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關於《難忘的潑水節》教學設計

【知識與能力】

關於《難忘的潑水節》教學設計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周總理是怎樣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的。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在觀察畫面的基礎上,透過有感情地朗讀,想象當時的歡樂場面來理解課文內容。

【情感、態度、價值觀】

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心連心的深厚情誼,激發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和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講傣族人民熱愛周總理和周總理與傣族人民心連心的語句。

【課時分配】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任務

初步感知課文內容,識字,寫字。

一、設疑激趣,匯入新課

教師板書課題,指名朗讀。

提問: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呢?

學生交流,教師將學生的疑問歸納整理。

二、問題閱讀,初步感知

1、教師談話:這麼多的疑問等着我們去解決,快快開啟書,在課文中找找答案吧!

2、學生帶着問題自讀課文。

3、組織集體交流初讀感受,解決以下問題:

⑴ 潑水節是個什麼樣的節日?

⑵ 爲什麼說這個潑水節是“難忘的”?

⑶ 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在文中標出來。

三、自主學習,讀中識字

1、出示“我會認”中的`生字,教師提出要求後,學生自讀課文,在文中圈出生字,並練習讀準字音。

2、指名朗讀生字,重點訂正“恩”、“襟”、“鳳”的讀音。

3、生字組詞讀,帶句子讀。

4、練習:

⑴ 接力朗讀課文,分小組賽讀課文。

⑵ 出示本課中含有多音字“好、樂、空、盛”的句子。

指名朗讀,再說出它們的另一個讀音,練習說話,體會讀音不同,意義不同。

四、學寫生字,培養能力

1、學生仔細觀察要求書寫的生字,並試着寫一寫。

2、學生提出較難寫的字,教師重點指導。

3、學生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4、組內評價,集體評價。對寫得好的學生進行表揚鼓勵。

五、課堂總結,佈置實踐活動

佈置學生課外收集有關周恩來的故事和我國其它少數民族的有關節日。

第二課時

〖教學任務

透過朗讀、感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一、交流學習

同學們互相說說自己收集到的有關周恩來總理的故事。教師也可以適當補充一些,使學生對周恩來總理及他與人民的深厚情誼有進一步的瞭解。

二、朗讀感悟

1、(出示課文插圖)教師引導:

這篇課文主要寫了哪些人物?

2、學生自讀課文,在文中分別找出描寫傣族人民和周總理的語句,並用不同的符號標出來。

3、小組內討論交流。

4、小組彙報,並說說自己對所劃內容的理解:

教師相應指導:

⑴ 第三段:透過引導學生對“四面八方、敲起、撒滿、駛過”等詞語的理解,體會傣族人民的心情,並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⑵ 第四段:引導學生觀察周總理的服裝、表情;想象,體驗表示動作的詞語,體會周總理特別高興的心情,並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⑶ 第五段:引導學生想象朗讀,體會周總理與傣族人民互相潑水祝福的熱烈場面。

5、教師範讀第六、七、八段,再引導學生結合全文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6、小結:

爲什麼說1961年的潑水節是傣族人民難忘的潑水節?

7、指名將自己喜歡的段落讀給大家聽。

三、擴展延伸

1、學生互相交流介紹收集到的我國其它少數民族的有關節日。

2、結語: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56個民族就像56個兄弟,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美麗富饒。