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四年級下冊語文的教學設計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四年級下冊語文的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年級下冊語文的教學設計

四年級下冊語文的教學設計1

一、 談話匯入新課,明確要求。

1. 從六一兒童節談話揭示話題。

2. 板書話題:學做節目主持人。

3. 指名讀本詞說話要求。

4. 師小結歸納要求:

① 要了解當節目主持人的注意事項。

② 想想擔任班級慶“六一”聯歡會的主持人該怎麼說。

③ 當衆演一演。

二、 指導。

1. 聯繫生活經驗,想想電視節目主持人的表情、動作、語言。談談你認爲當主持人要注意些什麼。

2. 指名讀。

3. 師小結,板書:一要有表情地說普通話;

二要學會主持人常用語;

三要說好應變的話。

4. 討論主持人的常用語。

5. 指名說。

6. 師小結,板書:節目開始前要用敬語;

節目之間要有銜接語;

節目結束要說祝賀的話。

三、 練習。

1. 根據書上的節目單,分組討論如果你擔任這次聯歡會的主持人,你會怎麼說。教師巡迴指導。

2. 指名上臺表演。

3. 學生評價,指出不足。

4. 針對不足,再次表演。

5. 小結:鼓勵學生今後積極爭當班隊主持人。

四年級下冊語文的教學設計2

《七月的天山》是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一組課文的第一篇略讀課文。人教版教材從三年級上學期起,開始出現略讀課,形成了與精讀課並重的基本課型。教學《七月的天山》,必須兼顧到略讀課文的教學特點。

一、美美地讀(12分鐘左右)

第一遍爲朗讀,要求讀通讀順,讀得流暢自然。說一說七月的天山給我們總的印象。

第二遍爲默讀,要求讀出線索來。

課文開頭說“騎馬上天山”,二三四自然段均有關於“騎馬上天山”的表述,這是明顯的一條線索。劃出表示課文明線的句子,然後讀起來,讀中理解段落的兩層次構成(但不予深究)。

另一條線索是隱伏的線索,課文在二三四自然段都寫到了“水”,尋讀這些寫水的句子,體會這條隱伏的線索。

第三遍爲默讀,讀中想象畫面,拉出教學線條:第二自然段側重寫水,第三自然段寫樹,第四五自然段側重寫花。

二、美美地品(12分鐘左右)

1.開展美點尋蹤活動:這篇課文充滿了“美”。請同學們默讀自己最感興趣的部分,用課文“美在……”這樣的句式說話。

2.同學們自由發言。

3.綜合同學們的發言,教師小結:

課文的寫景之美:水之美、樹之美、花之美,動靜結合之美,景物色彩之美……

課文的意境之美:在絢麗多彩的景物中,詩人騎馬遊天山,也成了天山美景的一部分,這是意境之美。

課文的情景交融之美:作者的情,表現在臨溪觀水之際,雪水飛瀉,渦流洄漩,魚羣清流,生機無限;作者的情,表現在打馬穿林之時,翠林蜿蜒,重重疊疊,那麼幽靜;作者的情,表現在走馬觀花之中,花海無邊,五彩繽紛,滿心喜悅。這些景中飽含着作者的喜悅、熱愛與讚美,情景交融,十分動人。

課文的線條之美:首先是寫作線索明晰,“騎馬遊天山”和“天山溪流”貫穿全文;其次是遊蹤清晰,移步換景,“進入天山”“再往裏走”和“天山深處”交待得清清楚楚。

三、美美地記(16分鐘左右)

1.出示、比較幾個比喻句

①太陽下,雪峯的雲影就像白緞上繡了幾朵銀灰色的花。

②融化的雪水,從高懸的山澗、從峭壁斷崖上飛瀉下來,像千百條閃耀的銀鏈。

③(雪水)在山腳匯成衝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拋,形成千萬朵盛開的白蓮。

④滿山都是高過馬頭的野花,紅、黃、藍、白、紫,五彩繽紛,像織不完的織錦那麼綿延,像天邊的彩霞那麼耀眼,像高空的長虹那麼絢爛。

先由學生交流比喻之美妙,再比較四個比喻之不同:第一句是靜態的比喻,第二三句是動態的比喻,第四句是多角度比喻。

2.選擇自己喜愛的一個自然段練習摘抄,指導學生梳理畫面:

第二自然段:重點指導空間方位變化的順序;

第三自然段:重點感受修飾語的作用;

第四自然段:重點指導空間方位變化的順序。

一、關於教學目標的形成

《七月的天山》是一篇略讀課文。相比於精讀課,本課的教學應該有其獨當之任。

崔巒在《課程改革中的語文教學》一文中指出:“略讀,即粗略的、不進行深究的閱讀。這種閱讀方法旨在透過比較快的閱讀,粗知文章大意。”《語文課程標準》評價建議中,對於略讀課的學段目標有明確的表述,其第二學段的教學目標是“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第三學段則在學習略讀的基礎上“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蒐集資訊”。將相同學段精讀課目標與略讀課目標,乃至不同學段略讀課目標相比較,可知第二學段略讀有這樣的特點,即閱讀要有速度,應該更多地訓練默讀,在默讀中訓練概括、篩選資訊的能力;如果純粹複製精讀課的閱讀方法進行教學,是對這一學段略讀課教學的越位。

《七月的天山》就是一篇略讀課文。其閱讀提示指出了學生學習所要達到的閱讀結果以及可以運用的閱讀方法:

(1)江南的山水、溶洞真是奇妙無比,引人入勝。北國的的天山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

(2)閱讀課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寫了哪些景物,它們有什麼特點。

(3)如果有興趣,還可以把自己喜歡的優美語句摘抄下來。

可以這樣進行解讀:(1)用一個過渡性語句,提示學習這篇略讀課文,應該用略讀的方法,形成對文字內容的整體性印象,以培養學生整體把握文章的能力。

(2)仍然是運用略讀課文的方法,概括出文字的主幹資訊及其特點,豐富和印證文字內容的整體性印象。

(3)是提示摘抄優美語句,達到積累課文語言的目的。

根據學生實際,我們制訂了這樣的教學目標,主要是(1)學習略讀的方法,能夠透過比較快的閱讀,瞭解文章大意,把握文中描寫的主要景物,交流景物有何特點。

(2)摘抄、默誦文章的優美句段,積累課文語言。同時本課是一篇美文,詞彙量豐富、文采斐然,又是本冊第一篇略讀課文,因此,從閱讀方法考慮,透過誦讀交流語詞理解和疏通文句又是非常必要的。

二、關於教學活動展開

教例刪繁就簡,透過三個頗有空間的學習活動展開教學過程:

一是“讀”。在這個教例中,“讀”是作爲一種點撥手段而存在的。讀了三遍,從誦讀到默讀,任務有不同,方法在變化:第一遍是誦讀,主要訓練概括能力,第二遍是默讀,主要是訓練尋讀、擇讀的能力,第三遍還是默讀,讀中訓練想象畫面的能力。讀懂了文章,拉出了教學線條,教學簡潔明瞭,但讀得豐富飽滿。

二是“品”。學生毫無預設地邊讀邊品,字詞句段篇情感意蘊,構成了品讀的精妙的角度,教學生成豐富,教學結構靈動。在讀中品析,邊讀邊品,學生你說我說,說着說着大家就弄懂了課文,說着說着大家就有了新的見解和感受,最後老師的小結,有力地推動學生品讀上升到新的高度。

三是“記”。主要是積累豐富的課文語言。教師從文中擷取幾個不同角度的比喻句,梳理記憶內容,目的是爲幫助學生呈現出豐富背景中的醒目的資訊、主幹資訊,增強記憶的美感,提高記憶的效率。

從這個教例展開的“讀、品、記”三項活動,應該是閱讀教學的“三要素”。把握閱讀教學的“三要素”,能使我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什麼是閱讀課的基本教學內容;把握閱讀教學的“三要素”,能使我們清醒地認識到閱讀教學的基本價值,並努力實現這個價值。

而這三要素被設計成三項主體活動,時間跨度大,在教學過程中明顯起支撐作用,突出了閱讀方法的運用,表現出了紮實的訓練力度,簡潔地表達出閱讀教學的美。

四年級下冊語文的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能用自己的話複述課文

2、抓住語言描寫體悟人物高尚品質,並學習作者的這種表達方法。

3、進行關愛他人、無私奉獻的人文薰陶。

教學重難點:

抓住語言描寫體悟人物高尚品質,並學習作者的這種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今天我們學的課文與捐贈角膜有關,課文題目是《永生的眼睛》。

看了這個題目,你有哪些疑問呢?題目爲什麼以《永生的眼睛》爲題?

