額頭──爲發現、創造奉獻美麗。

⑤她美麗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隱退,她逐漸變得眼花耳鳴,蒼白乏力。而比埃爾不幸早逝,社會對女性的歧視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沉重負擔。但她什麼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揹負沉重的生活、思想負擔,默默工作。

⑥視名利如糞土,將獎金贈送,把獎章當玩具

⑦淡淡地生活,靜靜地思考,執著地進取,直進到智慧高地,自由地駕馭規律,而永葆理性美麗

⑶請歸納出居里夫人有哪些優秀的品質:

答:不怕吃苦、不怕失敗、勇於犧牲、淡泊名利、堅定信念、治學嚴謹、追求真理等。

⑷第4段第2句中的“好像”如何理解?是歧視的表現嗎?

答:作者是站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敘述這句話的,實際上是讚美居里夫人的偉大成果。

⑸在4~7段中作者運用了哪些寫作手法來讚頌居里夫人?

分析:

①類比(用特殊事實作論據來證明另一特殊事實):懸樑刺股、臥薪嚐膽、宋玉、范仲淹。

懸樑刺股:晉時孫敬,讀書夜深,常恐盹倦,乃以繩系頭髻懸於樑上,若昏沉眼閉,頭欲墜,索必扯醒,以防睏倦;戰國蘇秦,因求仕於秦,不遇而歸,爲骨肉所*,乃將太公《六韜》、《陰符》兵法之書,晝夜勤讀,每值更深夜靜,昏迷眼閉,乃引錐刺骨,使醒又讀。

臥薪嚐膽:越王勾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臥即飲膽,飲食以嘗膽也。曰:“汝忘會稽之恥耶?”

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國;楚國之麗者,莫若臣裏;臣裏之美者,莫若臣東家之子。東家之子,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齒如含貝。嫣然一笑,惑陽城,迷下蔡。然此女登牆窺臣三年,至今未許也。

范仲淹:范仲淹二歲而孤,母貧無依,再適長山朱氏。既長,知其世家,感泣。辭母去之南都,入學舍。晝夜苦學,五年未嘗解衣就寢,或也昏怠,輒以水沃面,往往擅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經之旨,慨然有志於天下,常自誦曰:“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也。”

②修辭手法:

比喻:“美對人來說是一種附加,就像格律對詩詞也是一種附加,”

排比:“有的人止於形,以售其貌;有的人止於勇,而呈其力;有的人止於心,而有其技;有的人達於理,而用其智。諸葛亮戎馬一生,氣吞曹吳,卻不披一甲,不佩一刃;毛澤東指揮軍民萬衆,在戰火中打出一個新中國,卻從不受軍銜,不背一槍。大音希聲,大道無形,大智之人,不耽(沉溺)於形,不逐(追求競爭)於力,不持(憑藉)於技。”

反問:“上帝給的美形她都不爲所累,塵世給的美譽她又怎肯揹負在身呢?”

引用:“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詩化讚美。

“哲學家說事物無時無刻不在變;西方哲人說,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公元1082年東方哲人蘇東坡赤壁望月長嘆道:‘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

4、分析第三部分:

文章的最後一段,用一句話高度概括了全文。

文筆再次轉回到100年後的今天,進一步發表議論,境界更高一層。文章看似散漫,實則集中地從外表、人格、心靈到理性精神逐步展示了居里夫人無以倫比的永恆魅力。

五、藝術特色 [4] [5] [6] [7]

1、視角獨特,更有親切感。

2、多種表達方式的靈活運用(旁徵博引大量中外名人故事和名言,加深文章的文化內涵)

作者刻畫居里夫人形象的技巧:

⑴正面描寫要言不煩:

作者描寫居里夫人的出場只寫了她的裙子、臉龐和眼睛,但是一個堅毅睿智的形象卻已鮮活地展現在我們面前。

⑵側面烘托簡約傳神:

爲了刻畫居里夫人的美麗和心志堅定的特點,作者還用了側面烘托的手法。如“男學生爲了能更多地看她一眼,或有幸湊上去說幾句話,常常擠在教室外的走廊裏”,她身上永遠裹着一層冰霜的鎧甲,凜然使“那些‘追星族’不敢靠近”。

⑶穿插故事凸現其神:

用宋玉、范仲淹苦讀的故事做類比,讓我們一下就能體會到居里夫人的那份執著;還穿插了斯陀夫人的《湯姆叔叔的小屋》引發瞭解放黑奴革命的事例,來與居里夫人發現鐳帶來的科學革命作類比,以突出居里夫人對人類的巨大貢獻。

⑷引用名言頌揚其德:

用莫泊桑《項鍊》中主人公的追求虛榮,反襯了居里不爲容貌所累;引用蘇東坡《前赤壁賦》裏的名句,強調了居里夫人科學發現的價值和人生“得到了永恆”的哲理;引用愛因斯坦的名言,表達居里夫人的深情讚美。這些引用對刻畫居里夫人的崇高精神世界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3、全文思路明晰:

⑴從全文結構上看先敘述(其中還有倒敘)後議論:

點題──特寫鏡頭──介紹科研工作──議論、讚美精神美麗。

⑵從對居里夫人的描寫與讚美的角度看,先描寫外貌然後逐步揭示人格、心靈和理性世界。逐步深入地展示了居里夫人那無與倫比的“跨越百年的美麗”。

七、拓展閱讀

閱讀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悼念瑪麗·居里》。

4)《跨越百年的美麗》教學設計

河北省保定市實驗小學 劉淨微

【教學要求】

1、感受居里夫人獻身科學的精神和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質。

2、培養學生理解、感悟語言文字的能力。

3、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4、對有價值、有意義的人生有個初步的認識。

【教學重點難點】

感受居里夫人的理性美,有感情地讀文。

【教學用具】

幻燈片。

【教學流程】

一、匯入

孩子們,看到你們美麗的雙眸流露着光華,閃爍着激情,老師不禁想知道:你們認爲身邊什麼是美麗的?

(預設:學生如果沉默得比較多,可以聯繫實際感染學生──在老師眼裏,你們小手林立的一幕就是美麗的。)

是啊,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美麗,面對歲月的洗禮,它們有的黯然失色,有的卻可以歷久彌新。

今天,老師帶你們一起穿越百年的風塵,領略居里夫人身上的美麗,好嗎?看誰的慧眼能夠發現它。

二、學文──初讀課文,發現美

1、輕輕讀文,找出描寫居里夫人美貌的句子,注意:不要驚擾百年的歲月。

2、居里夫人給你的最初印象是什麼,概括爲形象如何?美麗。

(請同學讀讀相應句子。)

3、人們常說,美是禁不起時間考驗的。“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可是居里夫人的美卻可以定格在歷史上,定格在人們心中,又是爲什麼呢?

4、細讀課文──體會美:

勾出能打動你的詞句,寫下自己的感受,跟同伴說說你讀出了什麼?

自由讀,如果你有什麼問題也可以和你的同伴進行交流。預設:

他們在院子裏支起了一口鍋,一鍋一鍋地進行冶()煉,然後再送到化驗室溶解、沉澱()、分析()。而所謂()的化驗室是一個廢棄的曾停放解剖用屍體的破棚子。

5、工作環境惡劣,條件艱苦:

這麼差的環境中工作,可見,居里夫人在困難面前。

孩子們,讀出你的理解,好嗎?

朗讀:瑪麗終日在煙燻()火燎()中攪()拌()着鍋裏的礦渣,她衣裙上、雙手上,留下了溶液的點點燒痕。

6、勞動狀況:勞動繁重,工作危險:

她知道危險嗎?勞動如此繁重,工作如此危險,她仍然堅持工作,可見她對科學事業讀出你的感悟。

終於,經過三年又九個月,他們從成噸的礦渣中提煉出了零點一克()鐳。

7、工作時間:時間漫長,懸殊對比,──非凡信念:

孩子們,快速心算,1噸是0.1克的多少倍?

從這組數字中,可見她對科學事業的信念。讀出咱們的敬意好嗎?

錄像,孩子們,咱們一起走進那個年代,目睹居里夫人的工作狀況,好嗎?

8、師配解說詞:

老師再提供一組數字:458和5677。458是在進行完一系列繁瑣程序後,對鋇和鐳兩種元素進行分離,5677是對結晶體的實驗次數。 [4] [5] [6] [7]

如果你是採訪居里夫人的小記者,請聯繫自己,談談感受。先說給同伴聽一聽。

9、指導說出:獻身科學:

(回顧學習方法:即勾重點詞句,從中體會言中之情,言外之意。)

10、其餘部分:淡泊名利:

瑪麗·居里幾乎在完成這項偉大自然發現的同時,也完成了對人生意義的發現。

在她眼中,完全獻身於科學,甚至不惜用生命的損耗做代價,是有價值的,這樣的人生纔是美麗的人生。

把我們的敬意帶到我們的朗讀中,讀出自己的理解,好嗎?

