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部編版五年級下冊《祖父的園子》教學設計模板(精選5篇)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部編版五年級下冊《祖父的園子》教學設計模板(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部編版五年級下冊《祖父的園子》教學設計模板(精選5篇)

部編版五年級下冊《祖父的園子》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理解文中重點句子,賞讀,積累優美句段。

2、能力目標:能找出文中體現作者趣味的句子,並談談自己的感受,體會作者借景抒情的表達方式。

3、情感目標:體會作者在園子裏的快樂,自由,以及對我的愛,引發學生對自己的童年生活的回憶和嚮往。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自主朗讀,體會作者的快樂,自由。

教學難點:

領悟作者借景抒情的表達方式。

教學準備:

ppt課件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板書課題。

1、同學們,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閱讀課文,課題爲祖父的園子。(板書課題:祖父的園子)

2、從老師的板書中你發現了什麼?爲什麼要隔開一些?

3、(在課題中加上兩個括號)這是什麼意思?(要在學習之後填寫兩個詞語)

[設計意圖]在課題中加上兩個括號,引發學生思考,老師爲什麼要加上括號,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他們的閱讀期待,在無形中給學生提出了兩個問題:這是一位怎樣的祖父,和這是一座怎麼樣的園子?爲接下來的研讀設定了強勁的“引力場”。

二、整體感知園子的美麗,生機勃勃。

1、檢查生字認讀情況。過渡:透過預習,我們瞭解到祖父的園子裏的昆蟲可多了,有(出示詞語幻燈片)蜜蜂,蝴蝶,蜻蜓,螞蚱。園子裏還長着許多的農作物呢,有倭瓜,黃瓜,玉米,穀穗,我和祖父在園子裏幹農活,摘花,拔草,下種,鏟地,澆菜。祖父的園子真是豐富多彩呀!

2、感受園子的生機,及其美麗。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說到昆蟲多,作者可得意了,你看在課文的開頭就在炫耀她的園子呢?誰來讀一讀。

(2)園子美嗎?從哪感覺到了?

(3)喜歡這座園子嗎?作者比你更你更喜歡呢?齊讀,讀出作者的對園子的喜愛之情。

[設計意圖]透過對文中詞語的分類,幫助學生記憶課文內容,同時抓住文中作者對昆蟲的描寫,透過學生的各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自主學習,從整體上感知園子的美麗和生機勃勃。

三、感受小女孩的快樂,自由的園子。

(1)過渡:在這座園子裏,我特別喜歡這個小女孩,她的淘氣,她的可愛,我都喜歡。如果現在這個小女孩在我身邊的話,我特別想在她的臉上揪上一下,那老師爲什麼想揪她一下呢?

(2)學生默讀課文,找出小女孩調皮,淘氣的句子,用序號標出來,並找出關鍵詞,做上批註。

(3)交流,朗讀:

a)當祖父下種,種小白菜的時候,我就跟在後邊,把那下了種的土窩,用腳一個個地溜平。哪裏會溜得準,東一腳西一腳地瞎鬧。有時不單菜種沒被土蓋上,反而被我踢飛了。

(從哪裏可以看出小女孩的調皮?又是怎樣的瞎鬧?)

b)其實哪裏是鏟,也不過爬在地上,用鋤頭亂鉤一陣就是了。我認不得哪個是苗,哪個是草,往往把穀穗當作野草一起割掉,把狗尾草當作穀穗留着。

(從哪時可以看出小女孩的淘氣?怎樣亂鉤?)

c)一擡頭看見一個黃瓜長大了,跑過去摘下來,我又去吃黃瓜了。黃瓜還沒有吃完,又看見了一個大蜻蜓從旁邊過,於是丟了黃瓜又去追蜻蜓了。跑了幾步就又去做別的了。

d)玩膩了,又跑到祖父那裏去亂鬧一陣。祖父澆菜,我也搶過來澆。不過我並不往菜上澆,而是拿着水瓢,拼盡了力氣,把水往天空一揚,大喊着:“下雨了!下雨了!”