二、整體感知

1、大家已經預習課文了,現在檢查一下你對文中字詞的掌握情況。

個人讀(1)讀準音,②帶着感情讀四字詞語。齊讀。

2、複述課文內容,可以用到上面的詞語。

三、探究文字

1、琳達一家人的行動讓我們感到驕傲。文中有兩處出現了“驕傲“這個詞,請找出來讀一讀。出示:

媽媽,我真爲你、爲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驕傲。

這次,我爲自己的女兒——14歲的溫迪而驕傲。

2、琳達一開始就願意捐贈的父母的眼角膜嗎?琳達開始的態度是怎樣的?學習第四自然段。

3、此時的琳達對捐贈角膜是什麼態度?那麼是什麼使她改變了態度?畫下父親的話,你覺得父親是一個怎樣的人?

有許許多多的人像父親一樣無私奉獻、一心爲他人着想,孩子們,我看到淚水在你們眼眶中打轉,就把你們的感情帶到句子中,再讀父親的話。

、就是父親的話影響了我,在父親與世長辭後,我遵從他的遺願捐贈了他的角膜,不僅如此,這些話,這一切行爲還影響了——溫迪,所以溫迪纔會說(出示):媽媽,我真爲你、爲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驕傲。

5、出示:在這一刻,我真正領悟到了父親留下的遠非一副角膜。

那還留下什麼呢,誰能說一說?課前我們提出的“永生”是什麼意思?現在你明白了嗎?(關愛他人,無私奉獻,愛心)

四、升化主題

琳達這一家爲他人着想,無私奉獻的精神令我們感動,在我們的身邊還有許多這樣的事例,請看:

出示:

1、鄧小平爺爺逝世之後,捐獻了自己的眼角膜,將生命的最後光輝獻給了愛戴他的中國人民。

2、在廣東省中山市,一個普通農民工郭光明在他發生車禍死亡後,家人將郭光明的心臟、肝臟、腎臟、眼角膜讓北京、上海、廣州的6名患者的生命得以延續或重見光明。

讓我們來齊讀這首詩,感受捐贈者的偉大與受贈者的快樂——

你的眼睛,像遠方淡藍的大海;那永恆的痛苦,像塵土隱沒在你的眼中。你的眼睛是清泉,它的希望的光照着我,透過流水的閃爍,宛如水底的珍珠。

四年級下冊語文的教學設計4

學習目標

①認識本課生字新詞。

②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③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意思,感受優美語句並積累。

④感受北國天山的美景,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課前準備

掛圖;畫有導遊線路的小黑板;天山景物課件。

a案

直接揭題

指名讀課文前面的過渡語。

學生自學

帶着過渡語提示問題,初讀課文,並讀準生字,找出新詞。

整體感知,提問:文章似乎是個嚮導,帶着你遊覽,能看出導遊線路嗎?(讓學生列出作者的遊覽路線)

教師指導:隨着導遊線路觀看圖像或網頁瀏覽,初步感知新疆天山的美麗風光。

引導讀通

結合看畫面,指導讀好課文各個小節,讓學生說說作者分別寫了哪些景物。

同時正音、解詞,通讀句子。如疑難詞有:炎暑、山澗、飲馬、索繞等。

“藍天襯着高聳的巨大的雪峯……”這句,需要結合圖片點撥感受。

合作學習

你覺得哪些語段、詞句寫得好?這段話或這一詞語好在哪裏?在四人小組中閱讀交流,說出感受,請同學發表看法,不理解的可以請教老師。

如:寫雪峯、雪水時的確切比喻;“密密的塔鬆像撐開的巨傘,重重疊疊的枝椏,漏下斑斑點點細碎的日影”一句,用了許多疊詞,讀起來別有韻味,讓人感受到原始森林幽靜的美;還有描寫花海的排比句;“人浮在花海上”中的“浮”字等,都是值得研讀的句子。

班級交流

各小組派代表在班上彙報討論情況,教師給予肯定和鼓勵,對體會不到位的進行點撥,並結合朗讀加深體會。

激發興趣,課外延伸

在學生交流後,問他們是否喜歡讀這樣的遊記,並讓學生在課外自由選擇讀些這方面的書,也可以瀏覽互聯網上的資料,鼓勵學生多和老師、同學交流,這樣,“足不出戶,也可以遊遍千山萬水”。

摘抄優美詞句

有條件的設計專門的摘錄本子,指導摘錄的格式,提醒學生在課外閱讀中也要進行這樣的摘錄。

作業:複習詞語卡

b案

朗讀──感悟天山之夏的美景

①談話揭示課題後,要求學生自由朗讀;

②指名分節朗讀;

③師生同讀、引讀;

④配樂齊讀、享受美感。

交流──體驗作者的讚美之情

①讓學生讀讀、畫畫、圈圈點點,瞭解天山之夏的特點。

②想想作者是怎樣運用語言文字來讚美天山的?他當時的心情又是怎樣?

③寫法上的特點是什麼?

(對話過程中時時引導學生從文字的字裏行間,去感悟大自然的美,去體驗作者的讚美之情)

積累──內化吸收優美詞句,增加文化積澱

①背背自己最喜歡的語段;

②抄錄一些優美詞句。

運用──在語文實踐中增強語文能力

學習運用課文中學到的表達方式,寫一處景物,要求寫出景物的特點和自己的心情。

作業:複習詞語卡

四年級下冊語文的教學設計5

一、教材解讀:

《永遠的白衣戰士》是蘇教版國標本四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寫了在“非典”時期犧牲的護士長葉欣的感人事蹟。經歷過那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課文是如此真實的把葉欣帶到了我們面前,每一次對教材的解讀,都會讓我們有不同的感動,感動於她在“非典”前的無畏,感動於她對病人“春風般的關愛與撫慰”,感動於她對同事“心甘情願、無怨無悔”的所言所行……平凡的人在非凡的時刻,在生死一步之遙表現出來的人性的堅強無畏、真誠善良深深地感染了我。

二、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7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0個字只識不寫。能聯繫上下文理解“嫺熟”、“疲憊”、“身先士卒”、“聲色俱厲”等詞語。

3、找出課文中的語句,說說護士長葉欣是怎樣冒着“高風險”,進行“高強度”、“高效率”的搶救工作的。

4、體會、感受“白衣戰士”——護士長葉欣臨危不懼,身先士卒,捨己爲人的崇高精神。

三、教學重難點:

1、認真、仔細地朗讀課文,體會、感受“白衣戰士”——護士長葉欣臨危不懼,身先士卒,捨己爲人的崇高精神。

2、找出課文中的語句,說說護士長葉欣是怎樣冒着“高風險”,進行“高強度”、“高效率”的搶救工作的。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五、總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內容:11永遠的白衣戰士

二、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並能透過聯繫上下文、討論等方式理解重點詞語。

3、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三、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

1、2003年春季,我們都曾經歷過一場大規模抗擊“非典”的戰鬥。大家說說在那場戰鬥中,什麼人作出的貢獻?一些醫務工作者還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你瞭解他們的事蹟嗎?

2、引出課題:永遠的白衣戰士

3、圍繞課題,說說你想了解什麼?

(二)自學課文

1、先把課後生字表中的生字讀兩遍,讀準字音。

2、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難讀的地方多讀兩遍。

3、讀後在文中將帶有生字的詞語畫出來,讀一讀,認清字形。

4、思考課文寫的什麼事?

(三)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新詞,指名朗讀,正音。

2、按自然段指名朗讀課文。

(1)引導學生互相幫助,糾正讀錯的字句。

(2)引導學生欣賞別人的朗讀,學習借鑑,取長補短。

3、默讀課文,思考和討論課文的主要內容——課文主要寫了什麼人?什麼事?

(四)教學生字

1、出示生字,指名讀。

2、說說哪個字比較難寫,需要特別注意。

3、教師範寫:“咳”、“測”、“器”。

4、學生在語文書上描紅。

(五)佈置作業

1、在習字冊上寫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教學內容:11永遠的白衣戰士

二、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品讀、感悟重點詞句,來感受“白衣戰士”----護士長葉欣臨危不懼,身先士卒、捨己爲人的崇高精神。

三、教學過程:

(一)檢查複習

1、默寫生字詞。

2、指名朗讀課文。

(二)精讀課文

(一)學習2——7自然段。

1、教師深情地誦讀第2、3自然段。

2、出示自學要求,佈置學生自學4——7自然段。

(1)課文中哪幾個自然段詳細描寫了護士長葉欣的英雄事蹟?找出來讀一讀。

(2)邊讀邊想:這幾段課文分別描寫的是什麼內容?用一兩句話概括下來,寫在各個段落後邊。

(3)自己選一兩個段落認真讀一讀,用“——”畫出直接描寫葉欣的行動或語言的句子,再想一想從這些語句中體會到了什麼?(也可以在書上寫下自己的體會)

3、學生自主閱讀,教師巡視瞭解情況。

4、組織學生交流。

(1)說說各自概括的重點段的內容。

(2)談談選讀有關段落的體會。

注意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身先士卒”、“疲憊”、“斬釘截鐵”、“聲色俱厲”等詞語,透過理解這些詞語,加深對人物崇高精神的感悟。根據學生交流過程中所選擇的段落,適時地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透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和交流,使學生受到崇高精神的薰陶和偉大人格的感染。

5、指導學生說話。

(1)提出要求:默讀課文,找出有關語句,說說護士長葉欣是怎樣冒着“高風險”,進行“高強度”、“高效率”的搶救工作的。

(2)學生按要求默讀課文,畫出有關語句。

(3)交流。

6、學習1、8、9三個自然段。

(1)指名學生朗讀。

(2)說說這幾個自然段分別告訴我們什麼?又是怎樣描寫護士長葉欣的?這樣描寫有什麼好處?