11、淡泊名利一處可以聯繫學生自己的生活實際:想想我們看到的和聽到的,別人是如何對待自己的榮譽的?

(當你透過刻苦和努力,拿到鋼筆字比賽的優秀成績單時;當你用一學期的汗水換來一張三好生獎狀時;當你手捧參加競賽而獲得的獎盃時;當你獲得進步獎章、表揚卡時……你會怎麼辦?)

所以,愛因斯坦用他睿智的語言,評價居里夫人說:“……”

所以,作者用他深邃的語言評價居里夫人說:……

出示肖像。

師:居里夫人定格在歷史上,定格在每個人心裏的形象是美麗的,居里夫人用生命和信念換來的“淡藍色熒光”是美麗的,居里夫人偉大的人格力量更是美麗的。這種美,再過百年,千年,會消逝嗎?

這種精神可以激勵一代又一代人,這種美是可以跨越時間,成爲永恆的。百年後的今天,我們還在瞻仰居里夫人的美麗,可以說這是一份“……”

(板書課題。)

正因爲居里夫人……所以,即使她距今已逾百年,但她的美麗依然熠熠生輝!

(板書呈半圓型,優秀品質即光芒。)

孩子們,聽大家的發言,老師感慨萬千,我也想歌頌這份美麗,如果誰和我有同樣的感受,就跟我一起放開聲音,讀出自己的理解好嗎?齊讀第四段2~3。

三、鞏固拓展

大家都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也有一顆感悟美的心靈,請同學自由讀下面的故事,看看你還能發現哪些美麗?

四、閱讀小連結

1、居里夫人對時間很看重,她珍惜每一分每一秒。1895年,居里夫人和比埃爾·居里結婚時,新房裏只有兩把椅子,正好兩人各一把。比埃爾·居里覺得椅子太少,建議多添幾把,以免客人來了沒地方坐,居里夫人卻說:“有椅子是好的,可是,客人坐下來就不走啦。爲了多一點時間搞研究,還是算了吧。”

2、珍惜時間:

1932年5月,華沙鐳研究所建成,居里夫人回到祖國參加落成典禮。許多著名人物都簇擁在她的周圍。典禮將要開始的時候,居里夫人忽然從主席臺上跑下來,穿過捧着鮮花的人羣,來到一位坐在輪椅上的老年婦女面前,深情地親吻了她的雙頰,親自推着她走上了主席臺。這位老年婦女就是居里夫人小時候的老師。在場的人都被這動人的情景所感動,熱情地鼓掌,老人也流下了熱淚。

3、居里夫人讀書非常專注,一次,小夥伴們在她伏案讀書的時候,悄悄地在她的座位背後壘起了一座椅子塔:10分鐘過去了,20分鐘過去了,25分鐘過去了,居里夫人還沒有發覺,仍在聚精會神地讀書。

4、彙報:

你們誰還了解居里夫人的其他故事?交流課前蒐集。

今天,還有沒有這個時代的居里夫人呢?

指導學生交流課前蒐集的關於科學家的故事。

比如兩彈元勳鄧稼先,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他們身上也散發着美麗的光芒。

面對這麼多美麗的人格魅力,你是不是思潮澎湃,想直抒胸臆?快拿起筆來,把自己的讚美寫在“凡人妙語”積累卡上。

從你們高高舉起的小手,可以看出來,大家對這跨越百年的美麗都非常向往,是嗎?那麼,請你……

五、作業佈置

1、將居里夫人的故事複述給自己的親人朋友聽,你將是帶去美麗的“小使者”

2、推薦閱讀書目《居里夫人》、《科學家的故事》,徜徉在一個個睿智的小故事中,你將是幸福的“小書蟲”。

3、如在閱讀中,你能記錄下自己的感悟,讓自己的《讀書筆記》在“下筆有神”展覽天地中進行交流,你將是快樂的“小作家”。

六、結束語

我相信透過本節課的學習,大家心裏都烙印下了居里夫人勤奮忘我的品質,因爲這是……(課題);也鐫刻下了居里夫人獻身科學的精神,因爲這也是……;更記錄下了她淡泊名利的風骨,因爲這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