(這段話中哪個詞最能體現小女孩的淘氣呢?怎樣亂鬧呢?抓住“拼盡力氣,往天空一揚,大喊”這些詞來指導朗讀,透過朗讀,學生感悟到小女孩此時的快樂的心情。)

e)我玩累,就在房子底下找個陰涼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頭,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臉上就睡了、

[設計意圖]沒有讀書根基的深入哪有交流果實的豐美。對於小學生而言,朗讀不僅僅是手段,它本身就應當是重要的學習目標!當學生能夠把心放進去讀,讀出自己的想象世界,並在自己的表情上顯露出來,學生對課文的內容與表達還有什麼不能理解把握的呢?

(4)研讀祖父教我識穀穗的段落。

①讀讀6至12小節,思考祖父是怎樣教育小孫女的?

②你看見祖父的笑了嗎?從祖父的笑中你感受到了什麼?這是一位慈愛的祖父,只有心中充滿了愛的祖父纔會笑得這麼溫和,這麼開心。

③小結:在慈愛的祖父的園子裏,我感到無比的快樂,自由。所以這是一個快樂,自由的園子。

[設計意圖]讓學生從祖父的三次笑中,體會到這是一個慈愛的祖父,正因爲有個慈的愛的祖父纔會有這麼快樂的童年,是慈愛的祖父給了我一個自由,快樂的園子,完成課題中的兩個括號填空。

四、感悟花鳥草蟲的快樂,自由的園子。

1、過渡:在祖父的園子裏,不僅我是快樂的自由的,就邊園子裏的花朵,蜜蜂,蝴蝶,榆樹都是快樂的,自由的,你感受到了嗎?

2、學生再讀課,享受花鳥草蟲的快樂,自由。

請你們把自己當成園子的一隻蝴蝶,一朵花,或一棵樹,來講述你的快樂,自由。

出示:

我就變成那倭瓜啦!我願意_____就_____,

我就變成那黃瓜啦!我願意_____就_____,

我就變成那玉米啦!我願意_____就_____,

我就變成那蝴蝶啦!我願意_____就_____,

我就變成那___,我願意_____就_____。

3、討論:作者寫的自己的快樂自由,爲什麼還要寫其它景物的快樂,自由呢?(借景抒情)

4、和老師合作讀十七小節,前三句話,(花開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蟲子叫了,就像在說話似的)問學生這裏僅僅是寫花,鳥,蟲子的快樂嗎?引導學生說出這是作者借花,鳥,蟲子的快樂來抒發自己的快樂,讓學生體會借景抒情這種表達方式的特點。

5、那你現在再找找課文中還有哪些地方是借景抒情?

[設計意圖]領悟借景抒情的寫法是本節課的重點,在這一環節,將領悟借景抒情的寫法與理解內容融爲一體,沒有進行機械的分割,對內容的深刻理解必然依賴對語言的欣賞,而語言的欣賞又自然地在內容深刻把握的語場下展開了。

五、描述我心中快樂,自由的園子。

1、過渡:感受了作者的快樂,自由,你是不是也渴望有這樣一座理想的園子呢?

2、讓我們在心中建立起這樣一座理想的園子吧!請你先閉上眼睛,想想你的園子裏有些什麼?