(3)齊讀這三個自然段。

7、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三)深化課題

1、爲什麼說葉欣是“永遠的白衣戰士”?課題可不可以改爲“永遠的白衣天使”?

2、小組討論。

3、交流。

(四)課外延伸

1、收集介紹全國人民抗擊“非典”情況的資料,搞一次展示活動。

2、收集葉欣生平事蹟的資料,補充閱讀。

板書設計:

11、永遠的白衣戰士

臨危不懼

葉欣身先士卒崇高精神

捨己爲人

四年級下冊語文的教學設計6

一、題目入手,引發思索

1、讀題。

2、質疑:什麼是“藥方”?課文圍繞尋找藥方的線索來展開,那麼,“生命的藥方”究竟是什麼?讓我們帶着這些問題走進課文。

二、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什麼事?遇到難讀的字、詞勾畫下來,多讀幾遍。

2、默讀課文,想想艾迪爲德諾做了哪些事情?讓學生在自讀的基礎上互相交流,把握課文的基本內容。

三、細讀課文,逐層理解

1、學習第1段:德諾患上艾滋病以後,他的境遇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讓學生交流關於艾滋病的知識和艾滋病人的遭遇,聯繫課文內容,設想一下德諾從身體上和心理上遭受的打擊。讀書,體會德諾悲傷、孤獨、絕望的心境。

2、聯繫下文,想一想德諾患病後這種難過的心境還在課文哪些地方表現出來?讓學生勾畫出相關句子,交流討論。⑴德諾冷得發顫,他夢見自己找不到回來的路。證明心中非常絕望。

⑵德諾媽媽告訴艾迪:“德諾患病後,最怕的其實是孤獨……”母親最瞭解德諾。

3、想象一下,如果你是德諾,你會有什麼感受?最渴望的是什麼?

4、引導學生讀文感受艾迪幫助德諾的幾件事情,並分析理解:這些事情對德諾有什麼意義?帶領學生從課後2題的第2個句子入手,輻射到全文理解這一難點。理解艾迪給了德諾哪些“快樂”、哪些“友情”,爲什麼使德諾感到“滿足”。引導學生反覆品讀,交流讀書後的感受。

四、品味課文,沉澱情感

1、小結全文,有感情地誦讀最後一段。

2、討論:德諾爲什麼抱着艾迪給他的球鞋離去?(可讓學生談談如何對待艾滋病人的話題)

3、配樂朗讀這一段。

4、談談你對友情的看法。試着寫幾句。

四年級下冊語文的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瞭解九寨溝的神奇、迷人,感受祖國大好河山的秀美,感悟課文語言文字的美,並能運用自己的語言對九寨溝的美景進行介紹。

2、情感目標--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3、能力目標--用互聯網自主查尋收集資料,拓寬視野;利用網絡進行拓展性學習。

教學重點:品讀詞句,誦讀課文,感受九寨溝的美。

教學難點:用不同的形式讚美九寨溝,培養學生髮現美、創造美、表達美的能力。

學法:主要運用“以讀爲本,問題引領,合作探究”學習模式。此模式把引導學生鑽研文字作爲閱讀教學的根本,把問題引領作爲學生鑽研文字的中介,把合作探究作爲學生鑽研文字,提高語文綜合素養的主要途徑。

教法:我主要採用疑讀法、品讀法和點撥法。

教學流程

我主要採用疑讀法、品讀法和點撥法,將教學過程具體化爲:

(讀九寨)----(品九寨)----(誦九寨)---(贊九寨)---(尋九寨)五個板塊。這種基於語文學習自身特點和兒童認知規律,構建的板塊式設計爲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提供了時間和空間,突出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有利於學生整體感悟,逐步達成三維教學目標。

◆走進九寨溝(讀九寨)

(問題引領,激活思維。)

開課伊始,我利用多媒體視頻朗誦引領孩子們走進九寨溝,走入文字。:“九寨溝是人間天堂。九寨溝五彩斑斕的海子,絢麗多彩的山林、變幻莫測的深秋讓人流連忘返。今天,我們要同作者一起走進迷人的九寨溝。”

透過剛纔的視頻欣賞你最想欣賞的九寨溝的什麼景點?

根據學生回答篩選出的問題,我確定本課時主要探究一個問題:品讀課文2、3、4段,然後選擇自己最喜歡景色欣賞學習。

◆欣賞九寨溝(品九寨)

自讀自悟,品味仙境

學生帶着問題,運用“讀、找、思、品、誦”的方法精讀課文2-4段,品味九寨溝的海子、山林和深秋不同的美,感悟九寨溝的神韻。這時學生的學習是自主的,或靜思默想,想象文字所表現的精美畫面;或激情朗讀,抒發對九寨溝的喜愛與讚美之情;或體會關鍵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感悟作者觀察之細緻,用詞之準確、精妙。

◆回味九寨溝(誦九寨)

指導背誦,感悟迷人

1、師生交流,爲小組學習引路。先指名彙報自己最喜歡的段落,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向大家介紹這段所描寫的美景,教師相機作激勵性和指導性評價。

2、讀九寨。練習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二、四段。根據學生喜歡的不同段落,把全班分爲三組,每組中確定兩名學生參賽選手,一名確定爲閱讀能力差的學生,另一名不確定,比賽時由老師現場指名。組長可以組織本組同學對選手進行指導和幫助,提高他們的朗讀水平。組織比賽時,按“賽前激勵-比賽-評價提升”的順序進行,在朗讀評價中隨機用多媒體展示九寨溝畫面,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然後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指導學生看板書、想畫面,背課文第二、四段就水到渠成了。【說明】在學生充分品讀課文的基礎上,進行多向合作交流,解決提出的問題。這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是讓學生熟讀精思,透過語言文字,把握文章主旨,全面達成教學目標的過程。合作是多角度、多層次、全方位的。

◆讚美九寨溝(贊九寨)

練習配解說詞,做廣告語。

誰能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向大家介紹九寨溝的美景,可以當導遊,可以感情朗讀,深情誦讀,可以寫讚美語、廣告詞……

1.小組分別給自己喜歡的風景圖配解說詞,寫廣告語,並認真修改解說詞和廣告語。然後選兩名寫作能力欠佳的學生作爲參賽選手,組長可以組織本組同學對選手進行指導和幫助,提高他們做導遊和廣告的水平。

2、師生、生生之間多向交流。此時的交流是靈活機動的,主要是解決學生在合作交流中探究中生成的新問題。

◆搜尋九寨溝(尋九寨)

九寨溝還有更多更美的景點,大家願不願繼續欣賞九寨溝呢?(願意)

願意的話就請同學們課後利用網絡,搜尋一些有關九寨溝的資料。進一步認識九寨溝。

板書設計:

四年級下冊語文的教學設計8

【教學目的】:

以人物形象爲切入點理解課文,昇華情感。

能有感情的讀課文,讀中去體會人物的情感。

激發學生熱愛生活,關心他人

【教學重難點】:

透過有感情的讀,以人物形象爲切入點理解文章,昇華情感,繼而理解文中“永生”的含義。

【教具準備】:

課件、歌曲《愛的奉獻》

【教學過程】:

一、師:(眼睛是人體的一個器官,我們擁有它,是幸福,是平安,是無法比擬的財富。當我們失去生命時,尚好的眼睛如果能帶給失明者以光明,那是多麼美好的事情。這一節課,我們接着學習課文《永生的眼睛》。)

板書課題。

師:上一節課,我們對這一課進行了大致的瞭解,檢查大家對課文的瞭解情況。

(出示表格學生填寫。)

二、1.師:我們再回到課題上,《永生的眼睛》中“永生”你是如何理解的?那麼,課文中究竟寫誰的眼睛永生了?(隨機板書)

2.現在是大家露一手的時候了。(分段讀課文,生自評。)

3.透過讀,你有感動的地方嗎?說說感動的原因,並能帶着感情去讀嗎?

(小組交流)

三、學生彙報,師相機引導。

1.對課文“我”的理解抓前三個段落去分析。(抓住人物的表情和動作)

2.第四自然段從父親平靜的態度中去分析——幫助別人是自己最大的快樂!

3.第六、七自然段可以讀出父親的心願。

4.感悟溫迪這個人物。抓住8——11段來分析。

5.引導學生讀中體會這一種愛,這一種美德。

6.小結:大家知道什麼是永生的眼睛了吧!實際上就是一種愛。

四、聽歌曲《愛的奉獻》,在歌聲中總結全文。

是呀,這永生的不僅僅是眼睛,它是關愛奉獻的精神,留在了我們心靈深處!

四年級下冊語文的教學設計9

知識目標

1、自學本課生字新詞,準確理解詞句的意思。認識本課生字新詞,讀準生字,積累詞彙。

能力目標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情感目標

3、抓住課文重點,讀懂課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

掛圖、生字卡

  第一課時

一、  匯入談話。

一個暑假過去了,你的暑假生活過得怎樣呢?《快樂的暑假》這首詩描繪了學生們怎樣的暑假生活呢?

(板書課題)

二、自讀課文,自學生字。

1、默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2、藉助注音認識生字,記住本課要求會認的字。

3、檢查自學效果。

①會認的字

鎖  suo  憧chong憬 jing  潑 po率 shui

②詞語

嚴肅 真切  綻開

無拘無束 歡騰跳躍

三、朗讀感悟

1、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2、引導交流。

說說你在詩中感受到了什麼樣的快樂?你希望怎樣度過自己的寒、暑假?

3、展示:以自己最好的水平把這首詩朗誦聽。

1、學生自讀課文,然後指名朗讀。要求讀準字音,不加 注音或查字典,也可以問同學。

2、指定學生朗讀,評估朗讀效果。抽幾個學生分段讀課文,看他們是否讀得正確,有沒有讀不準的字詞,幫助糾正朗讀的錯誤。

請同學們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3、學習生字交流記憶的方法。

把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多讀幾遍。

課前收集有關知識對文章的學習和理解是必要的,同時也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讓學生自主地選擇自己喜歡的朗讀方式,初步瞭解課文內容,爲學生後面的學習奠定基礎。

瞭望學生對本課生字的認讀情況,培養學生在朗讀中主動認字的習慣。

  第二課時

一、配樂讀課文,理解感情。

1、個人自由讀。

2、小組讀

3、班內讀。

二、鞏固練習

1、填合適的詞語

無拘無束的(   )

四處飛濺的(   )

放下學生的(   )

(   )的畫面

(   )的笑臉

(   )的笑聲

2、仿寫詞語

蹦蹦跳跳(   )

無拘無束(   )

3、連線。

悅耳的   歡樂

豐收的   歌聲

漂亮的   小鳥

覓食的   貝殼

培養    態度

指揮    習慣

開展    戰鬥

端正    活動

反覆朗讀仔細體會

並讓學生嘗試評價,學生誇講,與評價的語言。

4、找出反義詞並寫下來。

憧憬 嚴肅 感覺

嚴格 感受 嚮往

(  )----(  )(  )----(  )(  )---(  )

5、根據意思說出課文中的詞語。

①嚮往。(  )

②不受任何約束,形容自由自在。( )

③裂開。本課形容臉上露出了笑容。

④直爽而誠懇。(   )

6、寫出反義詞。

憂愁-----(   )

普通------(   )

豐收-------(   )

圍攏--(   )拘束――-(  )

熟讀課文不僅有利於學生了解課文大意,而且爲理解課文奠定了基礎。

抓住詞句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並認真品味精美的詞句,學習描寫的方法。

培養學生自學習慣爲終身學習奠定基礎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及拓展知識面。

教學教程

教師的活動及教法

學生的活動及學法

設計意圖

7、補充詞語。

清熱(  )目

流光溢(  )

浩浩(   )

熟讀課文不僅有利於學生了解課文大意,而且爲理解課文奠定了基礎。

補充資料:

憧憬:嚮往。

無拘無束:不受任何約束,形容自由自在。

綻開:裂開。本課形容臉上露出了笑容。

率真:直爽而誠懇。

《語文同步讀本》指導:

引導學生自學《媽媽,不要阻攔》、《童年遊戲》。《媽媽,不要阻攔》是詩歌,這首詩在孩子渴望長大的呼喊中,告訴家長孩子們的成長需要自立自強。這兩篇課文透過文章後的“讀一讀想一想”都着重啓發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體會生活的樂趣。

板書設計

  4快樂的暑假

  第一節:找回童年的自我。

  第二節:我們暑假的具體描繪。

  第三節:我們的美好心願。

教學後記

這是一篇反映兒童生活的詩歌,教學中我讓學生自主地選擇自己喜歡的朗讀方式,初步瞭解課文內容,爲學生後面的學習奠定基礎。

四年級下冊語文的教學設計10

一、教學要求

1、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熟讀成誦最後一個自然段。

2、掌握課文中的6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提心吊膽、嘗試造句。

3、在朗讀中感受黃河風浪的險惡和艄公的勇敢、沉着和智慧,進而體會人類在征服自然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本質力量。

4、模仿最後一段的構段和表達的方式寫出一位自己所敬仰和讚頌的人。

二、教學重難點

瞭解羊皮筏子的特點和功能。透過有感情的朗讀和合作討論去感受、去發現、去體會艄公的形象內涵。

三、教學時間

2課時

四、教學準備

1、預習

(1)讀讀課文,劃出生字新詞,認清字形,讀準字音,朗讀要正確,通順。

(2)透過結合上下文和理解生詞,無法自己理解的詞語或句子請做上記號。讀不懂或有疑問的地方可透過問題的形式記下來,準備課上討論。

(3)收集課文中和課外書中描寫黃河的詞語和句子,準備課上交流。

(4)從課外書或網上去尋找黃河上的交通工具--羊皮筏子,瞭解它的製作、特徵和功能,最好能附上圖片。

(5)在人與外界的各類挑戰中,除了課文中介紹的羊皮筏子上的艄公以外,你最敬佩哪一種人,請你收集一些介紹他們的有關資料。

(6)理解詞語(帶點的字先理解)

筏子 竹篙 膽戰心驚 驚濤駭浪 如履平地 提心吊膽

2、課件製作

3、其它準備工作

(1)課前教師提供一些關於羊皮筏子和艄公的資料,分發給學生。

(2)課上準備好電腦,實物顯示頻、投影儀器等

第一課時

一、匯入課文,解題質疑

1、談話引入,師: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來學習一篇與黃河有關的課文,(板書:黃河)同學們,在你腦海中,黃河給你留下的印象是什麼,請誰來說一說。

2、課文寫到了黃河,作者面對黃河時,他的所見所感也是透過豐富的語言傳達出來的,出示:黃河滾滾 萬馬奔騰 濁浪排空 波浪滔滔驚濤駭浪 激流 湍急 洶涌 膽戰心驚 提心吊膽 如履平地。

四年級下冊語文的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感受黃河波濤洶涌的氣勢,領悟“黃河主人”的機智勇敢及勇於與大自然抗衡的不屈精神。

教學重點:

幫助學生藉助語言文字創設的情境,展開想象,感知羊皮筏子在洶涌的激流裏鼓浪前進的驚心動魄的景象。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弄清課文各部分和中心句之間的有機聯繫。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播放《黃河》歌曲,學生欣賞。

2、同學們,知道這首歌讚美誰嗎?你瞭解黃河嗎?(板書:黃河)談談對它的瞭解。老師這裏蒐集了幾幅黃河的圖片,大家看。(出示圖片)

3、多少年來,我國曆史上無數文人墨客都爲黃河寫下了壯麗的詩篇。你知道哪些讚美黃河的詩句?抽生交流。老師也摘錄了兩位詩人的詩句。王之煥這樣讚美黃河“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李白這樣讚美“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4、黃河的水就像從天上滾滾流到了人間,奔騰不息一直流向大海!這就是詩人眼中的黃河!這節課讓我們走進我國現代著名散文家袁鷹的《黃河的主人》這篇課文,繼續感受黃河那磅礴的氣勢。補充完整課題,齊讀課題。你認爲怎樣的人才稱得上是黃河的主人?這節課老師也希望你們勇敢地說出自己的心聲,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見解,成爲課堂的主人。

二、精讀感悟

1、課前大家已經預習了課文,文中“黃河的主人”指誰?艄公是做什麼的? (板書:艄公) 這個“艄”是船尾的意思,坐在船尾把舵的人稱“艄公”,現在引申開來,把撐船的人,把舵的人,划船的人都叫什麼?憑什麼說艄公是黃河的主人?快速瀏覽課文,找到最具概括性的一句話畫出來,交流。(出示:他憑着勇敢和智慧,鎮靜和機敏,戰勝了驚濤駭浪,在滾滾的黃河上如履平地,成爲黃河的主人。)

(1)你們找的跟他一樣嗎?同學們真會讀書,這句話也是整篇課文的中心句。在這句話中,你理解了哪個詞的意思?理解 “驚濤駭浪”,使人驚嚇的大風浪被誰戰勝了?理解“如履平地”,誰在滾滾的黃河上如同踩在平地上一樣輕鬆?