3、學生描述心中快樂,自由的園子。

4、總結:你們的園子也一定會這樣美,這樣快樂,這樣自由,希望這座理想的園子會一直陪伴着你。

[設計意圖]透過讓學生去構建心中園子,鍛鍊學生的動筆說話能力,同時將課文中的自由,快樂的心情得到昇華。

板書設計:

(慈愛的)祖父(快樂自由的)園子

大笑瞎鬧

笑夠了亂鉤

還在笑亂鬧

[設計意圖]在這份板書中,看不到多餘的部分,非常簡潔,又能突出重點,體現了文路,教路,學路的統一。

部編版五年級下冊《祖父的園子》教學設計2

教材分析:

《祖父的園子》節選自著名女作家蕭紅的回憶性小說《呼蘭河傳》,課文主要敘寫了童年的蕭紅在園子裏快樂自由、無拘無束的生活,表達了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眷戀和對祖父的懷念。孩子氣十足的腔調,清新質樸的語言,詩意浪漫的景物描寫,借物抒情的寫作方法是本文表達方式上突出的特點。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快樂,體會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眷戀和對祖父的懷念。

3、學習作者獨特的表達方式。

教學重難點:

在品讀文字中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快樂和祖父的愛,體會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眷戀和對祖父的懷念。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1、揭題,讀題。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十課,讀課題。透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這篇課文節選自著名作家蕭紅的作品《呼蘭河傳》。

2、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麼?(主要寫了我童年時代跟着祖父在園子裏勞動的情景。/園子的景象以及和祖父在園子裏發生的趣事。)

二、賞讀園中景物自由。

我、祖父、園子構成了多彩的生活,給蕭紅留下了童年美好的記憶,令她難以忘懷。讓我們跟隨作者一起走進這個園子。

1、快速瀏覽課文,找出文中直接描寫園子的段落。(第2節、第13節)

2、引讀第二節。(讀出園子的美和生機勃勃)。

3、自由讀第13節。

我想,讀着這些文字,漫步在這個大園子中,你就會產生一種感覺,你的腦海中會出現一兩個詞——(無拘無束,悠閒,自由,隨心所欲)

你的感覺和文中的“我”感覺相通了。讀着讀着,我覺得園子裏的一切——,要做什麼,——,要怎麼樣,——,都是——。

4、仔細讀讀這一段,看看作者是怎麼來寫園中的自由的?注意那些有趣的、特別的詞句,可以劃下來。

交流,相機指導朗讀。

5、老師讀這一段時發現了一個問題,文中一連用了十個“就”,讀起來是不是覺得囉嗦?(蕭紅的文字很樸素,但讀起來覺得很靈動,很清新,字裏行間撲騰着兩個字——自由。)

6、讓我們把這種自由的感受帶進這一段中,透過你的朗讀表現出來。(配樂朗讀。)

7、爲什麼在蕭紅眼裏,園中的花鳥、蔬菜、昆蟲這一切都是自由的?聯繫上下文,想一想。(作者的童年生活是自由的,心靈是自由的,所以看園中的'一切都是自由的了。)

像作者這樣把人物情感傾注在事物上,藉助事物來表達人物的情懷,這種寫法就叫借物抒情。作者寫園子的自由實際上是要寫“我”童年生活的自由。

三、品讀童年生活自由。

1、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又是怎麼表現出來的呢?

讓我們繼續漫步於園中,默讀課文3-12節,注意那些最有趣、最好笑的細節,讀一讀,劃一劃,可以在旁邊寫下自己最想說的話。

2、交流,品析,指導朗讀。

引導學生抓關鍵詞,一邊讀書一邊想象畫面。

(第12段:我是怎麼澆菜的?讀讀課文,找找描寫我動作的詞“搶拼盡了力氣往天空裏一揚大喊着”

把水往天空裏一揚,這一揚,你看到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

這一大瓢水衝下來,你渾身溼淋淋的,像只落湯雞,你的心裏呢?把你內心的自由暢快讀出來。

我彷彿看到你和祖父的頭髮都還在滴着水,可你卻看着祖父傻傻地大笑呢,這哪是在幹活,分明是拼盡了力氣在玩呢!