(2)他憑的是什麼?(板書)讓我們來齊讀中心句。

過渡:剛纔我們是把長課文讀成了一句話,現在我們再回歸整篇課文,默讀課文,聯繫課文各個自然段的內容,說說哪些地方可以表現出艄公的勇敢智慧、鎮靜機敏?(交流)

2、感受黃河萬馬奔騰的氣勢:

(1)黃河在作者眼中是怎樣的?(出示第1自然段)理解“濁浪排空”。站在黃河邊,作者的感受是什麼?理解“膽戰心驚”。

(2)自己讀讀這段文字,你彷彿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 黃河猶如千軍萬馬,如同脫繮的野馬奔騰不息,這就是黃河!你能讀出黃河的氣勢嗎?抽讀,齊讀。這就是我們的母親河,想看看嗎?(播放視頻)能用一個詞或一句話來形容你看到的黃河嗎?

(3)艄公就是在這萬馬奔騰、一瀉千里的黃河上戰勝了驚濤駭浪,他真勇敢,不愧是黃河的主人!讓我們一起來讚美艄公,齊讀中心句。

3、感受羊皮筏子之險:

(1)你見過羊皮筏子嗎?(簡介羊皮筏子,出示畫面)文中哪些句子寫了羊皮筏子?

交流:“從岸上遠遠望去,那麼小,那麼輕,浮在水面上,好像只要一個小小的浪頭,就能把它整個兒吞沒。”“再定睛一瞧,啊,那上面還有人哩!不只一個,還有一個……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個人!這六個人,就如在湍急的黃河上貼着水面漂流。”

(2)從這個句子中,你體會到了什麼?(筏子雖小,但載人載物很重,在黃河上漂流很危險。)能把你的體會讀出來嗎?抽讀。

(3)那是怎樣的黃河?(奔騰)那是怎樣的羊皮筏子?(輕小)險嗎?艄公就是站在這小小的筏子上,面對着險惡的風浪,在洶涌的激流裏如履平地,怎能不讓人讚歎?齊讀中心句。

4、感受艄公的沉着和乘客的從容:

(1)“沉着”說明什麼?(他很鎮靜)他專心致志地撐着篙,什麼時候小心地注視着水勢?對,當遇到風浪時,艄公小心地注視着水勢,什麼時候大膽地破浪前行?風浪過後他開始大膽地破浪前行。從這裏你能看出這是位怎樣的艄公?(既膽大又細心、沉着又機智、勇敢又有智慧)抽讀。

(2)羊皮筏子上的乘客是怎樣的表現?找到相應的詞語。“談笑風生”什麼意思?“從容”什麼意思?乘客爲什麼會從容地談笑風生呢?(勇敢、相信艄公)乘客們相信艄公的什麼?(高超的駕馭小船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

(3)艄公身系乘客安全,有着高度的責任感,在滾滾的黃河上戰勝艱難險阻,把一批又一批的乘客安全地送到目的地,真不愧是黃河的主人!齊讀中心句。

5、感受坐羊皮筏子的勇氣:

(1)如果讓你坐羊皮筏子,你敢坐嗎?坐羊皮筏子也需要勇氣,坐在吹滿了氣的羊皮筏子上,緊貼着腳的就是波浪滔滔的黃水,如果沒有足夠的勇氣,是連眼也不敢睜一睜的。乘客尚需如此,羊皮筏子上的艄公就更值得敬仰和讚頌了,你敬仰艄公什麼?(出示第2句)讚頌艄公什麼?(出示第3句)

(2)在驚濤駭浪之中,在滾滾黃河之上,艄公卻如履平地,他不僅戰勝了黃河,而且與黃河和諧相處,黃河的主人不屬於他還會屬於誰呢?讓我們再一次深情地讚頌這機智勇敢,勇於與大自然抗衡的黃河主人們!齊讀中心句。

6、同學們, 文章寫萬馬奔騰的黃河,寫又小又輕的羊皮筏子,寫作者的提心吊膽和乘客的談笑風生,都是爲了什麼?(側面襯托艄公的機智勇敢、沉着大膽的品質)

三、拓展延伸

1、滔滔的黃河水從遠古流到了現在,更將從現在流向未來,黃河的主人用他特有的魅力征服了黃河,征服了我們所有讀者。此時此刻,你肯定有許多話要對艄公說,請大家拿出紙、筆,寫出你想說的話。

2、同學們,艄公憑藉着勇敢、智慧、鎮靜、機敏,征服了黃河,成爲黃河的主人,這使老師想起了愛迪生的一句名言:堅強者在命運的風暴裏奮鬥。齊讀。

3、拿出你們的筆,也來學着寫寫我們自己的名言,鼓勵自己成爲生活的主人。交流名言。

4、其實只要我們像黃河上的艄公一樣,撐起人生自信的竹篙,揚起希望的風帆,不畏艱險,努力拼搏,我們就一定能成爲學習的主人、生活的主人!願艄公的智慧和精神能在我們中華大地上代代相傳,就像黃河水一樣奔騰不息!

四年級下冊語文的教學設計12

一、 學習目標:

1 認識6個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培養關心他人,無私奉獻的優秀品質。

3 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語言進行生動細緻的描寫,從而表現人物精神品質的寫作方法。

二、學習重難點:

教學的重難點是體會含義深刻的詞句,領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學習過程:

一課時

一、激趣談話,匯入新課:

1 盲姑娘只能用手來觸摸春天、用心來感受生命的美好。如果她有一雙明亮的眼睛,那有多好啊。現代醫學技術的發展,讓許多和盲姑娘有着類似遭遇的人們遊樂恢復健康的可能。

2 板書課題,激發讀書興趣。

生命是美好的,誰不熱愛寶貴的生命呢?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看看琳達一家人爲了盲重見光明是怎樣做的吧。

二、自學反饋,質疑問難:

1 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引導學生進行正音。

2 說說琳達一家爲了讓盲人重見光明是怎樣做的?

3 質疑問難,師生共同幫助解決。

三、品讀課文,感受語言美:

1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畫出令自己深受感動的語句和段落,並在旁邊做簡單的批註。

2 討論交流:課文中的哪些語句深深地感動了你?請你爲大家深情並茂地讀一讀,並說說爲什麼回感動你。

3 課文最後一段連續用到了“驕傲“這個詞,讓我們把帶有”驕傲“一詞的句子找出來讀一讀,並討論討論:你從中一會到了什麼?

四賞讀課文,感受人性美:

1 課文中的故事感人至深,請你帶者自己的感受朗讀全文。

2 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分角色朗讀課文。要求讀好人物的對話。

3 交流感想:讀過課文之後,你又產生了哪些新的感受,與同學們談一談。可以對文中的某個人物發表看法,也可以對事物本身闡發議論。

五課外延伸,實踐活動:

1向你身邊的人講述這個故事,並結合課前蒐集的資料向他們宣傳器官捐獻的意義。

2 寫一封倡議書,號召你的小夥伴參與到器官捐獻的事業中來。

課後反思:

四年級下冊語文的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聯繫上下文,讀懂詞句的意思,積累佳句。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說出天山景物的特點。

3.能從作者的字裏行間感受天山的美景,從中受到美的薰陶。

教學重難點

1.掌握組織材料的順序和方法,可以比喻、映襯等表現手法爲講析重點,學習運用貼切、鮮明、生動的語言寫景狀物。

2.學習如何按照一定的順序把材料組織得井井有條。

教學準備

1.蒐集天山的資料

2.課件

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進入情境

1.今天我們要學習第4課略讀課文《七月的天山》,讓我們跟隨作者走進新疆,騎馬上天山。在出發之前,我想先請收集到有關資料的同學來介紹一下你瞭解的情況。(學生介紹有關新疆和天山的情況)

2.老師也蒐集了一些新疆和天山的風景圖片,想看看嗎?那就讓我們先睹爲快!(播放圖片)七月的天山又會是什麼樣的呢?讓我們一起開啟課文,共同去感受吧!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學生自由地讀課文。

2.課文中出現了一些生字你認識了嗎?我想請同學們來讀一讀。(讀生字卡片:個別讀——開火車讀——齊讀)

3.讀課文中的一些詞語、詞組:

戈壁灘 炎暑 白緞 高懸的山河 飛瀉 閃耀的銀鏈

洄水窩 飲馬 俯視 五彩斑斕 白皚皚 重重疊疊

馬蹄 濺起 縈繞 五彩繽紛 綿延 矯健

4.透過剛纔的初讀,七月的天山給你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象?從文中你看了些什麼?你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嗎?

學生先在小組裏交流,再請代表在全班發表看法,提出問題。

5.剛纔同學們談了自己初讀的感受,也提出了一些不理解的問題,讓我們帶着這些問題再來讀課文,相信你會有更大的收穫。

三、細讀課文,品味感受

1.同學再讀課文,在讀中注意抓住作者觀察點的變化,可以用筆把這樣的詞語、句子勾畫出來。

2.誰出來把你畫的詞句讀一讀?(明確作者的三個觀察點:進入天山——在往裏走——走進天山深處)

3.師:在天山不同的地方看到的景象也是各不相同的,請你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個景點細細地讀一讀,看看作者描寫了哪些景物,給你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象。

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組合成學習小組,一起學習自己喜歡的'那一部分。

提示:①作者寫了哪些景物?給你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象?

②作者是怎樣把景物具體、形象地描繪出來的?

4.分小組彙報學習體會,在學生彙報時師適時進行點撥。

根據學習提示,先說說自己學習部分作者描寫了哪些?給自己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象?

5.彙報點評

進入天山——描寫了雪峯、雪水和雪水匯成的溪水景物。

感受:秋天似的涼爽。

再往裏走——茂密的森林,細碎的日影和馬蹄濺起的水聲相映成趣。

感受:彷彿走進幽靜的密林。

走進天山深處——描寫了山色柔嫩,山形柔美,重點寫了五彩繽紛的野花。

感受:猶如走入了春天的花園。

6.重點體會以下句子。

①藍天襯着高聳的巨大的雪峯,太陽下,雪峯間的雲影就像白緞上繡了幾朵銀灰色的花。

②融化的雪水,從高懸的山澗、從峭壁斷崖上飛瀉下來,像千百條閃耀的銀鏈,在山腳下匯成衝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拋,形成千萬朵盛開的白蓮。

③沿着白皚皚羣峯的雪線以下,是蜿蜒無盡的翠綠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鬆像撐開的巨傘,重重疊疊的枝丫,漏下斑斑點點細碎的日影。

④馬走在花海中,顯得格外矯健;人浮在花海上,顯得格外精神。

(這一句可做續寫練習,鞏固排比句式。)

四、感悟作者的寫法

作者是怎樣把天山的美表現出來的?

(修辭手法的運用,移步換景,條理清晰)

五、教學小結

作者筆下的天山之夏及其景物,是那麼獨特,那麼令人神往。

四年級下冊語文的教學設計14

設計意圖:

本教學設計抓住關鍵詞“驕傲”,力求以情動人,激發學生入情入境,在語言環境裏品味、內化,讀懂驕傲,生成驕傲。併力求實現各種資源在整合中融合,在融合中內化,在內化中昇華。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對有一定內涵句子的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從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使故事裏的每個驕傲人物在每個學生心中留下永恆的記憶。

教學目標:

情感目標:感悟生命的美好,體會人性的真善美,樹立對器官捐獻的正確觀念。

知識目標:

1、學習作者透過對人物的語言生動細緻的描寫,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的寫作方法。

能力目標:

1、按課文前的“連接語”中的要求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

2、體會作者在三位親人去世後捐獻角膜過程中的情感和認識上的變化,體會人物所要表現的崇高品質。

3、學生領悟有一定內涵的語句的含義,培養其有感情地朗讀的能力。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語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理解器官捐獻的意義,體會文中含義深刻的詞句。

教學時間:1課時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課前預習:

一、課前調查,蒐集資訊

1、調查採訪:你周圍的人對捐獻角膜等器官有什麼看法?

2、透過讀書、上網等途徑瞭解有關捐獻角膜的知識、史料。

二、課前談話,昨天我們蒐集了哪些資料,同學們同桌或上下桌交流,教師巡視。看來同學們對器官捐獻已經有了很深的理解

三、這節課我們來學習一篇有關眼角膜捐獻的文章──永生的眼睛,相信同學們學習之後一定會對器官移植產生新的看法。

1、齊讀課題。 看到這個課題你有什麼問題嗎?(預設:什麼叫永生?)好,等我們學完課文後相信同學們就會明白這個問題了。

三、導語鋪墊,引入“驕傲”

同學們,請快速默讀課文,劃出含有“驕傲”一詞的句子,有感情地讀一讀,再聯繫上下文,想一想,他們爲什麼彼此感到驕傲,並在旁邊批註你讀後的感想。

(二)學生默讀課文,自學。

三、彙報交流,讀懂“驕傲”

(一)交流A——出示句子:媽媽,我真爲你、爲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驕傲。

爲外公的無私奉獻而“驕傲”

1、溫迪爲什麼爲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驕傲?聯繫上下文想一想,“這一切”包括了什麼?(根據學生回答相機出示句子)

課件出示課文第5自然段句子:

“一個人所能給予他人的最珍貴的東西,莫過於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媽媽和我就認爲,如果我們死後的身體能有助於他人恢復健康,我們的死就是有意義的。”

(1)你平時可以給予他人哪些東西?如果我們的器官捐獻給別人了,就拿不回來了,怪不得父親會這樣說,引讀父親的話

(2)你從這句話中讀懂了什麼?

帶着你的理解誰再來讀一讀,同學們,琳達的父親說這句話時,心情是怎樣的?(平靜的)讓我們來齊讀。

(3)同學們,琳達的父親心中真的平靜嗎?

小結:是的,誰不爲失去親人而悲痛呢,但作爲父親,他只能壓抑內心的悲痛,以平靜的心態面對,只有這樣,才能安慰14歲的女兒,讓我們帶着這樣的感受來讀一讀。

父親的另外一句話也告訴我們,這樣的死是有意義的,找出來讀讀。

如果一個盲童能在我們的幫助下重見光明,並像溫迪一樣畫出栩栩如生的馬兒,那多麼美妙!當你們得知是我的眼睛角膜起了作用,你們會爲我自豪。

想象:一個盲童重見光明會是怎樣的情景?

他的父母是怎樣的心情?讀出美妙。

作爲捐贈者的家人,有怎樣的想法?讀出自豪。

能讀出你的感受來嗎?

想象說話:

如果你就是那個接受眼結膜的盲童,在琳達父親的幫助下,恢復了光明,見到了陽光,見到了夢中的一切,你最想跟那個讓你從黑暗走向光明的人說些什麼?(評價:我聽懂了一個盲童的決心,我明白了一個盲童有一顆感恩的心)

誰來讀讀這句話。(評價:我從你的朗讀中聽到了一個美妙的感覺。聽到了自豪的感覺。)讓我們全班齊讀。

爲媽媽的態度轉變而“驕傲”返回課件

1、溫迪爲什麼爲媽媽所做的一切感到驕傲?(學情預設:因爲媽媽能改變自己對捐贈器官的看法,也很了不起。) 開始琳達對母親眼角膜捐獻的態度是怎樣的(極力反對),她無法理解父親的行爲,你從課文哪些句子中能感受到?

生:學生找出“我驚呆了——完整的離去”(出示課件)朗讀

2、 師:當世界上你最摯愛的親人媽媽離你而去,你再也不能吃到她親手做的飯菜,再也聽不到那親切地叮嚀,你會是一種什麼樣地心情?(悲痛,傷心欲絕),這時有人要取走你母親身上的一部分時你會怎麼樣?(氣憤)那麼,你就來氣憤的讀讀這一部分

3、琳達是如此強烈的反對把媽媽的眼睛角膜捐贈給別人,而父親呢?再讀父親的話。你又讀懂了什麼?

4、琳達如此強烈的反對把媽媽的眼睛角膜捐贈給別人,那溫迪爲什麼還爲琳達而驕傲呢?(因爲媽媽後來遵從了外公的遺願)是啊,琳達最終明白了父親的話,再讀父親的話,你有明白了什麼?

小結:這樣的媽媽同樣值得溫迪爲她而驕傲。就在溫迪爲外公和媽媽感動着,驕傲着時,琳達也爲14歲的溫迪感動着,驕傲着。這又是爲什麼呢?

爲女兒的美好心願而“驕傲”

1、出示第8自然段中溫迪說的話。

當然,你想過什麼也看不見會有多麼痛苦嗎!我死後,也學外公將眼睛角膜捐給失明的人,讓他們重見天日。

① 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位盲童,當你只能用手觸摸、用耳朵聆聽、用心去感受一切的時候,你最想說的是什麼?