多麼可愛的孩子,多麼淘氣的亂鬧,讓我們再一起讀讀這一段,和作者一起回味那段自由快樂的時光。)

3、小結: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下種,我就瞎鬧,祖父鏟地,我就亂勾,祖父澆菜,我就亂鬧,漫步在園中,我們看到,無論我想怎麼樣,就——,想做什麼,就——我完全是——。

四、感悟自由的源泉。

1、其實,我在園中做過有趣的事兒還有很多很多,我曾經捉來一隻大螞蚱,把腿用線綁上,過了一會兒,線頭上只栓了一隻腿,而螞蚱不見了。我曾經在祖父拔草時,在他的草帽上插了一圈盛開的玫瑰,紅通通足有二三十朵,祖父還以爲那年春天雨水大,玫瑰香氣傳得遠呢!

2、小蕭紅在園中能這樣自由自在,隨心所欲地玩耍、瞎鬧,祖父的態度又是怎樣的呢?

默讀課文,從文中你讀出了一個怎樣的祖父?

3、品味文中的“笑”,感受祖父對“我”的愛,指導讀句子。

祖父的笑中有慈祥,祖父的笑中有疼愛,祖父的笑中有教育,祖父的笑中有寬容。祖父的笑和愛一起永遠留在我的心底。許多年以後,作者深情地回憶:祖父的眼睛常常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跟孩子似的。(課件出示)

五、抒發對自由渴望。

1、正是因爲有了祖父的疼愛和呵護,我才覺得自己的心是——自由的。(配樂引讀)我感覺到花開了,就像——,我看到鳥飛了,就像鳥——,我聽到蟲子叫了,就像——,我就變成了那倭瓜,願意爬上架,——,願意爬上房,——,我就變成了那黃瓜,願意開一謊花,——,願意結一個黃瓜,就——,我就是成了那玉米,我若願意長上天去,——。我要做什麼,——,要怎麼樣,——,都是自由的。

2、你渴望這樣的童年生活嗎?請你運用文中句式寫一寫。

如果我有這樣的一個園子,——

……願意……就……想……就……

六、拓展延伸。

1、有自由的園子真好,有愛的園子真好。想一想,當作者成年以後回憶這個園子時,她心中是什麼感覺?(快樂、幸福、回味、眷戀、對祖父懷念)

2、課文第一段寫:“呼蘭河這小城裏住着我的祖父。”這句寫得很特別,體會一下,爲什麼這樣寫?

(蕭紅出生與一個地主家庭,父親對她十分冷漠,母親也不喜歡她,只有祖父疼愛她,祖父是蕭紅一生最重要的人。在蕭紅眼裏,這不是一個普通的園子,而是蕭紅童年生活的樂園,這個園子只屬於“我”和最親愛的祖父)就讓我們再深情地讀課題。

3、一想到這個園子,作者的思緒就回到了呼蘭河這座小城,一想到這個園子,作者就想到了快樂自由的童年生活,一想到這個園子,作者就憶起了對她百般呵護的祖父,作者寫園子,其實是在回憶她快樂自由的——,其實是要表達對祖父深深的感激、懷念之情。

4、《呼蘭河傳》這本書的尾聲部分這樣寫道:(課件,配《思鄉曲》的音樂)

呼蘭河這小城裏邊,

以前住着我的祖父,

現在埋着我的祖父。

從前那後花園的主人,

而今不見了。

老主人死了,

小主人逃荒去了。

那園裏的蝴蝶、螞蚱、蜻蜓,

也許還是年年仍舊,

也許現在已完全荒涼了。

小黃瓜、大倭瓜,也許還是年年地種着,

也許現在根本沒有了……

他們充滿我幼年的記憶,

忘卻不了,

難以忘卻……

這一切,是蕭紅忘卻不了的,於是,她就用最質樸的文字去表現它,珍藏它,寫成了《呼蘭河傳》。著名作家矛盾稱這本書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這是值得我們去細細品讀的好書,希望同學們課下找來讀一讀。

板書:

祖父的園子

愛自由

設計反思:

1、抓住文眼,形散神聚。本文節選自小說卻沒有曲折起伏的故事情節,倒更像一篇散文。設計教學過程時,我根據文字特點和學生的閱讀規律,以課文第十三自然段爲切入點,找出文中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句子“一切都活了,要做什麼,就做什麼,要怎麼樣,就怎麼樣。”抓住文眼“自由”兩字來展開教學,引領學生走進文字,與文字對話。欣賞園中景物的自由生長,品味作者童年生活的快樂自由,尋找自由的根源——祖父的愛,是祖父的愛給了“我”一顆自由的心,看什麼都是自由的,再跳出文字,抒發自己渴望自由的心靈,最後引導學生讀一讀自由背後的故事,把學生視角引向經典原作-《呼蘭河傳》。由淺入深,使學生對“自由”的理解逐漸深刻與豐滿,做到形散神聚,重點突破。

2、品味細節,感受情境。文中“我”和祖父在園中勞動的情景作者採用敘述的話語,其中的一些細節值得推敲,往往一個簡單動作卻蘊含着豐富的內容。比如文中祖父的“笑”既能撥動學生情感心絃,又能引發言語表達的生長點,從這個“笑”字中我們可以讀出祖父的愛、和藹、慈祥、寬容、童心、對孫女的教育,把這個“笑”字讀活了,祖父的形象就會躍然紙上,我們就會自然進入課文敘述的情境。

3、關注表達,學習運用。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高年段閱讀教學要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這篇文章在表達方式上更是有它獨特的魅力。因此,我在設計教學過程時不僅引導學生體會文章寫了什麼,表達了怎樣的情感,還引導學生關注課文怎麼寫的。對於特別的語句反覆品讀,並且運用文中句式練習說話,進行文字語言的內化遷移,既鞏固了對文字語言的學習,又透過練習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4、聯繫原著,適度拓展。語文學習不僅僅是學習課本,要將學生的視角引向更廣闊的天地。引導學生了解《呼蘭河傳》,瞭解蕭紅的人生經歷,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眷戀,對祖父的懷念和對自由生活的嚮往,加深情感體驗,增加文字厚度,同時激發學生閱讀原著的興趣。

部編版五年級下冊《祖父的園子》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想象園子裏的“一切都活了”,體會“我”的率情、率性、率真,感悟因爲有了祖父的寬容和愛,纔有了“我”的自由與快樂,有了這個童年的樂園,有了這個無法忘卻的“精神家園”。

2、學習揣摩作者鮮活的,獨具個性的語言和境由心生,借景抒情的寫作方法。

【教學過程】

一、聽寫詞語,匯入

1、聽寫一組詞語:

栽花、拔草、下種、鏟地、澆菜。

2、校對、批改。

3、讀詞語,正音。

4、從這些詞語你發現了什麼?

(幹農活。)

5、引讀第三自然段:

課文說祖父一天都在園子裏,我也一天都在園子裏,祖父栽花,我就──;祖父拔草,我就──;……祖父幹農活,我也──,我真的是在幹農活嗎?

二、感受自由、快樂

1、從幹農活體會我在玩:

⑴祖父幹農活時,我其實是在幹什麼?請你快速默讀課文,用我們的童心去觸摸作者小時侯的那顆心。找找答案,有重要的句子請畫下來,關鍵的詞語請圈出來。

⑵學生彙報交流,隨機點撥,加強朗讀指導:

主要抓住3、4、12自然段進行朗讀理解,尤其讀好12自然段。在評價中滲透抓住關鍵詞、想象畫面的讀書方法。

①第12段的教學:

a、我是怎麼澆菜的?讀讀課文,找找我澆菜的動作。

b、“一把搶過水瓢,拼盡了力氣,把水往天空裏一揚”,這一揚,頓時你看到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這一大瓢的水衝下來,園子裏的你好像剛剛從淋浴房裏走出來一樣,像只落湯雞,但是你的心裏呢?

c、把你內心的率性自由快樂給讀出來。練讀,個別讀。

是啊,我看到你的髮梢還滴着水,可你一邊看着祖父一邊傻傻的大笑着呢!這哪是在幹農活啊,分明是拼盡了力氣在玩呢!

d、多麼可愛的孩子,多麼淘氣的瞎鬧,讓我們再來讀讀這一節,也把我們的記憶帶到了童年那段自由快樂的時間。

②第3段的教學:

a、你是從哪些詞上看出來的?

“反而被我踢飛了。”簡直是在幫倒忙啊!

③第4段的教學:

找關鍵詞,練讀。

⑶引讀這三段:

多麼自由,多麼快樂,多麼讓人羨慕,又多麼容易勾起我們對童年的回憶啊。

2、從其他地方看我在玩(重點集中在11段):

⑴除了從幹農活看出我在園子裏玩,還可以從什麼地方看出我在玩?

⑵指名讀11自然段:

讀到這兒,你想到了哪個故事嗎?

(小貓釣魚,猴子下山。)

⑶若是你在爸爸媽媽幹活時瞎鬧亂耍,你的父母會有什麼態度?

祖父又是什麼態度?讀讀5~10自然段。

有一個字代表了祖父的態度──笑。從這一笑中,你讀出了什麼?

⑷這是一段幸福時光的真實記錄。現在,你能感受到在這屬於我和祖父的園子裏,我過的是一種怎樣的童年生活嗎?

⑸作者在園子裏跟着祖父幹農活、玩鬧,其實她過的是這樣一種生活──讀板書詞語

⑹小結昇華:

同學們,有人說,一個愛你的人可以給你一個天堂,在這個園子裏,祖父用他的慈愛、寬容,給了我一個天堂。在這個天堂裏,我的瞎鬧、亂鬧也曾帶給祖父多少的歡笑和快樂啊,這園子也是我用率真可愛給祖父創造的一個天堂!所以,作者稱這是──齊讀課題。其實,這個園子更是我和祖父的──天堂!

三、體會表達方法

這是我和祖父的園子。課文寫了這個園子裏我和祖父的快樂,課文也寫到了園子裏的動物,植物,園子裏的那片天,那就在課文的第2和第13自然段。用心讀讀第2和第13自然段,思考:

爲什麼要寫這兩段話?

1、學生交流。

2、重點學習第13自然段,指名讀,這段話是圍繞哪句話寫的?

“一切都活了……都是自由的。”

3、這些莊稼、農作物在園子裏過的是什麼樣的生活?你是怎麼感受到的?

讀句子:“願意……就……”

4、發現一個特殊的句式:“願意……就……”你能用上這個句式來說說作者在這個園子裏所做的一切嗎?(我願意在草地上躺下就躺下,我願意搶個水瓢來下雨就搶個水瓢來下雨,我願意讓狗尾草長着就讓狗尾草長着,……)是啊,願意──就──,願意──就──,我願意去做作業就去做作業,願意打電腦就打電腦,我若願意把我的心放飛到天空,也沒有人管,自由嗎?嚮往嗎?那是一種怎麼樣自由的生活啊!再讀句子“倭瓜願意……又高又遠。”

5、小結:

心中是幸福的,看到的就是──;心中是自由的,看到的就是──

作者透過這些景物的描寫,寫出自己生活的快樂、自由、幸福,這種寫法就是──借景抒情。

四、總結拓展

在我和祖父的園子裏,我們讀到一個孩子自由的空間和快樂的心情,不過,在老師讀完作者蕭紅的原著《呼蘭河傳》後,對這篇文章卻有了不一樣的感受。現在老師沒法告訴你們,請大家課後去讀讀蕭紅的《呼蘭河傳》,用心去感受一下。有些文章是要用一輩子去讀的呢!