④指導學生感情朗讀。

師:什麼也看不見會是一種怎樣的痛苦啊,請把自己的感受帶進去讀一讀。

自由練讀——指名讀

② 換位思考:

同學們,此時你就是溫迪,你一閉上眼睛就能想象得出——(出示句子,想像說話)

那些盲人是多麼的痛苦,因爲他們看不見五顏六色的鮮花,看不見_________________,看不見 ____________________,也看不見___________________ ……

③誰再來讀讀溫迪的話(師可做適當評價:如從你的朗讀,我感受到溫迪對盲人有着深深的同情;我聽出了溫迪堅定的決心;捐獻眼睛角膜的志願在溫迪心中紮下了根;溫迪像外公一樣能感受捐獻角膜的快樂……)

讀到這,你們是否對一開始父親說的這句話又有了一些新的感受呢?

出示:“一個人所能給予他人的最珍貴的東西,莫過於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媽媽和我就認爲,如果我們死後的身體能有助於他人恢復健康,我們的死就是有意義的。

學生講。

讀到這,你們對這種有意義的死,是否又有了一種新的看法,你們覺得這種死的意義何在?(評價:自己死後身體還能讓他人恢復健康,這就是一種有意義的死。)是啊,死亡對於一個人來說就是走向終極,但自己的身體能夠在另一個人身上得到延續,使他們獲得新生,爲這個社會做出貢獻,這種死就是有意義的。

再齊讀這句話。

2、回讀父親的話: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再來聽聽父親說過的話(課件播放《愛的奉獻》並出示父親的話)

師:父親曾平靜地對我說──“一個人所能給予他人的最珍貴的東西,莫過於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師:父親語重心長地說──“如果我們死後的身體能有助於他人恢復健康,我們的死就是有意義的。”

師:父親愉快地說──“如果一個盲童能在我們的幫助下重見光明,並像溫迪一樣畫出栩栩如生的馬兒,那多麼美妙!”

師:父親驕傲地說──“當你們得知是我的眼睛角膜起了作用,你們會爲我自豪!”

四、小練筆:

是的,在這一刻,我真正領悟到父親留下的遠非一副角膜!那麼,父親留下的還有什麼?(想象說話)

小結:隨機板書:關愛生命 無私奉獻

父親的所爲,不僅僅是一副角膜,更多的是一種關愛生命,無私奉獻的精神。

五、連結原文,生成“驕傲”

1、課文到這裏戛然而止,但故事本身並沒能結束,下面請同學們聽老師讀一讀故事原文的結尾,聽後相信大家一定有話想說。(配樂小提琴《愛的禮讚》) 那天我緊緊摟着溫迪,沒能想到,僅僅兩週之後,我再一次爲器官捐獻組織簽署了同意書。我的可愛的女兒,才華橫溢的溫迪,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喪身了……

當我簽字時,她的話仍縈繞在我耳際:“你想過什麼也看不見有多麼痛苦嗎?……”

失去溫迪三週後,我收到一封來自奧列根勇敢者角膜中心的信。信上寫道:“角膜移植非常成功。現在,兩位昔日盲人重見天日,他們成爲您女兒──一位極其熱愛生命的女孩的活的紀念,並有幸分享她的美麗……”

此刻,我彷彿感覺女兒溫迪手中的畫筆依舊這樣活潑地揮動着,她的眼睛仍然閃爍着驕傲的光芒。

想象說話:

這是文章真正的結尾,此時,你又想說些什麼?

六、迴歸課題,昇華理解:

師:同學們,課文學到這裏,你對大家一開始課題中“永生”的含義有什麼進一步的理解呢?

小結:是的,我想永生的不僅僅是眼睛,永生的是一種關愛生命,無私奉獻的精神,難怪琳達一家人會彼此感動着,彼此驕傲着。(板書:爲此驕傲)讓我們再一次讀讀這個課題。

七、配樂朗誦(無私的愛 或愛的奉獻)

師:最後讓我們來欣賞其中一位受捐獻者寫給溫迪的詩。結束今天的課。

【出示】:

你的眼睛,如遠方的大海,

淺深都涌着奔騰的愛;

你的眼睛,像山澗的清泉,

點滴都流着希望的光;

那是你的眼睛,也是我的眼睛,

她點着生命的光輝。

是的,最美的詩也無法表達我心,

當我在黑暗中倍受煎熬的時候,

我多麼想看看身邊的親人,

多麼想看看關心我的朋友,

那怕給我短暫的一天,那也滿足了……

然而今天,這一切真得就像夢一樣實現了,

因爲我接受了眼角膜中心的手術,

接受了一位名叫溫迪小女孩的饋(kuì)贈,

是她給了我第二次光明,

不!是生命,是永恆的生命!

課外作業:

(一)在我們的身邊,還有很多像琳達一家這樣的人,請同學們下課後,蒐集更多的有關捐獻器官的感人的故事,講給親人、同學聽。

板書設計: 永生的眼睛

關愛生命 無私奉獻

爲此驕傲

教學反思:

小學一線教學十載的我,雖說是個老教師了,可對於新課程來說,我還是一個剛出爐的幼苗,一直都教老教材,接觸新教材應該是前不久在縣領雁工程培訓中的事,當時吳雯嵐老師叫我們有意向參加“長篇短教”的老師報名時,我猶豫了,我沒有及時地報名,因爲我害怕,吳老師對人總是那麼的親切,那麼的溫柔,以致於我害怕上不好課,讓她傷心,可回家想了一個晚上後,我還是覺得試試,反正讓她失望已經不止一次了,在每次讓她失望後我都有進步,還是自私點,讓她傷心,讓我進步。

備這節課,上這節課,我自己學到了很多。

收穫之一是解讀教材有了新的路徑。以往解讀教材多是借鑑別人的思想成果,綜合別人對這一課的認識,形成自己的解讀,再形成教學預案。備這一課,自我感覺超越了網絡上所能找到的其他解讀路徑所能達到的解讀深度和廣度:拿到教材,我沒有急着去翻教參,也沒有急着去網絡上找資料,而是一遍一遍讀,讀到動情處我會流眼淚,哭着哭着,我也發現了文中哭喊和平靜的對比,哭喊和驕傲的對比,這是我自己的見解;在反覆解讀中確定以“驕傲”爲抓手從而使全文教學呈塊狀推進,這是我自己的見解……

收穫之二是理解了正確把握課文的教學內容是首要的。從教學內容入手,不是不注重教學方法,是因爲教學方法最終是爲更有效地實現教學內容而服務的。目前情況下,關注“教什麼”我以爲很重要。主要原因就是目今語文教學內容存在着不少問題。教學方法再靈活,再有藝術性,再有表演性,如果教學內容不正確,其最終的價值是很有限的。教學內容除了文字外,還應該有承擔“語文”的東西在裏面,比如語文知識。而單純的教授語文知識顯然是不適合小學的實際的,所以,最理想的狀態是做到“知識”和“情感、態度、價值觀”有機融合。在這節課上,我是把知識掰碎然後整合儘量融進整個課堂的情感線中去。從效果上來看,這一點還是成功的。

收穫之三是親身體味到磨課是一件有意思的事。磨課的過程是痛苦而又幸福的。一個好的設計思路會讓自己有一種脫胎換骨的快感,一個思路被推翻陷入困境時又讓人食不知味。但是往往是“困境——解困——困境——解困”這樣的一個循環。但是後面的困境是對前面困境的超越,後面的解困和前面的解困相比更是一種認識上的新的提升,而提升的過程本身是讓人流連忘返的。尤其當磨課進入到雕琢細節的階段時,那種苦思多時而突然完善好了一個細節的興奮之情我是深有體會的。就這節課我試教了三遍,第一遍在自己學校試教,那課簡直不是課了,一個問題拋出去,沒有了迴音,學生怎麼也達不到我設計的問題中,鈴聲響了,我的教學內容還沒上一半,雖然也叫了幾個老師來聽,可他們也說不出什麼原因來,晚上我緊張的想哭了,第二個星期就要上了,可自己的教學思路還是一團糟,結果打了個電話給指導師,她叫我到鬆源鎮小去試試,第二天,我匆匆地到了鬆源鎮小,第一次試教下來,內容是順利地上完了,可指導師說我是在滿堂灌,沒有讓學生自己去品讀,學生是在我的牽引下悟的,回家後我有對教案進行了修改,第二天我又開始再一次的試教,結果指導師說我這堂課好多了,至少自己是引領者,把時間還給了學生,給學生讀書的時間多了,讓學生說的也多了。在一次次的修改中,我欣喜地看到,原來教材解讀是這麼一件有意思的事。磨課是這麼一件有意思的事。

收穫之處還有很多。如教學機智是教師素質的自然流露;如掌握學情對課堂的根本影響,如朗讀指導應該像於永正老師那樣完全放開,使課堂出彩出在學生身上,而不是出彩在教師身上等等。但是,課堂教學永遠是遺憾的藝術。

這次的遺憾也常常回旋於自己的心頭。

最大的遺憾就是教學順序不科學。

父親說的話應該是全文的重點,文中的驕傲也是從這句話中引開的,可我的課堂上起來有點亂,給聽課的老師一個印象就是亂,沒有把這個驕傲凸現出來,學生對父親的話理解的不深,都說品讀要有層次地讀,要讓學生有所感,才能讀出感情來,可我卻沒有做到有層次的分析重點句。

遺憾之二是固守既定的教學預案,較少變通。

當預設的學生情況跟實際情況有較大不同時,應該做的是沉穩的調整教學過程。這樣的老師可以稱做名師。可惜,我沒有做到——可惜!