部編版五年級下冊《祖父的園子》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會認讀“螞蚱,櫻桃,蚌殼,瞎鬧,倭瓜,水瓢,圓滾滾”等詞語,透過,並結合課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2、仔細閱讀課文,瞭解內容,體會出“我”在園子裏自由自在,快樂無憂的心情。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3、學習作者留心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 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受。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作者當時的感受。

教學重點

體會“我”在園子裏自由自在,快樂無憂的心情。學習作者留心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新課

童年冬日下的一隊隊駱駝,給作者留下了難忘的記憶,下面這篇課文中的哪些童年生活的情景讓“我”對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懷呢?

板書課題:祖父的園子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主要內容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找出生字新詞,注意讀準字音.

3、聯繫上下文,與同桌探討,理解課文中的詞語。

4、分小組討論,交流,作者回憶了童年時代在祖父的園子裏快樂玩耍的哪些情景?

5、全班彙報交流,師根據學生交流。

板書:

1、觀賞小昆蟲,大榆樹

2、跟隨外祖父栽花,拔草,種菜,鏟地

3、誤把狗尾草當穀穗留下不剷除

在祖父的園子裏玩耍的情景:

4、摘吃黃瓜,追逐蜻蜓,捉玩螞蚱

5、用瓢舀水往天空揚

6、沐浴陽光,感受花、鳥、果、蟲的自由

7、用草帽遮臉睡覺

三、體會作者在園子裏的心情

1默讀課文,體會“我”在園子裏的心情是怎樣的?你是從哪裏體會到的?用筆勾出相關句子,並在旁邊批註自己的體會。

2全班交流

讓學生透過找句子,談體會,有感情朗讀,體會到“我”在園子裏的心情,達成共識:“我”在祖父的園子裏是自由自在、快樂無憂的,“我”的童年生活是多彩有趣的,令人嚮往的。

四、領悟表達特點

討論:作者爲什麼能將她的童年生活寫得那樣有趣,真實,吸引讀者?

透過交流,老師點撥,使學生明白,作者留心觀察生活,並用心感受生活,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受是寫好童年生活的根本原因,要求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

五、課外延伸

課外閱讀有關寫童年生活的文章,如高耳基的〈童年〉,爲口語交際學習作準備。

板書設計

祖父的園子──“我”的樂園

留心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實表達感受

部編版五年級下冊《祖父的園子》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速讀課文,捕捉文章重點資訊;運用摘錄法、圈劃法,歸納、提煉文字重點資訊,學會長文短讀。

2、藉助視像化、體驗式朗讀,感受蕭紅文字的獨特魅力,體會側面描寫、借景抒情對錶情達意的作用,初步體味蕭紅文字獨特的“陽光味道”,激發進一步閱讀蕭紅文字的興趣與熱情。

3、透過“眼中園——心中園——夢中園”的全新解讀,建構自由明亮的兒童精神家園。

【預設流程】

板塊一:瀏覽課文,鳥瞰園子

1、板書課題,交代這是一篇略讀課文,主要透過速讀、默讀進行學習。

2、藉助腳註,弄明白課文的來龍去脈;補充:《呼蘭河傳》是蕭紅的自傳體小說;一般來說,自傳體小說中的“我”指作者本人。

3、速讀課文,尋找文中對園子直接描寫的段落,並從這些段落中,找出關鍵詞語,概括這是怎樣的園子。

板塊二:眼中之園,樣樣都有

1、交流第一段。這一段你圈出了哪幾個字,來概括這個園子?

2、這園子裏都有些什麼呢?(學生圈劃園子裏的事物,交流)

3、課文開門見山就說“我家有一個大花園”,可是讀完整個第一段,不見作者對一朵花的具體描寫。花在哪兒呢?(引導學生細讀第一段,從哪裏讀懂了這是個“大花園”。)

4、引導關注“滿身帶着金粉”、“滿身絨毛”、“胖乎乎”、“園滾滾”、“小毛球”,思考作者這樣細緻的描寫,和“花園”有什麼關係?(感受側面描寫的精妙)

板塊三:心中之園,一切自由

1、這園子,還是一個怎樣的園子?繼續交流。

2、交流17自然段,摘錄關鍵詞詞語,概括這個園子。

3、圈出自由之物。

4.、視像化朗讀,感受園子裏萬事萬物的自由(閱讀策略之二)。

5、引導學生髮現反覆的寫法;透過對比品讀,研究“就”字所傳遞的率性、自由的味道。

6、這園子裏,僅僅是這些事物是自由的嗎?仿段練習。(練寫——交流)

( )了,就像( )似的。

( )願意( )就 ( )。

7、深入思考:這園子裏的花、鳥、倭瓜、黃瓜、玉米、蝴蝶,能告訴蕭紅自由嗎?(不會)那爲什麼作者要這麼寫?(爲了表達蕭紅心中的自由)

8、回讀前文,想一想,蕭紅在這個園子裏可以自由自在地做哪些事情?最能表現她的自由的你認爲是哪一件事情?(自學——討論——交流,師生提煉:栽花、拔草、種菜、鏟地、摘黃瓜、追蜻蜓、採倭瓜花、綁螞蚱、澆水、睡覺……)

9、是啊,真因爲有了這樣一位慈愛的爺爺,蕭紅在園子裏才這樣自由自在。(師生引讀祖孫形影不離地生活在園子裏的句子。)

“祖父戴一頂大草帽,我戴一頂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鏟地,我也鏟地。”

仿句:祖父(),我()

10、小結,迴應:作者寫園子裏一切事物的自由自在,其實是寫自己心中的自由自在啊!這園子,是眼中“樣樣都有”的花園,也是心中“一切自由”的樂園啊!(板書:眼中園:樣樣都有;心中園:一切自由)

11、拓展閱讀《我和祖父的另一個世界》,感受蕭紅的童年生命的自由。

板塊四:夢中之園:光芒四射

1、確實,這是一個無比自由的園子。讓我們也一起到這個園子裏去好好地玩玩吧。這裏,一切都是自由的,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想怎麼樣就怎麼樣——

師生對話:

想栽花,就( )

想種菜,就( )

……

想睡覺,就( )

2、瘋夠了,玩累了,讓我們美美地躺在樹陰下睡一覺吧!(模擬進入夢境)。

3、學生描述虛擬夢境。

4、介紹蕭紅身世:18歲的時候,祖父永遠地離開人世;19歲,蕭紅被迫離家出走;直到1942年,蕭紅因爲醫生的誤診,死於香港……整整12年啊,蕭紅都沒能再看一眼她魂牽夢繞的園子。她只能,在夢裏,一次次又一次地與這園子裏的一切重逢——(屏幕出現重點段提示語,學生嘗試背誦:花開了……。鳥飛了……,……)

5、其實,蕭紅記憶中的這院子裏的一切事物,不僅僅是自由的,更是無比地明亮的。屏幕呈現16自然段——

太陽在園子裏是特別大的,天空是特別高的。太陽光芒四射,亮的使人睜不開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鑽出地面來,蝙蝠不敢從黑暗的地方飛出來。凡是在太陽小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

6、齊讀後追問:那爲什麼在作者的記憶裏,這園子總是那麼明亮,那麼光芒四射?(完善板書:夢中園:光芒四射)

7、師補充:在蕭紅的文學作品中,不止一次地寫到太陽。而且,蕭紅筆下的太陽,總是那麼明亮、溫暖,那麼光芒四射。(屏幕閱讀《小學生蕭紅讀本》中,關於太陽的幾處描寫。)

8、總結昇華:太陽帶給人光亮、溫暖,蕭紅的很多文字,也因爲太陽而明亮。蕭紅的人生是不幸的,但有了祖父這一輪明亮的太陽,她的文字和人生就有了光亮。

擁有太陽,生命就有了自由和光亮!

(完善板書,畫一個大圓,將所有內容都括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