要是我肯拿出10分鐘讓學生再次朗讀課文,把整體感知的部分做好。儘管後面的內容來不及展示,但是,前面的內容我依舊有信心能做的很到位。也許聽課的老師會認爲再花那麼長時間進行讀書指導不值得。可是學生需要!他們需要停下來再讀——可惜,我沒有這樣做——我只按照既定的預設方案走下去了——可惜!

遺憾之三是自己的教學基本功還不到位。

我自認爲課堂機智還是可以的,也就是說處理一些生成性的東西會好一點。可是,自己的粉筆字,還遠遠不行。粉筆字總是沒有力量,教態還不夠自然。這些,哪裏是紙上能得來的?唯有實踐!不過經過多次的鍛鍊,我的心裏素質已經好了很多了。

當然,遺憾還有很多。比如,這個教案的設計還是過於拘謹,沒有太放開,還不夠大氣。比如,我調控課堂的節奏還不夠到位,在一些該精彩的地方沒有達到更滿意的效果。比如,對學生全體的關注不夠等等。

在蔡金華老師的點評後,我再次修改了教案,回校後我又在五年級試教了一次,發現遺憾少了很多,自我感覺透過這一課,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有了一個紮實的提高。感謝吳雯嵐老師,感謝所有幫助過我的老師。

我會把此課當作一個起點——從這裏出發,一路堅定的走下去。

四年級下冊語文的教學設計15

一、談話匯入

1、同學們,問你們一個最簡單的問題:現在是什麼季節?(春天)誰能說說帶有“春”字的詞語或詩句。(生彙報)一提到“春”字,我們的眼前就會浮現出春光明媚,春色宜人,春花爛漫的景象,應該說嬌豔的花就是春天裏最絢麗多姿的了,在我們的印象中,那些嬌豔的花通常是在溫暖、舒適的春光中綻放笑臉,展露嬌媚的容顏,然而在四月的維也納,有些小花卻有着莫大的勇氣,敢在冷風冷雨中綻放。這節課就讓我們跟隨當代著名作家馮驥才一起去風雨中賞花,去感悟花的勇氣。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師:看到這個標記*,我們就知道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對於略讀課文,我們就可以藉助課文前面的閱讀提示進行自主學習,解決問題。

二、自主學習,解決前兩個問題。

1、請同學們翻書至91頁,請大家默讀課文前面的閱讀提示,然後用筆畫出閱讀提示中提出的問題。(生默讀並畫出問題)

2、師問:閱讀提示中提出了幾個問題?(3個)分別是什麼?(生彙報,師板書:讀、思、悟)

3、請大家自主解決前兩個問題,解決問題的時候不要忘記把相關的語句畫出來。

4學生彙報

(1)作者在維也納經歷了一件什麼事?(生彙報)

(2)文章中作者爲什麼會有那些變化呢?這四個詞語你在文中找到了嗎?作者爲什麼失望?

a因爲作者在四月的維也納只見綠地不見花,所以感到失望。

b因爲作者就要離開維也納了,他仍然沒有看到小花從草地上冒出來,所以感到遺憾。

c因爲小花不是在溫暖的陽光下冒出來,偏偏在冷風冷雨中拔地而起,所以作者感到驚奇。

d因爲小小的花居然有如此的氣魄,所以作者的心頭怦然一震。

5、這幾個詞都是描寫什麼的?(心情)這也就是作者的情感變化,順着這條情感變化線,作者寫成了一篇文章,我們順着這條情感變化線同樣也能概括出課文的主要內容。我們來試一下好嗎?(師生齊說)

三、品讀感悟,解決第三個問題。

1、下面就請同學們自由讀文,畫出你喜歡的語句或者是讓你感觸很深的語句,然後有感情地讀一讀,再細細地品味,體會一下。

2、生彙報,朗讀自己喜歡或感觸深的語句。

a我用手撥開草一看,原來青草下面藏着滿滿一層小花,白的、黃的、紫的;純潔、嬌小、鮮亮;這麼多、這麼密、這麼遼闊!

這段話都寫出了小花的什麼?(顏色、樣子、數量)這麼美的小花,那我們也來美美地讀一讀吧。(個別讀,齊讀)

過渡:同學們,老師在讀書的過程中也找到了讓自己喜歡的語句。(屏幕出示)

b沒有花的綠地是寂寞的。

綠色到處氾濫。

這兩句話描寫的是什麼?(草地)你們覺得這兩句話中哪個詞用得好?(寂寞、氾濫)

引導品讀“寂寞”

“寂寞”這個詞用在句子中好在哪?(擬人手法的運用,表現出草地上沒有小花的點綴,顯得非常單調。)

師:沒有花的綠地是寂寞的,開滿鮮花的綠地纔是——(熱鬧的),難道花花草草也知道寂寞與熱鬧嗎?不是綠地寂寞了,其實是(作者)寂寞了,失望了,我們讀到的是草地的景象,讀懂的是作者的心情。

引導品讀“氾濫”

師:你們聽說過什麼氾濫?(洪水氾濫)綠色到處氾濫,你怎麼理解?等我們上五年級會學習作家老舍的一篇文章《草原》,在課文中老舍用“一碧千里”來形容草原,同樣寫綠色多、廣,你們覺得“一碧千里”與“綠色氾濫”的感情色彩一樣嗎?有什麼不同(生彙報)?

小結:一個詞語不僅只是一種意思,更是一份情感,“寂寞、乏味、氾濫“這些詞語把作者的心情與感受暴露無疑,字字句句都是失望。誰來失望地讀一讀這兩句話。(指生)

c在冷雨中,每一朵小花都傲然挺立,明亮奪目,神氣十足。

師:“傲然挺立”是什麼樣的?(就是驕傲地站起來),那麼這些小花爲什麼驕傲,憑什麼神氣十足的?(生答)

3師:幾天裏,沒有花的綠地變成了花的原野,讓作者想到了花的勇氣,此時你們感受到了嗎?花的勇氣到底是什麼?(在冷風冷雨中拔地而起)你發現哪個詞最能表達作者的心情,最能表現者份勇氣?(拔地而起)

(1)引導體會“拔地而起”

用“拔地而起”這個詞形容的一般是什麼?(生答)拔地而起的都是該讓我們擡頭仰望的,一朵朵小花又怎麼能拔地而起,值得我們去仰望呢?(作者是被小花在冷風冷雨中綻放的那份勇氣與力量深深地折服了)。

(2)(屏幕出示最後一個自然段)生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讀出內心的震撼與敬佩。

四、昇華情感。

1、千萬朵小花在冷風冷雨拔地而起,傲然挺立,這就是花的勇氣,感受着花的勇氣,是否讓你想起了種子的勇氣、梅花的勇氣、松樹的勇氣,以及其他一些生命的勇氣呢?請同學們用最能表達你情感的語句把屏幕上的內容補充完整。

屏幕出示:小花有勇氣——在冷風冷雨中拔地而起

梅花有勇氣——

松樹有勇氣——

種子有勇氣——

()有勇氣——

同學們想一想,在我們的生活中,何人何處也體現着這種非凡的勇氣呢?(生彙報)

2、同學們當你們爲巖縫中茁壯成長的小樹喝彩時,當你們爲絕境中奮飛求生的飛蛾震撼時,當你們爲雙耳失聰而意志堅強的貝多芬感動時,你們對生命,對勇氣又有了哪些新的認識與感悟呢?那就請同學們結合你對本篇課文的學習,在書中寫下你對勇氣的理解與感悟。(生寫,師放音樂)

3、生彙報

4小結:生命中最重要的就是勇敢地面對一切風雨,無論你多麼弱小,只要有勇氣,就擁有了希望,只要有勇氣,就擁有了力量,只要有勇氣,我們的生命天空就永遠是凱歌嘹亮,彩霞飛揚。那就讓我們高聲地告訴自己,告訴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屏幕出示:勇氣與生命同在,勇氣讓生命更精彩!)

五、連結原作,延伸閱讀。

《花的勇氣》這篇課文定格的只是維也納四月的畫面,只是春天的一個畫面,三五月間的畫面同樣迷人、詩意、浪漫、震撼,請同學們回去以後上網搜尋馮驥才所寫的《維也納春天的三個畫面》,去細細品味攝人心扉的語句,去欣賞那帶着生命思考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